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抄袭自我喜欢的李碧华一直喜欢香港人的直接不拐弯抹角,就像这部电影,无论是表演风格或是表现手法,包括频繁的裸露镜头,都自然而毫不做作。
除了题目的小小古滑:名为永久居留permanent residence,但从始至终讲的都是游走、失去和分离。
*关于最爱*我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爱的人,就像云海心中的林风。
可惜,通常这样的最爱,最后往往是要失去的。
或者是根本就不曾得到,或者更可悲的,是得到后发现所谓深爱,并不足以像想象中那样能够克服一切,最终,还是只有失去。
或者从悲观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其实就是告诉我们: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关于无奈*从广州到香港,到日本,到以色列,到澳大利亚,再回到香港,是一场场的游走。
从父亲,奶奶,林风的父母,林风,再到自己,是一幕幕的分离。
各个城市各片海的风景,美的让人屏息;而各种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死亡和失去,却是那样的平淡。
但也就是这种太过生活化的自然,让我们的心更痛:面对死亡,面对分离,面对失去,我们竟是毫无办法。
就像Siam里面Mew所说的,我们必须接受,无论我们在哪里,所爱的人不在身边了,这样吧。
Because, this is life.*关于生命*就像云海很小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一样,我从很久前就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着?
但每每都想不出结果。
于是在一段十分低谷的时期,这样问一个好朋友,他告诉我,你想得太多了,其实我们活着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活着,可能这句话用英文来说更为明了:we live because we are alive.如此归结下来,影片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的一条定律:无论是怎样的最爱,在生命的面前,我们终将学会淡然处之。
爱的越深,伤的越痛。
所以,在一次次的深爱,一次次的伤痛之后,我们必将麻木,或者更华丽的称之为豁达。
但是,即使是生命的本性令我们不知不觉中遵从了这样的定律,但是,那些最初最深爱最伤痛的经历,恐怕却恰恰是我们最念念不忘的。
所以,麻木了以后再去回想,恐怕,还是情愿痛吧……
偶然翻到这部电影。
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这种不期而遇的偶然。
像有的电影,一直在找,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
看完后却迅速地忘记。
这样的,开始不会有期待,看完后,如果很惊喜,这样,反而印象会更加深刻。
看看停停。
中间偶然打开了L的空间。
空间里有许多L的新照片。
他的女友,他的朋友,以及他新开的公司。
人都还是那些人,不一样的,只有我自己。
突然眼睛就湿润了,在嘈杂的网吧里面,突然觉得周围安静了下来。
18岁的我,拖着大包小包,到办公室里报道,接待我的是L。
从他的眼睛中,我读到了一些东西,我想,他也从我的眼睛读到了同样的东西。
他黝黑但细致的皮肤,宽阔的肩膀,粗壮的大腿,干燥而温暖的手掌。
我这是才知道什么叫原始的致命吸引力。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夏天。
或者,我们其实从未开始过。
只是在那个夏天,试探过来试探过去。
就想个犯人一样,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
我们小心翼翼地在浴室里洗澡,我的动作很僵硬,不知道他怎么样,我一直没敢朝他的方向望过去。
我们小心翼翼地躺在一起聊天,中间始终隔着一线天那么窄的距离。
我怕碰到他的皮肤,他一直都那么滚烫而灼热。
我怕首先失去理智。
我们小心翼翼地在一起睡觉,他身上的味道,有时候能让我安然入睡,有时候却让我辗转难眠。
我们小心翼翼地一起散步,裸露的皮肤有意无意地摩擦着,一路上都寂静无声,突然,在无声之中,他拉起了我的手。
可是,这些无话不说,一起做梦,都最终成为我一个人所怀念的。
有时会想,我什么地方吸引他了。
他一个从头到尾直的那么彻底的人。
唯一的答案就是命,我们注定在我18岁那个炎热的夏末相遇,注定在我19岁的那个炎热的夏天分离。
在我20岁那个炎热的夏天,想到你,陪伴我的,只有孙燕姿的那首《我怀念的》。
都没有什么征兆,我们的联系,就这样彻彻底底地断了。
还是有次忍不住了,问他为什么我们现在就这样了?
