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出让我去完电影院看之后迫不及待等着买DVD收藏的电影。
麦家碧+谢立文擦出的火花从没让我失望过。
这一次,麦兜给大家讲讲他的身世,麦爸爸麦炳真正身份是王子哦,头上还有一个菠萝 ,他因为意外流落民间,认识了做工厂女工的麦妈妈谭玉莲,两个人拍拖,漫步在60年 代的湾仔电车路上,好怀旧~~后来麦阿爸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离开,麦阿妈怀了麦兜 ,就把他独力养大了。
基本上可以算是上一集麦兜故事的前传吧。
这次电影里面有好多 香港的怀旧景,间或还有麦兜父子时空交错,角色互换等等,内容依然是有喜有悲。
麦 阿爸还找了刘德华来配音,呵呵,他配得还不错。
故事开始的时候,麦太和麦兜所住的一栋旧楼要拆迁重建,两人离开旧居,忆起许多往 事,于是便出现很多60-70年代的场景,湾仔的旧街景,电车路,街边小贩等。
然后便 日渐消失。。。。
我跟Maggie不一样,小时候不是在香港长大,一年最多呆3个月,于是我问Maggie有没有 这种感觉,Maggie说到我们这一代其实已经变化不大了,至少我们没住过唐楼,没在坊 间小巷奔走出没过。
而我印象比较深的,也只有中环的人越来越多,旺角花园街、金鱼 街、波鞋街的越来越旺而已。。。
对小小的麦兜来说,母亲节的意义比父亲节重要多了,在他心目中爸爸的印象很模糊, 只是凭借阿妈口中或是阿妈回忆起麦炳的神情,去感觉麦炳的。
然而,单亲的小猪有个 好处就是不会想太复杂的事,做人简简单单,心地良善,不会悲观看待问题,所以依然 快乐的成长起来。
我们伟大的菠萝油王子麦炳和麦阿妈谭玉莲据说(麦阿妈的回忆)相识于大笪地-一个 龙蛇混杂的市井之地。
当时王子麦炳流落民间混厨房,谭玉莲则是制造水壶的女工,而 且有几分功夫根底,还懂得“撩阴腿”。
麦炳自认为是个读书人,所以比较沉默,所以 常常可见麦阿妈在说话,而麦炳对之言听计从。
就如在麦兜心目中阿妈永远都是一个坚 强的女性,这位大小腿都十分粗壮有力的女性任何时候都显得比麦兜父子强悍,可算60 年代的女权主义者了。
麦炳为了找寻一些“失去的东西”而离开了麦阿妈谭玉莲,留下她独立养大了麦兜。
有 人问,谭玉莲喜欢麦炳什么呢,肯为他付出许多?
麦炳又不算靓仔又没钱又没地位,空 有一个菠萝油王子的称号。
然而单纯的麦阿妈无条件的爱着麦炳,真爱无敌。
至于阿炳 ,却为了“寻找一些失去的东西”而放弃了恋人放弃了家庭。
陪我看电影的Maggie很愤 然,说大男人总是如此,借口多多,最后受伤受苦的还是女人。
但,男人心底总有些事 (或者理想)是很想去达成的,那种感觉很难跟自己的女人说清楚。
我还记得96年看Bey ond活着便精彩演唱会,唱到《再见理想》的时候家强描述起家驹当年写这首歌的情景, 给麦兜配音的小朋友换了,不过这只小猪一点都没变,依然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笑声。
其实,生活可以简单些,就如麦兜说,大难不死,必有锅粥。
臀结就是力量。
麦兜从来 都相信自己是个成功人士(或者说,成功的猪),因为他有真正的好朋友,他有很疼爱自 己的妈妈,at least,他有一副粗壮的脚瓜(小腿肌肉),要知道,走过多少座山,跨 过多少个海,才能有这么粗壮的脚瓜啊~~~ Pandy2004-08-06http://pandycheng.yculblog.com/post.637165.html
这部电影你最好是和心爱的人一起因为,那么至少在你想哭的时候会有一个人知道,然后关切地望着你,然后觉得生活还是美好的,然后可以继续看下去。
有那么一头小猪,呆头呆脑,学诈死都被评为学得勉勉强强,更别说那些做高官以及人际关系剪刀脚了,这头小猪唯一的爱好是抖脚,它说微风吹过,自己这么抖啊抖啊的,就觉得好舒服。
麦妈妈带他见工,校长说你这个仔不行,麦妈妈就问有的补习班没,校长报了一大堆,还有他亲自主持的吊墨鱼诈死班,麦妈妈说就来个普通的吧;麦妈妈带他看医生,医生说我们这里不治抖脚的,麦妈妈问那你们这里治什么呢,医生说普普通通啦。。。
