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除了粉丝之外,没有任何看的必要。
即使是粉丝,恐怕也已经用尽了情怀滤镜了。
-个人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并不能说星球大战9是烂片。
这部最终章不烂,他是一部完整的商业电影。
他只是把所有的好莱坞流水线俗套情节,全都放了进去,最后成功做出来一部平庸到可怕的好莱坞电影。
-所有人物的行为都是可以预见的,有模式的,所有角色都是工具型的,导致最后剧情毫无惊喜,观众也毫无情绪,可能除了觉得无聊之外。
正方当然会赢,反方当然会输,主角也肯定不会死。
从情怀里硬生生拉出来的大反派,也不过是没有情绪的工具。
-最终之战也真的很儿戏。
如果反方的能力并不可信,那么正方的牺牲也只会显得可笑。
逻辑不需要考虑,观众完全不能去认真思考剧情,并且说实话,这种剧情也没啥思考的必要。
-电影的格局也被缩小到可怜。
星球大战整个系列所创造出来的世界,在这部最终章里面并没能得到什么体现。
原本应该无比宏大的宇宙,变成了两只舰队的小打小闹。
其中一只舰队和舰队上的人还宛如不动的靶子随便打。
-Kylo Ren这个角色也很可惜。
明明能有各种写法,却被写成了最简单的那种:狗血爱情线的浪子回头男主角。
明明有更多东西可以挖掘,却被草草结束掉。
Rey的人设个人也更喜欢没有背景的拾荒孤儿这个设定。
有能力的主角肯定是有高贵血统,其实是公主王子啥的,真的很无聊。
其他新配角,尽管他们很努力,但没有谁能让人记住,都是很无趣的标准作文式人物。
-星球大战这个系列如果还要重启圈钱的话,这部星战9恐怕就已经把情怀储蓄用的差不多了。
-最后,原力是口锅,哪里编剧不想要逻辑就搬去哪里。
No.32 May the force be with us.在今年的好莱坞电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告别”,在《驯龙高手3》中,小嗝嗝与无牙仔说了再见,《复联四》中,我们与初代复联的众英雄告别,烂透了的《X战警:黑凤凰》给这一时代的X战警故事草草收场,《终结者6》也是施瓦辛格最后一次扮演T800......而本周由观影团推选的周限定电影《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同样要给这个持续42年的天行者传奇画上句号,1977年,星球大战的第一部电影《新希望》上映,开启了很多人的科幻英雄梦,尽管当时拍摄资金并不充足,特效也比较粗糙,但是没人想到的是,靠着奇绝的想象力和塑造的一个个印象深刻的角色,星球大战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一个IP,受关注程度不输漫威等热门IP(当然中国内地除外,星战这一套咱也确实不吃,迪士尼千方百计想让星战打入中国市场,可惜事与愿违)。
话不多说,来看看观影团的小伙伴们是如何评价这个终章吧。
中国区独家海报本周周限定共有17人参加,平均分为6.3分
一.属于星战粉丝的狂欢星战于2015年重启,此时距离最后一部前传《西斯的复仇》已经整整过去三十年,我个人与星战的缘分也是从15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而起。
因为同学推荐有幸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并且被里面的世界观深深吸引,并且得以成功入坑,《原力觉醒》基本复刻了星球大战的开山之作《新希望》,主打粉丝情怀,而本部《天行者崛起》的导演仍为《原力觉醒》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所以在其中有非常多的情怀加成。
比如最后决战时响起的历代绝地武士的声音,结尾回到塔图因的起点,还有对老角色的戏份加成,无不让星战粉丝热泪盈眶。
第九部回归的兰多@Nate:7分,虽然步了迪士尼流水线生产的老路,但你不得不否认的是,《星球大战》仍是国外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天行者传奇”的终章电影,就算质量再不尽人意,毫无疑问,影迷们是愿意买单的。
J.J虽然在故事方面制造不了太多新意,但他懂得利用让粉丝们热泪盈眶的元素,来营造出一种传奇落幕的意境。
而使得《天行者崛起》在我眼中优于后传其他两部作品的原因,是它可以避免老故事剧本的复刻翻新,反而是用着老故事中的种种元素,讲出一个让粉丝相对比较满意的收尾故事。
纵使它有许多的地方处理的并不是很好,例如人物的工具化,整个故事的扁平化,甚至是剧情隐隐流露出的刻意感,但这未免也是大多商业电影的通病。
对于这个看似略不合理的分数,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值得的,纵观《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虽然它们每一部都有或多或少的毛病,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但它仍然是影史上最为经典的太空史诗,制造了无数的流行文化,无数的经典台词,无数让影迷们激动的回忆往事,它始于塔图因,终于塔图因。
结尾看似强行制造的大团圆结局,又何不是1983年《绝地归来》结局的重现,又何不是代表《星球大战》42年传奇的落幕。
@奔兔吉尔:9分 爱与新生。
@mdr skywalker :10分 一切又回到了那个起点,是告别,也是传承,五星感谢这个传奇,这个感情,分数难以衡量。
愿原力与我们同在。
@顗礼 :7分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Reylo大概是史上最好嗑的CP,为了这两个究极中二病患者,彻底迪士尼化可以忍,乱拍感情戏可以忍,节奏瞎专场扯可以忍,但是这个结局,就像是“你以为吃的是玻璃渣味道的糖,结果是糖味的玻璃渣”,看前半段差点以为是新三部曲最佳了,结果...JJ罪该万死!!!
当然他的动作戏调度能力倒是还在,一直憋着的大招也算是放了放,至少不算是最差的一部星战,毕竟还有究极平庸的代名词《原力觉醒》,哦,那部也是JJ拍的,额...这一次电影在台词设计上明显与漫威产生了一种默契(不知道是不是米老鼠有意为之),就是在蕾伊与帕皇的最后决战中,同样说出了And I am......看过复联四的人,不会忘记这一句话吧。
复仇者联盟四:暴击预警@SebMia: 7分 当蕾伊说出那句“And I am,......”时,我听到的后半句却是“Ironman”,呈现在眼前的是托尼打响指的画面,眼泪瞬间就往上涌...妮妮!
我想你了!!!
@浪漫血液:6.5分 一张电影票,重温了《星球大战》以及《X战警》《哈利波特》《复联4》。。。
这是跨越电影宇宙的情感啊!
二.欢迎收看星战专属吐槽大会当然,这一部星战从质量上来说,是明显不及重启的前两部的,豆瓣评分也有大幅度下滑,烂番茄新鲜度也是三部最差。
有大量的剧情漏洞,还有各种令人摸不到头脑的人设转变,对蕾伊的身份揭露和结尾的处理更是招致各种what f**k,对于不熟悉设定的粉丝来说,吐槽点会更多,所以,让我们也一起来听听观影团朋友们的花式吐槽,今天,人人都是主咖。
@鬈毛毛 :3分 科幻圈导演里头总有那么几个留级的,JJA就是其中一个@油焖番瘸:3分 西斯真实身份是雷电法王 Daisy Ridley其实是英国Angelababy
所以Daisy像不像那位呢?
其实迪士尼自打重启星战系列后,一直在寻找一种平衡,既想让粉丝满意,又想和漫威系列一样,逐渐把路人粉吸引过来,因此《原力觉醒》基本上是和《新希望》一个故事套路,同时让老角色回归出演,粉丝情怀加持下全球票房飘红,但也被人诟病不求新求变,迪士尼赚了钱拉拢了粉丝后就想着敞开玩了,在第八部找来了《利刃出鞘》的导演莱恩.约翰逊,第八部《最后的绝地武士》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是一次非常出色的尝试,处处反套路,而且也是在打破星战粉丝的固有认知(比如卢克,我真不相信他会成这个样子),电影风格也非常不星战,夹杂着导演的个人私货,因此评价两极分化,特别是招致粉丝不满。
星战8烂番茄评价而第九部请回了原导演JJ,并没有挽回口碑颓势,烂番茄再次不及格,粉丝和普通观众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差评,其实这个局面还是在于迪士尼根本没提前规划好新三部曲的具体走向,想什么来什么,漫威宇宙为什么能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凯文费吉已经早有构想,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行布局,并在复联四的终章达到一个小巅峰,各种遗留下的剧情坑都是有规划地填,星战完全就是看观众和粉丝脸色来的,可能终章确实想再讨好一回粉丝,硬是把帕皇弄回来了,可是你前面有什么铺垫,早准备那么多军队,在第八部直接全歼抵抗组织不就完了?
蕾伊的身份第八部反转成nobody本来是打破前六部的血统论,平民也可有原力,第九部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真的,不是所有粉丝都像我一样愿意吃这个情怀饭的......更何况不熟悉这个系列的观众了,对他们而言剧情bug数不胜数,人物行事动机也是迷惑和混乱的。
所以国内各平台的分数也是三部里最低了。
星战9烂番茄评价@菠萝油:5分《星战》的命运已经变得和凯洛伦一样随意,老一辈绝地可以驱使着新一代走下去,却已没法调动观众的情绪,除却好莱坞惯有的外壳,已经所剩无几。
@蝠蝠:4分 看不到新意,只给人睡意,还能再无聊点吗?
那些恢弘的大场面和几十年前的旧情怀,就都到这里为止吧,真的别再拍了。
@野凡:7分 我所看过的以往的星战电影故事情节总感觉很简陋,仿佛是儿童电影,但这一部不是,开头部分的音效及画面差点没把我吓死,几乎是少儿不宜,也可能是因为杜比的关系。
前半段节奏把握得不错,后半段太拖沓。
看星战电影我总觉得很吃力,这一部终于有所缓解。
@董小__:5分 作为一个超长系列的最终章缺少必要的史诗感很致命。
尽管用密集情节点和特效来填充,仍然抵不住主角每遇困境都要靠情怀来拯救的烂梗,而且这出太空家庭伦理故事的结尾实在太俗了。
@wild life:7分 刚看完还挺激动的,但是冷静想一想,其实除了来了好几波回忆杀之外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不过娱乐性倒还行,一直没冷场,但是啊,说实话这剧本真的不是跟复联4一起写的吗?
好几段戏都有点雷同,说到底,为了讨好粉丝,真的完全没有风格,附庸风雅,终归红不了太久。
@celine:6分 星球大战系列我只看过8,刚刚回去看了下当年自己给8的打分,打了三星,评论是“可能看的都是情怀”,看完9心情一模一样。。。。
作为非星球大战粉丝真的很难评价这部电影,它甚至不是一部商业爽片,没什么逻辑,也不怎么好笑。
但我能理解粉丝的心情,可能看到熟悉的人熟悉的画面就很幸福,所以打个平均分吧。
@peppersoul:7分 作为个路人,如此长跨度的系列电影剧情早忘的差不多了,当抛去剧情,感受一切交给视听,看得我太爽了_(:з」∠)_什么妇联4出来挨打!