他说什么具体内容我也差不多忘了。
大概意思是他不好,不能给我个未来。
我还是相信这个是他的真心话,而不是托辞。
至少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内心单纯善良的大个子。
笨拙,但不会撒谎。
他我不能拥有,但至少,我能拥有对他的记忆,这个是我的东西,他抢不走。
电影的两个男主人公在分开后的6年,又在澳洲炎热的海滩上偶遇。
其实,我常常有时候会幻想,几年以后我们会不会在某个地方偶遇。
就像某天我经过某家酒楼,看到喜喜字牌上写的“新郎 L XX” 。
我要不要进去祝贺他,诸如此类的傻问题一个人可以想好久,好像真的要发生一样。
看着他这些照片,移动鼠标的小箭头,在他的照片上点来点点去。
突然就明白,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彻底底往不同方向越离越远。
我已经从他的生活中,彻彻底底退出。
18岁到22岁,花了4年,等待一个人。
或许,我也没有刻意等他,只是懒得去恋爱。
值不值得已经不重要,因为是我心甘情愿的。
因为他的那句话,在我把水龙头放的哗哗响的时候,他突然冒了一句,K,我真的好喜欢你。
他倒是划算,这么一句话,让他在我心中永远有了一个位置。
可是他呢?
他心中的我会不会已经日益模糊,再过4年,他还会不会偶然偶然地想起我,想起了我,他的脸上会浮现什么表情?
对他,终究是没有怨言的,毕竟,在18岁那个夏天,他让我知道了原来我喜欢的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男人。
看了这部电影,心里是怜惜云的,看着云在风的楼下等待风,陪着风的父母看病,睡在风的旁边,却没有办法接近,在风睡觉的时候为风拍了很多照片。。。
我看到了云的无奈,你喜欢上了一个直男,你知道直男是不可能拗弯的,我想你心里应该明白风并没有喜欢你,但他没有拒绝,是他的善良,还是他习惯了你的陪伴,可是明知道没有结果,一个人究竟会为另一个付出多少青春和时间?
我记得云有一次和风裸体躺在一起的时候说,究竟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社么意义呢?
是像云的弟弟说的,让他生个小孩,过一生吗?
电影里关于奶奶的一部份描写,特别动情。
当云带着假装的女友,回到奶奶家,奶奶说这个女子从进门就没有看过你一眼,她不是真心爱你的。
奶奶的一语道破。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忍不住深情地望着他。
人生就是这样无奈,虽然心里知道没有结果,可我们还是会继续,无法拒绝你,因为我是那样喜欢你。
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是我近五年来看过的最好的香港电影。
我肯定会看第二遍,或是第三遍。
今年一直苦闷没有看到一部像是《荒野生存》或是《暹罗之恋》那样的电影,终于在《永》出现后让我等到了。
并不仅仅是Gay的情节,更重要是一个人怎样去剖析自己活着的这些年。
也许有人苦苦的等待着永生,但有些人却认为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永生也是没有意义的。
男主角用他的眼睛和他的故事展开了一段磨灭不了的“爱”,有爱情,亲情,友情。
就像香港的变迁,不用历史去见证,不过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事罢了。
也许男主角一生都在等待着自己的最爱,但是“幸福总会到来”完全是一句屁话,最后还是得不到想要得到的。
肯定很多人会觉得他傻,但是生命的意义就是用“聪明”来衡量的嘛?
