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白虎

Белый Тигр,坦克大战,白色虎式,White Tiger,Belyy tigr

主演:阿列克谢·沃特考夫,维塔利·基什琴科,瓦列里·格里什科,德米特里·贝科夫斯基-罗马绍夫,格拉西姆·阿尔基波夫,亚历山大·巴赫夫,维塔利·多吉耶夫,弗拉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2

《白虎》剧照

白虎 剧照 NO.1白虎 剧照 NO.2白虎 剧照 NO.3白虎 剧照 NO.4白虎 剧照 NO.5白虎 剧照 NO.6白虎 剧照 NO.13白虎 剧照 NO.14白虎 剧照 NO.15白虎 剧照 NO.16白虎 剧照 NO.17白虎 剧照 NO.18白虎 剧照 NO.19白虎 剧照 NO.20

《白虎》剧情介绍

白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0年代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激烈的持久战使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都日渐疲惫。德军一辆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巨型坦克“白虎”,屡屡将苏军的坦克轰炸得机毁人亡。而这辆势不可挡的强大武器,总是从战场的硝烟中幽幽出现继而转瞬消失,没人能够确认它的真实存在,当然也无人否认。苏军指挥官决定建造一辆超级坦克T-34坦克的变种,与之抗衡。操纵该辆坦克的车长伊凡·纳季亚诺夫(阿列克谢·沃特考夫 Alexei Vertkov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在操纵坦克时,被“白虎”轰炸得体无完肤。死里逃生的伊凡不但活了下来,更拥有一种读懂“坦克语言”的特异功能。他坚信神秘的德军坦克“白虎”确实存在,并决心摧毁它。 由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执导的战争影片《白虎》,入围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并入围2013年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外展映单元-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泰王纳黎萱2浑身是劲熟悉的陌生人寻枪金砖香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去拉斯维加斯的七天华颐:吞噬怪物的孩子女孩画像乘胜狙击神秘奇航山花绽放自由之声情陷百乐门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学院锦标赛发条城市庸才脱狱第三种爱情鲨鱼惊魂夜怪诞小镇第二季黑霉摇滚巨星幽离传说杀死你的最爱爱在屋檐下猎毒风云红玫瑰侠盗罗宾汉第一季瑾娘

《白虎》长篇影评

 1 ) 说该片不好看的人,是真正没有看懂电影的人

这种战争片,豆瓣这些文青是没办法理解的那辆白色的虎式坦克,只是一种象征,原来我认为这个象征者纳粹法西斯,后来我认为是德国的民族精神,看完全片,我才发现愿没有这么简单,它象征着西欧人对斯拉夫人天然的不信任和防范意识。

影片借着主角的口说,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它”只是隐藏了起来,等待个50年,100年,“它”还会出现。

主角说,我会一直找“它”最后和它斗争到底。

联系现在的形势,难道是俄罗斯已经看清了欧美不会接受他这一现实,从而决定不再对西方抱有幻想的体现?

实际上T-34和白色虎式的交锋就是两股民族精神和意志之间的对抗T-34一方无疑是俄罗斯,无论是二战胜利后满目疮痍之下的红色帝国建立还是解体之后百废待兴到今天的发展,都切合主角遍体鳞伤而又凭借着一股执念存活下来,继续战斗。

而白色虎式代表的则不只是德国——小胡子说了一句话:现在我们让世界明白真正的强敌是来自遥远的东方。

俄罗斯人把希特勒和西方国家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划归为一个利益群体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而包括了整个西方势力,他们强大而神秘,通过各种手段打击俄罗斯,当俄罗斯人以为终于赢来胜利之时,只有极少部分人意识到东西的对抗远没有结束,而可怕的白虎依旧蛰伏,等待做出最后一击的机会。

我认为主角最后那句关于胜利和战争终结的话,指的不只是二战或者冷战,而包括了现在,俄罗斯虽然表面上开始恢复大国的威严,实际内部还很脆弱,如果不提高警惕,绝对会被藏在暗处的西方势力当头一棒

 2 ) 德国人的战斗意志

只有两个记住了,被俘的德国军官说,Weiss Tiger象征着我们德国人牛X的战斗意志;结尾时候,希特勒说,我们的痛苦是为了更加的健康。

PS:俄国人也不知道弄个好点的虎式出来,白白浪费了这么多T-34-85来配合。

 3 ) 白虎之WOT解说版(转)

某年某月某日,一玩家正开着虎式在WOT,被T-3485围观爆菊,于是吐槽:“毛子你敢给我猎虎的脸皮和法国的弹夹么!

