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那个战乱缤纷的年代,一切都是性命之争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宿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墨家本着兼爱非攻的理念,致力于阻止战争,维护和平小小梁国,面临赵军压境,生死存亡关头墨者革离,奋力守城聚民之力,集民之财齐心协力,共同抗赵面对战争,屈辱的低头议降,不如高傲的昂首杀敌即便是死,也要死的光荣,死的伟大,死的重于泰山对于一个国家,作为君主,若能战又企能降?国家君主,即便是蕞尔小国,也有一定的权威,也有奢望下放的权力,就要做好接受叛变的心提前的准备,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战争是无情的烧杀掠夺,人性是善恶,彼此模糊了界限为了生存,为了胜利,战斗,战斗坚守住最后的阵地换来的却是被误解的背叛战争无法结束因为信任无法传承但,还总有一个,希望保护的人为了她,要守住城,保护她是非,黑白信念的动摇死伤,胜败自然的法则纷扰的世界喧哗的世界永无宁静之日"革离来,梁城在,革离留,梁城守"英雄主义终不能成就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兼爱无爱非攻守城
该片取材自日本著名漫画《墨子攻略》,可能是导演张之亮同学习惯于拍摄文艺片,如此武侠大片对他而言或许既是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其迎合市场的需要。
固然有众多所谓专业影评人士为之叫好,但鱼的悟性不及他们高,在观后并未留下太深的印象。
尤其是电影一开场那个小女孩的镜头,甚至让偶联系到了《无极》,觉得甚为不爽。
对于已经习惯于好莱坞大片惯用模式的我来讲,这部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电影并没有值得太多夸耀的地方,铺天盖地的骑兵,从天而降的箭雨、短兵相接的拼杀,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能够在好莱坞大片中有迹可循,虽然有人说他是中国版的《木马屠城》,但由于导演对武侠精髓的不解和电脑特技的落后,着实让人甚感失望。
票房佳绩固然很好,但相信许多朋友还是冲着刘德华这个儿时的影帝去的吧。
刘德华这个落日影帝在里面饰演的墨子革离这个角色如何,鱼也不好作评价,倒是一位网友的评语蛮有意思:刘德华同学一会儿像共产党骨干来做群众思想工作,一会儿又像传教士来教育大家要爱每一个人,一会儿又像江湖大侠武功非凡却参不透儿女情长。
反正他演技向来如此,不如他的票房号召力强。
他的脸好像没什么表情,他的扮相倒是超酷:一双毛短靴,一身咖啡色亚麻长袍,一条非常有质感的墨绿色大披肩,外带一个寸头。
可以直接进连卡弗的橱窗!
应该是今冬米兰最流行新款!
2006/12/11令我抽搐不已的《墨攻》我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多小时唉,看完了居然令我找不到北唉,我可是看了那些所谓的评论家们一致叫好才来看的唉,我看电影之前吃得很饱很饱唉,我看完了之后真的很难受唉。
故事一开始,讲的是赵国十万大军要打燕国,必须经过一个只有四千人口的小国梁城。
这个梁城的头头是王志文,也称王,自称寡人,但鲜见不是什么周天子给他封的。
王志文走一步路要抖三抖,说一句话要颤三颤,真让人怀疑他是吸鸦片的。
大军压境啊,那些大臣纷纷都主张投降啊,尤其以那个啥司马牛子张为首,于是王志文就派他出去投降。
这个时候呢,我们的刘帅哥出现了,他是作为墨家的代表,梁城的救兵出现的。
事前一直听说刘德华这部电影的造型非常朴实,乖乖,这完全就是个DIABLO的造型嘛,一个中世纪修道士啊?还是STAR WARS?杰迪武士?披着个大斗篷就来了。
虽然人家穿的比较破烂,还在马棚里睡了一夜,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王志文的信任,统领了全城兵马,开始守城了。
嗯,我们来看看有十万大军的赵军是怎么攻城的。
赵军好像打游戏一般,先是眼睁睁看着梁城用七天时间造好了一个瓮城,然后集结了所有兵力来攻打这个瓮城。
所谓瓮城,就是让你进去然后瓮中捉鳖嘛。
(我的记忆里,请君入瓮这个成语是唐代的时候讲酷吏李林甫的吧,不知瓮城这个名次在战国时有没有)赵军在城门口摆出了一大堆弓箭兵,骑兵,步兵.......等等,我是不是傻眼了?
