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较真来看这个片子的话,那还是建议你不要看了,缺点毛病一大堆。
不过你纯粹把它拿来消遣,那还是不错的。
1。
帅哥美女,妻夫木聪,瑛太,柴绮幸都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两大帅哥多养眼啊。
2,看完里面的妖怪,你就会得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力比较高深。
要不就是中国的妖怪有自知之明,知道法力不够,不轻易献身。
3,日本在拍妖怪这块,化装技巧不行,实在不堪入目啊!
4,打妖怪的水准和思路还停留在奥特曼时代,不得不让人一边看一边想起奥特曼,勾起儿时不少回忆,蛮搞笑。
所以笑着看看就好,觉得还是很有趣的。
其实之所以会看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手塚治虫大神的名号去的,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是冲着柴崎大姐去的。
关于手塚治虫,我想完全不用介绍了,这位日本漫画的奠基人,他不仅仅开创了日本的动漫产业,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我想我们80年生人多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他作品的影响,《铁臂阿童木》、《怪医秦博士》、《火鸟》……当然还有这部《多罗罗》,都曾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犹记得我上小学时学弹电子琴,第一次上台给大家弹奏的就是“阿童木”的动画主题曲呢。
至于《多罗罗》,我则是通过一本别人赠予的一本旧连环画上认识的,不过仅有一本,不全,所以没给年幼的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只是当时觉得这故事“好看”,在那时的我的心中似乎对一本书的最高评价也就是“好看”二字了,也难怪,这种与鬼怪战斗的故事总会受到少年的喜爱。
后来真正接触这部作品还是通过PS2上的一款同名游戏,这是一款类似《鬼武者》的动作游戏,素质一般,手感差强人意,不过当时的我没其它游戏可玩,也就饶有兴致地玩了这款游戏,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还因为这作有中文版,能看懂剧情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
我有个习惯,玩一款游戏时总喜欢了解与之相关的东西,比如背景、相关文化等,所以玩了这个游戏我也相应地看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东西,包括手塚先生的原著(这个我承认,并没有完全看完,只看了约2/3,汗!
),觉得这部作品还是很有意思的,但对其并没有太深的感情。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作品也就慢慢被我抛之脑后了,直到不久前看到这部电影DVD版的出现。
纵观《多罗罗》的剧情,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无非男主角百鬼丸为了取回自己被恶魔夺去的身体的48个部位,而与48个恶魔战斗的故事。
这个曾经非常吸引少年眼球的故事如今已有烂俗的趋势,后来的似曾相识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做成动作游戏还好,每个魔兽就是一个BOSS,你所做的就是不停地杀怪发展剧情,让玩家体验战斗所带来的快感,只要手感不太烂,画面别太渣,有手塚和SEGA的名号,再加入一些原创的系统,最低限度保本应该没问题。
然而要拍成一部电影,如何在有限的2个小时之内将这个漫长的故事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本非那么简单,如果要求更高一些,要多赚票房收入,或者走艺术路线拿个XX奖之类的,那就一定要下些苦工了。
从电影的表面来看,该影片的投入不小,日方竟耗资20亿日元,由知名导演盐田明彦执导,演员阵容也颇为豪华,男女主角分别由当红影星妻夫木聪和柴崎幸担当,配角里面也有瑛太、中井贵一、土屋安娜这样的知名演员,武术指导也请来了程小东(其实我想说“黄金甲”打斗场面很渣)。
这样的大手笔充分表现出了日本人对于手塚治虫的敬畏,而这部片也被誉为“众人期待了40年的真人版电影”。
而实际情况呢?
