致亲爱的你 窗外阴雨连绵,大白天的屋子里暗若傍晚,开着灯,听着外面雨声潺潺,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在滋长。
昨晚睡觉前看完了《致亲爱的你》,总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是最后也只能化成一句幽幽的叹息。
我怀抱着沉沉的倦意睡去,眼角还带着湿润。
起床的时候已经上午十点,厚重的窗帘外面透过来些微的光线,让自己以为天还刚刚亮,原来外面大雨倾盆。
然后我想起电影中那场大雨,沧岛坐在自己改装的小房车内抓了一把洋子的骨灰,在手心细数了几下,然后又沉默的放入骨灰盒里,旁边是蓝色玻璃瓶装着的波斯菊,高仓健沉默而深情的老脸一下子就击中我的心房。
然后小饭店的老板娘打发自己的女儿邀请沧岛去家里住,台风席卷的小港口与室内温暖的气氛形成对比,然而沧岛睡不着,有着自己故事的老板娘也睡不着,于是两人对着一杯清酒,各自说着自己的故事,感情压抑而缱绻。
而屋外的狂风大雨或许也正是两人内心的写照,然而最后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平静起来,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过波澜之后总是会慢慢的走入平静之中,如同前一晚还波澜壮阔的海面第二天又恢复成温和宁静的样子。
老板娘帮沧岛解答了困惑,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劝解呢?
洋子说:“没有什么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让人伤感了。
”说话的时候她脸上带着俏皮的笑容,像得到糖果的小孩子那般满足,而坐在旁边忙着的沧岛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画面会伴随着他今后漫长的旅途。
柔和的风铃声以及那些你微笑着的时刻,我都记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重温只是为了温暖寂寞的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回忆有时让人觉得温暖,但是大多数的时候是会让人觉得感伤甚至难过的。
而我们生命中出现的很多人只是陪着我们走过那么一段,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学着一个人去继续新的生活。
这就是洋子为什么大费周折的给沧岛两封简单的信的原因吧,是为了让他放下,是为了让他和过去道别,和有她的记忆的那些生活道别。
道别不是为了遗忘,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然而也有很多人是执着着无法走出那一步的,就像是辗转在外拼命在车站销售便当的主任,明明知道自己的妻子在外面有了其他的男人可是却没有勇气去捅破,像一只乌龟把头缩进厚重的壳里,背负着枷锁般踽踽独行。
然而我在那些明媚的画面里看到了美好,那使人宁静的风铃声,让人眼前一亮的蓝色玻璃瓶,以及将要结婚的渔夫坚毅的说我想要奈绪子幸福,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啊,可是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正是这些小事拼凑而成的么?
那些困惑的模样,那些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期待,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经过了那么久的沉淀之后,我们才能够从容的面对生和死吧。
我总是被这样的故事治愈,这些日常的小温情总是能够引发我内心那个燃烧着小火苗的角落,小火苗跳跃着,像是夏日咸咸的海风吹来,眼角有些微的潮湿。
你说感情从来都不说话,可是你看高仓健满脸皱纹沉默的样子就能明白什么叫情深不已了吧。
很多年以后等到我们都老了的时候,等到我们都可以从容的面对生和死的时候,等到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回忆一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这样一部电影吧。
还有啊,北野武饰演的偷车贼依旧是那样的可爱啊,他说我只是在旅途中迷失了的时候我真的有那么一丝的难过啊,他问高仓健你知道旅行和流浪的区别吗?
旅行有一个目的地,旅行还有一个可以回到的地方。
呐,亲爱的你,多年以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开着自己改造的简单小房车去旅行呢。
2013/3/17
仓岛英二(高仓健 饰)的妻子去世了。
亡妻洋子留给他两封遗书,第一封是“致亲爱的你,请把我的骨灰洒向家乡的大海”,第二封在长崎邮局等候仓岛10天后领取。
为何生前不能当面告知,非要以书信的方式表达呢?
