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观后感因为以前看过电视剧《天道》,觉得内容有深度、有境界,然后通过网络,知道原著作者,是个女性,写作之时很年轻,而且学历为高中文化。
为此又观看了小说《背叛》。
看后简单说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不甚《天道》,剧情粗糙最直观感受,不如《天道》写的精彩,内容不够吸引人。
边看边有很多疑点,剧情编制松垮,很多专业东西写的深入浅出,吹毛求疵。
二、没有留下太多的思考和回忆,感觉拍的也比较粗糙,有好多地方确实略显牵强。
比如,在巴黎,那条转弯的街道,每次都会拍很长时间,没有意义,也不能突显什么,浪费电视剧的时间。
在比如女主角(我看完第二天,已经忘了女主角的名字了,实在抱歉),一个人会房子的时候(江薇的房子),明明可以不用安排有车进小区,却莫名其妙的有车从旁边经过,还拍了车的正面,还有很刺耳的鸣笛声,叫人以为会有谁来找她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实际上只是为了应景,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
其三,女主角第一次见宋一坤的时候,并未流露出什么一见钟情,男主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我觉得也不能吸引什么。
何况男主角出现在女主的时候,那个镜头安排的很神秘,是背面,然后转向侧面,最后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些失望,首先是不够帅气,再者气度也不够,感觉蓬头垢面。
三、神的存在,却没有神的结局。
男主角选择了死亡,这应该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即使有着高傲的人格,选择了解脱,是对最爱的女人,家人,兄弟的一种不负责任。
凭神一样的智慧,既然有活着的机会,应该可以平息这个事件,况且黑手党也不会完全没有利益,主角应该可以平稳谢幕。
四、最佳人物刻画方子云,这个任务刻画的到位,也是演的到位。
确实在最后一刻,失望的极点却得到了梦想的结果。
在这种绝望与成功之间,选择了自由与远方。
符合人物的特性,也确是最好的结局。
特别说明,这个名字很好听,符合剧情符合台词。
五、人物之间的不平衡可能事实上存在这种关系和这种结果,但是还是希望某些人应该得到应有的解决。
王海两兄弟处心积虑、投机倒把,最后竟然靠有一个好兄弟送一坤,成功洗白自己。
有了一个很好的职位和前景。
这是不是给我们也说明,不管努力与否,有一个好的贵人相处,都是可以成功的?
六、太多巧合的凑成送一坤懂工业吗?
懂化工吗?
懂建筑吗?
他竟然可以把工厂的第一笔款猜的这么准。
竟然这个地皮就他看见。
一味的符合到政府的投资,招商引资、外资。
是不是太多的巧合和英雄主义?
虽然是主角光环,但是事情的发展跨度态度,是否符合逻辑。
网友有句话:男主演绎到位,只是缺少灵气。
今天是2021年12月的一天,我看完了豆豆三部曲,距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天幕红尘》的成书时间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
这个时候还来看《背叛》的,多半是因为看过了第二部作品《天道》/《遥远的救世主》,至少我是这样的。
从豆瓣评分来说,三部曲的后两部是高于第一部的,而《背叛》之中排名靠前的评论多半还是负面的。
这样我必须说两句了:一是电视剧与原著有较大的区别,电视剧对故事情节的修改大多都是败笔,最后呈现故事逻辑上、创作主题上都不能闭环。
相对而言,《遥远的救世主》就幸运得多,故事与原著高度一致,所有的台词与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几乎完全一样。
虽然电视剧改名叫《天道》,但并不违合,天道正是其核心内涵,作为电视剧更容易捕获关注度。
当然作为书名而言还是原名更合适。
二是人物刻画方面,《背叛》里除了方子云比较有感染力之外,其他人物并不生动,没有打动人的地方。
上面两点是电视剧的不足,未得原著的精髓。
