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长着獠牙和髭须的她
Looking for a Lady with Fangs and Moustache
导演:宗萨蒋扬钦哲诺布
主演:Orgyen Tobgyal Rinpoche,Tsering Tashi Gyalthang,Tulku Kungzang
类型:电影地区:尼泊尔,不丹,墨西哥,新加坡语言:尼泊尔语,藏语年份:2019
简介:故事是关于一位理性主义的摩登藏族创业青年丹增,他一心想开出一家尼泊尔最棒的咖啡馆。正当他全力以赴地追求他的梦想时,丹增突然被一些反复出现的诡异恶梦和幻觉纠缠,他的朋友和预言者都警告这是死亡临头的噩兆。 得道的先知和古籍建议,只有找到一位空行母才能拯救他的性命,否则将在七日内丧生。丹增将这些预言和建议视做愚蠢的迷信..详细 >
仁波切拍的电影,故事讲得挺黑色幽默,仁波切肯定相信佛法,所以结局自然没啥悬念。随性感营造得不错,其他感觉没啥深刻的
“她可以很远,也可能就在你身边,但你很难认出,就像眼睛看不见睫毛。”——真心任何时候都不离我们,无论表现的美好还是丑陋,她都在这里,但因为离得太近以至于很少有人敢相信,被所知障所迷惑,不敢确认。
特殊的节奏,需要仔细品读的剧情
感受还行,理性上不太能接受。
“我再也不会把自己,愚蠢的交给过去。我的生活和我的想法,从此相隔了万里”蔑视任何不符合理性的世界里,西藏神秘学里的女性能量,挺有意义。
像我这种人永远无法理解空行母是什么。
我看不懂,我也开始分不清真实和虚构了
第六届平遥影展最爱。开场梦回《旅行者与魔法师》,但更成熟完整。直观感受则更接近2020年同样在平遥观看的《他与罗耶戴尔》——我很喜欢看这些地区里,时髦、西化的中产、年轻人、先富起来的人的故事。影片通过呈现几组矛盾冲突,探讨佛法在当下如何回应现代性的困境。这种困境,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努力追求自我,却往往搞不清楚「我是谁」;热衷标榜「理性」,却常常在困难来临时最先将它抛弃;如同AI精于算计,却无法模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东方宗教哲学在名为全球化实则西方化的现代社会,面临的难题(对应女神的失落)。然而,影片并没有一味地批判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反倒告诉大家:形式并非关键(影片中的喇嘛戴墨镜、喝咖啡、还顶着一副Beats耳机),「自觉」才是根本。圆融无碍,足见境界。@2023.1
空行母是谁?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这又何不是一场重生。不一定长着獠牙和髭须,甚至不一定是女性。//“字面意思为“虚空中行走的女性行者”,是证悟的本觉空性智慧,被拟人化的当作本尊。她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化现,有时候又被称为“天空舞者”,因为她们象征着任运于明亮、如虚空般绵延无尽的空性中,跳着正觉、无拘束之舞。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神祇,具大力,可于空中飞行。空行母是代表智慧和慈悲的女神。”摘自网络
cqyff,对理性的驳斥,宗教,种群的想象。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候看过的小说《根鸟》。
有点那个…,确实真得…,不过也许…,谁说不是…。领略了一些尼泊尔的风土人情~
这部摄影太精致了,少了前初两部质朴的力量。电影是21世纪的唐卡,宗萨的存在是珍贵的。
僧人说的没错,七天后那个“理性”的丹增确实死了
走出去才能寻找到祂。人是否可能不借助外力和寓言得知自己的命运?
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第4部。无论是喇嘛出场时与外国酒会的一窗之隔、还是喇嘛的身份同电子产品的佩戴、或是在古老的地方开新式咖啡店,都形成着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而反过来,现代派的男主一直追寻传说中的空母。神秘、诡谲的氛围在李屏宾缓慢运动的镜头、明黄的影调加持下异常出彩,手法上也采用了闯关解谜式的、倒计时的设置使得影片更具观赏性。但它依旧是一部不丹最重要的电影作者的作者电影!
具有理性思维和现代价值观念的人依靠逻辑、事实和科学方法,注重客观性和推理,而非情感或信仰的驱动。倾向于根据证据和逻辑进行思考,对事实和真相持有较高的追求,同时尊重科学方法,注重理性决策而非盲从,代表了一种对传统、迷信和偏见的反思。然而,一旦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理性现代人开始追寻一些如看不见空行母一样的东西,比如用科学解释不了的爱情,比如追求想摆脱乌合之众的自我,就好像当已习惯现代灯红酒绿的霓虹灯的人突然想去归隐山林,周围的人大概率就像刚看完影片的我,很不理解男主被“玩弄”的原因。而这种归隐山林的人势必就如男主一般,看似被坑蒙拐骗机缘巧合下看透了很多事,呆呆傻傻一脸懵最后如梦初醒劫后余生一样,差不多是觉醒前的顿悟吧,还有些想说的写不下放长评里了…
惊艳,震惊。说不出来一句话了。
最后部分很有意境 神秘静谧的背景音乐使电影升华 观影过程中没有什么思考 一直都在体验 好像在用感官器官感触一样
音乐 镜头 没得挑,就是,讲了个啥?
充满了隐喻以及对现代化,中产阶级的高端黑色幽默,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