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片子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有找到时间来写影评。
现在写起来需要回忆一下。
这部片子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有很多潸然泪下的情节。
但是不能免俗的还是一家子全是医生医院做的,和医生自己生病。
不过如果免俗了,就不是我们所熟悉的TVB了。
这部片子最热点的应该是剑鱼恋,剧情描述的比较自然。
最开始的鱼仔大胆和主动还有那场乌龙的表白,一直到后来的兜兜转转,再到最后的求婚,非常喜欢马明在里面的深情款款。
除了主角这一对之外,其他的那几对感觉还是处理得有点仓促了。
反而比较喜欢看庄医生那对,我觉得他们俩也是很真实的那种感觉。
而且喜欢这种不是一面倒的坏人,庄医生对着他老婆也相当Man。
只是沈卓盈给我感觉一点也不像心脏病,这个是其次,他们这对我也喜欢。
中间的几场手术,我还曾经担心庄医生会故意使坏,让一件头背黑锅之类的,后来发现其实庄医生人品也还不错。
黄智贤还年轻轻的时候,对他无好感,演坏人居多。
现在成熟了,果然更有味道一点,而且男配获奖之后,也开始有点小起色,不再一味的演坏到底的坏人了。
除了这些情情爱爱之外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罗兰演的那个奶奶和一康的去世了。
相信一康的死牵动很多人的心,这部片子我没有被剧透,所以不知道会这样。
后来知道他会死,却不知道是这样死。
当一康第二次手术时,马明紧张的表情演的相当好。
我以为血止住了就是救活了,可是当庄医生翻开一康的眼皮,那个音乐响起。
还是瞳孔放大,庄医生可能太迟了。
虽然在别的片子里知道过有脑死亡这一说,可是这样子在手术室呈现出来,感觉很伤心,比单纯失血过多之类更让人难以接受。
这部片子里,一下子出现很多的新面孔,而且这些新面孔的戏份还不少呢。
比比较惊喜的是他们这些的演技没有太多那种新人的跳脱感。
其中以一康演的最好一点吧,很阳光。
另外这部片子里意外收获的是,喜欢了袁伟豪。
其实一直知道他,在我还有兴趣看香港先生的时候。
题外话:他的夺冠是我回看的,一开始他不是领先的,是最后不知道算不算爆冷的夺冠。
不过说实话,当年那个同一舞台上那个一路领先,自行满满自认为自己会夺冠的那人,我真是相当不待见。
相对来说我还真满满意他获冠军的。
后来在舞动奇迹里看到,没有太大感想。
演戏慢慢也有看到他出现,多数都是些我记不起的角色。
但这次的角色我很喜欢,发挥的很好。
相对比第一届港男高钧贤演的稳健多了。
甚至我觉得他比黄长兴演的好。
黄长兴的其他很多配角都会记得,但是没有让我特别喜欢的。
美雪这个角色的不讨喜也是很多人都评论过的。
一开始她恨鱼仔,然后恨她爸,然后为了一件头使坏招,不过后来都算悔过。
她的个性就是太好胜。
当然作为同类题材,免不了和妙手相比。
其实感觉是不同的,但是On Call还是值得一看的。
终于把TVB 2012年新剧《on call 36 小时》给看完了。
看完后很大感触,我不知道是否每位观众都有我这样的感觉,但我确实被剧集传递出来的信息给打动了。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人生、责任与爱的故事。
首先是“梦想”。
范子妤从小立志成为一个出色的医生,尽管后来没有女承父业成为神经外科医生,但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心胸肺外科医生;张一健立志成为神经外科医生,一直以师傅范智岳为追求目标。
后来他放弃在私立医院的高薪厚职,一心一意在公立医院做医生,目的是帮助更加多有需要的病人;洪美雪虽然只是实习生,但早在读书期间就已经定下做神经外科医生的目标。
她不断努力,虽然曾经迷惘、曾经想放弃,但最后也坚守梦想,排除万难,一直走下去……梦想的故事还有许多,简晶晶成绩虽然不如杨沛聪,但也努力做好医生的本份;罗安迪为了完成奶奶的心愿,战胜自己的弱点成为医生等等。
“梦想”这个字眼是贯穿这部剧集的主线,剧集以此为开端。
“梦想”这个词可能只是由简单的两个字组合而成,但它却有不可忽视的重量。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它能让人生充满希望,能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更加坚强。
我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自己的梦想,但又有多少人能坚守梦想?
不是因为梦想定得太过虚无飘渺,而是我们欠缺了那份努力实现梦想的信念。
看见这群医生,从小为自己定下目标,并且努力实现——他们并非每个都是高材生、并非每个都开始想读医科、并非每个的成绩都是A,但他们就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梦想。
张一健被封刀不能做手术;范子妤得了重病;洪美雪争强好胜欠些出医疗事故;杨沛聪不满患者家属不重视患者生死而出手打人;罗安迪欠缺信心无法单独救治病人等等,他们也曾经遇到挫折,遇到无数困难,但为什么能继续自己的路?
是因为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成为出色的医生,帮助更多的病人。
但反观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少少困难而放弃梦想的人很多。
细心想想,有的可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充分准备,有的可能只是因为遇到旁人一时恶意的阻挠,但最终也只得一个原因——没有坚守信念。
如果有坚定的信念,如果从始到终都坚持自己,或者梦想不再是梦,一切都能如愿。
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努力,只有梦想而没有行动,这是真正的白日做梦。
梦想不是“坐待”,而是“行动”,没有梦想,就没有希望,更谈不上什么行动,紧紧抱着自己的梦想,永不言弃!
