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管遇到什么,一定不能绝望。
2、卑躬屈膝无退路。
3、医生只有一个原则:治病救人。
4、有害怕就没有自由。
5、感情嘛,就是迁就嘛。
6、回忆是一种心情,只有在你心绪最平静的时候它才会来。
7、委屈不能求全,外面的空气总比屋里的好。
8、对于母亲来说,生命跟孩子相比是次要的。
9、只要扛着,就没有过不去的事!
10、你要是失去了一样最心爱的东西,你就拚命地去想它,它就一定会回到你身边的。
11、我可以容忍你在外面吃喝嫖毒,因为那都不会够成对妻子最大的伤害。
但是你不能对我动手.我不允许你对我身体跟心灵的侮辱。
12、不是任何障碍我们都能克服的。
13、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你这一个警察,可是对于我,恰恰就是多了你这一个。
这部电视剧我很小的时候看的,到现在记忆依旧深刻。
以前不懂觉得仅仅就是讲述家暴,现在会深思是因为太爱才会导致那样变态的控制欲吗?
不尊重自己的妻子,犹如禽兽一般的暴打,将自己爱的人推得越来越远。
既然爱为何要伤害呢?
很害怕里面的安嘉和,只能说演员演技太棒了,那种骨子里的坏刻画的太出色了,值得一看。
多年前火红的电视剧,到今天才把它看完。
不知道不愿随大流的心态使我错过了多少这样优秀的作品。
看完整部片子,觉得处处都有伏笔,处处都是一道道裂缝,也许真的要一不小心,思维才能掉进那个黑洞,窥见那么真实又那么隐晦的情感。
不知道人人都是怎样定义爱情的。
一见钟情?
风中飞舞的发梢?
阳光下抖动的长长睫毛?
还是那个爽朗的笑声?
你已经忘记了其他,其他的各种,只记得那些支离破碎的印象,却毫不质疑这段爱情,因为就是这支离破碎,竟然可以深刻如此,印入心扉。
是否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就因为这些断续的、毫无逻辑的原因爱着那个人?
承受着那个人的其他不堪?
坚持着这最初的感动?
大多数时候,我们承认这样的爱情,我们说这是纯真。
当越来越成熟,我们爱得更有些道理,却开始怀疑那是不是真的纯粹的爱情。
你够好,那又怎么样?
我们的心总是那么高傲,不愿意等价交换。
其实,这都不够爱,如果和安家睦的爱比起来。
因为,他爱梅湘南爱得很复杂。
复杂的爱,爱得不容易,但一旦爱了,却比一般的爱更深刻。
她是他的嫂子,她受他哥的折磨;他不能爱她,有违常理;他不敢爱她,怕敏感的嘉和受伤,也怕由于自己加深小南的痛苦;可是,他同情她,他怜惜她,那个善良、美丽却柔弱的嫂子。
嘉和,嘉睦,毕竟是亲兄弟。
他们可能在很多地方都不一样,可是有一点却很一样,他们一定都是勇敢、毫无畏惧的男人。
所以,一个做了外科医生,时时刻刻都在用生命挑战自己的胆量;一个做了警察,所有勇敢男人的梦想。
就是这样的胆量,多了点,就变成了嘉和的霸道和占有;少了点,就成全了嘉睦想保护小南的心思和有太多顾忌的暗恋。
从怜惜到爱慕,到底有多远的路要走?
也许也是因为这样的勇敢,所以很近,一步两步,一天两天,不知不觉,他早就身陷囹圄,无法脱身了。
那么多那么多的不能,他却无法不爱。
终于,当嘉和不再是那个让他顾忌的因素,他走到了小南的面前。
我相信,他一定想好了,小南也知道,从头到尾都知道,嘉和也早就知道了,他那么多疑,怎么可能看不见暗流汹涌。
所以,他只需要出现在小南面前,就表明了他的态度和他的坚持。
这才是我最感动的地方,从未曾说,也不必说,我跨越了什么,我想了些什么,你居然都明白,你原来都明白,哦,不,是你当然都明白。
我想,在精神的层面,小南早就开始迎合他了。
这才是最美好的爱情吧?
