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幸存者1937

幸存者1937

主演:苏鑫,孙昊,马佳玮,王智,杨宇鑫,钱磊,姚未平,关笑天,金金,李凯,王忠浩,金靖承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幸存者1937》剧照

《幸存者1937》剧情介绍

幸存者193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纯真年代僵尸岛40个白日梦衰变简史侦探学园Q毛驴县令之大事小情300杀手星际探索超级武神之龙行天下室内足球少年!!!!!LoveLive!第二季那一年的除夕夜丧尸战士扫毒风暴镜之孤城振荡器繁花盛开宅门逆子幽灵世界情比山高笔谈女公关三叉戟爱上我的衰神死亡高潮跟我说爱我大明疑案第19分部最后一根稻草劫后重生之宝藏之谜盖瑞

《幸存者1937》长篇影评

 1 ) 没看完的战争片

剧情差太多,我是没看完。

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任务,准备拿命去完成的任务,在接到目标后,目标不配合,没有任何作为,而是看着他们去送死,暗中保护,哎。

还有出城那段,既然都知道日本人来了,还大摇大摆,不知道伪装下嘛。

有人说国产战争片拍成这样很不错,嗯,我推荐看下《集结号》 我不是懂王,我就吐个槽,勿喷勿喷

 2 ) 幸存者1937

现在网络电影只要一冒出什么小分队,基本上看都不用看,懂得都懂了。

那几张电影剧照,不说别的水里冲锋那一张除了面目最狰狞的那个以外,哪个人的刺刀是直的了。

还有短评里面那那几个吹的,眼睛都不用睁一下了,闭着眼睛吹。

说导演一看就让人放心,可你点开他的拍摄记录两部五分以下,剩下的连个分都没有他让人放心在哪里?

这电影的影评是让删过了吧,通篇都是赞的,而且赞的也不是电影。

不吐不快。

网大战争剧还是跳不出自身局限性。

开场的阻击战。

毫无尿点的阻击战,平型关大捷附属小阻击战。

“平型关是明朝内长城沿线上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和忻州市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脚下。

” 从这段截取的资料里大体可以解读出平型关大捷是在山区里进行的。

电影开场的则是在一个不知地点的河滩开始的。

资料中平型关大捷是我军为了配合第二战区阻击战而在侧翼策划的一场针对辎重部队的伏击战。

也就是说我军其实只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太原会战正面战场而做出的支援。

(12000vs4000) “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迟滞日军战略进攻。

” 战役全程都是在山岭中,以伏击战为主来进行的,并没有什么资料记载在河滩附近阻止过日军的重武器部队。

不要胡扯“无名英雄”那一套,这么大一场战役,抗战时期如果我军阻击了敌人的重武器部队并为主战场做出了贡献的话,一定是会有资料记载的。

“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 “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 再来吐槽开场的战斗,一部战争片肯定要

 3 ) 幸存

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电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

 4 ) “我是个兵,绝对服从命令”这句话藏着太多心酸

“我的计划是突袭三峰口,歼灭日军之后,让郑忠沿小路下到河边,然后架船去往秋水荡。

为了给他争取安全的撤退时间,其他人必须死守。

”“我同意。

”“俺扛着机枪也跑不快,不跟你跟谁啊。

”“我也不怕。

”“我不同意。

面对日军的合围,作为小队长的冉征想出了一个暗度陈仓的计划。

但这个计划的结果不言而喻——除了郑忠之外,其他人都要死。

唯一不赞成这个方案的人,叫金开庆。

“为了完成任务,我可以暂时不跟他算账。

但我不能把性命搭在一个仇人身上。

电影《幸存者1931》的时间点设置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

而金开庆与郑忠的矛盾,却发生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时。

当时在国民党力行社担任要职的郑忠破获我党电报,导致很多同志被杀害,其中就有金开庆的姐夫。

面对仇人,金开庆以极高的觉悟控制住了自己想要杀掉郑忠的念头。

因为此时的郑忠是唯一掌握最先进密码模型的人,以他为核心建立的密码情报室直接关乎到未来战场的走向。

虽说两人的恩怨,在大义面前可以暂时放下。

但是让金开庆为了仇人而牺牲,这实在是过于为难他了。

“老金,你这是要当逃兵啊。

”“随你怎么说。

反正我不能为了他死在这。

”面对战友的嘲讽,金开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独自离开了。

随后冉征与剩下的人一起前往三峰口。

三峰口位于一个险地,已经被日军掌握。

单单是碉楼和塔楼,就极难攻克。

这也是日本军官一直不认为冉征一行人会去的原因。

果然,冉征在攻打碉楼时遇到了极大阻碍。

眼看即将团灭,金开庆偷偷绕到背后炸毁了碉楼。

“这不是老金吗?