其次是“人生”与“责任”。
尽管“人生”这一类的字眼没有通过表演人员的对白或者台词中表达出来,但这部剧集却通过演绎“责任”来诠释“人生”的重量。
人生,本该就是一种责任。
生存是自己的责任,家庭是夫妻的责任,子女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病人是医生的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张一健因年少时超速驾驶导致意外,意外的后遗症是使弟弟张一康双脚瘫痪。
因此他自责,从此以后把张一康和其他病人的生死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
他把弟弟的人生看得比自己的人生更加重要,努力工作,为弟弟往后的人生做好铺垫。
所以张一康的意外身亡,让他顿时失去了人生的动力和方向,他甚至自责,质疑自己作为医者的能力。
幸好在子妤的开解与帮助下,他最终明白到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应该用双手去救治更多的病人。
站在剧集的角度,就如百度百科的简介,这部剧集要带出的信息是:能力越强的人,在社会所肩负起的责任比一般人重,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治病人,但其实医生也同时兼任着其他身份,包括父亲、子女、兄长等。
当角色重叠,身份有所冲突时,医生亦可能会迷失。
只有认清方向和目标,才能真正背负起救人的重责。
但在当今中国社会,没有责任感的大有人在。
父不父,子不子,官不官,民不民,大家都没有那份应有的责任感。
食品危机,危楼,家暴,离婚率上升……大至国家社会,如食品危机这类的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伊利、蒙牛之类的企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类似事件后,依然可以继续经营,依然标榜着“中国品牌企业”;小至家庭与个人,“脚踏多船”、婚外情、家暴、抛夫(妻)弃子、第三者越演越烈,而这种人竟然反被当成“模范”“偶像”,而从一而终却成为了神话一般,无人问津。
责任感在流失。
我们或许不是医生,但无疑的,我们都有各自的人生与责任;我们或许不如医生般掌握着病人瞬间的生死存亡,但也必需对自己、对身边的人与事尽责。
人生是一份极具重量的责任,所谓“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只有个人品德、操守提升,对家庭尽心尽责,才能谈得上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最后,是关于“爱”。
剧集的前半部分,着重演绎医者对病人的爱。
这是作为医生的一种基本道德。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医生面对超荷工作,可能没有如剧中人物那样尽善尽美,但我相信,作为医生,还是有他的基本素质的。
贯穿整部剧集的,是父母、夫妻、兄弟之间的亲情之爱。
剧集主要讲述三个家庭,范子妤父女的爱;范子妤对何么的有如亲生祖孙一样的爱;洪美雪一家三口、尤其是养父女之间的爱;张一健、张一康的兄弟手足之爱;最后还提及到范子妤与洪美雪的姐妹之爱。
有时候,我们不能否定,正因为这些家庭温暖,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动力。
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归根到底都只是为了建立家庭,让这个家有生命力,有活力,有爱。
剧集的后半部分,主要交待主演之类的男女之爱。
这部剧集沿袭港剧一向的套路,上演三角关系:洪美雪因为争强好胜,想强抢张一健,而范子妤而爱妹心切,决定让爱。
但幸好马国明所饰演的张一健不是以往港剧常常出现悠游孤断的“港男”,他明确知道自己心中所爱,所以明确拒绝了美雪。
及后,子妤虽然因为自身重病拒绝一健,但一健对子妤不离不弃。
出现在第二十四集结尾的求婚台词是我比较欣赏的,没有以往男向女表白的肉麻感,只是很实在地表达出作为夫妻之间应有的爱与责任——“结婚的誓词,如果只是按程序念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实践下去。
年轻的时候漂亮健康,当然爱。
但是当对方年纪大了,慢慢变老,越来越多伤病,甚至看着对方老死,难道就不爱了吗?
既然将来不会离弃对方,现在也应该一样,因为对方有病就不爱了,那不是真正的爱。
没人知道生命的长短,就算我们是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长命百岁,所以结婚誓词里没有说要保证白头到老,但是要保证无论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
你明白吗?
”(一健对子妤的表白)你明白吗?
又有多少人明白呢?
婚姻是神圣的,所以婚姻需要誓言与承诺。
在婚礼上,我们曾经听过多少次这些誓词,但又有多少人能从一而终地实践下去?
正如张一健所说,结婚的誓词,如果只是按程序念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实践下去。
婚姻是爱、承诺、誓言与责任,如果结婚时信誓旦旦承诺不离不弃,但当新鲜感过去就忘记了曾经的誓言与责任,是不可取的。
正如后来子妤写给一健的中信提到的一样,“每个人都期望可以和自己爱的人开开心心地过日子,但大概不会有太多人认真地考虑过,到底自己是否准备好分担对方所有的问题,我想我实在很幸运,因为我知道你(张一健)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婚姻中不但有快乐,还包括分担对方的失意与问题,所谓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很反感现在一些喜欢宣扬离婚、婚外恋、脚踏N船的剧集或电影,如前段时间看的《婚前试爱》,又是罗仲谦主演。
里面会宣扬一些如“爱TA就要伤害TA”、“婚姻久了,爱情都变亲情”之类的信息。
有时是否非要在爱情之中找新鲜感才能活下去呢?
难道亲情不是爱情的一种升华吗?
当父母老去,子女长大成家立业,能够陪伴自己走到最后的是谁?
难道不是另一半吗?
而这个另一半,不是你在世上最亲的人吗?
为何要伤害对方,制造裂痕呢?
互相爱护难道不比互相伤害来得长久?
所以,当你遇到那个TA的时候,请谨记好好相爱。
上面拉拉杂杂地发表了感言,现在也想谈谈我对这部戏的看法。
这部电视剧是我从林峰、杨怡与马国明合演的《谈情说案》上演时就开拍,所以那时我就开始留意了。
因为觉得杨怡与马国明是一对新组合,而且从来没有看过杨怡饰演医生,所以就特别期待。
待电视剧上演后,我更是爱上这部剧了。
从剧集的演员配搭来看,主演的杨怡与马国明组合让我感到新鲜。
杨怡与马国明虽然也曾经合作出演过其他剧集,但这是他们首次担纲饰演情侣,感觉有点像“峰怡”,但马国明与林峰的表演方向又不同,或许是因为这样,就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吧。
对比在《谈情说案》里性格开朗、但仍欠缺成熟的“犀利妹”,《真相》里果断、做事有原则的康芷欣,本剧的范子妤是具备知性与成熟韵味的时代女性。
她做事依然是果敢、有原则的,但也不失开朗,在处理与一健的感情,她表现出主动与成熟,用卡片表达自己,让对感情慢热的一健一步步了解自己,爱上自己。
这是杨怡演戏的一个升华。
而马国明,终于看到他提纲主演的第一部剧集,其实他的演技真的进步了很多。
对比起《谈情说案》那个花心的卢sir,一健先生简直是好好先生。
除了主演之外,这部电视剧还有许多让人惊喜的地方。
第一是饰演范子妤父亲的艾威,他是TVB的老演员了,以前总演一些反派,但没想到他扮演一位权威的神经外科医生会有如此传神的表现,举手投足都有国手的风范,慈父、医生的正面形像都一反他多年来演出的风格,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
其次就是罗仲谦与黄智雯,他们出演男女二号,他们俩代表了“80后”年轻人的一些风格——一个贪玩没有责任感,一个好胜要面子,都代表了一些年轻人的形像,但他们却从不成熟走到了成熟,也带出各自的两条感情线,而这两条感情线,又引出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感悟与道理。
这让一向觉得男女二号就是一对的观众有了新的观感。
第三是出演“吕小益”的郭政鸿,大镜片的半框眼镜、眨眼时带动面部肌肉抽动、衣服纽扣全部扣起、为人处事婆妈等等,都是他这个角色的独特个性,无疑郭政鸿就表达得恰到好处。
第四,是就一众新演员,如饰演炳灿的袁伟豪,饰演张一康的魏俊皓等等,都在这部剧集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剧情来看,TVB在本剧大量起用新人,而且这些新人都各有故事,戏份不少。
因此,我总觉得25集的剧情里面,主演的对手戏太少了。
其实以往如《妙手仁心》这类的医学题材剧集都起码30集以上,所以这次只有25集,交待了大量新人的故事,反而显得我喜欢的两位主演的对手戏太轻,才刚进入剧情的高潮,结局就草草收笔。
另外,除大量起用新人外,港剧的感情线也有点创新。
前面提到罗仲谦与黄智雯饰演的男女二号,他们各自牵引着一条感情线,所以引出更多的故事。
杨沛聪-范子妤-简晶晶-张一康;黄智雯-张一健-刘炳灿等等。
最后,都是老话,我期待阿怡拿奖,期待马明拿奖
关于,一件鱼罐头的故事鱼仔与一件头早已相识,只是鱼仔一直都对一件头嗤之以鼻,在她眼中,一件头只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而已。
前五集,火药味十足,一件头劝谕鱼仔应认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科,却被鱼仔讽刺他只懂拍马屁。
肇事司机与受害者,应该先救谁?
