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心中的小星星(台),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तारे ज़मीन पर,Like Stars on Earth

主演:达席尔·萨法瑞,阿米尔·汗,塔奈·切赫达,萨谢·英吉尼尔,蒂丝卡·乔普拉,维品·沙尔马,拉利塔·拉伊米,吉里贾·奥克,拉维·汗维尔卡尔,普拉蒂玛·库尔卡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英语年份:2007

《地球上的星星》剧照

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2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3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4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5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6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3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4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5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6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7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8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19地球上的星星 剧照 NO.20

《地球上的星星》剧情介绍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达席尔·萨法瑞 Darsheel Safary 饰)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虽然伊夏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名叫尼克(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在和尼克相处的日子里,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鬼话连篇花之武者三十极夜中国刀锋战士淘女郎之青春对决奔流到海璀璨的婚礼军民大生产女力报到-好运到变种特工警眼布朗神父第三季九江十二坊纸人回魂因为·爱平行恋爱时差哈里王子与梅根情人节小镇逃离18岁猎鹰与冬兵临渊而立卧虎悍将善恶分界线等候多逝橘子郡男孩第一季三亿元事件奇谭台湾·一八九五小城一梦之臭棋乱飞象当女人沉睡时我们之间没有的

《地球上的星星》长篇影评

 1 ) 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珍贵的星星

前几天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完了这部电影,真心赞,我感觉最打动我的对方是剧情。

主人公伊夏相比一些小孩子长得并不算可爱,也没有其他孩子的聪慧,甚至是十分愚笨,在各处碰壁,一度受到欺负和冷落,直到被学校老师放弃……然而伊夏自己的世界里却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有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

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

伊夏来到新的学校,由于自己和常人不同,相比同龄人,缺乏识字能力,在学校老师和父母,同学的强大压力之下,信心受挫。

直到新的美术老师,也就是阿米尔汗扮演的这位老师出现。

他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

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Ishaan。

Nikumbh很快也发现了Ishaan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

用时间、耐心和关怀,他最终帮助Ishaan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了解到伊夏的情况之后为孩子们上的一堂课,用爱因斯坦等人的例子帮助伊夏恢复自信,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位看似天真乐观的美术老师却和伊夏有着相同的经历,这种经历感染了伊夏的内心,也感染了我。

影片还有一个精彩的看点就是情节画面。

影片完全是从伊夏的视觉来拍摄,从他看事物的表情,他眼中的万物,让我们逐渐了解了一个有着阅读障碍但是又有极高绘画天赋的小孩,他的内心世界。

片中我们都可以透过伊夏的眼睛来看出那些会动的字母……以及他的思维方式,表达活泼生动,十分吸引人。

这部影片名叫地球上的星星。

看过之后就会明白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躲藏在地球上的小星星,只要找到他们,帮他们擦去身上的灰尘,便能同其他星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

真心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每一个兴趣爱好,能为孩子去考虑,而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2 ) 做一个真正关心孩子心灵,重视每个孩子的教育的好老师

中学时,班上流行过一句话,就是『你不懂我的心』那时身处学习重点班,升学压力让老师都显的紧张严肃,每天考试引导教学,成绩是老师最关心的事。

像我这样爱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事事好奇又有点文艺的学生,总觉得自己被很多框框限制约束着,就觉得自己理解大人却不被大人理解。

然而,至今回想起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师长大概真不懂我,心灵的成长,过程中体验的酸甜苦辣,总是自己去嚐,自我教育。

老师往往只关心考卷上的数字,而没有尝试去认识我的灵魂、情感、思想、爱与梦想。

但毕竟我是认真思考学习的人,在学习的路上,被成全还是多于限制的,被师长讚赏还是远远多于责罚。

我生性心灵较敏感,每每对那些因各种原因而被师长严管重罚的学生,生出诸多同情与悲悯。

有些老师是出于爱心的教导,在他们的教育裡,我能理解体会并心生感激。

但有些老师,显然自己并不成熟,他们在教导学生的过程裡,往往对孩子的伤害远大于对他的帮助。

当他们口不择言的践踏学生的自尊心时,即使责骂的不是我,我的心却异常痛苦!

几次甚至冲动的想仗义与老师辩论!

但除了曾写过建议信,我都选择忍耐与沉默。

那些在学校没有好成绩的学生,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多少苦闷啊!

熬过那些苦涩的青春,他们对自己是否仍有自信心?

他们是否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之于他们,到底怎样型塑了他们的性格、思想、品行....是否激发了他们的潜质、天份、才能...?

有时候我会想,太功利的教育目的与教养观念,不但没让我们养成对知识的热诚,还让我们错过许多身边的美好。

印度电影『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描写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痛苦,他因为阅读障碍而被老师、父母、家长责难,他的成绩滥到一踏煳涂,为了掩饰他不懂,于是调皮捣蛋到让大家都头痛!