就本人的观感而言,影片的前半部分相当不错,节奏紧凑,铺成得当,很是吊人胃口,让人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影片从乱世中的醍醐景光为了统一天下甘心接受和魔兽签订契约,将自己儿子身体的48个部位作为代价出卖给恶魔这段开始,中间穿插了百鬼丸的成长以及多罗罗对百鬼丸的追随,二人开始踏上了与魔兽战斗的征程。
这一段安排得不错,特别是借琵琶法师之口道出百鬼丸的成长,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用一种旁观者的语气讲述这个悲惨少年的遭遇,似乎更能让人对百鬼丸产生同情,更能勾起人们对多罗罗斩魔之旅,更确切地说是自我重生的经历产生兴趣。
然而影片的中段就开始变得松跨跨的了,甚至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情节也只剩下简单的杀戮和漫画式的对话,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让人很是失望。
特别中间那段与“人皮怪兽”战斗的桥段,怎么看怎么像特摄片,看来日本人始终摆脱不了“凹凸曼”情节啊,这出现在这种高成本的电影中实在是搞笑,那特效也太那个啥了,太那个“陈凯歌”了……到了故事最后,程式化的决斗场面,实在提不起人的兴趣啊,特别是一些武打处理上,简直有让人笑喷的冲动,看着多宝丸(瑛太)被断刀误杀的桥段,我再也忍不住了,笑瘫在屏幕前。
而与最终BOSS醍醐景光(中井贵一)的决斗也太搞笑了,明明都胜负已分,早该翘脚了,但导演非要安排他说完最终的台词,对主角百鬼丸进行一番忏悔,然后交待后事了才爆掉,还能再俗些么?
原著这里应该表现出一种激情和大义啊,然而影片结尾这种气氛却半点也感觉不到,唉,失望了,完全没有手塚先生作品的神韵啊。
虽然故事没有太多让人玩味的地方,但影片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比如说电脑特技作为一个卖点,的确有不俗的表现,有些画面还是相当美的。
就镜头的整体感觉,我觉得和《百人斩少女》差不多(国民彩主演的,讲述一个少女杀手的故事,整部影片还算差强人意吧,冲着国民彩都要看口牙呀呀呀……),这种忧郁灰暗的色调我比较喜欢。
我个人认为影片另一个最重要的看点就是由柴崎大姐扮演的多罗罗,虽然多罗罗从原著中的一个正太变成了影片中与百鬼丸差不多大的少女,但多亏了柴崎幸优秀的演技,为这个人物赋予了许多活力。
话说这种活泼可爱、又带着几分假小子气、大大咧咧的女孩很是对我的胃口,印象中这还是柴崎第一次扮演这种角色,不过确实拿捏得很到位,无论动作还是表情都相当传神,这让屏幕前的我不住叫好,这或许也是我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收获吧?
另外还有人认为男主角妻夫木聪才是影片的一大看点,虽然我承认这小子是有点帅,影片中也频频耍酷,但男人眼中无帅哥,自然不会认为他是多么大的一个看点了,凑合吧。
后来据说通过此片传出了柴崎幸和妻夫木聪交往的绯闻,这让我无不痛心疾首啊,多好的一朵鲜花又插在牛粪上了啊?
(被暴走的妻夫木聪FNAS口水淹没,相对而言,我对他这个奇怪的姓氏更感兴趣==)其实瑛太本身还是很帅的,看过他好几部日剧的我得出了这么个结论(不过《交响情人梦》中那个单细胞的黄毛小提琴手除外),但说实话,这部影片中他的造型确实够傻,基本与“帅”字绝缘,他根本不适合演古装啊。
而土屋安娜的出现则让我稍感意外,《下妻物语》中的她是多么漂亮啊,而这次居然饰演了一个老妖精,妖气十足啊,不过即使是怪兽也是个美兽啊,随后我又随手查了一下她演的一些片子,这才发现,她原来演过不少这种妖气十足的角色啊,当真是一朵妖艳的罂粟花么?