问了一大堆后,麦妈妈说你自己都说了这里治抖脚的,医生说我看你真的是耳障了;麦妈妈带他去郊游,去的是麦妈妈给自己买的墓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哭得死去活来,麦妈妈却只能讲菠萝油王子的故事,他说:妈妈,不如讲HarryPort啦。。。
麦妈妈的故事很滥,滥到连麦兜的哭声都止不住,那么呆头呆脑的一头小猪,就扑在麦妈妈身上,哭得死去活来,地动山摇。
而我们最后才看到,原来那个面对一封信独自经过这么多年的玉莲,就是麦妈妈,而菠萝油王子,就是麦爸爸。
那样看的时候我在想,麦妈妈想哭的时候,会有谁来听呢,或者,麦妈妈究竟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哭呢。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故事都很滥,没有王子没有冒险,然后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大叔,变得普普通通,呆头呆脑,少言寡语,然后一部分人很幸运地遇见那个她,偶尔对你抱怨偶尔对他说点有这些没那些的话,但那些年来,如果没有她的支撑,他也知道很难走下来。
然后他丢下她和他,他去寻找他年轻的梦,去找回那个他认为应该是他的他。
他说他永远负了她,而他竟真的就这样负了她。
两个人的小屋挂的就只有一个人的衣服了,镜框里一套套的婚纱照也慢慢蒙上灰尘,躲入储物柜。
他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餐露宿,一路凄风苦雨,而她在家看沧海桑田,日出日落,柴米油盐,心中再是起起伏伏,也只得她一个心里知晓。
他寻找的尽头是悬崖峭壁,仿佛海角天涯,猛然间发觉这么久来,最珍贵的东西已经失去的时候,四周已经只剩下震耳欲聋的水声轰鸣,还有他们一起老去的年华,而那个夏天在简陋的屋子里帮自己抹欧家全的玉莲,却已经离开那么远了。
他不知道是否已经明白,天大的梦想,都及不得那些挂在破旧屋檐下没日没夜地碎碎念念,岁岁年年。
她的守候的尽头是一块小小的墓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在天上和朋友一起打打麻将,或许还可以在天上见到他吧,她囤积了那么多的米那么多的厕纸,她每天抠门每天节约每天唠叨每天想着和麦兜讲述菠萝油王子的故事,她一个人变老,一个人带着麦兜吃饭看医生见工上学有所成就,那么她,还能见到他吗?
她大约也已经发觉,原来自己对他唠唠叨叨,说这说那,是因为那么地爱他。
从前有头小猪,呆头呆脑的,唯一的爱好是抖脚,他觉得微风吹过,就那么抖啊抖啊的,真的好舒服。
从前有头小猪,喜欢听HarryPort多过听菠萝油王子的蹩脚故事,他说“爸爸留在过去,妈妈留在未来,只得我一个,留在现在。
”从前有头小猪......原来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就是这个样子啊。
二十出头看这部动画电影,感觉慢吞吞、懒洋洋、情节也没什么看头,还有很多当时完全无感的港式幽默,整个片子都没有看完。
后来跑到大城市工作很多年,一天搞到了高清版本看,竟然看了一夜,边看边哭。
记得最后那句:爸爸活在过去,妈妈活在未来,只留我一个,活在现在。
这部片和《小王子》那本书一样,年轻而没有尝到生活艰辛的人,看不出来什么门道。
所以,虽然情节和文字简单到小孩子也能看懂,他们却都不是单纯的儿童作品。
泪点有三:一是年轻时的王子出船前童声比萨龟一遍遍说的你一定要做个很棒很快乐的王子啊。
二是终于王子在拍婚纱照时重新戴上皇冠,却在看见马路那头的老龟湿了眼眶,撞门而出。
三是给玉莲的信里说“上天赐给我一个花园我把它弄得一片荒芜”……“但事实上,我不甘心,我也不能忘记,我不能无声无息步入黑夜”。
给到菠萝油王子最后一个镜头里那个无法继续向前水光四溅的断崖——这个画面在今后很久应该会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出发前我们大多都会带着乐观的信念,即使有危险和风险都挺过去熬过去,未来总会好的。
但其实未来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真的会变好吗?