靠这些兵来攻城?
撞车呢?
投石器呢?
云梯呢?
且慢,说不定人家有妙计呢,果然有妙计,人家先是乱放火箭,可是刘德华却连夜搜集了全城人的屎尿浇在茅草屋顶上,所以没有引起火灾。
(看到最后你会笑的,范冰冰被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水淹死了,说明粱城根本不缺水,我们的刘帅哥却要用屎尿.......)然后赵军派了两个先锋队前往送死,然后就撤退了,第一次攻城就此结束。
赵兵怕了,损失了几千人,于是不敢再强攻了,十万人开始挖地道,边挖边唱:“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这边梁城呢,更厉害啊,身为一国主将的刘德华,居然只身一人跑到城外来探敌营了(以后的时间里,他跑出来还有很多很多......)。
我正在纳闷呢,谁知这位主将还带了一位mm,什么,她不是mm?
她是女将军?
我反正是没看她打过一天仗,叫她皇家马术队队长还差不多。
两人深夜出城探敌营,结果到了大中午被发现了。
(也不知他们那么长时间在干什么)。
发现之后两人就要赶快跑啊,结果跑到一个悬崖那里,没办法了,往下跳啊。
然后就出现了本部电影里最为经典的画面情节了:刘德华背着范冰冰在湖边走着,范mm在刘帅哥背上好不受用,乐得屁颠屁颠,刘帅哥可能有点体力不支,说:“你能不能下来走走?”之见我们的范mm好一个娇羞羞的娇嘀嘀的“嗯~~!
”我的个乖乖啊,差点没把我从椅子上吓下去,我是在看还珠格格吗?
后来的事更可怕了,赵军的地道战也被破了,而赵国又被齐国进攻,于是十万大军班师回朝。
却留下了三军主帅和一千兵马。
我可真佩服这位主帅的,后有自己的祖国遭受进攻他不回去保卫疆土。
前有十万大军做群龙无首之师。
他,这个长得很帅的白胡子老头,却要留在这里,领着一千兵马和刘德华打一场在战略上毫无意义的战争...... 总之呢,你不要妄想从这部电影里面找到任何逻辑可言。
就好比王志文就非要说刘德华想造反,结果刘德华在梁公子的帮助下逃了出去。
但是一干和刘德华有关的人等全都被抓了起来,什么吴奇隆啊,范冰冰啊,还有那个刚开始拿着毒刀要杀刘德华的那几个平民。
但是我们的刘帅哥还是逃出去了,逃出去之后呢,和那个高大威猛的黑人奴隶(没错,黑.......黑.........黑人奴隶啊)来了个促膝谈心。
天哪,身为墨家代表人物的刘帅哥,被这个黑人奴隶质问:“你们墨家的兼爱,就是爱所有人吗?
但是我看来,你并不懂得爱所有的人”。
同时我们的刘帅哥做恍然大悟状。
天哪,额底娘,俺总算知道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想不开了,原来我们伟大祖国两千年前的哲学思想被一个黑人奴隶啊所改写了啊........虽然我们早想到没有了刘德华的城是守不住的,但是我想当你看到下面的场景,你会怀疑即使刘德华来了城也是守不住的。
因为.....因为那一千赵兵,居然坐着热气球来攻城了.......可笑的是,那个一开始极力主张投降的司马牛子张将军,现在却很悲壮的喊着:“我们要战斗到一兵一卒!
”赶跑了所有的手下,然后和赵军同归于尽了........然后呢,王志文开始磕头了。
但是我们可爱的赵军主帅,觉得他不是胜了刘德华,所以一定要和刘德华再比一次。
而刘德华也真的来了。
两人跑到城楼上要决一死战,但结果是互相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刘德华说,你赶紧撤兵吧,不然你的将士都死了。
(这段又让俺想起了《枪火》:黄秋声说,老鼠你不要搞阿来的场子了,老鼠说,你谁呀。
话音没落就死翘翘了。
)然后刘德华的救兵就到了(黑人奴隶+四百弓箭手),然后这帮人就打败了那一千个坐热气球进来的赵军......,然后刘德华抛下一干人等去救他的范mm(这段让俺想起了泰坦尼克里Rose拯救Jack的经典桥段......),但最后还是没救到。
然后王志文把赵军主帅杀死在城楼了,嘿嘿的笑。
然后呢,吴奇隆跑了(跑得很迅速哦,让人怀疑他会遁地术)。
然后呢,片头里那个小女孩出现了......我的个大导演张之亮先生,您到底想表现什么呢?