那个人,哪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起了这样的一个题目。
看起来和空间里流传的鸡汤文没什么区别,甚至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题目甚至比鸡汤文里的更LOW,更不经琢磨。
然而,这个题目,却是我在看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后,得出的最真切的感受。
你可能会觉得,我的这个观点有点私心,甚至你会觉得我的这个想法与剧中最后走向自我灭亡的男主人公安嘉和不谋而合。
的确,安嘉和确实是在为自己而活,尽管他口口声声说爱梅湘南,声称自己可以为了她和孩子献出生命,我们依然不怀疑,他从头到尾最爱的依旧是自己。
他为了不让家里空荡荡的,为了下班后家里有个人陪,把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的妻子禁锢在身边;他在杀害叶斗之后,为了怕自己的证据公之于众,又亲手把自己保释出来的妻子的哥哥杀害;他可以因为白天在工作中的不满,因为妻子和别的男人多说了一句话,回到家里便对她拳打脚踢…….于此种种,我们都可以认为,安嘉和的人生是彻头彻尾的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为了保全自己的脸面….尽管在电视剧剧终的时候,安嘉和举着枪对自己的弟弟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别人而活。
”然而他的行为,尤其是他对自己妻子的行为,充分说明了他只是一个神经质的极度利己主义者。
然而,他的这种活的方式,并不是我们所倡导的,极度的为了他人成全不了自己,极度的为了自己则会不择手段,本文所提倡的,是要在德与法的范畴内,适当的为自己而活。
反观他的妻子梅湘南,她出嫁的时候眼睛里是闪着光芒的。
然而就在短暂的几个月的婚姻生活后,她的眼神变得空洞,完全没有了为人儿女时的无忧无虑。
甚至,再看到安嘉和的时候,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恐惧。
用安嘉睦的话来说,他的嫂子是个好人。
的的确确,梅湘南是个好人。
在学校里,她是严谨负责的梅老师;在家庭里,她也努力的成为一个好的妻子,即使是新婚不久后安嘉和第一次动手打她,湘南也在努力的寻找有没有自己的错误。
在故事的前半段,她始终觉得,婚姻生活,家庭生活对她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她不可能因为别的什么去放弃家庭,即使这个家庭已经不在温暖,甚至连基本的安全也不能保障,她依然认为,家里的那个人会改好。
她也曾有一些觉悟,想要离开。
在她第四次被打的遍体鳞伤后,她选择了离开,说的不那么动听,她选择了出逃,选择了逃离安嘉和,逃离他们在厦门的冰冷的房子。
她本打算在福州把孩子安稳的生下来,可是一路遇到的颠沛流离,也曾让她动摇。
好友刘薇得了癌症,自己又没有经济基础,只能在一家餐馆(后面到了一家招待所)工作,靠干辛苦的体力活来换取微薄的报酬。
然而,她最怕的不是穷,也不是辛苦受累。
是最后一次安嘉和带着她的母亲来到了福州,才彻底使她心中艰辛堆积起来的信念崩塌。
为了孩子以后能有爸爸,为了孩子出生可以不用担心奶粉钱,为了自己年长体衰的老母亲在厦门有人照顾,她还是选择回到了那个“家”。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能把孩子平安的生下来,以后的日子再苦再累她也能抗。
兴许安嘉和这次是真的变好了,兴许她和她的小孩以后能过上安稳的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兴许…..沉重的现实终究还是打破了这一切,她所设想的美好最终全都沦为幻想。
安嘉和的一个耳光扇走了她的孩子,也扇走了她对婚姻生活残存的最后一丝的期望。
再来看一下剧中最大的亮点。
梅老师的好朋友刘薇,她才是新时代成熟女性该有的样子。
她从一开始就劝导湘南,要拥有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
湘南总觉得刘薇的话对她来说不适用,只要家庭和睦她可以牺牲很多东西,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梅湘南的愚昧。
事实上,我觉得,刘薇的话不仅适用于她自己和梅湘南,更适用于全中国千万万的女性。
不管你的角色是什么,是妻子,是女儿,或者自己一个人,无论你去做什么,首先你都需要热情的拥抱自己,爱自己。
只有你自己的生活独立了,自由了,你才能把更多的爱去传递给身边的人。
在中国的社会观念里,曾持续几千年,我们去评判一个女性好坏的标准通常都是是否有在家里好好地相夫教子。
然而,我们从来不去想,这条标准究竟是谁去定下来的,为什么衡量一个男性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事业,女强人却总是一个双义词?
