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集看男主一个大学生独自查案,会吐槽他的冲动编剧的不现实,后来想到现实中确实有自己去追查凶手的,只是现实中的时间线拉了很长显得没有那么目标明确,整体故事情节让我很有追看的欲望,每个相关的人物都有故事铺垫,重要的是没有滤镜,演员脸上有粗糙感,这种感觉和故事很合,但是槽点不是没有,看了下集数,算了,冲着这集数跟着主线就不那么在乎了
首先,肯定是要相信警察相信法律。
虽然这么说显得有些天真热血,但是事实上确实是这样,也必须是这样。
即使有些情况下觉得没有证据,觉得自己百口莫辩说不出,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相信警察,而不是只凭靠自己的力量才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
荀子在《劝学》里也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如果连舟和尹哲能够相信警察那么一点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意外发生,连累那么多人。
所以弹幕上吐槽他们俩的话我也能够理解,是真的真的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如此一意孤行。
其次,为了所爱之人追凶12年(虽然中间有八年都是昏迷状态)(应该是先查了两年,然后又昏迷了八年,然后复健了两年)(也可能是查了近两年,昏迷了近十年,复健近一年)(这两种是哪一种?看到八九集时有点走神,我忘记了,我觉得还是前一种稍微合理一点,躺了那么久,复健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吧)。
说实话这句话也是我觉得想看一下这部剧的起因。
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二年,又能有几个人拥有这样执着的内心。
我觉得这句话说起来就还蛮带感。
可能因为我的年纪在这儿吧,我毕竟还没有经历什么事情。
人活一生短短几十年,普通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呢?
普通人的一生这个意义要如何计算呢?我觉得还是要用他的情感、他的行为、他的记忆、他身边的人来计算吧,所以为了所爱的人来活一生其实也挺不错的。
虽然主流观点所说要为自己活一生,但是真真正正能为自己活一生真的很难。
为自己活一生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而凭借他人的力量依附他人,或者是互相扶持,总而言之要更容易也更安心一些。
举例子比如搭伙过日子。
有时候人能活下去,就凭借那么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完成了,要寻找一个新的念头。
一个人的一生是可以很容易就被毁掉的,只是被毁掉的那刻他还没意识到。
至少连舟有这样真挚的感情,十二年下来他也渐渐成熟。
漫长的告别,既是他对上一段感情的告别,也是对他青春的告别,对那个毛头小子告别,也是下一段生命的开始。
看到他为过去的人生付出代价之后可以好好的和陈雪过接下来的日子我还是蛮开心的,虽然这个结尾会被人吐槽太过于掩饰,太过流于俗套,但是人生最终会归于平凡,就这样平凡的幸福挺好的。
十二年的时间值不值得?
这个答案只有连舟自己知道,作为观众没法评判。
我还真的蛮喜欢偏社会派的推理的。
毕竟那种本格派的推理我稍微走神一点儿就感觉连接不上了,而且我并不是想通过本格派来学习推理的思维。
但是我很喜欢社会派的这种要么让人感叹,要么让人唏嘘的感觉,虽然也感叹也唏嘘,但也很舒服,脑海里的故事平行宇宙又开辟了一个小小的板块。
絮絮叨叨写了几百字,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个啥。
场景道具走心,看到公交站牌想起了我学校门口。
古城的生活场景也太真实了吧!
而且剧组制作很用心啊,色调和光影的运用很走心,很有悬疑感。
剪辑手法具有悬疑感,古镇、窄巷、雨夜,悬疑气氛十足!
这部剧案件多节奏快,好久没看节奏这么快的国产剧了,良心编剧!
推理性强,最爱这种逻辑靠谱的推理剧,疯狂安利给身边的小伙伴。
越看越上头,想一直看下去,不弃剧!!