仓岛携着妻子的遗愿与内心的困惑上路了
仓岛驾驶的是一辆自行改装的微型房车,车内有温馨的暖黄色灯光和简易厨房,出发前他独坐在木椅上,回忆起洋子(田中裕子 饰)拨弄风铃的淘气模样,在病床前共同商讨改造方案,她曾教予他制作简单家常菜:煮鹿尾菜或味增汤……他们曾约定要这样并肩而坐看窗外白云流转、年华易逝。
富山 Toyama
如今只有仓岛孤独地上路了,从富山县富山市[1]出发,行至长崎县平户市薄香港口,大约1200至1300公里的旅程。
随着影片开端清脆的风铃声,以及洋子充满爱意地嘱咐:“秋天到了可要记得摘下来呀,没有什么声音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悲伤了”,奠定了本片温暖而哀伤的基调,失去了洋子的仓岛,这颗寂寞的心该如何安放?
也许大多富山人如仓岛般温柔而坚毅,L小姐与P先生在富山县美术馆[2]遇到的这位可爱老太太便是如此,她独自欣赏着一幅名为“线”的艺术品,这幅作品通过虚实渐变手法,巧妙地创造了视觉差,让人错以为每一道“线”是向外凸出或向内凹陷的,想一探究尽的她左顾右盼地细细打量作品,蹒跚挪步的认真神情像极了正在审视教堂玫瑰花窗的马蒂斯。
比起富山县美术馆里静默不语的从建筑到平面设计的艺术品,富岩运河环水公园[3]里的“原住民”们则活蹦乱跳——两只执拗的公野鸭为了争夺一只母鸭的交配权不惜在世界最美的星巴克旁大动干戈,直至其中一只依靠家族势力“群起而攻之”,闹剧才算告一段落。
野鸭如是,罗密欧与茱丽叶亦如是,狼狈落跑的那只公鸭只能朝着富山玻璃美术馆的方向悻然离去。
JAPAN5.0@2020|富岩运河环水公园_腾讯视频富山玻璃美术馆[4]与富山市立图书馆同设于“Toyama Kirair”综合大楼内,这座于2015年8月开放的建筑出自隈研吾先生之手,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奖。
室内御影石、玻璃、铝材与光交织,材质的“破坏性”造就了时时月月大不同的光影艺术,让建筑本身成了艺术品。
5层Gallery是LION先生的特展,不曾想冷冰冰硬梆梆的玻璃在艺术家手中竟能如此出神入化,灵动的曲线正与安东尼奥·高迪先生厮语:“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虽然高迪先生相对描述的是建筑设计,而艺术伟大意义就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这里展示的每一件如梦似幻的玻璃作品,正是LION世界里一座座蓬荜生辉的殿堂。
6层Dale Chihuly先生的常设展带领L小姐与P先生登上“企业号”,展开一段不可思议的星际迷航。
满载一舟绚烂星球,零星散落的星光悬浮于无尽的暗空,方舟缓缓摇曳着,梦魇释放着迷幻般的眩晕,一直漂泊到宇宙尽头。
从爱丽丝的梦境中醒来,两人在如今的特殊时期来到富山——和汉药王国、小林制药总部,L小姐的手帐里画了些应景的药品,多么希望这些物件只是应个景,而不是长久地、无节制地为人们所用。
如仓岛曾为洋子祈愿,温柔善良的人啊,愿你无病傍身,安康自来。
高山 Takayama
小车驶过一座红桥,仓岛暂抵飞驒地区高山市附近汲水。
在此他偶遇喜爱俳句且喋喋不休的独旅人(北野武 饰),对方谎称自己曾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
同为丧妻失意人的“老师”与仓岛共饮夕阳下“行至日暮,方知此处水之甘甜”,他突然发问:“旅行与流浪的区别是什么?