曾经听过一个危言耸听的言论,所谓的女强人就是半夜对着墙哭的女人。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赞同的,似乎这个社会上,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并相信许多女性为了家庭退居幕后却换了家庭的和谐的例子。
然而,等我长大了,我逐渐明白,这不过是一种封建思想残存下来的印证。
社会之所以需要女性在家相夫教子,是希望男性有更多的时间去专注自己的事业。
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仍然是男性主导,男女依然不平等,这样的说法才会一直延续下来约束女性。
看到这儿,可能会有读者会怀疑,写这篇文章的人是不是狂热的女权主义者。
并不然,女性由于身体力量与男性的差异,历来被视为弱势群体,被视为需要保护的一方。
对此,我是非常赞同的,从来都不希望这个社会上有一天会沦为远古时期的女权社会,也不奢求女性有一天会在社会地位上超越男性,只是希望,这个社会,会把男女当成一样来对待。
希望有更多的女性朋友能为了自己而活,不要为了生活而委曲求全。
先为自己活再为爱的人活,毕竟,为他人而活的人得不到幸福。
最终,她也不能使身边的人得到幸福
初中时候看的这部剧,那时候还不太理解这部电视剧的意义,我单纯的以为它只是一部家庭伦理剧,结果冯远征当时的表现应该是很多人的心理阴影吧。
这也应该是中国第一部把家暴搬至台面上来讲的剧。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形容男人在家里的重要性“男人是天”。
而对于梅湘南来说丈夫就是魔鬼,给她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地狱生活。
剧终安嘉和的人格分裂,对妻子的家庭暴力,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
不得不佩服冯远征老师演绎的太棒了。
剧终家暴场面太逼真,安嘉和是很多孩子和女人的心理阴影。
个人观点觉得这部剧是要倡导保护妇女和儿童,揭露女性在家庭和社会面临的一些危险和伤害,引导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勇敢站出来抵制家庭暴力,保护自己。
也在批判家庭暴力的不良风气。
但这部剧的一个问题,没有阐述安嘉和变态的来历,好像莫名其妙就这样了。
使我觉得这个角色和故事有点缺乏深度。
就家暴行为而言,安嘉和究竟是病态还是犯罪?
剧本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模棱两可。
如果是病态,应该寻求疗愈,道德批判就没有意义;如果是犯罪,那他的这种行为动机是从何而来呢?
难道所有的家暴实施者都是这样一个怪兽,一旦出现就该被消灭吗?
另一方面个人理解,家庭犯罪其实不止家庭暴力这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方面。
男人在社会和家庭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也需要关怀,一个家庭的和谐来自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关爱,家庭和睦幸福了也就不会产生家庭犯罪了。
愿所有的家庭都和睦安康,幸福美满。
选这个世界祥和美好。
趁着放假,重温了一部老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17年前拍的,放到今天,仍然不输当下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17年前看电视剧,为了逃避高考前的一堆作业和模拟考试;多年后再看,留心编剧怎么讲故事,怎么多条叙事线索并行,怎么设计人物对白和命运走向。
非常喜欢剧中的两个人物:一是主角梅湘南的闺蜜刘薇。
女主被打得鼻青脸肿,是刘薇收留她、安慰她,把家门钥匙给她,帮她找律师,鼓励她自救;在公安局都说“打得不重我们一般不管”,女主妈妈都鼓励女儿回家的年代,她鼓励好友离婚,告诉她“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梅湘南软弱,企图通过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换不挨打的时候,刘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上个世纪的这个时候,女人还没有出门工作的自由;可是现在这种自由竟然变得这么一钱不值。
假如有一天你为了能去逛街而不得不在家好好表现几天,想下一趟楼都要向他请假的时候,你就知道今天我站在这儿跟你说自由还不是这么荒唐。
‘’ 刘薇这个角色后来被安排得了癌症去世,我分析是编剧意图设计女主最终在没有外力的协助下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盘算逃出家暴魔掌,所以让女主好友过早离世了。
刘薇在临终前还和女主通信、留言,鼓励她“好好地活着,自由地活着。
” 我爱刘薇这个角色,并且和17年前第一次看电视剧时一样,再次被二人的友情深深地感动。
当下遍地是塑料姐妹花,如果你有一个刘薇这样的朋友,那真是比金子还宝贵的友谊。
推进故事的另一条线索是摄影师叶斗。
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我从小到大看的所有电影电视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影视形象,以至于17年后我比记得“安嘉和、梅湘南”还要清楚地记得“叶斗”这个名字。
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电视台编导,偶然瞥见对面楼房老公打老婆一景,便来了灵感要拍一部“真正的纪录片”。
小小房间墙上拉了“家庭暴力”横幅,坐在下方拿着录音笔点评的叶斗活脱脱就是vlog的先驱人物。
在他被安嘉和失手杀害后,曾经写下的纪录片解说词最终帮警察破了案。
这篇解说词写得太好了,我认为这就是好文字的范例。
那个没有智能产品没有网络遍地的年代,有的是水准高得多的语言,和这么一部揭露人性和社会疮疤的作品。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诠释了什么是有高度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在我心里这是中国电视剧的高峰。
我对叶斗的那篇解说词记忆犹新,像曾经整理采访录音那样把它扒下来了:《此窗恐惧汹涌》解说词叶斗很久以前,我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在少年时代,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可后来我知道,不行,我还没有那么勇敢;又过了几年,我又想当一名哲学家,再后来我知道,不行,我还没那么深刻;再后来我成熟了,渐渐变现实了,我知道我的理想就是拍一部真正的纪录片;它一定包含着我的爱憎,一定要开出现实的处方,一定要刺入民族的皮下。
我能吗?
