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片子后最大的感觉是莎朗斯的身材保持的真好,演技也比1更具有力度,不过片子本身,真的没有什么可看性,男主角脸上不挂任何表情的时候,分明就像个有精神疾病的人,通片把莎朗斯表现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女人,一些都在她的掌握中,让人觉得很多情节牵强。
女主老了啊,没有之前那部漂亮了。
然后就是电影的套路,感觉还是老套路啊:女主总是说谎,但是男主每次都会信了她的谎言,就像第一部诱使他把女朋友打死那样,打死了他的警察朋友...可是这套路也太老了吧,而且他都已经知道真相了,到了最后一刻居然还会相信女人的话??
然后警察朋友最后说“不管她说了什么,她在说谎,这是你抓住她的最后机会了”然后就死了,男主这才又回过神,但是已经被赶来的警察制服了。
最后应该是太内疚没有相信警察朋友的话,以及不愿接受自己一次次让女主杀掉了那些人,然后疯了吧。
然后女主最后送的那本书里说的犯人是心理医生本人,女小说家是无辜的,这个应该是想讽刺男主吧,并且证明自己确实无所不能。
嗯...个人理解啦。
感觉电影大概就是想表达女作家成功地将所有人玩弄于自己鼓掌间,自己却能全身而退,向心理医师证明了她的无所不能(同时嘲笑他很菜)。
但是我觉得有点过于老套了,而且环节设计得没有第一部那么缜密,看起来没有第一部精彩。
比较起来还是第一部好看,而且第一部女主颜也让人无法抗拒,青春易逝呀。
这部戏里面受害者也太多了的说,加上根本记不住人名,所以就彻底晕了。
看豆瓣上的评论都是针对身材和年龄的,谁知道到底谁是凶手吗?
最后在精神病院那场,心理医生的眼神说明他是装疯的,那女作家的解释就很合理,毕竟是心理医生身边的人死得多,嫉妒这个动机很说得过去……而女作家的杀人动机就没那么明显,总不会就因为嗜好危险吧?
还有第一部好像也没有说女作家是凶手,对吧?
谁知道呀?
谢谢!
看了豆瓣上的评论,差评居多。
可是我的感受完全不同,我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好,兴许是我没有看过一的缘故,有机会拿来比较一下,不过先来乱弹琴。
撇开演技和光鲜的场景,故事情节是颇值得玩味的:心理学医师Michael是公众眼中的理性的化身,由于偶然的原因和看似水性杨花的Cath相遇,在经过一番挑逗之后,Michael成为了Cath的心理医生。
是的,Michael有对自己充分自信的理由,于是错误也就从这里开始。
当死亡开始迷漫时,虽然直觉告诉Michael,Cath很可能就是凶手,然而理性告诫他没有证据的直觉是荒谬的,因此他看着朋友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看片时可以明显得感到Michael的不知所措。
他恪守行规,不透露谈话内容给警官Roy,他觉得这样做是合理的。
他觉得守住自己的防线,按照线索缜密的分析,真相就能不言自明了。
可是他却错了,当危险步步紧逼,他觉得必须要行动了。
他在温泉池中企图杀死Cath,却在最后一刹那犹豫而功亏一篑,因为他没有充分的理由。
关于温泉这场戏还想特别提一下,Micheal松开Cath,走出温泉池,湿淋淋的西装,一副狼狈;Cath一丝不挂,静坐在温泉中,满是得意。
结局,理性的Michael完败在感性的Cath手下。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Cath精心的设计了这个局,每一步巧妙的引入Michael,隐蔽自己。
哪怕“故意”把小说的草稿给Michael也是精心设计,始终是先走一步;反观Michael,自认为自己凭着心理学医师的职业,具备超人一等的理性,是解救感性人们的救星,结果却是被Cath玩弄于掌故之间,冲动的和Cath做爱,冲动的企图杀害Cath,到最后也始终没有明白究竟该相信谁,于是冲动的杀害了Roy。
那么谁是理性,谁又是感性呢?
妙就妙在这种双重角色重叠在一个人身上,而表象和本质却是截然相反。
是的,你是否也是那么的理性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吗?