作为钱德勒的书迷,第一次搜到这部剧还以为是国内翻拍了,虽然看了之后才发现二者只是巧合同名,但作为一部中小成本的国产悬疑剧,《漫长的告别》确实给了我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今年亚洲悬疑题材的好剧实在抢眼,隔壁韩国有《他人即地狱》,《流浪者》,日本的《轮到你了》也几乎占据了整个夏天的热搜,相比而言咱们国产悬疑剧最近这两年一直没什么大的水花,相信很多人也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在等待着。
国内绝对不缺好的悬疑素材,但在将其影视化的这条路上,不论拍摄技巧还是剧本功底,跟国外确实还有明显差距。
这部作品之所以让我觉得值得一追,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完美,而是包含在其中的多个小的闪光点,能让人看出创作者十分的诚意,能让人感觉到咱们国产悬疑正在慢慢进步,这种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创作态度,才能做出越来越好的东西高级的剧集氛围悬疑剧整体的氛围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不得不说《漫长的告别》在这一块做得让人眼前一亮——开篇低矮交错的小镇背景,阴暗肮脏的街巷角落,湿漉漉的下雨天,宁静神秘的黑夜,昏沉的灯光照明,镜头中颓废,满怀心事却坚持前行的追凶者......让人惊讶这部剧实在是太有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的元素和质感了!
但不同于黑色电影贯穿始终的冷硬感,这部剧的氛围是随着主角连舟的成长历程逐渐变化的,当连舟的心被愿意为他牺牲的陈雪慢慢打动,在不断查案中和警官付翔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昏迷十多年后醒来逐渐反省和放下偏执的仇恨时,他眼中,身边的世界也开始逐渐转暖,让人从中感受到“爱”对人潜移默化的力量准确的细节和氛围对故事呈现绝对是锦上添花的存在,也是对创作者审美的重要考验,据说整部剧都在临海古城实景拍摄,整个古城充满沧桑和烟火气的生活氛围在第一集就给人强烈的身临其境感,可以说这部戏的拍摄场景绝对会是它吸引观众的一大特色——当然更重要的是整个古城能够和故事相辅相成,我们的目光会跟随寻找凶手的男主角连舟穿过古城的大街小巷,楼阁庙宇,在他一次次的跌倒,爬起中前往下一个未知的拐角,寻找真相打破脸谱的人物钱德勒曾经把自己笔下的私家侦探形容成“肮脏大街上的骑士”,男主连舟的人物形象正如骑士般浪漫热血,一往无前。
从最开始得知女友惨死的震惊悲痛,失去理智,到着急莽撞,偏执到底的擅自查案(前几集有弹幕说男主怎么每集都打架,很有意思)再到历经淬炼,艰难蜕变后的涅槃重生,饰演连舟的演员周峻纬将人物每一成长阶段的状态都拿捏地很准确。
在前几集,可能有观众觉得男主人设不够可怜,不够讨喜,的确,连舟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受害者”形象,他身上有一股属于少年郎的拼劲儿,他要为了爱情,为自己失去的所有美好去战斗,可这场漫长战斗的对手却迟迟不肯出现,他只能像一头受伤的,充满莫名愤怒和偏执的困兽,企图咬住黑暗中所有的线索,哪怕头破血流,甚至咬错了人也在所不惜正是在连舟极致的人物设定下,警官付翔的出现才有意义,这一对主要人物关系绝不是“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完美搭档,他们是互相拯救,殊途同归的——付翔是连舟在查案成长道路上的摆渡人,二人相似的痛苦往事使他能设身处地理解连舟的所作所为,他的冷静理智,尊重法律和耐心引导,使连舟能够在一桩桩失败,惊险的案件中不断成长蜕变。
而连舟不撞南墙不回头,为心中的爱和正义“为所欲为”的少年热血,也让付翔从一开始的头痛逐渐转向感动,最终确信了自己投身警察职业的信念,明白自己应该珍惜身边人。
剧中付翔的家庭线和爱情线也使得“警察”这一总是被标签化的角色更丰富,更有人情味。
人物塑造也是决定一部悬疑剧好坏的重要标准,在这部剧中,至少目前出场的人物都非常立体,不是非黑即白的(煤气站猥琐市侩但颇有人情味的老肖,冷面热心的刑警杜军,长得像阮经天的古城小混混王建,护妹狂魔尹哲也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物,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赶紧去看吧!