至少还有人傻过,比起那些没有故事的人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我很喜欢在以色列的一段戏,无论是哭墙还是死海,都是我们彻底解脱的道具“死海里没有任何生命”,却吸引着那么多的生命。
电影静静的结束,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生命的结束不过是换了个方式开始,从出生那一天,每个人都已经为自己打造好了棺材,不过是什么时候睡进去罢了。
我打三星。
肯定不是好电影。
不过却充满看点,让我舍不得放弃。
很少看过如此干净,如此激情,如此大量的全裸画面,简直把我看呆了。
关键关键的看点,是从头到尾没干过!
没有高超的借位,也不是干了没拍,是从头到尾真没干过。
我忍住不剧透哦,毕竟看点多多嘛。
可惜了。
我只想说云翔你太贪心了!
童年阴影,生死宿命,生活压力,异国风景,亲情,友情,爱情,第四类感情,全部都想装进一部电影里,你又怎么说的清?
陈奕讯唱《一天只做一件事》,CD说产品support点再多,利益点只得一个。
人世间没有主题的大概只有人生本身。
后来我google了一下,居然发现《永久居留》真的是云翔的自传片。
突然明白了他怎么会拍成这样。
人活着,唯一确定的主题便是死亡。
如果想不明白为何生,就想一想如何死吧。
我们该拿怎样的自己去迎接死亡呢?
可能鑑於雲翔這電影人的前作《無野之城》的造作和刻意,其實對《永久居留》還是有點戒心的。
但可能正因為如此,雲翔的夫子自道下顯現的誠懇和真摯,卻叫我驚喜。
那分明是雲翔先生將一些畢生難忘的個人經歷,透過dramatization,一五一十,搬上銀幕。
全片感性主導,配合不賴的美指,易入口之餘,那種真情流露的感情,也相當好看。
由小時候講述主角雲海和與他最親的嫲嫲在國內,到要遷居香港,他和一個一生他最愛的男人Windson邂逅,到熱戀,到分開,到日後回顧,娓娓道來,回望一切,相當的唏噓。
唏噓?
但換個角度看,得到的不一定最好的,但得不到一定最美。
斷背山的美和淒怨,也在於此。
如同片中雲海的一位lover Josh說:你有這兩個愛深的人,他們在你心間的回憶那麼不可取替,你卻想要丟棄他們(指回憶,主角曾經自尋短見),why bother you? 這個Josh,專做解畫和用道理去拯救主角Ivan的工作,風趣幽默大方,是我喜愛的角色之一。
但當然,主角雲海(李家濠)和Windson(EO2的Osman)的角色,也相當亮眼自然。
由裸泳游到浮台上再玩拳擊;在無人沙灘上曬天體日光浴,但一遇到人(執垃圾的婆婆伯伯),Windson就拉著雲海躲在大石後面;兩人拿著空空大沙包,在沙灘裝沙,掛在屋內騎樓位置,作拳擊練習對象之用;一起洗澡,一起睡...最深刻的一節,是來自天台的一段,那時候,雲翔祖母剛喪,心情相當的差。
這時候,一直陪伴在側的Windson,向他吐露他的婚事。
Windson坦然那是被迫的,要不結婚要不分手。
烏雲蓋頂的雲海不堪一再的打擊,開始發難,開始宣洩這段關係中對Windson的不滿,儘管Windson已經在一起的時間,做盡遷就,除了那一件超出他底線的一件事。
雲海:「為甚麼你肯為她做一些你不願意做的事,但對我就不可以?