一件头坚持先救金世荣,她却误会他是为了讨好金老板。
经屠姑娘的提点,她懂得了什么是医生的专业精神,所以在当一件头要接受聆讯时,她挺身而出替他讲话。
好不容易看见两人的关系有些改变,却又因一件头重提选科的事,而弄得不欢而散。
后来,一件头被封刀半年,当所有人都替他担心时,他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非常记得鱼仔说过,一件头是mr.酷,开心与不开心都不让别人看见。
是不是因为这样,就更让人想认真读懂你的每一个表情,想知道你开心,抑或,不开心。
她从父亲口中得知,他并非那种阿谀奉承的人,同时,被他对弟弟的疼爱而感动 他为替她改善与美雪的关系,主动提出要教美雪腰椎穿刺,但要以一顿饭作条件, 被封刀后,他思想发生转变,却又在福伯离世后对自己的粗心自责不已, 她终于得知他就是梓霖口中的砖头医生, 她借梓霖的事件,安慰他,其实你对病人付出的一点一滴,不是白费的,病人是知道的。
彤彤出事,他和她主动了解情况,能治好的,不仅是病人的病,还挽救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
他和她有共同的兴趣,一起砌模型,她睡着了,他替她完成。
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当福伯在病房大吵大闹,还说要打鱼仔的时候,当彤彤的丈夫回来要打人的时侯,一件头把鱼仔拉到自己身后,马上护在前面。
小细节,却又充满爱。
更喜欢每次鱼仔偷看一件头的每个表情, 是的,你喜欢上他了。
想表白,却是很多阻碍,当她看见婉莹和一件头在一起,那一刻,心碎了,我的心也跟着鱼仔一起难过,真相大白后,在表白当晚却闹得如此丢脸,充满喜感的一场表白。
然后都是些很有爱的情节,鱼仔给一件头写的信,一件头将信很小心的收藏好,还有21集最后一件头告诉鱼仔,什么是医生的使命。
以及一件头多次的表白及求婚,一件头读着鱼仔的信,然后从家里跑去找鱼仔告白,还有美雪强吻一件头,被鱼仔看见后,一件头追出去那一幕,都是我十分喜欢的情节。
至于24集的求婚戏,更让我感受到结婚誓词的神圣,“结婚的誓词,如果只是循例念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实践出来。
年轻时漂亮健康,当然爱,但当对方年纪渐大,又老又有皱纹,病痛越来越多,甚至眼看对方老死,难道就不爱了吗?
既然将来不会离弃对方,现在也应该一样,如果因为对方有病就不爱他,就不是真正的爱。
没人知道生命的长短,即使我们是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长命百岁,所以结婚誓词没说要保证白头偕老,却要保证无论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
范子妤,我再问你一次,无论健康疾病,你愿意和我不离不弃,终生不渝吗?
”尽管历尽艰辛,两人才能在一起,尽管鱼仔患上脊髓内肿瘤,但是最后,一件头与鱼仔,一句“老公”“老婆”,如此幸福地走下去,足矣。
或许大团圆结局是很平淡,但我却爱happyending。
时间和经历,会让人成长,给一班实习医生。
特别喜欢大结局里面,一群新的实习医生站在医院门口,说的那一番话,其实是与第一集中洋葱他们说的那番话相同。
作为观众的我们,见证了,一班年轻人,一班实习医生的成长。
从开始,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做医生,也不知道,做医生的意义是什么。
有的人只是贪图医生的薪水高,福利好,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有的人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然后毕业后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渐渐地,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终于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爱上医生这份工作。
经历会令人成长,时间会让人清楚自己喜欢的,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15集关于期望的那一段台词,也正好是一群实习医生,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最佳的写照,最深刻的感受。
“能够达成期望当然是开心的事,但有时候我们的期望,会违背了其他人的愿望,难免要作出取舍,放弃哪一个期望都要付出代价,但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如何抉择”明太子一心想开车房,却为了堵住父母的嘴,投考医生。
毕业后,你可以拍拍屁股就离开,然而,你却令很多人失望了,也糟蹋了别人的苦心。
培养一个医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医生的成长,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
你可以说,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你有权利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你可以不顾父母的感受吗?
如一件头所说,你的父母,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庆幸的是,明太子最终也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一名医生。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要作出许多艰难的抉择,很难去衡量哪个选择带来的坏处是最少的,但是,当我们选定了,就应该勇敢去承担这一切将会造成的后果,有得,也必定有失。
哪怕你会失去很多,但只要你认为值得,why not?
“有些期望可能不关你的事,你会不懂,为何有些人愿意牺牲性命,也要追求一些不会有结果的期望,但若用心感受,你便会学会,每个期望或轻或重都是值得尊重的。
”那一个要砍掉左手的小女孩,真的很令人动容。
她让吹水华明白到,梦想的力量。
生活与生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活需要期望,需要梦想,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宝贝,有一个重心,拥有追求,拥有期望,才是生活。
当一个人失去自己的梦想,没有任何期望,那只能算是一种生存,只是机械地过着每一天。
至于Andy,奶奶的离世让他变得成熟,对自己重拾信心,即使失败过,那又如何?
我只知道,经历会让人成长,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会让你更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
医生的,使命记得第一个星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世荣事件。
一件头说“不要用你个人的道德标准去断定一个病人是否应该救。
”作为医生,人只有两种,健康与不健康。
生命是宝贵的,无论他是作恶多端的坏人,还是心地善良的好人,那都是一条鲜活活的人命。
在金世荣事件中,鱼仔本来就对一件头有偏见,自然就觉得一件头坚持要救金世荣只是为了奉承金老板,同样地,金世荣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肇事司机,也是这次事故中应该负全责的人。
只是偏偏他就是存活率有90%的人,或者你会觉得不公平,像鱼仔一样,认为他就算死了都是咎由自取的,要救的也只是要救那个路人。
但是,在医生的角度,谁存活率高就先救谁,金世荣却因为医生的个人道德标准而不被获救,明明可以存活却将获救机会给了他人,这又算是公平么?
范医生说:“如果在公立医院,做到我现在这个职位,已经不是纯粹做一个医生那么简单,还有许多行政上的事情要兼顾,反而私人执业,我可以有更加多的时间去照顾病人,你现在在公立医院做事,你很清楚,其实公立跟私立不应该是对立的,换个角度说,应该是互补不足才对,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渠道,可以令更加多的病人得到更加好的照顾。
”有人的地方,会有是非,为了上位,也难免会有暗地里的人事权力斗争。
有时候尽管你不想去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可是又不得不去面对。
做医生经常有许多交叉点,要做好多艰难的选择。
如范医生所说,其实救人是team work,你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整个手术,你要靠多方面的协助。
规则之所以被订下来,也是为了保持医院能有一个良好的秩序,若每个医生都像一件头那样,独行独断,那又是怎么样的后果?
