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很久才在上海找到播放粤语的而且排片时间又是这么合适的电影院。
不得不说香港电影可能真的没落了,不是电影不行而是观众的注意点都在噱头上,在推广上。
整个放映厅加上我就4个人,除我以外其他三位好像都是上了年龄的,尤其是一位老人整场电影都充满了他的笑声,能赢得观众笑声的电影难道不是好电影吗?
我已经24了,我同事都说到了25就算是步入中年了,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以后的生活会不会也是这样的。
是无所牵挂,孑然一身。
还是家庭仿若战场,硝烟四起。
还是婚姻陷入危机,无力挽回。
还是抛弃梦想,脚踏实地。
角色陈龙在影帝的扮演下是如此的形象立体,宛若读书时期懵懂的男生面对心仪的女生不懂怎么去追求,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只要对你无条件的呵护、关怀与照顾,总有一天你会来到我身边。
没错童话故事里确实是这么写的,但是童话毕竟是童话,现实就是面对喜欢的人一定要大胆的说出来,让她感受到,让她知道。
我相信如果角色陈龙在邻居和她前男友对峙时勇敢的义无反顾的站在她的身边,那么结局一定会不一样,虽然最后他懂了悟到了可是为时已晚。
角色黄淑仪虽然我不太熟悉这位演员但演技也是相当到位。
被生活和家庭所压迫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典型,工作上面对裁员,家庭面对着婆媳战场。
或许楼下的休闲区才是他真正的家,不过也正是这样才反映出他懦弱的性格,遇事能避就退绝不逞强。
年轻活泼的女教练在他麻木的世界里点起璀璨的烟火,驱散了阴霾,在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20岁想到了初恋,那一吻之后他清醒了。
然后再女教练的教训下想通了一切,他并不是喜欢女教练,而是在平淡的夫妻生活中变得麻木,他需要让平静的湖面荡起涟漪,他又再次买回来演唱会的票。
角色黎家泰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
婚姻陷入危机,家庭并不和睦,极力想挽回,但是却只见他每天以泪洗面,甚至连自杀这种懦夫行为都做出来了,却没有选择去和妻子好好谈一谈,虽然也有妻子不愿意见他的原因。
龙舟比赛结束妻子来了,结果呢?
只有拥抱相视无话,额,他是想等他妻子跟他道歉吗?
这就不得而知了。
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会去选择求竞争对手,求他放弃。
最后兜兜转转总算鼓起勇气去面对妻子,说出了想说的话。
角色威廉这个演员我也不太熟,而且角色戏份也不是很多,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地方就是,他女友为他过生日告诉他,她知道他为了她而舍弃了梦想的乒乓球,还有一个画面就是龙舟结束,女友跟他说比赛而已玩玩嘛!
结果不重要。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对他最重要的乒乓球比赛在你心中是不是也一样,玩玩而已。
这里我感觉是角色为了生活放弃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其实从四位角色中都能感受到一种不敢直面人生的懦弱,我想如果都回到20岁他们可能会义无反顾的作出最正确的选择,这可能就是电影要向我们表达的本质,人到中年失去了年轻时那一往直前的勇气后剩下的就只有懦弱和胆怯,习惯被保护在安逸的生活圈里。
我讨厌这个结果,即将步入中年的我又会不会变成自己现在讨厌的人呢?
以龙舟为线索,表现了香港基层群众的生活,影评并没有传统的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以一种老式镜头来记录主角们的故事—努力不一定成功,真情不一定获得幸福,主角以轻松的口吻更衬托了人物心理的伤感,故事是好故事,结局也是好结局,不过导演的拍摄风格显然不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老式镜头加上看似普通的情节,坐在电影院的年轻人估计不到十分钟就想出去了,其实应该以更清晰的镜头,融合一些冷色调,再融合一些人物心理纠结的长镜头,重新整理一下剧情,效果会更好
第一次参与这种点映的线下观影团,首先肯定还是感谢【电影爬虫】给我的机会咯么么哒 其实光看名字,真没什么吸引力🙃演员阵容虽说都是香港老面孔,除了吴镇宇我基本没一个名字能对上脸的😂甚至影片开始前我还在心里嘀咕说:几个中年大叔的电影有什么好看的。
如果是在网络平台选影片,我可能不会掏钱包贡献。
但是!