(做愛甚至結婚生活)」Windson:「你要知道,我和你,不是相同的人。
我是直,你是攣。
」他們,就這樣分開。
儘管,後來,藕斷絲連著,但都不像以往了。
雲海一直待Windson和他家人很好,甚至買貴藥以救治患有肺積水的Windson生母。
Windson其實一直拒絕他的好意,對他說:「你咁做,我一世都還唔到俾你。
」雲海:「咁下世囉。
」;甚至是澳洲再遇,講從前現在,夜晚在酒店餐廳,雲海終於按捺不住,當眾求婚,更說了「你是我今生最愛的男人」,就在Windson懷內哭個痛快的。
都是感動的。
雲海真有夠癡心的。
平心而論,製作上和故事上《永久居留》四平八穩,(原來操攝影刀的是邱禮濤,難怪如此神采。
),劇情推進得宜,對白也真實和似樣,有時甚至出現搞gag位(嫲嫲挺可愛,飾演者是《六樓后座》的Suzie!),輕鬆也偶有穿插的。
唯一要留意的是,本片的裸露鏡頭其實相當的多,不閃不避不遮(為了自然),朋友說兩位男主角沒穿衣的時候比起穿衣的時候還要多,要有心理準備就好。
故事沒有十分生硬的堆砌或過度煽情的點子,因為此始終是類似回憶錄的東西,看起來是生命的階段過渡,自然流露。
同時也是本片最可喜舒服的部份啊。
片中的結尾,也是意想不到的,因為既「發得很大」,又惹人想起地球的壽命而唏噓。
它既是對片中主角的"mutation論"的一種呼應,也是導演一廂情願的預言論。
然而,我卻覺得解說得有板有眼,不會不靠譜。
話說回來,雲翔對電影的熱誠可算數一數二,明知本片應該不賺(題材和發行),但仍肯傾力注資,更為了忠實還原某些「經歷」,而飛往以色列及澳洲取各數分鐘至十數分鐘的外景,有心度可見一斑。
原文:http://the4re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704364
同志电影对于主人公的其他社会关系总是闪闪躲躲。
这部也没能抬起头。
当然这个不是主题,我也就顺带提一下。
毕竟看了电影是要写东西的,这是硬性要求。
貌似这部电影试图要拓展一种可能性。
也就是所谓掰弯的可能性。
云海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在做的就是试图掰弯一个号称是直男的人。
而林风却竭尽全力的保护住身上那张标记直男的标签。
戏剧冲突就由此产生。
就像掰手腕一样,没有平局,只有胜负,这也造就了悲剧的必然性。
当然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场悲剧。
相爱的人毕竟在一起过,我想这就足够了。
说到可能性,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样的可能性。
云海想要跟林风结婚,林风想要做个直男,这是他们的选择,没有对或者错。
生命是场旅行的话,那应该是自由行而不是跟团的。
看了这电影我最想写的文章应该是:如何才能泡到高端货,毕竟像云海这样的高端货我还真没见过活的,林风如何能把住这样的高端货是很值得研究的。
虽说只是电影,但毕竟有些许参考价值,毕竟我也只是理论研究者。
首先,健身房是高端货中意的场合,也可能只有健身房才是高端货的活动区域与我的活动区域的交集。
其次,要直,直到你自己都相信最后,勇于献身,在该转身的时候义无反顾的转身,别跟东京爱情故事里的桥段一样,该转身的时候依然傻傻杵在那儿。
但凡同志电影都是孤独的,就像同性恋这件事儿一样,也像人生这件事儿一样,都是孤独的。
之前一直都是看别人的影评,自己从未写过。
看了《永久居留》,突然想要写一些东西,关于电影,也关于自己。
我想,每个看完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Windson是否爱Ivan这个问题耿耿于怀。
其实说到底,爱与不爱,只是一种心境罢了。
作为一个直男,Windson能待Ivan如此,我个人认为已经很不错了。
Windson也说过,他甚至可以为了Ivan去死。
他什么都肯给他,当然,除了身体。
Ivan说的“我们做着连情侣都未必做到的事,但是又做不到他们必然会做的事”,便也是这个意思。
毕竟是直男,心里当然会保留着一条底线,如果放开的话,那便也不能叫做直男了。
导演将这个问题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每每只是点到为止,并不做过多纠缠。
有人说Windson是在利用Ivan,一个直男能如此与一个喜欢他的男人相处这么久,目的何在。