”仓岛疑惑不解,他自问自答:“区别在于,有没有目的”。
时至深夜趁仓岛熟睡时,“老师”送上种田山头火的俳句集,留言“旅行的良伴”便不辞而别。
晨起仓岛望见后视镜上系着的“礼物”些许迷茫,尔后驱车经过飞驒国分寺[5],向着竹田驶去。
宫川西侧的国宝级文物——“飞驒国分寺”始建于室町时代,院墙内1200余岁的“本堂”大银杏与三重塔朝夕相伴五百载,院墙外岐阜县北部的高山市车水马龙,作为日本面积最大的市,其素有“飞驒小京都”之美称,以木建筑、木雕工艺闻名遐迩,与我国云南丽江互为友好城市。
比国分寺年幼些的另一国宝级建筑文物是高山阵屋[6],原为高山城主森氏的宅邸。
参观阵屋不可穿鞋入内,L小姐赤脚徜徉于屋内,重叠百年前屋主起居的路线,轻抚屋主亲手规制的书案,静赏屋主曾凝视过的“惊鹿”与傍水而生的盆景,就在此时,刚刚还冬日微醺的天竟不由分说地下起了雪,隔着雪幕是屋主曾精心培植的如今有些微黄的青草坪,呵一口白气穿回百年前,森氏也曾在此慨叹六合萧条,严霜凛冽。
文物的魅力就在于,它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同百年后的一声叹息发生隔空回响。
告别阵屋穿过石桥便是高山城区的“上三町”古街,长400米的“传统建造物群保护地区”熙熙攘攘。
街边的乡土料理店、咖啡屋、酿酒厂保留了商家町的完整形态,酒厂屋檐下挂着杉树叶团成的“酒林”,“酒林”愈大象征着酒厂年份愈久。
流风回雪,城町莞尔,最具特色的建筑形态是完整保留至今的日式传统格子窗和围炉造型。
行至古町交叉口,依小桥流水,一座气派的石造鸟居是樱山八幡宫神社[7]的预告牌。
神社源于仁德天皇时期(相当于我国东晋十六国时期),每年10月9日至10日在此举行的“秋季高山祭——八幡祭”是当地闻名盛事,届时11辆被指定为国家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的神轿——“流动的阳明门”依次穿梭于街巷,通知人们做好越冬准备。
神社的手水舍是用一整块巨石雕成的“大手水石”,清水中探出的墨青色龙头竟让L小姐生出幽深恐怖的感受。
竹田Taketa
跟随仓岛别过高山,我们抵达了竹田市。
翌日仓岛独自闲步于一片生机盎然的青青山坡,洋子曾在这里举办“天空的音乐祭”,温婉的《星之歌》星めぐりの歌贯穿影片始终,缓缓点亮了仓岛心中某一盏已暗淡的星:“红色眼眸的天蝎座,展翅翱翔的天鹰座,青蓝瞳孔的猎犬座,蜿蜒发光的蛇座。
猎户座在高唱,霜,霜在飘落。
仙女之云,鱼口之形。
大熊座的足尖向北,伸向五个方向,小熊座的额首,围着北辰绕转。
”撩人心弦的抒情曲亦有共鸣音,璀璨如中岛美雪的《地上的星》:“风中的昴宿星,尘沙中的银河,诸君身在何方,送别为时犹晚。
草原上的天马座,街角的维纳斯(金星)无人守护,诸君身在何方,众人遗忘存在大地的星宿,徒然向太空张望。
”
仓岛与洋子因《星之歌》结识,洋子饱含深情地演绎,如一股温暖清泉激荡着仓岛的心田,在彼此理解与欣赏中,两颗寂寞的心相拥慰藉15年。
也因《星之歌》,洋子终于鼓起勇气向爱人示以坦诚,仓岛深情地鼓舞着洋子:“在监狱里,本该流动的时间,是静止的。
能够忘记有什么不好,如果不这样的话,你的时间也要停止了。
”决心与心酸过往和解的洋子,若有所思地回复道:“你能听我说说那个人的故事吗?
”下关Shimonoseki收拾起对洋子的思念,仓岛继续奔赴目的地,行至下关居然三遇“语文老师”,这次“老师”补充了他关于旅行与流浪的论述:“留下来的人,必须继续活下去。
只身越岭亦见峰。
”戏剧性的是,随即“老师”被赶来的当地警察以“入车行窃嫌疑”押走了,只留下那本俳句集和令人回味的告辞:“在流浪的途中,我陷入了迷途。
”警与匪的矛盾在这里变得舒缓轻柔,作为狱警的仓岛没有撕破“俳句老师”的幻想,而惯犯也没有伤害温情纯真的“永别之行”。
谜底:长崎 Nagasaki
从下关驱车抵达长崎,仓岛终于领到了洋子的第二封遗书,信上只有一句短语:“永别了”。
直到仓岛停宿薄香港口的某日,他闲步于羊肠小径,发现一家陈年老店——“富永写真馆”积尘的橱窗内,陈列着一张洋子的儿时舞台照,谜底就此解开。
此刻的仓岛终于体会到洋子的良苦用心:你我相伴时日不长,感谢你赠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感谢你送我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而我希望你能拥有我的全部人生。
为什么生前不能当面告别呢?