单纯就一部电视剧来说,质量也还行,和《天道》一样,很多台词与描述基本和原著一致,节奏也紧张有序。
整体上还是体现了豆豆三部曲深厚的文化底韵与人性思索,比起主流的肥皂剧、无内涵的谍战片,这部作品将商场与人性直接铺陈在观众的面前,不啻为一部佳片。
如果你对这部作品也比较认可,只是对剧中的一些bug有些不解的话。
且听我细细道来,下面通过对比电视剧与原著的不同,以及一些自己理解,希望与大家可以达成共识。
1、剧中对林枫案件与宋一坤入狱的原因交待不清。
但书中对此有非常清晰的描述,首先是林枫,江州中行信贷部主任,因侵吞公款潜逃被判死刑。
而林枫是宋一坤下海第一次创业的贵人,往来关系上宋是清白的。
林在出事之后,宋在检察机关的问询对话中第一时间得知了林的情况,基本是大难难逃,死定了。
随后他推断出林在潜逃时会请他让叶红军帮忙,真如此的话,叶红军也会因此事而被拖下水。
从而可以得出,林枫出事了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困局。
所以宋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先让自己陷入囹囫,逃过了这一劫。
2、计划的漏洞:代理人刘东阳的潜逃。
在书中这是没有发生的事情,也是该剧最大的败笔。
3、宋一坤对人性的把握,在电视剧里给人的感觉是因为他不懂人性,所以才招至代理人刘东阳、方子云、夏英杰、叶红军等人的先后背叛。
实则不然,宋一坤对人性的认知是非常透彻的。
这样先从第一个背叛者(原著里)方子云开始分析:一是方子云下海是自愿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为了发表诗集,从这个角度来说,宋一坤是在帮他。
二是在江州计划之初,宋一坤就对方子云的安全做好了周密的安排,做实了其为受害者的人物设定。
三是在与叶红军开始执行江州计划之后,宋一坤找到方子云,说明了其具体的工作安排及详细的酬劳分配,后面发生的事方子云是有预感的。
四是区别于电视剧中方子云的迂腐无能,书中的方子云对调味球产品的专利研发尽职尽责,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后面的生产环节他并没有安排其参与调味球的生产、而是主要做自己擅长的宣传工作,因此骗局的责任从事实上方子云也可以撇开。
五是在书中,方子云并不认为宋一坤欺骗了自己。
反之电视剧的表演过度了,方子云认定是自己傻傻的被好友给利用了,从而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其实并不是这样,宋一坤没有骗他,从没有让他做替罪羔羊,也没有让他直接做伤天害理的事。
六是根据书里的描述,方子云把自己的自杀叫做以死醒世,计划通过夏英杰迫使宋一坤退钱给受骗的农民。
即使如前面几点所说,方子云并没有任何危险,但是良心过意不去,退钱给农民。
不知道救赎的办法应该还有吧?
宋一坤没有备手?
就这一段而言,有些遗憾。
所以从书中来看,宋一坤的计划是非常周详的,其谋略不亚于丁元英。
调味球项目其实是宋一坤对方子云(狼性不足的人)的救赎,正如方子云在接收调查时所说,在下海之前他是想自杀的,所以是宋一坤帮了他。
书中还有对王海、孙刚的设定,这些更是体现了宋一坤对人性的洞察力。
两人并不是如电视剧中一味的对宋一坤进行跪舔,而其逐利的本性使然,他俩做不成事必然会依附于宋一坤。
这是宋一坤的原话。
对林萍的分析也是如此,原著很清晰,而电视里这段没法看。
从林萍给夏英杰的海外来信,宋一坤就可以推断出其有难言之隐。
后来当得知夏英杰他们要救林萍的时候,宋一坤立马知道不妙,结果果然如此。
这些足以说明宋一坤对人性的了解不存在偏差,可惜电视剧没有表达出来。
4、方子云的自杀,电视剧这一处改编比较精彩。
从书中而言,方子云的背叛是整个计划中出现的第一次背叛,最终成为了计划失败的导火索。
方子云大多数的形象都是邋遢大叔,最终因受不了良心谴责(剧中)而选择了自杀解脱,死前朗诵了经典独白,太帅了,结果转身就跳楼了。
死得其所,他的死令他得到了平衡与解脱,这是宋一坤得不到的。
5、石天文其人,书中只是了了数笔而已,但是电视剧中却成了非常强大的工具人。
书中的描述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没有这么天上掉下来的800万。
石天文年轻时很牛,因一次变故而一蹶不振,从此也变得默默无闻,这难道不也是作者用来说明这个世道的吗?