显然,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是的,Ivan在事业上很成功,可Windson并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后来还去了内地闯荡。
两人在澳大利亚不期而遇之时,Windson算是已经小有作为了。
所以,Windson会与Ivan相处,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利益。
Windson说过,他不想失去一个好朋友。
说到这点,我突然想起我的一个朋友。
之前他也喜欢过一个直男,后来向其告白,情况与剧情有些许相似之处。
要说真的仅仅是因为“不想失去一个好朋友”,个人觉得难免会有些牵强。
至于这里边真正的东西,我想只可意会。
有时候,直男在同人的眼中就是一种神秘的代表。
对一个同人来说,直男身上有许多同类身上所没有的魅力,很容易对其欲罢不能。
对直男控来说,更是如此。
掰弯一个直男,在某种程度上,会在心中产生强大的成就感。
其实,直男是不可能被掰弯的,能掰弯的便也不是直男了。
像电影中这两位主角的情况,便是最好的结果。
好吧,我承认我很纠结,中毒很深,写这点文字只是为了自我解毒而已。
about云海云海的童年是和他奶奶一起在大陆度过的,他从小体弱多病而且不喜欢睡觉,时常会听见大人讲些关于死亡的话题,所以他知道奶奶给他去算过,他活不过三十岁,因为每次讲到这,奶奶都会哭,使得云海对于这一点深信不疑。
不过关于云海说小时候怕黑这一点我深感怀疑,首先他不喜欢睡觉,一个不喜欢睡觉的人在夜晚当然只有黑夜相伴了,而且有一个镜头是他躺在地上看星星,如果导演仅仅只是为了楼梯那一个桥段来说明云海很聪明的话,大可不必找一个很怕黑这样的理由,谁都希望快点走到光亮点的地方,这和怕不怕黑没有关系,这样也能更好的理解长大后的云海什么都不怕。
云海和父母的关系不亲密,他觉得父母所谓的培养是为了把他当保姆使唤,他勉强同意搬到香港去住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壮来反抗父母的欺负,而且到后来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
由此可见,整个童年云海都缺少父爱,而从奶奶那里可以获得母爱,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是同性恋的成因之一。
云海念的是教会中学,这期间再一次接触了很多关于死亡和永生的东西,其中他感觉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关于突变进化的论题。
为什么他会觉得这个论题对他很有用,我大胆的的推论,他的青春期充满了对性取向的迷惘与恐惧,正是这理论才能让他在自我的挣扎中恢复原有的自尊,他才能安然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也让他变得有些自恋,他以后取得事业上巨大成功后似乎完成了对这一理论的自我证明,搬进新家后,他自己也说自己很自恋,从此他对这理论深信不疑,大大方方的讲个属于大多数“平凡人”的林风听。
云海还喜欢在自己家里裸体做所有的事情,但是我不同意这他自称暴露狂,首先,医学上没有暴露狂这一称谓,只有露阴癖,他完全不靠谱,我觉得大部分gay都喜欢暴露,gay喜欢欣赏自己的裸体,他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变成自己喜欢的男性身材,但异性恋者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再怎么锻炼也不可能变成女人的身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gay都比较自恋。
喜欢裸体也说明云海喜欢自由和无拘无束,以及他的潇洒和脱俗。
爱情碎片一、关于相遇谁实话,林风的出场把我雷到了,我还以为情节是云海去洗桑拿的时候被一个比他还要自恋的同志骚扰,哪有人看着别人练跆拳道的,而且还是光着身子,难怪云海以为林风是在暗示自己。
关于相遇这一桥段中我想特别指出一点,从林风不坐云海的车可见,林风并不是一个随便的人,或者说他的自尊心很强,是那种不愿随便欠别人哪怕一分一毫的人。
二、关于洗澡云海喜欢看林风洗澡,那是种带有情欲色彩的欣赏,也很喜欢林风的那句:看什么?