啰啰嗦嗦谈了这么多,发现真正的影评部分并没有多少,貌似说了不少无关轻重的废话,看来这非常不好影评习惯要改啊。
其实是这部影片要说的东西并不多,于是我就用废话来凑字数了。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这部影片,那就是:“看上去很美,这是一部地道的商业片,没什么营养,不过对于看过原著,喜欢日本电影,喜欢动作片,或是喜欢柴崎幸、妻夫木聪的朋友们来说,这部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对于普通观众,就当无聊打发时间的工具好了,相信你也能从中得到些许的快乐(因为特摄怪兽那段实在太搞笑了……)。
BLOG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c527c01000beb.html
因为台湾地区早就上映过《多罗罗》,有个那边的网友就跟我说《多罗罗》实在很一般,哪有日本吹嘘得那么好,什么什么亚洲版的《指环王》,差太多了,当时他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
这样一来,也让我对《多罗罗》没有了期待,但还是不能不看的,毕竟是手塚治虫大师的原作。
为了错开场次,这是我唯一没有在上海影城观看的日本电影,而是远在莘庄那边的友谊影城,结果看完回去差点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车了。
影片开场是残酷战争后遗留的尸横遍野的场面,果然有些指环王的味道,随后就是中井贵一向恶魔出卖儿子以换取自己夺得整个国家统治的段落,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浮士德的故事;接着就是二十年飞奔而去,终于等到了妻夫木聪的出场,首次露面还戴着面罩,等到面罩一掀开,只听到全场的女生一片尖叫声,看来这场的大部分都是妻夫木聪的粉丝;接着柴崎幸也出场了,女扮男装的小乞丐造型活脱脱就是日本版的黄蓉,甚至对妻夫木聪的追随也类似黄蓉对郭靖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百鬼丸这个角色是没有心的人物,所以妻夫木聪饰演他总是冷冷的感觉,性格特征非常模糊,反倒是柴崎幸扮演的多罗罗性格丰满得多,敢爱敢恨,又不无小聪明,耍点小手段,非常之可爱可亲。
作为魔幻大片,当然特技非常之重要,这部电影充分显示了日本电影特技制作的高水准,的确已经可以和好莱坞有一拼:百鬼丸在杀各种鬼怪时的特技都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了,而鬼怪们的造型也很有创意与美感,比如树妖与食蚁兽妖怪,杀怪段落让人看得大呼过瘾,根本就是中国西游记的另一版本嘛,当然动作设计也让中国观众看得非常眼熟,因为这部片子的动作设计就是香港的程小东。
本片中段主人公与樱魔人、大山椒鱼、玻璃天狗之间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就是在程小东的指挥下完成的,这些飞来飞去的动作场面完全不同于以往日本时代剧中的“阵杀”武打,具有充满魄力和魔幻色彩的视觉效果。
说到人物造型,也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正子公也在《无极》中虽然被骂得要死,但在这部片子中给人物做得造型却都做得相当不错,尤其是百鬼丸从出场到片末,可以发觉是有渐进的层次变化的,刚出场时就是很青涩的美少年造型,但到最后已经有很沧桑的感觉了。
只是瑛太的古装造型实在有些搞笑。
当然也可以想到,当瑛太一出场时,全场的女观众的尖叫声又是大作,几乎都压倒妻夫木聪出场的尖叫了,可见上海的好色女子还是不少的。
故事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手塚治虫的故事还是和西方故事有所不同,很有些段落是包含着东方哲理的,比如百鬼丸拿回自己的心时,突然说,“为什么这次拿回以后心却一直在痛”;百鬼丸不论怎样都不肯弑父的段落;都是东方人才会有的感受吧,所以暗想,要是这样的电影进入中国院线,配合到位的宣传,肯定不会亚于《哈利波特》的票房。
而且全片的反战情绪那么浓厚,实在没理由不被引进啊。
而片尾曲竟然还是MR.Children创作与主唱的,让人又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
一直很好奇影片中沙漠、戈壁、海岸是在哪里拍的?
出字幕的时候看到有中国组人员翻译、字幕什么的还以为是在中国取景的,但又没见到鸣谢中国某某风景区的字幕,再加上像我这样关注日本娱乐的人都一直没看到有剧组来中国取景的消息,所以可以断定绝对不是在中国拍摄的,果然回来后查了下资料,是在新西兰取的景,难怪日方要把自己和《指环王》类比呢。
大银幕看这样的超炫特技电影真是很爽,个人还是满喜欢这部电影的,所以大力推荐一下。
今天是上海电影节最后一天,10:45放《多罗罗》,影城一厅基本坐无虚席。
电影上打的是英文字幕,中文的便在荧幕下面用电子打出,看起来颇为不便。
惊叹手塚的想象力,在那么多年以前,只是影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时,反而有点夸张了,譬如通电和制作手脚那段,影院里都是轻笑。
妻夫长的有点像年轻时的狄龙,笑起来很温柔,出场时只露嘴唇,更是惊艳。
怪物们长得都很RPG,太像仙剑或是轩辕剑里的NPC,尤其是脑袋部分。
瑛太很拉风,虽然是影片过半才出现,但一出来,影院里就有了粉丝的笑声,只是这个人物的性格前后变化有点费解,是良心发现了吗?
