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海兽之子

海獣の子供,Children of the Sea

主演:芦田爱菜,石桥阳彩,浦上晟周,森崎温,稻垣吾郎,苍井优,渡边彻,田中泯,富司纯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海兽之子》剧照

海兽之子 剧照 NO.1海兽之子 剧照 NO.2海兽之子 剧照 NO.3海兽之子 剧照 NO.4海兽之子 剧照 NO.5海兽之子 剧照 NO.6海兽之子 剧照 NO.13海兽之子 剧照 NO.14海兽之子 剧照 NO.15海兽之子 剧照 NO.16海兽之子 剧照 NO.17海兽之子 剧照 NO.18海兽之子 剧照 NO.19海兽之子 剧照 NO.20

《海兽之子》剧情介绍

海兽之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偶遇到神秘少年“海”(石桥阳彩配)和“空”(浦上晟周配)的这个炎炎夏天,是琉花(芦田爱菜配)暑期的正式开始。天真无邪的“海”,看透一切的“空”,海洋馆里发光的鱼群,对琉花来说都像是一场浪漫的约定如期而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养敌为患我的军号费马的料理心动大游行不惑之旅黑色的风采狼人庄园珍宝大战超龙珠英雄身后那些事儿刀尖关于艾玛8英里我的主人老有所依丛林的孩子深宅未醒母亲的梦想不良行为女巫寻踪幽冥部队掘地求生我的抗战之铁血轻奇兵蝶影惊魂前行者请回答1994侏罗纪游戏政局密云事故科故事

《海兽之子》长篇影评

 1 ) 【百图预警】一种西方朴素的哲学观念,用日式的美学讲述。8257

2020年11月20日姗姗来迟的【海兽之子】距离其本土上映已经晚了一年多,回想2019年初夏,我坐在阳台上听米津玄师的【海之幽灵】看《论语》的记忆,恍如昨日。

仿佛是冥冥之中某种力量,阻止我对【海兽之子】的垂涎,各种各样的原因,竟然让我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被互联网资源和自媒体解说提前剧透,我甚至连关于这部影片的预告片都没有多看。

这部作品诡异的停在我记忆中的【待办事宜】选项里,却没有被我付诸于观看——直至前两天突然发现定档11月20日。

兴冲冲的找了家偏僻的影院定好首映影票,不出意料的是,影院冷清客人伶仃,竟然允许我——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拎着自带的热奶茶安静祥和的看完整部电影。

我能理解一部分观众对于影片的不友好,这种愤怒的谩骂源于创作方的知识储备对普遍观影群众的知识储备不对等,以及艺术及哲学理念的表现形式对当下年轻人的认识方式产生的断层。

就像这条热评所说:他要的是一种程序化的,诸如一加一等于二的,有“引子,有证明过程”的影片,而非一部打包的,考验观影人知性解析能力的电影,在这种层面上说,导演被市场中一部分观众排斥是必然的。

还有这种,看过之后由于太过于“反其逻辑(理解)”而恶言相向的观众。

然而如果稍微用心去投入的看这种电影,纵观影片背后的哲学逻辑,其实是很朴素的自然主义的唯物哲学观念,然而并非说“朴素”即是一种“落后,陈腐”的哲学观念,事实上,在古人以自身出发,经验拓宽的角度说,站在人的基点向外放射的,非工具化,非精致理性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察世界和臆测宇宙的方式,我们如果不站在一个真理性的“结果”去看,而是站在一种“艺术“的目的去看,是充满了人的伟大和温度的。

这部影片援引了德谟克利特的理论,这是在早期希腊哲学中,(主观)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在影片的开篇,,其实就已经点明。

星的种子,星的孩子,关于星星诞生的故事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大概的思路就是,宇宙之中只有“原子“与”虚无(事实证明,是人类目前无法观测的暗物质)“,宇宙中的星辰组成了宇宙中的各个部分,大到星河, 小至原子,物质永远不灭,人的消逝与诞生,大抵是原子的运动(冲突与聚合)所致。

这种原子论的观点被伊比鸠鲁及克莱修所继承,传承至约翰道尔顿处,最终发展成近代原子理论,为近代微观科学领域奠基。

其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理论至今仍然可用,不仅仅是在物质理论先行的开拓者,更为后世自然科学的先驱者。

我们可以在影片中多处可见德谟克利特的痕迹,譬如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解释的认识问题:通过事物中流散的原子构成的“相“,作用于人类感官的和心灵,产生出的结果就是人类的感情和思想。

这是个物我一体的混沌的唯物观念,是基于理性的一种推测,这一段大概在空与瑠花的对话中,有类似的意思所以这部影片的核心哲学论点,基于德谟克利特的部分——在譬如人于宇宙的关系,人的形态对宇宙的摹态等等确凿无疑,随着我们之后的影片梳理,能看到诸多细节。

那么这部影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标题指被海牛养大的孩子在原作作品中,其实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故事。

注意这里的【人】不是个体,探讨的是一种群体性的抽象【存在】概念,但是需要一个契机展开这个讨论,所以采用了陷入青春期彷徨的女孩儿——瑠花作为叙事主体视觉跟踪的对象。

日式三板斧:讲到存在就要讲人的相互理解——二战后反思狂潮 导演影片的前半段,很好的将夏天焦躁,压抑,闷热的负面情绪压缩在画面中,传达给观影者,这一段的镜头语言虽然颜色明亮,但是因为细节的矛盾:诸如

象征禁止的红灯

朝向不一的水龙头

不对称构图的教室角落和停止的风扇以及难看的字帖以及俯瞰角度下,被审视的女孩瑠花——我们能够感觉这种视角之下对象的弱势

俯瞰角度下,被审视的女孩瑠花和音效的繁复(蝉鸣,运动声,人声嘈杂等混合音效),对于观影者其实施加了一部分压力(这也是一部分观众讨厌电影的原因,因为如果人在碎片化的短视频中浸淫太久则会难以招架这种冗长的压抑感受),

注意这里虚假的笑容与之相呼应的则是作为主角的瑠花被揭露的大于校园矛盾的生活困境。

父母因为深陷婚姻危机已经分居,而缺乏了对孩子的关注(从瑠花在学校受伤之后回到家看到是成堆的垃圾而却步,去父亲工作的单位却被醉心于工作的父亲觉得奇怪“为什么她来找我?

“)而十几岁的青春期孩子,正处于孩童到青年的蜕变阶段,再失去了“自我中心“和如何与陌生的世界达成和解之中摇摆不定,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导演用(桥洞的)画框将瑠花禁锢再一副画面中(传达一种压抑的情绪),

而在水泥的牢笼远方是一望无垠的大海,这是导演预埋的伏笔,为之后的剧情做铺垫。

在影片的前半段,表达瑠花及其家人的困境,多用此类镜头,比如这组瑠花的母亲的初次登场中我们可见:

比之瑠花,其母亲似乎困境更大,一面是同丈夫的夫妻生活失能,一面是同女儿的隔阂,注意这组画面,母亲和瑠花是没有停留在同一画面中的

瑠花父亲在初次登场接电话,在工作环境中被巨大的工作器具挤压在画面中央,画面构图杂乱,传达一种心理导向,即其工作的复杂和失控【注意,瑠花的母亲和父亲出场场景的共同点:同样的杂乱无章,象征着工作和家庭的失控。

】瑠花的母亲比父亲所占比例更大,更(偏于画面边缘)右,象征着一种极端,暗示着家庭矛盾的爆发点是在母亲。

而父亲的画面往往是比较靠中,如果是积极的家庭关系则是稳定的支点,而在一种消极的婚姻关系中,这传达了一种消极的不作为的情感。

导演用这样的叙事语言的累加,使观众逐渐感受到瑠花对自身存在感消失的焦虑,即“产生了一种自我否定“——这是大多数观众都共有的一种必然经历的过程,在之后的瑠花对【海】的对话中,导演嵌入一个画面表现了这种情绪之下濒临崩溃的瑠花状态:

本已经陷入虚无的幻影的自我存在,被风吹起发丝,意味着重新找回实体瑠花作为一名手球队成员,因为太过自我而遭至对手的算计,同时又被同伴所排斥,因为其愤而反击,被老师批评而暂时离队。

注意眼角的光,意味一种清明状态下的恶意这种屈辱的苦闷诱发了积累在胸的负面情绪,在浑浑噩噩间,她走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水族馆。

这里她曾经实现的最美妙的幻想:暗合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我是独一无二的“,潜台词就是呼唤一种“回应“

以及——只有我才能见识的一种“奇迹“

在这里,通过一组非常经典的镜头,完成了作品序章到正片的转变,这组镜头非常经典:

引导进入——暗示一种转变的到来(引导员全篇第一个对瑠花表达出善意)

好奇,郑重(我们的视觉对象)

我们的新视觉对象--位置改变为瑠花视角(我们此刻的观察位置)

再次切换观察视角,情绪的递减,瑠花表情逐渐松懈

光线改变,空间改变,改变情绪预备

表情柔软,注意力衔接上一个镜头,回应观影逻辑,增加舒适感(让观众觉得猜对了)

一家三口,回应瑠花心理期待

从心理期待上升到环境的魔幻——飞在人们头顶的鱼

大环境,稳定情绪的递转注意表情变化及场景变化,这里的伏笔解答了许多问题:第一是瑠花已经很久没有来父母工作的地方了。

【微表情整理:进入时的沉重-进入水族馆过程中的犹豫-进入之后的回退:孩子(弱小,羞怯)状态)】第二是为何瑠花浑浑噩噩之间选择来到水族馆。

【注意进入后三组镜头,全部是亲子关系】第三是瑠花的状态以及水族馆在影片中象征性。

【水族馆本身就是“奇迹“的一种具体表现:在陆地上饲养海生物,水中的生命翱翔在”天空“】这个转场并非首创,古《桃花源记》中也是用类似的转场,通过进入洞窟而转变两个世界,影片的风格也在此处从之前序章中的焦躁转为平和,情绪流放缓,在这里导演深入强化了观影人的视角(以瑠花视角追随导引员,在这里我们的视角对象从瑠花身上提出,我们的观察主体从审视瑠花进入了瑠花视角,这阻碍了之前的负面情绪的累积,有点适可而止,重新清零的意思。