6、黑手党借高利贷事件。
电视剧居然借了两次,第一次是完全靠刷脸,第二次才是黑手党协迫宋一坤出手,第二大败笔。
借钱不容易,书中比较合理。
7、剧中没有刘金龙、周立光,没有雷诺,对赵洪也省去不少笔墨。
周立光对于宋一坤来说一道保险,从而可以说明了宋一坤全盘计划是有备手的,还有没有其它预案不可知。
至少在书中第十三章,在北京与雷诺(电视剧里和安东尼是同一人)的对话之中,明确可知夏英杰与叶红军不找高利贷,以宋一坤的谋略并不算是陷入了绝境。
这些也可以算是电视剧的关键缺失吧?
而刘金龙与赵洪的角色设定也可以突出宋一坤对人性的掌控力之强。
8、对于故事地点修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书中宋第一次创业是在上海,入狱也是在上海,电视剧里却是大连;宋一坤与夏英杰租住的地方是在海口而不是珠海;更重要的是夏英杰出国是去了意大利的罗马,而不是巴黎,巴黎没有斗兽场。
剧中最后一集有一幕是接见地点是在巴黎,而宋一坤提出要去斗兽场见叶红军,这个错误太低级了。
还有,江州和玉南两个地方在电视剧变成了一个地方,浪费了玉南这么好的一个化名。
玉南在中原地区,有大油田,而江州是省城,是铁路中心,你们猜这是哪里?
9、关于人物气质表达,电视剧明显还是欠火侯的。
电视剧里的宋一坤阴柔,夏英杰则偏执冲动,这样的人设怎么可能讨喜呢?
原著中宋一坤其人还是比较光明的,至少和夏英杰在一起并不会故作深沉。
而夏英杰其实是非常有才华的,而且温柔贤惠。
宋一坤不是学哲学的,江州大学毕业,和方子云一样先当了记者,后调到交通厅作厅长秘书,之后和厅长女儿结婚。
夏英杰是北大毕业,本身有才华,不仅仅是花瓶。
这些背景电视剧没有提。
10、重点来说说夏英杰的“自残”,这是电视剧改编的第三大败笔。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夏英杰一开始就知道以自己的条件想要和一个离过婚坐过牢的人一起过日子,谁家里不会反对。
必然是一阵惺风血雨,所以她计划长痛不如短痛。
同时,夏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外科医生,她根本不用担心生命危险,也不用住院,这样也不会败坏名声。
此乃一得也。
再则这样就栓住了宋一坤,让他欠自己的,这下他可是跑不掉,推脱不了了。
此乃二得。
而宋一坤为了和她在一起就必须净身出户(差不多是这样),一下子让一个本来高高在上的男人不光是低下了头,连地位也和自己一致了,这一招难道不高吗?
补充一下,书中描述对于夏英杰的主动追求,宋一坤其实在监狱就动心了,只是出于理智考虑不愿接受夏英杰。
所以,出狱后宋一坤也没有羞辱女主,电视剧是瞎编。
11、江薇的作用:在电视剧里总是置疑男主,为啥需要这些的角色存在呢,她不是为了烘托主角,而是拉低。
唉。。
在书里江薇是非常崇拜男主的,而且她和夏英杰是一起出的国,一直陪在女主身边,如此这般就不会显得男主为把女主支开而有薄情寡义之嫌。
12、爱慕虚荣的林萍,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因为丑事败露,那颗爱慕虚荣之心瞬间崩塌,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正如宋一坤最终寻死,因为其赖以生存的心理结构已经四分五裂了。
可惜电视剧里林萍这个角色太丑了,剧情也太恶俗,最终这么个悲剧人物也没能引起同情心。
书里夏英杰并没有见到林萍,也没有去救她,而是委托江薇去的。
13、宋为什么会求死。
看到这里,我个人觉得对于宋的求死应该很好理解了,这样简单罗列一下,大家可以补充:一是毕竟他是违反了商业道德,即使黑手党放了他,他的声誉已经被自己给出卖了。
在与黑手党合作时他就从服从与毁灭之间选择了毁灭;二是方子云的死,他是要负责的,自己的良心过不去;三是那些农民的死,他也要负责;四是自己在夏英杰心中的形象也已经支离破碎了,不如把美好的记忆留下。
这些都来自书中。
14、宋一坤对江州皮革厂的收购计划不是一出狱就开始筹划,对铁鹰集团董事长的调查也不是一出狱才开始的,在电视剧里这两件事情都与出狱同时进行,加上方子云的调味球,初次创业公司的解散,这么多事情都是一个节点,过于戏剧化了。
书中描写是这样的,对铁鹰集团董事长的调查是入狱前的事情,而江州计划是王海孙刚玩不转了找上门来才开始的。
这样都可以提现宋一坤是一个深谋远虑的高人。
15、到底是江州化工厂还是江州皮革厂,面积多大,投资多少?