”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道神秘的声音:“如你所愿!

”“纳尼?

”还没反应过来,一道闪电将他劈晕了过去。

等醒来时,发现自己附身在一辆虎式上,而这辆虎式拥有猎虎般的250mm前甲和2秒一发的法国弹夹,炮弹为特制穿甲燃烧弹,击中必定起火。

但是由于这名玩家没玩过法国车,不知道C键换弹,因此经常不是满弹夹出战,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话说这名玩家凭借自己满伪装+双草丛+弹夹炮,各种黑枪苏军,打完一个弹夹后凭借100%的加速转弯和如履平地高速开溜。

一次黑枪中白虎击中了主角所驾驶的T-3485,没想到主角信了春哥,原地满状态复活,并且获得神秘能力——战场直觉,从此踏上了各种无伤躲黑枪之路。

一段时间后,由于白虎的频繁黑枪,亲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一辆精英3485组装完毕,拥有更厚的装甲,更强的火力,更好的机动(目测与普通型毫无区别)。

主角由于拥有战场直觉于是客串了车长+驾驶,车组是一名爱泡妞的炮手和一名爱喝酒的装填手。

某年某月某日,主角发现了白虎的踪迹,叫来了另一辆炮灰3485送死,准备黑枪。

但是由于视野的问题,白虎玩家早就发现了主角,先是一炮秒了炮灰,然后瞄准主角,一炮打飞——“再准一点就好了”。

而主角全是未穿透,于是躲到了炮灰的尸体后面准备玩伸缩炮,白虎连续几炮打中尸体,主角趁机高速机动准备绕侧面,谁知到出来一看——“我们丢失了目标”。

而此时白虎其实已经利用100%的加速转弯绕道了主角的菊花,一炮爆菊——“敌方战车起火”,正准备再来一炮时,“擦,弹夹打完了”“反正烧也烧死了,闪人”,凭着100%的如履平地,白虎轻松的通过了沼泽,回去装弹了。

而另一方面,由于主角驾驶的是“精英”3485,装备了自动灭火器,于是起火后直接灭火,主角无伤,回车库让亲爹掏了修车费后再次“进入战斗”。

随机分房再次坑爹,这次亲爹分配了十几辆3485+几辆SU152+几门小火炮一起进攻,传说中的野队1VS29马上上演。

但是白虎凭借精准的黑枪+必定燃烧的特效,黑死N个敌人后回去装弹,而主角因为没有参加一波流因此幸存,此时果断利用对方装弹追了上去。

白虎一路逃跑来到了一座村庄,不由心中大喜:“传说中的魏特曼在波卡基难道就要上演了咩!

哇哈哈哈……擦,追得真紧,还有1分钟才上好弹,那个谁,IV号,蹲在那个仓库里帮我黑他一下。

”这边埋伏妥当,那边主角也来到了村庄,没走几步,突然一个大大的橘黄色灯泡在眼前闪亮,主角观察四周,果断对着旁边一个开着门的仓库来了一炮(伪装没学满还学人黑枪)——“敌方战车起火”,于是IV号不得不出来撸了一炮,谁知道打飞——“炮手阵亡,我们只能瞎打了”。

于是主角又一炮,一个人头到手。

继续搜索村庄,突然一个大大的橘黄色灯泡又一次在眼前闪亮,主角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后果断掉头,果然发现白虎已经出现在了菊花。

Final Round!ReadyGO!主角打中车体——我们未能穿透对方装甲白虎打飞——再准一点就好了主角躲进掩体白虎击中掩体主角打飞——再准一点就好了白虎打中炮塔——跳蛋白虎打中车体——打得漂亮主角打中炮塔——重创敌人,我们把他打着了,再来一炮他们就完蛋了白虎后退主角追击,结果被地图卡住,炮管插到泥地里了,来回扭了半天终于出来,对准白虎一炮炸膛了——主炮被击毁于是以主角占领获胜。

另一方面,白虎玩家正在大骂:操蛋的亲爹系,不是打飞就是跳蛋,打中一炮居然不掉血,250的脸皮被人随手一炮坏炮塔+发动机,还起火,老子不玩了。

于是玩家回到了现代,而白虎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只留下了一个神秘的传说。

全剧终!