)从这个转场之后,影片进入了超现实部分:瑠花在水族馆的后台,认识了一位寄宿在此地的男孩【海】,男孩还有一位兄弟【空】,他们自小被儒艮

这种海洋生物非常可爱(海牛美人鱼原型)养大,因此不能在陆地久存,作为人类的他们,在物种间产生了认知偏差,为了探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回归人类社会,配合调查和科研。

瑠花与【海】交换了名字——注意:交换名字处于一种类似于仪式的“奇迹舞台中“,双方隔着厚重的玻璃墙,仅仅倚靠口型辨认对方的意思。

在这里,导演就已经剥夺了语言的力量,回应了德谟克利特的”印象“说,为后面的超验展开,埋下伏笔。

追寻“奇迹“是共性,是瑠花同【海】【空】一致的目的,但是区别在于,瑠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类,而【海】【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偶性,因此这为【海】【空】能够在固有的界限范围内遇见第三位共同追寻”奇迹“的同类,而【海】则比其兄长更为健康活力,因而将瑠花从日常生活中解救出来(注意,在【海】去学校找瑠花之时,瑠花正陷入一种普遍的焦虑情感中,她渴望有人将她拽出情绪的沼泽,在听到走廊有脚步声时期待,而声音远去时又萎靡下去。

被负面情绪折磨的她,被循迹而来的【海】找到,声称去带其看”鬼火“)这种拯救和奇迹的对偶,被导演安排着对应了结尾处:瑠花为何下定保护【海】的决心,以及最终将【陨石】喂给【海】的结局。

【海】带瑠花见证了【鬼火(应该是陨石坠落)】并且获知了海的祭典。

海的祭典——对应现代哲学中尼采的酒神精神部分,是一种无我的跨越物种的共鸣。

在尼采的叙事中,达到超越目的唯有极致的(陶醉),这种陶醉是反(理性)的,是个体无法达到的——在古希腊中唯有酒神的信徒所组织的宗教祭奠仪式才能达成,通过一种迷醉,参与者放弃了一切理性的,兽性的,达到了一种短暂的同天地草木同喜同悲的大境界。

这种东方式的认识,是尼采站在叔本华的反面通过批判基督教,极致肯定生命意义所得来的。

在见证了【鬼火】后,瑠花见到了【海】口中的哥哥【空】,在同【空】的交流中,得知了两兄弟命不久矣的事实,哥哥主动配合人类的科研团队尝试寻找延长寿命的方法而失败,只能寄托于更为古老的,神秘的海的祭典。

祭典的核心就是【鬼火】所带来的【陨石】,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放大版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运动理论,原子和原子的碰撞与纠缠产生了奇迹,作为个体的【空】找不到延长寿命的方法,因为期待一种外力的帮助,从人类上升到星辰。

随着友谊的加深,瑠花在【空】【海】的帮助下,认识大海,感受海洋的流动和形式。

然而在未到达祭典之日,【空】的身体已然到达极限,随着对照顾弟弟的嘱托中,【空】将【鬼火(陨石)】交给瑠花,自己回归了海洋。

随后,瑠花暗下决心,一定要守护【海】的生命,随着祭典的到来,瑠花和【海】被座头鲸接走,来到了海洋的漩涡中心,在陨石和海洋的碰撞下,在象征死亡的(陨石——星辰燃烧殆尽的余烬)和新生的(海洋——孕育万物,一切生命的母亲)【这里应该回应了一种海洋诞生假说:陨石撞击海洋诞生生命】力量所带来的超验感受下,瑠花和【海】失去了人类的形态,在抽象的认识层面与世界和生命展开祭典,最终待尘埃落尽,筵宴休止,瑠花与【海】阴阳永隔。

——瑠,通琉,瑠花即晶莹剔透之花。

到这里,瑠花完成了追寻“奇迹”的旅程,随着【空】【海】兄弟的生命消逝,瑠花茫然无措,因为这里蕴含的信息量太大,而观众同样在瑠花的视角中体会到了那种不畅之感,这种不畅感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文方面的,即人们天然对悲剧所携带的“否定”因果律的形式反感,即对于一种理解为【空】【海】兄弟死去的观影体验。

这种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非常功利的普遍价值观念之上,即“忙活了这么半天,全死了”的观念,是一种“有什么用?

”式的价值拷问。

还有一种不畅感则来自于导演的表现形式,一连串的超验叙事剪辑。

注意到有人说这是一种蒙太奇,蒙太奇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即通过多镜头剪辑产生新特质,新含义。

也就是说蒙太奇的镜头是要讲究逻辑的,是要解释一种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联系,是拷问人的感性理解能力的。

而渡边的这段镜头叙事,更多的是(借鉴手法的)意识流,着重点在于打碎理性的精致和重组,以及意象和诗意的传达,潜意识提炼等。

它从女主被伪虎鲸击晕开始,被座头鲸吞入口中带往台风中心,

周围的图形是指向中心作用,增加座头鲸吞瑠花造成的惊吓感观众在这里失去了有一次的观影实感,为我们之后即将看到的画面做了心理铺垫——一种亦真亦幻的铺垫,我们眼见是失去实体的,难辨真假的。

(事实上我们甚至能够预见瑠花将以一种昏迷的姿态在一切事件结束之后。

反视觉习惯的粉色轮廓——造成一种虚化让我们来看这段渡边的镜头表现:注意这里采用粉色的轮廓描边,整个画面采用一种轻浮的,暧昧的色调。

暗示一种梦幻的/不真实的。

采用血红色的模拟,气泡跟血小板难以区分,一种生命意象的阐述。

攻击金色海马——海马具备一种男性符号的隐喻红眼的长相惊悚的深海鱼,追光而噬。

是一种血红的生命的恐怖意象的深化,延续一种压抑性,缓冲观众停留在女主被座头鲸吞食的不适感。

形象惊悚,但是衰老静止的远古鲨鱼——渡边导演将死亡静止的画面摆在荧幕上,目的是为恐怖情绪的段落画下一个句号。

观众理解到这层死亡的意象之后就不会在恐惧了,也就是说,下一个镜头将开始情绪的回升,境界的回升。

在这么深的海沟中,仍有生命——这里开始唤回生的重量,对死亡呈现压倒性的。

注意下一个镜头有个重叠的三叶虫,传达了一种繁衍的,动态的生的概念

利用了恐怖谷效应座头鲸的腹部的是月亮的女神(对应月亮潮汐对海洋的影响),狩猎(对应吞噬瑠花对观影人潜意识的影响)与纯洁(【海】【空】的出世)的女神——阿尔忒弥斯,多乳同时象征丰收与生命

比较著名的就是土耳其博物馆的这座雕像了,注意百乳标志是一种原始的,对女性掌控的生殖力量的崇拜。

柔软的子宫象征安全,柔软的子宫——情绪的暂时安抚:为之后更为激烈的生产(创作爆发)——注意,此时的叙事主题回到了瑠花(女性视角),这种视角跟之前的女神是有潜意识的连接的。

腹中有陨石,借助女性才能发生生育,所以男性吞吃则是毁灭这个镜头讲述的从瑠花的身躯涌出水,其实就是生育的一种意象,也就是导演的一个暗示,一种更高维度的认识即将出现了。

注意这种视角:瑠花是透过生产的水看见的【空】瑠花的“生育”即更高一层的认识:【空】的回归。

这一层即是对【空】已经死亡的事实的否定。

也就是说,瑠花“认识”人挣脱肉体束缚的那种状态(注意【空】是黑色剪影,无实体,仅有思维——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

这种不全面,也是瑠花刚开启生产的阶段,随后不断攀高。

注意这里,是瑠花静止停留的最长的(准备)阶段。

之后随着认识的深化,多是碎片的,动态的,扩张的,超越性的。

海洋祭典的开始。

首先是婴儿般的双眼睁开之后伴随着瑠花的“看见了”

阿耳戈斯——非人领域这里座头鲸腹部的百眼灵动意会为:极致的看见,预示着一种明察。

随着陨石的开裂,瑠花(的意识)开始失去人的身体。

扩散(或者说还原)为空间(意识)。

我们注意,这里导演在空间中用反色保存了瑠花的身体,因为这里讲的是意识形态的高级趋向。

随后意识扩张,吞噬了原本的象征“安全”的子宫空间——此时变成了禁锢。

意识突破了三次禁锢,第一次是瑠花的肉体,第二次是生产的圆,第三次是象征保护和安全的子宫——注意画面闪过的粉色火焰,以一种瞬间的破坏态度,这种燃烧看似灼伤了屏幕,(在观影者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对次元的突破。

注意鲸鱼形态对人形态的转变在海洋的中央上升。

意识的吸收和包容,但是表现的如同泯灭吞噬了一切海的生物。

包括微生物。

最终在星球的表面形成庞大的意识主体

这种主体似人型非人型(注意这里还停留着潜意识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约束),它突起的一端活跃着灵动的眼,真视的欲望伸向宇宙——意味着更进一步的认识扩张。