这次打脸了😏看完觉得很值,还是很不错的一个片子。
说回影片吧,让我印象深刻的三个角色。
①男猪脚-粉肠(陈龙) 面临被裁的公司基层员工。
尽管可能生活都没保障,但是在喜欢的人面前还是倾其所有,甘心备胎,却连一句"我们在一起吧"都没有说出口,还做了虫哥她妈唯一的证婚人。
尽管心酸,但是也是努力过。
不得不说吴镇宇演技在线,表情里的那种无奈不舍夹杂着心酸还要祝福,演的很棒。
②黄淑仪…戴眼镜的呆萌大叔。
没错 你没有听错这是大叔的名字😂😂😂这个大叔在处理婆媳关系的不作为,挺现实的,源于生活。
而且他家里感觉很乱,上海话,普通话,广东话,竟然都能一起交流,搞不懂。
大叔后面精神出轨女教练的时候,确实挺可爱的。
坐在堤坝上吃着雪糕的那种羞涩,仿佛重回12岁。
③女教练。
是个英文名儿,叫啥我记不清了。
中间有一段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说从小划龙舟的人是自己,不是那个歪果仁friend,她有所有的资格证,可是这个社会没人会相信和聘用一个女教练,所以才找来一个外国朋友当招牌。
指出了社会上的职业性别歧视,为女性发声。
说完这些角色,再说下电影里其他的东西。
里面一直提到的《狮子山下》,听说是香港的狮子山精神:拼搏向上、积极乐观;《英雄本色》的出镜,致敬了那个年代的辉煌。
签名板上仿佛还看到了罗文、黄霑两位港乐大师的名字。
致敬。
电影的层次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总体感受:影片的受众面不限,我觉得16岁以上都挺适合观看的。
通过小人物的生活,传达一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了找到自己的生活而努力,面对当下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琐碎和问题,不去逃避才是最好的办法。
电影整体愉快而幽默,四星推荐,值得购票观影。
【电影爬虫】你值得拥有
影院高大上
以为是什么小电影,结果是老戏骨们飚戏其实缺点还是不少的,例如主题不明确,想通过龙舟励志,但龙舟的戏份其实并不多,只不过是辅助性的东西,而且在辅助时,台词有一种过分渲染励志的文绉绉和人生道理然后很多戏份去表达四个大叔的中年危机,但这种危机表达得也不够突出因为被龙舟的戏份冲淡了but!
撇开这些,人设和故事其实都挺好,最后没有圆满结局,龙哥并没有夺新娘成功,反而讽刺地成为了见证人,而他却终于和他的龙舟队在一起了,在没有观众的领奖台上大家欢呼雀跃这时的场景是工作人员收拾东西,平静地从他们身边经过(甚至没看他们一眼),还挺有画面感的,终于,他们只为"自己"拼回了尊严,别人爱咋咋地除了刻意的插入人生道理,台词颇有趣,有点怀旧无厘头的感觉,粤语调侃很到位哈哈哈哈,作为一个广东人,好多地方笑得难以名状即使是最后的彩蛋,工作人员说"你地甘迟,我收工噶咯喔",大家扶住他:"收工?!
甘不如退埋休啦!
"除此以外,有些场景很有艺术美感例如龙哥和邻居(胡定欣饰演的虫哥她妈)在新租到的房子看着远处需要透过缝儿看的"大"海,有了一段不啰嗦的对话:- "谢谢你送个海给我"- "一条缝而已"- "至少我看出去知道我看向的是什么"还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场景是,两扇门都打开,两边的角色(虫哥和龙哥)做着自己的事儿,特别像是不用P的画面分页最喜欢的人设是虫哥和龙哥,压抑自己的想法,但在在乎的人面前又不拘小节片中大部分人都被别人辜负了,好在他们没有辜负自己
首先在人物弧光上,文本并没有以小人物一路高歌猛进走向人生巅峰作为人物的主线,而是选择反励志来讲述各个人物轨迹。
阿龙的初始状态是默默照顾爱慕的邻居,不敢直面自己的感情。
最终是追爱不成,为邻居当了证婚人。
淑仪起初不敢直面家庭矛盾,作为双面胶粘在妈妈和妻子当中。
最终还是回归充满婆媳矛盾的婚姻中去。
泰哥在开端面对的是妻子出轨,最终婚姻关系将要破碎,他选择原谅妻子并挽留。
威廉一开始则是为了女友放弃乒乓梦想,最后以辞职和让女友生气为代价去追逐运动梦想。