 4 ) 别人的影评,比较认可

第一个德军俘虏曾经提到,那个老虎你们是战胜不了的,因为它是德意志的精神。

最后时,那个苏联军官也认为那个虎式根本就没有人在里面驾驶。

虽然这些都只是假设,但是这其实就是一种既不肯定,但也不否定的称述方式。

而片中的那个苏联坦克手,同样也可以不认为他是一个人,因为他能从90%的烧伤中奇迹般的幸存下来,并每每活着爬出被击毁的坦克。

最重要的一段是,在康复后,坦克兵曾经表示,即使我真的有妻儿活着父母,他们也已经收到死亡通知书了,死人是没必要再出现的。

所以综上而言,无论是白色虎式还是苏联坦克兵,其实都是两种精神的具体化体现,所谓以实体代表精神。

白色老虎象征着暴力,流血,杀戮的战争思想;而坦克兵则代表着不断守望着,企图阻止暴力,流血,杀戮,要向刽子手复仇的守护者(毛子拍的东西,自然会抬高自己)。

最后一段中,在坦克兵消失前;苏联军官告诉坦克兵,白老虎在战役之后就已经没有了,战争结束了。

意思是,二战结束了,不会再有战争的暴力,流血和杀戮了,而坦克兵表示,它只是躲起来了,它还会回来,也许20年,50年,100年,但肯定会回来;指的是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但导致战争的思想依然还在潜伏,无论多久,它依然最终还会带来战争和杀戮。

最后那段类似小胡子的片段,我认为那就是小胡子,但是这里的小胡子是阴谋论里的小胡子;至今也有人相信小胡子最后没死,只是藏起来了。

电影里就是这个逻辑。

最后一段里,藏起来的,已经衰老的小胡子,正坐在一个豪华的房间里,向他的新的追随者讲述他的思想,并在继续宣扬他的战争理论。

这同样与坦克兵消失前的预言印证

 5 ) 你需要稍微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豆瓣上的每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影评。

但是这部“白虎”,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度。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片,一定要说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两个民族生存斗争“大战略”的战争片。

它是一个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飞舞,甚至赤裸裸的宣传说教直接扔在观众脸上。

虽然遗传了俄国电影传统的闷,却又搭上了现代欧洲“作者电影”的车,导演兴之所致,爱扯啥就扯啥,结构叙事什么的都滚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专注。

镜头语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国人/德国人和中国二战迷宅男的闷骚,还需要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白虎在少校(情报军官)的视角下第一次出场。

东欧春日静谧的树林,小睡醒来正在恍惚,洪荒巨兽无声出现,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犹如过度发达的龟头直指T34的菊花。

接着瓦格纳的宏大音乐响起。

这一幕噩梦的感觉营造得相当成功。

白虎是什么,到这里不言自明:德国人的武力,德国人的征服欲望,德意志民族强迫症一样的不安全感,俄国人永恒的噩梦。

瓦格纳已经够明白了,前面安排那个被俘的党卫军用大白话说“白虎是我们德国人的战斗精神”,简直是大败笔,你要玩作者电影,就不能去照顾小白的接受度。

导演这个错误后面还会一再地犯。

现在先跳到最后说说元首的镜头。

有人说那是一间“豪华的别墅”,有人说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战没死,导演听了会吐血。

那不是什么豪华的别墅,那是“瓦尔哈拉”,日耳曼神话中战士死后灵魂永恒居住的圣殿。

屏风上的裸女,是神话中在瓦尔哈拉群集侍奉战士英灵的女武神。

背后的巨幅壁画,战象云集,是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战争场面,欧洲“优越文化”征服东方的终极楷模。

元首的客人是个犹太人,西服头发眼镜的造型犹太得不能在犹太,而且元首也明说了。

这一段的政治说教,直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希特勒为了拉帮结伙对付俄国,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犹太套近乎(还“其实我爱犹太人”),说俄国是最大的邪恶,已经不是欧洲人(德国向来宣传俄国受中亚蒙古影响太大,已经成了半野蛮民族)。

