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3D》,由Pakphum Wongjinda、金成浩、彭发“三大鬼王”首度联合执导,每人分担一个故事,可称是近年中、韩、泰三国导演在恐怖电影层级的高层次协作虽然故事都用一面神奇的镜子进行串联,但各个故事还是有着巧妙的情节设计,韩国篇《电话》讲述了一次复仇,泰国篇《奶奶》讲述了一段虐爱,中国篇《电影》则讲述了一次拍摄,由香港导演彭发一手打造,并启用了孙坚、修睿等,开启了一段非常接地气的戏中戏。
三个段落各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被吓得够呛。
说起段落式结构的恐怖片,每每只是多国参与,必会诞生很多精品,记得2002年有金知云、朗斯·尼美毕达、陈可辛联合执导的《三更》,2004年有三池崇史、陈果、朴赞郁联合执导的《三更2》,2006年有梁柏坚、秋山贵彦、Tanit Jitnukul联合执导的《黑夜》,都代表了当年亚洲恐怖电影的高水准,不同国籍的不同导演围绕一个主题的各自演绎,给观众带来琳琅满目的全角度惊吓,既是“检阅”了各国的“鬼”文化,也是让影视作品更加“大同”于全亚洲甚至全球的努力。
《魔镜》的题材,很容易让人想起更“古老”的一部电影,那是大概2000年左右的时候,由徐帆、谢霆锋、罗兰等等出演的《古镜怪谈》,那也是一个三段式故事,也是由一面神秘的镜子而起,今次应是加强版,相对往篇,算是各种强力加磅,导演阵容自不必说,影片的拍摄与制作,也更加精致,无论是泰式暗魔、韩式悬疑,抑或港片惊悚传统,这些元素叠加简直就是恶灵厉鬼的集中营,用“群魔乱舞”阴影覆盖整个亚洲空间。
众所周知,内地上映的恐怖片,不能过多剧透,且都有一个“神补刀”的结局,会让观众之前积累的所有恐惧感,瞬间全消,但《魔镜》不同,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鬼片,片中的鬼可以24小时全天候的随时出现在影片中,出现在观众心里,带来一场场颇有“虐杀”效果的恐吓。
唯一不变的是,那盏历经了风雨岁月洗礼的镜子,依然在民间流传,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一睁眼,谁会收到这盏充满了诅咒与魔力,谁也无法摆脱的魔镜。
而且,没有所谓的“解密”的捣乱,鬼就是鬼,似乎看得见又摸得着,却也看不见也摸不着,用一部电影,来激发出受众内心的“鬼”才是主创者最快乐的事情。
当然,如今的魔镜,已经成为一个“惊悚”的符号,在影片中穿梭,也在观众的内心里奔腾,皆因这一部电影,集合了惊悚的内外双修,一边用不断深入且难以预料的故事,抓住观众内心的恐惧之源,另一方面又通过颇具力量的声光电效果,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感官刺激,其实相对来说,是集合了亚洲恐怖片的心理控惊悚,和欧美恐怖片的视听控惊吓,融合于中泰韩三国的风格化故事中,得以综合性的体现,做得好,绝对是集三国恐怖能量于大全。
说实话,战台烽其实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每次看恐怖片,都如过一次鬼门关,当然烂片不算,但凡优质的恐怖惊悚类型片,观影后所带来摆脱不掉的“长尾”效应,绵延很多天,每当遇到与影片剧情相类似的场景,便会瞬间穿越回去,仿佛昨日重现般,把影片的剧情再“搜刮”出来,放置于时时的想起,那种随时“乱入”的身临其境感,是一支惊悚片送给我们的长效肾上腺素分泌剂,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焕发新的恐惧力量。
无意中翻到了《魔镜》这部电影,一部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惊悚电影。
分段式的结构,电影由三个不同的恐怖小故事组成,很符合我的口味。
电影总体质量不错,都是比较有名的导演,演员演技都挺好,就是剧情没有新意,大部分是翻拍照抄以前的一些泰国电影,由于看过原版,先入为主,对于翻拍的实在怀疑值不值得一看。
第一个故事:《电话》,故事情节和《鬼4虐》里的《寂寞》大致相同,一个在车祸中受伤的女人独自在家中,用手机与陌生男人发信息聊天,结果发现这个男人正是那天在车祸里丧生的人,阴魂索命,吓得女人在惊恐之中跳楼惨死。
《电话》只是在结尾做了改编,将一个恐怖故事强行扭转成悬疑故事,原来是男人的女友装神弄鬼,前来报复。
这样的尬之烂尾倒是有些像国产恐怖片的套路,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寂寞》里的结尾,女人坠楼后,男人的灵车正好从她身边路过。
第二个故事:《奶奶》,比较典型的泰式恐怖片,四岁的孙子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老人相继过世,但在迟迟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孙子眼里他们并没有离去,他们依然陪伴在孙子左右。