)“爱”是一切的和解爱情在这部剧中被使用地很克制,目前更新的十集中可以看到爱情线并没有占据太多叙事篇幅,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连舟对尹露的爱是支撑他十二年查案追凶的根本动力,陈雪对连舟的爱,将他逐渐拉出了仇恨的深渊,周密对付翔的爱,让他重新找到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美好,尹哲对妹妹,母亲的爱让他能牺牲一切......虽然有些片段的插入仍然略显生硬和薄弱,但总体来说,在这部剧中,爱,是化解一切困难,问题,仇恨最好的灵药,也正是爱,给这个故事看似残酷,黑暗,痛苦的外壳下,倾注了那么一丝美好的希望。
故事还未完结,主角的成长和追寻还在继续,一系列的谜题仍未解开,但目前十集的小阶段对人物,故事,悬念的诚意塑造已足够打动观众,下个路口,继续追凶!
由创维酷开传媒联合出品的爱情悬疑剧《漫长的告别》已上线,优酷及酷开系统均可观看。
VIP会员每周多看4集,非会员首周更新2集,第二周起周三周四更新2集。
该剧由知名导演马志宇执导兼编剧,周峻纬、何晟铭、蒲巴甲、习雪领衔主演,范雷、张经伟、王艺明、高曙光、傅亨、党浩予、冯若绮主演。
故事主要讲述了大学生连舟(周峻纬 饰)为寻求女友遇害真相,毅然放弃原有的平静生活赴古城暗查真凶。
在意外卷入多起复杂案件身陷重重险境后,他最终凭借强大的意志力走出自身困境,完成了蜕变和成长。
“谁是凶手”引燃网友脑暴从此前曝光的“箭在弦上”版预告来看,剧集的色调、光影、镜头设计等均呈现电影级水准。
在阴雨连绵的环境基调烘托下,失足少女接连遇害、线索缺失案件悬而未决的情节设定,使得剧集的紧张感层层升级。
紧接着,连舟的行动轨迹以及他与付翔(何晟铭 饰)、陈雪(习雪 饰)等人的微妙关系也初见端倪。
而当“凶手现身”后,几处与嫌疑人有关的线索碎片:黑衣、黑帽、黑手套、手中不断舞动的凶器,正式开启观众的烧脑模式。
此外,“预见真相”版海报中连舟、付翔、尹哲(蒲巴甲 饰)紧密关联,连舟的执念在付翔的劝慰下将如何释怀?
付翔手中印有指纹的项链和尹哲手中少女的照片又暗藏哪些玄机?
谜底即将慢慢揭晓。
“古城杀人回忆”探寻人性温度《漫长的告别》并未停留在悬疑烧脑这一表层,而是借12年悬案揭开社会百态的一角去窥探人性,探讨更宏大的命题。
男主连舟“为爱追凶”的同时也在“蜕变成长”,从为爱奋不顾身到放下执念重获新生,守住自身善良正义和道德底线的同时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迎接他的是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明天。
剧中的其他人物如付翔、尹哲、陈雪亦各有令人唏嘘的过往和逐渐成熟的人生领悟,古城中的人物群像正是社会的缩影。
《漫长的告别》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欢瑞世纪(东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东阳品格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深圳广电影视股份有限公司、霍尔果斯创维酷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浩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中喜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织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樊路远、黎直前、岳川江、陈援、林劲、刘阳担任出品人,钟君艳、刘阳担任总制片人,吴昊、钟凯特、吴硕伦担任制片人。
迷雾重重的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是什么?
善恶交锋究竟如何坚守正义与使命?
《漫长的告别》追剧日历也出炉啦!