不是每个人都能侥幸手术成功的,若手术失败,那又是怎样一种后果呢?
规则,是对医院,对医生,甚至是病人的一种保障。
如一件头对病人如此重视,经常超过看病的时间,令其他医护人员怨声载道,他的出发点虽好,但也会着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医生,护士,是一份工作,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福伯的离世,令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一开始,他是如此独行独断,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大前提,就算牺牲前途又怎样,我愿意。
被封刀后,他开始埋怨医院制度的不合理,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要救一个病人,并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努力,病人也不爱惜自己,你又可以怎么做?
他不再执着于自己之前的理念。
只是福伯离世后,他却为自己的疏忽,为自己的粗心而自责。
其实,他也没错的,他努力过,可是不被接受,但是福伯心里也知道,一件头是很关心他,一件头很恶,很啰嗦,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医生。
最终,他也明白到不仅要治愈病人的身体,还要把病人的心治好,试着走前一步,做多一点点,可能结果全都不同了。
其实我也觉得,重视病人是应该的,可是你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你不能不顾其他人的感受,重视病人也应注意方法,不一定总是要挑战规则,勇往直前,什么也不管。
医生不是万能,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救活,有时面对病人的离世,他们难免会对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有所怀疑。
“这一刻,我怀疑自己究竟专不专业,做医生每天要面对无数生死,很多人以为我们已习惯了,麻木了,但其实我们实在很害怕面对失败,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失败以后要承受最后的悲痛,承受失去亲人痛苦的是他们的家属,可是看到他们哭得死去活来,其实我们的心不会比他们好过,究竟医生的使命是什么?
”“不是每個病人都能救活的,沒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可是在病人離世之前,醫生盡全力令他們舒服安詳地度過最後的日子,就是對病人最大的幫助,對家屬最大的安慰。
這就是醫生的使命”既然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医生?
尽管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但在出生到走向死亡的这一过程,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医生延长我们的生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让通向死亡的这个过程留给自己更多回忆,对生活了解得更加透彻,最后能够没带着任何遗憾离开。
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思考“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坐BB车,小孩时就坐脚踏车,长大了坐私家车,老了免不了坐救护车,到最后一程就坐出殡车。
”或许,用医生来作题材的剧集,总离不开对生命的思考。
也许这是一个老土的话题,但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尽管早知生老病死乃是最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尽管早知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这个结局,只是当我们接受生离死别的时候,我们真的会痛,真的会流泪。
或许最令人难过的时候,是你想起这个离去的人曽带给你的回忆。
当罗兰姐饰演的奶奶死的时候,我哭了,因为她让我想起自己的奶奶。
记得我的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并没有哭,只是在后来想起她对我的好时,我总是会流泪,不开心的时候,总是会躲在被窝,偷偷地一个人哭,因为我想她了。
但是,罗兰姐演的这个奶奶,是没有带着任何遗憾离开的,Andy终于成为医生,终于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奶奶的心愿可以达成,死,也无憾了。
同样地,如一康,即使他还没能到美国读书,即使他和晶晶相恋的时间实在太少,但是,他的一生,也应该没有遗憾了。
尽管残疾,他没放弃自己,依然乐观地活着,他有疼爱自己的母亲和哥哥,他有一群要好的朋友,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打篮球,剑击,他有自己喜欢的人,他与她曾经相恋过,一开始,我不明白一件头在一康追思会上说的那一段话,即蝴蝶效应与这一切有什么关系,后来看了工作人员潘漫红的微博才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只拥有魔法翅膀的蝴蝶,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因为我们曽出现在某些人的生命中,他们与我们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彼此有着共同的回忆,也正因为我们的存在,让他们的人生,变得不一样。
“健康的人不一定快乐,不健康的人也不一定不快乐”或许一康是不幸的,但他却是幸福的,快乐的。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懂得这个道理,珍惜现在的健康,珍惜现在的快乐。
鱼仔说:“你可知道当苦难发生的时候,人怎么老喜欢问为什么?
我想可能是人忘记了,这其实是我们生命中必经的一部分,所以当死亡接近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变得很惊慌、无助,我们便会不停地问为什么……”钱医生说:“有病不要害怕告诉身边的人,否则,他们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下,你已离开了,到时他们不止会伤心,还会非常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和你最后相处的时间”炳灿说:“并非每个人早上出门后,都能确保自己晚上能安全回家的,你可知道那些不能回家的人带着多少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你四肢健全,健健康康,有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只是这个条件,世上已有很多人一辈子也羡慕不来。
”一切一切,也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珍惜那些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幸福不是必然,生活太多变数,没有人知道下一秒即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能做的,只是好好把握当前的这一秒,珍惜这一秒。
关于,期望On call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其实还是鱼仔关于“期望”的台词。
如果期望真的无法达成 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呢?
能够达成期望时的确很兴奋,即使只是一个非常细小的期望当它能够落实时 人生马上就像重燃希望不过期望有时其实很虚无缥缈 但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就像空气 我们的身体需要靠空气才能生存而我们的心需要有期望 才有力气好好生活每个人都想自己的期望能够达成 但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有时候期望越大 失望也越大反而没期望就不会有不必要的痛苦的确,很多时候,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渐渐地,我们害怕期望,害怕再一次失望,因为失望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可是,难道我们因为害怕失望,而拒绝期望吗?