大伙自己对比一下吧。
我是先看的电视剧留下了疑问,再看书,最后一一得到解答,别一番滋味。
对《背叛》感兴趣的豆友还是看看原著吧。
电视我本来是只想打4星,但是还是5星支持豆豆三部曲吧。
豆豆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精彩,一部比一部的境界高。
后两部的男主已经是神了,只有这部《背叛》,男主更有生活味,还是尘世中人,如你我一样还有强烈的物欲,谋略虽强但还有瑕疵,最后英年早逝。
《背叛》开篇第一句经典台词是:“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
前半句我们不谈,就说说后半句狼性,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道,规则也,规律也。
又有正道,邪道。
古人所讲的道,是正人君子之道。
现在不同了,社会进入了法制时代,法律范围之内的空间属于道的行为。
现在来看,此道也非“真道”也。
在国家体制转轨时期,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会出现一些盲点,盲点就是空子,就是暴利。。。
利用盲点取财本质上是乘人之危,虽然符合法律范畴的道,但充其量也只是智者之道,距离君子之道尚差一个境界。
施德于商,真道也。
”狼性是要吃羊的,是掠夺,违背良知的事情能长久吗?
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狼性不足, 这是《背叛》中,宋一坤对他的好友方子云的评价, 方子云生性浪漫柔情,只适合作诗,但他生错了年代,这个年代不讲高雅,只讲金钱, 豆豆的《背叛》算的上一部好作品,但和《遥远的救世主》比起来,似乎差点火候, 毕竟《遥》是豆豆后来的作品,境界上自然要提升一个档次, 《背叛》中的宋一坤虽然很有智慧,也很会策划, 但就运筹能力来说,比丁元英还差几个位格,宋一坤不甘心一辈子在小打小闹中度过,于是策划了新洲工程事件, 当然宋一坤的小打小闹,对常人来说也是难以企及的, 新州工程要是能顺利实施,总的利润在一亿两千万左右,宋能独占8千多万,这就起他眼中的常态, 为什么说宋的运筹能力相比丁元英差几个位格呢?
首先单就对人性的掌握,宋明显还欠火候,他也说过所有的都算计好了,就没有考虑过“良心”这个因素,当然最后也是因“良心”导致局面第二次失控, 第一次是叶红军的用人不当,找了一个刘东阳,有几个人能面对800万的现金不动心的!