舍不得咱们啊?

”正拿着罐头大快朵颐的高大岗看到金开庆进来,忍不住调侃两句。

“我可不是为了他回来的,我就知道你没我不行。

”这句话是高大岗跟队长冉征说的。

虽然理由不同,结果却一样——明知是死,仍然义无反顾的跟来了。

“这次就别让开庆去了,我怕跟他说了是郑忠之后,他会....”冉征从上级那里领到任务后,一直担心金开庆的情绪,担心他会不会一个冲动杀了郑忠。

“我们要相信同志们的革命觉悟。

”听到冉征的顾虑,政委让他相信战友。

去往庆县的路上,金开庆还是放心不下。

毕竟仇人在前,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不用说了,我是个兵,绝对服从命令。

”看到欲言又止的冉征,金开庆用这句话表达了他的觉悟。

面对生死抉择,金开庆去而复返的行为也证明了他的言行一致。

只是电影中,对金开庆的牺牲处理的有些草率。

“郑忠,你给我记住了,你这条命是欠我的,不能丢在这。

”冉征一行人占领三峰口后,日军很快就有一个小分队赶过来了。

双方发生了激烈交战,眼看日军即将冲上塔楼。

金开庆拿着手雷冲向日军,最终跟日军小分队同归于尽。

从电影的镜头来看,金开庆可以从这个位置向敌军开枪,只是角度不是很好。

而且敌军火力太猛,一个人抵挡不住。

那么在这里,完全可以把手雷扔向敌军,自己没有必要冲出去。

从金开庆中枪,到手雷爆炸牺牲,中间时间很短,说明没有多少距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箱的手雷可以随便扔,完全没必要同归于尽。

这一点上,剧情处理的很有问题。

金开庆与郑忠的矛盾,原本是可以给电影升华的一个点——为了革命,私人恩怨可以暂时放下,甚至为了救仇人都义无反顾的做出牺牲。

可在最后,却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

(。・`ω´・)

 5 ) 洗的眼睛都不要了

现在网络电影只要一冒出什么小分队,基本上看都不用看,懂得都懂了。

那几张电影剧照,不说别的水里冲锋那一张除了面目最狰狞的那个以外,哪个人的刺刀是直的了。

还有短评里面那那几个吹的,眼睛都不用睁一下了,闭着眼睛吹。

说导演一看就让人放心,可你点开他的拍摄记录两部五分以下,剩下的连个分都没有他让人放心在哪里?

这电影的影评是让删过了吧,通篇都是赞的,而且赞的也不是电影。

不吐不快。

网大战争剧还是跳不出自身局限性。

开场的阻击战。

毫无尿点的阻击战,平型关大捷附属小阻击战。

“平型关是明朝内长城沿线上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和忻州市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脚下。

” 从这段截取的资料里大体可以解读出平型关大捷是在山区里进行的。

电影开场的则是在一个不知地点的河滩开始的。

资料中平型关大捷是我军为了配合第二战区阻击战而在侧翼策划的一场针对辎重部队的伏击战。

也就是说我军其实只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太原会战正面战场而做出的支援。

(12000vs4000) “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迟滞日军战略进攻。

” 战役全程都是在山岭中,以伏击战为主来进行的,并没有什么资料记载在河滩附近阻止过日军的重武器部队。

不要胡扯“无名英雄”那一套,这么大一场战役,抗战时期如果我军阻击了敌人的重武器部队并为主战场做出了贡献的话,一定是会有资料记载的。

“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 “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 再来吐槽开场的战斗,一部战争片肯定要在开场就抓住观众的眼球。

这个开场的八路军阵地有没有感觉和《建军大业》里的三河坝阵地有点像?