嘀咕了一阵民族优越,超人哲学之后,影片的结尾犹太人眼镜反光,渐隐于迷雾之中,很拙劣的表现“阴谋”的手法。

俄国人仇恨犹太人的程度,并不下于德国人仇恨犹太人,或者俄国人仇恨德国人,或者德国人仇恨俄国人。

历史上的反犹排犹,俄国的劣迹比德国深远得多,只是比不过二战德国的大爆发。

甚至二战后犹太人翻身,德国人装孙子的时候,苏联还在继续排犹。

电影结尾在导演民族主义的高潮迷梦中,两个死敌尽弃前嫌,勾结在一起,准备再给俄罗斯挖坑。

这也过于幼稚和迫害狂了一点,跟全片玩深沉的调调极不和谐。

导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来说教,就是给自己挖坑。

这样调戏元首,也对不起元首的伟大偏执狂性格。

但是片中对德国人的另一处调戏却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

三个德国军官签完投降书吃饭,一派古典普鲁士贵族风范,对葡萄酒挑三拣四,结果人家甩过来三个冰淇淋,几个土老帽都没吃过。

这也是导演对德国二战败因的总结。

草莓冰淇淋,不是什么俄国货色,倒是美国物质文化的代表。

德国人成天秀民族优越感,玩精神原子弹,物质上却干不过西方,生生被美国的制造业给压死了。

我准备先把导演那个“露骨说教”的错误手法说完---因为实在太多,再说我都烦了。

最露骨之处就是“疯圣”坦克手最后一次露面,说白虎过多少年都还会出来,老子一定要灭了他。

这是俄国人对二战后德国赤裸裸的不信任,总是害怕有一天德国复仇主义,德国的战车还会卷土重来。

这一段的话没啥意思,最后玩消失更没意思,但是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国军人行军的镜头,却是十分NB。

看过兄弟连的倒数第二集吗,美国将军看着长长的德国战俘队伍感慨说,这支军队,即使战败投降了,也是带着傲气行军。

白虎中的这个长镜头就是“带着傲气行军”的最佳诠释。

俄国人害怕德国人的尚武传统,真是害怕到骨子里去了,理解得多么深刻!

说到“疯圣”,这是俄国神秘主义的深厚传统。

俄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些民间草根,外表半疯狂状态,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质,其实是行走于人间的圣人,是来带领俄国人民干大事业的,相当于圣经中的弥赛亚。

从俄国人受到萨满教跳大神的影响开始,这种传统就流行于俄罗斯民间,小疯圣不计其数,影响巨大的大疯圣有普加乔夫,拉斯普京。

甚至朱可夫这样的人物,也会在大战前抓一把土闻闻,然后跟手下说自己对战役的预测,手下敬若神明。

白虎中的小强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疯圣。

导演干脆就把他上升为俄罗斯的战魂了。

90%烧伤满血复活---俄国1941年被德国那样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条好汉。

他满脸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过啥混账事不记得,只记得被白虎爆过菊。

名字不重要(姓俄还是姓苏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过什么水平,开不开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战车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说,俄国已经中亚化,不算欧洲文明了吗,于是坦克三人组中干脆弄个中亚人(一张标准蒙古脸),取个标准俄国名字,老子就这样你咋地?

泥泞小村子里的坦克战,导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后路上那坑,俄国战神掉进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让起火的白虎给跑了。

苏联在二战分赃会议中,一直建议给德国最严厉的惩罚,摧毁工业基础变成农业国。

结果西方列强吸取一战的教训,不以惩罚为宗旨,而是扶持德国重建。

这大概就是那个坑了。

其实俄国的主张,是部分实现了的,日耳曼精神的两大发源地之一东普鲁士(另一个是巴伐利亚),战后被俄波全部瓜分,东德被苏联挟持几十年,要不是冷战开始,苏联需要东德做社会主义优越性样本,说不定真给农业化了呢。

现在两德统一,德国一跃为欧洲领袖,像导演这样的大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怎能不深沉,忧郁和神秘喃?