惊悚之于也有温情,细节也处理得很好,比如那只“见鬼”的狗,简直是实力演技担当,这真的是一部不靠音效而靠剧情撑起的恐怖片。
不过,这个故事倒使我想起了泰国电影《送死》里面的《尸变阿公》,去世老人的心中依然有不朽的爱情。
香港电影《Good Take》,同样也是讲述一段跨越生死的恋爱,老伴去世了,他仍把她的遗体留在身边,与她共同生活,哪怕是腐烂了。
第三个故事,《剧组》,翻拍泰国电影《鬼5虐》里的《片场惊魂》,电影片场遇见女鬼,既恐怖又搞笑,香港导演彭发擅长拍恐怖片,曾执导过《见鬼》系列、《童眼》等经典电影,他的电影风格,便是把港式恐怖和泰式恐怖结合在一起,有别于传统的香港恐怖片。
三个故事虽然是由三个国家合作拍摄完成,但是精髓仍在于泰国,除了第二个泰国故事外,另外两个故事都是改编自泰国电影里的经典桥段。
虽创意不多,但是中规中矩,比起如今市场上一些故弄玄虚的国产惊悚片来说的话,这部电影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3个故事,三种风格。
韩国篇:恐怖的来源全都是一惊一乍,而且还老让我们看微信聊天内容也是醉了。
泰国篇:很明显泰国篇的精华应该都被广电给剪光了,反而变成最没亮点最无聊的故事。
中国篇:惊喜,告诉我们在中国不能真实存在的鬼是如何拍出来的,妹子演技不错,而且难得还有点笑点。
不过中国篇的故事明显更有诚意,直到最后才发现惊悚在延续。
作为一个资深的恐怖电影迷,其实在每次电影院上映恐怖片的时候都是充满期待的,但每次花钱去电影院看完就后悔,然后周而复始。
我不是在宣扬什么爱国热情,我支持国产恐怖片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好看,而是希望国产恐怖片能拍出自己的特色。
纵观日韩泰三国恐怖片的发展也是从开始的不知觉也,到最后升华的过程,但人家高明在人家更关注的是剧情本身的吸引程度,而不是整天想着打噱头捞钱,捞钱其实也没关系,下面把电影拍好啊,选好剧本啊!
但……说回《魔镜3D》本身,叫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勉强,因为这三个故事对于镜子来说只是个道具罢了,并没有像原版的《魔镜》那样作为电影的主线。
其次,这部电影所谓集结三大鬼王(其实所谓的三大鬼王我个人觉得不恰当,我认为的三大鬼王是泰国的Tanit.Jitnukul,拍摄过《恶魔的艺术》系列;韩国的安兵基,拍摄过《突然有一天》系列,但后来来到大陆拍摄《笔仙》也难逃吐槽命运;香港的邱礼涛,拍摄过《阴阳路》系列最早的7部)的宣传,其实最终是大陆恐怖片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虽然三个故事都不是能决定让人觉得恐怖,但对于配乐、气氛营造、悬疑设置等的运用来说,韩国和泰国的导演确实比大陆的那个故事好看太多了,大陆演员对香港搞笑片的节奏把控非常差,演技显得很造作。
一年四季看近百部电影,其中惊悚、恐怖片看得最多,国产的恐怖片尤其多。
虽然有审查制度限,鬼片几乎真的变了鬼,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电影人们的不断努力,还是能让我们对国产恐怖片充满了希望。
特别是2014年文隽跟叶伟民联手打造的《京城81号》,刷新了华语恐怖片票房记录,不仅让恐怖惊悚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让我们知道原来恐怖惊悚片也可以拍3D,今年年年初由文隽跟叶伟民两位老搭档打造的怖惊悚电影《怪谈》上映,这部影片由三段故事组成,不仅再一次在电影院里把我吓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也让我感觉到很新鲜,原来恐怖片还可以这样拍,9月25日全国上映的恐怖惊悚3D电影《魔镜3D》则融合了以上两部影片的优势,甚至更加强势。
《魔镜3D》是近年来恐怖惊悚片中,少有的大投资,并且仍然算是罕见的3D拍摄制作的影片。
影片和《怪谈》一样由三段故事组成,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这部影片三段故事分别由香港导演彭发、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三大“鬼王”执导,虽然三位导演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信仰,但他们却完美将这三段风格完全不同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东方恐怖惊悚巨制。
首先就片名《魔镜3D》来讲,真的非常讨巧,其实影片中除了第一段故事与镜子有关,其他两段故事几乎完全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用《魔镜3D》这个片名,IP感超强的有木有?