《建军大业》里的阵地真的是这么多国产剧里阵地挖的最好的一个了,不亏是八一厂干的。

平型关大捷进行的时间是九月,电影中满地枯草冬景是怎么回事啊?

那就当是后期调色调过了吧。

开场主角队长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台词,“按照日军的习惯,炮火覆盖马上就到。

” 哎嘿?

有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既没有侦查员回来报告日军动向,也没有听见火炮的轰鸣声,他是怎么判断炮火马上就到的呢?

然后就是电视剧的套路了,炮火真的马上就到。

真神!

在看起来还不错的炮火轰炸之后,神剧的经典镜头就出来了。

一部分鬼子列着密集阵势小心翼翼地向我军阵地摸了过来。

太讲究了。

从戊辰战争开始日本就一直在学习美、法、德的先进陆军战术。

又经历过对他们来说是噩梦一样的日俄战争。

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可是比英法联军更早就看见了重机枪火力的恐怖的。

后面又勉强算参加过一战(对青岛德占地出兵)。

怎么可能还在1937年排着这样无畏的阵型冲锋呢。

有些人没读过什么书又要杠,那我建议您买一本《二战步兵战术》的小书去看一看,很薄不占地。

日本虽然没有德、美那样先进的步兵战术——什么在距离敌阵四百米处最好以掩护物为跳板,潜行至此为冲击敌阵做最后准备。

但比较基础的,分散兵力重点向敌阵两翼延伸发起攻击这种事情还是做得到的(因为当时的国民党军总喜欢把重火力部署在两翼)。

还有一点是因为战场上一个士兵(步枪兵)能够控制的区域范围不是大众认识里的一人一米或两米。

而是可能一人五米的宽度,也就是说一个步枪兵和另一名步枪兵之间的间隔大概是五米。

一个步兵班假如有25个人,进入战斗后横向散开可以控制长度约120米的战场。

为什么这里要算短一点呢。

因为班长一般会和本班的火力组和护卫班长的士兵待在一起,如迫击炮或机枪组。

这样一个火力组会占掉本班原本三四个人的长度。

同样,步兵班散开后并不是在一条线上的,而是有如同大规模防御一般的防御纵深的。

几个人的位置靠前,几个人的位置靠后,相互交替掩护,他们只是大体上是一条直线的。

像这样基础的步兵战术,应该相信经列强传授和亲身过日俄战争的日本步兵完全掌握的到类似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革命先辈靠身躯和意志打赢了看似不可能的战争。

是的,战争本就不是在桌子上计算双方兵力和实力然后得出结果。

但马克思也告诉我们不要忽视客观事实,当你开始幻想的时候也可以想想,我们不是傻子,那对面是傻子吗?

这个问题。

接着说电影,这股敌军过来送死果不其然没一个回去的。

紧接着鬼子那边又日常神剧套路,冲锋没成就开炮(日本人永远也不懂什么叫步炮协同)。

这回关于炮响、炮弹在空中划过的尖啸声这种镜头愣是一个没有,我们的队长他就立刻知道敌人开炮了。

大喊着隐蔽。

轰炸结束后敌人又往上冲,结果可想而知的。

平型关大捷里日军遭到伏击以后为了扭转劣势,和伏击部队在乔沟拼命争夺老爷庙制高点,电影里的鬼子挨打了还在连滚带爬的过河呢。

还有现在抗战剧必备的狙击枪就不想说什么了,就当它有好了。

毕竟是《太行山上》这部真正拍过平型关大捷的电影都没有出现的东西。

电视剧、电影里的鬼子衣服也是,现在导演们为了刻画这支鬼子兵有多么精锐,就喜欢给他们安排一些好像防弹衣一样的马甲。

关键是这玩意还不防弹,九月天鬼子穿上还热,你说他图的个啥啊。

第二幕县城里国民党高级军官。

这位军官剧情里说是未来的关键人物,可这么重要的人没有军机或者火车专门送他去太原然后辗转去重庆,反而窝在一个县城里和一帮番号都没有的国民党护卫队等鬼子来抓。

是哦,敌机封锁他过不去嘛。

蒋委员长二战期间的几次国际谈判肯定是传送去外国的呗。

县城这一幕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抗战时最晚一两天,在日军抵达前该地区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会逃亡到后方,就算没有也会有人赶他们走的。

而电影里鬼子都站在城墙下了老百姓才想起往出跑。

您这是图啥呢?

