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不知道,男人一直有多爱你,那一种遗憾,是为了给你送蛋糕在雨中淋漓,是身患直肠癌还要陪你吃麻辣火锅,是陪你看婚纱却因为疼痛难忍而假装提前离去,是即使让你一次流尽眼泪也不愿你一辈子为他伤心。
那一种阴差阳错、有始无终的伤痛时时刻刻击打着我的心。
有多少人是在冥冥之中擦肩而过,有多少爱还能在时光中找回来?
到底,我们不敢勇敢的原因,是什么?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心理住着一个胆小鬼。
相信一个人,有那么难吗?
还是,恋爱中的人都这样患得患失?
看了这部电影《生日快乐》我再次感动,女子最必需和最珍贵的两样东西,感性和性感也许我不性感但在看电影时的却很感性我夸张的泪流满面,眼前一片模糊,然后,号啕大哭萬千年中,萬千年中,在時間無涯的荒原上,遇見自己想要遇見的人!
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
那能說什麼呢?
也只能輕聲問句,原來你也在這裡啊!
-张爱玲也许人是会变的,因为年龄,因为环境,因为压力,因为很多原因但爱情是永恒的,它有两种情愫萌发淡淡的站在一旁看着两位主人看他们互相掩饰,互相关心,互相伤害,互相等待故事中有太多的错过,太多的假装,太多的细枝末节,太多的变故也许真的这世界上没有一份爱不是千疮百孔的。
开始时在ktv中的那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贯穿了整部片子“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为什么明明相爱到最后还是要分开是否我们总是俳徊在心门之外谁知道又和你相聚在人海命运如此安排总叫人无奈这些年过得不好不坏只是好像少了一个人存在而我渐渐明白你仍然是我不变的关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当懂得珍惜以后回来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对啊,有多少爱可以再来呢,很多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必为错过而伤心,因为相信着感情一直都在,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漠喜欢看着美丽南国校园中可爱的两人互相精心计划的生日庆祝虽然没有成功,但在雨中的那句生日快乐依旧这么亲切小南是那种看上去很花心的男孩子,身边总是美女成群对于那些女生,他的态度也总是那么模模糊糊,好似无所谓的顽皮女孩子的心真的像玻璃一样的脆弱每次在他身旁时,小米都是这么的不安这么的不确定虽然爱他,但还必须强迫自己处在比好朋友还好的位子上这位子是什么样的呢?
只有她自己明白吧,也许又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小南想要出国,因为他的梦,两个人错过了3年等待中的姐姐去世了,婆婆离开了爱情还是这么淡淡的,似有似无两个人谁也没有什么承诺,又好像有着什么承诺小米曾为去维也纳刻苦的时候,原不想出国,那是他的梦而不是她的可就在俩人本可以在一起时,她却提出出国这还不是她的梦,离开只是为了一种逃避“遇上你,我的心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可是它却开放出尘埃的花朵。
”就这样又是两年两个人身边的人都在飞转,但心里的那个位子却是固定的在生日那天的祝福和生日歌也是永恒的这生日快乐,好像我爱你的甜言蜜语一般紧紧地拉着两人之后,又是很多很多年,终于,他问她结婚要不要穿婚纱,这是求婚的暗示她欣喜若狂,但还是没多说什么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却是一场噩梦他也是,落寞的离开,十几年的爱还是没有承诺最后在善意的谎言中平静又孤独的离开之间的爱情太重了,也许两人注定不能承受也许错过的太多,他们彼此都看不清楚这感情但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