不管是童话里白雪公主的魔镜,还是好莱坞大片《魔镜》,都让我们有超强的IP感,因为一开始听到这片名必然会以为这是好莱坞大片来着。
看完《魔镜3D》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东方也可以拍出这样大气,并不是只是用片名来搏噱头的东方恐怖惊悚巨制。
影片中的三段故事都属于短小精悍型的,用中国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一段故事是韩国金成浩导演执导的《电话》,这算是一道前菜啦,平稳的叙事,缓慢的节奏, 恐怖气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看完之后会更加期待接下来的部份,这道开胃菜很不错哦。
第二段故事是泰国Pakphum Wongjinda导演执导的《奶奶》,这段是我个人最为喜欢的,算是正餐啦,完全就是泰国恐怖惊悚片的feel,这段故事讲述的是阴阳相隔的祖孙两人的灵异故事, 是三段故事中最为大胆的,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段是怎么样过审的,因为是真正的灵异故事,这道正餐真的很正点,让人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鬼片十分怀念,是真的会让人不寒而栗哦!
那么最后一段故事,便是香港彭发导演执导的《剧组》,这段自然而然就是一道甜点喽,很有中国特色玩转戏中戏,并且还有融入喜剧元素,让人从正餐的“惊悚”中稍稍缓过点神来,虽然只是一道甜品,但还是能让人意犹未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魔镜3D》不仅汇集了三国导演,也融合了各国恐怖片所有的经典元素,灯光闪烁的楼道、恐惧的单身女性、神秘的老宅旧院、孤独的小孩、阴郁的老人、真假难辨的戏中戏,干尸、幽灵、女鬼纷纷冲破“魔镜”扑面而来,不管是前菜不是正餐,或是甜点,都能让人在这恐怖气氛中无法自拔。
《魔镜3D》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展现了3D电影艺术的魔力,整部电影因为用3D手法来呈现,徒增了一份恐怖之感。
在《魔镜3D》之前,中国似乎缺少一部自主的视觉感知的空间距离所造成的立体真实感的3D电影,而这样的缺失被《魔镜3D》所打破。
观众能够通过这样可触的具有高度分辨率的画面,感受那份具有时空感的恐惧、惊悚与紧张刺激,保持与那种视听状态的,又可以连续性的,逼真的,更具有时空的自由性来完成自己精神状态的紧张与愉乐。
这样具有传递影响、感染观众心理的电影艺术将成为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3D电影到来的时代,这些综合因素的技术整合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京城81号》的亿元投资,扭转了不少人对惊悚片只是小成本制作的小家子气印象,而《魔镜3D》是继其之后制作最大,也很有品相的良心之作。
从《魔镜3D》的精良制作,也不难看出组创人员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革新、追求经典的魄力与精神,必须要为这些努力突破自我的电影人点赞。
文:赵猪从类型片的功能来说,恐怖片大概是最好拍的了。
一个不用太复杂的故事,只要一点巧思,再加一点细节上的想象力,充分考量好观众的思维盲点,掌握住叙事的节奏,在不经意间,让他们尖叫起来,就够了!
如果能够再多一点回味,尤其是令人毛骨悚然,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生活的回味,那就更妙了!