解读到此结束,顺便说两句技术流军迷的视点(其实这是电影的细枝末节)。

片中的德国坦克,全是俄国坦克底盘改装的,白虎的底盘是JS-2。

炮是真的虎式88炮。

炮塔和车身装甲,估计就是简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带前护板,虎式绝对没有那个形状的。

白虎那个射速是来搞笑的,看到白虎连发打小强的时候,如果你是军迷你就该明白这不是一部二战片了。

片中的苏联装备,倒是货真价实,那一排Su-152,其他哪个国家也拿不出来。

装备制服上的小细节,十分用心。

情报军官拿的冲锋枪是德国MP-40,这是事实,二战后期苏联军方十分欣赏MP-40,把缴获的枪发给一些军官和精锐部队作为护身近战武器。

情报军官穿的迷彩是美国货,这也是事实,4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效仿德国大规模生产迷彩军服,并供应苏联了。

 6 ) 应该看看

很久没看苏联战争电影,这个电影本来是想当成《库尔斯克会战》那类的电影看的,最起码也类似《兵临城下》类似的对决。

但看下来感觉发生了好几次变化,因为我看电影之前不喜欢看介绍的。

刚开始是满处都是T-34的残骸,一些人在打扫战场,我以为应该是43年德国最强盛的时候。

里面说那些都被一辆白色的虎式击毁。

我立马感觉这个故事应该是战士苏军不屈不挠组织精兵强将去阻击德国虎式王牌的电影,应该就是坦克版的兵临城下。

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感觉越来越不对,主人公坚信白虎从不可思议的地方撤走了,甚是有点偏激了。

也难怪都说他是神经病,种种迹象表明甚至都从沼泽撤退,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二战时期,就是现在现金坦克,到了欧洲的苔原森林地区,能够不留痕迹快速的从沼泽消失也是不可能的,导演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时候我就感觉这个片子有种神秘主义色彩了。

接下来得知这个事件背景是在德国将要投降的时期,我就有点明白了。

这是一个手法非常高超的象征主义电影。

那辆白虎导演想要表达的其实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而且百打不死的主人公也是个象征的存在。

影片最后十分钟是这个电影的高潮。

甚至上校和主人公每一句对话都阐述哲理。

最后!

当我看到德国战败后,注意!

德国战败后希特勒在接受一个在阴影里的人采访,采访他的人完全在阴暗的角落里,而希特勒却在大厅中央,唯一的明亮的光源把他笼罩。

你们再去看看这段采访,太精彩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仅仅是台词了,完全就是人类的哲学问题。

难道二战就是因为有了希特勒或纳粹或日本军国主义这个恶魔才会有的吗?

太沉重太深远了。

我想起一句话:恶魔永远不会被消灭,他只是在等待时机。

最近几年总爱看美国战争片,总觉得美国战争片除了大场面会有很多人生道理。

但我这次看了这部俄罗斯战争片《白虎》,我现在真的对俄罗斯电影刮目相看,他不是在比拼火爆的大场面,真的是把内涵阐述到极致。

我现在非常喜欢俄罗斯和法国电影!

我国现在的导演还在一直玩大场面大制作。

反而我觉得越来越空洞了。。。

最后说一下,《白虎》这个电影有思想的人应该看看,不会让你失望的。

 7 ) 战争只是藏起来了

老毛子喜欢拍战争片,拍出来一般都是平淡,冗杂。

但又是如此的真实!

真实的像纪录片。

白色虎式和那季亚诺夫像是传说,是两个民族主义的碰撞,有人说最后一点不搭边,那是站在法西斯的角度去理解战争啊,看这个电影需要了解一点德意志和苏维埃,豆瓣给的分明显低了点,名字叫白色虎式,你把他当成战争片看,那就不要去评价了。

非常喜欢从这部电影里延伸出来的那句话:战争没有消失,也没有结束,他只是藏起来了。

 8 ) 向俄罗斯电影致敬

俄罗斯的战争片是越拍越好了,从布列斯特要塞到白色虎式,一改往昔主题思想单一、塑造高大全英雄的风格,多元化的文化和思想把俄罗斯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度。

试想之,中国拍抗日剧为了保护妇孺能让他们举着白旗向日本人投降吗?

能让造恶多端的白色虎式全身而退吗(当然,剧中的白色虎式应当是代表无所不在的人类战争)?

一部《亮剑》为什么火,归其原因也就是小小改变了一下英雄“高大全”的形象,赋予了李云龙一些应有的人性而已。

人性解放,在我们的大地上曾经喊过,但却又沉喑了几十年,《黄金大劫案》、《匹夫》,告诉我们爱国可以不需要主义,为了金钱同样可以行爱国抗日之实,也是可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

向俄罗斯电影致敬!