怎样叫好呢?
我们也不知道。
走到真的无路可走了,这时候除了无话可说还是无、话、可、说。
年轻的好处之一在于看不到未来,能幻想和期待就多一些;但实际上一些你现在想要终有一日摆脱的东西可能就在后来每天的消磨里伴随你一生了。
我们不甘心,但真到了那儿你只有心服口服。
突然又领悟一次为什么爸妈对孩子那么寄予厚望。
好好尊敬长辈,并且心平气和地去面对所有的苦难。
“从前有一个小王子,他傻傻地,有一天,他变了一个傻大叔。
”这是电影《麦兜菠萝油王子》里的一句话。
麦兜爱让他妈妈给他讲睡前故事,他妈妈总是简短的一两句话就把故事给结束了。
过程真地不是十分重要。
只有这个故事,她讲得很细。
因为,这个是有关麦兜的父亲——麦炳的故事。
开始,麦兜不爱听,他会说:“妈妈,不如讲《哈利·波特》吧。
”他妈妈就会大叫:“你不孝啊,你!
”麦兜的爸爸,曾是一个童话王国里的王子,叫菠萝油王子。
母后为了他的成长,让他跟着一个中年大叔到宫外去锻炼锻炼,长长见识。
游戏中,他一不小心,失手刺伤了大叔。
接着,他滚啊滚,滚啊滚地,滚出了童话世界,滚进了现实世界。
他迷失了。
他的王位也被由蛋挞变成的蛋挞王子给篡夺了。
他在路上遇见了送外卖的情迷海龟pizza。
他们结伴一起去“一柜柜码头”,他准备乘船回到失落的童话世界里。
临行前,pizza对他说:“你要做个又棒,又快乐的王子啊!
”菠萝油王子没听见,问:“什么?
”“快乐王子啊!
”“什么?
”“快乐王子啊!
”他最终还是没能回去。
他一天天长大,靠学的那点两文三语,才没饿死,最后变成了一个落魄的中年大叔。
后来,他遇见了麦太——玉莲。
再后来,他们有了爱的结晶——麦兜。
但他一直都不甘心,他要追回自己的过去。
他走了,留下一封信给麦太。
从此,再也没有人会在他皮肤痒时给他擦欧家全护肤水,叽里呱啦地在他耳边甜蜜说教。
他领着以前的随从——中年大叔,还有那个已经长出白胡子,被咬掉了一块的情迷海龟pizza,踏上了堂吉诃德式的征途。
结果,一切都是一场空。
就象麦太说的那个童话故事,“在森林里面,松鼠、小灰兔、长颈鹿都聚集在一块儿,开森林大会。
狮子大王说:好,现在散会!
” “爸爸在以前,妈妈在以后,只剩下我一个留在现在。
”如果说,麦兜的父亲活在过去,麦太活在将来,那就只剩下麦兜一个活在当下。
春田花花幼稚园实施多元智能化教育,教小朋友们两文三语,撒赖,装死,人际关系交往,好让小朋友们早点融入这个社会。
“他们这一代人真地很幸福,学校里什么都教。
”麦太是这样感慨地。
在模拟考试中,校长对麦兜的评语是:撒赖还行,装死差点。
时间就象块砂皮,可以把一个心境透澈的、玲珑的王子慢慢打磨成一个粗粝的,让人无比唏嘘的中年大叔。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算了,没办法了,还有什么好挂怀?
现在,现在的事,转瞬即逝,瞬息万变,上一秒就是过去,下一秒即是将来,大多数人木知木觉,能抓得住的又有几个?
至于将来,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实在是太虚无飘渺了。
是啊,做人“宁可傻在心上,也不要傻在脸上。
”影片结尾处,麦兜抖脚的坏毛病反倒成了优点,让其和马友友一起公开演出,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抖起来。
这是个讽刺的暗喻吧。
这让麦太回忆起过去,和麦炳——菠萝油王子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哎,你以前不抖脚的呀。
”麦太嗔怪道。
“呵,抖脚呢,好象会让时间过得实在一点。
”麦炳乐呵呵地慢慢道来。
“傻瓜。
”片尾字幕缓缓升起,照例,麦太和麦兜又在那个貌似校长开的小饭店内点餐。
“今天的午餐有什么啊?