那位室长级别的高管都知道鬼子来了,还坐汽车上没心没肺的说着不着边的话。

各位想想光是快误了火车时的我们有他这么悠闲吗?

下一秒,好像城外的国民党驻防军都没了,鬼子就大摇大摆的冲进街道里和护卫队干起来了。

那城外都没人了你这个高管自己说自己很重要结果还坐车还要堵车,你这不是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嘛。

然后打完一波,身后还有一波,感情鬼子都把县城包围了,那你这高管还有心思坐车闲聊,曹操都知道换身袍子呢。

况且平型关大捷时双方势力大抵还是犬牙交错吧,没有我方哪个县城据点会被直接包围在敌方战线后面。

还既然手底下有这么个重要的人物路过,阎锡山也不管一下的。

八路军那年也是初来乍到刚刚改了名,革命根据地还没建好呢,他们就比在山西这么多年的阎锡山更懂地形了。

阎锡山不派自己人去接,反而拜托在他看来刚刚“转正”的第八路军。

真的心太大了。

累了,要一个个来吐槽实在是太累了,留这儿做个参考吧。

 6 ) 瞎编乱造

[cp]#幸存者1937# 知道为啥这电影波澜不惊没啥反响吗?

开篇一场激烈的战斗,那叫一个惨烈,看那架势双方得死个几百人,结果结束之后镜头拉开,战场上躺在地上的群众演员估计不超过二十人。

还有,我军以逸待劳,且知道炸桥之后日军肯定炮火覆盖,更而且,战壕挖的很精致,准备充分,但是居然不挖避弹掩体。

你的任务是炸桥,炸桥之后还貌似很有经验的高喊敌人的炮火覆盖马上就来了啊,还是都挖好了战壕,居然就只能蹲在战壕里让炮弹一顿乱炸。

我这纸上谈兵没上过战场的都知道早在一战的时候,步兵战壕的下边都要掏一排小洞当做防轰炸避弹掩体。

这都是小事,最重要的,平型关战役发生在1937年9月的山西,那时候就算最冷的黑龙江都不可能有如图的景象,为毛夜行军的时候一边下着雨,一边,树上冻成了冰挂?

真是能编啊,再写剧本还是找我吧。

[/cp]

 7 ) 幸存者1937? 改名叫神剧1937吧

历史应当尊重麻烦导演编剧了解下日军的进攻战术在拍吧,就开头呢站一排随便让打的日军 也就神剧里会出现了还有这索然无味的对话 比老太太的裹脚布还又臭又长 人物刻画也一点都不鲜明不贴合实际 就是神剧里刻板的形象。

为啥我会闲的没事专门下个豆瓣来差评,因为是真难看啊 网上还一堆水军刷好评 无语至极!

浪费我们全班考研时间!

本来想轻松一下结果看了这么个玩意,佛了,就这腾讯给悬崖之上7.8 给这玩意7.7???

这差的是0.1?

影评要删就删 反正是发泄的 建议大家都别看 浪费时间的电影 还有个博主分析的 比较专业 我没呢个专业知识 就是来差评这个不好看的电影的

 8 ) 《幸存者1937》观后感

片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却都有着共同的信念——保家卫国。

以排长为核心的这群战士,有的性格莽撞却一腔热血,有的沉默寡言但作战勇猛,还有的初上战场略显稚嫩,却在战火洗礼下迅速成长。

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质朴而深厚,在生死关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为了战友能活下去,有人甘愿牺牲自己引开敌人;为了完成任务,哪怕身负重伤,也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这种生死与共的情谊,在战争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幸存者1937》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对历史的铭记与致敬。

它让我们看到,在国家危亡时刻,无数像片中战士一样的无名英雄挺身而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这部电影时刻提醒着我,正是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安宁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得以延续和发展。

 9 ) 《幸存者1937》:战火中奏响的英雄赞歌

在众多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幸存者1937》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震撼人心的情节脱颖而出,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那段悲壮历史的窗口。