那个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脑海中浮现的身影那个在幸福来临时最想第一个与之分享的人他们都知道都知道不论是维也纳的小米还是天堂中的小南他们都在等待,一直得等待…… 这是一部清新的电影,这是一部讲述生活讲述爱情的电影从其中,人们看到了爱情,旁观着爱情也许我们自己也正像他们正在错过爱情,正在经历爱情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也许回首时,才发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美妙……
他們 用生日快樂 取代我愛你 因此他們從不真的說愛 反而是更心有靈犀的在電話撥通之後 唱一首走調的生日快樂歌 或是反光螢幕秀出的一封簡短郵件 一年一度 代表這份愛著一個人的心情 似乎沒人知道 又好像每個人都知道似的過了一年 增長的不只是愛人的歲數 還有他們愛情的歲數 畫面是乾淨 優美的 和他們兩人的個性如出一轍 當我開始對自己發問 為什麼這樣愛對方的兩個人仍然無法在一起 我想想電影裡充斥著的淡白色調 大概是因為他們都太像對方 個性和畫面色調一樣輕輕柔柔 沒有誰像是那張新換上的紅色沙發 沒有誰會真的強迫對方 沒有誰面對誤會錯過卻執意弄明白 這反而是比激烈情緒更加強烈的無聲倔強 那張紅色沙發在電影裡是突兀的 因此一個人臥著的時候 更顯孤獨 在離開電影院之後 不知道我是因為這部電影而遺失了什麼 或者其實是多了什麼 腳步變得不太尋常 也可能是我在反覆考慮 「因為想永遠能看到你 所以不能和你在一起」這件事 造就了小米和小南是一對不會在一起的情人 不知道當小米知道了生日快樂遲來的理由時 會感到開心還是難過 我希望她是開心的 至少她會知道 他永遠會祝她生日快樂
多么奢侈,这是我看完<生日快乐>以后蹦出来的第一句话。
天涯海角,至死不渝,这些词都用得上。
唯独山盟海誓被刘若英所谓隐忍的表情所替代,才显得没有落了一般爱情剧的俗套。
否则真要怀疑中文片子中了韩国人的毒,非死不足以显得爱的伟大。
而“没有安全感”,就可以把赌气式的留学,对男友身边花丛的醋意,对自己的任性姿态,都堂而皇之的摆上桌面,成为爱情的砝码。
既然你是残缺的,何必要求一个健全的男人时时刻刻犹如救命稻草一样在你身边。
你应该学会变得更坚强。
当然,没有当面哭出来已经是不易,留在背后的眼泪可以赚取更多同情和票房,尤其在导演的春秋笔法下,更显得委屈,一丝丝磨尽了小女人们的心理防御工事,赔上了纸巾,也搭上了“珍惜身边人”的感慨。
也许这样的评论显得太刻薄了,毕竟爱情有千颜百面,谁都没有权利对着别人的爱情方式指手画脚。
在“爱无能”口号喊得越来越响的今天,看看这样的纯情片子,也算是对年少爱情憧憬的缅怀。
只是神圣如小南这样的男人,在给小米打电话唱生日快乐之前,也会回望一眼躺在床上的现任女友。
感谢导演,没有纯情到底,还留了一点人间烟火的味道。
小米最后还是不能够跟小南在一起,死亡可以阻断小南与世间的一切牵连爱过的人,遇见的事,通通随着生命的缺失瞬间泯灭,这是一个迅猛而残忍的结局任何人都逃不开这样的结局.死亡无法阻隔的是什么?不是可生可死的爱欲,不是万劫不复的纠缠,那是什么?爱是生生不息,是甘甜绵长,是百转千回,或者仅仅是一年孤单,换来的一句生日快乐.我想,是没有人可以抗拒这样的结局的.我们在万丈红尘里偶然相遇,也许并没有来得及看对方一眼,就匆匆离开,我怀着无比救赎的心情,等你与我一起离开.情人会分开,爱人会丢失,只有好朋友会一生一世,会永永远远是这样子的吗?小米持着这样关于爱情的固守,坚定得像个战士,战场荒凉,风萧瑟,战士却是孤单任何人都会用那样常规而不可控制的方式离你而去,也许那比好朋友更好的朋友,离开的方式会更加让你无法接受.我看着小米开着车在操场上绕圈子,一圈又一圈,不会再如过往一样走走停停这并非轮回,100个圈也无法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我们都已青春散场,少年白头.