都是男人嘛,我有的你都有啦。
很真实,直男就是这么难以理解gay为什么会喜欢同性,他不明白云海为什么那么迷恋身体的亲密接触,但是他容忍了云海这种对直男来说比较恶心的行为。
之后关于买房子的一段对话也再一次说明林风的自尊三、关于第一次过夜那晚他俩肯定谁都没有睡好,林风也许是在发现云海在打手枪后,才明白,同志哥们和直男哥们是有区别的吧,那以前,他一直以为他能和云海做正常的哥们。
他不敢吱声轻轻的把头枕到手臂上,那时他的心情应该很复杂吧,其实他真的在乎云海这个他自以为的哥们,因为换成一般人,一定会觉得云海恶心,早起床骂骂咧咧走了,他再一次忍受了内心的恶心感。
四、关于初吻云海趁谈话愉悦的氛围,继浮台握手、欣赏洗澡、搂腰而卧,进行再一次的试探与进攻。
都已经脱了裤子,搂了脖子在亲亲了,居然被一个路人打断了,但是看林风的反应还是只能算是迁就,或者是他也在尝试,尝试能不能做到和男人做情欲方面的事情,但显然,他发现自己做不到,而后这些行为就变成迁就了。
数次不能得手之后,任是谁也会对得不到的东西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在意,何况是一个能迁就自己的直男。
但是人的欲望总是需要满足才能得到宣泄,尤其是男人的性欲,天生注定需要最后的一步,抱在一起洗澡那也是没有用的。
这种欲求不满也让云海觉得爱的越来越辛苦。
而林风呢,也越来越清楚弯和直的区别,他开始别的心事重重,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迁就并不能满足云海,而且他能感觉到云海越来越喜欢自己,那段时间,他经常上大陆去找女朋友,似乎是想向云海表明这一点,我不是因为变成了gay所以不交往女朋友了,我和她关系还很好,我是喜欢异性的。
五、关于温泉好吧,我承认我最喜欢这一个桥段,尤其是云翔眼巴巴的望着林风说:“趁人不多,不如试试。
”然后抿了一下嘴(OMG,导演,林风做不到,我可以啊,泪奔ing)六、关于三十岁生日云海终究还是没在三十岁死,因为佐斯的一个电话救了他。
这是一个关于失去与获得的生日,云海还没能享受获得生命延续的喜悦,反而陷入了失去林风,失去奶奶的悲痛之中。
悲伤有时真的能让人失去理智,那晚的对话,是林风压抑排斥的迁就和云海压抑欲望的内敛爆发的一场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云海自杀未遂,然后去了泰国放纵自己,而林风则去了大陆躲避云海以及准备他所谓的婚事。
“我们不一样,我做不到你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一样敬重你这个朋友。
”,“你知道我对你怎样,除了那回事,我为你死都可以。
”从这几句台词我们可以看出林风的真实感受,他始终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和云海发生关系那是一种对云海的侮辱,他做不出这种事情。
其实只要是男人,不管是直是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泄欲,和男人做和女人做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如果林风想玩云海,他完全可以和他做他想做的事,但他做不出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委屈自己最大限度地迁就云海。
这就是林风对云海的爱啊,只是没有情欲,算不上是爱情。
随便提一句,我觉得云海真的是失去理智逼得太紧了,但算不上无理取闹,他真的很聪明,讲出来的话很得理,很有杀伤力,让对方无言以对,尤其是对那个深爱自己的林风。
七、关于癌症“妈妈对新药起反应,再也没有什么药能够一直癌细胞,我们商量过,准备放弃不行海,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你,但是这间头等病房,一天要几千块钱别再说了,妈妈我也有份,我不会放弃你这样,我这一生都还不了那就来生吧。
”云海为治疗林风母亲的癌症以及死后料理后事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财力,这才是林风后来自杀的真正导火索啊,世间有多少人能有这样一个朋友全心全意帮自己尽孝道?