这部影片不仅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真实呈现,更是对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精神的深情礼赞,它让我们在硝烟弥漫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影片以1937年的平型关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密码专家安全撤离,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一些抗战题材影片聚焦大规模的战役场面,《幸存者1937》将镜头对准了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战士,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影片的叙事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从一开始的紧张突围,到后来的激烈战斗,每一个场景都扣人心弦,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的硝烟和生死的考验。

在人物塑造方面,《幸存者1937》堪称一绝。

每一个角色都个性鲜明,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男主角冉征是一位经验丰富、冷静果敢的八路军战士,他深知保护密码专家的重要性,因此在面对日军的重重包围时,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毫不退缩。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和勇气,让人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除了男主角之外,影片中的其他战士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故事。

有的战士性格开朗,总是用乐观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有的战士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战友的安全。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观众看到了八路军战士们不仅是英勇无畏的战斗英雄,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他们的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的画面和音效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在画面呈现上,《幸存者1937》运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和特效制作,将战争的场景还原得十分逼真。

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硝烟弥漫的村庄,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质感和冲击力,让观众仿佛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

在音效方面,影片的配乐和音效设计也非常出色。

激烈的枪炮声、爆炸声,以及战士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氛围,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除了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制作之外,《幸存者1937》还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影片通过展现八路军战士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像影片中的战士们一样的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影片还对战争的残酷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幸存者1937》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剧情的发展上,有些地方略显仓促,一些人物的情感转变和成长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得观众在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时有些困难。

此外,影片在一些战斗场景的设计上,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战斗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幸存者1937》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抗战题材影片。

它以其精彩的剧情、出色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为观众呈现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

虽然影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它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这样优秀的抗战题材影片问世,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传承和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

 10 ) 抗战片《幸存者1937》,凑热闹还是真热血?

电影院正在上演大排面的《1921》和《革命者》,恰逢最近还出了一个叫《幸存者1937》的网大,相较而言,《幸存者1937》你可能看到的是几个熟面孔,但再多了解似乎也没有了。

我说我。

这部网大的选角很有意思,两个主角,男一号冉征,嘴角总像是带着一丝含义不明地笑,这种迷之微笑让人感觉他下一秒就要耍浑,然而实际上他是队长,是小分队的主心骨,有主意且最稳重。

而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幸存者郑忠”,以及他代表和改变的一切。

这个人斯文,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同样心志坚定。

这样的设置,像极了《亮剑》里的两位,这种“反设置”是生动的体现。

但生动有时候就是稚嫩,电影从战争场面,包括小分队人员的设置都能看出导演对一个成熟作品的追求,但很多地方却难以掩饰创作者过于少年气的轻薄。

比如一开始的战争场面,敌我双方火力悬殊,但导演刻意藏起了我方的伤亡惨状,牺牲的、被爆头的,全部都是敌方。

包括后半段我方弹药叫罄改上刺刀,敌方居然就“配合地”换上了冷兵器。

这样的逻辑硬伤给人强烈的游戏感,明明布置了大场面,明面准备好一场生死拼杀,到头来却无端生出一种摸摸头的尴尬。

这种刻意追求的热血和强大,直接导致后面的营救显出一种不落地的轻飘。

导演选择性地藏起触目惊心的惨烈,却想要表现战士们的无畏和悲壮本身就是个悖论。

是迈向“神剧”的分水岭。

包括小分队躲进被屠的村庄遇上扛着猎枪独自留守的大爷,短暂交流后大爷去给他们找吃的,我们看到大爷是直接去到他放食物地方,这时候有个让人费解的地方出现了。

大爷拿过放食物的篮子,似乎是才发现食物原来这么稀缺。

这又跟食物稀缺相悖,因为如果食物稀缺,我们理应对剩下的食物多寡清清楚楚。

这是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感到有些不太对的地方,但这个电影有个很大的优点,可能这也是一些还不错的网络大电影的共同点,就是“简单明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同样的感觉,现在的影视作品,似乎越来越追求一种“复杂性”,要不断地反转,要全员恶人,要人性多面。

这样的设定当然出了一些有口皆碑的作品,问题是大多数时候,体现的是创作者的一种“贪”,这里的“贪”是指:很多时候创作者的才华根本支撑不起那么复杂的人物和剧情的设定。