柴崎幸的多罗罗是电影最大的亮色,温暖坚强,台词更是让人爆笑连连。
与《甲贺》相比,这部片是温柔的,男女主角到最后仍拥有彼此,到最后依然可以一起看更辽阔的海洋,虽然,那也许并不是最后。
准备去看漫画原著了,画风没有电影这样帅,很Q的那种。
这个故事还出了游戏,有中文版,不过动作类的偶就不打算玩了。
虽然看电影前有人诟病本片只有演员养眼和动作好看,但是,想想这个故事里那些善良可怜的人们,想到百鬼丸和多罗罗依然能够继续他们的旅行,就也是一个美好的记忆了。
去年日本映画票房第二,第一当然是武士的一分。
哪个更好看?
我喜欢虹之女神,笑。
多罗罗和武士的一分完全走了两种路线,一个朴实敦厚,一个鬼神乱力。
对妻夫木毫无兴趣,可是歌曲很好听,这能不能构成看片的理由?
结果发觉也只有预告片那段好听,所幸片子不坏。
简单的故事,杀死一个妖怪重获身体一部分,投资虽大,场面也并不很精致,请了香港武指,到底还是不能和港片相提并论。
大半眼光落在柴崎幸身上,很可爱的小男生性格
《多罗罗》这部50多年前的由动画大师、医学博士手冢治虫创作出来的动画成功唤醒了我这个三次元老女人对于宫崎骏以外的日式二次元的“初体验”以及“初热爱”我要特别强调手冢治虫的医学博士的身份,因为看完电影我更感到这是一个没学过医学的人难以想出来的故事,并且里面“残忍,血腥,冷酷,重口味黑色成人童话,流着冰碴”的“余华式”风格也十分符合一个医学生的风格。
(这是一个明明可以靠医学吃饭却非要搞二次元“少女心”的大叔?
)电影版里面,人体心脏以及其他的各种人体器官都做得栩栩如生,简直就是那个还没完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对于artificial的一个大胆尝试从这一点来说可以将手冢治虫与儒勒凡尔纳相提并论另外一方面,就是男女之间复杂的情感(ps可好不容易看到一部不单单只写爱情明明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但就是不让他们谈爱情的“不走寻常路”的片了,太适合我这个单身狗了,哈哈)个人理解的百鬼丸与多罗罗自始至终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是类似于起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种兄弟情。
因为,百鬼丸在杀死醍醐之前并没有真正的心脏,他的心脏也是假体,这就导致他没有人类的感情。
多罗罗觊觎的是他藏在假体里面的一把绝世宝剑,眼巴巴等着那宝剑掉下来自己好偷去。
久而久之不可否认多罗罗可能确实对他产生了喜欢,爱慕,可是遗憾的是,恢复了人类心脏有了人类感情的百鬼丸,也显然还是更愿意与多罗罗一同行走江湖,而不是爱上她女人的一面。
说白了多罗罗就是那种“适合当兄弟,不是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小女人”。
另外就是电影里面藏着的一个接一个的泪点。
明明是沙雕五毛钱特技的《龙之战》一样的既视感的电影,却把我看哭了第一条感情线,就是百鬼丸对养父寿海的那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血浓于水的感情。
电影中他再三强调,寿海就是他的父亲。
这与“玻璃心”的多罗罗完全相反。
多罗罗对他说,什么人都没有亲生父母更亲,可是,她小看了醍醐与百鬼丸之间堪比陌生人的巨大隔阂以及难以消除的积攒了20年的仇恨。
最终百鬼丸还是把醍醐亲手杀死,他像哈姆雷特一样责问“生存还是毁灭”的生存意义,像俄底浦斯一样面临“轼父”的宿命。
他生而痛苦,最终逃不过要痛苦地亲手弑父的命运。
他是醍醐因为自己的贪心而制造出来的徘徊于人与怪之间的“半人”,没有48个器官,最终必将给醍醐一个报应,倒不如说是自然与悲天悯人的神佛给醍醐的一个巨大的报应。
这就像电影《毒吻》,一个死循环,透着令人无奈的打不破的因果报应。
第二条感情线,就是多宝丸与百鬼丸之间模模糊糊的“塑料兄弟情”。
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兄弟情?