开端就在低谷的小人物,通过自身的一番努力后,在片尾则爬进另一个人生坑地里。
叙事上最大的弱点在于龙舟作为主线,本来应该带有很大的任务推进功能,结果成为了极弱的口号型副线,流于文本之上。
其次,龙舟奖金设置没有发挥充分。
最后,人物转折极快,影片中期的塑造有些空泛,缺乏人物变化细节,确有断裂感。
全篇的亮点无疑是刘德华演唱会门票,通过击鼓传花一般的转手倒卖,连带出个体状态与事件,倒是串联起了四个主角的故事。
其次,对于底层人物的描摹,充满黑色幽默,譬如联名罢工使用假签名,集体罢工出现偷偷回去上班的“叛徒”,工程部施工人员的换衣间和上层领导的豪华办公室对比
点映看的。
粤语版。
当然也是因为对于吴镇宇有着 “演什么是什么”好感4个男人各有各的生活压力与期盼,在龙舟比赛中突破了自己的屏障。
这样的内容励志,又很容易千人一面。
所以讲故事的法子很重要。
HK的剧与电影通常有非常生活化的风格,特别在表现普通市民的时候与内地对比越发明显。
很会写实淑仪大叔住所内狭小的空间和走廓密集的门口,很直观表现了生存的不易,配以画外音,真是压抑啊。
工作的不安定、家庭从不停止的矛盾、他一边努力,更多却在逃避的行为,很真实地展现大叔们生活里无奈状态。
没人指责他的错误,宁可宽容。
陈龙这个角色把一切关心善意埋藏得很深,其实自尊心很强。
吴镇宇真是高手,听到那份天降的欢喜只是眼角眉梢表现出来,对于窗边竖线般的“海景”尽力给予时 他也只用满足的眼神表达着宠爱。
最后的从狂喜到憋屈这样大起大落的遭遇, 表现得也非常收敛克制。
从肢体到语言都收着,一点程式化痕迹都没有。
就象日常里的普通人,他们不论什么时候都维护着自尊心、都善良、都理智克制的普通人,。
其实,他克制也是因为没什么可以任性的条件,他也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而已,自尊善良都是他仅有的财富,他不能再丢弃。
唯一敢洒脱被辞退只因为独身没太多负担,还能再把机会多给淑仪一份。
看吴镇宇就不亏。
还有另外两个男人,从对立慢慢到想惜。
职业运动员是有斗志的,对生活的妥协快磨平的血性,还是被比赛激发出来,一个敢去重拾自己的梦,一个敢去维护底下员工的利益、承担婚姻里的变故。
这个四个人在最初的训练里,两个是打着小算盘、混着日子的大叔,很油腻吧?
两个是认真地带着鸡血的热情,这很奇怪吧?
再把这四个男人身后的事情慢慢展开时,前面的行为都有了注释。
蛮喜欢他们第一次下水,把船划起来的时候。
只能前进 不会后退的特性,身边景物被超越的喜悦感,都让人重新感受到沉重生活以外的动力。
划船水平是很臭的,但是那时候心底的开始种下了冲破束缚的种子。
与四个人的生活写实相比,这一段是写意。
HK相当现实,吃饭挣钱是生存重点,不低头不行。
但是人在心底都有对明亮事物的渴望,求全委屈的混着日子里,出现的那一份力量唤起了四个人斗志。
他们要面对的生活依旧有一地鸡毛,不说会逆流而上翻出浪花,但应该也不会再随波逐流,他们会与从前的沉闷、无为、逃避稍有不同,变成各人更好的日子吧。
数次提到狮子山,百度以后才知道,那是HK 勤奋拼搏、逆境自强的代名词 ,也是电影中草根们象草那样顽强。
看到关于狮子山解答的这句话:香港人, 多多少少都有种不屈服的精神,明天,不是末日,可以努力去找到新的开始”
其实《逆流大叔》上映时我正在香港,当时没机会看,以为大陆有机会的。
没想到,一等就是一年,这期间到处之间寻找。
今天用某个方法得以观看这部电影。
时间与琐事冷却了血液,迟钝了心跳。
无数个原因理由用于解释为什么我们选择逃避,但逃避就像一根带倒刺的毒针,终日受其却没勇气一口气将其拔出……最近碰上很多事,也恰恰是这时他给我打了一剂鸡血,现实而不疮痍,热血而不盲目。
有偿资源私
情节不怎么动人,然后也没有我以为的最后主角开始奋发图强的情节。
仅仅是主角开始专心的练习龙舟,然后龙舟拿了一个奖而已,但是他还是没有追上他心爱的女人,现在想一想这应该是表现普通人都是有着这种生活的无奈吧。
而且这中间应该是讲了几个中年人的故事的,其中别的人的故事我都是看不太懂,只是有一个人我看懂了,我在想可能是一开始可能是情节有点混乱,然后我没有看懂,还是我自己看到不专心,没有看懂呢?