VIP会员每周多看4集,非会员首周更新2集,第二周起周三周四更新2集,这么精彩的剧一定不能错过!
以最踏实的方式,最真实的细节,拍恐惧萦绕的连环命案,拍黑暗中炽热燃烧的爱,拍人性深处包裹的柔软,拍出了“你就算什么都没有了,你还有明天”!
……
悬疑推理剧一直都是电视剧里的一大热门。
国产悬疑剧里的佳作并不少,2017年几乎在同时段热播的两部悬疑剧就都取得了口碑收视上的双赢。
《白夜追凶》里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哥哥关宏峰与弟弟关宏宇性格迥异,一黑一白的搭档互为补充。
没有天才的神探,另辟蹊径的“硬汉派推理”风格引人入胜,剧中含有大量的破案细节,逻辑缜密。
《无证之罪》中的秦昊化身“痞子”警探,破案方式突破常规,具有鲜明的个人魅力。
“雪人连环凶杀案”下飘雪的北方小城阴沉灰暗,与线索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关于人性的刻画,镜头朴实却紧扣人心。
这些扑朔的案件、烧脑的推理、紧张的节奏,使悬疑类题材具有先天性优势,能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而就在2019年,又有一部悬疑剧隐隐有些要“火”的趋势——《漫长的告别》
由马志宇执导,周峻纬、何晟铭主演的《漫长的告别》于2019年11月22日首播。
一、“案中案”叙事结构,少年与警察双男主设定《漫长的告别》讲述了主角连舟因女友被杀,而搬入女友最后出现过的古城展开调查,并在一次次遇险后逐渐成长的故事。
剧中以男主连舟的女友被杀事件作为切入点,采取“案中案”的故事结构。
连舟从学校这一相对比较封闭安全的环境下,一下子跳到了古城小社会的大杂缸中,在古城查案追凶的过程中引发多个次要案件,并从中窥探到了古城的人性百态。
在人物上则采用了双男主设定,将故事结构由单线叙事变成了双线叙事。
少年连舟,他思维敏捷,身上有市井的小机灵。
为了深入古城进行调查,他找了个送煤气的工作作掩护,从而进出各家各户。
但连舟身上同样带着强烈的少年感,常常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
为了抓住真凶,他并放弃了自己出国留学的可贵机会,甘愿牺牲前程。
看到不平的事就想插手,不顾安危地以身试险,经常将自己至于危险之中,把自己搞得浑身都是伤。
而与他互为对比的则是警察付翔。
付翔有着和少年相似的经历,母亲遭抢劫遇害而死后,付翔成为了一名警察,他将凶手的指纹刻在项链上随身佩戴,身上同样背负着失去最爱的人的苦痛。
一个案件将少年与警察联系了起来,也使得这两人之间互为补充,成为“最佳搭档”。
少年虽然能够深入第一现场,却也常常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并由于冲动几次打乱了警方的布局。
刑警则像是“长大的少年”,他老练沉重,办案讲究线索,在少年做出冲动举措的时候给予纠正。
但他也有一定的拘泥,没办法像少年一样为了追凶破釜沉舟,深入古城这洼泥潭。
一个冲动一个内敛,双男主设定互为补充,既增加了人物关系的张力,又丰富了剧情。
同时由于两个不同性格人物之间的冲突,使观众可以取得一个较为中立的视角来审视剧中情节,避免了过分移情于少年的偏激,对人物保持清醒的认知。
二、封闭环境下的小社会,古城人物群像刻画《漫长的告别》将主要的拍摄场地设在了临海古城,这也是导演马志宇的出生地。
这一选择十分聪明,首先由于是自己的故乡,导演自身对人物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把握十分熟稔,刻画起来得心应手。
镜头扫过古城狭长的巷子,沿街的洗发廊灯光闪烁,路边打牌的大爷大妈时不时发出一声或兴奋或哀叹的叫喊。
主角连舟住的出租屋同样充斥着古城的残破感,空间狭小逼仄,刚来看房时甚至床上地上都是垃圾。
墙上处处都是脱落的油漆,过分潮湿留下的霉,从外到内每一个场景都格外真实。
这些画面带着小城特有的灰尘感,用暗沉的色调描绘出了底层人物的生存环境。
而另一方面,古城相对而言封闭的空间,在剧中却变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小社会。