你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之所以抱有如此美好的期望,是因为你相信,所以,别怕失望,因为你会拥有勇气,去接受一个残酷的结果。
无论期望带给你安慰、快乐、还是伤心,能够期望与被期望都是幸福的事因为我们还生存着就算有多少个期望落空 我们也可以有新的期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之前,我曾因为一些小事而怀疑自己,开始犹豫,是否继续对一些人一些事抱有期望,后来,我想通了,我有能力将一切想得如此美好,也有能力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感谢15集,感谢这一段台词,更令我明白到,就算失望又如何,因为你可以再次抱有一个新的期望,带着美好的期待,去面对新的生活。
简单评论,那些角色。
尽管一直对罗仲谦没什么感觉,但在这里,凭着洋葱这个角色,我开始对他改观了。
洋葱很可爱,我觉得他对鱼仔也只是喜欢,尤其是他为了鱼仔能够和一件头表白,撒谎让一件头能够和鱼仔吃饭,还替鱼仔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洋葱其实也是个很好的男人啦。
很多人被洋葱和三叔那一段感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印象却不是特别深刻。
美雪,从第一集开始就讨厌她,讨厌她总是板着一张脸,讨厌她的好胜,到了后来美雪和鱼仔争一件头,她所做出的行为,真的令人很不爽。
当我知道美雪最后和炳灿一起,我很不满意,觉得这样太便宜她了。
可是从第21集开始,我对她改观了,我也很喜欢美雪和炳灿这一对,很有爱。
新人来说,其实我觉得一康的演技是在这么多人里面比较好的,真的觉得他和一件头很有兄弟相,笑起来也很帅气。
我也比较喜欢晶晶,不过我喜欢她戴眼镜的样子,可是有点像廖碧儿,只是晶晶的动作真的很生硬。
当然,还有一群实力派的演员,令整套戏生色不少。
笑姐,罗兰姐,范医生等等一件头三兄弟很有爱,总是喜欢泼东西,不是泼水就是啤酒,还有咖啡。
还有小益啊,看见他那眼镜和眼睛就想笑了。
炳灿不错,觉得他也几帅哥,又大只。
完美中,往往会包含不完美总体来说,on call36真的是一部制作认真的电视剧,很久没看过一部这么有感觉的电视剧了。
太喜欢主题曲,尽管我不喜欢容祖儿。
只是,鱼仔这角色似乎还是不够色彩,能否为阿怡带来视后的奖项,言之过早。
新人的演技,真的需要磨练,读对白不自然,动作生硬夸张还有洋葱,其实我觉得一件头和洋葱这条师徒+兄弟的线可以有所发展的,之前官网的介绍是,洋葱的脚受伤,是一件头照顾他,可是这段却改了,还有最后洋葱喜欢上晶晶,总是感觉很别扭。
属于我,特殊的情意结留意on call36只因有我最爱的两只,马明,阿怡还是演情侣的呢,其实本来没对这套剧有太大的期望,也纯属是看看自己的偶像,改观,从预告开始,看了预告片,开始期待里面的剧情,然后一看便着迷了,我变得越来越狂热,恩,真的,很久没看过一部这么有感觉的电视剧了。
On call 36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可这意义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楚,但我只知道,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很欣赏这套戏,近段时间,总是有些压抑的感觉,没有动力去学习,哪怕等待着我的是6月的高考,每天在学校,会跟同学讨论剧情,讨论得不亦乐乎,每当我晚上放学回家,抽二十几分钟看看on call,哪怕只是剪辑版,我的心情就会好转。
晚修结束,回到宿舍,躲在被窝里用手机看微博,当我看见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在看on call,在赞on call,我就有一种满足感,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认同,自然就会满足了。
我很狂热,因为我觉得,狂热是一种生活态度,让生命变得沸腾起来。
我将每一集的感受都用文字写下,我用心,我认真,只因这是我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会认真了。
广一模,这一重要的考试,有广东“小高考”之称,当我知道考完这次模拟试后有难能可贵的两天假期,我真的很惊喜,因为我可以回家在电视上看大结局的直播,一回家,我马上就把前4集补上,只是看完on call之后,却是各种各样的不舍,心里感觉空空的,假如on call能一直播映下去,那多好,只是电视剧总有结束的一天,自己的生活,还是在继续。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却是平静的,愿我也能带着新的期望去拥抱新的生活,走过高考,然后在漫长的暑假中,再次重温on call 36小时。
會不明白爲什麽港劇在內地受眾還不如台灣嘔吐劇,港劇有那麼多的經典,但是大熱的卻沒幾個,這不僅是語言的差異,還有文化的差異。
看港劇就要看粵語的,就好像喝茶,你喜歡瓷器。
蹩腳的國語配音來來去去是那幾個人,很多原汁原味的話在配音中失去了味道。
馬明其實都不年輕了,可是看起來永遠都是三十歲,成熟,帶著一點點男孩子的可愛。
他熬過很多年,至今也不是劇劇都能擔正,可他能把每一個人物,無論大小,都演得像“他”。
阿怡,論演技,這一代之中最好的吧。
就算失去視后,就算連提名都沒有,但我仍然堅持,她才是那個視后。
扮過大狀,又來扮演大醫生,這一回終於做了一個敢說愛的女子,她向一件頭表白的那場,所有看了的人,都會笑吧。
情不知所起,一健,你大概已不記得第一次見到魚仔是什麽時候。
他是你師父的女兒,但她那時多半不太中意你。
而你,埋頭在自己的世界,多年孤身,為家庭和醫院奉獻著自己。
魚仔,你被一健那麼多處於友情的行為感動了嗎?
所以你愛上了他,義無反顧。
你被他拒絕,仍勇敢地追求。
我知,你寫給他的第一封“情書”,其實已經打動了他的心。
不然他不會在聚會時問魚仔今天怎麼沒來,得知你要加班的消息有那麼失落的表情。
不知討厭人的美雪還有那麼喜歡你的洋蔥會不會成為你們之間的絆腳石,只願這份不知何時發生的感情一往而深到天涯多给的一星是给终于扮了情侣的马明同阿怡
On call 36终于是看完了。
在剧中,有一群梦想的人,有想要用自己的手去拯救别人的人,有珍惜生命的人,有想要好好生活的人。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剧中有一句话让我是觉得感触挺深的,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很多人每当遇到疾病,每当要面对死亡时,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会是我,其实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子问,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疾病当做是人生的经历,而是把疾病当作是人生的终点。
其实,一开始子妤对一键是有偏见的,认为他一直对自己的父亲阿谀奉承,拍马屁,是为了金钱和名誉。
后来慢慢地发觉他绝对是个对自己工作认真,以病人为首位的好医生,而当知道了一健是为了报答自己的父亲救了他的弟弟,而且还立志想要去当医生的时候,更是慢慢地打从心底欣赏这个男人。
剧中有一幕让我是彻底激动起来的,那是第四集。
就是骆家骏和金世荣出车祸的那一场戏,那时候刚好只有一间手术室,而子妤由于多肇事司机富二代金世荣有偏见,与一健争吵该给谁先做手术,而当时的情况是骆家骏即使做手术存活率也只有一半 ,所以一健想要等金世荣的报告出来再决定先给谁做手术,而子妤则认为是骆家骏醉驾伤人,应该先救金世荣。
一健则说:“我不是法官,谁有罪谁无罪不关我的事,谁的存活率高我就先救谁。
”后来子妤以为是一健为了讨好金老板而故意说要先报告出来,先救他的金世荣,擅自游说庄先生先救骆家骏,结果骆家骏因手术不成功,成为植物人,而金世荣则因本来可以有百分之九十,却因为急救晚了而死亡了。
“不要用你个人的道德标准,去断定一个病人是否应该救,我们是医生,任何病人在我们手上,都应该一视同仁尽力去救。
”“如果他不是金承超的儿子,你会这么重视吗?
”“理性一点好吗?
你抚心自问,如果金世荣不是醉驾司机,你是不是还这么坚持,不等他的报告,而去救一个存活率这么低的病人?
金世荣原本有几成机会可以救活的。
”这一幕让我是彻底爱上马国明了,他和杨怡的对手戏真的是太赞了,无论是看多少遍这一幕,还是觉得“不要用你个人的道德标准去断定一个病人是否应该救”这一句台词,马国明真的是拍得太好了。
各种心动啊。
还有让我有触动的是一健一直骂洋葱的那些剧情,一直以为一健只是认为洋葱不专心而去骂他,谁知原来是因为他知道洋葱会考拿8个A,那么聪明的人,肯定会是个好医生,所以才一直这么良苦用心地去鞭策他。
“坦白说,我当初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医生,打算在大学玩几年,可是当了实习医生后,开始觉得做医生一点都不好玩。
无论我们当医生的原因是什么,所有病人却只有一个期望,就是希望我们能治好他们,期望虽然简单,但要实践并不容易。
”“怎么样?
连你也想不当医生了?