仅打分:@Supremacyacron:6.5分 @cinedreamer_:7.5分本期的周限定观影大致就到这里了,我们观影团卑微无门槛,什么片都看,天天快乐聊天开车,练拳打枪,不亦乐乎。
欢迎大家的光临,入团请联系咏春宗师:@鬈毛毛 无敌领袖和团魂:@Supremacyacron 或者我本人。
同时纪念一位、、、失踪已久的、、、管理员、、、
附:【春天的放牛班】往期回顾 【春天的放牛班】 观影团 周限定观影片单
导语目录一、《天行者崛起》与传说宇宙的比较二、星球信息补充三、值得关注的配角与客串四、可辨认的部分飞船与载具五、本片原创设定解读六、对其它作品的致敬七、有趣的彩蛋一、《天行者崛起》与传说宇宙的比较帕尔帕廷皇帝的“复活”
熟悉《星球大战》传说宇宙(又被称为“衍生宇宙”和“旧正史”)的朋友来说,帕尔帕廷皇帝的“复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8年前,黑马漫画为卢卡斯影业出版的第一部《星球大战》漫画《黑暗帝国》(Dark Empire)就讲述了帕尔帕廷皇帝在恩多战役后卷土重来的故事。
《黑暗帝国》系列漫画分为三部,共14集,从1991年12月出版至1995年11月。
在电影里,帕尔帕廷没有详细透露他为什么没有死,只是对凯洛·伦说原力黑暗面可以通向很多超自然的力量——早在《西斯复仇》里,他也对阿纳金·天行者说过相同的话。
在电影小说版里,他是通过克隆体+意识转移(Transfer essence)的方式“复活”的。
也就是说,他在临死前利用原力黑暗面技能把自己的意识转移到新的克隆体脑内。
这与《黑暗帝国》里的“复活”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在电影里,帕尔帕廷似乎把克隆技术用在斯努克身上,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个斯努克的身体。
帕尔帕廷皇帝的死亡
蕾伊在消灭帕尔帕廷前,得到很多绝地的召唤,因此声称她是“所有的绝地”。
这与帕尔帕廷在《黑暗帝国》漫画里的死前情况类似。
具体来说,在《黑暗帝国》第三部《帝国的终结》里,先是复活的帕尔帕廷重伤了绝地武士恩帕托泽约斯·布兰德(Empatojayos Brand),然后汉·索洛开枪打伤了帕尔帕廷。
于是帕尔帕廷的意识就离开奄奄一息的克隆体,企图转移到汉和莱娅的小儿子阿纳金·索洛(Anakin Solo)身上。
结果同样奄奄一息的布兰德半途截住了帕尔帕廷的意识,让帕尔帕廷附身自己。
这导致帕尔帕廷的意识来不及离开布兰德的身体,与布兰德一同死亡。
布兰德在临终前对卢克说:“帕尔帕廷将与我同归于尽。
他再也不会回来。
原力和所有走在我们前面的绝地,将保证这一点。
”帕尔帕廷的能力
在电影里,帕尔帕廷的原力闪电能打击抵抗组织的大舰队。
而在《黑暗帝国》漫画里,复活的帕尔帕廷甚至能用原力制造超空间虫洞,破坏新共和国的舰队。
在电影里,帕尔帕廷把孙女蕾伊引诱入黑暗面未遂。
在漫画里,复活的帕尔帕廷一度把卢克·天行者引诱入黑暗面,让卢克成为自己的“西斯学徒”。
但其实,当时的卢克更像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
他暗中破坏帕尔帕廷的一些阴谋,最后与妹妹莱娅一起击败帕尔帕廷。
帝国卷土重来
不管在《星球大战》正史宇宙还是传说宇宙,帕尔帕廷卷土重来之前,都让另一股帝国残余势力重创新共和国,然后才出来“收拾残局”。
在传说宇宙里,索龙元帅领导的索龙邦联(Thrawn's confederation)于新共和国建立4年后发动索龙战役(Thrawn campaign)。
一年后,索龙意外死亡,复活的帕尔帕廷领导黑暗帝国(Dark Empire)继续在银河系攻城略地。
在正史宇宙里,第一秩序(First Order)于新共和国建立30年后用弑星者基地炸毁共和国首都霍斯尼亚星系,然后逐渐征服群龙无首的银河系,一年后,帕尔帕廷领导西斯永恒舰队(Sith Eternal fleet),即最终秩序(Final Order),开始在银河系组建新帝国。
超级武器
在《黑暗帝国》系列漫画里,黑暗帝国使用的超级武器“银河大炮”(Galaxy Gun)具有跨越超空间摧毁行星的能力。
而在《星球大战》正史里,第一秩序使用的弑星者基地则更进一步,能跨越子超空间(Sub-hyperspace),同时摧毁多颗行星。
在《黑暗帝国》系列漫画里,黑暗帝国使用的另一种超级武器是“毁世者”(World Devastator)。
这是一种自动化兵工厂,在摧毁行星的同时,能吸收行星物质,把它们当作原料,从而自动建造飞船、机器人等战争机器。
而且“毁世者”本身可以自我复制,变成“毁世者”舰队。
与之相比,在《天行者崛起》里,西斯永恒舰队使用的“长矛级”歼星舰(Xyston-class Star Destroyer)只具备摧毁行星的能力,不能把行星物质转化为战争机器。
在《黑暗帝国》系列漫画里,黑暗帝国使用的第三种超级武器是“日蚀级”超级歼星舰(Eclipse-class Super Star Destroyer)。
它长达17.5千米,与电影里的“长矛级”一样,拥有死星超级激光炮。
不过“日蚀级”只有两艘。
其实,与“长矛级”歼星舰类似的传说宇宙飞船是“征服者号”(Conqueror)——它们都是在“帝国级”歼星舰的基础上加装了死星超级激光炮。
不过“征服者号”与黑暗帝国无关,而是出自2010年的《星球大战》集换式卡牌游戏《星系:征服者的威胁》(Galaxies: Threat of the Conqueror),是银河帝国的超级武器之一。
西斯士兵(Sith trooper)
“西斯士兵”这个名字最早出自2003年的传说宇宙游戏《旧共和国武士》。
与电影一样,游戏里的西斯士兵也只是为帝国效力的普通军人,不一定是西斯和原力敏感者。
有意思的是,《天行者崛起:视觉图典》第75页透露,西斯士兵至少有六个军团以古代著名西斯命名:第3军团“瑞文”(Revan)、第5军团“安德杜”(Andeddu)、第17军团“塔尼斯”(Tanis)、第26军团“泰尼布勒斯”(Tenebrous)、第39军团“福博斯”(Phobos)、第44军团“德瑟勒斯”(Desolous)。
除塔尼斯是本书原创外,其余五位西斯均出自《星球大战》传说宇宙,尤其是瑞文,正是《旧共和国武士》的主角。
这意味着至少他们的名字和身份进入了正史。
西斯士兵中的精锐会被选拔为“君主卫士”(Sovereign Protector),直接保卫西斯皇座。
这一点与传说宇宙一样,在《黑暗帝国》和紧随其后的《血红帝国》(Crimson Empire )漫画中,复活的帕尔帕廷也是由帝国君主卫士直接保卫。
帕尔帕廷的后代
按照《天行者崛起》小说版的描述,帕尔帕廷的“儿子”其实是他本人失败的克隆体。
帕尔帕廷根本不忍心看他一眼。
在《星球大战》传说宇宙里,帕尔帕廷的儿子叫“三目”(Triclops),顾名思义,他有三个眼睛——第三只眼睛位于后脑勺。
严格地说,他不是帕尔帕廷生物学意义上的儿子,而是帕尔帕廷操控纤原体(midi-chlorian)后用原力制造的变异人。
“三目”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因此被父亲视为一个失败的试验品,后来被关入科舍尔的香料矿内。
在科舍尔,“三目”和女绝地肯达利娜(Kendalina)相爱,两人孕育了一个儿子——肯(Ken),也就是帕尔帕廷的孙子。
“三目”和肯后来骨肉分离,各自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先后加入义军同盟及新共和国,最后团聚。
虽然父子俩都是原力敏感者,但他们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是两个“Nobody”。
与蕾伊一样,肯一度也成为卢克的学徒。
“三目”和肯的故事记载在1992年到1993年出版的一套《星球大战》青少年小说系列中。
这套小说没有统一的官方名字,但由于主角是肯,因此在星战迷中间,它们被非正式地称为“绝地王子系列”(Jedi Prince series)。
神奇的原力1、“折叠空间”(Fold space)
在《天行者崛起》里,蕾伊和凯洛·伦的原力纽带(Force bond)进一步增强,甚至达到可以跨越光年瞬间传输物体的地步。
在《星球大战》传说宇宙里,这种瞬移物体的原力技能被称为“折叠空间”,最早出自1998年的小说《未来之光》(Vision of the Future),是神秘的艾英-蒂人(Aing-Tii)所拥有的能力,后来在系列小说《绝地的命运》(Fate of the Jedi)里,卢克·天行者也学会了这项技能。
2、“原力治愈”(Force healing)、“原力耗命”(Force drain)和“黑暗转移”(Dark transfer)
在电影里,蕾伊可以利用原力治疗别人的伤口,凯洛·伦把蕾伊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帕尔帕廷能用原力吸取蕾伊和凯洛·伦的生命,增强自己的生命力。
其中,用原力治疗伤口的技能被称为“原力治愈”,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原力技能之一,几乎所有涉及原力的游戏里都有。
“起死回生”的原力技能类似“黑暗转移”——出自漫画《传承》(Legacy),是凯德·天行者的著名能力。
而吸取别人生命的能力类似“原力耗命”,是“原力治愈”的黑暗面版本。
在《星球大战》传说宇宙里,“原力耗命”的首次应用就出现在《黑暗帝国》里,应用者正是复活的帕尔帕廷。
在2011年的动画连续剧《克隆人战争》第三季第15集里,阿纳金·天行者就用“女儿”仅剩的生命力让阿索卡·塔诺起死回生。
2015年的正史小说《余波》甚至提到西斯尊主能通过吸取别人的生命能量为自己续命——这非常类似帕尔帕廷在电影里做的事。
卢克的灵魂
在《星球大战》传说宇宙里,卢克·天行者的灵魂出自2006年至2014年出版的《传承》系列漫画,主要是告诉自己的后人凯德·天行者(Cade Skywalker)一些人生的经验。
莱娅的绝地经历
《天行者崛起》回忆了莱娅也曾接受卢克的绝地训练,并使用一把蓝色光剑。
而在《星球大战》传说宇宙里,莱娅直到55岁,也就是在小说《暗巢三部曲》(Dark Nest trilogy)里,才正式接受绝地训练。
但在这之前,莱娅也确实零零碎碎从卢克那里学过一些绝地技能,但不是系统性受训。
几十年来,莱娅使用过多把光剑,颜色有绿、黄、红、蓝等。
其中蓝色是她正式成为绝地后自制的。
从“恩多大屠杀”(Endor Holocaust)到凯夫比尔(Kef Bir)
“恩多大屠杀”最早是澳大利亚天体物理学家柯蒂斯·萨克斯顿(Curtis Saxton)在2002年提出的一个推论。
他认为,死星二号在恩多森林卫星上空爆炸后,大量残骸落入恩多地表,会引发生态环境的大灾难,导致伊沃克人死亡。
2004年,巴勃罗·伊达尔戈(现任卢卡斯影业故事组成员)反驳说,根据1992年的小说《达斯·维德的手套》(The Glove of Darth Vader)的记载,死星二号爆炸后,巨大的能量会打开一个虫洞,把死星残骸都传送到银河系的另一端,从而避免了“恩多大屠杀”。
《达斯·维德的手套》就是上面提到的“绝地王子”系列小说的第一册。
不过,《达斯·维德的手套》现在属于《星球大战》传说,不是正史。
2016年,《星球大战》官方推特给出了“恩多大屠杀”的正史解决方案:义军同盟舰队用护盾和牵引波束防止死星二号的残骸落入恩多森林卫星地表。
《天行者崛起》进一步透露,原来死星二号的残骸最终都落入了行星恩多的另一颗卫星——凯夫比尔。
不管在传说,还是在正史里,行星恩多都有九颗卫星。
《绝地归来》里那颗是森林卫星;凯夫比尔是海洋卫星。
二、星球信息补充穆斯塔法
本片开头,正是在穆斯塔法,凯洛·伦找到了达斯·维德的导航仪(Wayfinder)。
阻止凯洛·伦的是阿拉兹梅克蛮族(Alazmec)——他们致力于保存达斯·维德的遗产和传说。
阿拉兹梅克蛮族是本片原创组织,而穆斯塔法是为2005年的《西斯复仇》创作的星球,在2016年的《侠盗一号》里也出现过。
一直以来,穆斯塔法呈现给观众的地貌都是火山熔岩。
但2019年的《维德不朽:星球大战VR系列》(Vader Immortal: A Star Wars VR Series)游戏透露,很久以前,穆斯塔法曾是一颗遍布树林的绿色行星,由科瓦克斯夫人(Lady Corvax)统治。
后来,穆斯塔法遭到袭击,科瓦克斯夫人的丈夫在战斗中牺牲。