因为只有切身感受过“永别之行”的仓岛才能感悟洋子无尽深沉的爱:“你的人生是属于你自己的”,而我的爱将一直伴随你余下的时光,你不孤单,你从未流浪。
被浓浓爱意环抱,怀有深深眷恋的仓岛对洋子说:“谢谢你。
”
释然的仓岛将两封遗书抛向一片澄澈而湛蓝的海,故事又回到最初洋子吹动风铃那一幕:“秋天到了可要记得摘下来呀,没有什么声音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悲伤了”,原来洋子一直在说的是“不要错过”。
心已安放的仓岛带着洋子如岁月沉香的爱,一首种田山头火的俳句,开启了属于他的旅行: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 end-尊重版权,转载请联系/鹿行札记/公众号(ID:to-timbuktu)授权特别说明:本篇涉及的所有电影配图均来自影片截图完整文章请见豆瓣号【鹿行札记】,公众号to-timbuktu
高倉健的最後一部電影,父輩們的“情懷演員”。
電影節奏很慢,味道也很淡,需要你有強大的味蕾去品味。
“漫漫人生路,行行復行行。
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間路”,“人生無路不飄萍”,這兩句話應該是電影想表達的意思吧?
字面很好理解,但是要品味出個中的酸甜苦辣,沒有人生的閱歷是很困難的。
至少我自己沒有真正理解這本電影。
我喜歡某一篇影評的幾句話,但又覺得沒有說完整,就把它拿來修改一下,權作自己的東西吧:人生就像一本書,命運就像一陣風,風吹著書,翻到哪頁就讀哪頁吧,也許讀完這頁下一頁更精彩呢?
很想再去聽一遍中島美雪版的《漫步人生路》。
我想了想有必要发一下,以改自身不足。
几日前我曾说过不喜日本影片,认为其中感情戏太过基本无其它,我想我想我想我是错的(听到我想,我想,被洗下脑)就在刚才我看完高建仓先生的致亲爱的你。
所以发一下短评。
影片中高建仓扮演的仓岛为了完成亡妻洋子(田中裕子)的遗愿把骨灰洒向故乡的海而上路的事。
色调,摄影手法,中心思想以及隐喻等不谈,整部片都弥漫着行云流水般的哀伤写实,人物情感饱满,细腻,所谓大爱无言,大悲无泪。
我想这归功于高建仓先生的肢体语言和摄影推进,很难想像此时高建仓先生已如朽木,在影片最后一个炫技的长影头依昔可见硬朗的步伐,如弹幕的朋友所说全片哀而不伤,是部佳作。
我没有去豆瓣翻影评,因为我明白我是看懂了的。
在途中在一对话尤其深思:你这是旅行呢?
还是流浪?
旅行和流浪的区别你知道吗?
前者有目的地,后者没有。
前者有可以回去的地方,后者也没有。
你是旅行还是流浪?
结合片尾的绯句: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
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不难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上路的旅行抑或流浪,不同的是:是否有可以停下或者回去的地方休息一下。
我想了想我,我想我只是在一个个人生与人生之间来回穿梭,所以也谈不上流浪,(你说我该有多绝望)洋子在最后的信中只写了永别了这样一句话来提醒即使是夫妻也不可能全部相知。
同样洋子也经历过痛失爱人的悲苦,不想仓岛沉溺在这样的情绪,通过回到故乡的海撒其骨灰来提醒仓岛一切已失去,不可以再追,你可以记住我,但必须往前走。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
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这样一部温情片在裕子与高建仓先生演绎下让人不知不觉便失了魂。
值得一提的是:高建仓先生与大泷秀冶(或许是的吧)拍完这部电影不久之后便离世了。
我想我可能会翻一下其它作品。
(毕竟观影少) 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到了海子的那句: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
第一次尝试写影评,请多指教。
是你,点亮了我心中的明灯。
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一处遗憾,每个人的遗憾中,都有一盏明灯。