我在网上看到您的访谈,您说:“其实我对墨家的思想不太了解,我不是去研究墨家思想的。
”我晕,那你还拍什么墨攻呢?
我终于看完之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刘德华头上的那条加勒比海盗的头巾哦,仔细数数,换了五六条呢,黑的,灰的,黄的,什么颜色都有。
谁说这是他造型最朴实的一部电影?
靠,一看说这话的人就不懂观察生活!!!
质感、真实、城外列阵的震撼+吴奇隆的神箭引发的《指环王》联想,镜头一直很克制和有力、没有喧宾夺主的音乐来妨碍主题故事的推演朴实无华,没有国内名导教唆犯的名言警句出现,一边残酷的面对生死一边在质问为什么,一个智惑近哲的守着自己理解的墨家训条的遗世墨者单兵作战,不善远谋,实地应变,守则不乱,悲悯生死,质疑战端漫画里还是故意显出革离光头腆腹的丑陋的,这里老刘习气、光环已经磨砺的有些和光同尘、出入无间了,除了走路还稍有摆肩的遗痕梁城攻防战着实是奠基不朽的一笔,日后国产电影可攀援而上,更加华丽壮阔的宏微互显,赚人耳热,呵呵镜头切换两三处突兀不连贯,虽然不影响叙述,企盼着更长的导演剪辑版出市范冰冰起初觉得有些多余,好在没脱成,结尾一死也很好的丰富了兼爱爱己的主题呃,大约有这样现成的命题出现了两回:说革离虽退了赵军,可不被自己所拯救的人理解和信任,值得么?
兼爱而不知爱己、立功不受而赚取百姓信任危及当权者,非攻却总出现在攻防的战场上、把杀戮、流血和仇恨随身带往各国,这样的兼爱、非攻岂不是虚伪和自我矛盾?
革离一句后世才出现的话回答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没有潜意识里预置的漫画感画面出现,甚好;“方块”的说法不如“方阵”好,如果更好的演绎冷兵器时代的壮阔瑰丽,仔细看看兵书,整几个阵式出来最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伤亡千万,不过是王侯权贵的争胜之心作祟。
革离置身修罗场,不断的质问战争的本原、胜负与生死的权衡,自己理想的修正等等,呵呵,想到巷淹中不该结尾那么脆弱的,他也彪悍起来,以兵家的理论和墨者对辩,就更有智趣了墨家是战国显学,梁王说墨子的理论只适合战争的年代,也是很有道理的。
想想同为显学的儒家走的上层复古路线,经过二三百年对贵族的熏陶,士族的培养,至秦汉大整合,旧日贵族湮灭,士族上台,终于可以和平堂皇的演说三代旧制、复周礼倡孔学而追慕昔日光荣了。
墨家走下倾路线,尚机械而重实用,兼爱天下而不取分文,实在是抱着热忱行事的苦行僧,有事则为王侯所用,无事则混同走夫贩卒于市井,无说教倡导、无著书传承,人丁寂寞也是难免得了--战国不收费只传播和平信念却以刺杀守城为主要工作的墨者演变成强迫缴税的路匪、合理收费雇佣兵性质的镖客和标榜不收费但偶尔客串前面两种职业来养家糊口维持豪迈气概的侠士,也不算真的消亡吧:王志文演的梁王、少主和巷淹中的韩国外援,老刘本人、吴奇隆的低调无锋,牛子张和午马的司徒,都很踏实入戏,连范冰冰也不觉得可有可无成为木桶的短板,于是觉得选角、任用和搭配很好了哦,那个昆仑奴虽有点别扭,想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和西北匈奴接触多些,偶尔俘虏些中亚人士,也是可以接受的: )希望这部片子有个好的带动,清理和真实的再现下东周列国的文武风云、恩怨掌故,呵呵
任你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危卵孤城做赌。
我自有墨守成规,仁者无敌是故,凭兼爱非攻为注。
兴亡千古事。
悠悠。
胜,百姓苦。
败,百姓苦。
首映的时候见到张之亮,已经很是喜欢。
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很儒雅的气质,那种低调的,温和的气质。
很内敛,让人很舒服。
张之亮的片子我只看过《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传说中的《自梳》也一直没有机会看到。
反正一直觉得他是那种很文艺的导演。
直到《墨攻》的出现,这么大气、这么男人的片子,又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张之亮。