片中男孩的父母,都是优秀的社会菁英,他们对孩子也高度期待完美表现。

但是他们没有理解到孩子学的真正问题,挫败无助失望中。

选择将孩子放在严格管教的寄宿学校。

当一个活泼快乐的孩子,丧失了他眼中该有的光芒、丧失了他童年该有的快乐笑容、甚至丧失了他说话的意愿时,小男孩心灵所受到的痛苦何等巨大沉重,这让我整部片几乎挂满了眼泪。

好在,他后来遇到了一位真正关心孩子心灵,千方百计因材施教的好老师。

孩子终于等到他生命中风和日丽的好时光。

现在,我自己也当老师了。

无数次我问我自己,怎样才是好老师?

我是否尽力去做一个能理解孩子心灵,帮助孩子成长进步的好老师。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成长过程,永远有不同的学生来到我的生命中,永远都有新的挑战。

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学生往往是信任喜爱尊敬我的,而我也是一直都喜爱自己的工作,一直有热忱,愈来愈能看见每个孩子的优点与天份......。

我和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并成长。

对我而言,看见学生的进步,脚踏实地的实现梦想,看见他们成为有自信、有勇气、品性好、爱学习、快乐健康的人!

就是最大的成就与喜悦!

 3 ) 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新年期间,相公大人在给他的朋友圈推荐印度这部名唤《地球上的星星》旧电影的时,得到的回应跟我当初推荐这部电影时得到的回应几乎一样。

似乎我们所认识的年轻或者年长的父母们在面对“印度”这部宝莱坞的片子都有些变相的抵触情绪。

虽然,我身边也偶尔看见一两个朋友也在力荐此片,但,绝大多数做父母的还是觉得这是很局限的影片,首先是国人对印度的偏见,与我同龄的绝大多数认为印度片子除了唱歌跳舞谈恋爱没什么特别的;其次,因为它仅仅局限于一个具有阅读困难却有艺术天赋的孩子,跟很多这类片子没什么不同。

但,我跟相公大人却不这样认为。

首先,作为南亚第一大国,印度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强国,事实上,仅就上海来说,印度人开的很多公司并非二流的,甚至在软件业里印度早已经是名列前茅的的国家,更不用说它的大范围的免费教育等等,当然,他们的英文对我来说很难听。

印度,实际上早已经是教育大国。

而这片子实际上就在说它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

同时,宝莱坞作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电影世界”其艺术表现手法等等都早已经不是唱唱跳跳那么单一了。

我看重这部印度片的理由正是它的表述方式,片中的孩子是主角,艾萨,是个具有所谓阅读困难的孩子,一口大龅牙,一张有些呆萌的面孔,还有由始至终一成不变的迷迷糊糊纯正孩子气,加上成绩不好,很难列入中国父母通常接受的“激励”孩子形象,加上有个出类拔萃的哥哥作为对比,这个满脑子鲸鱼会在天上飞的,火车会在上课时间出轨的孩子,几乎就是一个差生的代表。

但是,影片在讲述中并没有一开始就给这个孩子直接打上了“差生”的印章,而是用动画和各种童真的表现展示一个独特的孩子的思想天空,比如一开篇就让我们看见艾萨脑子里各种不可思议的色彩和物体变幻,比如他用自己的饮水杯装小鱼,比如将成绩单丢给狗儿撕碎,让观众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其所思所想,所看所得,让观众能够理解这个孩子自己的意愿和行动缘由,从而让观众能接受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的世界,这点远远比讲述一个老师拯救一个差生的故事更动人。

事实上,到影片结尾,艾萨除了具有出类拔萃的艺术天赋,别的科目并不见得多么优秀,这个孩子实际上就是偏科的典型。

然而,艾萨虽然被要求换校,但是依然没有被排斥出被教育的队列,同时,因为一个老师的发现,从而使其受教育方式走入了正轨,这个融汇于印度片里的因材施教观念其实早已经与国际接轨了。

而这个观念其实我们早在孔夫子时代就有了的,如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不同教育方式。

其次,至于影片里提到了同样具有阅读困难的如爱迪生等科学家,对比在我儿时读到的爱迪生的故事,我并不知道爱迪生有这个问题,但也差不多就是老师没法教爱提问题的爱迪生,他的母亲就将他领回家自己教育他。

而“阅读困难”这个问题,我最早在大学时代从当年的《听力入门》里一篇文章里的词汇——dyslexia就知道了,这个词译为“诵读困难”,当时的那篇文章里提到的也有爱因斯坦,好像还有梵高,等等,事实上,很多成绩看上去很差的孩子,多少都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部片子也提到了爱因斯坦和梵高,那么这片子里指的阅读困难跟这个dyslexia应该是一样或者类似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迄今没有找到发生的原因,能直接表述其症状就是:这样的孩子可能分不清1和7,6和9,工和干,等等。

他们所理解和所能剖析解释和拓展的世界,跟我们这些“正常”人完全不同,他们的创造力跟我们不是同一个轨迹。

实际上,这样的人在我们同学中是看得见的,并非极少数,很可能我们自己的孩子就会有这样的问题。

虽然我的孩子没有这样的问题,但,听她讲述的同学里,大致知道是有这样的孩子的。

当很多父母在谴责当今教育如何如何扼杀孩子们的天赋的时候,父母自己同样也在扼杀。

更何况,现在普遍反应的是,今天的孩子们专注力远远低于之前的孩子们,最近的对比例子就是孩子们自己的父母们。

通常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等等,我的宝贝也有这个问题,在看完这片子的时候,我忽然明白,出现专注力差这样的问题是在于我作为家长自己给孩子的信息里太多了,造成了他们找不到重心,我的小纽扣虽然成绩优异,但发散思维很开阔,集中思维则相对薄弱,事实上,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是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循环往复而构成的思维活动。