”麦太问。
伙计回答:“还不是老样子。
”“到底是什么啊?
”“普普通通的家常便饭。
”“什么家常便饭哪?
”“哦,就是来来回回有点肉啊,有点菜啊,混在一起再勾个芡那类的东西了。
你是配饭,还是配意大利面?
”“配什么?
你还没说午餐是什么呢?
”“都是那类的二十来块钱一餐有汤有菜,难道你想吃天九翅啊?
随随便便有肉有菜,蛋白质、淀粉类,混在一起,浇点奶油汁,番茄汁,黑椒汁,让你填饱肚子,赶去上班、上学、去工厂、办公室,别以为混口饭那么容易呀。
你配饭,还是配意大利面?
”麦兜饿了,插嘴,“妈妈,我想配饭。
”“配什么饭呀?
还不知道吃什么呢?
”“猜也能猜到啊,来来回回,不就那几种菜么?
”“哪几种菜啊?
”“就是那些猪肉、牛肉、瓜瓜、菜菜,玉米,肉泥,双肠蛋···”······点来点去,伙计说了半天,等他们明白过来,早已过了饭点。
是啊,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选择有限,人生不过如此。
“明天,我想也不过是那几道菜啊。
”你还真指望会有鱼翅,鲍鱼啊?!
我一直对《小王子》的故事很着迷,是因为它教我保持着一种长大后极易失去的气质与格调。
而这部电影也讲了小王子——菠萝油王子版的小王子。
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一粒种子落在了小行星B543543上,它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
小王子遇到她,嘴巴张得好大,他说:你就叫作玫瑰。
后来,花思念小王子,她不顾一切地来到小王子的身边,可是她已经变得枯萎,小王子认不出她了。
小王子只是忽然想起,曾经见过一朵美艳十倍的花,他叫她玫瑰,于是小王子离开,去找回他记忆里头最美丽的一朵花小王子一路走,走,走…… 有一天,他变成一个大叔。
大叔在厨房做跑堂的,每天和喋喋不休又世俗的玉莲约会。
后来他们结婚。
结婚那天大叔再次穿上王子的衣裳,玉莲说:“哇,华仔啊”谁知,第二天,他却走得无声无息,只留给玉莲一封信。
菠萝油王子麦炳说:我是一个没用的王子,没骑过白马,没斗过恶龙,没救过公主。
上天赐给我一片花园,我把它弄得一片荒芜……麦炳离开了玉莲,他说他不甘心,他不能无声无息地步入黑夜,他去找寻自己前半生失去的东西,后来,这个故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没有后来;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后来,他卧轨自杀,不再回头。
小王子的故事,原本是教我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而这个菠萝油王子版本的,竟残酷得不忍让人道破,因为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确实很脆弱。
后来,我发现的手机里留着一句话。
是儿童节的那天同学发给我的。
这句话或许能告慰那些至今仍混沌不已的灵魂,抚平那些已经褶皱忧伤。
它是这样说的:处事现实些,做人单纯些;修炼就是在单纯与闲适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不过真的,有很多很多像这样的故事,它们讲来讲去总是这个故事的翻版,下面这则也是其中之一:从前有一个自称为Lindsey落枕的女孩儿,有一天她变成一个大婶……话音未落,这时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同学一齐发出一声“啊切”,平平仄仄抑扬顿挫,回荡了很久很久。
我只是愣在这里,不晓得故事要怎样进行下去。
我不能无声无息踏入黑夜――麦炳离开麦太的告别信滑稽里有一派叫做“冷面滑稽”,上海的老先生周柏春和阿谭就是此路数。
而卡通在艳丽、可笑的画面背后倘若负载其某种沉重的现实主义主题是不容易的,有的人一直贬视香港电影,认为香港电影只是没有厚度的无厘头,其实香港人因为自身境遇所知,学会了隐讳的叙事,从维多利亚时代到今天都是如此。
《麦兜菠萝油王子》开头是童趣的脱口秀:修正液胳肢文字,咖喱鸡配饭,小公主减肥减掉一块肉…这些可爱的画面能让你发自内心微笑。
而菠萝油王子的出现是基于一次错误,妈妈渴望麦兜成才不遗余力,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总是让孩子的童年变成天才的试验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压力重重,许多东西都是大人硬性附加的。
动画片里加入的六十年代的记录片是回忆香港作为世界上重要加工地的历史,没有评判只有画面,这是对应的一部分,导演无言。
影片的配音是香港的大腕们,特别是黄秋生的配音,台词念得及其出色,念白犹如绕口令,极显功夫。
而音乐从流行到古典可谓声声入耳,特别是马勒、莫扎特和巴赫音乐的选用使得编曲更有人文的追忆。
小猪让妈妈讲《哈里波特》其实导演是对于异域童话对孩子影响的思考,在现在孩子的记忆里的童话早已不是格林和安徒生,这也是导演对童话话语权的一种思索。
菠萝王子的故事确实精彩,3D动画的运用丰富了片子的表现性,麦兜出门的场面概念是《楚门的世界》的,但是在这里的存在政治趋向性更强烈,特别是那道人造彩虹的出现,心灵上的悸动和沧桑感,在一个莺歌燕舞的美好年代。
那陈旧大楼的外部包装真实反映了一个光鲜时代的背后,在数字的成就里,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同样,无根之树的鼻祖是隋唐的祖宗。
中国人的发明!