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观众评价:“先把故事讲好吧”,“又故弄玄虚”。

两个小时的《幸存者1937》,并没有走入追求“复杂性”的魔障。

相反,影片诚诚恳恳地在讲一个“营救行动”,主线清晰,每个人物的动机也都清清楚楚。

这一路上有敌我矛盾,有我跟你有私仇但我作为军人会义无反顾地救你,有牺牲有感动,有无奈有绝望。

小分队集齐一切力量救下“幸存者”,而那个幸存者不单单是一个人,也是牺牲的战士,更是后来的我们。

《幸存者1937》短评

很完整的故事,很有诚意,场面也很不错,值得一看

5分钟前
  • Dr.Y
  • 推荐

抗日神剧版拯救大兵瑞恩,除了我们部队人少了点,其他还算在线。

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周末图一乐

11分钟前
  • 杜尔凯姆
  • 还行

跳着看的。国民党军官的声音是一个败笔。总体的思路跟红海行动的挺像还。总的来说也算是另辟蹊径,但是投入产出场面化的大规模的东西,给人的视觉震撼还是稍微有些不够,毕竟是网剧。

14分钟前
  • 山西煤老板
  • 还行

国民党呵呵

15分钟前
  • 较差

有点教育含义,说是根据事实改变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就当历史片看,如果是假的,那也正常,网大的水平已经快到上限了

18分钟前
  • Uncle V
  • 较差

国内这种电影真心看不下去!里面国民党基本被描写一无是处!

19分钟前
  • 寒羽良
  • 很差

一部中规中矩的抗日电影。唯一让我出戏的是演郑忠的那个演员好像演过年轻的周总理,看着总感觉怪怪的。

21分钟前
  • h
  • 还行

看看导演执导的其他电影评分就明白这电影不咋地

24分钟前
  • DEAD
  • 较差

作为网剧,小成本电影,不能苛责太多,原本就是献礼片,只要不手撕鬼子,我觉得都问题不大,只是细节部分,编剧和导演还是需要多努力,即便是网剧也不能信手拈来,这片要是放在电影频道后半夜播放还算是不错的。

27分钟前
  • 申由己
  • 推荐

中规中矩,风平浪静,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效果,所做的铺垫都没有了下文的小成本网络电影。

29分钟前
  • 仲子曰
  • 还行

让我想起了《拯救大兵瑞恩》,但这个剧情,几乎全被猜中了。

30分钟前
  • 字序
  • 还行

奖励一星给网大,网大加油 如此才能扩大电影创作的营地。片子本身不错,拯救大兵郑忠的故事逻辑也蛮合理。人物立得住。最后一场战役设计得也不错。故事立意巧妙,是个很好的电影题材。国共,都是抗战战士。最后脱外套一披,给编剧点赞

33分钟前
  • MYUMI
  • 推荐

又油又唐

35分钟前
  • 树先生
  • 很差

还没侦查就火力覆盖?鬼子侦查就这么排着队慢慢溜达?已经接火了,还站的笔直真是训练有素,杀猪呢?不懂就找个军事指导好不好?开头就看不下去

36分钟前
  • kevin
  • 很差

还行吧。建党万岁!

40分钟前
  • 断魂狗
  • 还行

这么精英的小队,偏偏带一个看到死人都吐的新兵

42分钟前
  • 点赞狂人
  • 还行

对于小分队士兵的情感处理还算OK,但是整体依旧一塌糊涂,从头到尾都是硬伤。编剧导演从根本上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抗日电影刻板思维,比如说日本人必须时刻保持无理智的疯狂,国民党军人必须专横跋扈,敌人的所有决策基本都是无脑的,从其他电影里借鉴一点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刻意拔高日军形象却让人感到极其生硬。终究只是一个2021年现代电影技术下的手韧鬼子。

46分钟前
  • 毛大人
  • 很差

#毒蛇观影团##幸存者1937# 1937着眼于平型关大捷中的一件“小事”,通过解救郑忠来表达共产党人的信念。也正值100周年之际,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48分钟前
  • 是香芋
  • 推荐

珍惜和平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感谢英雄

53分钟前
  • 再也不看连载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