我觉得还是有的,尤其是结尾多宝丸说,“我等你回来”,还把天下让给他,这是冥冥之中相互联系着的手足情。
第三条感情线,是多罗罗对于苍生,对于贫民百姓疾苦的“菩萨低眉”。
看到在乱世中抛弃孩子的父母,她气愤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地下室看到孩子的苍苍白骨,她潸然泪下。
看到百鬼丸想要“哈姆雷特式”地复仇,她紧紧抱住他劝他放弃复仇……种种这些,都说明她男人的外表下难掩一颗女人的善心。
她永远做不了真正的男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是我初看《多罗罗》的一点想法。
(BTW就男主咬着假肢那个镜头……啊啊啊啊大爱啊,回放看了好几遍,简直是我这个慕残少女的福利)
文/小关平目录:第一章:创意第二章:剧情第三章:场景第四章:视觉第五章:风格第六章:艺术第七章:演技第八章:细节第九章:感情第十章:思想————迄今为止,手冢治虫的漫画搬上电视的,已不止十部。
我看过的有动画版的《怪医黑杰克》《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火鸟》《三眼神童》《我的孙悟空》,舞台剧版的《缎带骑士》,以及真人版的《多罗罗》、《人间昆虫记》和《MW》。
(2018年按:后来看了《怪医黑杰克》的真人版,感觉与预期相差太多。
)动画与宝冢剧我暂不评论,就说说真人电影吧,《MW》失去了原著精髓,而《多罗罗》给我的印象正好相反,不仅观影时拍手叫好,而且总结起来亮点极多,在某些方面超越原著。
————一、创意
本剧创意的功劳主要应该交给漫画作者手冢治虫,而非导演盐田明彦。
故事说的是一个少年出生后,器官和四肢被野心勃勃的父亲出卖给四十八个魔神,在神医的救助抚养下成为了人造人,长大后为了讨回自己的器官和魔神展开了斗争。
看似是一部复仇的故事,却蕴含了很多独特的个性。
据我观察,在此之前(1967年创作),从未有过类似的剧情出现。
这种手法手冢治虫用过很多次,《怪医黑杰克》中的皮诺可就是黑杰克用人造纤维组织结合本身零碎的器官重组而成的,而《铁臂阿童木》中的阿童木更是未来时代具有人类思想的机器人。
手冢生活于战后日本科技急速发展的年代,对关系到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科学十分感兴趣,加上自己是学医出身,所以对这种略显恐怖的构想更是得心应手。
虽然他和宫崎骏都是日本动漫界的大师,但不同的是,手冢治虫主要着墨于当今时代和未来,多用现实主义手法,而宫崎骏更擅长时代模糊的背景,驰骋于浪漫主义的世界中。
这种具备独特个性的故事十分吸引人,就算不是手冢治虫迷,听了剧情简介之后也会对此片(漫画)产生兴趣。
一部电影,题材的选择和故事的创意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前提,从此来看,《多罗罗》是非常成功的。
————二、剧情
日本电影在剧情方面的紧凑感向来都不明快,无论古装剧还是时装剧都很磨叽,更偏向于对意境的描述。
本片却一反日剧常态。
我更倾向于前半段的奇遇和爽快,而后半段因为插入了家庭之间的情仇而显得有些舒缓,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故事是需要完整性的,不能一直表达离奇经历而忽视情感的平衡。
要说明的是,原著中的百鬼丸和多罗罗都是小孩的形象,而电影中百鬼丸已经二十岁,多罗罗也不是个小女孩,还有一些情节的安排都与漫画不符,不过这些都是善意合理的更改,并不影响剧情,反而更加能够表现主题。
任何改编作品都是艺术再创作,不可能完全和原著一样。
百鬼丸和多罗罗一起踏上旅程,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一动一静,正是完美拍档:百鬼丸英勇而坚定,指引前进的方向;多罗罗单纯而活泼,是旅途的开心果。
两个人互相吐槽的场景正如《怪医黑杰克》中黑杰克和皮诺可,每时每刻都让人莞尔一笑。
而本片最精彩的应该就是战斗场面,有程小东做武术指导,使本片的动作显得十分华丽,富有快感,这是漫画无法体现的地方。
————三、场景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场景和视觉。
时而古朴,时而华丽,时而沧桑,时而唯美,无论是幽静的竹林还是金黄的稻田,无论是广阔的平原还是壮丽的大海——影片有一种奇幻般又不失真实的美感。
听说该剧还在新西兰的小城梅思文拍摄外景,难怪场景如此充满异域风情。
不仅具有影像美感,还具有绘画美感,在一部动作电影中得到这么多视觉上的享受,真是难得。