小米的失声痛哭,让我动容,离开了,就静静地走吧,不要让我发现,不要让我知道,你可以一个人离开可以忘记我,可以不爱我,可以结婚,生子,可以风升水起,可以歌舞升平,但请你对我沉默沉默就是对青春的默哀,我们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年轻的岁月,那淡淡的,纯白色的岁月让我的记忆瞬间丰润起来.我会记得你多年前的样子,不需要你为我祝福,你只要沉默就好我不会掩饰那内心奔腾的暗涌,当然,我更不会等待终老,我永远也不要听你说不爱我我那些最美好的人生,最温润的岁月,最青涩的时光,都与你一起,我们一起在向前行走,可能我真的有的时候忘记你在陪我一起走,我没有回过头看你,也请你原谅我总有一种东西会牵引我们惺惺相惜,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法彼此离弃.我还是要请你原谅我,比好朋友更好的朋友,也一定会分离,他会用一种永恒的方式离开你或许是不爱你,或许是死亡.小南就是用死亡离开小米的只是她3年了还不知道这样的事实,虽然每年都能收到他的邮件,祝福生日快乐可那,真的就是幸福吗?也许谎言可以让她觉得幸福,还有一个爱她的人与她一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如果你在唱歌,我就一定能够听见.所有的人都会以堂而皇之的伟大借口离我而去,让我找不到申诉的理由.爱人,就是细水长流,是温暖平淡的感觉,是相知相守.是举案齐眉,相养以生,相守以死这是妈妈告诉我的道理,这是老一辈人朴素而伟大的爱情观看我多年的记忆一路迤俪而来,盛大而忧伤.我还是无法一个人离开的这样的背负无比沉重,我需要有人与我并肩,有人与我厮守,有人能承担我的回忆与爱情.我想念那些离开我,永远不会再出现的人们,我会想起他们,会想起,我曾经度过的日子爱一个人,不是离开他,我坚信这点.
他们都说这不是一个好看的片子,连口味与我相似的女孩都汇报说这个电影实在让人难感幸福。
于是就放下来了一等很久。
傍晚经过礼堂时候忽然发现今晚竟想起来要放这个,三元钱买了张票进去。
荒落的礼堂里有支支哑哑的破椅子和稀疏的情侣。
刘若英一出场就是又倔强又委屈的情势,裙踞湿了脚也痛了,没有见到爱人,灰心丧气的回来,又无法怪谁。
看到她眼睛的时候,立即心疼起来。
那种可以很强悍又可以很脆弱的神气实在太熟悉,它时常出现于身旁的要好的姑娘的脸上,甚或我自己的脸上。
小米在这个电影里常显出笨拙的姿态。
她很努力地弹琴也很努力的去爱,睁大眼睛看琴谱戴上耳机练指法,却仿佛总是差那么一点,不会是最优秀的,屡屡被拒绝。
而这份自然而然的笨拙又仿佛是刘若英自己带到戏里来。
她在娱乐圈里是特别的,不是因为她不太漂亮,而是她的姿态,尤记得她在人间四月天里一出场,就觉得那双眼睛太通晓一切了,不太配这角色。
她总是睁大眼睛或好奇或露出怀疑神色,很像一个不太聪明又很用功的小学生。
所以她偶尔会在访谈节目中说些极文艺的感悟,又偶尔会在娱乐节目中失控地大哭全场,但擦干眼泪,却又有即使屡屡失望也不肯放弃尝试的柔软的坚持。
这种坚持不是为信仰,甚至不是为爱,她仿佛只是为了证实下一宗的失望而重新去尝试。
这种笨拙,我在大屏幕下看来,也觉得是这样熟悉的。
小南和小米的故事,因为时间而显得奇怪,也因为时间而显得特别。
她在婆婆走失的不眠的晚上紧紧揪住他的衣服,他抱她这样紧还是了解不了她的恐惧去。
她也许也没打算这样深刻的爱他的,他有什么不同,她也说不出,然而他是故事的起点和终点,当年份和地址都更迭了很多次,生命中的人也换了一潮又一潮,他就成为了“那一个人”。
再也无从比较也无从取代。
她对女友的揶揄抿了嘴唇笑起来,她给的他们不在一起的理由本就是现编出来的吧=。
他们为什么还不在一起?
不是因为他的花心,也不是以为她的没安全感,这些如果在永远失去的恐惧前,都显得太轻飘了。
重要的是她相信她不会失去他的,兜兜转转到最后,他还是她的。
爱情故事不都该这么写。
他也相信吧,还有她的爸爸,他的兄弟,几乎所有人。
谁许诺一定呢。
谁许诺又有效力呢?