更何况刘东阳知道携款逃跑,最多是警方无厘头地追捕,叶红军不可能去揭发他,因为一条绳子的蚂蚱,顶多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可是逃之夭夭,能奈他何, 就这一点,宋一坤在运筹方面 也欠点火候,没想过人的贪心足以让不计后果地失去理智, 要是丁元英策划,这出戏就不会这样,他会考虑每个人的心理,什么位置需要什么样的人,还会建好防火墙,以防事态的变化, 当然,这只是按他的做事思维来模拟的,要丁元英真是宋一坤,他不会做这件事,因为钱对他唯一作用只是让自己有能力找个没有主义冲突、谁都不妨碍谁、安静的地方,过完自己的一生, 如果说思想境界方面,宋一坤不甘平庸,不屑于小打小闹,典型的英雄主义,只不过英雄始终是人,飘荡起伏始终于红尘,入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事, 而丁元英,于基督进不得窄门,于佛站在门槛就算缘尽了,修为成佛,在求,有求便多生一念,于佛法本质背道而驰,有心栽花花不开, 虽然丁元英策划了格律诗事件,通俗地说,做着入世的事情, 不过这并非丁元英本意所使,这一切来源于小丹要的一个神话礼物,丁本人并不在意功名、财富,典型的出世心态, 所以丁是用出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事,这就使得他在看待事情、策划事情上看的更全面,火候掌握的更好,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能说丁的生活方式更好,或则宋的方式更好, 单就能力来说,丁要胜一筹,这让我想起一句话, 真正的画家,他的工夫一定在画外, 丁能运筹帷幄,在于他的处世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从不认为,只接受结果, 这就让他很理智地去判断事物,决胜千里亦在情理之中, 至于生活艺术没有判断标准,只有你适合怎么活,或则说你想怎么活, 这让我想起《遥》中大师说了一句话, 坐禅的坐禅,念佛的念佛,化缘的化缘,……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宋一坤的朋友道义和爱人的方式,加上他的高智商形成了个人独特魅力!
有人说宋一坤不够聪明,说被人卷走的800万是其逻辑不够严密,其实被人卷了800万不能说完全是宋一坤的失算,叶红军要负的更多的责任。
宋一坤有失误的地方就是没有自己亲自操作,这点他后来也承认失误。
宋的做事方法值得学习:做事前要掌握事情的全部资料,越详细越多越好,并做资料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但不足的是没丁成熟:没考虑到人的感情和文化属性。
我想这两个人的原型可能是某个高人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反映。
背叛更现实,更深刻一点,反映的生活的残酷,天道是理想化,思想层次更高些,是价值观的引导。
前者可以说是成功之前的阶段反映和像如此有魅力的人是如何形成的。
后者则是成功之后的救赎和沉默。
抗击新病毒2021 之 回顾旧剧 由《天道》获知了原著之作者豆豆,又关注了这么一个神秘的人。
《天道》是她作品三部曲之第二部《遥远的救世主》,而第一部《背叛》亦早已搬上荧幕。
二十年前的同名电视剧给我带来的是惊讶和震撼。
导演同样是张前,故事同样的深刻。
制作精良而大手笔,场景遍及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内容紧凑而没有水分,许晴与巍子表演同样见功力。
《背叛》与《天道》同样烧脑,揭示不一样的现实,投射不一样的历史。
精品《背叛》
抗击新病毒2021 之 跟踪张前 追击豆豆https://mp.weixin.qq.com/s/MsMNcJFLZzcwYWKO_5U3zw “入佛门六根不净,入商场狼性不足”,这是《背叛》一开场,夏英杰受托探望狱中宋一坤,宋对共同认识的诗人方子云的评价,并预示着方子云的终极命运。
逃不过的,是骨子里的命数。
这个方子云的角色,隐约闪现着那个年代悲剧诗人顾城与海子的影子。
人物面貌造型甚至与现实中的海子有着惊人的相似。
编剧通过方子云在开工典礼上的演讲,成功地“嫁接”了诗人顾城那首单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滑稽的是,方子云口中,这句诗来自希腊的一位哲人。
真空中的理想与现实世界的残酷的激烈碰撞,摧毁了一颗(其实是众多)纯净的心灵。
是现实,背叛了理想。
不简单的《背叛》
这部《背叛》,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很不合逻辑,女追男不奇怪,可是这种大胆不要命的办法真是太可怕了。
宋一坤(男主角)的圈钱密谋、高超智商、良心谴责和朋友道义等,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部戏,但看这出戏,就会觉得心安,它通过复杂矛盾的人性离奇的情节来告诉人们——这个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我后来忍不住等不及跳着看了,从15集跳到19集,也是先匆匆了解了下剧情再挑着看。
大结局的最后我猝不及防的流泪了,我理解夏英杰作为妻子想要得到居家照顾丈夫的小愿望,那一组黑白影像才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吧?