原来感情,还可以以这种方式被铭刻。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吧。
漫漫人生路,行行复行行。
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间路。
生活处处都有遗憾,但并不妨碍我们热爱它,并不妨碍我们继续精彩的活着。
这个道理好简单,可是说出来却饱含沧桑的辛酸。
正如那封简单的诀别书,さようなら. 放下遗憾,放下幸福的包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谁的生活里,没有几个如果。
如果他还在该有多好,如果当时再勇敢一点该有多好,如果自己不那么任性该有多好,如果爱情可以圆满该有多好。
那么多如果,让你以为一个不完满生活就此崩塌,最爱的人不会再来,自己的幸福就此搁浅。
但是,这不就是生活么,这就是我们要经历的人生啊。
太多人因为惧怕结果的悲凉就放弃开始,船未出海已搁浅,这样的逃避,结局无异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了。
生活真正的勇气,不仅仅在于霎那的冲动,更在于直面它的不完美,并且隐忍而坚定的活下去。
“谢谢你。
”谢谢你来过我的人生,带给过我那些简单的快乐与幸福。
曾经我以为我愿意一直一个人过,你来以后我才发现,两个人过也很好,只要那个人是你。
“永别了。
”我来过,我又走了,只难过一段路程就好了吧,从此以后开启自己新的人生吧,答应我,我不在,你也要过得很好。
想找一个温和的恋人。
因为很少被人温柔以待吧,我总是很急很燥,难以真正平静下来,希望能有那样一个人,他的到来,让我原谅一切不好平静的过往,让我每天在温柔平静中度过。
挺喜欢看这种节奏缓慢、画面美好、情感温和、音乐动听的电影,因为观看它需要自己有些同样温柔平静的心情。
每天汲汲营营,忙忙碌碌,急急匆匆的,可事实上我并不确切我在做些什么,我要做些什么。
看书看电影,看别人的人生,以观照自己的人生,希望让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生活。
【前言无关】我家老爹是看着《追捕》长大的,曾经抢购过同样立领风衣的高仓健的粉丝。
到我们的年代高仓健已经暮年,约十年前为了和频频冷战老爹找共同话题,特意看了《千里走单骑》,当时第一是被“这居然是张艺谋拍的”所震惊,第二就是被沉默的铁汉柔情感动的泣不成声。
如今我身在岛国,惊闻高仓健去世,马上联系老爹问他难不难过,老爹回信说“我已知道,不难过,前几年《千里走单骑》的时候才难过,真是老了。
”【回正题】现在我和老爹都是北野武的粉丝,虽然一直想看这个老戏骨们合作的电影,但一直没有查中文名是什么。
找到之后一看,发现本电影里的出发点居然是富山,离我不过几十公里(而且还去过无数次),一样的街景一样的气候,看着同一片山。
关于富山所在的日本北陆地区是日本的村中之村,貌似是日本气候最恶劣的地方没有之一,有着日本一百分之一的人口。
我在这里上学,生活,打工,求职,实习,最后考研,从最开始的哈日小脑残到现在提起日本尤其农村态度变成“呵呵,去你M的”。
只举两个栗子,第一这边公交车上大妈抢座的凶悍程度比国内更甚,第二是猥琐老头堪比AV剧情。
很遗憾我和不少中国同学对这里的评价都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连我的东京出身的教授听我说不想考西部的大学的时候都说“嗯,其实我懂你”。
不知道导演是想突出旅途之远还是不知道北陆民风之恶,你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稍微善良点的地方。
电影的剧情太日本了,而且是理想化的日本,所有人都那么善良,旅途上一定有美好的邂逅,刚认识几个小时的人一定会对你掏心掏肺,一定会有帮忙和被帮忙,然后有各种奇迹般的巧合。
(我自己开车五个小时山路去京都的时候抛锚在伏见区一个便利店,不仅没人可怜我这个遥远的农村车牌,便利店的大妈还催我赶紧想办法给车挪走,呵呵)电影通过对话强调了无数次一本满足君草彅刚演的非要人帮忙的推销员“恨不起来呢”“不讨厌呢”,试图给人洗脑他不讨厌,好吧主角都不讨厌观众还能说什么?
遗憾的是作为一个在日料店打工过的人来说,这种员工给“客人”“添了巨大的麻烦”,不让你下跪就不错了居然还死乞白赖地强迫人给你打工?
起码住旅店要给人免费吧?