哈哈,哈哈哈!
在楼顶上菠萝油王子和Pizza关于星座的对话充满童趣,只要我们的视野还有着星空,我们就可以看见星辰的背面是白昼的瓦蓝,我们行进在自己生命里,寻找属于本原的快乐。
在路上的王子坐在店前等大叔的时候,后面的店子不断在改变经营主题,直到变成了盗版影碟店。
导演不露声色里完成了一次对世道谴责。
在麦妈妈给麦兜的故事里,麦爸的理想虽然不知所终,但是,他至少在追梦,在追求自己的感动和属于自己的定位。
就像他给麦妈的告别信:我不能无声无息踏入黑夜..一种雄性的理想,一种导演对于香港未来的寄语。
而影片里有一个会被人忽视的镜头,导演扫过麦爸的一排书,不仅有《海子诗选》还有《鲁迅全集》,这个镜头是点睛之笔,寓意明白。
令人感动是的是导演用了海子的诗,一种在平凡生活里超越的力量【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无法想象这是一个香港导演选择的结尾,一个充满平凡之美的结局,它让一个依偎进入了你的心里,它让生活变得纯粹。
这是一个导演真情流露,一家三口在摩托上的依偎,对于生命,这以是平凡生命的全部。
动画片总是有着一个光明的结尾,光明是长夜里的希望香港是祖国的孩子,祝福香港的未来和他的人民!
【附录:影片资料】《麦兜菠萝油王子》香港2004动画片导演:袁建滔原著:谢立文、麦家碧监制/编剧:谢立文片长:73分钟配音:李晋纬、林海峰、萧正楠、陈浩峰、黄秋生、刘德华、吴君如2004年10月26日 星期二 23时32分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也喜欢抖脚,自小就改不掉这毛病,妈妈看我抖一次就说一次,说女孩子这样不好看。
但抖脚似乎伴随我太多年,就在我身上扎根了。
比如坐在寝室,她们说你high什么呢,抖成这样,我才意识到又开始抖了。
我在喜欢的男生面前才会收敛点,可偏偏又让我遇上个爱抖脚的男生。
呵呵,天意。
有时我俩紧密坐在一起,他抖起腿来,我和他一定就像片尾最后麦炳和埋太一样吧,两个身子一起抖起来,我会轻轻按下他的腿示意他不要抖,他停了一会又开始了,可能是下意识吧。
呵呵,我暗笑,我理解这种感觉。
妈妈说抖脚的女孩不好看,我看网上说,抖脚让人显得不稳重,但那只是表象,成人的交际世界就是有这么多繁琐的条条框框。
以前只看过鱼丸和粗面的故事,以为麦兜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
我没有看过第一部,兴许第二部是太过沉重了,我看的时候很少笑,甚至几度落泪。
在看到少年麦兜西装笔挺的出来,坐在舞台的椅子上,伴着巴赫的音乐抖脚,我笑了,多么美好的结局。
麦兜是最懂得活在当下道理的那个。
爸爸在以前,妈妈在将来,只留我在现在。
每个男孩子小时候都会有王子时代吧,一帆风顺,不觉生活苦涩,拥有梦想,纯真,但当他们来到这个现实的社会,当他们也慢慢变成平庸的男人,有一个整日唠叨的女朋友,生活停止不前,没有任何希望。
月光宝盒是假的,这个世界永远没有时光机。
“算了吧……过去的就算了……没办法了”校长对幼稚园小朋友们的教育声在这时回响到耳边,幼稚园也开始教小孩子成人世界的道理,虽然他们不懂。
我相信多数男人都是怀着远大抱负的,可是面对现实他们也不得不低头,所以那么多男人都活的不快乐。
他们个个都以为自己可以铲除黑暗势力的王子吧,呵呵,可爱又辛苦的男人们。
女人则是简单许多,像麦太太这样,麦炳穿着礼服出来时,她惊呼,哗,华仔啊。
就算他没钱,她也愿意跟着他。
可惜她命不好,就像麦炳离开时说的,你值得更爱你的人,更珍惜你的人。
麦太太是多么辛苦工作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想她一定不快乐,不然她不会一直给麦兜讲悲惨的故事。
看到她和麦兜在墓地旁边的草地上跳舞时,我潸然泪下,当时的插曲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你要相信我的情意并不假,只有你才是我梦想,只有你才是我牵挂”母子俩扭着憨憨的身子轻轻摇摆,只有幻想着未来,麦太太才会如此快乐吧。