她的故事只有一场,若不是预期她也就无能为力。
灯火通明的停车场,驾驶座被打上了层温柔的黄光。
她由欢快转到绝望,难以相信的阵痛。
理性地打电话过去,却最终崩溃地哭泣-请不要告诉我你爱着谁,请不要提及你的任何幸福或伴侣,那于我都是尴尬的羞辱。
我们这么多年……这么多年……-这是多么不是强有力的理由,这又是唯一她可以依据的理由。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旋律选了这样一首大江南北传唱的歌。
和这么文艺情节的片子配起来倒也妥帖。
小南是为了小米去学这样一首歌的吧,又在多少年后的聚会里一起唱起来。
身后那一帮热闹无畏的大学生都已换成了下班小聚的白领,他们也在各种际遇中完全地长成为男人和女人。
只是旋律依旧,KTV中的场景都是相似,他们并肩,旋律里是他们共同的记忆或秘密。
让人幻觉是当年那种黑白照片上面叠了彩色。
这一幕真是如坠华梦,任谁都连想像都不敢。
我极爱这一幕,即便多少年离索,有这一场被记住,已经心满意足,又可再撑许多年。
小南终于有一天会离开。
也许会娶阿恩,或者会娶一个别的什么女人,也许不如小米漂亮,也许不如小米聪明,当然更不会如小米懂他,是谁都没有关系。
那是与这个故事无关的,也许那根本就不再有故事。
但那就是之后的生活了。
小南为什么要错过小米,或者他不确定她的爱,或者他在长久的摇摆中疲惫,或者他已把她当作最美的蜃,不忍用嫁娶柴米来亵渎。
那最终爆发的唯一一次恸哭,就是大结局了吧,当她最缥缈的一线希望关闭。
(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好在奶茶是故事的建设者,她如我们一样知道这是结局而不大喜欢。
于是她让镜头重新开启,让小南听着小米幼年时的钢琴弹奏安详死去,让小米最终得去维也纳,让她在火锅的热气中夹着鱼丸想起他。
她之后的各种辗转孤寂,都仰仗不了他了。
也许平淡幸福也许苍白乏力,她只是再一根羽毛也承担不了了的早上突然想起若干年前他的脸。
而那每年一次的生日快乐,是什么也不能解决的,却又其实能安慰很多很多。
请你一定不可忘记。
Ps, (八卦)两个人反复重复的日子:6月7日,你的生日。
1月7日,我的生日。
在下面掐指暗想,这星座多么不搭。
事隔多少年也会在生日那天送上祝福生日快乐那是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了一年一次不管有否回应号码若未变祝福应当都可收到坐在电影院哭从开始哭至结局这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持续长久的流泪暗暗的流不停用纸巾擦拭明白在这里看片的自己是被触动了哪根神经是别人的故事终究像每个人的故事不该是煽情的东西她说是真实的那她的笔下也是静静的暗涌我却发泄的这样肆无忌惮生日蛋糕爱心便当尾数是生日的手机尾号层层叠叠结过痂的回忆属于两个人的歌无法客观的看待这部剧交错糅合进很多私人情愫或者是自己都弄不明白的电影散场天下起雨了被耽搁在影院门口许久想小米说情侣会分开朋友却可以相伴一生
一直是喜欢刘若英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她呢?