导演在本剧中添加了许多手冢大神并未创作的东西,比如历史不明的架空时代,具有工业时代特征的日式城堡,放置着西方骑士盔甲的屋敷,奇幻的人体培育实验室等,这些东西文化混杂的东西是因为场景和细节的需要有意安排的。
因为漫画本身具备魔幻的超自然色彩,所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个性创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本剧的怪物造型多种多样、奇形怪状,看似很呆板很傻,甚至畸形恶心,但每个造型都显示了质朴与可爱,特别是那个小孩子的灵魂,真是太可爱了(漫画和游戏里都很好玩),并没有因为加入了太多特技而造成令人反感的假象,反而在剧情中十分配称。
————四、视觉
从场景中看到了静态画面的美丽,从视觉中看到了运动镜头的巧妙。
特别是电影中间那段与众多魔物战斗的动作场面,这一段是百鬼丸真正开始和多罗罗成为好朋友之后两人的完美配合,观众的心随着对二人的祝福变得豁然开朗,随着地中海风情的吉他曲响起,随着节奏感的加强和画面壮烈唯美的效果,到达了本剧的视觉高潮。
每个镜头的衔接十分自然,绝不重复,以奇幻视觉著称的押井守也不过如此,这一段戏无论从导演、动作设计、摄影还是剪辑,这都是大师的水准。
由于每个怪物的种类、形态、性格都有不同,所以每次战斗的场面动作特点也有各有千秋,从而达到了此片视觉上的极致。
————五、风格
这里说的是导演风格。
看一位导演的个人风格,光靠一部电影是不够的,必须多看几部他的电影之后才能比较,寻找该导演的个性、趣味和情结。
比如美国的蒂姆·波顿(大鱼、剪刀手爱德华),英国的诺兰(盗梦空间、致命魔术),澳大利亚的巴兹·鲁赫曼(了不起的盖茨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的托纳多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家),法国的让·皮埃尔·热内(天使爱美丽、漫长的婚约),墨西哥的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中国的姜文(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韩国的朴赞郁(小姐、亲切的金子),日本的岩井俊二(燕尾蝶、瑞普·凡·温克的新娘),都已经在大量的创作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由于对本片导演不熟,所以不敢妄自评论。
不过我觉得导演已经很好地展现了手冢治虫的精髓,比如说由魔物幻化而成的相貌完全相同的多胞胎女孩,就是手冢治虫的个性之处,他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奇思妙想说故事画漫画,与众不同却又很有见解。
————六、艺术
影片的艺术包含剧情的艺术、视觉的艺术和思想的艺术等多方面,和导演风格一样,都是构成一部电影的精髓部分,是叙事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
由于对导演所知不多,所以无法了解到导演在创作时所付出的感情以及所思所想。
本剧主要运用的是手冢治虫最擅长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在后面的“思想”中详说),运用象征性的事物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其它诸如弱小的英雄的崇拜(小物体附于大物体)、情与义的选择(两个正义的对立产生悲剧)等手法,也都表现了导演的艺术功底。
————七、演技
由于漫画里的百鬼丸和多罗罗都是孩童,所以电影中将二人大龄化也是出于选角的原因,妻夫木聪的表演很到位,看过他扮演的直江兼续再看本剧,觉得他冷酷还是温柔都能信手拈来。
百鬼丸与魔物战斗的场面很有感觉,既有古希腊英雄的英勇顽强,又有东方侠士的灵巧飘逸,在“机器人”中算最帅的一个,再加上他还能拿捏住角色的性格和感情,十分难得。
柴崎幸已快三十岁,居然能把多罗罗演得像是十五六岁的可爱少女,真是不简单。
在游戏《多罗罗》中,多罗罗作为玩家的重要帮手,扔石头和收集绿魂,非常可爱,是个好拍档。
她的戏,使观影过程变得更加有趣,百鬼丸大多时候都冷酷不爱说话,所以观众基本上是随着多罗罗的好奇心逐步踏上了寻找妖怪的旅程,随着她的喜怒哀乐而移情,这无不来源于演员的功力。
我觉得所有妖怪的扮演者也都很了不起,造型师和化妆师有很好的艺术品味。