为着将来虚无的快乐,为着儿子,这是很多女人的想法。
我也曾经想过,若我没有老公,我一定要生一个小孩,小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精灵,我们可以互相给予活下去的力量。
我喜欢麦兜的那段话“至于我抖脚这事,我也不知该怎样解释。
当我不太想走动,但又不想愣在那儿时,我就会抖脚。
就像蹲着那样,不想坐在那儿,但又不想呆站着,有的人就会蹲着……尽管在无风的日子,树上的叶子,地下的果子,枯叶、花瓣……蝴蝶翅膀上一粒粒阳光、一粒粒影子,大家都抖着,抖着,抖着…像跳舞一样,看见人家在抖,我也抖……其实,我没有哪儿想去,我只不过好喜欢现在这样子。
” 如果做人,愿意满足于现在,那应该是会很快乐。
不能选择的事,我们就不去在乎,只做当下。
看着电影结局麦炳面对着大海,他会有悔意吗?
离开了心爱的女人和他不知的孩子,他应该明白了道理,过去的是真的回不来了。
如电影结束处海子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Wed Jan 05, 2005从前,有个小孩子,有一日,佢变作个佬(大叔)昨天晚上,麦兜的第二部《菠萝油王子》下载完了,躺在床上看。
这样的动画片,来自香港,很多无厘头,让人失笑,却又忧伤。
里面的人物,傻傻的,又无比清楚自己的命运如何,努力博命(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又听天由命。
心里以为香港的升斗小民们就是这么想的。
我忽然想起《金鸡》,吴君如演的,那是我觉得最有香港特色的电影,那种嬉笑怒骂,悲凉却坚强地快乐着的电影,让我动容。
很多好笑的情节,比如麦兜去模拟面试,应聘“做官”,要会的是“装死”和“撒赖”。
比如春田花花幼稚园里教的三文两语和剪刀脚。
比如麦太的饶舌和刨根问底(和她的拼命和坚强一脉相承)。
我简直认定这是典型的香港女性角色,鸡毛蒜皮都能说上一天,快嘴无比却又热心善良,还在逆境下活得有滋有味——哈哈,我想起肥羊来了。
那天晚上她带我逛旺角,逛西洋菜街,逛数码电器店,一路奔波,兴致勃勃。
里面的男性呢,似乎都沉默寡言,傻傻的。
被麦太搀住胳膊的麦炳(麦兜的爸爸)总是一副茫然无知的样子,虽然他是王子,一个落魄和傻傻的王子。
其实每个人都是王子,来自心目中那个王国,有时候你觉得生活就这样平庸下去了,也很好,但有时候你还是会忍不住跑开,丢掉一切去寻找你梦想的家园。
几乎很少有这样的一部片子能让我忍不住大笑的时候心里充满悲伤,甚至要大哭一场。
麦太讲的故事很不好笑——虽然她也穷,也是单身母亲,和《哈利波特》的作者一样,所以她决心讲故事——“从前,有个懵懵个王子,有一日,佢变作个懵佬。
”一针见血。
我们都是这样懵懵懂懂从一个呆小孩过来,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个呆佬。
难怪麦兜仍然要妈妈讲《哈利波特》。
但她妈妈仍然坚持讲了这个菠萝油王子的故事。
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的。
哦,对了,给那个伙计配音的是黄秋生,给菠萝油王子变作的懵佬——麦炳配音的是刘德华,而麦太的配音,自然是吴君如啦——自从《金鸡》以来,我对她敬仰有加。
半夜三点把《菠萝油王子》用心的再看一次,一直喜欢卖兜这只小猪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这是属于现实的一个童话。
每个人的心里面都住了一只麦兜,1“从前有个小王子,他傻傻的,有一天,他变成一个大叔。
”这是幻想过的剧情,我是公主,住在城堡里,并且一心一意的等着王子骑着白马来找我。
我等着,我等着。
去游乐场的时候坐上华丽的旋转木马,以为快乐的喧歌从不停止。
登上了海盗船是不是就可以就这样去冒险?