悲痛欲绝的科瓦克斯夫人从穆斯塔法人手里偷走强大的文物“亮星”(Bright Star),企图用它的强大力量复活挚爱。
结果亮星释放的强大能量却把穆斯塔法变成了一颗人间地狱般的火山行星。
亮星被摧毁后,穆斯塔法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开始慢慢恢复。
电影里的树木正是阿拉兹梅克蛮族种植的。
阿詹克洛斯(Ajan Kloss)
抵抗组织基地所在星球是位于银河系外环的阿詹克洛斯,本片原创星球。
基吉米(Kijimi)
电影上映前,行星基吉米就出现在《星球大战》正史小说《原力收集者》(Force Collector)里。
这颗星球的名字源自日本黑色公司(Black Corperation)的一款复音合成器:
作为一名作曲家,本片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对复音合成器情有独钟。
三、值得关注的配角与客串“响指”特明·韦克斯利(Temmin 'Snap' Wexley)
英勇献身的“响指”在《原力觉醒》里就出现过。
他在电影里戏份不多,但在图书里大放异彩。
从小说《余波三部曲》到漫画《波·达默龙》再到小说《抵抗组织重生》(Resistance Reborn),他都是主角团成员之一。
他在少年时代跟着母亲诺拉·韦克斯利(Norra Wexley)南征北战,剿灭帝国残余。
诺拉嫁给韦奇·安蒂列斯后,他就成了韦奇的继子。
他和波·达默龙一样,在飞行方面都是韦奇的学生。
加入抵抗组织后,他成为波·达默龙的副手,后来与战友卡蕾·库恩(Karé Kun)结为夫妇。
这个角色由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的发小格雷格·格伦伯格(Greg Grunberg)饰演。
韦奇·安蒂列斯(Wedge Antilles)
在最后厄西戈上空的大决战中,“千年隼号”的炮手是一位白头发老人,只有一秒钟镜头和一句台词。
他正是韦奇·安蒂列斯,扮演者就是在正传三部曲里扮演韦奇的丹尼斯·劳森(Denis Lawson)。
当年,韦奇协助卢克摧毁了第一颗死星,又与兰多一起摧毁了第二颗死星。
这一回他虽然再次帮助银河系战胜了帕尔帕廷,但见证了继子特明的牺牲。
奥马·特里斯(Oma Tres)
基吉米酒吧的酒保是一个一只眼睛上有机械装置的白胡子老人。
他的扮演者正是约翰·威廉斯——好莱坞传奇作曲家。
四十年来,《星球大战》九部主线电影均由他作曲。
这个角色的名字“Oma Tres”就是“音乐大师”(Maestro)一词的打乱重组。
D-O
机器人D-O由本片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亲自配音。
威基特·威斯特里·沃里克(Wicket Wystri Warrick)
在结尾一闪而过的恩多森林卫星场景里,可以看见两位伊沃克人。
其中一位就是威基特·威斯特里·沃里克——《绝地归来》里那位最早与莱娅·奥加纳建立友谊的伊沃克人。
其扮演者就是30多年前扮演威基特的沃里克·戴维斯(Warwick Davis)。
而他身边的伊沃克人由他的儿子哈里森·戴维斯(Harrison Davis)扮演。
威齐奇·莫泽尔(Wizzich Mozer)
威齐奇·莫泽尔是赛克洛里亚人(Cyclorrian),抵抗组织技术员。
他也由沃里克·戴维斯饰演。
沃里克在《星球大战》电影里饰演过的其他角色包括:威基特(Wicket)、沃尔德(Wald)、沃利文(Wollivan)、威蒂夫(Weeteef)、沃迪宾(Wodibin)和威泽尔(Weazel)。
总之,他的角色名字全部以字母“W”开头。
贾伊娜·西宾思(Jaiyna Sibinth)
蕾伊和小阿基阿基人南比·吉马聊天时,可以在远处依稀看到一个女性人类。
她是异族语言学家贾伊娜·西宾思(Jaiyna Sibinth),在当地学习阿基阿基人的古语。
这个角色由约旦公主莉雅·宾特·侯赛因(Raiyah bint Hussein)客串,因为帕萨纳就是在约旦瓦迪拉姆沙漠取景的。
布蒙·金(Beaumont Kin)
布蒙·金曾是勒克特历史研究院(Lerct Historical Institute)科洛桑分院的教授,精通旧共和国与古代绝地-西斯战争的历史。
他后来加入了抵抗组织情报部门。
电影上映前,布蒙·金已出现在《星球大战》正史漫画《历险记》(Adventures)第2729集。
这个角色由英国影星多米尼克·莫纳汉(Dominic Monaghan)饰演。
阿夫塔卜·阿克巴(Aftab Ackbar)
这位蒙卡拉马里人将军叫阿夫塔卜·阿克巴,是著名的贾尔·阿克巴上将(Admiral Gial Ackbar)的儿子。
电影上映前,阿夫塔卜·阿克巴已出现在《星球大战》正史漫画《忠诚》(Allegiance)里。
他父亲在《最后的绝地》中牺牲后,他率领一支蒙卡拉马里舰队加入了抵抗组织,继承父亲的遗志。
这个角色由本片编剧克里斯·泰里奥(Chris Terrio)配音。
布利奥(Boolio)
抵抗组织在辛塔冰川(Sinta Glacier)的线人布利奥是一名奥维西亚人(Ovissian)——这个种族是专为本片创作的,但在电影上映前,就已经出现在了《星球大战》正史小说《原力收集者》和正史游戏《前线Ⅱ》庆典版里。
这个角色由卢克·天行者的扮演者马克·哈米尔配音。
恩吉·戈尔巴(Engi Golba)
恩吉·戈尔巴是迪代农人(Didynon),原来是一名开采洛姆石(lommite)的矿工。
第一秩序吞并了他的母星后,他逃离家园,加入抵抗组织。
这个角色由英国著名创作歌手爱德·希兰(Ed Sheeran)客串。
祖顿(Zutton)
祖顿是一个斯尼维亚人(Snivvian),最早出自1977年的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
当卢克、欧比-旺和两个机器人前往94号泊位时,他在背景里与人交谈。
在《天行者崛起》中,他作为一个背景人物再次出现在帕萨纳的阿基阿基人先灵节上。
《天行者崛起》生物概念设计师杰克·伦特·戴维斯在Instagram上确认,他本人亲自客串了这个角色。
FN-2802
在《原力觉醒》中,汉、丘巴卡和芬恩刚潜入弑星者绝地,丘巴卡就用他的弩枪轰杀了冲锋队员FN-9330;在《天行者崛起》中,波、芬恩、丘巴卡和蕾伊在帕萨纳刚被冲锋队员FN-2802发现,FN-2802就被兰多一箭射死。
FN-9330和FN-2802都由英国著名音乐制作人奈杰尔·戈德里奇(Nigel Godrich)客串。
阿尔布雷克(Albrekh)
这位为凯洛·伦修复头盔的西斯炼金术师叫阿尔布雷克,西米恩人(Symeong)。
本片原创角色和种族。
巴布·弗里克(Babu Frik)
机器人工匠巴布·弗里克是一个安泽拉人(Anzella),只有0.23米高。
本片原创角色和种族。
西东·伊撒诺(Sidon Ithano)与奎戈尔德(Quiggold)
西东·伊撒诺与奎戈尔德出现在片尾大联欢的背景里。
他们俩是为《原力觉醒》创作的角色。
芬恩当时差点就搭乘他们的海盗船离开塔科达纳,前往外环。
在正史短篇小说《血红海盗船与杜库伯爵的失落宝藏》(The Crimson Corsair and the Lost Treasure of Count Dooku)里,克隆人士兵基克斯(Kix)还成为伊撒诺船长的手下之一。
一名女性第一秩序最高委员会成员
这位女性第一秩序最高委员会成员由萨莉·吉尼斯(Sally Guinness)扮演。
萨莉·吉尼斯是已故影星亚力克·吉尼斯的孙女。
亚力克·吉尼斯在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里饰演欧比-旺·克诺比。
一名男性第一秩序冲锋队员
凯洛·伦率领伦武士路过一对冲锋队员时,其中一名冲锋队员说了一句“伦武士”。
这名冲锋队员由卡尔·厄本客串。
四、可辨认的部分飞船与载具“幽灵号”与自由世界舰队
兰多和丘巴卡带着一支大舰队抵达厄西戈(Exegol)支援抵抗组织时,至少有17种飞船可以被识别出来。
它们都在先前的《星球大战》作品里出现过。
其中最著名的是动画连续剧《义军崛起》里的“幽灵号”。
我把每种飞船都圈了出来,圈中间是它们的序号。
注意,有的型号飞船不止一艘,因此同型号飞船的序号是一样的:
1、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Mon Calamari Star Cruiser)2、锤头轻型护卫舰(Hammerhead corvette)3、“自由弗吉利亚级”地堡克星(Free Virgillia-class Bunkerbuster)4、多尔尼亚炮艇(Dornean gunship)5、内布伦-B护航护卫舰(Nebulon-B escort frigate)6、VCX-100轻型货船(VCX-100 light freighter)7、MG-100星际堡垒(MG-100 starfortress)8、“鲸须级”重型货船(Baleen-class heavy freighter)9、U翼(U-Wing)10、“轻盾级”护卫舰(Pelta-class frigate)11、“瓦克贝奥尔级”货运护卫舰(Vakbeor-class cargo frigate)12、内布伦-C护航护卫舰(Nebulon-C escort frigate)13、“枪骑兵级”追击船(Lancer-class pursuit craft)14、GX1短途搬运船(GX1 short hauler)
15、纳布N-1星际战斗机(Naboo N-1 starfighter)
16、“尖牙级”星际战斗机(Fang-class starfighter)
17、T-6穿梭机(T-6 shuttle) “坦蒂夫四号”(Tantive IV)
大名鼎鼎的CR90轻型护卫舰“坦蒂夫四号”(Tantive IV)隐藏在抵抗组织基地里。
这艘飞船就是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开场出现的第一艘飞船。
当年正是在这艘飞船上,莱娅公主收到了帝国死星设计图,然后将它存入机器人R2-D2体内,再派R2-D2去塔图因找欧比-旺·克诺比,而她本人则被达斯·维德逮捕。
一切传奇都始于这艘飞船。
Y翼星际战斗机
继《原力觉醒》引入新型X翼,《最后的绝地》引入新型A翼,《天行者崛起》终于引入了新型Y翼。
抵抗组织的Y翼型号是BTA-NR2,与正传三部曲里的义军BTL-B相比,其最大加速度、时速、最高大气层速度、传感器性能、护盾性能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B翼星际战斗机
抵抗组织的B翼星际战斗机在外形上与《绝地归来》中的义军B翼星际战斗机非常相似。
“暗夜秃鹰号”(Night Buzzard)
“暗夜秃鹰号”是一艘改装的“地下密牢级”运输舰(Oubliette-class transport),长35.94米,是伦武士从监狱行星奥塞里顿(Osseriton)抢来的,后来成为伦武士的飞船。
TIE/dg星际战斗机
TIE/dg星际战斗机,俗称TIE“匕首”(TIE dagger),是西斯永恒舰队的星际战斗机,拥有高效的护盾、动力和火力。
TIE/wi改装截击机(TIE/wi modified interceptor)
TIE/wi改装截击机,俗称TIE“低语者”(TIE whisper),与凯洛·伦的TIE“肃杀者”(TIE silencer)一样,也具备一定程度的隐形能力。
履带摩托(Treadspeeder)
第一秩序履带摩托主要被用于不稳定地形。
早在电影上映前,它就已经出现在了《星球大战》正史漫画《银河边缘》(Galaxy's Edge)里。
UA-TT
在基吉米的远处背景里可以依稀看到一种全新的步行机,即UA-TT,全称“城市突击三足步行机”(Urban Assault Triped Transport)。
这种步行机根据共和国AT-AP发展而来。
其中间一条腿既可以和其它两条腿形成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也可以充当清障机械臂。
五、本片原创设定解读 帕尔帕廷的第一次广播
帕尔帕廷对银河系其实作了两次广播。
第二次广播他用的是西斯语,由布蒙·金翻译给其他抵抗组织成员听。
但第一次广播仅仅在片头梯形渐隐字幕里提及。
它的具体内容其实出现在多人联机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的《星球大战》活动中,即:“几代人的工作终于完成。
重大错误已被纠正。
眼前就是胜利之日,复仇之日,西斯之日!