昨天下午我才在新世纪看到墨攻的全部面貌,之前的首映,因为在红地毯上耽误时间,所以只看到了电影的后半段。
前几天的影评好多都是针对电影的主题“非攻兼爱”为中心。
不过我想这大概是一个误会吧,或者是宣传上的失误。
记得张导演说过,他的目的不是要讲“反战,他要表达的是战争底下没有英雄,而不是「墨攻」底下的非攻、兼爱。
非攻、兼爱只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不可能实现。
我想在电影里非攻、兼爱是革离的处世原则,但这个原则放到战争中是不是正确呢,革离对梁适说“今日助你守城,倘若明日赵国有求于我,我也会去助赵守城”,而又当革离看到战争中无数的尸体,在大火中周围人痛苦的呻吟,他也会震惊。
“和平,还需要有更多懂的和平的君主。
”在革离看来,他只是想和平,弱小的国家受到欺负,他会去帮忙,但他也知道战争之中谁都是无辜的,于是他把非攻、兼爱告诉给人知道,他想让大家知道人不应该杀人。
但战争的面目是残酷的。
他引来地下水救了一心要他死的梁城,却害的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淹死在地牢下。
他是对是错。
他为了救梁城四千百姓,却害死了赵军五千将士,他又是对是错。
他要的只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可惜却是在战火分飞的岁月,现实注定了他的孤独。
他抵制战争,他非攻、兼爱,他就是一个孤独的传教者。
坐在影院里,我陪着革离一起经历战争,但也陪着他一起无奈。
我们华仔的演绎当然是没话说,是那么棒。
在电影里,没有刘德华的影子,没有现代时尚的偶像气息,有的只是一个活在当时的孤独的革离。
内敛,智慧同时又那么固执。
我最喜欢的反而是逸月对他表达情谊的那一场戏。
他一直低着头,不看那个女人,当她脱去衣服的时候,他却伸手阻止了她。
但始终未正眼看他。
这段戏,是革离内心的一个转折,他在疑惑战争的真实面貌,他也在疑惑“兼爱”到底是什么,他在挣扎,华仔用一种很收和放松的方法去演绎,让我非常有感触,记得当时我恋爱时,对面的男人不知道话要怎么对我说时,他在矛盾挣扎时,身上也是这样一种气质,努力想掩盖自己,那个男人也是这样低着头不看我,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感觉当时华仔的演绎是一种正常人的表现,因为现实是这样的,他做的非常的好。
整部电影看下来,其实是需要有时间思考的,我思考的不是中国电影是什么,而是真正战争的态度。
有人说导演在里面的态度是模凌两可的,他对战争也是模糊的。
其实我想不是这样的,他想表现的是战争中没有胜利者,你不能打着任何的旗号去让无辜的百姓受苦。
战争之中没有英雄,像革离也不是,他虽然在做英雄在做的事,可他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伤害却是有违他的本意的,所以有了“非攻兼爱”的思想。
但这只是一个梦,一个乌托邦式的境界。
插句题外话,记得大约几年前,我去算命,当时在算三世书,那个中年女人合了我的八字后,告诉我上辈子是个将军,终日征战沙场。
当时还很是高兴,因为很多人算出来上辈子都是什么动物、禽鸟,而我却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大将军。
多威风。
虽然我这辈子是女生,但依然是很崇拜那些威风的、很酷的人。
而我以前就是那样一个人。
多另人兴奋。
虽不管她算的对不对,也不管我原来是哪个朝代,我一直以为这是件高兴的事。
但是看电影的时候,却发现现实截然不同,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中国古代的战争。
看到烈火中凄惨的叫声,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我的眼泪马上就掉下来了。
我像革离一样,开始第一次直面我们中国古代的真实战争,看到真实的面目,我真是傻掉了,什么威风,什么酷,全是狗屁!
我在想,如果我以前真是征战沙场的将军的话,那我到底杀了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是因为我死去。
我最后也是死在战场上吗?
那我上辈子存活的意义是什么?