当我们这些父母发现自己孩子很聪明的时候,还要注意他们是否能将自己的发散收回来,并收放自如。

我今年的重点任务就是继续调整她的专注点。

这片子也让我找到了相对的解决方式。

也就是说,这是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原文地址】豆瓣有删节【天涯】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0117&PostID=54979969【网易】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401271953686/

 4 ) 反思

作为一个刚失败的班主任,这个电影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需要我们去呵护,其实这个道理每个老师都懂,但是真正的做了班主任后来自领导的压力,同事的竞争,学生家长的要求,很难再有耐心爱心对待这样一个事事难搞得孩子.平心而论,里面的其他老师对伊夏的态度我很能理解,如果我的班里有这样一个什么都不会,总是添乱,迟到,不交作业,撒谎,考试拖了全班的平均分还逃课的孩子,我也会暴跳如雷,指责讽刺嫌弃抱怨找家长要求退学,如果中国的法律允许的话打手掌,轰出教室,罚站也都会发生.当我看了这个电影之后,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我才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了父母的处境.回首我那失败的一年班主任生活,即使在三小时前,我还在抱怨我的学生不好,抱怨他们拖了我的后腿使我的班主任考核分数低,抱怨那些总是出问题给我添乱让我被领导批评的孩子,抱怨那些成绩很差拖了全班后腿的孩子,我还在思索下一年的班主任一定要对他们严之又严,军事化管理,为了我的班主任考核,为了我在同事中的面子,为了领导满意,我以为逼他们成才就是对他们好.我总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听话成绩好,就像是流水线上的成品一样然后个个考上好大学,家长满意领导高兴荷包变鼓,我希望给我的学生都是现成的好学生,给我一个伊夏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我忘记了地球上还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天生就和别人不一样,有些事别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的办到可他们不行,我却偏要使劲浑身解数逼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做不到就归结到态度,不努力上,白眼,挖苦,冷嘲热讽,我记得我曾经对一个全校闻名的不学习的孩子说:你还是睡觉吧,省得影响其他同学.引来了阵阵笑声,再差劲的孩子都不愿意被放弃吧.还曾经当着全班的面多次批评一个爱说话的学生:你总是影响全班同学,耽误大家的时间.诱使全班同学都讨厌他最后还逼走了他,可笑的是他的离开在全体老师看来都是一件拍手称快的喜事.对待那个不学习的孩子我没有问过他,没有拽过他,只是因为大家对他的评语就轻率的放弃了他,对待那个总是扰乱课堂的孩子我拒绝等待他的改变,我要承认我并没有做我应该做的,将错误归结到工作太多没有时间上.是的,所有的老师都说你太不容易了,上班第一年就是任课老师又是班主任,事情太多了难度太大了,于是我听信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可是摸着良心说我并没有将精力全部用于工作上,用在我所教的孩子上.在享乐主义的观点下我只是做完了我的工作,却没有尽力做好它,往事回首高一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年,是我辜负了这些孩子,他们本应有一个更精彩的高一,而我又有什么权利抱怨他们.再来说说电影,当老师的画最终被呈现出来的时候,还是哭了,一个老师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回想起当时那个跪在教室外面将头转向墙角的孩子,再看看后来开朗自信的伊夏,一个老师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不断地挖苦,诅咒,批评挫伤他的自信自尊就可以了,但是想要拯救一个孩子却那么难.而我们的老师都扮演着什么角色,豆瓣有一个小组叫诅咒那些伤害过我的伪教师,很多人都曾经被老师伤害并留下心理伤害,三毛曾经因为数学老师的侮辱而退学,而我的小学老师也曾让我很长时间生活在自卑中,改变孩子性格最大的往往是小学老师,此时孩子还不懂事,没有办法排解老师带来的伤害.电影中有句话带给我的震撼很大:在所罗门群岛上有一片森林,岛上的人需要建栅栏,但是他们不砍树,只是站在树木中间对着他们诅咒,不到两天树木就枯萎死掉了,我曾经看过一个案例:相同的一杯水,如果你每天都赞美它,几天后就可以结出非常美丽的晶,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对着他说诅咒,批评或者是污言秽语,水不但不会结晶,还会变臭,树木和水面对赞美和诅咒都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更何况是有思想的人类,更何况是脆弱的孩子,或许严厉的批评会让孩子尽快地达到你的要求,但是也会让孩子越来越失去自信.我认为真正优秀的电影是让人看过能够有所改变的电影,看完很想去福利院,好想抱抱那些特别的孩子,好想去帮助他们,把爱分给他们,还有我将要面对的新一批高一的孩子,我将对他们要求严格的同时保护他们的天赋,用耐心和爱去改变他们,严与爱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还有作为一个老师却不了解"读写障碍"这种病,应该多加学习,没有专业的帮助爱就是瘸腿的,走不了多远.整部电影小演员的表演很到位,多次让我动容,配乐很好的烘托了剧情,歌词也是特意为电影而写的,还有当我看到新的美术老师卸下面具是三傻里的男主时就对电影的好感大大的提升.作为一个老师,多想也这样去拯救一个"伊夏",一生中有一个人因为我的努力而变得更好也就不虚此生了.以一首诗结尾: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