你是否鄙视那些做事看上去没有章法的人呢?
你是否已经落入了别人的圈套而浑然不知呢?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并没有看的太懂,开始我一直以为女作家是赢家,但是看到最后开始有一点怀疑,她们似乎是打成了平手。
末尾医生坐在轮椅上,无法控制内心的喜悦,嘴角微微抽动,看得出他在笑,这让我不得不推翻从前的判断从新考虑到底谁是凶手这个问题。
PS:中文翻译实在太差,仅以我的英文听力水平,就听出很多地方的翻译完全不是剧中表达的意思。
1992年,《本能》上映,34岁的莎朗·斯通完美塑造了危险又迷人的女作家凯瑟琳一角,她也凭借性感大胆的演出一炮而红。
十四年后的2006年,《本能2》上映,这时的莎朗·斯通已经48岁了,徐娘半老,但是时间依然无情的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镜头里,她的魅力也已经大不如前了。
第一部《本能》的故事发生在阳光明媚的洛杉矶,《本能2》的故事发生在在阴暗的伦敦。
演员方面,莎朗·斯通依然出演女作家凯瑟琳;男主是由大卫·莫利塞饰演的精神病医生格拉斯。
《本能2》里女主的造型是真的拉胯,特别是发型,披散着的头发和稀碎的空气刘海,把原本就衰老的女主显得更加难看了。
有一个场景她扎起了头发,颜值提升了不少,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她大部分时间都是难看的散发,而不是这个发型。
不得不说,《本能2》的男主也是非常的拉胯,电影里他并没有贡献什么精彩的表演,演员憨厚的外形和气质也毫无吸引力,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缺乏性张力。
第一部的男主演道格拉斯,虽然不能说外形多么帅气,但他有一种成熟男性的气场,并且他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剧情回顾与吐槽《本能2》的剧情算是对第一部的拙劣模仿。
开头试图重现第一部的经典,不过弄巧成拙,女主凯瑟琳和一位运动员在车上不可描述,女主开车开到了河里,运动员由于嗑药,神志不清淹死了,只有凯瑟琳一个人逃了出来。
第二部这个开头太糟糕了,要尺度没尺度,要暴力没暴力,也没有什么悬疑感。
想当年第一部开场,毫不遮掩的一男一女激烈场面,紧接着冰锥杀人血浆横飞,要多刺激有多刺激。
第二部还以为是女主角玩嗨了分神才出的事故,但是后面剧情来看其实是女主精心策划的谋杀。
警察调查发现运动员体内有药物残留,凯瑟琳体内没有,还调查到凯瑟琳和买药的迪奇有过联系,怀疑是凯瑟琳故意杀人。
不过之后,迪奇因为在另一起案件作伪证被取消证人资格,凯瑟琳被释放。
可能导演也知道莎朗斯通老了,第二部把重心放在了男主上,男主格拉斯发现凯瑟琳的小说和这次案件情节一模一样,也减少了对凯瑟琳的怀疑。
之后在和凯瑟琳的交往过程中,男主被风韵犹存的凯瑟琳吸引。
电影其他角色也都和男主关系紧密。
男主的前妻丹妮斯和亚当在一起了,亚当的演员是美剧《汉尼拔》的“小茶杯”休·丹西演的,亚当遇害,是被勒死的;男主看到前妻和凯瑟琳在一起,然后前妻也遇害了。
凯瑟琳在男主面前自爆,说人都是我杀的,包括第一部的几位。
男主生气,情绪失控试图淹死凯瑟琳,不过最后还是恢复了理智。
男主看了凯瑟琳的小说,发现下一个有危险的人可能是自己的上司米兰纳,他打电话通知探长罗伊,自己赶到米兰纳家里。
凯瑟琳和米兰纳都在,男主由于之前失控对凯瑟琳动过手,米兰纳以为他有精神问题,要吊销他的职位。
男主被女主洗脑,女主忽悠他罗伊才是幕后凶手,并且给了男主一把枪。
罗伊到了现场,被男主开枪击杀,最后时刻的罗伊提醒男主不要相信凯瑟琳。
一切为时已晚,男主试图开枪干掉凯瑟琳,但是失败了,他被之后的警探制服。