当认识超越星球和星系时,这种扩张的欲望开始跨越维度

导演用“融化”概念表达了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的趋向。

随着维度的升高,【融化】进化成为【融合】,高维度形状彼此穿插交互却不混乱,维持法则的张力。

最终缩成闪烁的点。

极度的坍塌再迎来一次爆发。

宇宙大爆炸极致的光之后是衰竭

死亡和生命的相依相伴是极致的扩张,是余烬里强大的动能。

超体等科幻作品中均有类似片段拖着划破虚空的尾焰,原子绽放耀眼的光

一般用作绘制宇宙观念,表述原子创生概念一头扎入它的目的地注意这画面,亦有受精的精子进入卵子的含义。

再那些散落的星辰漂浮的宇宙之间,星球诞生了。

星系这里是微观到宏观的转换

背景图片是NASA观察的一个年轻星系诞生的景象。

以及(草履虫)之类的生物诞生过程。

浮游生物的运动又使镜头由宇宙转移回海洋而倚靠这些浮游生物的供养,体型庞大的座头鲸却能够得以生存。

我们的身躯亦是如此,我们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亦拥有这个宇宙所提供给我们的一切。

人自身就是宇宙的一部分/人自身亦是一个宇宙——这是一种佛教观念

星辰组成了我们的基因密码

它们构成了我们的意识(注意这里就是德谟克利特的谬误范畴)

这里采用瑠花母亲形象的意象:1为表述精神层面被安抚的安宁感。

2为对精神上对母性的溯源。

在这种溯源中,瑠花明悟了——这象征真理明察的金眼在背后的火焰中诞生(火焰是生命的更高级精神形式表现,在这段叙事中,已经不再是粘稠恐怖的血液,而是象征人类文明的火焰)

在叙事主体瑠花所产生的象征生命的精神火焰中,却有作为客体的【海】的游来,这里暗示着【海】的生命对瑠花生命的介入,并将在燃烧中走向新的形式。

这种介入,是一种祭品概念,即成为其“燃烧(理解宇宙)”的“替代”

无法互相理解的“误解”在这里,两人的争夺是因瑠花对于【海】的错误理解,于人的角度,错误的理解了【海】夺取【鬼火】的目的(贪婪),而【海】则是海洋生物的视角,是以代替瑠花牺牲的意图而行动。

而瑠花在争夺中,回忆起保护【海】的自己,因而选择回头,这时候的【海】的精神已经变成了她怀抱中的【孩童】

也就是说,【海】的生命在这里已经进入了不同于人的【赤子】的准备阶段。

作为人,母性使瑠花超越了人对真理的渴望,将【陨石(象征着宇宙真理)】喂给了【海】完成了祭典过程。

此时的【海】已经完成了整场祭典

实现了一次拯救 注意这个表情,甚至代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意味,是充满了宗教情感的。

背景音乐是八音盒的生日快乐飓风结束,在天文台的副手拨动“生日快乐“的八音盒,庆祝所有人的新生。

注意,【海】的生命以金色星云的形式回归——这大于了瑠花的理解力

注意这个动作,瑠花抓住的是【海】的碎片,放入口中象征着(成为我的一部分——永远在一起)

画面生动的原因在于丁达尔光线在瑠花父母的呼救声中,瑠花疲惫的漂浮在海面上:灰色而沉重的暖黄绿的色调,传达的是一种“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的意味。

自此,影片的完结。

这一段镜头语言复杂性主要在于一种原子式的世界观和日式美学表达——火焰意象,母性意象,吞噬意象等。

还有被认为“含混不清”的结局,瑠花所经历这一切究竟收获了什么,这种问题会使一部分看影片试图从中收获具体的什么的观众感到愤怒——因为没有清晰的结局,只有一种形而上的和解(甚至还是通过老婆婆的点拨——稍带勉强之意)但是我们宽容的看,导演只是把原作者关于【存在】的讨论,进行了一点取舍,把原本过于宽泛的【存在】概念,用【理解】廓清界限,再回来影片,最终瑠花的父母和解,母亲主动给父亲递上点心,而父亲离家时主动拎走垃圾,科研团队最终理解并保护了【海】【空】兄弟,而瑠花借助【陨石】的力量,短暂的看见了世界,然而当她回退到生活中,那种怅然若失其实就是对于自己的难以和解——因为瑠花经历了一切,停留在【海】的生命的逝去,在瑠花的理解能力之下仍然停留在【死亡】——这需要一种更为简单而直接的【生】的对冲,因为她还只是一个孩子。

所以导演需要阶梯性的完整答案:1是同老婆婆的对话——相信【海】【空】兄弟对瑠花的选择。

并非是无意义的(肯定生命经历进而肯定生命经历的生命载体)

2是为自己的弟弟接生(建立同新生命的联系)

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于【海】的离开呼应,形式的生与死的完善。

3是同自己的母亲和解(肯定自己的生命)

与母亲的和解

人于天地间导演在影片之外,亦有所传达,大概是一种“重量“生命的重量,一种实质重量,这种重量通过一种超现实的叙事,带领观众见一种”大“,并以”大“见”小“来获得的,希望以情绪传达一种”观照“的生活态度,为什么说是超验的,因为是一种想象的:譬如人的身体组成之颗粒,最极端之电子核中是否存在一个蔚然世界?

我们一切皆为星尘组成,那些死去的人不曾远去,只是以星尘的形式回归于这个宇宙。

诸如此类之想象,推翻界限,推翻概念,不囿于因果,反思想,反逻辑的。

更尊重生命的本身(体验)——静态的,动态的。

 2 ) 生命,海洋,宇宙

“明知明天会消失,却还是要发光。

”“如果为了海需要用到那个陨石,你就把肚子剖开拿给他吧。

”“六九八点四五赫兹,星星死亡的声音,整个海都在发烧。

”“如果真的为了那两个孩子好,那么就应该让他们远离那些自以为是的人,那是自以为人类是高等生物的人。

”“好厉害,这么深邃的、黑暗的海底,竟然有生命;一切都是水孕育的生命。

”“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相似的物质构成的,那么这就不是相似,而是相同。

”“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一直是生命的轨迹。

”“抱着鲸的女神也好,穿越时空的少年也好,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整部电影有思考一些东西,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万物是一体的,人来自于宇宙,宇宙中有很多未解的东西,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未解之谜,那些妄图操纵自然的人必然是会失败的,海洋是万物的母亲,海洋孕育了从宇宙来的一切生命,人类最终应该归于海洋,只是节奏未免有点太慢,而且有很多内容,到最后也没有解释清楚,不知导演是怎样思考的,不过电影中唯美的画面,颇具哲学思辩的内涵,还是值得让人一看的。

电影的画面是真的非常的唯美,每一帧,每一张图都经过了精细的打磨,整部电影看下来,可以说是欣赏海海与宇宙的一个视觉的盛宴,虽然剧情略显拖沓,但是完美的画面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

故事从女主暑假的时候开始,我们女主本来是排球社的社员,在暑假第一天练习排球的时候被人家故意绊倒了,然后她反击撞了人家鼻子,结果老师却让她给被撞的鼻子的人道歉,明明是人家先绊倒她的,为什么要让女主去道歉呢,我们女主自然不会答应,这给谁,谁也不会答应的,女主又想起了小时候,在父亲母亲工作的水族馆看到的壮丽场面,然后跑到水族馆去了,结果在水族馆遇到了一位被儒艮养大的少年——海,经过父亲的介绍,女主知道了这是大海之子,海还有个哥哥叫空,空在接受完检查之后也与女主见了面,一颗陨石的坠落,引起了很多人的在意,这颗陨石到底带来了什么,在海和空的带领下,女主踏上的一段神奇的旅途,他将前往所有人都在期待的、鲸群们用歌声传递信息来通知海洋生物参加的所谓的生命的祭典。

反正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叙事非常拉垮,而且故事中有太多的谜团没有解开,为什么女主的父亲跟母亲不和,这个到后面没有说,为什么女主的母亲整日酗酒,这个到后面也没有说,为什么有人说女主的母亲是传奇训练师,但是女主的母亲现在在休假,这个也没有说,女主的父亲和母亲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也没有说。

这还不算,本来有一群军方打算利用两个海之少年参加祭典的时候,趁机夺取海之祭典的什么东西,但是军方后来怎么样了也没说,就给了一个画面,军方的阴谋到底是什么,后面提都不提。

两个海之少年,其中一个把一个陨石的碎片喂到了女主的肚子里面去,然后那个海之少年就消失在了海里面,怎么消失的,为什么消失的,作者没说,然后再到后面,祭典开始了,莫名其妙的,剩下的那个少年,也就是女主喜欢的,想要保护的那个少年,从女主的胃中把那个陨石的碎片抠出来了,然后那个少年想要把碎片自己吞下去,女主拼命的拦着不让他吞, 然后碎片飞走了,两个人去抢碎片,抢到碎片之后,女主又让他把碎片吞下去了,那女主你之前阻止他是为了什么,作者没说。

再到后面,更莫名其妙的,两个人欣赏的一组很唯美的画面之后,然后又从宇宙中又落到了海底,然后女主想保护的那个少年就那样当着他的面,化为气泡又消失了,女主后来抓了一片,然后被冲上岸的时候还把那一片吞下去了,她这么做的意义,难道是为了让那个少年的一部分永远存在在自己体内吗,还有那两个少年到底为什么而来,后来又为什么消失,他们带女主看那个祭典到底有什么意义,作者都没说,军方到底想得到什么,科学家研究了两个少年又有什么结果,作者还是没说。

最后的主题上升到了宇宙生命,就是我们的生命和自然界的万物和宇宙都是一体的,这个是这个电影它的一个中心的思想,但是这个思想就很难让人产生共情,而且跟前面的那些铺陈吧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你没有前面那些铺陈,你也可以讲出这些东西,虽然生命以及宇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如果能讲述地更好一点,岂不更美吗,也会让人觉得更感同身受的。