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

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

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

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

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5 ) 我想说一个小学同学的故事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我对他印象很深。

他的名字很普通,很大众,所以说出来也无妨。

他叫李林。

他是班里典型的调皮捣蛋的学生,是差生中的差生。

考卷上自己的名字总是写的歪歪扭扭,甚至有老师会把他的名字念成李木木。

小学那个时候,我是班长,算是所谓的好学生,于是跟他同桌过一段时间,叫所谓的一帮一。

但是,没有成功,他没有丝毫进步。

甚至他故意跟我捣蛋。

印象很深的有一次,他在走廊上喝水,我叫他去写作业,于是他咕噜咕噜喝了一口水,然后全喷在我脸上,再哈哈大笑。

他经常惹我哭,但从不会动手打女生。

听说,他家里情况有些特殊,是单亲家庭,没有爸爸。

我见过他的妈妈,印象中这个女人是染着黄头发,穿着睡衣到学校门口来接他回家的。

但是,他很讲义气。

可能算是跟我比较熟吧,我四年级的时候由于搬家,转去了另一个学校。

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居然问我要了地址,然后一个人坐车到我家里来玩,待了大约十分钟就又回去了。

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

而且很聪明,头脑很活。

看得出来的。

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但一定没有想过,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后来才听人说,他中学的时候依旧调皮,被妈妈送去了少教所。

那种地方是有教官的,十分严厉。

好像是有一次他跟教官赌气,将红领巾绑在房梁上,套脖子,想吓唬吓唬教官。

但是没想到,弄假成真了。

当时上海电视台的案件聚焦好像还采访过这一事件,只是我不知道。

我是在几年后,小学同学聚会时听说的。

跟我说的那个同学,好像不认识李林一样,语气只是在跟我讲一个新奇的八卦。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想起他。

我会想,如果当时他碰到一个好老师,那一切会不会都不一样了。

我至今记得他小时候的那张脸长什么样子。

然后我想说说这个电影。

老师们对他说,认真你就输了。

但是我一直觉得态度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态度决定一切。

最近有篇很火的文章说,态度决定不了任何事情。

可是我并不认同。

确实,有态度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连态度都没有,那即使成功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结尾的那个画面,孩子笑的很天真。

我觉得孩子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纯真的东西了。

他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一点点鼓励,仅此而已。

若不是遇到那位老师,他的一生就毁了。

所以说,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决定了一些人的一生。

哪怕只是挽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那也是一件太值得的事情了。

之前还看过阿米尔汗演的三个傻瓜,那部太有名了。

这两部其实都有些教育意义。

可是看这一部的时候,看到剧中的他看着残障儿童流眼泪时,我相信那些眼泪是真的。

我觉得他是一个慈悲的人。

慈悲不是善良,不是偶尔捐个款,做个慈善。

慈悲是要心中有大爱的人,是要心怀痛楚的人。

真的很难,最起码我是绝对做不到。

那个父亲说的话让我想到蔡康永以前写的一些东西。

难道是现在社会太残酷了吗,不管学什么,总是有人问,有什么用?

你学跳舞,将来能当舞蹈家吗?

学滑冰,将来能当饭吃吗?

可是,人生难道是拿来用的吗?

人生难道不应该是开开心心的去享受的吗?

我觉得这些道理再简单不过,可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家长就是不明白。

远的不说,我认识的一对夫妻,都算是名牌大学毕业,知识分子。

可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就是本末颠倒。

那个小孩很没礼貌,很自私。

父母不理会。

但是一直声称等孩子到了小学就要开始好好“收骨头”了,要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等等。

有意思么?!

我很幸运地觉得,还好我的父母不是这样的。

我从小学习就不是很努力,都是马马虎虎。

高三的时候基本十点也就睡了。

最努力的是考gmat的那段时间,不过也就短短三个月。

因此,成绩不好不坏,学校也不好不坏。

但是,so what???有时候看到一些鼓励年轻人拼命的文章,我很反感。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用奋斗,那当然是不对的。

只是,每个人想去做的事情不一样,只要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就可以了么?