让我好好想想。
她最早的成名作大概是《少女小渔》,但我却是从《人间四月天》里的“张幼仪”开始喜欢她的,无论是清纯的周迅,还是妩媚的伊能静,都无法掩盖她那隐忍而内敛的光芒。
曾私下里鄙夷徐志摩有眼无珠,错过了才慢慢发现她的好,却已没脸回头。
再后来的《征婚启示》、《20、30、40》、《粉红女郎》等风格迥异的角色都可圈可点。
而黄磊的《似水年华》更是为她量身打造,演的其实就是刘若英。
奶茶曾经说过,她和黄磊之间是第四种恋情,所以这部戏不能不引人遐想。
而《生日快乐》是她的新书,也是她的新戏。
就像她自己所说的,这是一个“很淡”的故事。
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浓烈的情感纠葛,是一种很舒缓的叙述方式,好象一个迟暮美人在回忆她的初恋故事。
于是画面色彩好象也被刻意冲淡,清晨的教室走廊,雨夜里的街头电话亭,东京的露天咖啡店,空旷的琴房……都像是一幅幅水墨画,又有点像带着童话色彩的漫画。
流淌在电影里的背景音乐,很多时候是也是舒缓的钢琴曲,让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和《花与爱丽思》。
所有的元素有意无意地构成了唯美的基调。
这是我一直偏爱的电影风格。
可是我没有被这个故事打动,或者说我始终质疑这样的恋情的可信度。
明明彼此深爱对方却终究没能走到一起,作为观众的我们郁闷而不解。
挡在他们之间的到底是什么?
没有家庭的阻挠,没有世俗的羁绊,更没有所谓的命运的捉弄,他们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认可和朋友们的祝福,他们有着最自由的身份和相当优裕的生活。
挡在他们之间的,只有小米童年阴影所带来的自卑和恐惧。
心病难医,小米就像她爸爸所说的那样,“是个难搞的女人”。
小南太帅了,太受女生欢迎了,有优越的家庭背景,有可以预见的光明前途。
所以尽管小南对她呵护备至,小米还是没有安全感。
她在怕什么呢?
怕她深爱的小南有一天会像她妈妈一样不辞而别,所以她做了个荒谬的决定——“让我们做比好朋友更好的朋友”。
这是什么概念啊?
我爱你,但是我不会嫁给你。
我不会跟你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要你永远想着我。
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个聪明的女人,还是个愚蠢的女人。
她的聪明在于她懂得得不到永远是最好的。
张爱玲曾经借《红玫瑰与白玫瑰》点破了这情爱真谛——“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她当然不愿做蚊子血和饭粘子,她要自己永远是他床前的明月光,和心口的朱砂痣。
果然,小南轮换着身边的女友,谁也代替不了小米在他心中的位置。
她的愚蠢在于她的固执让爱人凄凉而孤独地离开人世。
小南对她说过:“你一定会后悔你的决定。
”可是痴情的小南始终爱惜这个固执的女人,连后悔的机会都舍不得给她。
她要他永远苦苦守侯苦苦等待,他却要她永远幸福快乐。
很不喜欢编剧刻意隐瞒小南的死讯。
也许是因为原作者和导演(张艾嘉)都是女人。
女人始终都觉得自己是柔弱的,是需要宽容和保护的。
所以,小米依然可以活在小南还爱着她还惦记着他的快乐幻境里,依然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每年的生日祝福。
爱一个人,或许会让你觉得他的崇高你的渺小,以至于卑微得要把头都低到尘埃里。
我以为,这是怯懦的爱。
不需要承担爱的责任,只享受爱的甜蜜,我不嫁给你,但我要你永远爱着我。
我以为,这是自私的爱。
太透彻太聪明的女人都不容易快乐。
人人都想在爱里保持自己的尊严,都想在爱里毫发无损全身而退,这似乎太理想化了。
不要以为天下的男人都如小南一样痴情,如果那不是作者的一相情愿,也绝对是世上的稀有动物。
距离或许会产生美感和渴望,但也可能会冲淡他对你的依恋。
电话里的甜言蜜语,网络里的默契交流,远不如在他生病的时候守护在他的床头来得安慰,远不如在他下班的时候为他准备好饭菜来得贴心。
因为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的人,上帝有理由让她永远孤单。
兩個人之間,有沒有一種關係,比情人遠一點點,又比好朋友更好一些?
是可以一輩子的情感,是永遠割捨不去的愛戀,不想擁有,因為害怕失去,無法失去,因為牽掛如影隨形,然而,至深的感情真的能變成一生的祝福嗎?