以下附上,本人看此电影时,拍下的一些唯美画面: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505297319304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505763411146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507587146753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510254724155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716979653681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717256999016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718263110356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3718976929713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4085151202752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4085294593770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4085919017557 。

https://m.weibo.cn/7488159225/4574087052271452 。

完。

 3 ) 海兽之子 世界观

“星辰万千,海为胞宫。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有大海的星球便是子宫,陨石是精子,受精是庆典。

" 在有海的星球里,每当有陨石滑落进大海便象征着庆典的开始,庆典是一场海的狂欢,是一个受孕过程,每一次庆典代表着生命新的轮回。

大海为卵细胞,陨石为精子,两者受孕需要经过一定路程和养分,而这养分就是在海里长大的“空”和“海”,而空和海的职责在于将精子与卵细胞激活,并把精子也就是陨石带到庆典中央,与象征着卵子的大海,象征大海的鲸鱼结合,并成为其养分,这样就算一次生命的轮回完成。

每一次庆典都会邀请嘉宾进行旁观,而这一次邀请的嘉宾就是琉花。

 4 ) 镰仓第一片。

“ Death-dealing waves sing meaningless ballads to the children, even like a mother while rocking her baby's cradle. ” 泰戈尔《新月集》21呼唤小宇宙的影片。

告诉我们,秘密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心间。

电影从一个小插曲开始:琉花在暑训中被教练辞退,从小巷中跑下来的感觉真好,各种各样的花草的光泽射进我们的眼,还有赤红色的蜀葵花,那种感觉真好啊。

(48分钟的小森林也是)第11分钟出现江之岛站,哦,原来又是发生在镰仓啊,和灌篮高手一样。

看来镰仓有一个巨大的水族馆啊,就像一个小型海洋。

两个主角在这里相见,硫花看到了儒艮养大的男孩——海。

与另一个养大的孩子一起,他们就是日本的高僧名字——空海。

在琉花失意的时候,海又在学校里找到了他,并且带她去看鬼火,真的是很好的效果呢(第24分钟)。

在水中穿行的画面,真的和漫画中一种感觉。

秃顶老头Jim说,鲸鱼能通过歌声在海洋把自己的所见所想,100%传达给同类,而人类只有它的50%能力。

那种鲸鱼的发光,就是在世界各地寻找祭典的宾客。

离那一天也越来越近了,大家都在等待着。

54分钟小伙伴做了波士顿龙虾的料理,看的真是高兴呢。

音乐也好听极了。

天空和海洋要合体了呢。

而那一颗在人体中的陨石也觉醒了,要成为漩涡的中心。

The whistle of the wind. The memory of the sea. The sound of Big Bang.——蛇眼式爆炸的瞬间。

我贵食母。

对女孩来说,一切像是一场梦。

2看了非常感动,写了一首诗。

The Torrent of Terra will come!

Some say our whitewash will be smashed, All our masks will be shattered, say some.And I say every self will be refreshed.Break out our limits in this Torrent!

And the name of it is Life the Great.

 5 ) 对话渡边步:希望能更多的向大家传达动画存在的意义(TIFF2019)

Q:请您谈谈本片的创作背景,听说是制作团队直接找您的?

渡边步:是的。

我本人的话,从他连载的时候就有开始关注,是原作的粉丝。

然后有一天,4︒C的田中荣子制片人跟我说有一部作品想拍成动画,我很好奇问她是什么作品,才知道是【海兽之子】。

真的没有想到,刚开始真的很吃惊,这是最初的契机。

Q:这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渡边步:是的,我都快记不清了,好象是2013年左右的事。

最初去见五十岚老师的时候差不多是这个时间,通过编辑聊了一些,所以花了6年左右吧。

最开始整部作品如何构成是让我很烦恼的地方。

从时间上来说的话,大概花了六分之一的时间,也就是一年左右来考虑如何构成,花了不少的时间。

Q:您对原作的感想是如何的呢?

渡边步:五十岚老师的作品主题都很大,而且都比较沉重。

再来他的作品想要找到答案,需要读者自己去理解诠释才能得到。

所以我们的读后感如何通过映像来表现也是很困难的一点,是当时课题中的一个。

Q:就像您所说的,比起是读漫画,更像是在体验。

脚本的话,想要制作成一部2小时的电影是很难的,这次影片中是以琉花为主人公,他的冒险为主线拍摄的,您当时是如何决定的?

渡边步:电影的主线其实可以有两条,一条是世界各地生活在海里的少年们,然后另一条就是在其中插入的琉花的剧情。

刚开始我很贪婪,像对两条线都进行完美诠释,所以试着做了剧本,但是完成后发现根本不可能完成,除非拍成5小时的作品,那样肯定没人会看。

于是就在犹豫将那条线放在副位号,因为琉花的话能够衔接整个故事的发展,有助于整体构成所以在考虑了很多以后,还是觉得以琉花为主线拍摄。

Q:您写剧本的时候有和原作者五十岚老师交流讨论吗?

渡边步:老师有说想拍成一部真正意义上关于海洋的电影,我吓了一跳。

老师的故事很有深度,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诠释,是很有内涵的作品,所以基本随我们自由发挥。

他也说了,这样的话,我也很想看看这种形式的【海兽之子】,很容易就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Q:之前在日本国内公映时,我也有幸看了这部作品,虽然说是以琉花的经历为主线,但整部作品从一开始就让我觉得是一场体验之旅。

和其他动画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画面中的人物背景的构成比可以说是5:5,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别讲究的地方吗?

渡边步:原作中的每一幅画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是很有压迫感的,如何把这种感觉体现在映像中,不草草了事,把每个画面的密度都做到最高,是当时我们面临的挑战。

所以如果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他其他作品没有的体验,有仿佛要被吸入画面中的感觉的话,可以说达到了我们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Q:影片在美术方面您也花了很多心思吧?

渡边步:是的。

木村真二老师是一位很厉害的画家,哪怕我们没有要求什么他也能画出震撼人心的画。

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上去好像是照片一样的背景,其实是通过绘画来表现出来的,这是比较讲究的一点,会更有味道。

然后从中溢出的生命感,比起真实感更重要的是生命感,是这样的一种诠释,所以我觉得很少有画家能做到这点,和这次的主题很吻合。

Q:用的颜色也是,很好的体现的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还有小西(贤一)先生真的太棒了。

渡边步:真的是,我真的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让大家完全了解到他的优秀。

Q:从企画开始就是和小西先生一起讨论的吗?

渡边步:是的。

可以这么说,制片人也想请小西先生,如果没有他的话,我觉得这部作品无法完成。

Q:20013年的话,还是在【辉夜姬】的时候吧?

渡边步:是的,那时候我责任很大,有很多工作都很费劲。

Q:这次的人物设计真的很棒,和漫画也有很大的区别,是从小西先生自己的观点来设计的吧?

关于这点您怎么看?

渡边步:是的,您能这样想,我想消息先生看到很高兴。

我个人的话,并不是想通过动画化,以动画来诠释后,减少了情报量,或者把它感想化,在这点上,我和小西先生是意见一致的。

所以不是因为我的意见,而是他自己通过作品得到的感受,再提高密度,达到最后的主题。

所以比起详细的指示,我们对原作的感想和这次想达到的效果不谋而合,所以不能说是操劳,而是从一开始就沉迷其中了。

Q:像您刚刚说的漫画和动画还是有区别的,关于这点有没有跟原作者五十岚老师商量呢?

渡边步:老师是一位很绅士的人。

只要是以原作漫画为出发点,怎样的形式都可以,真的很宽容,都听凭我们的选择,像人物设计也是,从他的观点他觉得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但是从小西先生的观点的话可能是另外一种感觉的人物,在这方面他完全不在意。

当然,作为我们来说,因为我们是原作粉,所以尽量还是追随原作的,但是五十岚老师说有挑战才更兴奋,这是老师的态度,在这方面我和小西先生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Q:作为一种体验,音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久石先生也是【辉夜姬】以来的第一次参与电影音乐制作吧?

渡边步:是的,而且是第一次做吉普力以外的作品。

我也是他的大粉丝,从少年时期起就很喜欢他,小时候还怀抱着如果自己拍电影一定要找他做音乐的梦想。

能够达成这次合作时通过了很多人的帮助,慢慢的接触促进才终于有机会和他见面。

真的完成了一个大梦想。

Q:这次我觉得声音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在制作音乐的过程中也和久石先生进行了很多交流吗?

渡边步:在拜访久石先生之前,他的名字就已经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因为我觉得他的音乐风格很符合这部作品。

之后有机会和他接触,他也读了原作。

在第一次洽谈的时候,我希望要比较客观的音乐,然后他说这和我现在的风格很像,让我觉得梦想实现了,在进入详细的洽谈之前,我们对于原作的感受就很一致,真的是请了一位优秀的音乐制作。

Q:声优大家也很优秀,您特意选了和原作中的登场人物年龄相近的声优吧?

是通过海选还是直接发邀请的?

渡边步:我也有考虑过通过海选这种方式,但在这之前一直都在想琉花应该有着怎样的声音。

然后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广告里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声音,那个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中,觉得就是它了,然后查了一下,发现是芦原爱菜,本来就是很有名的小演员,不知不觉已经长到了14岁,我就要这个声音,就是这个声音,所以海选什么都不要了,直接找到制片人说想跟这个孩子合作,能不能让我们见个面。

当时我都没想过如果被她拒绝了要怎么办,就希望她能够来配音。

还好他答应了,所以声音以高中生左右为设定,是以她为中心成立的,其他的也选了年龄相近的,然后比较真实的声音,来构成了整体基调。

Q:五十岚老师对于完成作品有什么感想?