我不花很多时间在功课上,因为觉得没必要。

我不花很多时间在找实习上,因为我已经有了一份暂时的,至于将来的,我的理想实习也不需要起点多高。

我花时间看电影和读书,是因为我喜欢。

我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写小说,是因为我喜欢。

其实,没什么用,可能不会出版,可能很少人会看。

但是还是那句话,so what???我向往的生活是做我喜欢做的HR工作,好好干个十年二十年的,然后转行,尝试不同的行业。

如果有可能,想出书、想开咖啡馆、想学钢琴。

人应该要有梦想的。

有梦,才有实现的可能。

最后想起一位小学的体育老师。

由于是教体育,因此没有什么太多的谈心或者教育。

但是我一直记得他。

有时候下雨天,不能去操场,他会给我们讲故事。

那是我听过最好听,最精彩的故事。

大致内容我仍然记得,是说一个海军士兵,从小就过目不忘。

然后被一个隐藏的内奸钻了空子,利用他的过目不忘,偷偷地摸清了船上的路线,然后偷偷把炸弹伪装成闹钟放进了首长的房间。

后来事情暴露,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炸弹在哪里。

于是这个过目不忘的人到了首长房间,由于以前来过,所以一眼扔出那个闹钟本来不属于这个房间。

故事很简单,但是我记忆犹新。

之所以提这个老师,是因为不知何故,我总觉得我们当时都感觉到了他对我们的那份爱。

孩子其实是最敏感的。

就像tvb经常说的那样,人活着开心最重要啦!

 6 ) 地球上的小星星 :)

一直想给《地球上的星星》写篇影评。

我看了好几遍,还是想看。

别笑我,我总是用鼠标点到阿米尔出场前后看。

那大概因为:没有爱的伊夏的世界我不忍看,而有爱的世界太美好了。

尼克老师是爱的使者。

思绪很杂乱,想到哪里说哪里吧。

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看上去不好好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调皮到逃学的学生。

他们也是,无论老师怎么辅导都辅导不好的。

如果有尼克老师,大概就会明白,他们不是不努力,只是遇到了别人都不了解的问题。

如果有尼克老师在,世界上就有人理解他们了,就会有人爱他们,让他们不再那么自卑、孤独。

我在记忆中搜索,搜索我遇到过的所有老师。

几乎是所有,他们关心成绩,关心荣誉,却从来没有人关心学生是否快乐,关心他遇到的问题,给他赞美。

我从小是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所以没有遭到老师“毁灭式”的批评——如所罗门群岛人的砍树方式。

但我仍然有我的问题,我的不快乐,我的被压制。

这在中国,也许是很普遍的现象。

因为,真心关心孩子快乐的人少,老师更少。

想到这里,就更同情那些曾被老师严厉、不公正批评过的孩子们。

我在想,什么是老师?

什么人能做老师?

我们通常认为的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是某一个领域的权威,所以,他教我们。

可是我认为这畸形了。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快乐成长,一个孩子,快乐不快乐,比他现在是否知道大量的知识要重要的多。

所以老师更应该关心学生快不快乐。

一个班,60个孩子,做到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快乐不容易。

因为,很多东西是只有深层了解才获得的。

当一个好老师,不容易。

我也曾短暂的当过老师,可,自认为不古板的我,仍然犯着电影中老师们的错,可见这错误有多么狡猾不易察觉。

我的问题是,我和他们一样,把成绩、学习的效果当做我唯一的目标,我和他们一样,从未想过我的学生是否快乐,是否学得快乐。

当尼克老师捧起伊夏满是红圈圈的作业本,惊讶地看着的时候,我也很惊讶。

因为,我也一样无情地这样判过。

对学生作业和考试中一点点错误也不放过,是个眼睛专门找错误的人,那卷子,和银幕中满是红圈的作业本是一样的。

我无法描述那一刻心里的感觉。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老师,并不是每一个成为老师的人都是合格的老师。

我的那一段,算是不合格。

当电影演到Tulip学校的镜头时,当美丽的音乐陪着这些智商有问题的儿童尽情摇摆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尼克老师们管他们叫“地球上的小星星”。

从大众角度看,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显然不如有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满意,我有一刻在疑问,那尼克老师们这样照顾他们,是为什么呢?

是同情吗?

同情说:你真惨,接受我的施舍吧。

爱说:你很美好,接受我的帮助和祝福吧。

尼克老师们,爱这些孩子。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们:Believe me,你们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我也为这些孩子感动,同时也被教育。

如果你的人生遭遇什么挫折,就来看看这些孩子吧!

人生已经如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只能做一些,使它变得更好。

这就是爱。

孩子们的爱,尼克老师们的爱。

印象最最深刻的是在办公室尼克老师和伊夏父亲的对话。

“您是……”“来出差的。

”“来看伊夏的吗?

”“是,还没,但是我会。

我想要先跟你谈谈。

”爸爸高高在上,翘起了二郎腿。

“请说。

”“我太太一直都很难受。

所有关于‘阅读困难’的资料她都查了。

我希望你知道。

”爸爸眼睛亮亮的,一脸自豪,像商务洽谈一样。

他望着尼克,好像在等他的赞许。

“为什么。

”“这样你才不会认为我们是一对不关心小孩的家长。

”尼克无奈地笑了下。

“关心啊?

关心的确很重要。

”爸爸同意地笑着点了点头。

尼克继续说。

“它拥有治疗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

”爸爸还在点头,但眼神告诉人他似懂非懂。

“孩子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常常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们知道我在关心。

”爸爸的眼神开始看地。

尼克继续说。

“‘儿子,我爱你’;‘如果你觉得害怕就来找我’;‘你出错了,失败了,又怎样?