我甚至在那一刻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当然现在想想我当时看电影时的思想,是很可笑,可我却真的有点无法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了。
电影结束后,我想了很长时间,后来决定不去理自己的上辈子,就当成是别人的人生好了。
就像革离。
此刻我也想要一个懂得和平的君主。
一个“非攻兼爱”的天下。
看《墨攻》是亲切的。
虽然漫画原著是日本人,制作班底以港人为主,还加入了韩国人和黑人朋友,但黄沙厚土、城墙楼台、刀戈弓箭,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又质朴至诚的春秋战国时代,来到了一座小小的梁城(此处先无意与考据和历史来辩驳)。
在经历了《英雄》的“大英雄主义”,《无极》的无边无际和《夜宴》的莎式舞台之后,《墨攻》又回到了此类影片的“纯粹”上(此“纯粹”当然也是相对而说的)。
也许和《七剑》一样,《墨攻》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失误,但无妨对其的喜欢。
一、墨攻之“墨”对墨家的主张学说以及历史等,了解有限,这里就电影论事。
电影里体现(其实也不是体现,只是提到或提出而已)的墨家思想主要就是:“非攻”和“兼爱”。
非攻兼爱可以合在一起理解,就是主张和平,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
但这样的思想在现实里却并不实用,在面对利益冲突和争夺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于是,大概就是因“非攻”而“善守”,电影里的墨者形象就是到处帮人守城的智者兼勇者了。
非攻兼爱作为墨家思想的一部分,片面局限难免。
墨家的另一重要思想“天志明鬼”(或者叫“尊天事鬼”),说人的发展以及对人作为的赏罚皆由天定,正是在这样“必顺乎天”的前提下,“非攻兼爱”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
当然,这样的迷信言论不能出现在电影里,于是导演给出了一个“当一国统一了七国之后,战争才能结束”的后人之说。
在墨者革离身上,导演还给出了现代人的自我反思意识。
当发生数千俘虏被屠杀的惨剧后,革离开始反思战争中要以杀伤敌人为主是否正确,这是从更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战争。
但面对战争,墨者并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他将和平冀望于贤明的君主身上,自己继续游走各处,秉着墨家思想和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战火中人民。
二、墨攻之“攻”墨者善守,墨者革离如何守梁城,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
全民动员,改良兵器,“木板借箭”,诱敌深入等等,还有敌军庞大的阵势,加上摄影和特效的作用,着实好看。
但敌我兵力太过悬殊,抵挡住赵军的第一次进攻,是依靠射伤了敌军主将,而革离也差点丧命,这也增加了影片的惊险刺激。
这主要是革离的功劳,但其中难免有运气的成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墨者的局限。
除了攻防本身的激烈,导演对攻防缓急节奏的把握,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三、墨攻之“情”看完电影,我在想,要是范冰冰没有对着革离那么一“脱”,该多好。
本来这样的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就不是太重要,且也没有要表达女性意识的义务,只要特点鲜明就行。
或身着戎装,英勇善战;或大方善良,温柔体贴;再或是妖艳诱人,英雄难撼。
范冰冰以一身戎装出场,但其后却甚少参与大战,送鞋送衣一片体贴,却又在战事要紧之际莫名其妙对革离投怀送抱。
想要在唯一重要的女性角色身上表现太多的(商业)元素,结果却适得其反,显得毫无特色了。
当然,不是说这个就不应该有了,她也是表现墨者无奈的一个方面,只是处理的不够精致。
她是革离个人自己的爱,墨者倡导兼爱而理想很大,但现实却是连自己的爱人也保护不了。
理想在现实面前难免脆弱,执着着前行,难免伴随着牺牲与悲伤。
以上只是看完电影后,一吐而快的简单评论和小小看法,欢迎指正和讨论。
其实想打三星半。
首先服装和场景做的很到位啊,给我这个喜欢塔防的玩家一部国语守城大戏。
其次理念很不错啊,各种攻防手段,热气球都出来了,你还真就上天了。
零六年这部片刚出来的时候,就不想看,看了几句港式普通话配音我就觉得这片子不是太讲究-咋就不能后期配个中原人士的口音呢,你这是广州军区借调过来的大将军吗?不过现在人老了,品味降低,审美粗旷,不是那么在乎了,就像内个谁说的,脸丑可以看耳朵嘛。
看墨攻学墨家思想嘛,迎合一带一路,不要总是打打杀杀的。
突然想到,如果,在秦灭六国的时候,你是一个六国之一的贵族,突然觉悟,还是大一统好啊我的子民不用再受战争之苦,你甘心为了全中原人类的幸福而舍弃自己的小时代吗?墨家先生跟诸葛孔明一样,明显是个穿越犯。
空气动力学和地理那简直是跨越时代的。
题外之想:不过我们中华民族还真是天选之民,最终还是一个统一的共和国,而没有在二战之后四分五裂。
是不是要为袁世凯平反他一道正确之举,就一个就足够了:内蒙 满洲国 新疆 西藏起码还在官方版图里面。
最后说说亮点,当然是梁王王志文啊,他最后在窗台外面下令射箭之后的阴笑,我就觉得这些皇室吧王吧侯吧,只有厚黑者才能任之,因为其他人都被他弄死了啊。
电影介绍上说此片又名“墨子攻略”,其实不然。
《墨子攻略》是某处翻译漫画的时候起的名字(我本以为是香港翻译的名字,不过据某香港朋友说不是,而台湾的翻译似乎也并不叫这个名字,那到底是谁先叫出这个名字的呢?