《魔镜3D》,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子做主题,来自韩国、泰国和香港的三大鬼王联手命题作文,各擅胜场,打造一部拼盘式的恐怖片,同时也是一场比拼,短短九十分钟时间,让观众一次享受到三重风味各异的恐怖大餐,绝对超值。
来自韩国的金成浩导演,代表作就叫《鬼镜》,而且还被好莱坞翻拍过一遍。
在那部电影里,他把镜内镜外两个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世界,用诡秘莫测的凶杀案连接在一起,令到很多看过该片的观众,回到现实生活里,都对家中的镜子产生恐惧。
当然此次的《魔镜3D·电话》一段里,他并没有重复自己,但是同样巧妙地用道具“魔镜”,营造出多重空间的诡异感,明明只是一个女孩和一部手机的独角戏,却能通过导演的调度,生出无限恐怖的意味,紧张感十足。
泰国鬼王Pakphum Wongjinda带来的《奶奶》一章,看似质朴,温馨,娓娓道来一个半哑儿童与已经过世的奶奶,如何和谐共处的故事,并不算太吓人,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爱,却令人唏嘘不已。
毕竟在当下忙碌的快节奏社会当中,我们许多人大概都是从小就跟随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长大的,而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又往往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无法在奶奶身边尽孝。
泰国的市井生活氛围,还有泰国电影自带的鬼气森森效果,加上点题的魔镜概念,使得这段影片最令人油然而生好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电影导演和故事发生地是在泰国,所以基本上可以不用受到我国广电局的过多限制,总算是真的有点不一样的东西了!
彭发导演自不必说,来自马来西亚的彭氏兄弟联手拍摄过许多恐怖惊悚电影,水准自然不在话下。
虽然近年来彭氏兄弟在内地虚高的市场冲击之下,多少有些迷失自己,但是一旦回归到自己最擅长的恐怖片领域,还是游刃有余。
《电影》这一段,最令人惊喜的是戏中戏的架构,还有回归港片传统的惊吓之中有幽默,幽默之后,又往往留下一点令人回味无穷的惊吓点。
比如,那个被导演称作是秘密武器的惊吓元素,究竟是真还是假呢?
彭发导演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擦边球,单只这个问题,就能让观众一直纠结到走出电影院,甚至纠结到回家,然后在入睡之前,站在镜子前,一不小心就被自己突然想起的电影桥段给吓一大跳。
三大鬼王,三个意境氛围不同,但是惊吓度都足够高的小故事,《魔镜3D》不玩虚的,只求让观众在电影院里享受到足够的惊吓,这就够了!
当你在惊叹广告大片港囧势如破竹地奔向二十亿时,却不知道有一部恐怖片正在悄悄上映,突破性尺度的是里面终于定义了鬼的存在!
趁热聊一聊没有剧透,电影分三个故事——手机,奶奶,电影;分别是韩泰港导演的,第一个手机拍的不错虽然剧情猜的到但镜头配乐气氛烘托和节奏都是很成熟的表现,剧情属于交通宣传片,另外李彩英的颜值还不错第二个是拍的最好的,也是尺度最大的,通过小孩子的阴阳眼定义了真正鬼的存在,当然定义也是稍有一点模糊,感觉这里面删的较重,配乐是一大亮点,将剧情融入到其中第三个,就不过多评价了,太多模仿的痕迹,演员表演水准差到不能忍,不好好地玩恐怖惊悚却给拍出了喜剧的效果,当然最后也还留了一个鬼悬念,而且里面的一个老外酱油神似贾老板总体,第一二个故事3D效果比捉妖记好的多,节奏氛围保持该有的水准,观影体验也很不错,貌似这算是港韩泰合拍,所以广电下手软了,结果真给整出鬼来了,好在票房扑街了,没有形成话题性,再就是不要参考豆瓣时光网评分,基本都是冲着国产恐怖片打一星的,但其实除了最后一个故事都是中韩拍的!
另外,无视豆瓣评分,原因都懂的!!!
所以,整体三星,但具有突破性,加一星,平衡打一星的,必须给五星
这几年,电影市场火爆,《孤岛惊魂》、《京城81号》陆续火爆之后,国产惊悚片今年有迎来破纪录的高产量,但同样惊人的是恶劣的口碑环境和低迷的市场票房,居然没几部过两千万的,我们不仅扪心自问,为什么总盘节节攀高,惊悚片却如一潭死水?