我都陪着你,不要怕’”尼克用一种父亲的口吻深情地对着一个“孩子”说着,他好像在教他。

“一再保证。

”父亲的眼睛望着地。

“关心啊?

这就是关心,不是吗,鲁斯提先生?

”爱看起来是这样简单,但它只能出自于一个有爱的人心里。

出自于爱,以行动终,所为的都是给一个人保护与快乐。

但很多人都是在谈论着爱,定义着爱,却鲜于行动。

有的人在说着爱,有的人在做着爱。

小伊夏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下,终于一点点找回自信,学习上的困难也一步步解决。

在画画比赛上,他画了一幅心中最美的世界:清晨学校山顶上的池塘。

画里有小鱼,莲花,树木,湖水,山峦,花草,水鸟,朵朵白云的阴影和倒影,画中间是小小的伊夏,衣服颜色鲜艳,能看见他心中的快活和世界的静谧美好。

当小伊夏害羞的把画交给尼克老师,再转过去看尼克老师的画时,我无法形容伊夏和我的震撼和激动……但我不说了,还是给没看过影片的人留些空间吧。

结尾曲超好听,我都想去学印地语了。

Taare zameen par…献给十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影片。

献给地球上所有小星星们!

注:我忘了一句话,在看过很久了以后,补上:看阿米尔那么用心用力地拯救伊夏,其实感动之余也会觉得苦涩与疲惫。

如果不是老师一个人这样,而是所有人都对伊夏很好,就不会这样。

最大的心愿是:但愿世界上没有需要被拯救的孩子,拯救人的老师,但愿爱与尊重成为最平常事。

2012-3-11

 7 ) 我们都是地球上的星星

“你去过梵高吗?

就是那个,晚上是蓝色的,星星的形状是在转的地方。

”这部电影里的小男孩伊夏可以回答洋武,他肯定去过,他的脑袋里时刻都在跑飞船。

庆幸的是有个老师没有扼杀他的想象力,没有骂他是个傻子。

这部电影充满了教育的哲学,却没有刻意说教的成分。

这部电影真的算长,可我怎么觉得看完只过了60分钟。

 8 )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

1,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2,阅读障碍: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背不出字母表,毕加索不理解数字“7”,迪斯尼不识字,所以致力于画漫画,阿加莎·克里斯蒂不会读也不会写,却是世界著名的推理小说家。

3,在我们周围,那些用独特眼光看世界的人,最终改变了这个世界。

4,他们的思维很独特,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一旦他们的成绩被世人所知,大家都震惊了。

5,让我们走出去,创造出一些不同的东西。

用任何你感兴趣的,木头、石头、棍子。

6,奥斯卡·王尔德:谁需要一个只注重外表,不关心内在的愤青呢?

7,很少人能跳出思维的局限。

 9 ) 你遇见的老师是蜡烛还是剥落的旧墙

七夕的夜,雷雨交加。

我一个人窝在床上看《地球上的星星》。

随着那张笑脸的消失,那双充满好奇眼睛的收回┅我的眼角渐显湿润,画面渐变模糊。

干燥的心脏如天外惊雷,被闪开一道道裂口。

如火山,有灼热的岩浆喷发而出。

如干裂的旱田,被窗外的突如而来的暴雨淹没。

回忆像浪潮一样波涛汹涌的一波又一波的涌入我的大脑,一潮一潮的将我淹没。

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是个脾气火爆的重庆女人。

我永远都无法忘记她站在讲台上讲高尔基的文章的时候,愤怒的问我们燕子到哪里去了的模样。

她像一头发毛的母牛一样乱撞,像一头受伤的狮子一样咆哮,像一头老虎一样像我们扑来。

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敢回答燕子去了哪里。

那天的教室鸦雀无声,看着窗外阳光,斜打在玻璃窗上,散落一地的碎影。

我感到自己紧绷的血管,像要破裂一般。

我屏住呼吸,仿佛呼吸的声音太大都会被海浪卷走,被愤怒的狮子撕碎,被老虎吃掉一样。

我的同桌是个皮肤雪白的智障儿(所谓的智障)。

有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睁。

眼睛大大的,看似无助,又似空洞麻木。

她的右手被蛇咬掉的只剩半截的食指,圆圆的像那条蛇把它自己身体的形状永远的留在了她身上。

总让人看见她的食指就仿佛看见一条蛇的脑袋,睁圆了眼睛看着你。

她在上课的时候常常两眼空洞的盯着黑板,咬完一支又一支的铅笔头。

他就这样咬了6年的铅笔头,考了6年的0分。

6年之后她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她不再用听老师骂他是傻瓜,是白痴的鬼话┅她不在需要天天面对同学的讥笑。

她的一生只在学校度过了6年,这被人忽略,被人讥笑,被人┅的6年就是她全部的学生时代。

今天的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不知道是否过的好。

在回忆起她年幼的学生时代来,应该也是有甜蜜的时候吧,可我们带给她的有多少?

她始终没有遇见那个在美术课上穿戏服跳舞的老师,没有遇见那个观察入微,关怀她的老师。

没有遇见那个不远千里家访的老师。

现实里的老师是剥落的旧墙,早已掉了那层白白亮亮的的油漆。

渐露暗灰的石头。

作文本里的老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不知道你是否见过?