最近倒是经常有一些电影,我就是前面都是看不懂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两句话很很值得我记录下来.一个是,一个男人对另外一个男人讲,龙舟刚开始的时候,又是水声又是各条船上的打鼓响声,然后又是观众的声音,这个时候你会很乱,所以这个时候听自己船上的响声就好了,如果去听那些声音的话,你就会乱,然后男人接着说,我就在想我心里面的声音又在哪里,我现在迷失了。
还有就是说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只要是自己还能够打乒乓球,自己的尊严就在。
狮子山下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作为几乎每一个香港人都认识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带出了这部电影,导演也在用个电影中的角色故事来描绘它。
从一开始集体签名纸上写了狮子山下,罗文,黄霑等名字时就准定了影片的怀旧感,也带出了影片的主题,狮子山下精神。
什么是狮子山下精神呢?
电影用了四个人物的故事来告诉我们。
一个人到中年的单身汉阿龙,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高层泰哥 ,一个想要逃避家庭烦心的淑仪,一个为了爱情委屈放弃梦想的威廉。
四个不同年纪不同人生遭遇的男人,各自在练习龙舟之中找到自己缺失的东西。
面对喜欢的单亲妈妈,阿龙敢道出心声,最后也懂得放手愿意祝她幸福;面对婚姻危机,泰哥放弃了尊严,找回夫妻之间的不再理会任何人的爱情;面对家庭吵闹,意想出轨的淑仪也懂得不再逃避,做回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面对爱情与梦想,威廉最终选择了梦想,因为不懂得尊重彼此梦想的爱情是委屈求全的。
影片从他们四人的危机出发,通过练习龙舟,公司裁员等等的事件,让他们重新认识,学会互相帮助,学会面对各自的人生。
无论再苦都要面对,无论再累都要努力,难关过后就是美景,这就是香港人的狮子山下精神。
逆流而上电影的主要放在了人物塑造之上,四个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男人为主角,而每个男人的故事都是关于女性的,单亲妈妈,出轨妻子,婆媳争吵,平凡女友。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因为女性,但是电影之中的女性塑造却是并没有太大的手笔,只是为了给故事提供一个契机。
而全篇着墨最深的女性角色肯定就是女教练 Dorothy,她青春阳光,有梦想,有责任,坚强,勇敢;通过她所受到的性别歧视,再加入到淑仪的意想出轨的对象,通过教导龙舟教育众人的要学会面对难关等等都能看出导演要塑造一个崇高的女性形象,起到一个引导以及对比的作用。
余香凝饰演 Dorothy表现得十分出色,充分表现了那种青春阳光,坚强勇敢的女性。
在男群戏之中尤为突出,一点也不被掩盖。
几位男演员也交出了十分满意的表演,镇宇哥真的表现出一个中年单身汉的丧,每天都得过且过,但是在喜欢的人面前却尽力的做到最好;潘灿良的表演尤为惊喜,把一个陷入婆媳危机的,担起家庭责任,却又失去激情的中年男人,做了一次很好的表现。
对于女性以及激情的渴望,对吵闹的厌倦,家庭责任等等感情一一的诠释;黄德斌的泰哥可以说是合格之中,一个外表硬汉内心柔弱的男人形象十分适合他的外形,而胡子彤的威廉还是保持了点五步里面的感觉,不过他的确十分适合这种角色,而且表演也逐渐成熟,和余香凝一样都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新演员。
影片注重了四个男人的成长故事,淡化了龙舟比赛这个主题,让这个表面运动电影没有太多的热血,而是更多的平淡生活。
龙舟的群戏也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主角的各自戏份,虽然这让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加凸显的更加深刻,但是却也减弱了电影的戏剧性。
90分钟的剧本没有展开来写,篇幅的限制让电影中的冲突以及转折都来得十分的突兀,而且热血的桥段并不太热血,让人调动不起激情,对于普片的观众来说,观影感觉都比较差,没有得到感情的发泄。
全片都有各种各样香港的独特文化,结尾的《逆流之歌》中的作曲,歌词充满了香港精神,各种香港元素带来一部纯正的香港电影。
中年大叔影片中的中年大叔形象映射着香港以及香港电影,一个正处于中年之中,面对各种危机的大叔。
