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如今和之后
Before,娜娜:逝水年华(台),娜娜的逝水年华(港),Nana
导演:卡米拉·安迪妮
主演:哈皮·萨尔玛,劳拉·巴苏基,阿斯文迪·贝宁·斯瓦拉,伊布努·贾米尔,瑞克·迪雅·皮塔洛卡,坎帕·普特里,阿拉温达·基拉纳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尼西亚语言:巽他语年份:2022
简介:在1960年代改朝换代的印尼,娜娜经历过战火洗礼,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庭。虽然如今已再婚过着富裕无忧的生活,但往事挥之不去,而且她在家中地位卑微,丈夫更有外遇。娜娜一直沉默忍受,直至一天她认识了丈夫的其中一个情妇,一切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妇竟成为了她唯一可以信任的人,让她得到慰藉,倾诉内心的秘密。两个女人的生命自..详细 >
在现实和梦境中徘徊 不安 焦虑
第一次看印尼片,配乐挺喜欢,其他的话感觉能看到些大导的影子,主题讨论浅尝辄止,不知道在当地文化语境中算不算较深。
平庸之作。好的画面和配乐,热带风情浓厚,最爱两个女人坐在庭院里,野蛮的植物,乌黑的长发,香烟,头靠在一起,好美。但讲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不知道究竟想表达什么,女性意识抒发浅尝辄止且插入生硬,故事中穿插一些印度尼西亚新闻以为是暗示,但结果也没什么作用;那些噩梦太多太具象了,看得让人心烦。娜娜,年老的丈夫,年幼的女儿,情妇,前夫,这么复杂的关系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是既没探讨成家庭关系,也没成探讨爱情,真的很浪费。
印尼王家卫
明亮而精致的摄影讲述这么一个暧昧之事,确实有点让人摸不清,加之音乐太出挑,吵闹,倒了民俗吊起的胃口……多参差,少魅力。
毫无看点
劇作很喜歡,類似於印尼版本春桃的故事,恰到好處的戲劇化處理(前夫出現在後三分之一特別好,結尾的處理方式,包括協商、洗頭、全家福場面的力道很合適,結尾的戛然而止,沒有開放給觀眾的那個答案,正是這些東西營造了餘韻)。女配角這個人物从人物塑造、演員魅力,敘事功能性,跳出刻板印象(是一個屠夫,並且熱愛自由的第三者)等方面上都有很好的處理,緩解了slowcinema的沉悶。音樂敘事和taste很好,本土歌謠布魯斯搖滾化處理、童歌謠、古典樂、慶典音樂,非常豐富,不過還是太滿,並且(似乎)出現了剪輯節奏被音樂綁架的情況。
三星给影片视觉,故事真的太拖沓了。
音乐太满了,其内容叙述完全不能支撑外在的形式表达,故而异常的做作,和上部作品一样,氛围都要溢出来了,可仍旧是辞藻华丽,内容空泛。
耳朵配乐听的都要听出老茧了,画面挺好的,人生看的第一部印尼片,值得纪念。/BJIFF.8.16英嘉
12th BJIFF No.13@英嘉。为女子的发髻拍了部电影。梳辫子好似上古结绳记事,一桩桩一件件把生活琐细理出来想清楚,是女孩从小必修的功课。但辫子终究扎眼,透着不谙世事的天真。女人的发髻就不同,梳定盘稳插了簪子,谁也讲不好放下是蓄了多长的故事,故事里有多深的漩涡。堆起藏住成为秘密的,总是受压抑而结成的负担愧疚,不由自主。女主那一匣头发,正是她十数年的噩梦之源。像女主为丈夫洗白头那样将发丝放下抚平,才得自由解脱。电影里回到前夫身边实在是莫名其妙的敷衍结尾,前一小时铺垫的悬念和心绪落到这里,一拳打在棉花上。p.s.跟王家卫浑比什么,哪都不像,说像的王家卫也没看明白。朴赞郁倒有那么点可对照的地方。
配乐不错,但故事一般般。再一次领略东南亚风味
Berlinale 2022- fantastic music, love the female nostalgias in the context of 60s Indonesia
云里雾里,支离破碎。剧情发展莫名其妙,配角意义不明。
既在描述女性,也是政治环境,挺特别的感觉。
75/100
画面、质感、音乐都很好。人物、故事、节奏不够好。
啥也没讲
三星半。融合了《亦真亦幻》和《尤妮的婚途》的风格: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为什么女人总是有罪恶感)从儿童、少女到了婚姻中的女性;对于传统歌谣、诗歌的运用,掺杂了欧洲音乐片式的处理;梦境的穿插。不少巧思:比如与情妇成为好友,以及结尾姗姗来迟的为了告别的大合照。但这部片有大量音乐,某些王家卫式的处理过于重复。收音似乎一直有点问题:演员讲话时的环境声很小,沉默时环境声又很大(《尤妮》有同样的问题)。
看完第二天回过神来:妈妈逃亡被爸爸救了,过上了好日子,但她每天都不快乐,直到遇到以为死了的前夫,于是抛夫弃子离婚去过自己的快乐生活了……她说这是她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