当看到城府很深、心思缜密、逻辑清晰的宋一坤像个孩子般的和阳光玩游戏,展开双臂作飞翔状来回奔跑,我会感到返璞归真的美感,人再聪明再理性再智慧,只要还有灵性,就免不了的,免不了要面对自己,找到爱。
最让我感动的那组黑白影像,那段快乐的时光发生在珠海,他们在情侣路的草坪上互拍照片,我能想象到宋一坤对着镜头对着妻子对着大海露出平时少见的童稚般的笑容。
得此妻子,我为宋一坤高兴。
—————————————————————————————————另外我还想记下昨晚洗澡床上缠绕在自己脑海里的故事和画面,写的如何是其次,我只是记上一笔。
等方子云反应到宋的密谋时,他并没有愤怒自己成了一颗棋子,只是发出了诗一样的感叹。
得到出版诗集的机会、打理好自传的资料、新洲酒店演讲过肺腑之言后慨然离场,他的自杀,是圆满的。
宋一坤后来说的好,正因为他的纯洁,所以选择死,对于他来说,不仅简单,亦如诗般美好。
—————————————————————————————————宋一坤在农村长大,山里出城,受过艰苦上过大学,专业是哲学。
如此的成长历练加上天资不凡和后天机遇,注定他不会就此消沉。
现在回忆剧情,最初给方子云的十万块钱确实是助他完成经商梦的,就让他试试。
等到后来有了连续圈钱计划后,也才过去向他强调那调味球的创意“只能”是子云单身生活的结晶。
除了中间刘东阳的携款私逃,这个计划真可谓天衣无缝。
最有看点的是礼物遗失,警方经过连夜侦查确定此案是一起高智商有蓄谋经策划的犯罪,并且关键人物就是宋一坤。
随即走访安阳、北京、珠海,将宋的各路好友偶遇相识都调查取证了一遍,依然无果。
此处可见宋一坤之“魔高一丈”。
虽然之后向高利贷借款的结果实在离奇,包括王太太这个传奇人物在死后真实身份被澄清,不过要是考虑到这里往后宋一坤的选择就很好理解——是赎罪还是不归路?
宋一坤在丧失灵魂后不顾生命的走向良心的指使……宋一坤在珠海的平民生活中酝酿着大计,他拍板向叶红军确认计划执行的时候对死罪的预料和坚决的眼神,当时看的我心惊胆战。
但是现在往回看,他会是那种一辈子过小日子的穷小子吗?
他的经历和智力都决定了他不能过小日子,金钱不是他的目的,运用头脑征服才是他的野心。
国产剧多数不走TVB的温情结局套路,老实话真不必。
现实本身具有残酷性,而且我认为这个故事就是再往下走,宋的选择都是一样的,可以说是真的汉子,也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
—————————————————————————————————夏英杰,与其说是对宋一见钟情,倒不如说是宋的才气一眼一言就折服了高傲的她。
每个月准时探监,以死相威胁示爱、将宋安顿在珠海家,一步步下来走的极端,又不失女子的浪漫情怀。
得到宋的真爱,事业平步青云、出国深造完成创作理想。
作为一名作家,她的文笔可能很好,但是对人性的认识则显得稚嫩(成名作的大纲是宋的思路)。
林萍、方子云,特别是前者,完全是在她一厢情愿的帮助下走向绝路。
帮,绝对是义不容辞,但这种情境下方法是第一位的,当一个人的尊严次于生命,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抚平心灵的创伤,而非不由分说的自作主张——都成人了,每个人都得为自己错误的选择(如果有)“擦屁股”。
在阅读整理完方子云资料的过程中,夏英杰毅然决定退款,不惜将宋一坤、自己和叶红军逼向死角。
这是一个英明的女人,社会规则不可逾越,高智商可以让你避开法律的惩罚,可内心永远躲不开坦荡的那扇门。
—————————————————————————————————话说回来,这部剧结局也是大好的。
本来誓要追随爱人而去的夏英杰因为有了一坤的孩子而留了下来,在世的所有亲友都被他铺好道路走进坦荡的门,而狡诈又不及宋智商之流也相继被绳之于法。