看了劉若英短篇小說拍成的電影的「生日快樂」,心中感到無限酸楚,小南(古天樂飾)和小米(劉若英飾)大學時是一對戀人,兩人十分相愛,小米是個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她不想失去小南,想一輩子都能見到小南,因而將兩人關係轉變成「比好朋友更好一些」的曖昧距離,後來幾年,兩人各自在世界的另一端,各自有了不同階段的戀人,然而,每年小米的生日,小南總不忘傳來「生日快樂」的簡訊,以及五音不全的生日快樂歌,那是兩人之間根深的默契,永遠不會遺忘的祝福。
他們不是戀人,但他們比所有的戀人更像戀人,了解對方的一切小習慣,總在對方最需要時給予溫暖,小南說過,以後如果沒人要小米,他就娶她,小米以為,她最終會是小南的新娘,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取代他們在彼此心中的地位,戀人可以替換,最愛卻是唯一。
後來的後來,小南因病離開人世,在此之前,他不讓小米知道真相,是怕她承受不起吧!
他讓姊姊每年在小米的生日繼續為他發送生日簡訊,就像他不曾離開,始終在小米身邊一樣。
小米還在等,等著每年一次的生日祝福,等一份永恆不渝的感情。
這是小南對小米的守護?
還是小南一廂情願的自私?
我靜靜的想這個問題,小南的心裡只有小米,從來沒有別人,好幾次他從背後緊緊擁抱小米,像是為她遮擋童年時不曾散去的陰影,無形的安全感,如同一道靜謐卻透亮的光,照進小米幽深的心底,從永恆的角度看去,小米很幸福,因為她擁有小南不變的愛,而從當下的角度凝視,我看見了小米的悲哀,因為她再也見不到小南,每年一次的生日祝福,是小南的牽掛,也是小米的希望,但是,如果有一天小米知道了真相,該怎麼辦?
她要如何面對失去小南的痛苦?
那種被深愛的人蒙在鼓裡的感覺很不堪,不只是遺憾,還有很深很深的痛,看著小米最後神采飛揚的想發簡訊和小南分享她的好消息,心中湧起一陣酸楚,如果我是小米,我會希望小南不要隱瞞真相,小米的鋼琴聲始終代替不了小米的眼神與擁抱,不管相聚還是別離,都想珍惜能在一起的每一瞬間。
我認為,最深摯的守護是讓對方感到安穩,沒有朝夕相處的緣份,更要牢牢的緊握脆弱易感的心。
奶茶說:「內心奔去的方向並不一定是目光投射的方向」,這是小米與小南,也是許多相愛卻無法相守的戀人,簡單的一句「生日快樂」,蘊藏了所有說不出的情意:妳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妳要好好保重自己,妳要相信自己,妳要過的幸福快樂,妳要記得我永遠的守護…………就是這些,讓瞬間變成了永遠,就是這些,讓小米相信小南不曾離去。
電影的畫面很淡,像是隔了一層輕霧,然而,定眼望去卻又無比清晰,我清晰的看見小米與小南的愛與青春,朦朧的關係遮掩不了清澈的愛,一切極簡,就像愛從來不複雜,複雜的始終是人心。
整部電影,從音樂到畫面維持著一種簡單純淨的風格,緩慢而悠遠的訴說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彷彿將一輩子的快樂悲傷全收進了他們相愛的那一年,我在小米飛揚的琴音中,聽見愛情白皮書的燦燦年華:傻呼呼的飛奔到對方住的地方,又因彼此錯過而傷心哭泣,因愛而生的情緒在青春歲月裡自由飛翔,純粹而易感,無須遮掩,一切透明美好。
耳邊響起小南那句:「什麼叫比我好朋友更好的朋友?
反正我就是喜歡妳!
」因為愛,所以毫無理由,也不需要理由,看似曖昧的情感,其實一直無比清晰,多年以後兩人在日本相聚,寒冬中兩人裹在被子裡取暖,小南自然的印上一吻,小米頑皮的微笑閃躲,最後化為深情的擁吻,如此親密的感覺,沒有人能取代,即使分別多年,兩人相處時的獨特趣味始終不曾消失,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彼此在對方心中的地位,「一輩子無法失去」是否意謂著愛從來不曾消失?
只是換個更安全的方式安住在彼此心底,讓永遠在心底的那個人成為呼吸瞬間的畫面,在每個音符流動的時分,與小米靜靜相伴。
記憶的溫度讓她相信愛不會消失,於是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在這個充斥著速食愛情的年代,還有人相信永恆的愛情嗎?