奇怪)。
表面上看这名字是把原来不知其意的“墨攻”作了一个令人一目了然的解释,实际上却是把原书(指的是酒見賢一的原著,不是指漫画)题名的深意消弭的荡然无存。
墨家以守御之术闻名于世,最著名的莫过于墨翟与公输般在楚王面前的那一场对峙,由此便有“墨守”一词流传下来,虽然在后世这个词已经演变的近乎贬义,但其源头所在却是后世抹杀不了的。
“墨攻”一词,正应着“墨守”而来。
墨家诸子所持的本是“非攻”之说,然而能胜于朝廷固然最好不过,但言语交涉无效之时,便只剩下战争一途。
在《墨攻》的日文小说中作者写道:“尽人皆知,弱肉强食乃是战国时的普遍风气。
大国对领土和民众的贪欲永无止境,中小国家乃至土族豪强都成了引发侵略的饵食。
墨子教团为了与大国的侵略对抗,也逐渐染上了类似佣兵一般的“非”非攻的色彩。
对他们而言,非攻不仅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种可以为之献身的实践。
他们为了不让非攻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除了挺身而出挫败大国的侵略,别无他途。
正因此,他们几乎总是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战斗着。
”可见,在作者看来,“攻”是“守”的手段,“守”是“攻”的目的。
这里面的转折关窍,很有几分辩证主义的味道。
所以作者给全书定下“墨攻”之名,着实费了一番苦心,一旦换作“墨子攻略”,原文的味道登时大打折扣,全成了媚俗讨巧的下等之物了。
周五晚上去看了《墨攻》,之前有个华谊兄弟的姑娘向我隆重推荐,说要是不好看,可以找她退票。
退票倒是不至于,总的来说比之前的古装大片都好,它不是武侠片,可以算历史战争片,手法比较写实,飞来飞去、形式大于内容的毛病基本没有,让我很欣慰,冷不丁的还能透出点黑泽明的意思。
不过要说它有多深刻,思想性多牛比,我倒没看出来,编剧本人对墨家思想就没搞太通,更谈不上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了。
当然单纯从故事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一个孤胆英雄帮助一座孤城打退了十万大军的围攻,但是功高盖主遭到国王的政治清洗,英雄被人救走,此时敌人留下的一千人趁机攻破了城池,后来,英雄又回来打败了敌人。
其实,这部片子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对战争的技术层面的表达,长期以来,我们拍古代战争片都很浮皮潦草,写意的成分比较大,还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火烧赤壁的场面宛若篝火晚会,三五十个群众演员就冒充十万大军,表现攻城战就是几十个人扛着三五杆木梯子抹黑往上爬,弓箭手使的弓箭和我们村小孩射鸟的家伙差不多,后来看《勇敢的心》,发现他们的弓有一人多高,射的时候一头插在地上,箭向着天上射,相当震撼。
其实,这种弓我们古代也有。
而《墨攻》在具体战术层面应该属于同类型作品的佼佼者,它在细节处理上比较下功夫,更具有真实感。
从攻方的骑兵、车兵、步兵阵型、弩炮、攻城机械、地道战、细作、暗杀,到守方的瓮城防御战术、弓箭改良、火攻、水攻、化学武器可谓琳琅满目,最炫的是敌人乘着热气球进行空中打击,虽然有点扯淡,但很好玩,另外一个很好的情节是两军主帅见面进行沙盘推演,这一段可能出自《墨子》的《公输般》,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的,忘记的同学去google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拍摄这一段的时候一直用远镜头,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两个人在下象棋呢。