”“当医生一点都不好玩,当医生也不是闹着玩的,我觉得自己玩够了,该要认真地做医生了。
”第16集,洋葱说了这样的话,而他这样的话也点醒了要去做车行的名泰。
他们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是真正地一个成长了,认识到做医生是真的不能闹着玩的,因为那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可能会被你救活的病人,你手上的是生命,而不是可以拿来闹着玩的。
美雪在剧中一直是扮演一个可以说是让人讨厌的角色吧,看到评论,很多人都觉得讨厌美雪。
怎么说呢,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觉得美雪很讨厌,也是觉得不喜欢美雪,但后来是觉得,如果一个人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让人觉得讨厌的,那么,这个人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
剧情演到美雪重新回到医院,知道自己错了的那一刻起,其实我也已经没那么讨厌美雪了。
这大概是性格的问题吧,美雪在剧中的性格算是比较突出的,是非常好胜,而且非常爱恨分明的一个人。
其实,关于美雪的每一幕,我都不喜欢这种性格的人。
直到她在酒吧里等Ben,告诉Ben自己不想像一健和鱼仔那样浪费大家可以在一起的时间,我慢慢地觉得美雪还是让人觉得喜欢的,因为确实是没人有她这么坦率,也没人有她这么敢说敢作,也没人可以像她这么自信,这么坚定地去做自己认定是对的事情。
在我的眼里就是这样的。
最让人觉得甜蜜,而且是非常感动,了解到爱情真谛的是一健向子妤求婚的那一幕。
“我张一健愿以你范子妤为我合法妻子,无论富贵贫穷,快乐悲伤,健康疾病都愿意一生一世爱你,守护你,终生不渝。
你还犹豫什么?
担心我会后悔?
还是担心我是一时冲动?
担心我要一辈子照顾你?
”“结婚誓词,如果只是循例念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实践出来, 年轻时漂亮健康,当然爱,但当对方年级渐大,又老又有皱纹,病痛越来越多,甚至眼看对方老死,难道就不爱了吗?
既然将来不会离弃对方,现在也应该一样,如果因为对方有病就不爱他,就不是真正的爱。
”“没人知道生命的长短,即使我们是医生,也不能保证自己长命百岁,所以结婚誓词没说要保证白头偕老,却要保证无论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你懂吗?
”其实这些说是很简单的事情,或许大家都是懂的,但是其实要做出来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一集好像一直都在告诉我们,时间很少很少,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要去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应该用自己剩余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一康死的那一刻,其实在他和晶晶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已经向到将来也许会有这一幕了,既然一康的脚是不可能重新站起来的,那么,在现实当中,一康和晶晶的将来会是一段非常难走的路,而如果一康伟了救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那么,一康这个角色则会留在人的心理更久更深刻。
那么,所有还在浪费时间无所事事的人,就会深有感触,觉悟到应该去珍惜自己身边的人,不要去浪费时间,不要去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剧情到了一康死后,已经是浅浅在走进高潮了。
走到一健知道子妤生病,然后由范医生帮自己的女儿做手术,一直那么具有权威的范医生,但在面对自己亲人有可能手术失败却会感到恐惧,到美雪不顾Ben是否染有艾滋病都要与他相爱,到洋葱发现要珍惜现在所拥有,而且一直都与自己有共同经历的晶晶。
其实大家都惧怕死亡,其实大家对死亡都是有深一层的理解的。
但是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他们都真正地认识到,死亡确实是会来临,每个人也是会有生老病死,但我们在死亡面前并不是无力的,我们可以在剩余的谁建里做更多的事情。
子妤说了一句话,健康的人不一定会开心,而不健康的人不一定会不开心。
因为身边有许多人一直鼓励,支持着自己。
最后快要大结局的时候,大家都在猜测,就是子妤手术会不会成功,甚至还发起了一个投票。
其实我一直都有在想,子妤的手术失败的几率是会比较大的,子妤或许瘫痪了,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才符合了剧情,生活中一直都充满着疾病的打击。
谁知道了最后的结局,子妤的手术不算成功,但也没失败,只是她还需要接受更多的治疗,她还需要接受更多的困难,但是这都已经是没关系了,因为一健已经是不论健康疾病,都会愿意一生一世爱她,对她终生不渝的人。
这个时候,子妤以后是否会瘫痪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到了最后,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目前要珍惜的人,目前要去做的事情,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也会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已经不再惧怕了。
《oncall36小时》是第一部我都无法等到第二天看更新,只能每天等TVB直播的电视剧。
一点一滴都真挚感人,但给我最多触动的,还是鱼仔的信。
每集看两遍,用心整理,大家都来支持《oncall》吧!
第一封:前阵子因为选课的事,我经常失眠睡的不好。
结果,我今天犯了一个专业实习医生不应该犯的错。
今天上午我巡房的时候,钱医生突然让我向老板作简报,碰巧今天是总巡房,一下子好几十双眼睛看着我,我简报完之后,老板只是说了一句:你要回去温下书啦。
当时我看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上面写着“医疗废物”,那一刻我真的好像跳进去,我好犹豫这样的愚的事是不是应该告诉你知,但我希望你能了解我多点,我深信感情不是建基于时间上面,而是建基于互相了解。
PS:其实我同大家一样期待着男女主人翁的感情发展,到15集还没有明朗着实让看客们好着急,其实好像也不只当看客的时候着急,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也好像很赶时间,看对眼就应该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就掰,我们似乎不愿意去多花点时间相互了解,了解对方的性格脾气和生活,我们都未搞清楚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也从来没想过自己靠近会给另一个生命带来什么。
我喜欢鱼仔的大胆执着,可我更被这种肯花时间去多看看的心境所感动,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第N封(15集关于期望): 这个病人患有缩窄性心包炎,他病情很反复,已经做过几次手术,但其实帮主都很小,但是这个病人从来都没放弃过,任然对生存充满希望,每个人对生命都有不同的期望,有些是为了自己,有些是为了满足别人,但从来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些期望几时可以达成,好像这个病人一样,出出进进医院这个多次,究竟他每次是带着怎样的期望来到医院的呢?
如果期望真的无法达成的话,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呢?
期望能够达成的时候真的好开心的,即使只是一个很细小的期望,当它能够落实的时候,人生就好像马上又燃起希望一样,不过期望有时都好虚无飘渺,但就好像我们的精神支柱,就像空气一样,我们的身体要靠空气才可以生存,而我们的心就需要期望,才有力气好好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期望能够达成,但事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有时候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反而没期望就不会有不必要的痛苦,或者期望会带来痛苦,但正因为有期望,就算再痛苦我们都可以捱得过,所以,即使再怕失望,再怕痛,都不能失去期望。
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写过,期望是唯一能够医治苦痛的良药,我更加觉得,当你悲伤的时候,期望就好像一首能够安抚伤痛的音乐,能够达成期望当然是很开心的事,但有时候我们的期望会违背其他人的愿望,难免要做出取舍,放弃哪个期望都要付出代价,但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告诉你知应该怎么选择,有些期望可能不关你事,你会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牺牲生命,都要去追求一些没有结果的期望,但用心感受你就会学会,每个期望或轻或重都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无论期望带给你安慰、快乐还是伤心,能够期望与被期望都是幸福的事,因为我们还生存着。
就算几多个期望落空,我们都可以有新的期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PS:有人嫌14、15集的剧情太拖沓,其实我觉得这两集的剧情很感人,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期望也在违背他人的愿望,放弃哪一个都是痛苦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
你是怎么做的?