我对自己千万次地问。
躺在床上的时候,我问自己;走在路上的时候,我问自己;直到有一天,我站在窗口,放眼望去,我才知道,我能。
我不断地拍摄,拍摄,你们看到的画面之所以不稳定,那是我的双手在愤怒地颤动,工作里凝聚着我的痛苦主义思索,我只能用长焦去接近这个女人,把我的关怀推过去。
觉得这部剧本应该重新播放,因为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多家庭暴力的这样的事实。
很多人说这部电视剧太暴力,但这就是真实生活得写照,让更多女性在选择婚姻的时候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的一个男人再做决定。
很多东西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语言,行为这些都可以伪装。
就像剧中的外科医一副外貌到然,却是衣冠禽兽的人。
写得好,有教育的作用。
第13集“我觉得这个事没那么简单,你必须得告诉我为什么!
”“你是不是打嫂子了?
你打了梅湘南,而且她伤的还不轻……你把她送去铁路医院,而不敢送去你自己的医院,对不对?
”“是不是?
”“是……我打了她!
”“打过几次?
”“你就别问了!
”“你过去也打过张小雅吧?!
”“没有!
”“不对,你打过!
”“你知道了也好……你知道吗?
张小雅背着我在外边有人……后来她甚至仇视我,我打她是忍无可忍!
”“那梅湘南呢?
她在外边也有人吗?
你打她的理由都是你自己找的……好,现在把人打跑了,你着急了,但着急有什么用?
她是怕你想躲着你,打人的恐惧甚至可以让一个5岁的孩子想去死……”“你就是现在把她找回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已经不再像我小时候认识的那个引以为骄傲的哥哥了……你在外边那么受人尊敬,怎么一回家关起门就打老婆呢?!
”“你少在我面前放肆,我就是打她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以为我愿意打她吗?
”“这不是吸毒,你是有理智的人,你难道控制不住自己吗?
我刚才听到你打她我身上汗毛都竖起来了,你难道是那种以打人为快乐的病人吗?
”“安嘉睦,你在跟谁说话……你没资格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我看你是当警察当出毛病来了”“那好,你觉得你打老婆打的对,你为什么不敢让大家都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偷偷摸摸的,你为什么瞒我瞒了那么长时间……我是当警察当出毛病来了,我看你是被人捧出毛病来了……”“滚,你给我滚……”第19集“嫂子……”“你怎么进来的?
你哥不是安了防盗门了吗?
”“我来了一趟,没进来,直接找他要的钥匙!
”“这是给你买的活鸽子,给你煲汤喝……”“我不想吃鸽子,你把它放了吧!
”“知道了!
”“嘉睦,之前你和你哥在医院走廊吵架,我都听见了!
”“你有没有想过……离婚!
”“你觉得可能吗?
”“无论如何我希望你挺过去,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你觉得你哥会给我这机会吗?
”“不知道!
”“不过你做任何决定,我都会支持你,正义和亲情之间,我选择正义……你知道,我父母去世早,我是被我哥一人带大的,进警校的第一天,他就郑重的跟我说,要做个好人,做个好警察……我不知道他现在还记不记得这句话,但我一直记得,做个好人,做个好警察!
”“会吗?
”“我会!