说白了,还是绝大多数国产惊悚片辑混乱,情节有硬伤,人物性格模糊伤害了观影群体,银幕上一惊一乍,观众笑成一片…… 拍惊悚片.........
过来围观百花影后安吉拉卑鄙的拍戏套路……第一个挺恐怖的,早在台词(我这里很窄,很闷)出现时我就猜到了后面剧情,但还是被吓到了😂第二个很温情,融合泰国的特色,故事情节也好,既有恐怖氛围又感动😭第三个笑cry,孙坚的感情戏演的真不错。
抠图特技太假了,同框的脸颜色都不一样,后期经费不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梦见乌鸦别看华语电影恐怖惊悚电影市场那么惨淡和粗糙,但之前对这部《魔镜3D》还是比较期待。
并不是因为《魔镜》这个还算是知名的IP,而是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这是一部我比较心水的分段式恐怖片;其二来自中韩泰三国的知名恐怖片导演一同完成了这部电影,从外表上看,似乎与国内那些不入流的伪灵异片电影划清界限。
但该片的预告片效果又是那么烂,让人吐槽,加之该片档期飘忽,从最初的7月末,再到后来的8月中,最后9月底,然后又提档到现在的9月25日。
让人感觉这部电影没什么底气,如果真得是一部优质恐怖片你跑个什么劲啊。
怀着忐忑的心情看了这部电影,总体评价,作为一个恐怖片粉丝来说,这不是一部惊喜的作品,但针对国内市场而言,《魔镜》绝对称得上是良心之作(但为什么宣传物料那么烂,又没什么底气呢),具体效果如何,如下分解。
首先来说,这部电影不推荐恐怖片粉丝去看,因为只要你喜欢恐怖片且有所阅历,基本都能看出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是抄的,只有第二故事好看,且个人很喜欢,但为一个短片去看电影实在不值当。
不过如果你平时不怎么看恐怖片,这部《魔镜》倒是可以看看。
闲话审查与片名《魔镜》分析该片之前,还要插一句,众所周知,国内恐怖片由于审查制度而言,是不能出现鬼的,所以如今有那么多的伪灵异。
但对于那些来自国外的电影该如何判定呢?
标准又在哪里?
《魔镜》从出品方来看,是国内作品,也是拿了龙标的,但其中有两个故事确实是两个外国导演拍得外国故事,算是进口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作合拍片。
那么审查制度对于这部在国内公映,但其中又有外国出品方的恐怖片该如何判定?
明确要指出的是,这部三段式作品其中确有一部鬼片,是真正的鬼片。
那么审查制度对这种如“俄罗斯套娃”一般的作品,国内出品套国外制作的电影,难道不适用吗?
当然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一部纯正的鬼片还是非常爽快,但就是想知道标准在哪里?
为什么有的国内恐怖片编导绞尽脑汁要回避审查,导致电影效果乏善可陈。
这样一部作品,其中一个故事却明目张胆的大走灵异路线,这是何故,审查标准在哪里?
难道是为了显示他国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而突出自身的优越感吗?
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只是有感而发。
(据说该片档期迟迟未定就是由于片中的灵异太过于暴露导致审查不过,但总体感觉像是片方营销的噱头,作为营销狗,这点小伎俩还是了解滴)还要说下电影的片名,《魔镜》,来源于上世纪1999年阿甘导演的那部同名作品,电影出品方是香港,后来内地公映换了个名字叫做《古镜怪谈》,当时网罗了谢霆锋、林心如、徐帆等两岸当红明星。
一块古董梳妆台引发三个不同年代的恐怖故事,虽说作为引进内地的作品,没有出现鬼怪,但恐怖气氛做的很棒。
但那部《魔镜》最大的意义还在于,为适应内地审查制度,而玩的“人扮鬼+精神分裂”噱头来掩盖灵异,该片是第一部!