世间又有多少人愿意让一个不是自己亲生兄弟的人来为自己做自己无法尽道德孝道?
还记得浮台上林风说的话吗:“我做人比你简单得多,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但求做好自己,对得起家人朋友,那就死而无憾了。
”在林风看来,在他的人生意义里,尽孝道对得起父母是最重要的,林风所做的是她无力也是没有机会偿还的。
还有在他在沙滩上说的那句:“人最重要活得自由自在,死也要自由,海葬就适合我了,加上我的朋友都会游泳,来探我也容易一点嘛。
”林风和云海一样酷爱自由,欠了一个人那么多,他还能自由吗?
八、关于重逢澳大利亚的一切都预示着林风准备自杀,他可以千里迢迢还澳洲找云海,还前所未有的问云海:“你要求这么高,为什么会看上我?
”“我们所走的路不同,你是弯我是直,没办法,我不想再伤害你,你明不明白?
你又明不明白,你是我这一生最爱的男人,你是我一生最爱。
我不明白,明白我也不相信。
”林风既然问云海为什么看上他,说明他其实是明白的,但他为什么要否认?
他来见云海是为了做他能还的,那就是答应妈妈的一顿饭,而其他所有的一切,他是真的准备来生来还,他一直觉得歉疚,一直觉得自己和云海在一起那是对他的伤害,他不和他在一起也伤害她,和他在一起也伤害她,那他只能选择死亡,或许来生他俩能够不再不一样,他才能够为云海做他想做的一切,他真的是为了云海而死,他兑现了他的诺言。
林风的表白我不是太有感觉,也不怀疑他没有真的结婚,因为我相信林风不会骗云海任何事情,但是我相信他的离婚和他对林风的爱有莫大的关系。
九、关于自杀林风说:“看你,像个小孩子。
”云海最后的进攻被林风说成小孩子的玩笑话,这么温柔的一刀却能深深感动到云海,他情绪崩溃了,那是他第一次在林风面前哭,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一个人的时候已经哭了多少次。
“我们可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样?
”如果真的回到过去,两个人只会比以前爱的更累更伤更辛苦。
结合以上的一些分析,我不赞同剧组见面会上关于林风的死是意外的言论。
十、关于结局林风死后,云海一直没有自杀,因为佐斯在死海上告诉他的那句话让他明白他一直都不孤独,林风一直居留在他的心里,云海也明白林风深爱着他,因为最后他给佐斯的信里说有人爱他至死。
而他的造型也越来越像去世前林风的样子,比如发型还有喝酒抽烟的样子。
不得不说,每个自己深爱的人都是前世被分开的灵魂碎片,今世我们谁都无法抗拒命运,不得不去找失去的另一半,其实林风就是云海,云海就是林风,如果这辈子他们真的在一起了,下辈子还会有故事吗?
我想到最后,他俩都是自由的,就像风和云。
PS:关于云海的梦境,真的好诡异,能预知死亡的情景,还有佐斯的直觉,是不是gay都有超强的第六感啊。
再PS:关于死亡的话题太过于庞大,不在本文中纠结了。
“亲爱的直男”、“直男和GAY做哥们”……从豆瓣的小组名和人气来看就知道直男在GAY中所受欢迎的程度了。
当然,这个“直男”不是指的每个异性恋男子,而是特指能够接受同性恋并且有机会被掰弯发展成为GAY至少也是BI(至少在GAY眼里是这样)的帅哥。
直男意味着什么?
和GAY有什么不同?