电影最后,男主被送到精神病院,凯瑟琳来看他,并且继续洗脑,说什么亚当和前妻都是男主杀的,电影结束于男主的邪魅一笑。
这电影的剧情也是压根没有悬疑感,很明显凯瑟琳在幕后操纵一切。
第二部里的凯瑟琳完全没有第一部的气势,你看不到第一部那个凭借高智商和心理学知识掌控全局的女狠人凯瑟琳,只能看到一把年纪还在刻意卖弄风骚,脱罪全靠运气的无聊反派。
第一部的彩蛋我们可以根据第二部电影里,凯瑟琳的台词了解到,第一部的男主角尼克已经遇害了,凶手大概率是凯瑟琳。
凯瑟琳还承认是第一部开头的摇滚歌手是被自己杀掉的。
这算是官方揭晓谜题了。
第一部最重要的道具冰锥也作为彩蛋登场了,这部里的冰锥真的只是用来凿冰的。
《本能2:致命诱惑》2006年依然由性感迷人的莎朗·斯通主演,由她亲自挑选导演和合作演员,定下影片基调。
其拍摄过程波折重重,甚至因为导演和男主演的数次更换大混战,差点几度胎死腹中。
但《本能》1992年的傲人票房毕竟是个不小的诱惑,续集剧本完全延续第一集风格,只不过,场景从阳光灿烂的旧金山移师到清冷绅士的伦敦,稍显浮躁的旧金山警局也被冷面无情的苏格兰场替代。
虽然耗资7000万美元的《本能2》在美国只收回500万美元,列为2006年最赔钱影片之首。
但却不失为一部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背景的经典杰作。
片头,由一闪一闪的一条光线开始,模糊变得清晰,加上穿透力极强的背景音,由缓慢到急促,飞速行驶的汽车将后退的街边建筑变得模糊,还有车内尽情挑逗,激情四溢,贪婪的享受欲望的男女,无不刻画出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扣人心弦。
汽车飞出桥面,背景音乐停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重重的冲入水中,一声巨响加上溅起的浪花构成了《本能2》惊心动魄的开场。
从心理学的视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次见面凯瑟琳就与治疗师展开了的较量。
麦克受司部委托对嫌疑犯凯瑟琳做评估,凯瑟琳却要求她的律师回避,她要与治疗师单独谈话,她的无所畏惧代表她认为自己可以掌控局面,看看这些对话:凯瑟琳 “司法部想知道我会不会危害别人,你是司法部派的心理医生,一定会说我危险,我的心理医生说不会,法官会裁定”。。。。。。
格拉斯 “据我所知,你是作家,都写些什么?
”凯瑟琳 “谋杀、性、暴力”(背对着心理医生)格拉斯 “有没有写过你自己”凯瑟琳 “我不写自传的”格拉斯 “真的吗?
为什么”凯瑟琳 “或许我喜欢轻松的坐着,听别人自诉吧”“比如,你看起来就像离过婚” (开始对治疗师进行反击)格拉斯 “你凭什么认定我离过婚?
”凯瑟琳 “戒痕还没消”格拉斯 “你观察力过人”凯瑟琳 “对,但我猜错了吗?
”格拉斯 “猜错了会比较好吗?
”凯瑟琳 “我猜对了会比较好吗?
”格拉斯 “告诉我,你害怕什么” ( 治疗师开始防御,双手抱在胸前)凯瑟琳 “无聊”格拉斯 “所以你才喜欢冒险” 凯瑟琳 “我确实喜欢冒险”格拉斯 “比如超速驾驶、同时嗑药和性交,比如没有律师在场就和我聊” (治疗师想要控制局面)凯瑟琳 “那是你的建议吧” (打太极,轻轻地推给治疗师,读出治疗师的潜意识)格拉斯 “比如因杀人案受审,太冒险了。
你可能要坐牢”(治疗师继续)凯瑟琳 “无罪就不必”格拉斯 “经常有无罪的人进监狱”凯瑟琳 “有钱无罪,请亨利•罗斯辩护就不会”格拉斯 “既然如此,你无罪就不刺激了” (这句话问的好)凯瑟琳 “你也喜欢冒险” (转移话题她要扭转局面)格拉斯 “但我并没有因杀人案受审” (治疗师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容易引起攻击)凯瑟琳 “时候未到”(点烟,象征攻击)格拉斯 “抱歉,这里不能吸烟”凯瑟琳 “你知道我喜欢你哪点吗?