渡边步:老师说,不容易啊,能做到这一步,估计是我们尽情的发挥了。

还有就是觉得观众的反应比漫画时更值得期待,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我们留了足够的空间让观众发挥想象力,能够自由的诠释。

但因为我们实在太喜爱原作了,所以比起拍一部娱乐片,而是想通过电影手法在拍一遍原作,我们是这样的态度,所以如果观众能感受到我们的电影是【海兽之子】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我们会很高兴。

Q:确实,我在看网上的评价的时候,有很多观众都说看不懂,我觉得看不懂也是一种意见。

渡边步:谢谢您能这样说,这部电影的存在意义能够体现出来了。

Q:有很多电影爱好者都觉得这部作品和【2001年太空漫游】很像,您觉得呢?

渡边步:我去海外的时候,法国和美国也有这样的意见,但我个人的话完全是无意识的。

最初看完成版的时候,我也觉得恩好像这个感觉在哪里看到过,或许真的挺像的。

当然我喜欢的电影作品,或者说对我有影响的电影作品中,确实【2001年太空漫游】也是其中一部,可能在构成上会有相似之处,如果有人说两部作品很相似的话,我个人还是很高兴的。

Q:这次还参加了很多海外的电影节吧?

海外观众的反应如何?

渡边步:是的。

因为故事很有趣,所以到哪里大家的反应都一样。

当然看不懂这方面的意见也有,但也有很多观众非常感动,反响都很好,可以说是跨越了语言的障碍。

我个人的话能送到海外参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也对电影宣传有很大的帮助。

Q:本片这次在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动画片部门中上映,我认为东京国际电影节中最受关注的部门就是动画部门了,您怎么看现在的日本动画,近年原创作品或者说电影作品越来越多了,您觉得现在的现状呀日本电影怎么样?

渡边步:能有这样的盛况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各种各样形式的动画走入大家的视野,是得民心的好机会,希望能更多的向大家传达动画存在的意义,希望能有更多种类的动画出现。

Q:以前渡边导演您的作品【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2006】也在中国公映过,这是中国大陆院线公映的第一部日本动画电影,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国的动画界现在也在渐渐的崛起,您对中国的动画产业有什么看法吗?

渡边步:我觉得作为今后还会扩张的市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

但我比起这些,我跟多的感受到的是大家对于动画的欲求,热忱,热情,比起技术,大家对于现在该创作的动画的思路是源源不断的,年轻的制作者们大家都寻求着刺激,互相切磋,让人感到很热血沸腾。

所以继续下去的话,日本估计马上就要被超越了吧。

从这方面来看,很有将来性,可以说是一个手握着能让动画更多样性的钥匙的国家。

 6 ) 我来为你解释影片中每一个你没看懂的细节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哈喽大家好,我是B站上的一个影视类up主,主要是深度解读一些文艺向或有深度的剧情类电影的,最近看了《海兽之子》,感觉肯定好多人没看懂,所以屁颠儿屁颠儿的来给大家答疑解惑来了。

不想看文字的同学可以来B站看我的视频版解读,欢迎大家关注。

再说看不懂《海兽之子》你就来打我!

-- 小明陪你看懂《海兽之子》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这部动画电影的观影门槛极高,其中涵盖了物理学、哲学、神学、数学、天文学、生物学、生理学、气象学、语言学、文学的相关知识,诺兰的《信条》和《星际穿越》在这方面都相形见绌。

我看遍了全网的影评,有几位大神的文章极具引导性,但是里面到处都是专业名词,看完后只能说不明觉厉,别担心,我这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打开这幅神奇的画卷。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可以先了解以下几个知识,这样观影门槛将大幅降低。

这部影片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一个叫做“胚种论”的假说上的,简单来讲就是地球最初的生命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由携带着原始生命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后带来的,这个理论并不是主流理论,所以很多人没听说过。

也许你会问彗星上的生命又是哪里来的?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高维空间的高等生命,这又涉及另一个假说,我就不展开了,影片里的这段台词就暗示了他们的存在。

胚种论另一个知识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卵子受精的过程,这个我在解读部分细讲。

接下来的内容,希望你是在影院看过之后再来看的,我会把影片中的诸多细节一一给大家解读出来。

既然是一部电影,我们就要以电影的角度来欣赏他。

电影的开始,琉花与同学发生摩擦,与母亲疏于交流,但其实她的内心是在乎这些人的,琉花在面对这些困境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是认为自己不被人理解,这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少女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接下来提到了鲸歌,提到人类的语言其实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转化成语言的同时信息会有损耗,但鲸歌可以,这时,琉花的这个人物的任务就明确了,她的成长就是学会向别人袒露内心。

本以为已经结束的暑假又开始了。

向日葵是琉花暑假的象征在这场成长的冒险中,充当领路人的空和海,从小被儒艮养育,他们的困境是不知道从何而来,要去何方,他们追寻的是自己存在的意义。

所以他们跟随吉姆离开了大海。

他们受到鲸歌的指引,直到空找到了陨石,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万千星辰,海为胞宫,人为乳房,空为乐园”,科学调查后说明空和海都是人类,所以他们是“乳房”,是陨石的营养液,要将陨石带到胞宫之中。

也因此,空和海死后均化成了养料,滋养了万物。

空和海其实就是高维生命投下的众多“海兽之子”之一,蒂蒂说自己儿时也曾遇到过可以佐证,同时也说明蒂蒂也曾经和琉花一样,成为庆典的宾客。

蒂蒂的佐证我们再说一下几条暗线。

一个是琉花的妈妈,说到这我不得不提一句,一定要去电影院看,我曾看过几个版本的字幕,只有电影院版本的字幕是最通顺的,这直接影响到了这条暗线的表达。

琉花妈妈的性格像琉花一样,蜷缩在自己的空间,拒绝沟通,而琉花的爸爸无法接纳这样的加奈子,最终离开了母女二人,从种种细节来看,琉花一早出门时刚收拾好的空酒罐,打完人回来就又多了两个,一上午就喝了至少两罐,这都是非常细致的试听语言,说明了母亲酗酒的状态。

琉花出门前

琉花回家后琉花和母亲的矛盾也源自彼此封闭的内心。

直到最后,琉花爸爸和妈妈间一段对话,妈妈把啤酒换成了水果,暗示了内心的成长,虽然他们的成长过程被略过了,但最终又成为了一家人并有了新的宝宝。

拿走啤酒

换成水果

爸爸把装满酒瓶的垃圾拿走关于之前发生了什么,我不认可妈妈也是被选中的客人的这个说法,因为导演在访谈中明确表述这个客人不是可传承的宿命,而是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有可能被选中的。

从细节来看,加奈子被称为传说中的饲养员,他更大的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比如产后抑郁或者因饲养的海兽死亡而引起的抑郁,没有明确交代说明这个并不重要。

第二条暗线是关于傲慢的人类的,海洋学家吉姆为了科学研究鲸歌和庆典,而背后的军方和商人却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海洋资源。

军人和商人分别代表着权利和金钱,也代表了世界上大部分人,你我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这种傲慢,沉醉于对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的感叹和赞美中,缺少对于自然万物以及对神的敬畏之心。

权力

金钱而吉姆代表着信仰科学的人,他们探寻宇宙的本质,但却一直被暗物质蒙蔽着双眼,人类目光是有极限的,所见所听只能得其万之一二,这正说明了目前人类科学的局限性。

这里暗含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的哲学思想,因为不影响理解,所以感兴趣的同学自行查阅即可。

洞穴之喻第三条暗线是蒂蒂的,蒂蒂一直在追逐着鲸歌,以帮助庆典的完成,直到最后,她暗示了她曾经也是受邀的宾客,蒂蒂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日本口弦琴,是日本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的传统乐器,加上她奇特的相貌,印证了她的原始身份。

Mukkuri她的台词及其晦涩难懂,其实就是紧扣语言无法完全的表达她的想法的这个命题,所以她用音乐来传达,对于外族的我们而言更难听懂,原因只是我们不懂解读,如同鲸歌,至少,这音乐里已经表达了她的全部内容。

蒂蒂的一生都在为庆典服务,海上的业务她从不拒绝,她也从中推断出了高维生命的存在,有着同样语言体系的助手安格勒,可能也是曾经的宾客,比如,他就告诉琉花要“当心点海”,所以他至少是知道海和空的身份的。

好了,关于剧情部分,我就梳理到这里,接下来,我将真正的开始解读这部电影了。

我先问一句,为什么电影被称之为第七艺术?

因为他不应该仅仅是被用于娱乐消费的内容,他不是只用来不停抖包袱的容器,也不是只为了呈现视觉奇观的屏幕,他可以表达更多。

这部影片看似是琉花的暑假冒险之旅,实则是人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三问。

影片中第一个哲学思想是“发光是希望别人来找到他”,这源自著名哲学家乔治·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思想,这是一个唯心论思想,这对于像我们一样以唯物主义为主流的社会来讲,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乔治·贝克莱片中以海洋学家吉姆的立场给出了答案,我们要像柏拉图“洞穴之喻”中的人一样,走出洞穴,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我们身处的宇宙,才能更加接近真相。

而那句“发光是希望别人来找到他”,正是人类不停地寻找外星生命行为的心理解读,我们在浩瀚而黑暗的宇宙中倍感孤独,不停地点亮自己来寻找同类。

旅行者1号携带者人类的信息飞出太阳系,这就是人类向宇宙发出的光第二个哲学思想是琉花的那句“我即宇宙?

”,琉花在庆典中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创造了一个宇宙,另一个是赋予他生命,那她创造的宇宙到底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但这正应了佛教中的那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空和海兄弟俩哲学三问的答案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来,琉花因观察了宇宙的创生以及生命的诞生之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也得到了答案,至于“要到哪里去”,在片尾似乎也得到了答案,那首歌谣是外婆唱给妈妈听,后又由妈妈唱给她听,这是一种传承,而她似乎也找到了应该传承的东西,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翻译错误,应该是外婆观众姥爷们,你们的哲学三问有答案了吗?