对于这部小时候看得恐怖片也不知道爱也好还是恨也好,一部电影开了一个内地国产恐怖烂片的大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分段式恐怖片的优势而这部《魔镜3D》,还是阿甘(刘晓光)担任制片,在这个IP满天飞的时代,本片也是赶上了“IP热”。
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三段式故事中,除了第一个镜子是重要道具外,其余两个故事跟镜子关系不大,另外《魔镜》这名字总让人想起了白雪公主,不知道的还以为童话片,这是个问题。
而关于本片的三段式无可厚非。
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恐怖片模式,因为恐怖片本来就是一个被玩烂了的题材,吓人噱头就那么三板斧,90分钟的片长讲一个故事有时候真的找不到太多情节和噱头来支撑,反而这种如市井传说的小故事短小精悍,就像听鬼故事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拍得好了还能拍出更深的内涵和新意,比如本片中的第二个故事。
本片的三段式跟老版一块镜子串起来三个年代不同的故事不一样,后者是一条主线上的三段式,本片三个故事之间并无联系。
分别来自三个国家,跟当年的《三更》系列和《黑夜》倒是很像。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老版《魔镜》没有鬼,且开创了“伪灵异”的先河,这部《魔镜》这多年之后倒是真正的出现了鬼,会不会再开一个潮流呢?
此乃后话。
下面来看三个小故事,各有所长,且没有剧透。
来自三国三位导演,有两个共同点,除了都是各自国家比较著名的恐怖片导演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他们的作品分别都被好莱坞翻拍过。
《电话》:亏心事后鬼敲门本片的导演是韩国导演金成浩,国内可能不太了解这位。
他也是老牌恐怖片导演了,最出名的电影就是《照出凶灵》,后来这部电影被好莱坞买下版权,拍了一部电影叫做《鬼镜》,鲍小强主演,相信不少朋友都看过,看来金成浩还是对镜子题材鬼片很有见地。
《电话》是三片中与镜子联系最紧密的,故事很像泰国鬼片《死神十字路口》中的第一个故事《寂寞》,节奏完全一致,但主题是相反,后者一段阴差阳错的缘分,本片则是亏心事后鬼叫门。
大部分时间描写宅女发短信吊凯子,叙事平铺,节奏很慢,但循序渐进的恐怖片做得相当出色,后半部分才有点骇人的成分,最后女孩在黑暗中的摸索才是本片最为恐怖的地方。
也许这是铺垫故事的一个方式,由浅入深的恐怖真正的恐怖。
结尾的闪回让我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且这个自圆其说的故事并无牵强,收尾不错。
《奶奶》:阴阳相隔难耐亲情无界本片的导演是泰国的Pakphum Wongjinda,名字一堆英文叫不出来,但作品各个有名,《凶间疑影》、《骇人手机》,还有那部著名的《13骇人游戏》,同样也被好莱坞翻拍过。
这部《奶奶》是三段式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唯一一部鬼片,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玩灵异!
一个不会说话只会“yaya”的小男孩,父母工作在外,只能由奶奶照顾,由此产生的灵异亲情故事。
电影前半段循序渐进的渲染了祖孙情以及父母的冷漠,后半段奶奶意外故去,从而进入了恐怖的漩涡。
电影没有一惊一乍的惊吓,却有那种令人背后发凉的感觉。
比如小孩一个人独自穿越车流湍急(其中路面还有为车祸死亡人描出的白痕,这个细节大赞),去小卖铺买吃的,被问之谁带你过的马路?