 9 ) 你需要稍微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豆瓣上的每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影评。

但是这部“白虎”,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度。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片,一定要说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两个民族生存斗争“大战略”的战争片。

它是一个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飞舞,甚至赤裸裸的宣传说教直接扔在观众脸上。

虽然遗传了俄国电影传统的闷,却又搭上了现代欧洲“作者电影”的车,导演兴之所致,爱扯啥就扯啥,结构叙事什么的都滚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专注。

镜头语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国人/德国人和中国二战迷宅男的闷骚,还需要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白虎在少校(情报军官)的视角下第一次出场。

东欧春日静谧的树林,小睡醒来正在恍惚,洪荒巨兽无声出现,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犹如过度发达的龟头直指T34的菊花。

接着瓦格纳的宏大音乐响起。

这一幕噩梦的感觉营造得相当成功。

白虎是什么,到这里不言自明:德国人的武力,德国人的征服欲望,德意志民族强迫症一样的不安全感,俄国人永恒的噩梦。

瓦格纳已经够明白了,前面安排那个被俘的党卫军用大白话说“白虎是我们德国人的战斗精神”,简直是大败笔,你要玩作者电影,就不能去照顾小白的接受度。

导演这个错误后面还会一再地犯。

     现在先跳到最后说说元首的镜头。

有人说那是一间“豪华的别墅”,有人说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战没死,导演听了会吐血。

那不是什么豪华的别墅,那是“瓦尔哈拉”,日耳曼神话中战士死后灵魂永恒居住的圣殿。

屏风上的裸女,是神话中在瓦尔哈拉群集侍奉战士英灵的女武神。

背后的巨幅壁画,战象云集,是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战争场面,欧洲“优越文化”征服东方的终极楷模。

元首的客人是个犹太人,西服头发眼镜的造型犹太得不能在犹太,而且元首也明说了。

这一段的政治说教,直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希特勒为了拉帮结伙对付俄国,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犹太套近乎(还“其实我爱犹太人”),说俄国是最大的邪恶,已经不是欧洲人(德国向来宣传俄国受中亚蒙古影响太大,已经成了半野蛮民族)。

嘀咕了一阵民族优越,超人哲学之后,影片的结尾犹太人眼镜反光,渐隐于迷雾之中,很拙劣的表现“阴谋”的手法。

     俄国人仇恨犹太人的程度,并不下于德国人仇恨犹太人,或者俄国人仇恨德国人,或者德国人仇恨俄国人。

历史上的反犹排犹,俄国的劣迹比德国深远得多,只是比不过二战德国的大爆发。

甚至二战后犹太人翻身,德国人装孙子的时候,苏联还在继续排犹。

电影结尾在导演民族主义的高潮迷梦中,两个死敌尽弃前嫌,勾结在一起,准备再给俄罗斯挖坑。

这也过于幼稚和迫害狂了一点,跟全片玩深沉的调调极不和谐。

导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来说教,就是给自己挖坑。

     这样调戏元首,也对不起元首的伟大偏执狂性格。

但是片中对德国人的另一处调戏却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

三个德国军官签完投降书吃饭,一派古典普鲁士贵族风范,对葡萄酒挑三拣四,结果人家甩过来三个冰淇淋,几个土老帽都没吃过。

这也是导演对德国二战败因的总结。

草莓冰淇淋,不是什么俄国货色,倒是美国物质文化的代表。

德国人成天秀民族优越感,玩精神原子弹,物质上却干不过西方,生生被美国的制造业给压死了。

     我准备先把导演那个“露骨说教”的错误手法说完---因为实在太多,再说我都烦了。

最露骨之处就是“疯圣”坦克手最后一次露面,说白虎过多少年都还会出来,老子一定要灭了他。

这是俄国人对二战后德国赤裸裸的不信任,总是害怕有一天德国复仇主义,德国的战车还会卷土重来。

这一段的话没啥意思,最后玩消失更没意思,但是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国军人行军的镜头,却是十分NB。

看过兄弟连的倒数第二集吗,美国将军看着长长的德国战俘队伍感慨说,这支军队,即使战败投降了,也是带着傲气行军。

白虎中的这个长镜头就是“带着傲气行军”的最佳诠释。

俄国人害怕德国人的尚武传统,真是害怕到骨子里去了,理解得多么深刻!