老师只会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老师的关注都在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

老师再会想要把一个调皮成绩很差的孩子改造成优良的三好学生,那都是家长有头有脸的孩子。

他们不会花心思在一个所谓的不会讨好的傻子身上。

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所谓的智障在被忽略。

 10 ) 地球上的星星:走出民族电影的沼泽

又是一部来自宝莱坞的影片,一部让我们汗颜的印度影片,并不出奇的题材,也无奇炫的技巧,表演亦很质朴,没有强调民族的独特性,探讨的是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却总能打动内心最柔软之处,让你度过愉快的两个小时,并引起你的思考。

《地球上的星星》在我看来,应属于《三个白痴》的续集,虽然它拍得比后者早。

两部影片中,都是由阿米尔·汗主演,在此部影片中,他更兼了影片导演。

两部影片,一部讲的是大学教育,一部讲的是小学教育,故事上应该是《地球上的星星》延续了《三个白痴》的情节,主题却是一个:教育不应是单一的模式,人生的道路也应该有无数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竞争。

此种思想很具现代性,同时又深植于印度传统之中。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一个有阅读障碍症的小孩的故事。

艾沙是个九岁的孩子,聪明可爱,但也调皮捣蛋,学习是他最大的敌人,每次考试成绩垫底,正在蹲级读三年级。

艾沙成为学校老师眼中的问题人物,到教室外罚站更是家常便饭。

父母只好将他转至外地的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他的人生变得更悲惨,自己感觉被家庭所抛弃,而学校的教师也摧毁了他最后的自信心,逐渐走向自闭。

一个不守常规的美术代课老师拯救了他。

导演阿米尔·汗自己扮演的老师,与《三个白痴》里的主角一样的风格,他不赞同现有的教育制度,认为每个人都有待发挥的才能,也能拥有不一样的生活。

他的教学方式很是鬼马精怪,同时他对孩子充满了爱心。

他找出了艾沙症结所在——阅读障碍症,同时也发现了他独具的天赋——异乎寻常的绘画才能。

他使用的办法也很简单,让孩子恢复信心,并因材施教。

艾沙终于在老师的调教之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如此简单的故事,而且也拍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观赏之时却无沉闷之感。

总是有不少的细节让你会心,也有许多的桥段让你解颐,还有很多的情节让你感动。

这个简单的故事拍得很饱满,既能打动人的内心,也能引起观众的思考。

在表演上,演员都显得非常的自然,没有更多花哨的东西。

阿米尔·汗在此片中比《三个白痴》更本色,而且控制得更好。

艾沙的扮演者将角色演绎得很出彩,顽皮与悲伤,把握都很到位,两个大大的门牙,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就是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故事,导演的手法很平实,但就在这种平实之中却蕴含着打动人的力量。

最近所看的这两部印度影片,都是现实题材,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既没有探讨政治问题,也没有标举所谓的印度特色。

他们所讨论的话题,恰恰都是一些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而不是从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去挖掘题材,不是从自己独特的民族性中去猎取兴奋点。

这显示出印度的电影已经从民族电影中走了出来,走向了世界电影。

虽然我本人偏好民族性很强的影片,也观看了很多各国国家的电影,这些影片不乏优秀之作。

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是强调民族性,越是强调独特性,只能说明你的文化处于弱势,还不配与文化强国去探讨现代问题。

好莱坞无须去强调自己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它生产的电影席卷整个世界,它涉及的题材正是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在的宝莱坞的印度味也越来越少,宝莱坞也越来越走向成熟。

沉溺于自己古老的文化之中,在自己的每一件文化作品中都强烈地标注并展示着自己民族性的文化,只能说它缺乏文化自信,缺乏与世界先进文化交流的勇气。

探讨现代话题是与世界各地共用一个平台对话,而展示民族性则只是自个与自个玩。

看看现在国内的影片,除了几部粗劣的段子文化的所谓贺岁影片外,所谓的大制作都是一头钻进了历史的古董之中,拼命地将民族的那些已经用了无数次的元素重新包装展示,就可知印度影片的进步了。

不过,即使是玩所谓的历史题材,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玩得最漂亮的还是意大利人贝托鲁奇,一部《末代皇帝》,不知有几部中国的历史题材影片可以超越?

《地球上的星星》短评

阿米尔汗的电影的题材充满“爱和教育”,这次他又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节美术课。他的电影的情绪感染力搭配动人的歌舞,往往能够在高潮处骗走我们的泪水。我到现在还会时不时细细掂量从小积攒的一罐“鼓励”水,好些年,刻度都没什么变化。导师这回事自己来,实在是难

3分钟前
  • Chicology
  • 力荐

针对特种儿童的一部文艺电影,身边没有相识情况的话剧情比较难以代入,而且大框架其实挺普通的,没有特别耀眼的地方。

7分钟前
  • OPM
  • 较差

如果我的孩子如此,我会如何对待?如果他遭遇那些不良老师,我会如何处理?印度片真长,载歌载舞MV!!!继三个大傻之后我看的又一个关于成长、教育、爱的片子,有爱。深究根源,不止于症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效沟通。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因材施教。caring~

10分钟前
  • 紫领 爱
  • 力荐

难忘小主人公的大兔牙,新式的印度歌舞片,音乐做的非常好

15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推荐

这种电影就是那种属于连简介都不用看,听看过的人半句话就全部剧透的电影,而这部却拍了将近三个小时,够拖节奏的。想不通为啥阿三的电影非要这么多歌舞MTV,民族特色么?