到了长崎事情变得更加戏剧化了,高仓健身处众人之中就像湍急河流里的巨石一样,一直那么的strong but silent,不得不说看惯了前半部分老戏骨们的表现,绫濑遥等人的演技真不是一个level,我其实挺喜欢她的,但是果然她那种偶像剧派的表演实在跟高仓健不合拍....顺便一说九州方言真的是土掉渣..还好没让高仓健讲富山方言否则他的形象会毁掉一半,嗯。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电影真的就是看老戏骨的。
洋子去世时候53,他们结婚15年,这对夫妻年龄应该还是差得蛮大的吧,难怪田中裕子就像少女一样文艺又甜美,婚前婚后的神情差异很大,感觉她是很幸福的。
高仓健让每个沉默又深情的角色都像是量身定做一样,虽然无言的特写超级多,但是每一个眼神都是戏。
可能这就是日本人理想中的硬汉形象吧,用的第一人称都是“自分”,除了对洋子其他人都是语气都是标准体,对洋子还偶尔有撒娇,实在是太铁骨柔肠了。
北野武的角色倒是,终于离痞子和黑社会远了一些,甚至比他在电视新闻里当嘉宾的样子还要温柔和文艺,我就喜欢看他咧着歪嘴笑,噗。
总之对于高仓桑生前最后一部电影,我的好评和泪水全给诸位老戏骨,如果换了一拨人,这个电影真的是有些苍白和矫情,风景嘛,唉,日本除了几个世界知名的大城市之外都那样,富山——长崎只能说是从山村到渔村,对于旅游可能是好地方,但是宜居程度不敢恭维。
这是一部2012年上映的影片,本来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但整个影片看下来却被它所采用的电影镜头所吸引。
《致亲爱的你》主演高仓健,导演降旗康男。
开场是运用了上升的升降机巧,为的是运用俯视的技巧把整个场景展现,他清楚地让观众了解到地面的情况是一个监狱的空地。
然后转场到主人公家里,首先听到的是清脆的风铃声,主人公出现。
在这里就开始了整部电影里的剪接技巧的切入“匹配剪切”。
为了不让观众注意到剪切点,它的转场尽可能的合乎逻辑。
镜头顺着演员视线转移到风铃上时,画面就切入到了新的影像上。
这时画面是陈旧的颜色,表示这是已发生的事情,意在回忆。
之后又回到现实,运用视点剪切通过演员的视线把镜头切换到演员所注视的目标上,之后又剪切到人物,看看他的反应。
运用了一段蒙太奇,简单的交代了主人公的工作,是一名在监狱工作的公务员。
之后运用电影的基本技巧变焦点让观众看到主人公的妻子在临终后的遗书。
运用了我一个短暂的长镜头之后,主人公从建筑物出来走到汽车跟前打开了车的后车厢。
这时镜头切换到车里的木匠工具和成品上。
然后直接剪切到了过去主人公和妻子在病房里讨论修建汽车去旅游的场景。
在之后切换到现在,运用了两个构图技巧“三人构图”和“内部画框”叙述了主人公将要去做的事。
这种构图可以通过人们自然的眼神使一个场景中的被摄体之间彼此发生关联。
并使人物突出。
在配角询问主人公和妻子如何认识时,电影运用了流畅剪辑的手法把画面切换到了以前。
并透过信从以前剪切到了现在。
一系列主人公的特写体现了主人公矛盾的心情。
这部电影里流畅剪辑贯穿着整体。
最终主人公决定前往妻子的故乡,按照她的遗言把她的骨灰洒在故乡的大海。
之后主人公开始上路,在路上运用了大批的跳切和跟拍来进行剪切。
在刚刚上路主人公遇到了一个环游世界的偷到惯犯,电影运用了中景 、正反打表现了两人之间的对话。
到了夜晚主人公听着海声难以入眠,便走出车走向大海。
又开始运用剪切的手法进行了过去一现实的转换。
主人公继续自己的旅程,在下雨的天气下认识了车子抛锚的外卖便当的田宫。
通过特写镜头表现了两人的谈话。
在之后主人公帮助田宫,和与田宫等人一起吃饭都运用了中景,正反打等技巧。
里面描述主人公和田宫及其职员一起买便当的时候运用了俯视,表现了人之多。
各种流畅剪辑把主人公的现在与过去连接在了一起,它有的时候是前一个镜头的结束到后一个镜头的开始,这个使得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动作上而没有注意到影片的剪辑这个剪切点几乎看不出来。
就像主人公在独自逛街时看到了一个工具,他凝神看的时候镜头剪切到过去他和妻子一起看另一个工具时的场景。