作为一部悬疑剧,虽然推理破案是主线,但对人物的刻画、人性的审视也颇为重要,是观众是否能够融入剧情的关键。
正如《无证之罪》中除了推理还有人物生活一样,《漫长的告别》对人物的刻画同样用足了笔墨。
连舟作为主角,并没有带着浓厚的主角光环。
剧中对他生活细节的刻画是具体生动的,由于出身贫困,连舟住进古城找的不是精致的单身公寓,而是破旧的出租屋。
为了生存,他跟房东砍房租,为自己争取更便宜的租金。
生活节俭,平时在家自己煮饭,配菜常常只有馒头和榨菜。
在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的连舟并非是漂浮在生活之上的虚假人物,一个刚出社会、处处精打细算的穷小子形象渐渐清晰。
而剧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并不是只着力于男主一个人,在刻画古城周围人物的时候也十分细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比如连舟那个送煤气的师傅,他有小市民的滑头,会骗连舟的钱,工作之余的乐趣就是打麻将和赌博。
虽没有大善,但也没有大恶。
在连舟陷入危难之时师傅伸手相救,师徒两人在街边的小食店里掏心掏肺。
这就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即使有众多小毛病,但在他身上同样也可以看到具有人情味的一面。
连舟住的出租屋隔壁有对夫妻整天吵架,丈夫整天酗酒,并在私下干违法的事。
但其实丈夫的颓废也有源头可寻,智障的儿子、沉重的经济负担,男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最后选择了铤而走险。
每一个人的处境和他的行为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大家都有自己的苦衷,内心里有一种郁结在。
这些古城里的市井百姓就像是我们身边十分熟悉的人,他们在生存,而生存必然有伤痕与苦闷。
《漫长的告别》用朴实灰暗的镜头和细腻的叙事手法共同构建出了古城里的人物群像,在封闭小空间下就将社会百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剧情真实,人物塑造生动形象,生活化的细节拉近了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也使得这部剧收获了众多好评。
三、镜头自带悬疑感,但缺少反转戏码《漫长的告别》中出现了许多的窥探尾随和追逐打斗的戏码。
这些场景节奏紧张,画面里暗藏的危险性牵动着观众的心,引人入胜。
同时大量的手持镜头带来的不稳定性又构建出人物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让画面充满了纪实感。
镜头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怀疑的审视目光,就像是在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具有极强的误导性。
这些镜头自带悬疑感,让整部剧都蒙上了紧张的色彩,紧扣人心。
但剧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作为悬疑剧最令人兴奋的要素,反转戏码必不可少,不过目前剧中出场的几个次要案件都比较平铺直续。
从找到线索到锁定嫌疑人最后抓住凶手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剧情起伏,缺少惊喜。
不过目前看来,在后续连舟女友被杀这一主案件的发展上还是值得期待的,可以看到编剧在前面几集一直在引入主案件中的线索。
比如死去女友身上的谜团,她参加的那个复杂饭局,每周三到古城又是因为什么,这些都还尚未明确。
而女友哥哥因为意外杀人入狱,出来后肯定也要掀起一阵风云。
到时剧情该如何展开,前期作为铺垫的这些线索又该如何串联起来,将会是一大看点。
总体来说,《漫长的告别》算得上一部良心制作的国产悬疑剧。
剧中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尽显用心细腻,对悬疑氛围的渲染也比较到位,节奏紧凑明快。