,你喜欢掌控全局。
和我一样。
”凯瑟琳勾起了男治疗师格拉斯的控制欲,凯瑟琳也一样,她通过什么来控制周围的人——“性”,她是一个双性恋,可以同时跟男性和女性保持性关系。
治疗师给凯瑟琳下了一个诊断,说她有“嗜险症候群”,对别人有伤害对自己也有伤害。
这个诊断可能会导致凯瑟琳进监狱。
格拉斯也要完成“嗜险症候群”的论文,他执着地把凯瑟琳当成病人。
凯瑟琳也在研究,为她的小说做研究。
从现实层面而言,他们都在对方感兴趣的世界里充当了重要的作用,互为研究、成为探索的工具,从这一点就注定了这个治疗是不合适,也不可能成功的。
其实格拉斯是有机会保护自己的,当凯瑟琳被释放后来找他,要求做治疗。
看起来很可怜,需要帮助。
治疗师因设置的原因,(作为司法部要求的评估专家不能同时为其评估的病人做咨询治疗的),这时治疗师的拒绝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但最后他突破设置答应了,接受了这个病人,“我们再约谈一次吧”——“嗜险症候群”的诊断也是下给他自己的。
设置,在心理治疗关系里最重要的,既保护来访者也能保护治疗师不被伤害。
突破设置就像医生和病人在没有任何防护和杀菌的条件下而暴露在充满病菌的环境中,危险可想而知。
有些想做心理咨询的人想当然的希望到茶室或者咖啡馆这样的地方“聊天”,其实也是想突破 设置,实际上这样的地方不足够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咨询效果大打折扣并且潜藏危险。
回到电影,又是设置,在酒会上凯瑟琳“故意”与治疗师偶遇,麦克因设置(不在治疗以外的场合见病人)要离开,有这样一段对话。
格拉斯:你一定是知道我来,你才来的。
凯瑟琳:我知道有人和心理医生打网球。
格拉斯:跟他们上床,卖药给他们,替他们写剧本,但我不做那样的事情。
凯瑟琳:(步步紧逼)我们找个地方喝一杯怎么样?
格拉斯:我说了不和病人社交。
凯瑟琳:(退了一步),好吧,我们纯聊天怎么样?
格拉斯:明天再谈。
这时治疗师是有边界的,还可以掌控局面。
但酒会之后格拉斯找了自己的女同事替代,并和自己的同事做爱,整个人都在幻想着凯瑟琳做爱,甚至模仿凯瑟琳书中描写的做爱姿势。
有人说过:你的欲望就是我催眠你的直接源头!
这些东西就是男主角格拉斯被催眠、被控制的的原因所在。
心理医生还有个“噩梦”,七年前有一个病人,格拉斯感觉到了他的危险,他没有报警,而那个病人把女友杀死了,他很内疚,这件事折磨他多年。
非常内疚,他告诉了他的前妻。
(又是突破设置,没有边界)他的前妻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记者(她的情人),他担心记者把这件事披露于世,由内疚产生了恐惧。
但遗憾的是,人们总是重复相同的行为,接到前妻电话,在记者死亡现场,格拉斯发现凯瑟琳用过的打火机,他把它丢进了垃圾桶。
和七年前一样他明明感觉到那个病人的危险,选择了同样的忽略!
凯瑟琳非常清楚,他致命的黑洞是什么,她都利用了,这些催眠是渐进式,渗透式的。
直到她坐在椅子上,叉开双腿对他说“你想和我做爱吗···喜欢什么姿势?
```”我们看到的是一次经典的催眠场景!
最后凯瑟琳起身准备离开并说道:“时间到了···我要终止治疗”。
留下一个无助的治疗师!