”第21集刚在深圳落地,湘南赶紧找到一个公用电话亭,“喂?
刘薇,是我,我又逃出来了!
”“亲爱的朋友们,我是刘薇,这是我的录音电话,当你们听到这个电话的时候,我已经走了,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请不要为我难过,因为我走的时候心里带着你们的爱和关怀……我并不孤单”“小南,我知道,你一定会给我打电话的,你的信我已经收到了,虽然你没直接说明,但我也能猜到发生了什么……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放心的人就是你了!
你还记得我们大学时候爬衡山北坡的经历吗?
我们当时迷路了,坐在山坳里,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当时我们都哭了,我们以为都要死了,可结果怎么样呢?
一个砍柴的小女孩带我们走出了绝境……”“小南,答应我,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只要心怀信念,一定能走出困境……当我知道我的病以后,一想到我不能再活下去后,我很悲哀,也很害怕,我现在活动已经很不自由了,处处被医生管着,房间以外的地方对我已经很陌生了,不自由,居然是那么恐惧,我有很多话想和你面谈,看来是没有这个机会了……最后再说点什么呢?
好好活着,自由的活着,记住我的话,别让我失望!
”第22集“我想和你谈谈!
”“谈什么?
”“你知道张小雅是怎么死的吗?
”“车祸,你提她干嘛?
”“你想过为什么会有那次车祸吗?
”“你到底想问什么?
”“这是张小雅的日记,上面解释了她为什么会有那次车祸!
”“你从哪得到的?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到今天我才知道所谓她背叛你的真相!
”“你根本不应该相信这个女人的话,她死了都还要侮辱我,践踏我的尊严!
”“你胡说……我真没想到你到现在对张小雅的死没有丝毫的歉疚,你难道不明白吗?
是你逼死了她,是你让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她死的时候才26岁……”“你能不能不说……”“张小雅直到死都不愿意向任何人提起她在家里所受的虐待,这本日记她也深深的藏起来不愿意让人知道,你知道这都是为什么吗?
因为她爱你……”“我也爱小雅,为了她,我可以去死!
”“你没有,而张小雅选择了死,她宁愿自杀也不愿让人知道真相而破坏你所谓的尊严!
你不理解她的苦心也就罢了,可你怎么能到现在都还在无耻的诋毁她,什么第三者,都是你捏造的,是你杀了她……”“我也始终活在自责和愧疚中,我也想忘掉这段悲惨记忆,可是我忘不掉……”“你撒谎……如果真的像你所说的这样,你对曾经犯下的罪过悔恨不已,那你就不会再打伤梅湘南……”“你想说什么?
你走进我的家就想指责我吗?
”“你三番五次的打伤梅湘南,逼得她两次离家出走,值得庆幸的是她比张小雅更坚强,否则她和张小雅的下场一样……”“我今天被医院停职了,你知道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吗?
梅湘南……你以为她才是无辜的吗?
你以为她一个家庭妇女出走是为了生活独立吗?
你被骗了,就像当初张小雅骗我一样,梅湘南,她在外头有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叫郑同……你指责我,可是你想过我的感受吗?
”嘉和拿起相框,“你看看她,看看她笑得有多甜,可现在她已经把笑容给了别的男人,说不定现在,她就冲着那个郑同咧着嘴笑呢……”“我没猜错,你是个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你要去哪?
”“去休假,怎么,不可以吗?
”“你认识叶斗吗?
”“你什么意思?
”“叶斗死前寄过一盒录像带,寄给一个他想敲诈的人,他寄给了你……”“他为什么要寄给我?
”“你说呢?
”“难道你怀疑我杀了他吗?
我为什么要杀他?
”“你这么担惊受怕的过日子,不累吗?
”“你有什么证据?
”“叶斗家到处都是指纹,血迹,你敢说那里面没有你的?
”“你没有证据,你说过,叶斗家的作案现场什么线索都没有,至于那盘录像带,偷拍别人夫妻打架,他有窥视癖……”“夫妻打架,这个细节我没跟任何人说过……”“嘉睦,你要相信我,叶斗的死完全是个意外,我没有想杀他,你要相信我……”“去自首吧!
”“我可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带大的亲哥哥!
”“我可以帮你争取宽大处理!
”“录像带的内容没有人会知道,叶斗已经死了,梅建刚也死了……”“梅建刚?
梅建刚也看过录像带?
那你就是两条人命,你必须跟我走!