     说到“疯圣”,这是俄国神秘主义的深厚传统。

俄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些民间草根,外表半疯狂状态,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质,其实是行走于人间的圣人,是来带领俄国人民干大事业的,相当于圣经中的弥赛亚。

从俄国人受到萨满教跳大神的影响开始,这种传统就流行于俄罗斯民间,小疯圣不计其数,影响巨大的大疯圣有普加乔夫,拉斯普京。

甚至朱可夫这样的人物,也会在大战前抓一把土闻闻,然后跟手下说自己对战役的预测,手下敬若神明。

白虎中的小强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疯圣。

导演干脆就把他上升为俄罗斯的战魂了。

90%烧伤满血复活---俄国1941年被德国那样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条好汉。

他满脸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过啥混账事不记得,只记得被白虎爆过菊。

名字不重要(姓俄还是姓苏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过什么水平,开不开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战车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说,俄国已经中亚化,不算欧洲文明了吗,于是坦克三人组中干脆弄个中亚人(一张标准蒙古脸),取个标准俄国名字,老子就这样你咋地?

     泥泞小村子里的坦克战,导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后路上那坑,俄国战神掉进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让起火的白虎给跑了。

苏联在二战分赃会议中,一直建议给德国最严厉的惩罚,摧毁工业基础变成农业国。

结果西方列强吸取一战的教训,不以惩罚为宗旨,而是扶持德国重建。

这大概就是那个坑了。

其实俄国的主张,是部分实现了的,日耳曼精神的两大发源地之一东普鲁士(另一个是巴伐利亚),战后被俄波全部瓜分,东德被苏联挟持几十年,要不是冷战开始,苏联需要东德做社会主义优越性样本,说不定真给农业化了呢。

     现在两德统一,德国一跃为欧洲领袖,像导演这样的大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怎能不深沉,忧郁和神秘喃?

     解读到此结束,顺便说两句技术流军迷的视点(其实这是电影的细枝末节)。

片中的德国坦克,全是俄国坦克底盘改装的,白虎的底盘是JS-2。

炮是真的虎式88炮。

炮塔和车身装甲,估计就是简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带前护板,虎式绝对没有那个形状的。

白虎那个射速是来搞笑的,看到白虎连发打小强的时候,如果你是军迷你就该明白这不是一部二战片了。

片中的苏联装备,倒是货真价实,那一排Su-152,其他哪个国家也拿不出来。

     装备制服上的小细节,十分用心。

情报军官拿的冲锋枪是德国MP-40,这是事实,二战后期苏联军方十分欣赏MP-40,把缴获的枪发给一些军官和精锐部队作为护身近战武器。

情报军官穿的迷彩是美国货,这也是事实,4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效仿德国大规模生产迷彩军服,并供应苏联了。

 10 ) 请俄国人不要山寨岛国电影名字,我们都是纯洁的撸炮坦克手

首先要吐槽一下这个翻译的名字,“白虎”,咋一看觉得是某个岛国导演精心拍摄的某个新题材多视角全方位电影,绝对符合重口味岛国电影爱好者,对我们这些wot撸炮爱好者没多大吸引力,但是最早的帖子是发在百度吧的,也幸好度娘对撸炮不大感兴趣(人家有老公的嘛)所以早先四月看到预告的,之后坦克世界吧有好人发了种子5个mkv格式,我一看头大了,我这戴尔看个日版高清“白虎”还给我耍脾气,我自己玩个坦克世界撸炮还要把360杀毒全关了,这情况看个“白虎”要烤地瓜了,这5个g的电影下载下来都得让校园网的“协同拨号器”崩溃,为此我特地还花了一毛钱在迅雷买了个三天vip,希望有迅雷的高速下载,结果呢给我来了句“你的空间不足,请额外购买空间”……我勒个去。

好多人讲这个电影没看明白,我想大家是被美帝的好莱坞电影洗脑洗习惯,凡是战争片都得有大场景,好装备,变形金刚,黑鹰悍马,什么乱七八糟超级战舰,绿巨人,超人都得给我上齐了,甭管合不合适,结局要完美,主角不死不残,炮弹绕着飞,最后抱的美人归,中间再爱情动作,总结一句“拳头+奶头=好莱坞战争大片”(这个是我爹长期观影总结下来的,但绝非用于诸如拯救大兵之类高质量的片,但是珍珠港还是有激情戏的)好莱坞反思战争最好的“拆弹专家”也是全套美军装备,悍马,机器人,再加点虚构的拆弹流程,个人英雄主义如图地沟油,在我们体内肆意妄为……所以总的来说这个电影好多人说没结尾,看习惯美式电影的人的确要蛋疼些,看小文艺多一些又看不懂军事,坦克,所以这个电影节出来的时候比较冷清,前段时间空中网说“为了庆祝王二爹他爸生娃特此开双倍”的时候来豆瓣看过都没人影评的,结果端午节女友说“白虎”上风行了,当即我说糟了,又有人要在豆瓣发牢骚了…………随即让她帮我打amx-12t去等着升法系火炮,我还是来这里说几句吧。