它同时是对立剪接,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对比、对立,突出了之前的幸福与现实的孤独。
影片中主人公不停地前往故地,现实与回忆交织她的矛盾越以突显。
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动作一个物品都会使他回忆过去,这更加的突出他的落寞。
由于电影过多的运用转场,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里面运用了叠化技巧柔和的进行了转换。
由于主人公去了很多的地方,运动技巧上多采用跟拍和长镜头,表现的行动上相对较慢使人感觉出这旅行的沉重。
视点技巧上可以看出整体上一直沿用的是主观视点,这使得观众对角色产生了感情依恋。
但有个别的视点会使用旁视,就像主角在与别人回忆妻子时,经常性的运用旁视,这暗示了主人公在掩盖着自己的情绪,这情绪或许有疑问、埋怨、伤感、落寞等。
这部电影中有一段主人公面向大海将妻子的信抛向大海的场景,这段镜头运用了拼贴的剪切技巧,这对影片的情节进行了升华。
最终主人公放下疑惑,放下心结,愿意将妻子的骨灰洒向大海。
在最后主人公乘船前往大海,运用了一段主镜头表现了大海上主人公乘坐的小船。
镜头照向夕阳西下的落日一个空镜头映入眼帘,骨灰也随海水沉入海底。
一系列的剪切主人公和周遭的人告别。
最后的最后是主人公的一个跟拍长镜头,他沿着海边一直一直走。
这是我自学习视听语言后唯一一个用电影技巧来观看的影片。
在写下这篇论文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看似简单的电影竟然由无数的镜头和技巧构建而成。
《致亲爱的你》不是什么奥斯卡获奖作品,亦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电影,他只是无数电影中的一名,但它的制成却令人钦佩。
(原載於2013年01月17日 am730)《孤星淚》是煽情MV音樂特輯,「睇到喊」成了口碑;但淚流之後又怎樣呢?
戲裡的主角很悲慘,但最後上 天堂,觀眾可滿足地離場。
《給親愛的你》的力量,卻在於其哭不出來的哀愁。
人所承受的壓力分級,最高的是喪偶。
年過八十的高倉健在戲裡保持著其硬漢形象, 對亡妻的思念無論多麼強烈,都不會流淚。
橋段看似平淡,但靜心觀看也發現不少轉折,不為扭橋而扭橋。
角色設計和情節都反映出粗中有細的日本文化:高倉健飾 演的倉島英二本是監獄職員,木訥謹慎,卻有一雙做木工的巧手。
他獨身多年(這樣性格的人,不驚訝吧),卻跟常來監獄演唱的洋子(田中裕子飾)譜出中年戀。
洋子後來患癌逝世,之前留下遺言,請丈夫把骨灰撒在她的故鄉長崎的海裡──離倉島工作的監獄很遠。
於是老人便駕著改裝過的七人車上路,沿途碰到各式各樣的旅行者:有徘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愛好者、厚臉皮的流動便當商販、改名換姓以另一身份生活的漁夫…… 那些角色背後都有愁懷孤寂的故事,他們之間好像有一股不需明言的牽引之力。
就像其他公路電影的角色,他們一見如故,相識不久就趟開內心的陰暗角落。
有異於 其他公路電影的是,汽車在公路行駛的鏡頭不多,更多的是過橋,既有人行的小橋,也有跨岸的大橋。
每個在路上的人都像孤島,倉島有時就像橋,在他們之間聯繫 著;他們也像那輛經過改裝後,能容納客廳、廚房和睡床的七人車,是移動的島。
倉島本像一個孤島,或像監獄,在筆直的監獄通道兩端觀看,都是盡頭──直至他遇上洋子,她就像明信片裡鐵窗旁的小鳥,在死後才帶著倉島真正的告別孤獨,瀟灑上路。
老人的愛情和悲傷深沉而含蓄,你不會哭出來,但你不會那麼快忘記,因為這齣戲並沒有叫人用眼淚來消費。
没有什么声音,比错过季节的风铃声更悲伤了。
二十几岁的年纪大概是理解不了那种中老年的困顿。
可是,现在的人生啊,大约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停滞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二十几的年纪不正好在奋斗吗。
那,为的是什么呢?