作者很偏爱鱼仔,所以他把要说的话都借由鱼仔的口讲出来,独白和剧情扣的很紧,也许我们不应该诟病什么,主创有很多想法期望我们看到,而每一个期望都应该被尊重。
生活不是只有恋爱,不是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举,更多的是反反复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就抱有期望的活下去吧。
第N+1封信(16集): 小时候觉得做医生好伟大,既可以医好人的病,有可以医好他们的创伤,但是当我做了医生以后我才发现,有时候医生可以做的事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有时我会觉得很迷惘,医生的责任是什么?
医生每天都要不停抢救病人,但死亡是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的结局,医生做的一切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这一刻我都很怀疑自己到底专不专业,做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生死,很多人都以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麻木了,但其实我们真的很怕面对失败,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
失败以后要去承受最后的悲痛,承受失去家人的悲痛的是他们的家属,可是看到他们哭的死去活来,其实我们的心里不会比他们好过,究竟医生的使命是什么呢?
背起医生的身份,就要肩负起救人的责任,和死神搏斗抢救生命,每打赢一场仗,救回一条命,我都会觉得很开心,会因为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到人而骄傲,可是越做的久,我就越怀疑,医学真的只是为了抢救生命?
科技不断进步,也拖长的病人的死亡过程,延长了病人的痛苦,很多病人最终还是救不回来,我们做医生的又应该怎样去面对?
两三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过: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救得活,没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可是在病人离世之前,医生尽全力让他们舒服安详地渡过最后的日子,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帮助,对家属最大的安慰。
这就是医生的使命。
附 andy奶奶临走时的那段话:你不用替我难过,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坐婴儿车,小时候坐单车,长大了就开私家车,老了免不了做救护车,到最后一程就做出殡车,每个人都知道有双脚一伸的一日,我只想走的得得体体。
PS:16集真是彻彻底底的击中我的泪点了,死亡真是世上最具有震撼力的事件。
很多人都看过医生,也都经历过亲人离世。
有一年去医院做眼睛的手术,家里有位好友是医生,聊天的时候他说,人体是这个世界上最精密复杂的仪器,很多功能很多环节都是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预知和了解的,其实医生也很无助,他比其他人多出的那部分医学知识是无法将每个病人都救回来的。
那次之后,我对医生的宽容度大了许多。
生命是珍贵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对社会的贡献,有爱他的家人朋友爱人,所以每一条生命都是值得尊重了,医学昌明的今天,最大的成就可能不是提高的人类的平均年龄,而是让大多数的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更有尊严。
不仅仅是医生吧,从事每一个职业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所做的事到底有什么用呢?
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人工作应该不只为了生存,蔡康永说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这个人的存在有没有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如果是医生,救死扶伤或者让病人更有尊严都会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如果是老师,每教好一个学生,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者有更好的前途都会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做公务员,认真的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不贪不拿,说实话做实事,也会让这世界好一点。
我们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的使命,不要只审视医生啊,也看看自己做的好不好,如果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相信这个世界会很好的。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生死,你到这个世界来,走多少路吃多少米都是早早就注定的,所以生命给我什么,我就珍惜什么,如果不是我的,也没有什么可惜了。
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吧!
等到大结局鸟——算是大团圆了吧,鱼仔得病没有彻底好,总算换来一件头无论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的誓言。
比起当年《妙手仁心》jakie这样的结局已经很好了。
TVB的剧通常前面铺垫得很好,最后收尾甚为仓促,尤其感情戏,晶晶同洋葱的感情戏来得过于突然(虽然早在看片头时就知道)。
TVB的戏向来是我的恋爱启蒙,现在又学多了样东西。
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不能因为被拒绝一次两次就放弃,通过一些细节都可以获得很大的加分。
如果爱一个人,就算怎么忙,真的会变很细致地照顾伴侣。
(想到一些同学一拍拖就煲汤给BF,我就凌乱了)不负责任地简评一下:马国明的演技总得来说有突破。
美雪的扮演者真的很像贾静雯的说。
洋葱的演技还不错。
晶晶的身材非常不适合穿长款杉。
吕小益眨眼眨得几搞笑。
——————————————————————————————On Call 36 小时——久违了TVB的医疗剧。
记得小学时候每晚必追《妙手仁心》,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好有型,受人尊敬,红酒、西餐、酒吧happy hour。
我也曾经萌生过想做医生的想法。
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怕累,怕责任,怕血,这个想法渐行渐远。
推荐我看这部剧是我高中同学,她因为这部剧迷恋起马明。
原来她当年选课选化学正是因为她想做医生,不过后来也被父母劝说,没做成医生。
(哎,当年我选化学完全是因为躲避物理的激烈竞争。
我做事通常动机不纯。
)看了第一集,知道医生每一次当值就要连续36个小时。
突然心中有种释然,我之前熬过的夜,把我熬得死去活来啊,与之相比咩都算不上(幸福完全要靠和比你差的人比较一下才能得出)我对这部戏的感情戏没有特别看重,也不怎么看好,就是TVB惯用伎俩而已吧我更期待一群实习医生的成长,谁让我也是万分苦逼的实习生呢。
当医生每天随时都可能面对生死,病人生存机会稍纵即逝。
金世荣撞车伤人,被撞者先入院,医院只剩一间手术室了,一件头坚持要评估两个病人情况才决定帮谁。
鱼仔带有偏见得认为要现就被撞得人,因为肇事司机死有余辜。
最后成活率更高的司机死了。
后来一件头点醒她:医生救人要一视同仁,不能带有道德偏见,先救成活率更高的病人。
这是个比较特别的视角:医生的白袍就似戏子的戏服,穿上了就等于换了一个人,不再是普通感情用事的人。
就好像我们心里有多么恶心甲方,都要继续给他们画啊画,改啊改15集里面实习医生们在讨论,很多人原来的志向并不是当医生,是为了阿爸阿妈,为了医生的高薪,有的人有能力读所以就读。
连一件头大概也是为了报答范智岳,为了补偿细佬才报的医科。
大概从小立志做医生的人只有鱼仔、美雪少数人。
令我最有感触地是洋葱讲的一番话:虽然我们想做医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系病人都只有一个期望——就系可以让医好个病。
选择或者未必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都已经作出了选择,我们必需为这个决定负责到底。
有时候我们并没有退缩的余地了,只好永往直前啦!
和医生们长达6年的实习相比,未来即使3年要充当苦逼的廉价劳动力,我已经够幸福了!
开始战斗吧!!!!!!!!!!!!!!!!!!!!
PS 没做成医生,但是可以做做医院建筑,也算2012完成一个心愿吧
(我用这个标题的意思其实就是:这句歌词怎么没了?