”(At last the work of generations is complete. The great error is corrected. The day of victory is at hand. The day of revenge. The day of the Sith!) 芬恩是原力敏感者
电影上映后,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亲口确认,芬恩一直想对蕾伊说的话是,他也是原力敏感者。
这就解释了芬恩为什么在电影里拥有这么准确的直觉。
牦马(Orbak)
可以在不少星球找到的马形动物。
本片原创的动物。
厚甲蟒(Vexis)
栖息在帕萨纳(Pasaana)沙漠地下的巨蛇,浑身有护甲。
西斯永恒教徒
帕尔帕廷和蕾伊对决时,周围黑压压的一群人是西斯永恒教徒(Sith Eternal cultists)。
西斯永恒教徒不是西斯,大多数人甚至不是原力敏感者。
他们只是一群崇拜西斯的宗教信徒,致力于恢复西斯对银河系的统治。
电影里庞大的西斯永恒舰队就是他们打造的。
另外,在2015年出版的正史小说《余波》(Aftermath)里,出现过一个崇拜达斯·维德的宗教组织,叫“来世门徒”(Acolytes of the Beyond),就是西斯永恒教的分支之一。
在电影里杀死帕尔帕廷儿子和儿媳的欧奇(Ochi)就是来世门徒的成员。
欧奇同样不是原力敏感者。
伦武士(Knights of Ren)
几个世纪以来,未知空间一直流传着“伦武士”的传说,声称他们是一群危险的劫掠者。
第一秩序崛起后,传说似乎变成了现实。
但是,人们并不清楚这群黑暗武士到底是真的传说中的伦武士,还是仅仅假借了传说的名号。
伦武士不是绝地,也不是西斯,而是一群信仰“伦”的原力黑暗面使用者。
伦武士曾经的领袖就叫“伦”。
他对“伦”的解释是:“伦不会停下来忧虑它燃烧了什么,何为对、何为错,或它可能取得什么目标。
伦就是存在。
它活着,它吞噬,它从不表示歉意。
它就是它的本质,别无他物。
”从左到右,上图六位伦武士的名字与专长依次是:维克鲁尔(Vicrul),视自己为亡灵收割者。
阿普莱克(Ap'Lek),擅长计谋、策略与圈套。
库鲁克(Kuruk),枪手兼飞行员。
特拉金(Trudgen),战利品收集者。
卡多(Cardo),军械师与大面积杀伤者。
尤沙尔(Ushar),喜欢慢慢折磨求饶的人,赞美反抗的人。
六、对其它作品的致敬“Never underestimate a droid.”
莱娅的这句台词来自《原力觉醒》小说版和删减片段。
事实上,由于本片拍摄时卡丽·费希尔(Carrie Fisher)已经逝世,因此老年莱娅的镜头都是从《原力觉醒》未公开镜头中剪辑的。
超空间跟踪与连续跳跃
波·达默龙驾驶“千年隼号”逃离辛塔冰川(Sinta Glacier)后,利用超空间短途跳跃一路经过三个地方:台风星云(Typhonic Nebula)的巨型动物裂口(Magafauna Chasm)、伊韦克西亚(Ivexia)的镜峰(Mirror-Spires)和卡多维特(Cardovyte)和水晶混沌(Crystal Chaos)。
除了卡多维特在2013年的传说宇宙小说《严酷考验》(Crucible)中被提到过外,其余两个地方都是本片原创。
一路跟踪“千年隼号”的第一秩序TIE战斗机显然使用了超空间跟踪技术,这是在《最后的绝地》中才第一次被应用的最新技术。
先前的超空间跟踪仅仅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从未被大规模应用过。
光剑的修复与绝地古籍背后的故事
蕾伊通过原力治愈和保存下来的绝地古籍自行修复了在《最后的绝地》中被拉断的光剑及其水晶。
她在片尾还打造了自己的黄色光剑,剑柄就是她一直带在身边的长杆。
打造自己的光剑是绝地武士的必经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天行者崛起:视觉图典》第40页提到,在蕾伊保存的绝地古籍中,有两本叫《永生书》(单数:Aionomicum,复数:Aionomica),是绝地大师兼历史学家赖-利·豪厄尔(Ri-Lee Howell)编撰的。
这个名字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赖利·豪厄尔(Riley Howell)——2019年4月30日,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枪击案中,赖利·豪厄尔勇敢地拖住枪手,并用身体挡住子弹!
他的壮举救下整个教室的同学,但他自己却牺牲了。
为了纪念他,卢卡斯影业让他进入了《星球大战》正史,成为一名“永生的”绝地大师。
霍尔多机动(Holdo maneuver)
布蒙·金曾提议抵抗组织再次使用“霍尔多机动”,指的就是阿米琳·霍尔多中将在《最后的绝地》里用抵抗组织旗舰“拉杜斯号”撞断第一秩序旗舰“至尊号”的壮举。
在片尾的恩多森林卫星场景里,可以看见天上有一艘歼星舰被一劈为二,显然这也是一次“霍尔多机动”的应用。
蕾伊的绝地训练
影片开头,蕾伊在阿詹克洛斯的森林里带着头盔、用训练遥控球接受莱娅的绝地训练。
这一幕致敬《新的希望》——欧比-旺·克诺比也是这样训练卢克·天行者的。
有其外公必有其外孙
帕尔帕廷要凯洛·伦杀了蕾伊。
凯洛·伦回头就找蕾伊要和她联手干掉皇帝,共同统治新帝国。
他已经是第二次这么干了,上一次是在《最后的绝地》里。
而再往前,在《帝国反击战》里,达斯·维德也这样拉拢过卢克。
沙漠赛道
主角团乘坐HS-19货物装载运输沙掠艇逃避第一秩序履带摩托追逐的片段很像《幽灵的威胁》里的塔图因邦塔夜精英飞梭赛车比赛。
相似的招式
在基吉米,蕾伊和佐丽打斗时,佐丽最后的一个动作非常像琦拉在《游侠索罗》结尾与德赖登·沃斯决斗时的一个动作。
相似的劫狱步骤
蕾伊、芬恩和波·达默龙营救被俘的丘巴卡时,第一件事就是打坏监控设备。
在《新的希望》里,卢克和汉·索洛解救莱娅时,也是这么做的。
而且,两次劫狱,被俘的都是丘巴卡。
只不过《新的希望》里那次是假的,这次是真的。
卢克的X翼
在阿克托,卢克的灵魂用原力把他的X翼用水里抬了起来。
这一幕致敬《帝国反击战》——卢克在达戈巴接受尤达的训练时,尤达就用原力把卢克的X翼从水里抬了起来。
而且,蕾伊驾驶这架X翼时,用的呼号是“红色五号”——这正是卢克在《新的希望》里摧毁死星时用的呼号。
相似的追踪方式
伦武士团开飞船追踪主角团到基吉米的方式很像《帝国反击战》里波巴·费特驾驶“奴隶一号”追踪“千年隼号”的方式。
原力锁喉异议军官
凯洛·伦从厄西戈见完帕尔帕廷回来,对第一秩序最高委员会(Supreme Council)说我们很快会有一支银河系最强大的舰队。
多马里克·奎因将军(General Domaric Quinn)说西斯并不值得信任,然后就被凯洛·伦用原力掐到天花板上了。
这一幕致敬《新的希望》——达斯·维德在死星会议室里掐莫蒂上将。
德贾里克(Dejarik)
芬恩终于在“千年隼号”上玩起了德贾里克棋。
他第一次看到“千年隼号”上的德贾里克棋是在《原力觉醒》里。
他和波·达默龙吐槽丘巴卡老是赢显然是致敬了《新的希望》中C-3PO的经典台词“让伍基人赢(Let the Wookiee win)。
”如果伍基人输了,导致他生气,他就会把对手的胳膊扯下来。
帕尔帕廷的原力闪电被反弹
蕾伊最终用光剑反弹帕尔帕廷的原力闪电,把他彻底轰爆。
在《西斯复仇》里,梅斯·温杜也用光剑把帕尔帕廷的闪电反弹他脸上,但最后没什么卵用。
黑暗幻象
蕾伊在死星二号内部直面黑暗面的自己致敬《帝国反击战》——卢克当年在达戈巴也直面穿上达斯·维德盔甲的自己。
蕾伊又一次面对朋友身处险境
在厄西戈,帕尔帕廷对蕾伊说,你抬头看空中的一小撮叛军,马上他们就要死了。
这一幕对帕尔帕廷和蕾伊来说都是第二次经历了。
帕尔帕廷当年在《绝地归来》里就这样诱惑过卢克,而斯努克在《最后的绝地》里也这样诱惑过蕾伊。
坠入深渊
把凯洛·伦扔下深渊前,帕尔帕廷说,上次是他坠入深渊,这次得让天行者坠入。
这就是指他在《绝地归来》中被达斯·维德(阿纳金·天行者)扔下深渊。
丘巴卡的勇敢勋章
最后庆祝胜利时,玛兹·卡纳塔把一枚“勇敢勋章”(Medal of Bravery)给了丘巴卡。
这一幕是双重致敬:1、在《新的希望》结尾,莱娅把勇敢勋章授予卢克和汉,丘巴卡却没有。
2、丘巴卡其实也获得了勇敢勋章,但没有被公开授予,而且在《星球大战》正史漫画《丘巴卡》里,他把他的勇敢勋章转赠给安德尔姆四号行星(Andelm IV)的小英雄扎罗(Zarro)。
银河大联欢
片尾恩多森林卫星、贝斯平和贾库庆祝帕尔帕廷再次被打败的蒙太奇很像《绝地归来》最后银河各地第一次庆祝帕尔帕廷被打败的蒙太奇。
卢克与莱娅的灵魂
最后,在塔图因经典的两个太阳照耀下,莱娅与卢克的原力灵魂出现,对着蕾伊微笑。
这一幕致敬了《绝地归来》最后阿纳金、尤达和欧比-旺的灵魂在恩多森林卫星对着卢克微笑。
七、有趣的彩蛋斯努克和达斯·维德的声音
本片开头,凯洛·伦初见帕尔帕廷时,帕尔帕廷先用自己的声音说“I have been every voice”,再用斯努克的声音说“you have ever heard”,最后用达斯·维德的声音说“inside your head”。
这三句台词的配音者分别是帕尔帕廷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迪尔米德(Ian McDiarmid)、斯努克的动捕演员安迪·瑟基斯(Andy Serkis)和达斯·维德的配音演员詹姆斯·厄尔·琼斯(James Earl Jones)。
42年
在帕萨纳(Pasaana),阿基阿基人(Aki-Aki)每42年过一次先灵节(Festival of Ancestors)。
在现实生活中,从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至2019年第九部《星球大战》上映正好也相隔42年。
T-18
在基吉米,佐丽带主角团去找巴布·弗里克的路上,可以听到两名第一秩序冲锋队员在闲聊“T-18”。
在《新的希望》、《原力觉醒》、《侠盗一号》和《游侠索罗》里,都有类似的冲锋队员闲聊情节。
《新的希望》聊的是VT-16;《原力觉醒》聊的是T-17;《侠盗一号》和《游侠索罗》聊的都是T-15。
“The door's locked. Move on to the next.”