机械运转的小船不停轮回,我是否能坐上它让它带我到你的身边?
带我回家/2我们相信了某人的一句话“你在这等我,千万别走开”我们坐在某个商店门口坐着,一天,两天,电车开走了,电车重新来。
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
过完夏天,秋天也走掉了,超级市场搬离了,卖花生意不好,银色的卷帘门开了又关上,贴满了出租办证的广告。
终于,我们长大了。
你变成大叔,身上的赘肉毫无止尽的生长,变成街边小小的一员,大叫着“随便看,随便看,挑上可以试试看”又或者“两位吃饭么?
里面有卡位啊有卡位”3在小行星B543543那里,开了一朵好特别的玫瑰花,它要去寻找它的小王子了,于是它离开土地,枯萎的来到这个可能早已经忘记它的人的面前。
可是小王子已经不认识它了,它认识以前那个很漂亮的玫瑰。
于是王子离开,去寻找他记忆里最美丽的玫瑰花。
他走啊走啊走啊,然后,他变成个大叔。
4即使是王子也有变成大叔的一天,街边的算命先生拉住你,“这位先生请留步,看你的样子,你出身帝王家!
”于是你大跑着走开。
去听你女朋友的碎碎念,你傻傻呆呆的,又不会骗人,还女朋友骂是死猪肉。
“哎呀,你看今晚的月亮多圆,圆过你的大屁股啦!
”看着他越来越肥胖的身体,越来越感觉无能为力,被算命的骗光了钱。
耳朵里还浮现着“你出身帝王家”5“算了吧,别搞那么多花样啦,别再想啦,算啦,过去就算啦。
”“那不想算又怎样?
”“不想算也得算啦!
”我们都在练习着每天要说的借口。
没有办法,我们不是说服别人,我们只是想着说服自己。
6我们还在幻想,你穿上西装,变成华仔。
我穿上洁白的婚纱,学着摆各种各样的姿势。
“你过来看看我的这套衣服好不好看啦?
我一定要放大这张啦,这张一定最好看”看着玻璃窗反光的影子,你终于丢下新娘离开。
你是个没没用的王子,没有骑过白马,没有斗过恶龙,没有救过公主。
上天赐给你一个花园,你搞得一片荒芜。
你还想回去那个回不去的世界吗?
7我爸爸想返回以前不知道在哪里。
我妈妈只想着以后不知道在哪里。
只有我一个人,留在现在。
不如明天再说啦。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那个夏天会是永远属于你的。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一篇与戏照应的小散文
偶然在b看到这个片子的切片,两位演得实在很美妙,带着大鹅特有的冷咧,不过大鹅这么崆峒的地方能出这类片子也是很有意思
吻戏呢?!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草莓酒
校长好宠…对剧院的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有独特意义的、忧郁笼罩下的小假期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美好又落寞的回忆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又是summer camp!年下刚一出场就是调皮捣蛋的感觉,好像总会惹事生非,可关键时刻还是帮年上解决问题,她对艺术理解和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海边的咖啡,乱入婚礼现场,顽皮的跳海,放生牡蛎,之后就是我不经意间倒在你的怀里,那一刻似乎总是严肃的年上我相信你的心绝对化了,一衣同穿,有没有她的温度?年下又从后面追上来,又是皮皮的,你闹她笑🥹当年上宠溺的把哭笑两个面具给年下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暖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但是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年下在年上老公前不经意的脸颊一吻是她们的告别,年上载着老公飙车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还有孩子们 这个夏天也是他们情感萌发的夏天,我们都舍不得这个戏剧节,我们也都舍不得这感情
喜欢年上,俩人都很可爱很有魅力,喜欢最后分别的部分“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