以上是隐藏在影片中的哲学命题探讨,影片中藏着的细节我也在之前的解读中提到了,下面我补充其他一些细节。

1. 关于一些动物 植物的隐喻。

座头鲸是庆典中卵细胞的容器,网上说在《圣经·旧约》中先知约拿被鲸鱼吞进肚子里最终生还,因此鲸鱼在这里隐喻重生。

《圣经》中的记载我没有仔细核实,但是这和片中的场景极为相似,另外鲸鱼也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胎生生物,作为容器也是非常合适。

约拿被鲸鱼吞掉最终生还鲸鱼腹部的花纹是一个拥有多个乳房的女神,充满了母性,暗示他的使命就是孕育。

腹部的花纹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花是朱槿花,注意观察,不同时间花的样子也不同,在庆典到来之际,花朵盛开,雌蕊奔放的向上伸展,雄蕊缠绕在雌蕊上,具有极强的性繁殖和生命力的暗示。

而在商人和军人最后发现助手那艘船的时候,朱槿花也散落在金钱之上,暗示了生命的地位。

朱槿花

海马是一种雄性代孕的动物,出现在庆典中,正是琉花与海空使命的一种暗示。

雄性海马不是“生育”而是“代孕”2. 两颗流星为什么只有一颗陨石。

我猜很多人认为两颗流星是指代海和空,但其实不是,庆典在时间长河中是发生过多次,蒂蒂就是佐证,那另一个陨石到底去了哪里,一种可能是化为了灰烬,但在片头的新闻中美国曼哈顿出现了身上具有同样花纹的鲸鱼,我猜测,另一个陨石陨落在了地球的其他区域,准备着另一个庆典。

曼哈顿出现鲸鱼的新闻,应该与琉花处的鲸鱼不是同一只3. 蒂蒂和助手船的名字他们两个人的船都有着相同的名字,在巴厘岛的语言中,他的意思是“二元对立”,即凡事都有两面性,点出了影片对于死亡与新生的思考。

在鲸鱼肚子里的那片沙滩上,沙滩也同样是死与生的分界,对于陆上生物来讲来到陆地意味着生存,进入海洋就面临死亡,而对于海洋生物来讲恰恰相反。

死与生的二元对立关系,却因视角的不同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Rwa Bhineda意为二元对立

鲸鱼肚中的那片沙滩,琉花也分不清海究竟是哪边4. 赤潮

赤潮现象在琉花和海找到空的那天傍晚,大海变成了红色,这是一种赤潮现象,晚上潮水发出蓝色的光芒,这些都是一些藻类、浮游生物以及细菌的作用。

影片里大海就是子宫的化身,赤潮正是月经的象征,别以为我是胡说八道,来,上证据。

赤潮当天,吉姆汇报时背后有一张月相图,当天的月相是朔的前一天,应该是农历的月底,而庆典发生在满月,你算算,如果赤潮当天是月经第一天的话,庆典当天是不是正好是排卵期?

根据月相变化以及表格中2月有29天来看,基本上可以推断出故事发生在2015年

当天月相为“朔”的前一天,农历的月底

祭典发生在满月,恰好是排卵期5. 为什么有大量的深海鱼类死亡很多人又解读了,“这些鱼象征着精子”,那我只能说象征精子的东西也太多了吧,陨石是精子,海是精子,有的没的都是精子。

这些鱼明确说是深海鱼,为什么没有浅海鱼?

答案是陨石陨落后,鱼类都成群结队的追逐陨石,空就是随着鱼群找到的陨石,这些深海鱼类也是一样,从深海里追逐着陨石,但随着上浮,海水压力降低,身体内外压失衡导致死亡,最终被海浪推到了沙滩上。

只有深海鱼类大量死亡最后,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祭典全过程。

鲸鱼身上的生命女神拥有众多的眼睛,眼睛激活四散开来

意为高维生物的眼睛陨石展开,疑似打开高维空间,空间迅速扩张,将三维万物分解成宇宙的基础元素,最终汇聚成卡拉比丘流形

弦理论中的卡拉比-丘流形

这是科学家描绘的版本这个是弦理论中的6维空间,极其微小,大量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所学到的基本粒子比如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等都是弦在这个卡拉比丘流形中振动产生。

这里卡拉比丘流形极度坍缩,最终爆炸,如同我们所知的奇点爆炸一样,因而一个新的宇宙诞生。

新生的宇宙迅速的被暗物质所填充。

暗物质填充接下来我推测是星体间相互碰撞,一颗小型星体撞击大的恒星导致恒星死亡形成类星体,然后展示了蝴蝶星云,这两个星体的中心应该都是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巨大恒星,可能代表着星体的演进

星体碰撞

类星体,中心极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前景出现各种远古时期的低等生命,预示着生命的大量形成,这就是胚种论中最初生命的来源。

而整个宇宙就是琉花的身体。

蝴蝶星云和低等生命

整个宇宙容纳在琉花的身体里此时画面呈现的是卵子受精的过程,代表高等生命的孕育过程,相对比的是刚才低等生命的无性繁殖。

无数精子冲向卵子琉花周围的火焰是保护精子的外壳-糖蛋白,他可以抑制顶体酶释放

红色火焰像是精子的外壳-糖蛋白这时,海来到身边,开始抢夺陨石,抢夺过程中,他们也在奔向卵子,脱离糖蛋白后,黄色的顶体酶喷涌而出,帮助他们突破卵子的外壳-透明带,抵达卵子内部。

顶体酶释放

突破透明带,进入卵子内部此时卵子迅速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生成第二极体,渴望精子带来另一半DNA完成受精,周围众多的眼睛可能就是高维生命正在观察,眼看受精就要失败,急得那是抓耳挠腮。

代表高维生命的眼睛很是焦急琉花此时终于认清海的使命,放弃争夺,卵子成功受精,完成生命的大和谐。

最终一起落入大海,下坠之时,琉花紧紧抱住海的躯壳,保护着海,而海又变身成空反过来保护着琉花。

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空反过来保护着琉花也许你刚刚打开电梯,但我的实况解说已经结束。

此等意识流,像极了《2001太空漫游》的那段奇妙之旅,看不看得懂都没关系,记住,语言以及我们的视觉听觉都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去feel,你才能真的学废。

好了,今天的解读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等等,当我本以为我真的看懂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脑海里仍然存在着很多疑问。

片尾的椅子是什么意思?

我对“我即宇宙”的解释真的通顺吗?

琉花的妈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第二颗陨石到底去了哪里?

深海鱼类的死亡真的是我以为的那样吗?

片尾椅子最后一张是有一朵朱槿花的带着这么多问题,我翻开了《海兽之子》的原著漫画,本想着快速翻看只求找到答案的我却对这部漫画欲罢不能!

果然一部2个小时的动画电影去容纳这么庞大的世界观是有些强人锁男。

原著漫画远比动画版黑暗的多,祭典的发生频率也远超我的想象。

在漫画中,我们的宇宙就像是被包裹在一个人体之中,这样,琉花看到的宇宙在她身体里就说的通了。

宇宙中,有海洋的星球都是子宫,而这些星球上都大量存在着像海和空一样的使者,他们像卵巢中某些细胞和分泌物一样,周而复始的诞生与死亡,只为等待着精子的到来。

同时精子和精子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其实就是使者间的竞争,想到这里,第二颗陨石的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没能抵达祭典。

神学意味很强

漫画中也对琉花和加奈子的身世有了说明,加奈子生于海女一族,海女就是指不带辅助呼吸装置、只身潜入海底捕捞龙虾、扇贝等海产品的女性。

现在在日韩都还有这种职业。

而加奈子一族都具有与海对话的能力,直到生育后丧失,加奈子非常抵触自己的身世,与当时在附近考察的安海正明私奔,最终有了琉花。

在电影里,这一段不单单是略掉了,更是进行了改编,但基本上合情合理。

海女

深海鱼类的死亡跟我猜的差不多,只不过这些鱼类不是追逐陨石,而是想要吃掉发光的空,就像空死亡的时候沙滩上的动物一样。

片尾的椅子是有一个传说,在某座岛上,海岸边摆放椅子来方便他们祖先的灵魂回来,而祖先们也会在椅子上留下点什么来作为回来的证明。

所以结尾的最后一个场景里椅子上多了一朵朱槿花。

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留在漫画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去探索。

整体而言,虽然在电影化的过程中让内容的表达有些晦涩,但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能摘得奥斯卡最佳动画,我一点儿也不意外,至少比另一部《某某之子》是强多了。

别忘了点赞关注加分享,我是小明,我们下期再见

 7 ) 用系统论分析后,我知道这片子的问题在哪里了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博主坚信这片子晦涩得很有深度,评价低全是读者问题。

跟他议论一番之后我反而发现这片子的问题了。

虽然用系统论来分析是杀鸡用牛刀。

但还是借用一下。

今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都是需要区分层级的。

有些问题在宏观层面,有些在中观层面,有些在微观层面。

以《海兽之子》为例,宇宙运行是宏观层面,家庭关系和社会运行是中观层面,有性繁殖是微观层面。

结果这片子把这三者搅合在一起了,用人类这个中观层面统摄了一切,我就是宇宙,宇宙的起源奥秘就在摇篮曲里,一切思想(关于宇宙起源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回忆来获得。

既否定了宏观的存在,又否定了微观的存在,最后当然也否定了人的存在。

(最后这句得看诸位本身持有何种信念——人是什么?

)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今天知道的一切都是在神经机能上获得经验,这片子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绝对不足以我们在微观上还原生物生殖规律,也不能在宏观上还原宇宙诞生规律。

你说它晦涩吗?