第一秩序冲锋队员在基吉米街头搜捕嫌犯时,说了两句台词:“The door's locked. Move on to the next.”35年前,帝国冲锋队员在塔图因街头搜捕嫌犯时,说的也是这两句台词。
2-1B外科手术机器人
在奥马·特里斯(“音乐大师”约翰·威廉斯)的身后,我们能看到一个2-1B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头部。
这种机器人是银河系较为常见的医疗机器人之一,最早出自《帝国反击战》。
绝地的声音与蕾伊看到的星空
与帕尔帕廷最终对决前,蕾伊听到的绝地声音有:欧比-旺·克诺比:These are your final steps, Rey. Rise and take them... Rey... Rise.阿纳金·天行者:Rey... Bring back the balance, Rey, as I did... The Force surrounds you, Rey... Let it lift you.凯南·贾勒斯:Rey... In the heart of a Jedi lies their strength.卢米娜拉·昂杜利:The light. Find the light, Rey.奎-冈·金:Every Jedi who ever lived, lives in you... We stand behind you, Rey... Rise.艾拉·塞库拉:Let it guide you.阿索卡·塔诺:Rey. As it guided us.梅斯·温杜:Feel the Force flowing through you, Rey.阿迪·加利亚:Rise, Rey.尤达:Alone, never have you been. Rise in the Force, Rey.卢克·天行者:Rey, the Force will be with you. Always.其中,阿纳金的声音来自海登·克里斯滕森,梅斯·温杜的声音来自萨缪尔·杰克逊,尤达的声音来自弗兰克·奥兹,而欧比-旺的声音与《原力觉醒》一样,来自尤安·麦格雷戈和已故的亚力克·吉尼斯两个人。
其他角色全部由他们在动画片里的配音者配音。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蕾伊看到的星空就是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第一个镜头里的星空。
曼达洛行刑斧(Mandalorian executioner's ax)
伦武士阿普莱克使用的武器是一把曼达洛行刑斧,最早出自《游侠索罗》,是德赖登·沃斯的藏品之一。
帕尔帕廷在厄西戈的皇座
帕尔帕廷在厄西戈的皇座造型几乎与拉尔夫·麦夸里(Ralph McQuarrie)在1981年为《绝地归来》绘制的皇座概念草图一模一样。
B1战斗机器人
在巴布·弗里克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一个B1战斗机器人,就在C-3PO的左后方。
克隆人战争期间,这种机器人是分离势力的主力军。
“I have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
在帕萨纳的一辆履带车(treadable)里,兰多说了经典台词“我对此有不祥的预感”(I got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
这是《星球大战》第二著名的台词,仅次于“愿原力与你同在。
”它几乎在每一部《星球大战》电影里都会出现:《幽灵的威胁》3分06秒,由欧比-旺·克诺比说。
《克隆人的进攻》1小时46分05秒,由阿纳金·天行者说。
《西斯复仇》7分28秒,由欧比-旺·克诺比说。
《新的希望》两次:1小时04分39秒,由卢克·天行者说;1小时21分34秒,由汉·索洛说。
《帝国反击战》59分12秒,由莱娅·奥加纳说。
《绝地归来》两次:8分05秒,C-3PO说;1小时12分46秒,由汉·索洛说。
《原力觉醒》45分46秒,由汉·索洛说。
《侠盗一号》1小时29分53秒,由K-2SO说。
《最后的绝地》3分17秒,按照《最后的绝地》小说版的设定,BB-8说的二进制语台词就是“I have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游侠索罗》1小时26分26秒,汉·索洛 说了“I've got a really good feeling about this.”兰多的造型
《天行者崛起》中的兰多造型与《游侠索罗》中的兰多造型几乎一模一样,连使用的枪都是同一把。
不过演员不是同一位。
《天行者崛起》中的兰多扮演者和40年前《帝国反击战》和《绝地归来》中的兰多扮演者是同一位——比利·迪伊·威廉斯(Billy Dee Williams)。
老年兰多的手杖顶端刻有他的全名:兰多尼斯·巴尔萨泽·卡瑞辛三世(Landonis Balthazar Calrissian III)。
康尼克斯的造型
康尼克斯中尉在本片中的服饰和发型几乎与莱娅公主在《帝国反击战》和《绝地归来》中的某几个造型一模一样。
事实上,她在《原力觉醒》和《最后的绝地》中的发型也是莱娅公主在正传三部曲里采用过的发型。
毕竟,饰演康尼克斯中尉的比莉·卢尔(Billie Lourd)是卡丽·费希尔(Carrie Fisher)的女儿。
不过,在电影里,康尼克斯中尉与莱娅·奥加纳将军没有亲属关系。
本·索洛开枪
在厄西戈,本·索洛头也不回地向后开枪,击倒一个敌人。
在《原力觉醒》中,他的父亲汉·索洛在塔科达纳以相似的方式击倒一个敌人。
有意思的是,卢卡斯影业故事组成员马特·马丁暗示,本·索洛的这把枪就是在正史小说《最后一击》(Last Shot)中,由兰多送给他的。
看来这把枪被本保存了二十多年。
“Did you hear that?”
C-3PO在全片的最后一句台词“Did you hear that?”其实就是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的第一句台词。
to celebrate the closing of our shared narrative?Disney:HOLD MY IP RIGHTS AND DISNEY+ YOU FCKING CASUAL!
一时半会儿不知道从哪里讲起。
评论 9 就避免不了提及 8,虽然我猜 JJ 接到的合同上必然有这么一条:务必把 9 拍得像是 8 从不存在!
Rian Johnson 执导的 8,最大问题倒不是对星战主宇宙设定的“取其糟粕去其精华”亵渎式颠覆(皮卡丘震惊.jpg),而是电影本质层面的智障。
把严肃人物降格为喜剧角色并再也扳不回来(cue General Hux),用无法令人信服的戏剧冲突推动主线(第一秩序的失智和义军内部的幼稚园纷争),将近一个小时的冗余支线没有对角色发展或是主情节造成任何影响(Finn 和 Rose 的赌场线),令人愕然的反高潮频率,匪夷所思的角色发展,把宏大的星战宇宙缩小到地月系的程度仿佛这两艘船之外 nobody cares 等等。
这让它不但冒犯到星战迷,也冒犯了思维正常的观众,没有半途退场是有素质的我们对它最大的尊重。
JJ 把控下的 9,虽然情节上被指责赶场,通过 A 寻找 B 最终要去找 C 的主线像是一部碟中谍,全片由复刻《绝地归来》、前传/prequelmeme fan service、机械降神、目不暇接的动作戏、让人翻白眼的宇宙版傲慢与偏见、仿佛对着银幕前的你使劲眨眼期待你回头假装 OT 粉在社媒上狂刷“看到 XX 出场/去世我真的哇的一声大哭”的煽情戏等堆砌起来,太俗以至于让观众看到了其他很多俗片的影子,仿佛一个缝合怪。
但是和 8 的混乱邪恶相比,JJ 保证了一丝质量的底线,节奏快场面大总好过无聊无用的凑时间情节,这让 9 看起来像是一部可以接受的大片。
然而实际上不是—— 9 和 8 一样,二者并非【差劲的星战电影】,而是【差劲的电影】,任何动作都造成不了后果,伏线铺到一半就没了下文,所有的角色、情节、设定、原力都是工具,它们很多看起来毫无道理,其实只为了赶紧把这部结束并抹去观众对 8 的记忆。
Rey 在开场训练后把光剑交给 Leia,认真地说等我配得上这把光剑时我再拿回来。
那么 Rey 什么时候配得上这把光剑呢?
那应该是个决定性的时刻吧!
5 分钟后她把光剑拿回来了。
Rey 在压力之下发出原力闪电击毁了第一秩序的载具,所有人都以为 Chewie 死了,和角色们一样震惊且心碎。
OH NOOOOOO CHEWIE!
天啊,这大概会把 Rey 往黑暗面推吧!
5 分钟后你看到 Chewie 嗷嗷嗷没死。
一向脱线的 3PO 说出了正经遗言“再看我的朋友们最后一眼”,搞的 OT 粉心里酸酸的想哭,别了,陪伴我们 8 集的 droid!
一转眼 R2 把备份的记忆卡给它了。
第一秩序又毁灭了一颗星球,Poe 的 ex 还在那颗星球上!
她为了义军把自己的逃生金牌让给了 Poe,然而她自己却……活得好好的。
Kylo 被 Rey 贯穿了(。
你看他之前被妈妈触及到了,临死前变回 Ben 也挺说得过去厚,然而这会不会再度把 Rey 推向黑暗面呢?
Rey 摸一摸把他治好了。
帕尔帕廷喊着“去死吧”把 Kylo 扔下了深坑和 Rey 单挑。
Kylo 在单挑结束后爬上来了仿佛一个迟到的警察。
Rey 打完 boss 力竭而死,Kylo 抱着她默默哭泣。
Kylo 摸一摸把她复活了。
没有角色发展,任何主角陷入的危险其实都不存在,请问我们是在德里吗?
Nobody ever really dies!
像是编剧在写作中随时准备写下 XX 牺牲的段落,然而是谁在耳边说,他们不可以死,死了粉丝会不高兴。
所以大家都活了。
嘿,还真是合家欢。
那么 Finn 到底要跟 Rey 说什么?
Poe 和 Rey 在开场的小矛盾到底对角色或是剧情试图造成什么影响?
Lando 和新角色的蜜汁对话是想说明他是她的爸爸还是 Disney+ 要拍衍生剧?
为什么 Hux 要因为脑残理由背叛第一秩序?
为什么义军孤立无援却可以在最后一役仅靠 Lando 和 Chewie 飞一圈就带来了所有星系的小伙伴?
为什么最终秩序只有一个导航信号而没有一搜歼星舰可以自主装载?
为什么毁掉炮塔就毁掉了一艘歼星舰?
连 Y-wing 都可以毁舰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Knights of Ren 从第七集就开始挑逗大家的神经,结果到头来只是个一无是处只会凹造型的中二金属乐队,被单飞的主唱穿着睡衣揍得爬不起来就这样没了?
这些“小”问题也好,更大的那些问题,包括【原力的蜜汁应用】和【帕尔帕廷的紧急救场】等,其实都是 9 乃至整个三部曲彻头彻尾策略失败的直接结果。
哦不,凯瑟琳肯尼迪根本就没有一个策略。
虽然前传三部曲有这样那样的问题(I don't like sand),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卢卡斯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样的电影,整个三部曲会是怎样的走向,它要解决什么问题、收起什么伏笔、表现哪些事件、塑造哪些角色等等。
而就算前传 1 的反响并不友好,卢卡斯还是坚持把它拍成了华丽的太空政治权谋科幻片,有一种古典的悲剧基调打底,并留下了诸多经典场面和名台词。
续集三部曲从来不存在这样一个计划。
不存在一个总工程师去提前规划一张蓝图、列出它要达到的目标,比如如何开发新的故事、如何让新角色引人入胜、什么样的理由导致了新反派的诞生、这个宇宙可以扩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对星战宇宙做出哪些新的添加。
我们看到续集从来没解决过哪怕任何一个问题。
它采取的是“走着瞧”的策略——我们先拍着,边拍边看,根据粉丝反应来调整剧本,反正多搞点怀旧元素大家都会来看的。
先把钱挣了再说。
于是这样的路径就出现了——7,完全复刻《新希望》,性转三人组,情怀为主,抛出问题不解决,无论是制片方还是观众都相信那些谜题可以在后两部解决。
所以 7 虽然是个复制品,但那时整个三部曲还是具备潜力的,让观众很是期待接下来的解答。
8,换导演,RJ 说哈哈哈你们问错问题了,然后给出了匪夷所思的答案,给予了 Luke Skywalker 吃屎一样的角色 arc,同时添加了难以扭转的原力应用,包括原力隔空取物、原力隔空打架、原力复活、原力网恋等等。
新 boss 被一招秒,Kylo 转了一圈回到原地踏步,炸了他妈毫无反应,义军和第一秩序的动作没有对其他星球造成哪怕一点点影响。
9,换回 JJ 收拾烂摊子。
把 8 删掉,你会发现 7 和 9 连在一起看好像也不太影响观影感受。
9 只接受了 8 的结果和一些设定,它不遗余力地消除 8 的其他一切影响包括 Rose 这个角色,并开始迅速收线试图回答 7 提出的问题。
那么去世已久的帕尔帕廷就不得不出来救场蹦迪,他简直像突然被制片人打了个电话“嗨你有时间来当个大反派吗陛下”,之后就含泪拥有了性生活和继承人和秘密建造的幽灵舰队,他失去了贞操,身体已经脏了,清誉毁于一旦(。
这就像《新希望》一样,观众被拉入了一场“咦这究竟是什么”的战争,虽然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主创本该有 5、6 个小时可以说明白。
其他一切都跟快进一样,内涵和思考是没有的,只是明天交论文了导演拼命赶死线。
就这样,180 度或是 360 度的情节大转弯旨在代表 LucasFilm 向所有被 8 气到脱粉的星战迷道歉,却也导致整个续集三部曲进一步四分五裂,逻辑和连贯性像阿森纳的防守一样不堪一击。
至于 OT 角色们付出的一切努力、达斯·维达的牺牲与救赎是不是徒劳……他们已经无暇在乎了。
新共和国的崛起与覆灭、第一秩序的诞生、Kylo Ren 的成长、整个星系的现状,这些观众曾经最在乎的重要问题,居然变成了主创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去解答的问题。
想知道细节,就去看官方小说或是等 Disney+ 的衍生剧吧。
这对观众是极大的不负责。
按照这样的标准,任何电影都无需解释任何东西,开场字幕一滚,你咽下我们的设定,老老实实看片吧!