电影里类似的语焉不详、点到为止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修建瓮城能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在弓箭上绕了一根绳子就能把射程提高一倍,其实只要加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偏偏什么都不说,憋死你。
攻城战的技术含量在各种类型的战斗中是最复杂的,在《西方军事史》里记载,从古代一直到古罗马时代前期,攻克一座堡垒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手段只有两个字:死扛。
团团围住将城里人饿死,或者等城里的人自己投降。
而科技发展在攻城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公输般》,另外一段流传甚广的是阿基米德的故事,小时候看过一本画册,描写这位数学家为了抵抗侵略,发明了很多守城的高科技武器,比如投石器、能抓捕战船的抓钩,最牛的是让全城的妇女每人手执一面镜子,通过太阳反光,就把敌人的船烧了,这段很像瞎编的。
不过由此证明了,俺们知识分子不仅仅会裸奔。
前年看过一个不错的韩国电影叫《黄山伐》,说的也是攻城的故事,推荐对照收看,里面有一点韩国人残酷到变态的味道,很怪异但很提神。
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_view.asp?id=533164
或许是受到《轩辕剑四》及外传《苍之涛》影响太大的缘故,一听到关于墨家的故事,总不免想到那泯灭在战国烽烟中的现代性,于是当然要去看看《墨攻》了。
结果发现这部片子走的完全是另一个路数,和我预期的差别很大,不过也于一般的大陆“大片”“正片”迥异。
先抛开某些人难以接受的所谓“硬伤、无稽之处”不说,这部片子就是在规规矩矩的讲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完完全全的男人书写的历史。
墨者的现代性是其中闪耀的点点火花,但注定被中国传统政治的洪流吞噬。
故事中一些不能再熟悉场景,在史书中随便翻几页就能看到。
如:大军压境,群臣请降;诸葛亮·鲁肃·周瑜(这次三人合一了)说孙权抗曹;墨俣一夜城(果然是日本人原著,丰臣秀吉的这个典故也用上了);发死囚为先锋;唯才是举;全民皆兵惨烈的攻防;诸葛亮烧藤甲兵而悲之;断敌水道;质人妻儿使为间;掘地道攻城而被围歼;伪退却(没想到成就了隔岸观火);功高镇主,诬以意欲谋反;为人君者拉一派,打一派,清洗其“党羽”,自毁长城;杀之且令其无言;单刀会;允戴罪立功,得士死忠;英雄的对决,旁边却有等着拣便宜的渔翁;“我主圣明”,社稷得安,异议者去国。
最后的结局明显是参考了《苍之涛》,呵呵,墨者带着战乱中仅存的一些孤儿远走他乡。
整部电影说了什么呢?
无他,“你知道战争的本来面目么?
”你知道中国政治的本来面目么?
反观大陆近年所拍的系列历史正剧,从雍正到康熙到汉武,越来越走向《水浒》的思想逻辑。
幸有《墨攻》,立此存照。
墨者无敌!
呵呵~我家10元的片子顶阿!!
看了两遍。天真的童话。
香港电影
2006/11/24,北京,西单时代,lcn
典型商业片,其中的爱情莫名其妙
不知道接下来中国的导演们会不会把北京人儿搬上大屏幕呢。。
高不成低不就,一个词——平庸。
娱乐片。
情节一般 但确实引起了我对墨家的兴趣,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2009.10.28
电影院,with mommy。抱着妈妈哭了。
手头的电影都看完了才找了这部片来看下!真不好看!说了不看国产大片的,唉.真不长记性!
看CNXP和這上麵的評論看樣子這部片子確實是不錯的起碼比什么無極之類的好看這幾天幾乎天天關注著CNXP很大願意也是等這部電影DVD轉的RMVB~~等啊 期待 屬于~
墨家。。。
真的不怎么样
尽管粗糙,但起码不是伪大片
不知所云,一个墨家冒牌货引发一场战争?没有革离,梁城降,不会有伤亡,有了他,双方都付出代价,结果并未实现他所谓墨家非攻兼爱。与墨家主张没半毛钱关系。
那黑人是干嘛的阿!!
华仔近几年的好片 值得推崇 历史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