不,它是讲不清。

也别说什么复杂不说人话了,它不是只给结论不论证,它连观测都不允许。

你想一个单线程单样本的故事,你怎么总结这个系统的规律啊。

……拜托不要过来点个没用就跑行不,我倒想听听你关于系统论的看法呢。

哈哈哈,这“真香”现场也是没谁了。

 8 ) 海与宇宙与万物起源———哲学美

海兽之子,刚刚看完了,评分不高,很多人评论看完很失望。

我建议多刷,不刷个三四次,你都不好意思推荐。

毕竟花了三四次冤枉钱的你再不去推荐都不值得票钱和智商税了。

画风五分,中规中矩,因人而异,外行观感一般。

后半段略显猎奇的转变也还可以。

音效方面体验拉满,并没有略显突兀的音效。

前半段的日常剧情到后半段的哲学转变过程平滑,没有很突兀的感觉。

前面旁白声优声音特别有感觉。

总之神作好看,我看完打了一下午游戏久久不能忘怀。

看不懂这种讴歌自己小世界的奇葩成长逻辑怎么那么多人吹,说真的,不如叫起源之子,海兽真是委屈了。

正如电影里面自己说的,人只能用语言表达百分之五十的思想,我从这里面能感觉到的那百分之五十就是一个人在自己小世界里面yy出来了一套奇葩的逻辑还觉得存在即合理想要通过影视作品散播出去。

我希望那些一知半解或者不懂装懂的人认清这个剧情就是哲学。

别盲目吹剧情,画风配乐声优表现力都可以吹,但是这个作品现在就是争议之作,我的理念觉得它是一个凡学之作,希望那些研究哲学的可以解析一下让我们了解了解

 9 ) 要不就认真做个艺术片,要不就认真做个商业片,谢谢

就,真的好美,动画好牛逼!!

艺术观感极佳。

看完没看影评之前,我也看得出来影片要讲什么,讲生命在海里起源,讲宇宙和人一体,讲一些神秘主义,讲盲目迷信科学的失败。

好了,但是就故事的观感上来说,就还是很差。

非常差。

看了几个高分影评,我觉得讲的对,本身讲的那些我也看懂了。

尤其是在庆典那段大量的碉炸天的画面简直就不是暗喻而是明明白白告诉你它电影就是要讲宇宙,讲起源,讲生命,人们追求的执念,其实都是虚妄。

如果这都看不懂,不要紧,旁白会告诉你,会清楚直白的告诉你这个片子在讲什么。

我本来想打四星,但是故事真的对不起,要不就不要讲故事了吧,做艺术片那肯定5星好评啊!

但是并不,并没有,在此之外电影一定要讲女孩的故事,讲她的社团,讲水族馆,还要顺带diss一下日本海军。

然后故事结尾的莫名其妙,海军和科学家只交代了一个场景,女孩被找到,最后在妈妈产房感受了一波海洋中孕育的生命。

要说这个动画的叙事水平,基本上等同于新海诚那部《追逐星星的孩子》。

动画的画面没的说,也不扯那些没用的,说说觉得别扭的叙事。

1、女孩的故事做切入。

可以,这个切入点也没问题。

开头一次水族馆了之后,有多长时间在讲社团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的?

这段时间的分配真的掌握好了么?

不是说不能去讲,而是故事有主次轻重吧,这一大段的展示无非是讲女孩和前辈的矛盾,啥矛盾要你这么细致的刻画,和主题关系大么?

说女孩不善言辞不被理解,那你就把她不善言辞的地方表现出来啊。

比如平时就话少啊或者啥,一次社团活动,最开始给人的观感就是女孩的单纯的一次挫折啊,哪里看出来她平时就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靠她爹后来的台词说明么?

那你能一句台词说明的东西你前面花那么长时间展现社团活动的意义呢?

总之就是在开篇的节奏上就莫名其妙。

观感上就是,前面看了一堆啥乱七八糟没有太大信息量的东西。

你哪怕是前面稍微渲染一下有庆典这个事?

但我印象中前面讲的是科学家去研究鲸鱼歌声吧。

鲸鱼歌声和庆典的联系是后面才出来吧。

那你这个庆典的庞大主题出现的也太晚了吧?

海和空两个角色出现的也很晚。

2、庆典的展现形式。

就宇宙来的陨石,象征性的卵子和精子,在海里结合。

有个影评讲将这一段的时候说非常波澜壮阔,但是钥匙是空,受体是海。

总之跟女主也没太大关系。

女主呢,是个中转,她的任务是见证这一切。

这怎么说呢,就算不用女权的视角来批判这整个流程,也还是逻辑乱七八糟啊。

女孩是中转,还要见证,要将这个故事传承,用歌谣的方法,但歌谣呢又被说有着言语上的信息递损……emmmmm,你在逗我?

鲸类的歌声被科学证实是可以直接传递图像信息的,那人类你一说不善言辞,二说语言有递损,那敢情情感的传达就全靠猜呗。

是,有一些情感不是只能靠语言表达的,要去感受,但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表达了啊,这是什么逻辑悖论,“反正消息情报传达用语言的话有递损,那么我就不说了”……emmmmm,你在逗我?

然后是陨石传递,空给了女孩,让女孩给海。

女孩怕伤害海不愿意给,但是也控制不住整个生命诞生的流程,最后女孩意识到完成使命还是要靠海,所以又把陨石给了海,然后海就消失了。

……就消失了。

消失了。

失了。

了。

……emmmmm,你在逗我?

说女孩及母亲一族是有个传承,但是传承就是歌谣,其他啥都不说要自己领会。

说空和海是带着使命,又要找见证人,然后拉女孩一起,是谁谁不懵逼?

再有陨石象征精子所以只能是空和海才能有用么?

那陨石是外来的,空和海是海里的啊,你大海不是象征卵子象征子宫么?

所以这个性别设置有何意义?

女孩中间得到了陨石的传递,但又要给海,只能做个被迫的观测者,或许她自己也没想到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自己不是天选之子呢!

好了,我知道这里电影一定是在告诉我“命运弄人”这个道理。

可谢谢您了。

作为叙事作品的基础就应该让观众有一个心理投射,你把女主设置为主人公,让人有种她要干大事的期待,到最后告诉观众,她,观测者。

你们观众,观测者,大家都是观测者呢。

……emmmmm,得了,最后我还以为女孩长大了自己有了宝宝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还给自己的宝宝唱摇篮曲,结果,是女孩的妈妈生宝宝,女孩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观测者了。

得,那你就不要一开始讲女孩啊,别一开始讲女孩的社团啊啥的,你让她从始至终都作为观测者不好么?

3、科学家和被diss的日本海军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世界上还有许多无知的人类。

行,我知道。

那你就不要整的好像你们是去展开一场大战一样去渲染故事情节好么?

还有最后莫名其妙交代的那个场景,就是搁浅的船只和死亡海员的坟墓啥的。

OK,我知道你要讲生命的死亡和新生了。

但是真的就莫名其妙。

还有科学家吉姆和他的助手,我甚至觉得简化为一个角色更好一些。

助手,就是为了解释各种逻辑不通的剧情而存在的,旁白背景板。

啥故事都是说出来了,只有结果,没有经过。

说实在的编剧法上最忌讳就是这个。

不过好的,至少略好于《大鱼海棠》的PPT说明吧。

毕竟画面简直不知道比那个ppt高到哪里去了。

最后,这个是个改编电影。

确实原著的体量庞大要改编成电影比较难,但正是因为这样,要不,你就着重刻画庆典,讲迷信科学的“愚昧”和神秘主义,去整偏艺术片风格的电影,弱化女主的存在,就不要老想着用旁白去讲故事,去解释一些有的没的。

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得了,绝对比现在好,大家一定会不明觉厉,直呼牛逼。

要不,你就老老实实讲故事,讲神秘主义讲庆典,讲这些只是人不知道的自然和宇宙,但被无知自私的人类妄图用“科学”去利用。

学宫崎骏,讲好人和自然的故事。

这样庞大叙事观也不缺,精美画面也不缺,人们看个浅显易懂,也绝对5星好评,我想这样票房也不会差到哪去。

可惜了,现在就是两边不靠。

 10 ) 一个夏天的经历——用最简单的方式解读《海兽之子》

对《海兽之子》的商业表现不用报太高期待,对于一部院线动画电影来说,它确实太过“文艺”了,复杂抽象的概念设定,甚至让它显得有些晦涩。

然而,正如深入大海之中,难免迷失于其复杂瑰丽的奇观,换一个角度从遥远的高空俯瞰的话,大海却只是一片澄澈单纯的蓝,《海兽之子》亦是如此。

我们尝试最为简单的句子概括一下《海兽之子》,那应该是这样的:少女在暑假中的一段经历,让她领会到了生命的奥秘。

然后想象一下,在现实中,这段经历如果有着其普遍性,以至于能投射至每个少女身上,那会是什么呢?

于是《海兽之子》的潜藏主题便呼之欲出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讲述少女迎来月经初潮的故事。

一旦带着这个关键词去审视整部影片,会发现一切变得了然而顺畅。

故事的一开始,女主角琉花即在学校中遭遇了一次受伤事件:在踢球的过程中,她的膝盖受伤了(概括性地去看,这难道不正是下半身的流血吗?