缺乏规划,缺乏品控,缺乏真正的情感投注。
续集三部曲变成了这样一个怪物,其实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吧。
迪士尼接手后,只有 Rogue One 成为了一部出色的电影。
因为它填补的是一个空缺,没有留下被任何后作挤奶的机会,干净利落地说清楚了一个已经存在的故事。
也因为知道主角们不会有下文,所以在短时间内用心发展了这些短命角色。
而其他的星战电影,字里行间都是精明和贪婪,都只是单纯的商业计划。
IP 拥有者不再关心星战宇宙的充实和扩展,不再关心星战可以为观众带来哪些新元素、体验与启示。
宇宙本身已经不重要,他们只愿意花最小的代价、走最安全的路径,从这个 asset 身上榨取最多的利润、用陈旧的素材库唤起观众最强烈的感情。
这就是娱乐业正在进行中的事业,电影制片厂也好,3A 游戏制造商也好,它们正在把最有潜力的作品扭成一个个考虑多方利益、多个爆款元素的 project。
最理想的结果反映在年底的财报上,反映在一个又一个 PR headline 上,反映在诸位的 bonus 上。
他们才不是真心为你。
很遗憾新一代的潜在星战粉永远不会因为续集三部曲变成真的星战粉。
很遗憾本该说新故事的续集三部曲最后还是转回了老一代的家庭 drama。
很遗憾,当一部曾经代表着革新体验的作品被动变成了不断复刻自己的二手货,它竟然拥有更大的杀伤力,对过去,对未来。
当我们回看之前 6 部,我们知道有些努力是徒劳的,当我们展望未来,不知道那些改动会如何影响新的故事、新的故事是否可以在续集的阴影下起飞。
唯一的好消息是,它终于结束了。
Now, can I offer you a libation to celebrate the closing of our shared narrative?
低调安利《曼达洛人》,来自《克隆人战争》主创以下是个人感受,暴雷发言辣眼睛……。。。
啊我的天啊 PPT 【】了谁或者被谁【】并且生了娃?
(After all, the dark side is a pathway to many abilities some consider to be unnatural——所以谁说孩子不是 PPT 亲自生的呢!
陛下指不定是宇宙平权先锋!
以及听到 Empress Palpatine 我不由幻肢一硬。
我现在就要去 AO3 搜性转 PPT 文!
妖艳贱货表面白莲花议员实则绿茶西斯的陛下谁不爱呢!
(。
陛下老了就变得好懒哦,明明用光剑决斗的话那个小丫头根本不是您的对手吧,就非要用原力闪电,可不是懒得做运动?
在此推荐《克隆人战争》动画 516,老年人和年轻小伙的减压 session。
Adam Driver killed it!
我永远感谢 JJ 把他介绍给世界。
亚当司机是个无与伦比的演员,7 和 9 的 Kylo Ren 太美了我舔屏并且不接受任何反驳。
Kylo 和 Rey 不可以循环复活对方的吗?
几亿美金最终拍了个宇宙小鸡电影,Reylo 粉太幸福了吧。
存货估计能吃个 10 年。
我做好了在 tumblr 屏蔽他们的准备。
RIP,垃圾船(2015-2017),我永远怀念沉浸在垃圾堆里的岁月。
别了我的硬核船员们。
下周请跟我一起看《曼达洛人》。
This is the way. ps. 抱歉,因为一直被豆瓣禁言或删广播,我不得不放一下公众号:墨带(ink_ribbon)
本索罗出生于雅汶战争后五年,也就是恩多星上大家一起唱唱跳跳大团圆后一年,卒于ABY35年,短短三十年人生,放在星战宇宙的设定而言,yoda上千岁,楚巴卡200多岁,就连维达也活到了四十多,儿女双全。
因此本索罗怎么都可以算是一个短命的角色无误。
父亲银河鼎鼎大名的走私犯,传说级飞船千年隼号的船长汉索罗;母亲奥德朗星公主,新共和国议员,后来还佣兵自立,对外喜欢让别人叫自己将军的莱娅奥加纳(天行者)公主;舅舅绝地业界头牌,一枪崩掉死星手劈歼星舰的传奇卢克天行者…再往上就不追溯了,因为彼此也没见过,直到本索罗人生最后那刻也没见到他们对他讲过一句话,想必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了。
讲真要不是塔金老奸巨猾,密谋诱骗年轻的莱娅公主顺便炸掉了奥德朗,把人逼到绝境,把人逼出精神病,把人逼去炸死星,从雅汶战争开始,卢克兄妹被迫成长,走私汉不再营业投身革命事业,三人变身银河系偶像,肩负全宇宙希望,新共建立,业务繁忙,改变了所有的时间线,事情就不该是这样的。
容我在此打断一下:都是塔金的错!
如果…奥德朗还在,卢克没有成为传奇,莱娅从母亲那里继承女王,战事虽然纷纷,但是奥德朗还是为他们的公主举行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公主下嫁平民船长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万众期待的小王子随之诞生,获得了来自各个星系的祝福。
所以本索罗应该在王座里,而不是被摔到悬崖底。
他拥有原力,却不太在意,相对于卢克舅舅的训练,更喜欢在爸爸的飞船上玩耍,楚叔叔经常给他打野味,金骰子是他最喜欢摆弄的挂件。
爸爸开飞船的时候,他就看着金骰子一闪一闪,把爸爸的动作全部记在脑海。
不上课的时候就在家里练练字看看典籍,掌握不少外星语,和机器人也能顺畅地交流,喜欢R2、觉得3PO很烦,但是事无巨细小金人的确把他照顾地很好。
在绝地学院喜欢过一两个女孩,都因为没有表白,女孩被其他学徒追走了,他只能耸耸肩表达无奈。
(哦对了这个世界的绝地可以结婚,感情情绪有出口,人就没那么容易变态。
)卢克这边没有赢,帝国没有输,皇帝没有死,传闻还有了后人。
维达也不一定会死,背地里还给只有他知道的血亲外孙牵了线,把刚成年的帝国小公主蕾伊帕尔帕廷介绍给了上京(科洛桑)述职的奥德朗王子/议员本索罗。
维达曰:要夺取皇位,何必要靠抱摔,也可以靠抱抱。
本来的政治联姻,却因为两个孩子的真心相爱而变成了一段真正的爱情故事。
在他们的努力下原力归为平衡,银河趋于和平,内环无战事,外环无纷争,皇帝最终是死了,新共成立,本索罗继续做他的议员,蕾伊喜欢练剑,维达有了重孙成了孩子奴,汉莱开着千年隼度假难得回来,卢克则继续开办银河蓝翔技校,收养孤儿、力敏,学成一概都叫天行者,在天下间行侠仗义的使者。
——这才是该给孩子们看的太空歌剧。
写到这里我就想哭了,因为呢,事实是这样的:本索罗从出生后开始就像是被命运所嫌弃,经常能够听到奇怪的声音,怂恿他内心最黑暗可怕的一面。
爸爸妈妈觉得他是怪物,不愿意把他留在家里,直接送到舅舅那里进行封闭训练。
舅舅是个传奇,银河系最令人尊敬的绝地大师,他是不会错的,他也是最严苛的。
也许由于舅舅对自己给予了十分高的期望,所以本的课业和训练一直是所有人里强度最高,但即使是这样,那些声音、思想、低语从来没有离开过。
他觉得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崩塌,无人可说,万分寂寞。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熬到了23岁,他知道这一年很关键,母亲在议会参选第一议员,议员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
虽然久未见面,但是本索罗一直有默默关心母亲的动向。
后来他是从其他人那里知道的,莱娅被曝出了竞选丑闻,她的父亲aka自己的外公居然是帝国第二把手银河唯二大恶人之一的维爵爷。
一起的学徒开始疏远自己,舅舅也是避而不谈,母亲忙到根本没时间联系他,父亲,父亲?
连母亲恐怕也联系不上吧!
脑海里的声音令他愈加的崩溃,不断地问自己该怎么办,但作为维达的血亲,反而明朗了起来,难道自己真的是邪恶基因的隐形携带者?
本索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想要问问自己的亲外公,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堕入黑暗面?
为什么我会听到这么多声音?
你能不能帮帮我?
无数次的问,但从来没有,一次都没有,他的外公并没有回答他。
这天晚上,他睡的很浅,为了平和心气,睡前还练了两笔字,笔墨还没干,搁在一边,和他的光剑放在一起。
卢克在夜色中向他走来,卢克对他亮起了光剑……爸爸妈妈不要他,舅舅要杀他,外公不理他,同学害怕他,世人觉得他是邪恶之后。
被折磨了23年后,本索罗做出了一个他认为对的选择,他做错了吗?
他当然是错了,他错在爆发的太晚,足足受了23年的痛苦,他错在真正相信过,绝地的试炼可以帮助到自己。
他这一路走来,究竟有人帮助他吗?
有感受到爱吗?
在帕皇把最后的天行者以报复的方式摔下悬崖的时候,他是在替父辈们还债啊。
生而为天行者,所以他就该吗?
当然这倒霉孩子跟了斯诺克以后也是一样的悲催,训练更苦了,脑子里声音还在只不过变成光明的呼唤了。
这不是整人嘛!