其实差异更多的是在我们心里和意识里,而不在于表象。
直男——这个听着就让人兴奋的词语意味着“很MAN”(虽然很多GAY也很MAN)、“骄傲”(当然也是有那个资本的)、“强势”、“帅”、“强壮”、“占有欲”等等让人心跳加速的词语以及可以杀死人的“暧昧”,甚至眼前已经出现一坨一坨让人血脉膨胀的胸肌腹肌和体毛。
几乎聚集了男人所有的优点于一体。
GAY大多喜欢爷们型的直男,本片的选角毫无疑问是同志们的福利。
两大主演精壮的肌肉和身材,结实坚挺的屁股,健康的肤色,导演都毫不吝啬的让他们的春光展现于我们的面前,实在是大饱眼福。
(顺便8一句,GAY和同人女的喜好其实不大一样,同人女和少部分GAY喜欢那种“梨花美受“型,我和剧中云海有同样的疑问,当一个男的喜欢一个像女人一样的男的,那么他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呢?
)虽然在现实中,完美男人几乎不存在,一般直男都有臭脾气、坏习惯,或者根本不鸟同性恋。
正因为如此,一旦遇上肯跟你暧昧一下的直男,简直是要了GAY的性命。
直男是掰不弯的,能掰弯的也不叫直男了。
爱上直男注定是没有结果只有痛苦的事,就像做GAY一样,走上了这条路,注定就是一条不归路(不知道我是不是太悲观?
其实也不是,只有那样也许才更懂得珍惜的意义)。
尽管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每个GAY心中仍然有这样一个人,“越是得不到的就更加爱”,tanya早就在歌中唱道。
人都是这样,不奢求天长地久,只期待将眼前能无限延续;那个直男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传达出的一点点小暧昧,都会让你幻想连连,兴奋半天。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说实话,电影的发展不太真实。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那是每个GAY都希望看到的。
健身房、搏击、海滩,在每个挥洒汗水的地方,充满着雄性荷尔蒙的气味,那是理想中直男出没的地方,也是激发诱惑人本能的地方。
也难怪健身房里那么多GAY了。
我特别喜欢两人在海上裸泳、身体对抗那一段,感觉世界上只剩下了你和我,没有了性别,没有了社会,在泛着幽蓝的大海上肩并肩的躺在一起,感觉特别浪漫。
还有海滩上的偷袭身体,逼到角落和第一次深情的吻,那吻无关性别,只关于爱。
不知道多少人有过相似的经历?
感觉快要把人融化掉了。
电影的结局比较郁闷,虽然我知道注定是悲剧结局,而且现实中的结局会更加无趣。
世界上有直男,就有爱直男的GAY,虽然不可能把直男掰弯,但是他们仍然就像飞蛾一般,即使知道结果是什么,也前仆后继的扑了上去。
如同一个梦,即使醒来什么也没有,也宁愿永远在梦中不要醒来。
不记得了
澳大利亚真美
他的作品只有第一部像电影。
长得好看
导演根本把握不了这么宏伟的题材,生与死,无常于永恒,所以即使通过基佬这个题材也然并卵。最后诡异颜色的滤镜实在是狗尾续貂。同性题材不光是有美好的肉体,会晃晃屌就够了……本宫不买单
???
Truly,Madly,Deeply...
感觉云海有点像年轻点的蔡康永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朱天文的《荒人手记》。
不知道说什么
他的三部曲都一般。
中规中矩
让纯gay来写耽美文大概就是这种效果吧……本片分为童年往事、都市青春爱情癫狂肥皂剧、耽美虐文、以色列异国风情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式家长里短片、失控的耽美烂尾结局以及科幻片七大组成部分。凭借着结尾科幻部分字幕中2038年一条,本片成功地多加了一颗星……
有些看不大懂
在爱情上直接眺望到终点 隐隐沉重着 ps记得看片尾2038年大事纪= =
爱一个人 远远看着TA就好了
真是受不了男男 恶心死了
让爱情单纯的只剩下爱情。
这个导演拍来拍去就自己这点破事。找的演员也是非常写实。自恋和烂品味真的是可见一斑啊!!!!!!这部都拍成这样了何苦还要拍之后更烂的安非他命呢!!!
这个导演的风格真的不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