————八、细节
最难忘的细节,我觉得是多罗罗的小手鼓。
有一次百鬼丸在多罗罗还是睡梦中的时候斩杀妖魔,随后多罗罗惊醒,被百鬼丸强行拉走,她突然又返回来将自己随身装备的小手鼓带走。
这一细节展现了多罗罗随遇而安、玩心很重、重情念旧的多方面性格,将她的个性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对于戏剧中人物的个性描绘,一是装扮,二是台词,三就是道具,作为小手鼓这么一件很小的乐器(玩具),却表达出了多罗罗活泼和固执的一面。
另外,在场景中,导演时刻都在展现原野中“风”的效果,无论是战斗中还是静态都让百鬼丸和多罗罗的头发随风飘动,造成了写意潇洒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悲剧气氛。
除了动作上的华丽流畅之外,诸如“中箭横穿过脸”这样的单一镜头,在特技上的做工也浑然天成,看不见雕琢的痕迹,不得不为这样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感到佩服。
————九、感情
先说一处细节:多罗罗在对待抛弃子女的村民时,表现出来的感性冲动与愤怒,和百鬼丸此时的冷静客观的理性,成为作者(手冢治虫或导演)的两种自我人格的分化,都是作者的心理描写:占据矛盾的双方,借助百鬼丸和多罗罗的口中分别表现出来,成为剧情的冲突。
这种手法在很多港台的商战剧或言情剧中经常出现,一种是极端的感性思维,一种是极端的理性思维,自我无法调和的内心矛盾化作剧中人物,用他们的辩论展开斗争,从而提升导演或编剧自我心理的复杂和升华。
这种艺术创作方法极为精彩和含蓄,隐藏了极大的感情因素和思想因素,是为上品。
百鬼丸和多罗罗在本剧中有好几次意见不合,无不是表现他们(或全人类)思想和感情上的对立与矛盾之处。
如果作者(漫画家或编剧导演)不用心体会生活、揣摩感情、思考哲理,就无法在电影的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
之所以电影能让人深入其中,不自觉非功利地感动,就是因为电影中的某一些念头,每个人都曾有过。
————十、思想
《多罗罗》的思想和哲理虽然赶不上《火鸟》、《怪医黑杰克》、《七色鹦哥》,但一样很有深度。
大神以“多罗罗”命名,这个本意为《山海经》的一种怪物,在漫画中延伸为“化身人形、真身不明的怪物的小鬼”,而就是这么一种怪物,多罗罗却害怕百鬼丸会将这个名字抢走而大声说:“我才是多罗罗!
”虽然它是百鬼丸给“多罗罗”起的名字,但其实又是百鬼丸自己的写照,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化身人形,真身不明”,手冢治虫一语双关,带着凄凉的孤独感而命运的悲剧感,将这个伤痛的名字变得滑稽又可爱。
手冢治虫写一个怪物婴儿的一生,是想说明器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意义,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48魔物利用百鬼丸的身体欺骗人类,反衬出人的伟大。
魔物虽然一手遮天,祸乱苍生,但是它们是没有道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所以它们无不垂涎人类的身体做为掩人耳目的面具,鞭笞了那些失去灵魂却以一副假面容示人的伪君子,他们和这些妖怪没有区别,失去灵魂的人只能说是禽兽。
因为百鬼丸出生后被巫师养父所救,他灌输了人类的道德给百鬼丸,所以百鬼丸寻找自己的四十八器官根本就是为了寻找人类的良知而战。
在最后的决斗中,百鬼丸叫父亲不要把身体出卖给恶魔的剧情,与果戈里的《死魂灵》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后百鬼丸婉拒了弟弟的好意,不愿意留在城堡,而想更深入的了解人世间的快乐与与悲哀,也是因为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是文学上以卡夫卡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手冢治虫在娱乐中展示哲学,看似玩世不恭,却饱含深意,充满真情,让人感怀不已。
本片深得原著精髓,始终洋溢着正义与善,巫师临死前命令百鬼丸将医术的秘方全部烧毁,防止恶人得到这些宝贝,这和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高人一样,就算死的时候还想着人类的未来,这有何尝不是手冢先生生前的遗愿呢?
