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Terror – Ihr Urteil,恐怖-您的决断,The Verdict
导演:拉斯·克劳梅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拉斯·艾丁格,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赖纳·博克,耶迪斯·特里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逼迫机长将目的地设往一座坐满了观众的运动场。在紧要关头,一名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不顾上级指令,在民航机撞向体育场前先行将其击落。他拯救了数万名无辜的观众,却牺牲了飞机上所有的乘客,因此出庭受审。《审判》是一部新颖的互动式电影,邀请观众参与剧情走向的抉择。在听完飞行员为自己的辩解后,观众们要..详细 >
一部特别适合疫情隔离封控中的民众观看、思考的电影。但是,没人觉得这种案例里,真正应该被追责的应该是那些没有及时疏散所有撞击目标的相关管理人员吗?比如那个中校。如果可以疏散,何必击落呢?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机舱内的驾驶员和乘客是否还有机会,一百六十四人,难道他们的命换不来最后几分钟放手一搏的机会?
三星半
关羽宪政和人性的讨论
就一个庭审的场景,与观众的互动,果然原著先改编为了话剧。我投的是有罪(导演也说他问原著作家,作家投了有罪,然后再要国家赦免军官。这不是多此一举,是有些生命需要被尊重,有些人需要被肯定),但我那一场观众投无罪的人多,所以想知道有罪的结局是怎样的。
如果《审判》是德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我会相信这是个法治国家。里面的检察官有段话说得好,大意是:宪法对我们要求很多,但总比我们聪明,它比我们的愤怒有用,比我们的恐惧有用。
只想说翻译垃圾!翻译垃圾!翻译垃圾!
一直想看一场真正的庭审,这部电影完全满足了我的愿望。辩控双方细致的讨论了道德,善与恶,人活着的尊严,这些日常生活中很少讨论但又及其重要的东西,终于给我了一个场域去深思。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虽然三年以来每天晚上老头都坚持看电影,但是自从我把投影仪看回本了之后,就兴趣缺缺,一般是他看电影,我坐在旁边玩数独、看杂七杂八的书。今晚仍然戴着耳机准备一边听歌一边数独顺便“陪”他看电影,我新买的不入耳的耳机真棒,让我可以顺带听到了开头的几句台词……当我发现这是一部德国电影、并且有德语字幕的时候,我就放下了手机,开启了“看电影学单词”的模式。从5月中旬开始,我自学德语已经坚持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虽然……但是……真的不容易哈哈哈哈哈,这部电影很好,语速适中,“学”起单词来很舒适,但由于语法学得不多,再加上根本不熟悉德语的语序,使我感到很难更多地理解它的内容。
还可以,就是法庭戏,然后一台还展开了投票和辩论
好像看不到结局啊......?
在关于道德与律法孰轻孰重的辩论上可谓论据充分有理有据,不过这场审判显然更适合舞台剧表演而非电影化,最终非要分出胜负的辩解也实在过于肤浅和儿戏,当圣母们还在为这种毫无意义的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时,殊不知真正践踏人权的恐怖分子们却早已规划好下一次袭击的行动目标了。(46)
有趣的互动,支持检察官,有罪。
弃权。他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命运,我也没有。
经典困境,影片的创新处在于让观众选择审判结局。虽然不算新颖,但是中途停映征求意见的间断 ,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在影院的体验,大家都积极带入影片,陷入思考,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或许是电影最可贵的地方--用观点和故事给人以启示,或者将困惑置于人眼前,并且提供一个可以辩论的公共环境。
片中真正有罪的是不作为的政府。但导演说,重点在于飞行员是否有罪。我认为无罪:1飞行员是为了保全别人的生命,才伤害别人的生命,不是为了个人私利。2若判罚有罪会助长恐怖主义的嚣张。3飞机平安降落的概率本就极小,而飞行员及时击落飞机,保全大多数人是最稳妥的做法。4事急从权,没法仔细权衡
现在他面临了一个选择,他选择了保全7万舍弃164,你们说他杀了164。那如果他选择了保全164舍弃7万,你们会说他杀了7万吗?
不好意思,我弃权
电车难题翻版 主要冲突设置的妙 但这也是唯一亮点 演员都没什么特色 感觉换谁上都一样 导演你以为最后双结局能加分?前人给了你多少开放式结局的处理方式 你却选了像小学生作业一样唐突粗糙的一种
我不是上帝无法决定别人的生死,弃权。但是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会和飞行员做出同样的选择(检察官的陈述还挺好玩的,如果将宪法放在第一位的话,坐着的陪审员还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做出判断吗?我们应当基于事实做出判断,不应基于假设和奇迹)
电影很一般,辩论水准停留在电视剧的高度。导演要求院方只给观众看一个结局,现场有两个观众非要和院方吵架要看两个,本人很汗颜,应该没看过电影,不懂导演意图。现场更多的人选了无罪,肯定“小恶”这个概念,或者是选择把人当成一个集合概念看,不论是哪一种,都让人害怕。原来原则如此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