= =)其实On Call就是一部TVB狗血剧,姐妹失散多年、姐妹争/让男友、弟弟车祸丧生等等桥段不乏;这也是一部力捧新人的剧,年轻演员们演技都很生涩,每个配角都有好几集的故事可以讲;这更是一部励志剧,每个houseman都经历了一番成长方才懂得希波拉底誓言的真谛;这也是一部基友剧,帅哥B总是问帅哥A“你是不是暗恋我呀”= =;而苦逼的主角呢,他们路途坎坷,直到最后一集才好不容易牵上手(!
)。
这部剧有什么好的?
最初看On Call,完全是因为听说了Joey要唱主题曲《连续剧》,作为脑残粉的我自然要表示支持,象征性地看一看这部剧。
而演员呢?
马国明,这个演员从来就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后来才发现他演过《人间蒸发》、《公主嫁到》等剧,跪了);杨怡,我只知道她演过宫心计。
一失足成千古恨,看了On Call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部狂戳我泪点的剧。
——而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因为影视流泪的人。
忍不住,在一康出现的时候邪恶地嘲笑一件头这个弟控;忍不住,在鱼仔手忙脚乱表白的时候跟着紧张地捂着嘴;忍不住,在三个好基友互泼饮料的时候仰天长笑,他们让我想到了Marauders;忍不住,在看到婉莹收集的火柴盒时而泪流满面;忍不住,跟着鱼仔的每日一信而思考期望和使命;忍不住,在一件头(终于)向鱼仔求婚(成功)的时候眼泪哗哗。
要比演技、比剧情,我相信On Call自然是不如《天and地》这种神级剧的。
所以On Call有什么好的?
我想答案是,共鸣。
这就够了。
最后,当然不得不提《连续剧》。
TVB剧的主题曲让一个实力歌手来唱的效果真的不一样,每次音乐在剧中响起都很有味儿。
另外,四月份在Atlantic City时我亲耳听到了一个小正太边和自己玩儿边唱着《连续剧》,这首歌的传唱度之广我无法想象啊= =!
我在现场及网上听了Joey在大西洋城和Reno的版本,都不甚理想。
希望以后能听到她的更佳演绎。
多得你在场,多得我在场。
天空也在场,演好这一章,呼吸太无常。
其实这一刻有你我在,也就够了。
过好当下,无所谓将来如何、未来怎样。
情人们一呼一吸相爱到底 结局或同样仍想将你我这幕 演得更理想能修补即管修补 不要在想 再一刻人便缺氧熟悉的歌曲 等与你合唱我还是为此留下眼泪。
刚刚看了两集,来逛逛豆瓣,还没有长评,好吧,我果断第一个……首先,36的卡司很心水的,马明的时装剧一直是tvb中最爱的,尤其衬衣陪西装裤,越发显得高挑挺拔啊,私以为这副造型,即使《谈情说案》中林峰也要逊色的说……(非黑,勿拍)不过正因为马明的时装剧很顺眼,我就从来看不下去他的古装,不知是露出额头的关系还是怎的,总有种憨气,其实冲上云霄那个时期的马明一直是这种憨气,不过现在已经好很多,尤其时装,基本不见了。
另外,又见杨怡,其实我挺喜欢她的短发造型,很干练,气场比几个小花旦都强,但是这个剧里的造型真心不好看,边侧的刘海好怪异啊,显得yy瘦的连脸颊都凹陷了,同样的刘海,我还是喜欢《真相》里的。
但是但是,第二集中那件紫西服一套真心好看,虽然被猥琐大叔摸了背……,个人认为那个大叔还有很多故事。
另另外,美雪是潜行阻击里的那个吧,长得好像贾静雯,所以很容易记住,是被捧得新人吗?
看好你哦!
现在来说说剧情,医疗剧,注意了,这是医疗剧啊,tvb多久没拍了??
但是作为code blue死忠粉的我怎么觉得人设那么像呢?!
虽然主角分成了两种层次,虽然剧情不一样,但是美雪就是小红,马明是蓝叔,杨怡是红果果的白石啊,那个家庭背景,那个蓝白互动!
就连到处闯祸,没什么技术的第四人也一样啊!
你能说你没借鉴code blue?
其实借鉴了没什么的,tvb一项可以把日剧里的暧昧写成结婚,正好满足了我等希望看到主角发展的心愿。
比如,神探伽利略一丁点的暧昧愣是被改成谈情说案的谈情,这分量比案情还重。
曾经看到有人评价谈情说案:谈情不错,说案扯淡扯远了,扯远了。
其实我是希望36能做到谈情,说医兼顾的,港剧的家长里短特色应该弘扬,但也别忘了这是职业剧,职业剧就该有点样子,至少经典的案例,医生关于生命的认识都是不可少的,甚至上下级,平级之间的勾心斗角似乎也少不了。
目前看来庄医生跟张一键,美雪和杨怡爸都还有故事可挖。
这里刚看完两集并且没有看文字预告的我大胆预测一下:1. 郭兄演的男护士是要跟护士长在一起的,至少是会有暧昧的,tvb老招数啦……2.美雪是要先对张一建有好感的,但注定要成为炮灰的。
3.砖头医生就是马明对于杨怡认识张医生的好是有关键作用的4.捣乱鬼估计也要当次炮灰,然后因为某次事故幡然醒悟成为一个好医生。
要是跟code blue里一样是他妈妈来加上被现场指导的话就瞎了!
5.美雪妈跟子妤爸有JQ,那铃声,不要搞成是姐妹啊,太瞎了!
ps:最后 范子妤得重症的故事好像我曾经看过的code blue的一个同人,叫恰似暧昧吧,就是小白得绝症呢,好感人的。
tvb你就满足一下我的各种幻想吧!
最后我想说就冲你的卡司和医疗,我也要追下去,期待……
黄智雯又一次亮瞎了我的眼 但是这次演的还可以 剧情不错 但是结尾有点马虎了
杨怡短发很干练。剧情越往后越坑爹。容祖儿的主题曲很好听。
和妙手不能比,虽然都有不喜欢的演员。但是这个看不下去了。
硬凑出来的结局
有杨怡的片子我实在都看不下去。
马同学笑起来太萌了加一星
对TVB已经失望
虽然马国明笑起来很尴尬,但是突然觉得很不错耶~ 但是美雪这个角色完全毁掉了我的看剧心情!!!
前半部分尚可的医务港剧,前面的剧情还把我感动了一下,到后面基本都是感情戏,越看越无语……
感情线逻辑怪怪的
和格蕾比差距太大了!!!而且完全只是医务的背景下的爱情片。
打发时间
特别好看
TVB医疗剧:身边的朋友亲人总会生病的
还不错。。
赤果果的抄袭格蕾啊!!名医世家。有一半血缘的妹妹。神经外。洋葱就是Alex嘛。敢不敢果断来个Yang Belly George什么的!!!
看此剧每每感动和感叹生命无常,如果大家都看过这个,相互多点理解,医生能有剧里的态度,病人能多体谅医生,也不会有那么多医闹了吧。片头曲也很喜欢,歌词写的很好“呼吸太无常”,珍重。
看到最后一集,忽然觉得人这一辈子能为自己最热爱的职业是最大的幸福,和自己的爱人朋友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是可遇不可求的。
和真相一个套路 在快结尾的死一个配角烘托最后的大团圆结局
看了第一集就没有兴趣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