手冢不仅把漫画当成爱好和娱乐,而且把它当成了武器和许愿树,一方面批判人类良知的泯灭,一方面又对人类的终极命运深度关注和祝福。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只是在于他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他高尚深邃并富有智慧的人生境界。
由于对手冢治虫的喜爱和崇拜太深,我对他的作品可能会有主观的倾向性。
对于这个在漫画界犹如莎士比亚、歌德般的人物,我对他的研究还只算皮毛。
2010年8月27日初稿 2018/7/12修改
这部电影 是冲着手塚治虫去的 听说效果很好 而且也只要40块 损失个懒觉 但是现场实在非常加分 不是说大屏幕的cg多华丽或者是音效多么震撼 而且现场的观众实在都太投缘了妻夫木聪上场 欢呼 热烈鼓掌柴崎幸上场 微微鼓掌土屋安娜出场 好象没有什么声音...麻生久美子上场 微微鼓掌 (我当时就完全hc了 挖卡卡卡 三日月!!!
)瑛太声音响起 热烈鼓掌 瑛太脸出现 热烈哗然。。
造型实在orz瑛太对妻夫木聪说 ならば、待つ 大片哗然柴崎幸对妻夫木聪说 我还不想做女人 哗然柴崎幸对妻夫木聪说 我要继续做男人 无语妻夫木聪对柴崎幸说 正和我意 哗然 笑 掌声 动漫迷 同人女 济济一厅 共创两小时的快乐时光
时间:发型和刀刃向下的佩带方式可以认定为室町幕府时期(1336-1573)前后,在1853年黑船事件之前滑膛炮和电力的使用说明了整个世界并非我们熟悉的真实历史还原。
只不过是架空历史叙事的前提下,参照室酊幕府“公武为水火”的混乱时期的设定。
两个人,近乎路人的松散关系,相互睚眦导致毒舌与斗嘴,却因为不名的亲近和同病而能长久维系,各怀心事展开几乎没有终点的流浪之旅。
他们共同经历危险:相互扶助与众多莫名的恶魔展开厮杀。
一起享受快乐:齐齐倒在大雨中狂喊那个有趣的名字。
因为各自背负的命运注定他们要在旅途尚未结束之后面临选择,秉持自己的一贯信念的决心开始游移不定,为什么有了完整的心脏还会觉的心痛?
今后的旅途是否可以一直继续?
天下一统的野心、被父母遗弃的苦难、双亲被弑的愤怒,从丢掉复仇的短刀开始,以一场惨烈的决斗结束,与恶魔签订的预定和未竟的欲望依然遥远,而狂热的情绪已经平静,心脏终于开始平静沉稳的跳动。
故事就这样告一段落。
但却没有大家想像里的爱情发生。
两个人走过草地,镜头从山川草地缓缓移开,旁边是水光浩渺苍穹广袤的无垠大海。
[原来海是这么大!
]他们俩齐齐感慨。
故事里男主人公叫百鬼丸,女主人公是多罗罗。
他们又踏上了旅途。
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当时上映时学校里人气很火,杂志上预热好久,班上男生都抓耳挠腮的想看。
没能电影院看到,在某桃买的原版初回,十几年过去了还好没丢,氧化程度也很低,标也没弄丢,哈哈哈。
配置只有一张盘,没有单独做特典盘,有点小气。
封面是妖气冲天的高饱和镭射效果,可惜mr. children的单曲木有搞到手。
不错的漫画改拍
居然是个happy ending
瑛太啊。。。。。。。。
柴崎幸 大美。很多人死的好冤啊TAT
48个器官。
身世悲剧的男主,老套路咯。。话说我是冲着瑛太SAMA去看的,戏份真少啊!!不过第一次发现妻夫木聪也是很好看的~~
电影结尾并没有直面道歉的问题啊。生父死前就这么绕过去实在是让人难以觉得原谅。
这部片子完全是不值6.8的,除了这诡异的开局,其他都是零分,太粗糙了
相貌协会电影```
柴xiao幸深男孩子真是可惜了。。。
五毛特效,剧情简单*(音效诡异,女主讨喜
除妖总动员加寻找自己。
妻夫木聪????
片子最喜欢的还是主题曲,没看过大神的原作,就真人版来讲感觉也就一般般吧
封面就很吸引人嘛!手塚大人的想象力丰富得不是一般!崇拜!!
还是PS2好
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这个片子。
碍于制作年代,场面上单薄了点,剧情也无法有序推进。把到底什么是人,是否真的无神无佛这些都淡化掉实在有违原著
这个世上只有一个多宝丸。
小7里面帅疯了~ 看的时候真是萌翻了天啊T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