二十几岁的时候,离开了学校,周围的人会告诉你,嗨,接下来的路,你该是这般走:有一份稳定的薪水不错的拿得出手的工作,有一辆配置不错的款式挺好的开得出去的车子,有一套遮风挡雨的装修还行的房子。
这些都有了,那么你就该找一个与之相配的女子或者男子,然后孕育一个新的生命,重复你们来时的路。
二十几岁的时候,斗志也好,激情也罢,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时间吞噬。
就好像那监狱里的岁月,本该流动的时间却是停止的。
我们以同样的节奏重复同样的动作,连表情都是嘴角微扬15°一般的标准。
不管是预备进来抑或将要出去,我们都是在围城里徘徊迂回。
区别大概在于,从一个围城进了另一个围城。
不幸一点的,进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房子,一进又一进院落。
拔草行行复行行,此身犹在青山中。
感情也是如此。
年少的时候,大抵都是相信永恒的。
也愿意说些关于永远的话。
那些感情其实很纯粹,喜欢你,所以要和你在一起。
一起看书,一起吃饭,一起逛街。
看你看过的风景,走你走过的路。
只是,这样纯粹的感情十之八九不得善终。
因为太纯粹了。
看得都叫人心碎。
那之后的感情,是痛定思痛之后的考量。
爱不爱在这个时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适不适合生活才是最关键的。
此时,若是遇见一个你爱他(她),正好他(她)也恋着你的人,并且你们身后的家庭,事业,生活都合适,那么真是上天厚爱了。
这样的厚爱,让人心甘情愿的收起微张的羽翼。
人这一生,就是想要在哪里安定下来过悠闲的生活,找一个人生的归宿地。
只不过,有些人很幸运,在最初的最初就到达了那个地方。
而有些人,却是穷其一生也未曾找到那个地方。
未曾找到那个人,那个点亮你心灯的人。
十几岁之前,从未考虑过从哪来往哪去,因为,心里那盏灯是父母细心呵护着,长明长亮。
十几岁之后,有风有雨有雾,那盏灯摇曳不定忽明忽暗,却也开始拒绝父母的庇佑。
遇见过此男彼女,灯亦是亮了又灭。
此后长长的岁月,那盏灯终是未曾亮起。
时光停止。
一只误入的小鸟,一首误会的《星之歌》,一个孤寂的灵魂。
她告诉你,是你点亮了她心里的灯。
之于你,又何尝不是呢。
没遇到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你会单身一辈子。
你的生活里除了木工就是技术指导,就连作品完成之后的试用都必须保持沉默,欢呼雀跃只能埋放在心中。
一道又一道的铁门,一个又一个的枷锁,将你困在时间的原处。
即使遇见那个点灯的人,你还是不懂吧。
所以你会说,你用这个太奢侈了。
人啊,都是在失去以后,才会意识到它的价值。
困惑是理所当然。
撒入海中的骨灰,好似纷飞的蝶,好似指引的星。
你知道流浪和旅行的区别吗?
区别在于有没有目的地。
你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浪。
你的时间是停止的,即使是不停的工作调动,你也只是重复一样的日子。
她为你开了一扇窗,风过处有清脆的铃声。
她与你的别离,让你踏上了旅行。
一次有目的地的旅行。
1200公里的路程,从富山到长崎县平户市的薄香。
同样丧偶的退休教师,全国跑的乌贼饭销售员,开着小餐馆的母女。
遇见那么多人,看过那么多风景,你却一直孤独。
一小时三十分,你独自站在监狱的长廊里,回首处是紧锁的门。
前方是微光。
旅行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有能回去的地方。
而那个能回去的地方,从现在开始找不就好了。
このみちやいくたりゆきしねれはけふゆく種田山頭火岁月那么长,困在时间里你,何时才能遇见完整的自己。
从此刻出发,流浪也好,旅行也好,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寻找吗?
走那么远的路,见那么多的人,只为与你相遇。
而你,却是另一个自己。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年上拿蛋糕上的面具也太宠了 看完这部电影就像假期结束一样 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乏味中 只有那个晚上好像有些不同 但又什么都没改变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剧本写得好诶。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俄语好催眠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好细腻的电影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渐入佳境。夏日就这样一去不返。台词写得很有散文诗的味,非常喜欢。最后突然想到打雷姐的summer wine和summertime sadness.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