要心智多么强大才能不精分地活着。
且不提生活质量有多差了,常年驻扎歼星舰,阳光男孩变苍白emo少年,时不时地下放做任务,一个莫的感情的杀手,最难以释怀的就是自己最亲的师父舅舅,天天接受灵魂拷问,在光明与黑暗间不断被拉扯。
直到他29岁的某一天,在例行做任务时发现自己好像爱上了一个女孩。
可是这个女孩,是他的任务,曾经追杀的目标,自己还在她面前鬼使神差般地杀死了老父亲。
初次接触就给对方留下这么个印象,所以罢了罢了,他们是不可能的。
他也没有对这段关系抱有任何多余的想法。
但命运又开始耍他,他和这个女孩紧紧相连,本想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就好,但她总会时不时在自己面前晃悠,向自己伸出小手。
本索罗就快三十岁了,没谈过恋爱,没怎么接触过女孩子,歼星舰上的女兵要不是法斯玛那种比自己还高的,要不就是看到他就转身跑的…所以,本索罗觉得自己很难。
不料没多久,心爱的女孩子居然骑着自己家传的宝马(千年隼)来见他了,内心有多么波澜壮阔,表面就要有多么毫不在乎。
女孩苦口婆心地劝,她说她看到了他们的未来,他们并肩作战,他们打败了坏蛋。
本索罗也看到了,他看到的是女孩的过去和未来,但他不能说,也说不来,话到了他嘴里总是会变得不太好听。
他只能这样表达自己——老板要杀女孩,他就把老板干掉了。
不犹豫、不迟疑、发于情感,出于本能,去他妈的原力指引,他只是爱上了她。
然而这个大龄单身男青年内心相当的清楚,他和蕾伊之间有太多障碍,立场、身份、追求、理想。
他想要建立新的秩序,让老旧的陈腐的折磨了他一辈子的全部消亡,而蕾伊一路走来一直在底端艰难地讨生活,她向往的是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的世界。
其实这本身真的是没有矛盾的,可惜的是也不知是谁灌输了他们原力有光明和黑暗,这个世界非黑即是白,因此他们只能越行越远。
虽然心里知道不可能,但是本索罗的身体还是很诚实。
在一追一逃的背景下,他接连多次求婚(邀请一起统治银河),皆失败,也能不气不馁。
蕾伊去哪里他就去哪里,蕾伊发脾气他安静地站在那里倾听也不怎么还嘴,蕾伊挥剑相向他能不亮剑就不亮剑,实在不行就挡开,绝对不会伤她分毫。
本索罗在这段关系里把自己放的多低,是最高领袖,却也是天行者家传的情种一个。
后来他当然也知道了自己和蕾伊居然是什么神仙一对,银河系不可能再找出这样一个人。
他应是狂喜的,也是异常担心的,因为皇帝要杀她,他必须为她想办法。
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事情最终没有向本索罗计划好的那样发展,也许他曾痴心妄想过与蕾伊一起打败皇帝,共同登上王座…但莱娅死了,他在世上最后的亲人也走了。
在这个强刺激之下,又接到了暗恋已久的女神告白,“我其实一直想和你牵手的,就是你这份工作我不喜欢。
”这一刻他明白了,可怜的他离飞身扑火也就不远了。
汉老父亲不是绝地,不会变成英灵,他能再度出现在本索罗面前,基本上就是大龄青年自己yy,自我对话,但是这段很重要,他太痛苦了,明明是个好人却不得不在坏人的路上一路走远。
如果父亲的角色能够再早一点介入,如果安纳金真的有原力英灵,本索罗何尝会走到这一步!
这最后不过是和自己妥协罢了,因为此时他已经做好了不顾一切为蕾伊牺牲的准备了。
不带武器就去挑帕皇的操作其实挺骚的,但是天行者就是感情用事的,从来就没有理智过。
但是最后拿双剑去PK皇帝的人,的确应该是本索罗,自己家族的恩怨情仇,就应该亲手解决。
所有的世代更应该与他同在!
他才是帝国覆灭三十年来最饱受折磨和痛苦的人,但还不是最惨,最惨是害他的是帕尔帕廷,他爱的还是帕尔帕廷,最后连命都交给了帕尔帕廷,却没人知道。
被嫌弃了的一生到了最后一刻终于知道自己也是被爱着的,他知道蕾伊是喜欢自己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明亮了,他笑的那么开心,他笑的像一个孩子,而我却哭成了一条狗。
最高领袖凯洛伦(可怜孩子本索罗),生的光荣,死的憋屈。
以命换命,也不知道是谁拍脑袋想出来的桥段。
本索罗这么好,痛苦纠结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有握住,化成一缕烟,飘荡人世间,连英灵都不是,连姓名都没有。
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这个世上不再有人记得他的那刻。
不知道蕾伊最后在塔图因看双星落日笑的那么开心是因为什么,我想她一定会永远把本放在心里最重要的地方,以她之眼看遍银河风景,以她的步走遍世界角落,而本一直在她身边。
2019.12.21
点映看完很激动,不剧透乱写一下感受和观影Q&A等等。
1)星战粉,听说媒体评分很差,我该不该第一时间去观影?
信媒体评分你还算是星战粉?
信媒体评分你还算是星战粉?
信媒体评分你还算是星战粉?
媒体什么都不懂,只管去看就好。
2)我是星战铁粉,看了会失望吗?
都是星战铁粉了,看了还会失望吗?
九部曲都追到现在了,只管去看就好。
3)最近几天没空看,容易被剧透吗?
首先确定一点,这部片子一句话是没办法完全剧透的。
那个“最大的秘密”说出来也无关痛痒,因为在这个秘密之前还有一个“更大的秘密”。
如果想完整剧透这部最终篇,大概需要一位逻辑严密口齿清晰的星战铁粉口述五分钟。
如果你不是星战粉,剧透都没办法剧透,因为都是之前的人物。
4)我从来没有看过星球大战系列,也不想补课,可以看吗?
不建议去看,请你相信媒体评分吧。
讲真,如果你没有认真看过前面的八部正传垫底,你连梗都找不到,对于一个满梗满情怀的终结篇而言,就这样去观影还不如回家睡觉呢。
5)请问屏幕选择上,有什么讲究,该不该看3D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请尽量选择黑场好的屏幕,比如激光IMAX,或者三星的Onyx LED,感受比普通屏要好得多。
因为这部内心斗争(系列惯例,涉及内心斗争挣扎的戏码几乎都与场景切换、场设、布光联动,说多了涉嫌剧透就不多说了)比较多,而且这些内心斗争的场景都很阴暗,如果黑场好的话,能更加沉浸进去。
另外一个必须提到的点是,本片的配乐和音效承袭了星战系列的一贯传统,就是很注意声画搭配,所以尽量选择沉浸感比较强的观影方式。
然后,3D效果其实不是特别明显,CG制作的部分立体感较强(这也是理所当然)如果确定要看3D的话,还是建议选择比较亮的屏幕。
6)公正点讲——不是以粉丝的立场来讲——这部片子怎么样?
没法公正。
只能这样说——“作为大结局而言,该有的全部都有。
”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完全的粉丝向电影,情怀赚眼泪作品。
因为整个系列到现在为止已经太宏大,角色与角色,事件与事件之间牵扯太多了。
即使让乔治·卢卡斯本人来拍,即使他还有精力和时间慢慢磨,也没办法做得更好些了。
第七部、第八部就已经将坑挖成这样,第九部能够做到圆回来,让铁粉爽一下,已经算是功德无量。
实话实说,其实这次去看之前,还一度担心圆不回来。
编剧上借助了星战正传漫画&小说的创意,让片子结束时至少有面子,至于里子嘛……只好靠粉丝脑内补完了(虽然是无剧透评,但还是不得不提,本片有一处漫画著名场景还原得十分震撼,至于是哪个场景相信看过漫画的同学们肯定都已经看过电影了,所以大家就心照不宣吧)。
7)九部曲终结,看完这部之后,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
其实第七、八、九有很多线索彼此之间没有贯通,加之收尾时想让所有角色、地点甚至载具都亮个相,所以第九部整体上有些赶。
如果七、八、九能够整体上重新剪辑一下,让线索理顺一下,会好上很多。
当然首先应该期待的还是第九部的导演剪辑版。
这部的时长是142分钟,比第七部长,比第八部短,但内容实际上是超载的,所以看到最后你会觉得好像在走马灯,剧情推进实在太快了。
其实整部电影的正常节奏截至掉进沙洞找匕首时都是还可以的,但如果完全按照这个节奏来,全片得要300分钟才能收尾。
今天观后讨论时,觉得似乎应该像哈利·波特系列那样,将最后一部分个上下,这样才能将一切从容不迫地交待清楚。
当然,既然片子都已经上映了,说了也是白说。
8)标题是什么意思?
英灵殿里人太多?
真的,英灵殿人满为患了。
而且还一如既往的很随便,这次更是……(我总觉得“他”还是会偷偷翻个白眼,真的,全片“他”出现的时候我一直都在关注,最后……毕竟是无剧透评,还是留个悬念吧)
最后作为星战铁粉验明一下正身,深度评不打算写了,怕刹不住奔十万字去了…… 二刷或者之后想到什么还会在这里继续补充,观影愉快!
1)有时我会想,一名星战粉对一部星战电影的真正诉求究竟是什么?
怎样才算是星战粉?
在我个人而言,恐怕只是单纯的对这一系列电影的喜爱。
我对于电影多半时候都是苛刻的,但对于星战却一向是很宽容的。
当然,也有认为绝对不应宽容的星战粉,怎么说呢……我觉得都挺正常,我还认识只认正传四、五、六,连前传一、二、三都深恶痛绝的朋友,这也没什么。
之前的《地狱男爵》和新版《捉鬼敢死队》之后,我也了解到自己的宽容是“只要基调感觉对,一切问题都可忽略”的那种,宽容或许带来一次粗糙且不可细究的狂欢,或许只是沉浸在某种情节、人物与结构的简单对位法则上,哪怕仅此而已,在私人观影的观念上也是值得的。
了解我的人知道,星战始终是我最爱的科幻系列电影,甚至早已超出电影的范畴,极为细密地融合到了我的生命里。
因此,这次完结究竟代表着什么,是否真会就此迎来一个彻底的后星战时代,可能其意义仅在今晚并不会——甚至可以说是绝对不会完全显现。
第九部的结束,效应大概是漫长的。
2)忽然想到,让星球大战不要进入2020年代,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大家刻意在回避、不愿去阐明的隐喻呢。
现在觉得卢卡斯也不重要,JJ也不重要,最近的曼达洛人不重要,之前的外传电影不重要,故事本身不重要,星战乐高和书不重要,仿佛真的沉浸到那个宇宙中去了。
“沉浸”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做得到这一点的电影,大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它可以冲破一系列僵化到可以随时拿来套用的体系与标准,如同黑塞的短篇小说《画家》那样很有点自然主义的主张。
可惜,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少了。
有一段时期特别迷恋铅黄电影,可能算是一个典型。
3)关于最后的原力平衡,我尽量说得不剧透一点,建议看完后再来琢磨这一段:首先,星战传统,大错洗白英灵殿,所以某人A最后注定是英灵殿,不可能活。
有人问某人A掉下去为什么不死还爬上来,因为原力没平衡啊差一点就平衡了。
某人B最后大战过载假死了,我曾一度以为某人B也会去英灵殿,但后来想想,那时还不算彻底平衡原力,其实需要某人A的那一下,因为去英灵殿实际上就是在原力平衡,注意某人A去了某人C躺尸才跟去的设定,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不是随意安排的——实际上,死星残骸海大战时,某人C用原力改变了战局,某人C的原力也纠缠进了某人A&B的原力之中,所以最后宇宙要取得原力平衡状态,这个结局安排反而是必须的。
关于“为什么某人C那一下就死了?
”这个问题,也要结合某人C直到最后某人A去英灵殿才跟着一起去来考虑。
于古有征,一个通俗的解释:某人C用自己的全部原力实现了对某人A的劝诫,并且一直陪伴着某人A,直到某人A彻底洗白,救回某人B,平衡原力,舍身取义了,才英灵化。
所以那时候不算是死了,而是以原力的形式陪伴着某人A。
某人A在对战大BOSS时拿的是某人C的光剑,所以最后也还是天行者兄妹战胜了大BOSS,继承了先辈的遗志。
至于某人B的这个身世,早在前传最开始时就有交待,原力的不平衡状态本就是因为巨大的原力前往绝地和西斯这两极,极的一支是帕尔帕廷,另一支是天行者。
这两支的血脉原力都巨强大,所以第六部结尾时相当于留了天行者家族两个绝地,细究起来,原力根本不算是平衡了。
其后卢克搞什么新绝地学院,其实平衡也是倾斜了的,真正的平衡是不偏不倚,恰如本片结局。
4) 黄色光剑。
首先要阐明光剑的原理:核心是凯伯水晶,它对原力有特殊反应,匹配的水晶则会向它的适格者发出吟唱,并转变成彩色。
Rey之前用的一直都是别人的光剑,作为最终的原力平衡者,考虑到她的身份,几种颜色混一混成了黄色,它本身就是原力最终平衡的一种影射。
我很喜欢结局那个回到原点的“回应”(后面这句话应该不算剧透,因为毕竟是系列终结,走向大致大家也都能猜到,总之先预警一下),没有俗成“办个新的JEDI学院”这样,将两把光剑埋了有纪念的意思,也有止戈为武的境界。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钱老板转载请注明出处《星战9》扑了。
虽然说星战系列在中国院线的处境向来是"改档提档删档您随意,反正我谁都打不过"。
但上映六天票房才刚刚破亿,也实在是有点过于悲惨。
而全球范围内,《星战9》的票房表现也没好到哪儿去,后传系列最差。
《星战9》内地票房,图源艺恩数据口碑更是一言难尽。
豆瓣6.6,IMDb7.0,烂番茄的媒体新鲜度只有55%。
推特上甚至还有不少人发起了“感谢RianJohnson”(《星战8》导演)的话题,认为对比之下才发现星战8的优点。
这话题还冲上过推特趋势榜第二。
奇怪的是,《星战9》的烂番茄观众新鲜度并不低,有86%。
评价的人数还不少,四万多。
那么问题来了。
《星战9》到底差不差?