一般来说,结束治疗,病人会比较焦虑,但这里情况恰恰相反,治疗师非常焦虑,不停打电话给凯瑟琳,疯了一样的要求凯瑟琳给自己留言,跟踪凯瑟琳•••(已然失去了一个心理医生最起码的自知能力。
督导师已经觉察到危险,要求格拉斯终止治疗:“她有可能是杀人凶手,但你把她描述成像等待救助的公主”格拉斯开始混乱,不知道该相信谁。
过度卷入使治疗师不能抽离出来,无法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当格拉斯发现更多的证据证明凯瑟琳有杀人嫌疑时,凯瑟琳利用格拉斯的恐惧。
不断地控制他,把他身边的权威变成攻击他的工具,到最后包括他的督导师也知道了他和她上床,准备把她溺死在水里。
格拉斯完全崩溃了,她用他最认同的权威打击了他。
这时督导师开始卷入···(似乎是因为电影拍摄的需要而留下的伏笔,如果可能的话,也许下一个续集,就是督导师的“噩梦”,呵呵) 格拉斯“完蛋”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但是,凯瑟琳是真的“存心”想要“诱惑”“整”死他吗?
也许不是!
答案在她的小说里,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态:“她信任这位医生吗?
她曾经说过,她需要她的帮助,但她真的需要吗?
这一点她自己也不清楚,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她便是需要,如果相反,她便是不需要。
那样的话,不管结局如何,她都能找到保护自己的理由。
” 由此可见,每一个来咨询或者治疗的都希望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画面定格在蓝蓝的天空,美丽的建筑,温暖的阳光,绿绿草地上时,一切归于平静美好的景色未必可以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凯瑟琳来精神病疗养所看望格拉斯,并把她的新书——《凯瑟琳·吴尔芙心理分析师》送给了格拉斯,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吻,说了最后一句:“宝贝,快点回来,我想你”,然后转身离去,看着凯瑟琳的背影,格拉斯打开书见扉页上面写着:“给格拉斯:没有你我就做不到了,爱你的凯瑟琳”。
看着风起时凯瑟琳飘动的大衣、裙摆,看着远去的背影,麦克的嘴角收缩了。
弗洛伊德把全部精神分析学概括为两个基本命题,即潜意识和本能或欲望。
如果说潜意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那么本能论就是潜意识论的核心。
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论中,把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类。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种原欲、一种力量,他称为力比多(li-bido),表现为性的冲动,寻求快感的满足。
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提出了“死的本能”这一概念,他把以前提出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而为一,称为“生的本能”。
这样便形成了两极,生的本能代表着创造和爱的力量,而死的本能代表着破坏和恨的力量。
片名其实直接点出了这样一种主题和寓意。
跌宕起伏的情节,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内心深处的交锋、争夺,背景音乐的良好搭配,对心理学的完好掌控,使得《本能2》成为不可多得精神分析为理论背景的电影,认真观看,思考,似乎确实可以让我们看见本能的真实面目,不过在我看来也许叫“本能较量”更为合适。
可以引以为戒的是:作为一个咨询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局限性,知道我们的心灵在什么地方。
我们也是普通人,也可能是病人。
记住一个咨询室坐着两个人,一个焦虑一点,一个更焦虑,那么更焦虑的那个就是病人。
看完这部电影就迫不及待的来写影评,我感觉亲自去杀人的其实是那个女作家,而真正想去杀人的是那个精神医生。
女作家杀人是为了完结他的小说剧情,医生的动机就是最后作家说的那些。
在女作家杀人过程中,其实医生是完全知晓的,为什么不去阻止就是因为他确实想让这些人死。
到最后医生能够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而不被判刑,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自始至终。
医生和作家都在相互利用,各怀鬼胎。
为什么最后医生会杀死警察,那是因为杀死警察就是证明他精神崩溃的最好证据!
两星给莎朗,女神就算是老了,嘴角的褶皱尽显岁月的痕迹了也还是女神。
哪怕那些诱惑少了本能1的信手拈来和恣意狂放,令女人也欲罢不能得爱她之外,她也还是个风韵犹存的妇女。
还有一颗星给男主的腹肌,起码比一的有看点啊虽然胸毛和长相什么的因为不是我的菜瞬间减分。
剩下的,基本与一相差无二。
很艰难才看完,甚至没有一点意料之外。
“死”的人都按照剧情一个个死了。
唯一的看点大概是心理医生最后努力牵起的嘴角?