小南的逝去,與小米始終不渝的等待,讓我看見了人生有限,愛卻無限,看起來越不經意,其實放的最深,我相信愛一個人可以是一輩子,也許真正相愛的時間不多,卻因為一些動人的小回憶,牢牢的貼住彼此的心,最可怕的不是忽然不愛,而是一直愛著,卻發現再也無法觸碰,永遠不能相守,這或許是相愛的人最大的悲哀吧!
如果有幸遇見生命中的小南或小米,不管未來彼此將走向何方,都要記得在屬於他的日子裡,送上一句:「生日快樂!
」簡單的四個字,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渡一生的愛意,讓這四個字變成愛情永恆的意義,或許就能為這無常的人世留下幾許美麗的情懷。
电影一开始其实有被吓倒,三十多岁的刘若英和三十多岁的古天乐,再怎么扮纯情,也不像大学校园里的青葱少年。
再看下去,十年时光,点点滴滴,竟也慢慢融入。
一个个小细节,诙谐或伤感,都是淡淡,回想时又多少有些惘然,相信这些小细节的加入不少是张艾嘉的手笔,让人想起《心动》,那些青春的花呵,怎么就在岁月中慢慢飘零。
小米是个很作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一般来说很不讨喜。
电影反复出现小米妈妈摔门而去的场景——被遗弃的小米缺乏安全感,电影想以此为小米有些莫名其妙的行为开脱。
但这些掩饰不了“作”的本质——怯懦、脆弱、自私、贪心。
小米渴望被关心被疼惜,却又怕受到伤害;不愿意放开怀抱拥有却又舍不得放手。
在神社许愿的时候,小米写的是:我喜欢的人永远不离开我。
注意,是永远不离开,不是永远在一起。
小米们需要的距离是,眼光可以触碰,指尖可以相握,但绝对不要亲密无间——亲极反疏呵。
你不要要求我,因为我从未曾要求过你。
是的,我或许曾暗暗期盼,但从未要求。
“我不要爱,不要爱,可是我离不开”,《假面的告白》里这一句,用来形容这类作女,真是再贴切不过。
作女们以为妥帖准备好一切,足可刀枪不入,只享受温暖不会有刺痛。
然而世事总不如人愿,小米在知道小南婚讯后痛哭流涕的一场戏,朋友以为太过,我却完全能理解。
那天,你问我婚纱,却原来如此,是我会错意,是我自作多情,又羞又恼,这是一层;你曾说会等我嫁不出去的时候娶我,我告诉自己不要当真,我对自己说总有一天你会结婚,无人有这样的耐心,但心底深处何尝不这样期盼,如今失望失落,又是一层;我以为我们十年默契,我以为在你心中我不同寻常,原来和你太太比起来,她是珍宝我是敝屣,这是最伤心处。
概括起来,能伤人的无非是“意料之外”几个字。
小米们放弃爱情去换取安全,却一样被暧昧弄得遍体鳞伤,大约也只有用活该两个字形容。
其实电影不用绞尽脑汁以童年经历来探究这种“作”的原因。
我自问家庭和睦,童年幸福,不一样作得厉害?
所以,这作女小米,看在我眼里,就分外心有戚戚。
就算知道这种心理行径再可厌,也因了溺爱自己而宽容甚至心疼。
我喜欢小南唱生日歌给小米听时,房间里还睡着女友的那一段。
是的,一边是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另一边,尘世中的寂寞需要排遣欲望需要宣泄。
如果电影这样发展下去,本可以在在细琐中慢慢显露出现实那张冷峻的脸。
可惜可惜,刘若英毕竟还是个小女人,最后,一个结尾,小南成了情圣,故事成为意淫。
也许在每个女人的心目中,自己都是公主,都会有好男人一心一意在某个城堡里等着自己。
其实,就算小南真的结婚了又怎么样呢?
小南和小米的故事没有普遍意义上的结局又怎么样呢?
作女们呀,现实中,没有人有这样的耐心等自私胆小的我们。
自作,就要自受。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