转入正题---(以上可以不看)---关于编剧与主角这个电影的编剧Aleksandr Borodyansky,国内观众可能最熟悉他的作品《星星》曾在中央六播放过讲述的是二战红军敌后侦察兵深入敌后侦察的悲惨故事,那个片子其中的中心讲述的是正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性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战争片的老路子,反映人性,战争的残酷,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反思,作为编剧他在不断添加新的东西——战争反思的深入,或许是德国法西斯带来了战争,而苏联作为战胜国对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仅仅是作为战胜国的愉悦和对法西斯的打击吗?

难道他不该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吗?

对战争中的士兵是不是改如此残酷的对待吗?

因此编剧给这部电影重新添加了一个角度,所以对于主角夏利波夫任务的塑造为不知道名字,不知道父母,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是最为巧妙的

《白虎》短评

坦克之神的故事,边吃饭边看,感觉还行。

5分钟前
  • 天使爱被窝
  • 推荐

绝对好电影 打2星的都是不懂军事的sb~~~~~~(元元用我账号发表的意见,俺没看过)

8分钟前
  • 伊壁鸠鲁
  • 力荐

看完还是么看出什么个意思~~ 原来是虚幻的东西~~ 但是 电影里那个格鲁的哥们 哈哈哈 跟我一个哥们 小李子很像 恩~ 相当刁钻却又傻愣 唉~~ 电影里的片段我总在猜测怎么都不是白色的列~~ omg~~ 好吧~~ 电影就这样扯着我就这样看着~~

1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完全没看懂…

11分钟前
  • 陆天
  • 较差

冲着魔改弹夹炮保时捷虎式和魔改不死三乘员T34-85就不能把这个片子当严谨战争片来看了。导演功力尚可,但各种过于晦涩的象征意义与表达手法严重影响了观众对片子的理解,但依旧能让人体会到其中强烈的俄罗斯民族感情与对战争、历史、西方社会的思索

15分钟前
  • dunefox
  • 推荐

后面烂尾了?没下文了

19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还行

俄罗斯片,坦克大决战,纯干货,加上神秘元素,一炮中的,够硬著!

24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较差

这部当做战争片吧,节奏奇怪、内涵过于深沉;作为历史片吧,个体对抗又占多数。弄得味道怪怪的,思考显得做作,战斗也不过瘾。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么类似《兵临城下》,要么就换广角。话说片里的坦克槽点遍地啊,不过考虑到半个多世纪后毛子还能开出这么多T34,就不吹毛求疵了吧

26分钟前
  • Satan
  • 还行

战斗场面好静态

29分钟前
  • 四不象
  • 较差

这是奇幻片不是战争片

31分钟前
  • 撼天震地
  • 较差

影片的结局比2012年欧洲杯俄罗斯输给希腊还诡异。

36分钟前
  • 较差

为什么白色,只剩下象征意义了。坦克迷的大爱!

38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坦克大战,坦克行动,拍的好逼真,是用的真坦克吧!

43分钟前
  • 豆友108693709
  • 推荐

闷的一比,音效倒还不错。我就瞧着虎式和四号的底盘怎么这么怪异。。。毛子真是一个充满了神秘主义传统的国家

44分钟前
  • 红狼
  • 还行

原来是讲阴谋论

45分钟前
  • K2·豆壳青
  • 还行

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49分钟前
  • 水果兵台武士W
  • 推荐

虎头虫子尾,结尾这是啥啊!

51分钟前
  • 蓝色的30道阴影
  • 较差

本是冲着二战题材去的...结果感觉被戏弄了 沉闷的一部二战题材电影

52分钟前
  • 猫叔-史蒂夫
  • 较差

比天朝强太多,比美帝差太多

57分钟前
  • 海王星北
  • 较差

白虎未死,白虎终有一天还会再现。

60分钟前
  • 庄亦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