想想,还是止于一更好,起码女神可以永远是女神啊。
《本能2》是我看完《本能1》12个小时以后看的。
看2之前我是非常犹豫的,因为网上一片差评,不仅是豆瓣还有IMDB上本能2的分数都非常低,就连莎拉斯通的豆瓣演员介绍里,说的都是“2006年,已是高龄的她顶住压力出完了《本能2》,拙劣的剧本和已经是昨日黄花的美人令影片恶评如潮”。
好事的我去搜了下所谓的“高龄”是多大,原来那年莎拉48岁,那么说来14年前《本能1》里的莎拉也有34了,如果48就算高龄,那《本能1》里无数人印象里中那个性感诱惑,活在多少男人女人意淫中的莎拉不也正值大妈年龄吗?
但是禁不住好奇,我还是点开了2并且滋滋有味地看完了。
看了下差评的评论,主要两个喷点:一个是嫌莎拉斯通老了,没有1里劲爆的性爱场面,另一个就是相比1没有突破,剧情烂看不下去。
就第一个喷点,我不知道你们是指望48岁的莎拉斯通变成老妖怪般的少女肉体呢还是指望换一个年轻的演员或者2根本就不存在,但既然你去选择看了2就意味着你是对续集感兴趣的,那么自然会想看到莎拉斯通的表演,那既然如此就必须得接收人会变老的事实,不然我能不能说这算年龄歧视呢。
再说老了的莎拉在《本能2》里依旧保有致命的诱惑,她的美背美胸美腿还在,她的性感还在,只不过脸上出现了些许皱纹,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更加留意到她外表以外的东西,她的演技。
她是那个迷惑所有人的凯瑟琳,即使你不信任她,但依旧无法去佐证到底是你错了还是她一直都是那个连环杀手。
就故事来说,这个剧本至少7分,绝对没有烂到看不下去,可以说2相对1来说悬疑感更重,只不过少了情色剧情罢了,对于2开放性的结局,你能拍着胸说你看到的都是事实,你听到的都是真相吗?
更不用说2里的男主角的表演,面部细微的表情抽动,看不穿的眼神,甚至可以说是高于1中道格拉斯的表现的。
一般电影续集都很难超越1的经典,更不用说2还换了导演,你可以说2差在镜头语言上过于平庸没有了很多1中很多经典的情色暴力隐喻,也没了1中血腥的渲染,没了1中紧张刺激的追逐戏,整体色调冷如一潭死水,但它绝不是年老色衰女人演的烂片。
唉。。。老了
号称140+智商的女人只会叉大腿
不喜欢她走路时故作风骚的样子,已经骚不起来了,就别撑了。。。
虽然一度像那个心理医生一样混乱迷惑,纠结着那个才是真相。但是最后新书扉页的那句话还是说明了一切。用真人真事写成精彩小说,这女人真够毒的!但是太老了。
Sharon Stone老得没谱,还摆出一副性感妖艳。挺失望的。继续续集怪圈。PS:续就续出个花样来!
屎……
莎朗·斯通主演
您都老成这样就别出来了
都说比1差远了,但是到现在都还没看过~
我真以为本能1和2里德女主角是两个人 但声音一摸一样 我还以为是配的音啊 结果后面才发现是一个人 时间真是把无形的刀啊 这个不说 那个剧情 那个男主角 故事情节 我实在不想说什么了 就最后那女的捅破了的时候 我才稍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 个人觉得不好看不好看!
每个人用自己的角度在说故事,把观众弄的一团迷糊。在导演的角度,兴许这就是故弄玄虚,他自己也说不出所以来。莎朗斯通中年危机的厉害,魅力和本能1没法比。
最后,男主笑了,再次迷惑了我,云里雾里啊
烂
真的不如第一部了,无论是情色部分还是故事部分。
比第一部好看些
莎姐老了,回家去吧
20060714 在家看碟
莎姐不易。。。三星都给你。。ps:审美严重疲劳。。莎姐诱惑真的不如当年啊。。。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狗尾續貂
老啊老啊老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