”“嘉睦,你不该这样,你忘了,小时候你被人欺负,晕倒在大街上,是谁把你送到医院?
又是谁在你负伤生命垂危的时候给你输血,给你做了手术,这些你都忘了吗?
”“哥,你对我的好,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上警校的第一天,你就跟我说过,要做个好人,做个好警察,这个话我一直记着……跟我走吧,去自首……”嘉和向嘉睦伸出双手,嘉睦掏出手铐,反被对方抢走!
“还我!
”他拔出手枪瞄准嘉和!
“你不会的!
”“还给我!
”“你不会对你亲哥哥开枪!
”“把手铐还给我!
”“你做不到……你做不到……”嘉和抄起手铐猛击嘉睦的太阳穴,嘉睦受伤晕倒在地!
“对不起,嘉睦,是你逼我这样做的,没事,你休息两天就好了!
”嘉和夺走了他的配枪迅速离开……第23集“安嘉和,你放开我……”录音带在播放着,湘南走进来“郑同?
”她看到嘉和藏在门边!
“你终于找到我了!
”“你以为你能从我身边逃走吗?
你是我的,谁都不能拥有你!
”湘南转过身往里边走,嘉和追上去,“小南,你和我回家吧,我保证再也不打你,我们好好的过日子,好吗?
”他关掉录音机!
“我不会跟你回家的……我就是死,也不会再进那个家门!
”“好啊,你不是想死吗?
没问题!
”嘉和掏出嘉睦的配枪瞄准湘南,“你不是想要逃跑吗?
你不是想要自由吗?
你不是想要跟那个男人鬼混吗?
你们在我眼里不过是一些蛆虫,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骨头有多硬……”此时,嘉睦也赶到了妇女救助所……11个月后“我知道你会来的……”“我相信你还知道很多别的,比如这几个月我在想什么,来了以后我会怎么说……”“妮娜……”“不提我和妮娜的事,可以吗?
”“当然可以!
”“小锣好吗?
”“小锣很好,小锣的事以后再说,好吗?
”“嘉睦,我想过你如果有一天到深圳来找我,我一定会把我们之间最难以启齿的话挑明,我不想让你有一点为难,我知道这些话你憋在心里也很不好受,从你嘴里说出来也很不容易,我觉得应该由我来说……”“我没觉得很难……”“嘉睦,你真的想好了吗?
”“想好了!
”“真是奇怪了,妮娜,怎么到处都找不着他呢?
”“小锣,别找了,我知道他在哪,他今天不会回来了!
”“你千万别多想,他太重感情了!
”“不是感情,对于嘉睦来说,那是他心里的一个结,深圳不远,我想他会回来的!
”“嘉睦,我们都要正视身边发生过的事,尤其是那些常人没经历过的,那些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虽然我们都想去改变它,可那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我想我应该能!
”“你不能!
”“因为我经历过煎熬……”“我能感觉到你心里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它可能在你心里都没来得及确立,你有很多心理障碍要克服!
”“我既然来了,我想我应该能克服!
”“你该知道我是多么想忘掉过去吧?
”“我当然知道!
”“但你要知道只要你在,我是永远都忘不掉的……毕竟你和安嘉和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不是什么障碍我们都能克服的!
”“郑同人不错,他已经向我求婚了!
”“你答应了他吗?
”“对不起,我忘了你是从来不喝咖啡的……”“嘉睦,我走了……”湘南眼眶打湿了,起身离开!
4个月后,安嘉睦因公殉职,同年同月同日,梅湘南在深圳市第二妇产医院产下一名男婴!
剧情/犯罪/悬疑/惊悚,无评分,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观看,18岁以下未成年人如需观看须满15岁最低观看年龄门槛,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止观看,满15岁、18岁以下未成年人须在成年家长陪同下观看(分级警告)!