p.s: 这篇文先后增加了透露关键情节的几段文字,一部好剧本,确实是能让人反复琢磨的呀……
看了天道之后看的这部作品,个人感觉魏子演的不太好。
许晴演的也不喜欢,感觉挺小女人的,不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女人,不大气,只能说善良。
魏子也不是一个很喜欢的人,自己的一点想法吧。。。。。
这部片子还是很多年前看的,但是比现在商战片结构节奏紧凑,逻辑严密多了,给人的思考也更深刻。
最近刚看了《浮沉》,号称中国第一部商战片——这么弱智的电视剧,他们真下的去嘴。
记得里面的夏英杰纯真而痴情,宋一坤让人又爱又恨,而且片尾曲特别好听,和剧情暗合。
虽然是十年前的老剧,但看后印象深刻,男女主人公刻画人物性格鲜明而到位。
面对欲望,人性贪婪、自私到最后的自我救赎。
是一部好剧,值得一看。
本想说槽点和悬疑成正比,但越到后面槽点越多悬疑越少,差不多便吐槽变看完……像赶着把故事讲完,细节无法直视。演员虽很卖力,可惜粗糙的细节给人粗制滥造的感觉。豆豆的作品本来就有这个局限,下一部作品虽好得多,但多少也还是有,更别说这一部了。没看过原作,不知道原作细节上会不会好一些……
黑手党都出来了。。宋一坤和丁元英相比,也太虚了。
许晴的颜值撑起了整部剧
不断的欺骗和谎言,最后不变的是纯真的爱情和真挚的亲情,友情。一坤原本可以不拉王海孙刚的,可是他帮了。英杰原本可以不必自残一刀的,可是她做了,宁死也不离开宋一坤。叶红军可以不管一坤的事置身事外的,可他没有,一坤兑现了承诺选择解脱不贪生怕死,为了良心,背叛者选择以死赎罪令人敬佩,好片
男主高智商有民族大义,而且是个成长型伴侣。只是中间找执行人的情节有点降智了,导致后边很多都不连贯。那个年代真是敢拍敢演呐…然后我去看天道了。另外,许晴真的太美了,感觉她跟陈刚更配,巍子老师对不起了
只有我觉得这书是一种幼稚的无病呻吟?
电视剧拍的不符合逻辑。这样两个高智商人,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理性思维应该很严谨,至于良心,道德这些问题他们应该都有自己的根深蒂固的想法,在关键时刻竟然会被一个女人的感性所左右,做出最不符合人物身份背景的决定…我表示不能理解。推荐看小说。
六根不净,狼性不足。
就是个傻女人糟蹋了一盘好棋
这个真的满好看的……
不考虑逻辑问题还不错,但是只要一细想就觉得剧情狗屁不通。小时候看不懂感觉高深莫测,长大了再看依然看不懂感觉莫名其妙
巍子和许晴觉得不太对得上, 不及王志文的丁元英
爹味儿十足
比不上天道,拍出来丢失的信息很多,必须要配合原著。
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出卖最信赖他的朋友,这是背叛。大思维、大背景、高智商、强对抗、快节奏。林萍的遭遇太悲惨了,我相信每个女性看了都会瑟瑟发抖。八百万交给刘东阳真是心大,不担心携款逃跑吗?这就是每个环节都仔细推敲过了?为什么痛苦的总是我们呢?大概因为我们本性善良。你们只算计了逻辑和步骤,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情感和良心,忽略了良心所能承受的负荷。
尊重作者给三颗星😭这拍的都是什么东西啊,台词,逻辑也是醉了,恐怕只有王志文能来救场了
挺好的剧本,拍成了这
豆豆三部曲首作,或许是时代印记,有深刻的部分,但是故事看完整个人陷入郁闷与焦虑,不喜欢悲剧 但是悲剧感觉更接近于现实,过分的艺术创造力人格,导致有点分裂,男主角或者女主角必须死 还没看天幕红尘 留个空 看累了 人生哪有这么多穿插。把生死都写得很淡泊,哪里像现代都市肥皂剧打个喷嚏都大吃一惊
导演原来是那个杨小宁!
最好看的商战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