虽然剧情中有些平铺直叙的成分,但现在盖棺定论也尚早,还是期待它能在最后来上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反转!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13年前,我送你踏上去往古城的公交车,却迟迟未能等来归人。
为探寻一个真相,我从此被困在那年的那座古城,穿街弄巷,兜兜转转,始终寻觅不到真正的出口,这个告别,是我苦苦追寻的,也是我无法面对的。
我多想永远留在那年有你的时光,也终是在漫长的时光里学会了与你告别。
还没到大结局,看大家从各个方面对这部剧进行了分析,我也想矫情的从感性角度说说自己的主观感受。
刚开始看时,我是冲着刑侦剧的名头来看的。
但是看到现在,却发现这部剧的内核是以告别为主题,讲述的男主这位少年的成长。
拍摄手法是类似于伪纪录片,琐碎却真实,刻画了古城内一个个我们陌生又熟悉的身边小人物,送煤气的老肖,做打手的谢龙,卖手机壳的张明等等等等,他们都不是绝对的非黑即白,大善大恶之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陋习贪欲和高光时刻,这些不完美和多面性让这部剧显得真实,让我相信这一个个人物是真的就可能在我们身边出现的,这是这部剧很大的优点。
但是打着刑侦剧的名头,我觉得他的探案解析不够精彩,也是让部分观众劝退的地方。
剧整体以尹露案件为引线贯穿其中,穿插男主和警察在查找尹露案件线索过程中发现的其它案件和嫌疑人。
这些小案件不像其它刑侦剧那么完整,都是根据一条条尹露案相关线索查下去,却一次次失望而归的无奈。
纵然是其它案件的关键证据和嫌疑人,却让男主和我们在一次次以为接近真相的时刻失望,也让这个告别显得如此漫长。
如果没有那起凶杀案,男主应该会和女友结婚生子度过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可现实没有如果,男主不幸成为了那个被命运伤害的人,开启了这段长达13年的告别。
看剧时,我总是易被长时间持续的感情所打动,也就是所谓的执念。
案发后,男主当时放弃一切,付出一切只为女友查找真相的举动让人钦佩,但长达13年的时间跨度却更令人叹息。
一觉醒来,恍然13年已过,当年救下的小姑娘成为了优秀的警员,曾经没对我说出口喜欢的女孩已为人母,絮絮叨叨着想要讨媳妇的师傅终于如常所愿,尹露案件的真凶却依旧未能揭开。
大家都在这13年里改变了很多,成长了很多,男主却依旧被困在那个未能解开谜团的13年前,无法走出。
你或许会说看见了男主醒来后变的冷静沉稳,我却也看见了男主依旧坚持探寻真相的执念。
青梅竹马女友去世的打击和悬案未解的搁置,一直把男主牢牢困在13年前的古城,无法走出来。
这是男主的执念,也是我看剧的执念。
跟随男主探寻案件见识的人情冷暖,生死别离,让他逐渐成长,也逐渐摆脱名为执念的枷锁。
剧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诟病它过于线索杂碎和繁琐,也不喜欢里面部分角色的性格作为,但并不掩盖这部剧的闪光点,希望下周能够有个合理结局。
这剧感觉呢:黑夜中的古城,暗藏着危机,一次撕心的尖叫,一次沉重的别离。
剧中画面写实风格显著,很多一镜到底的镜头让电视剧多了份电影的质感,完全表现出导演出色的运镜能力。
演员演技个个在线,观众看得也很过瘾,剧情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剧情内容由一个主案件穿插多个小案件,逻辑顺畅不显突兀,色调光影都很有悬疑的气氛,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刑侦剧了。
演员张经伟在剧中饰演警察,老练的演技,配合搭档何晟铭,演技自然流畅完全跟得上剧情发展,为片子添了很多看头。
一部完全的烧脑大剧,剧情发展全程无尿点,随着剧情发展线索越来越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也更多,留给观众的猜想空间也更广。
人物人设也深入人心,没有槽点。
是一部步步悬疑丝丝入扣的悬疑国产剧!