这是我看过的与以往家庭题材电视剧极为不同的一部电视剧,印象非常深刻。
深刻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三位主角的演技还不错,再来是剧情很吸引,最后是本剧所探讨的话题深深地触动了我。
首先我觉得这剧里演技最好的是冯远征,他所饰演的安嘉和是一个心理非常阴暗的知识分子,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可告人的极其恐怖的角落,这个角落的存在可能连安嘉和本人也一无所知,剧中并没有交代他的童年成长经历,可我想,这个角落的形成可能跟他童年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可惜剧中并没有交代。
我想假如能交代一下他的童年成长的话,会更顺理成章。
毕竟像这样的极端阴鸷恐怖的人物必定有他特定的背景存在。
这是我的一个槽点。
冯远征的眼睛里有一种阴柔,他将一个神经质的阴晴不定的心理演绎得颇为到位。
其次是剧情,湘南多次的想要逃脱以及安嘉睦多次的内心挣扎,使剧情高潮迭起,观众心被深深地勾住。
最后说说家暴这个话题。
家暴一直在,可能这么直面陈述的还能不落俗套的估计也就只有《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这剧了。
现实生活中,大男子主义或许是一种社会传统人文习惯。
对女性或者说对另一半的掌控欲是发生家暴的最大缘由吧。
可当一个人在面对家暴时敢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还跟一个社会的法治健全,舆论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熟悉得如同皮肤一样的人突然变成另一个人时,那种陌生感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啊。
这部剧我小时候大概没看完,因为觉得太可怕了可怕到和许多人一眼,简直看到冯远征这个演员就有心理阴影、觉得害怕【笑哭】但同时也说明这个演员的演技相当出色,居然能让全国观众对他有心理阴影【玩笑】可现在长大了再反观这部剧,真的是教科书式的电视剧五星就是为这样的剧准备的,一部好剧,就是让人看过之后会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沉思、不断反思而不是像零食一样,看过之后就消化地无影无踪也再不会想起这部剧实在是集合了太多的问题,简直是家暴最极端、最典型的案例一个文质彬彬、衣冠楚楚的医生,在任何人看来都会是那种最模范的丈夫,如果妻子遭到家暴,大家甚至不会先想到在他身上找原因,而是去想必定是女方有问题【呵呵,多么讽刺,和某人多么相似】可即便这个男人再优秀再好,就可以以各种理由来对自己的女人实施暴行么?
现在是身边的女人,那么将来就会是孩子,如果没有孩子,倒是可以避免悲剧继续延续家暴的人不可原谅,无论他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无论他在别人眼里塑造了多么优秀美好的形象,一旦家暴成为既定事实,那么这个人犯罪也已经是既定事实家暴的人是不可原谅的人渣,但往往因为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丈夫、父亲,也可能是母亲,妻子因此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不断原谅,不断给他们机会,但一次又一次的原谅并不会让彼此得到救赎,只会让家暴从偶然突发事件不断升级,最后成为家常便饭还好现在终于立法,但愿家暴问题也能得到改善和解决但更希望的还是……和谐社会没有暴力最后,希望在这部电视剧拿出来重新播放一下吧,给广大群众网友好好上一堂课,让大家都清醒一下。
童年阴影!!
拍个五六集就行了,那么长真没必要。这就是国产剧的缺点,工业上没有苛刻追求,艺术表达上也十分欠缺,内容也比较平庸。男主演技太用力了
啊……冯远征演的太好了……看他笑我都脊背发凉。
经典。
一星给选材。小时候看觉得变态男主可怕,长大再看纯纯一个傻13恋爱脑加受虐狂害自己不够还要害全家的蠢故事。剧情漏洞百出,看了全是负能量,不看也罢。
对家庭暴力开口说不!
就记得梅婷被打得要死了==
童年阴影,剧是好剧,打一星只是因为不想推这部,想起来就害怕……
当时看的时候是有多恨那人啊。
简直让我怀疑患了婚姻恐惧症
恐怖片。。。。。。。。。。。
原来是薛晓路是编剧,这部剧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杰作吧,无数人的噩梦,头皮发麻。
从此奠定了冯远征在心目中的“形象”。。。
中国演变态演的最好的
真的好恐怖的片子,印象最深的镜头是鱼缸打碎在地上
童年阴影!!!一提家暴,就会想到冯远征狰狞的面孔!!!足以说明冯远征演技真好。这部电视剧的编剧也是潜伏的编剧,这才是有水平的编剧啊。
20年前的电视剧还真的有意思的。叶斗承担了我前十集的笑点。如果有一天你成了孤家寡人,可别怪家人无情无义。其实像安医生这种人真的不适合结婚,结什么婚啊?弄得大家都不好过。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问题啊?我觉得以前的国产电视剧一点也不比现在网飞或是HBO差啊!
惧怕男人。。
童年阴影啊,所以我现在成了女权主义?哈哈。那时候老喜欢弟弟王学兵了。
冯远征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