16分钟前
  • 颟顸潆洄
  • 还行

将来我儿子要是不爱上学,那就不上,在家歇着,爹下班回家陪你玩!瞧瞧把孩子给逼成什么样了?中国哪有那么多像阿米尔汗那样的好老师啊!

20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推荐

即便立意很棒,但豆瓣250真的好多这样强行灌鸡汤的片子。为大家推荐一部最酷的儿童电影 《我的九月》。

25分钟前
  • 砚小朵™
  • 还行

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那样的人,,想要改变世界运行的规律,,因为世界在他们眼中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想法很独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们,他们被孤立了,但他们可能是最后的赢家那时世界将会被震动。

29分钟前
  • ℡发条橙
  • 力荐

每一个镜头都寓意很深,他的才华有目共睹。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强烈的代入感想到自己的童年吧?小时候,在家长的压力下,不得已放弃那些看似幼稚却是我们心中真正渴望表达的东西。在既定的规则下,我们失去了儿时的那份纯真,逐渐沦为社会规则的牺牲品。★★★★★

31分钟前
  • Q。
  • 力荐

大傻化身教师,俺小时候咋没碰到这么好的老师,呵呵,陈尔米汗演的真好,大板牙伊桑小朋友也演的很好.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步调..应该是这样的

34分钟前
  • shalimar520
  • 力荐

套路化严重,歌舞质量低,人物悬浮。电影把应试教育和所谓“个性”开发放在对立面,事实上成绩不好≠有艺术天分。龅牙男孩乱闯红灯、扰乱课堂,与智力无关,缺少基本修养。把教育重任全部甩给老师也很不负责,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35分钟前
  • 草原肥羊卷
  • 很差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这世上,可是也确实不是每一位独特都是天才。完全出自于大多数普通人对于自己现今平庸的不鸣,每个人都渴望遇到尼克,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伊夏。也许我评价偏离客观,但是一味地抨击体制与教育,意淫自己也有出众的闪光点,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悲哀。

37分钟前
  • 光吞®
  • 还行

在自己想象所構築的世界裡 沉迷 那就是他的銅墻鐵壁 那就是他的美好星球。有人固執地給予強壓 有人卻以溫柔與智慧 來讓那顆星星 以自己的方式運行 閃耀自己。

38分钟前
  • Azeril
  • 力荐

阿米尔.汗的电影我看过两部:三傻和这个,三傻还是不错的。他的电影所提供的都是最低级的鸡汤,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不说社会机制,不说人类是否真的都有天赋,只是载歌载舞,用爱发电。仿佛爱是一种万能物质,有了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的理想主义,而不是沉迷幻想的理想主义。

41分钟前
  • 采薇
  • 较差

印度的巴学园故事,情节还是偏童话式的美好,4星,然最后那两幅画太给力了!!加满!! Aamir是个天才啊,导这么长却并不感到冗赘,充满乐趣,风格统一,掌控很好.小男主就是个小罗纳尔迪尼奥! OST好听--对印度歌曲好感倍增~~ 印度人的眼睛啊要把我晃瞎了~~

45分钟前
  • chrissy
  • 力荐

3星半,電影整體溫馨動人,覺得前段舖敘有點太長了,反而老師的開導可以更深入的描寫,如果硬要跟Les choristes比較,這部劇情有一點老套......

50分钟前
  • k
  • 还行

垫戏过长,用足足90分钟呈现男孩因无法正常学习逐步走向孤独自闭,再用60分钟分析症因解决问题。阿米尔·汗要等到中段第70分钟才登场,以小丑着装亮相那场歌舞极尽浮夸。讲述教育问题的电影,教师经常都设定为临时来代课的外来闯入者,像上帝派来拯救孩子的天使,都是万中无一的特例。频繁插入歌曲配乐来做过渡段落,多数情况只是为听歌,情节发展并无助力,有些拖慢节奏。呈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占据大部分篇幅,而解决问题仅仅只一段MV时间轻易带过,影片整体更像是引导人们关注儿童阅读障碍的公益宣传长片。

51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一部看了之后让各位想做家长的关于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清楚的想法!让他们放飞,让他们自由!

54分钟前
  • peixiang
  • 力荐

如果没有看三个傻瓜,先看这部,我肯定打五星,太了解amir ahan的手法,反而没了那么多的惊喜,不过好片毋庸置疑。

57分钟前
  • 摄狼影魔
  • 推荐

特别有人文关怀,阿尔米汗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导演,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翅膀,千万别简单粗暴地折断它。但实在太长了,那些歌曲都是撸过,精简到90分钟就能给四星了。

1小时前
  • 我的事说来话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