首先《漫长的告别》这部剧讲述的是少年为爱追凶的一个故事。
有人说连舟太偏执了,但是你想一下,尹露和连舟青梅竹马,从小相互扶持一起长大,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感情已经超过了爱情,他们两个已经相互融合。
突然间把已经融合的东西硬生生地撕裂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还有说摄像机抖的问题,导演在发布会上说了,他是想以拍电影的形式来展现出来。
纪实片作为一种理念,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
让我们跟着剧中人物的视线去观察,跟着剧中人物的脚步去奔跑,感受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还有人说片子拍的人物很粗糙。
现在大部分剧都是有着严重的美白磨皮,回归最本真就是粗糙了,再说了2006年的剧如果用着美白磨皮,你不觉得很违和?
最后说说男主,周峻纬 麦吉尔大学心理学社会学双学士学位,由于自身就是学心理学的,他肯定对连舟这个角色有着自己的理解。
在开拍之前,他特意去煤气公司培训,去练拳,去学游泳。
此外我觉得周峻纬的哭戏真的很到位,这是他第一部主演的电视剧,演成这样我觉得已经非常棒了。
有的告别轻描淡写,有的告别温暖而充满期待,有的告别悲伤、孤独、决绝,还有的告别,你不知道那竟是最后一句…让我们一起期待少年连舟,为爱执着,为爱前行,因爱成长。
这部剧的台词,让我想到十几二十年前的警匪剧。
劇情奇奇怪怪的,台詞不行演技一般,很多地方根本就有問題。
这个剧有事吗……bgm用的奇奇怪怪,大学生戾气那么重不相信警察还要自己查凶杀案???拿着女友的照片到处问是不是你杀的????这啥剧情啊
故事还不错,可实在是看不下去,对白拍摄手法过于稚嫩,很难产生代入感,叙事手法平庸,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在开头吸引住观众,那么它就是失败之作。
可以可以,今年看过的最佳国产刑侦剧
是认认真真的在讲一桩案件一个故事,所以好看
国产电影《追凶十五年》的扩充翻拍版(港真,这算抄袭吗),就人设而言更喜欢影版男主那朴实坚韧信守承诺的品格,剧版人物都写得比较冲动莽撞,前期是男主后期是他哥,老实讲这种人设写一个就够了,再来一个实在是招人烦,而且现在的编剧都很喜欢折腾初恋女友,万年老梗看到吐哇,请编剧们不要光盯着爱情、也多重视一下友情和亲情谢谢,就人设和查案动机这两点上我觉得影版立意更好,还有虽然我能接受在刑侦剧里谈情,但不太喜欢这种总是被人救助的苦菜花女主,男女主的西皮线实在有硬凑的感觉,还不如莫名其妙又有点可爱的老杜和小叶,虽然全剧只有22集并不长,但中段还是比较拖沓的,最后几集黑吃黑倒是写得不错
能看,太拖沓了!
后面几集什么鬼 太扯了 一星给演员
蒲巴甲的演技,简直了,这么多年毫无长进。
看完结局来改分!!什么辣鸡剧情。bug多的一批,憋了个屁
可以不要男主的感情戏。凶手确实厉害
我居然看一半的时候就猜出了凶手是谁,很多剧情令人无语😓
男主花了十几年才完成这漫长的告别。破案剧情可媲美无证之罪,可惜,结局略烂尾,且三个主要男性角色要么演技不行要么台词不行……
还阔以 超出我的预想 就台词废话太多
刚开始真是随便看看的,没想到越看越好看,有时候没有期待也许惊喜会更大,何晟铭好评啊,口音很入戏,老刑警的感觉,比配音强。
周峻纬精神。剧情太拖沓
还行
目前只看了一集,总体不OK。摄影一直在抖,不管剧里人物有没有移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抖了起来~~~部分剧情逻辑非常突兀,例如两男主突如其来的雨中交心最想吐槽的是演技,尤其男主的演技,前一刻还在富有感情、悲伤地背诵台词,下一刻就回到了日常生活的慵懒随意,时常让我觉得死了女朋友的人不是他
可以看,但不太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