小孩指了指空无一人的身边。
这就是让人感受到恐怖的地方。
尽管小孩不会说话,但谁都知道这是“奶奶”带着孩子来的。
但仔细想来,在惊悚之余体会到了温暖。
电影中的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特例,更是一个代表,本是一部纯正的鬼片,结尾处峰回路转,说鬼的同时也让人体会到了阴阳两隔的那种亲情。
结尾镜中的噱头明确了电影灵异的气质,这不仅仅是一部鬼片,他用了短短几分钟便说尽了三代人的真情,让人想起了叶伟信《回转寿尸》中最后一个大亮的故事《最后的晚餐》。
还需说一下,那个只会说“yaya”的小男孩,在泰语中,奶奶的发音好像是“kunya”,有没有“yaya”这个叫法也不太清楚,希望懂泰语的朋友给科普一下。
《剧组》:片场惊魂玩搞笑最后一个故事的导演是彭发,关于此人不再赘述。
只是说说这个故事。
整体《魔镜》这部电影的风格沿用了近期泰国分段式恐怖片中比较流行的模式,在几个纯粹惊悚的小故事之中,穿插一个由惊悚和搞笑组成的故事用来活跃气氛,就像高英培相声里那段《哭四出》一样,连续相同题材和风格的故事堆在一起看多了难免让人厌倦,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出来活跃一下气氛。
本片有点像《鬼5虐》最后一个故事《片场惊魂》,都是在讲一个拍鬼片的剧组,进而遭遇亦幻亦真的灵异现象。
这是一部无厘头作品,吓人场面不算出彩,但笑料极为丰富,光是看片中几个倒霉蛋“遇鬼”后洋相百出就能让观众忘记了这一部恐怖片,比如剧组成员听闻从胯下看对方能够看出对方是不是鬼,随后在拍摄时的形体各异让人笑掉大牙。
虽说电影里情节东拼西凑,可是整体上来说,这部无厘头的作品还是在这部电影中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另外导演彭发还自黑了一次,这与《片场惊魂》中那位导演恶搞自己的前作《鬼影》《连体阴》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体而言,这部《魔镜》在整体新意不大的情况下,用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故事完成了一部电影,在国内市场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同时电影的质感不错,尤其是第二故事非常好,电影这四颗星全是为这个故事打的,其他两个一般,且有雷同减一星。
如今的恐怖片,故事很难在90分钟片长中寻找出更多的突破点,不如分开各个击破,这也就是如今分段式恐怖片越来越吃香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段式,每个故事必须要做到风格迥异,否则单一模式下同样的风格,就会让人吃腻。
韩国女主角还是很漂亮的...
最后一个故事还算有点意思,有点老港片那种鬼片里掺搞笑调料的味道。
足疗时看的,竟然还可以,比三分国产恐怖片是强多了
第一个故事还好,其他都闹着玩,中国的直接成搞笑片。
第二个泰国故事最精彩。
第三个故事是来搞笑的吗
我觉得你们也别要求太多 要知道这部是国产恐怖片唯一一部有鬼真实存在的了!细讲的话,第一部翻拍的泰国片,第二部有点港式诡异的温情,第三部就是闹着玩,孙坚一秒韩子生上身直到那一句:我视奸(是坚)。
一邊寫稿子一邊看完的,第一個故事copy泰國那個「寂寞」,第三個故事copy「鬼5虐」。最搞笑的就是最后一個故事了,完全都是喜劇片。各位如果覺得能在國內看到這樣的鬼片就很知足,就好像廣電總局大發慈悲一樣,心裡就得到滿足了。。。只好說你們奴性咯。。。
还不错,又是三国联手三种文化不同故事风格的碰撞惊悚片。韩国部分的恐怖氛围酝酿得最好,结果却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泰国部分的故事的确有鬼,结果却是关于亲情和爱情的一个温馨故事。国产部分疑似有鬼,还有模仿痕迹,拍得有些散乱,对于恐怖的理解比较肤浅,但至少故事说得有模有样了,还行
这货什么垃圾?
火钳刘明,微博观光卡!
可以啊,三个故事的创意以及线索的连接,合格了。
第一次在电影院还是凌晨的电影院看恐怖3D片,效果还是不错的,据说和恋人看恐怖片一起心跳就是有恋爱的感觉。在长春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精彩!
我觉得在国产恐怖片中,这部算是很好的了,因为中国🇨🇳恐怖片是禁止有真实灵魂存在的那种思想,必须人为的,因为广电总局审批不过!!!所以很多国产恐怖片看到最后都是什么精神病幻想之类的,这部虽然第一个故事有点效仿泰国的《鬼三惊》,但总体来说,这一整部都不错,至少相比其他国产恐怖片
好久没有被吓到过了,不错,很好看
过来围观百花影后安吉拉卑鄙的拍戏套路……第一个挺恐怖的,被吓到了。第二个很温情,融合泰国的特色,故事情节也好。第三个笑cry,孙坚的感情戏演的真不错。抠图特技太假了,同框的脸颜色都不一样,后期经费不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孙坚那一段 倒是有点反应影视圈现状
泰国>韩国>某国
我在泰国鬼片里看到一部类似的,电影。如果有鬼的话还能好一些,但是没鬼往别的上套就没意思了。
哈哈哈哈那个蓝布遮脸的替身抠图戏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