)而与之伴随的,则是“运动的中止”——由于这次事件,她无法继续踢球了,只能在一旁观看,正如月经期间“见习”的女生。

接着,在琉花前往水族馆寻找父亲的过程中,我们隐约感受到了她与父母关系的疏离。

忙于工作、总是擦身而过的父亲;迟迟未露面,更多存在于童年记忆中的母亲,很显然在她的身边并没有可靠的大人能帮助她理解自己身体这一崭新而陌生的变化。

伴随着对初潮的无助(或许还有对母亲二胎的焦虑),于是,海和天,互为兄弟的两名海兽之子出现了。

在这里不妨先回顾一下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宫泽采用了现实与非现实交织的叙事手法,展现了华丽的绮想世界,最终讲述的是少年对“死亡”的接纳和感悟。

《海兽之子》亦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带有成人童话的风格,因此对故事中的登场人物更应以寓言的眼光来看待,从其承担的功能去加以分析。

大海和天空,是地球生命的两大来源。

根据普遍流传的科学假说,来自太空的陨石,为地球送来了最初的生命,完成了从无到有的激变,而生命通过海洋得到孕育,并经过漫长的进化最后才有了人类。

海与天,即是引领少女领悟生命之奥秘的引路者,并在最后完成引导任务后如梦境一般消散,他们本身并非实体性角色,而更多是少女自我探索的化身。

影片中的核心事件被称为“祭典”,亦即节日,并明确提到这是一个有关生命之诞生的祭典。

在日本文化中,少女初潮正是一个值得被庆祝的事件,一家人会煮上一锅红豆饭来祝贺这一重要的生理变化。

而祭典的种种征兆——月亮的盈亏,海水变红……都无疑在暗示着月事来临这一事实。

而琉花吞入“陨石”后,腹部疼痛蜷缩的姿态,相信每个女性都非常熟悉。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中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有着不同的定位。

父亲、男科学家,他们全都是旁观者,无法真正地参与进祭典之中。

而女主角琉花,琉花的母亲,撑船的老婆婆,都被明示或暗示与祭典有着切身的联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有多处对“性”的暗示:比如开场琉花和海一起舔冰淇淋、融化的冰淇淋流到手指上的特写;空对琉花的强吻,并解释为以嘴渡“陨石”;琉花犹豫是否要为海做人工呼吸;琉花看护生病的海时对他轻轻抚摸;最后海从琉花胸部抓出“陨石”。

其共同点是,这些会在观众心中唤起“性”联想的片段,对于女主角琉花却都是“非性”的——她还处在懵懂的、对性缺乏感知的年龄。

尽管如此,这些事件又都切实地在影响着她,以一种潜在的方式搅动着她的身心。

在影片最高潮、同时也是视觉语言最风格化的的段落中,观众跟随着琉花上天入地,感受了世界与生命从最微观到最宏观的奇妙统一。

不少人将这段与《2001漫游太空》相比较,但恰恰是这一对比让人感到了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巨大差异:《2001》告诉我们,人的奥秘要去宇宙中寻找;《海兽之子》却说,宇宙的奥秘正深藏于人自身中。

浩瀚无垠的宇宙、深不可测的海洋、令人百思不解的生命,星辰、鱼儿、无限的历史,这些最终全部化作了少女腹中的子宫第一次的萌动,还有比这更诗意、更神奇的事吗?

然后我们来到了影片中最难解的部分,即琉花、海、空三人争夺“陨石”,最终琉花放弃了陨石,海和空就此消失。

然而,影片其实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提示——“星球是子宫,陨石是精子”——当然这是从宏观意义上来说的。

那如果我们把三人争夺的陨石直接视为生物学上的精子呢?

既然初潮已经造访,一旦琉花获得了精子,等待她的自然就是受孕了;反过来说,放弃精子的琉花,放弃的也就是受孕的机会,或者说是她在了解生命奥秘后对受孕这件事的好奇与迫切——也许正因如此,她最后才能平安无事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

而在片尾彩蛋中,我们看到,琉花为母亲诞下的新生儿剪短了脐带——在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深刻潜能之后,她最终成了理解生命并帮助其传承的角色。

记得片末,撑船的老婆婆对琉花说:“我年轻时也像你一样,遇到过来自大海的美少年”,与此同时,影院里发出一阵哄笑。

但事实正是如此,每个女人都有过初潮,都曾经以最直接的方式体验过生命的神秘,哪怕是年迈的婆婆,也必定有过最纤细可爱的萌动。

日本的动画作品中,描绘少女之爱的很多,描写少女之性却很少,而能从宇宙的维度来展现少女的性萌芽的更是罕见,这正是《海兽之子》的独特之处。

山口百惠当年在《一个夏天的经历》中,曾直白地唱出了少女的初体验,让许多人为之震惊:“无论是谁,都只能经历一次”。

初潮这件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海兽之子》短评

无聊…

8分钟前
  • 外苏
  • 较差

最重要的约定,不需要语言。

10分钟前
  • 郭七七
  • 力荐

真的很美,真的。但是因为我理解不足故事真的真的没有看懂。可能是讲生命的循环往复这种宏大话题,表现手法非常克制和意识流……以至于有点晦涩。星星宇宙大海,满世界蓝色和海洋生物,光,少年少女。非常日式的叙事方式。如果只是为了走进电影院消磨时间,倒不是很推荐。还当成艺术片来看吧。每一帧都很美。如果你也喜欢大海,喜欢鱼鳞反射的日光和流动的水波,相信你可以从这部电影里收获一些新的感悟。

12分钟前
  • 只搞一小下
  • 推荐

意外之喜,一部严重被低估的电影。或许这部不能只在电影内部评判,导演是非常耐心的人,他试图讲述赫胥黎式dmt旅程,但需要套一个故事的外壳才能分享给暂未飞升的人类。

13分钟前
  • W TENG
  • 力荐

没事吧,女主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惊讶(⊙o⊙)个什么劲啊,海里养大的男的高贵个什么劲啊,女孩一直被男孩带着啊这个啊那个,我勒个大草

17分钟前
  • Fiona和平
  • 还行

傲娇的天用初吻向你传递了抵达宇宙中心的信物,开朗的海带你在暑假奔波找寻万灵归一的秘密,画面很美很诗意,歌也好听,适合大屏幕感受,但少女漫改类型的new age主题玄学得来总有点反智主义倾向,海为母体孕育星辰啥的,如果背景完全脱离现实也许会更适合?最后彩蛋好长,其实整个故事都来自那首童谣吧

2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五十岚大介的本子,久石让的音乐,但我怎么没看懂?真的十分山寨新海诚。有那么一种日本动画电影,就是画风美丽主题又挺高尚,人物都劲儿劲儿的神秘兮兮不知所以,特别具有豆瓣top250的气质但还真就不是。非常非常似曾相识的风格剧情人设。上周二三去廊坊前想看没来及看,反正也是一个短暂上线快下线了的片子就看呗。with基本一直在睡或者在耍流氓的肉 星典影城(亮马桥四季店)6号厅 就仨人

24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渡辺歩是作畫監督/子供向劇場版出身,作畫方面的技藝和眼光無可挑剔。但在美術風格的統一性、視聽語言的結合方面,只靠作畫技藝是不夠的。他的美學和對宇宙幽秘恐怖的思考,也和五十嵐大介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其實也不能說這部片素質很差,只能說五十嵐大介太天才了,一個普通優秀的人想強行攀上天才的領域,結局就是這樣……

26分钟前
  • 橘 きよあき
  • 还行

画面真的很美,最后的意识流片段很绮丽,疯狂截屏,至于剧情嘛看了和没看一样。

28分钟前
  • Jestem
  • 还行

7.8分,以前被眼光缭乱的预告劝退了,看完后了解了下原作,虽然还原度有限,但广阔的海洋,人类外的世界观都太值得深挖,相比刚看过的夏日友情天,这部的商业性一比之下明显少些,作为院线动画片引发深思已属不易,值得一看,继续追下原作

30分钟前
  • lannan
  • 推荐

技术只能带我们走这么远。again。

33分钟前
  • 果樹
  • 还行

【2020】前半段我TM吹爆!人设独特、制作精良、充满了对大海自然的爱!芦田爱菜长大了,可惜后半段神神叨叨的看不懂... = w lll

36分钟前
  • w2jmoe
  • 推荐

画面一万分,脚本对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不友好。人物关系交代和展开节奏生硬。

37分钟前
  • UFOapproached
  • 还行

故事减半星、说话减半星。加上这些东西票房也不会好,还不如做个纯粹点的东西。本片对水的质感的表现可以说集大成后创新高,以后只要二维动画继续存在,画好水就绕不开本片。

38分钟前
  • imac
  • 推荐

瞳孔美得装得下宇宙,海洋与星空交相辉映。但……从头到尾故作高深,文绉绉的听不懂的台词一句接一句蹦出来。看到最后我承认自己哲学天赋负无穷,换台看CCTV9 海底世界去了。

42分钟前
  • 科林
  • 很差

今天新闻: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水流入大海

44分钟前
  • Shin
  • 推荐

広い。表現の幅が広いし、世界観も広い。人間はちっぽけな存在としても、宇宙と繋いでいる。生と死の境界線を超えたら、全て見透かしてしまう。

45分钟前
  • AMY园
  • 力荐

海洋是深不可測的,那何以電影中呈現這份深奧的視覺物只有船與淺灘?海洋是孕育生命的,那何以出現的海洋使者卻只有魚,不見其他淺灘生物外的生命?海洋是獨一無二的,那何以最高潮處的海底星空卻是照搬天體運動的運行而非自成一格的前所未見的視覺奇蹟?這不是抬槓,而是惋惜。如果這份作畫資源能夠用在更為創意奇想,而非復刻那些已拍過畫過太多次的舊有想像,那該有多好啊。

50分钟前
  • 焚紙樓
  • 较差

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果然我最好不去碰文艺的影视文学作品,受不了那股馊劲。和孩子一起在鸿禧影院看的,他们评价倒还可以,反正也看不懂。画风倒是挺清新的。

53分钟前
  • 小重山
  • 较差

一定要点颗星么

56分钟前
  • Erose_Z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