影片之中有很多怀旧的情节,狮子山下,英雄本色等等都表达了导演对于那个年代的香港的怀念,而龙舟比赛赛作为表主题也充分了表现出香港的特色。
用面对逆境,勇于克服的几个中年大叔来表现狮子山下精神也是对于香港未来的期望,坚持香港的特色,坚持拍香港的电影就是一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故事发生在天马宽频公司,经济不景气,公司大裁员。
每个部门人人自危。
为保住饭碗,他们参加了公司新成立的龙舟队,如果拿到名次,还会有奖金。
陈龙(吴镇宇饰),喜欢带着女儿的邻居杨敏琪(胡定欣饰),每天给她们做饭,关心她们。
其实杨在等孩子的爸爸,他不喜欢定下来,喜欢就回来住几天,不喜欢就去做艺术家消失几年。
杨想要的很简单,就是能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有一次杨在吃饭的时候说要不然三个人一起住吧,陈龙高兴坏了,多花租金也要满足杨想要的海景房。
搬家的那天杨的老公跟她求婚,她选择了接受。
陈龙为了杨高兴,作为唯一的见证人,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黄淑仪(潘灿良饰),妻子来自内地。
婆媳关系在他这里也不能免俗,婆媳俩天天吵架。
软弱的他选择逃避,她们一吵架他就溜出门,眼不见为净。
参加龙舟队之后,对女教练有好感,幻想在一起,其实也是为了逃避家庭的烦恼。
但是龙舟只进不退的精神让他醒悟,回到家庭处理好婆媳关系。
黎家泰(黄德斌饰),是天马宽频工程部的领导,跟底下工关系不好。
在妻子和儿子泰国旅游回来之后发现妻子出轨,在洗手间哭的时候被陈龙撞见。
为了封口,借给陈龙钱周转,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公司二次裁员,他带领整个工程部的人罢工,除非上级领导能签署三年内不裁员的协议。
同时在公司下令解散龙舟队之后组建新的龙舟队,为自己的命运抗争。
威廉(胡子彤饰),在天马上班之前是一名退役运动员。
但是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后来参加到龙舟队。
女友对运动和荣誉的分歧让他们分道扬镳,在龙舟队找回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的力量。
其实电影很简单,就是讲述了一群香港市民的烟火人生,虽然这一群人可能生活并不富裕,没有顺风顺水,心想事成。
但是有血有肉有激情,还有重新爱人的能力。
即使没有公司的支持,为了自己喜欢的龙舟坚持到底。
一人拔牙,电影院1人包场,太平洋,牙痛
你们只是想从这项运动里攫取一点人生意义,你们并不尊重这项运动。
没有大吹大擂的矫情和催泪,飞机上的我还是哭了起来,想着逆境都会过去。
几位中年危机的大叔逆流而上、重拾尊严的励志故事。热血配乐+港式幽默+出色群像表演是亮点,还有出乎意料结局,可能导演也知道,无论多努力,你只能改变你的那一部分,别人的部分你改变不了,也不能强求。
以为是运动类型的电影,结果就是心灵毒鸡汤。
以往香港电影不重逻辑,所以讲求疯魔,如今连炮制一个催人命的场面都没有,这样励志的题材,却被讲得人在困苦中只要动动念头就能成功,难怪沦为如此的大叔。
电影还不错喽,只是龙舟队竟然请个老外当教练。。。。
还可以但配角人设细节缺失,结局反励志鸡汤加一星
真的很一般,香港小人物励志积极向上,但整体中年男人危机都太戏剧了,歌曲都挺好听的
拍的又差又无聊,导演还是sb港独。
很港式的励志片 不一定百分百HE 但过程就是很燃咯 吴镇宇演的很好
赤裸裸的主題,形而上。我們需要的是思考和质问,而不是灌雞湯。
香港票房表现不错,很期待内地可以上映。吴镇宇胡定欣
#柒捌捌〇看电影#1、龙舟;2、潘灿良;3、RB音乐监制
不能励志,只有和解,快乐的和解。
守法上不少粗糙老旧之处,但人物和状态真是挺好。时下看这个不时会生出些莫名的难过,不知无忧无虑看港片的时候还能不能再有。
比较一般
3/8/2018 @ the sky。今年終於有部拿出來並不失禮的港產片!潘燦良全片表現中最出色,也很久沒看過這麼有草根味的吳鎮字。罷工假簽名笑死!中後期人物故事描寫不足是全片弱項。
后半部分有几个段落是燃的,但总体来说中规中矩。
這部18年的電影,其實是預言片,經歷過19年的夏天,看這部影片的心情和之前會不再一樣。比如城中熱話的的關鍵詞:劉華演唱會,隻揪,攬炒,尊嚴⋯⋯更重要的是自我調侃卻像曱甴一樣,「爬住龍舟來罷工」的精神。本來估導演想借這種溫情小品「香港人就是這樣」小小諷刺市儈而不團結的香港人,沒想到一語成讖,經過這個夏天,香港人真的是在每一個彎位成長的,我們的英雄本色,就是「齊上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