值不值得看?
为什么还是有观众给它打高分?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部星战终局之作——《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
先说值不值得看。
如果你没看过星战前面的电影(至少是正传三部曲+后传两部),或者是看过但并不喜欢,那么我不推荐你去看《星战9》。
如果你看过并且喜欢,那么《星战9》就绝对值得一看。
因为不管《星战9》有多少人批评,评分多么低,它依然算是老星战人物的告别之作。
况且告别就这么一次,以后大概也不会再有了。
预警:下文涉及剧透作为一名看完了星战所有电影的入门粉,我几乎是哭着看完《星战9》的。
总结起来,哭的原因主要是这么两个:对于旧星战的多处致敬,以及旧星战里人物的悉数退场。
说白了就是卖情怀。
前半段还好,无非是一些细节或者情节上的致敬。
比如熟悉的楚伊下棋、熟悉的原力锁喉、熟悉的上敌军飞船上救人、熟悉的"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熟悉的沙漠飙车......
《新希望》然后大概是从中间汉·索罗的出现开始,影片开始甩出一颗颗重磅催泪弹。
汉·索罗对凯洛伦说出的那句"我知道",当年他在被碳凝前也曾对莱娅公主说过。
《帝国反击战》卢克用原力把X翼战斗机从海里托起来,对应的是当年尤达大师教导他时,他未能完成的任务。
《帝国反击战》而最后蕾伊来到塔图因星球埋下光剑,站在荒漠里看向远方的两个太阳时。
当年,卢克也站在同样的地方,眺望着同样的景色。
恐怕那时候,对自由和冒险的向往就已经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这是这场梦开始的地方,也是这场梦结束的地方。
《新希望》还有莱娅公主的死、C-3PO的"最后一眼"、楚巴卡曾经没有拿到的奖牌、卢克英灵的空手接光剑......每一个都足以让老粉暴风哭泣。
《新希望》但。
被感动了,并不代表对《星战9》满意。
让观众哭,很简单。
让观众哭完后还能回味的,才叫用了心。
举个栗子,最后的大战。
让一艘战舰被击沉,先做铺垫。
给几个抵抗军们乘坐的小战机和最终秩序的庞大军舰对比的镜头。
给抵抗军首领波一个沉思镜头,放慢速度,抽去杂音,只留下抵抗军的呼喊与细语。
然后让镜头有意地跟着芬恩绕过一艘军舰(视觉阻碍,为了豁然开朗的效果而设置),看见了——密密麻麻的援军战机铺天盖地而来。
再配上个情绪渐起的音乐,你想不哭,真的很难。
而"为什么抵抗军会来救人"这个逻辑上的苍白之处,就被技巧的纯熟给偷偷掩盖掉了。
另外这技巧也不是导演发明的,而是自1916年就出现了的模式:最后一分钟的营救。
而且,能让人触动的,几乎都算是老星战的情怀戏份。
新星战有多少戏份能让人真心实意的触动?
几乎没有。
因为新星战三部曲本身就充满了很多矛盾,特别是《星战8》和《星战9》。
你要讲《最后的绝地武士》?
那不好意思,我要讲《天行者(绝地武士)崛起》。
《天行者崛起》其实看的时候还好,因为情节编排过于密集(这也是个问题),让人没有太多时间去想其中的矛盾。
顶多也就是当时觉得有些奇怪。
但看完电影,冷静下来之后,再去想其中的情节,就会发现很多都自相矛盾。
《最后的绝地武士》比如波。
他虽是抵抗军,但他的出身是走私犯。
所以他的性格被设定为偏向于鲁莽、爱冒险。
这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在《星战8》中,电影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他从一个冒失的飞行员变为懂得顾全大局的将领。
而在《星战9》中,他好像又变回去了。
一出场就很酷炫地飞坏了飞船,然后和蕾伊打起了嘴炮,说她不该留在岛上搞训练。
最后的援军支援,靠的也完全是在赌博。
这哪还有一点将军该有的样子?
《天行者崛起》还有芬恩的感情戏。
在《星战8》中,他结识了亚裔女孩罗丝,两人都已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中亲上了。
然而在《星战9》中,这条线搁浅了。
还不是直接砍掉,而是让两个人都出现,但两个人没有交集。
倒不如直接砍了呢。
这就像端出来一个瓜给观众看了看,然后又拿回去,锁在了透明玻璃柜里。
难受。
《绝地武士崛起》在整体故事架构上,后传自身的矛盾也很明显。
《星战8》是有野心的(《星战7》就不说了,基本是照着《新希望》重新拍了一遍)。
所以在电影上映后,口碑形成了夸张的两极分化。
当时,单就这部电影来看的话,导演是想把星战从旧有的观念中拉出来。
虽然卢克的突然畏缩让很多人十分出戏,但也并没有到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步。
当年欧比旺邀请卢克一起去解救莱娅公主的时候,卢克也曾退缩过,他说:我还有很多农活要干......
《新希望》
《新希望》再后来,尤达大师劝他完成绝地训练后再去找达斯维达,他也是救人心切,不顾劝阻地奔向了敌人的圈套,差点GG。
还好是莱娅等人最后把他救了下来。
PS:现在想想,那时候卢克使用技能"原力传话",或许也算暗示了莱娅能够运用原力。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莱娅感知到卢克的话所以,卢克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绝地大师,他更不是神。
他也是有可能害怕,有可能恐惧的。
只是因为《星战8》里对卢克转变的原因交代得太仓促了,所以显得十分突兀。
另外还有其它的诸如原力的解释、原力敏感者的范围普及等改动,这里就不多提了。
总之,《星战8》里透露了导演想要创新的苗头。
《绝地武士》这其实是个好事,不破不立嘛。
然后《星战9》带着浑厚的原力巴掌呼啸而至,把我扇了个一脸懵逼。
它不仅仅是把《星战8》给拍回了《星战7》的世界里。
也把整个后传,拍回到了老星战六部曲的故事框架里。
本以为可能变成小人物的崛起史,没想到最后还是变成了家族情仇。
《天行者崛起》对抗的双方没发生变化。
反派依旧是帕尔帕廷,前传正传中的最大反派。
在《星战6》中被醒悟的安纳金扔下了飞船,正常情况下是被认为已经死了。
正派依旧是"天行者家族"。
凯洛伦不用说了,而蕾伊虽然姓帕尔帕廷,但后面教她养她的,仍然是卢克和莱娅。
连对抗的层次,也没发生变化。
先得克服自己内心的黑暗面,然后让处于摇摆位的凯洛伦回归光明,最后逮着大反派帕尔帕廷锤。
《帝国反击战》中,卢克也和自己对打过但当年帕尔帕廷好歹也算是小占上风,只是最后败于突然觉醒的安纳金。
算是个意外。
那已经很惨了。
如今蛰伏多年,也不知花了多少钱多少时间,建造了最终秩序军团。
自己还吸收了凯洛伦和蕾伊的生命原力,蜕皮重生。
那一瞬间,我还以为他会超级难打。
《绝地大反击》毕竟,他的设定已经是手中一道光,飞船全遭殃。
他也成了所有西斯的结合体。
看起来特别厉害的亚子。
然后,被所有绝地的结合体用大约10秒的时间打败了。
之所以时间是10秒,很可能是由于蕾伊得先念完台词。
这不像是光明力量与黑暗力量的对抗,更像是前者对于后者的单方面殴打。
而光明的力量来得如此轻而易举,甚至是有些理所当然:你只需要相信就好了。
要解释?
别问,问就是原力。
《绝地大反击》原力可以手抓飞船,原力可以起死回生,原力可以隔空传物......反正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可以用原力掩盖过去。
虽然说这些设定都能在星战漫画中找到出处,但对于未作交代的系列电影而言,用原力来解释一切实在是太偷懒了。
就像是故事编不下去了,原力来凑。
还记得队员问芬恩,为什么知道信号源在主舰上。
只见他屏气凝神,随着镜头的缓缓推进说道:I have a feeling.我服了。
他在沙漠里想对蕾伊说的话估计也是这句话这也不能全怪导演和编剧。
后传三部曲,就像是想用三部电影的时间,去讲前传后传六部电影的事情。
比如说,凯洛伦。
其实他对于蕾伊的感情,算是后传中最为新颖的一点,也有迹可循。
虽然两人亲了,但我没有觉得那是出于爱情。
凯洛伦是孤独的。
从《星战7、8》中莱娅和汉索罗的对话中就可以得知,他们或因为工作或因为性格,对儿子太过忽视。
后来卢克自发要当他的师父,算是填补了他的父爱空缺。
但卢克却有那么一瞬间被凯洛伦的黑暗原力所吓到,而刚好那一瞬间又被他给看到了。
他这才堕入了原力黑暗面。
而蕾伊是那个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他的人。
因为她深知那种孤独滋味如何——从小就被迫与父母分离,每日幻想着他们还能回来。
本来是挺感人的一段关系,但后传对于凯洛伦的背景交代太过于零碎。
你要么就和前传一样,把凯洛伦的背景故事完完整整讲一遍。
不用三部电影那么长,因为前传里的政治角逐成分已经被后传抛弃了。
要么就和正传一样,一开始就让凯洛伦坏个彻底。
等剧情发展到中间的时候,再开始加入一些他背后故事的留白和暗示。
但后传选择了站中间:一开始就让凯洛伦陷入纠结,但他纠结的情感铺垫又不足。
所以很多粉丝称他为中二少年。
所以凯洛伦向蕾伊伸出手,和达斯维达向卢克伸出手相比,差了一个量级。
总地来说,又要填新星战的坑、又要告别老星战,却只有142分钟给导演发挥。
所以《星战9》最终还是选择了打更加保守的情怀牌。
但是,情怀可以被消费,但不能永远被消费。
情怀也是需要充电的。
打个比方,如果新三人组接下来的故事够精彩、够好看。
那么十年后,他们自然就成了情怀。
只有不断创作出新的、好的内容,一个IP才能经久不衰。
星战值得如此认真对待,还望迪士尼且拍且珍惜。
文/钱老板
四十多年了,有人太希望以一场资本的盛宴结束这段历史了。
大量的票补跟卑微的分账姿态无不透出迪士尼在渴求小资本撬动大票房的想法,超多的宣发配上黄金档期,到处点映,送礼物开业大酬宾,诚意十足,IMAX拍摄,3D惊人特效,杜比厅门一关震得人耳朵发麻。
仿佛家里最爱的那个小女儿遭遇了强奸,却举国欢腾。
学电影的,有时真的很难跟一个自己喜欢的IP割裂开,去评价一个东西,但星战9的表现实在是让我冲进大脑垃圾桶呕吐不止。
不知道迪士尼总裁第一天上课时有没有人跟他说过做一个好电影除了资本要雄厚和产业链的完整性,还要对电影本身内容进行强势把控。
要骂前传正传,我想最该骂的大概还是台词和某些节奏不适,卢卡斯朋友天才的局限,莫过于那些类似I HATE SAND惊人台词给我们的嚎啕大笑,我承认卢卡斯的镜头语言也不好看,但也没见别的好看到哪去。
我的意思是,至少剧作是正常的。
影片一开头,就直接展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人物矛盾关系。
对于台词的“玩笑”与“真的矛盾”之间是一个分寸问题,对于一个特效科幻片来说,演员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是不太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的,所以这个时候导演几乎就是不出镜的演员、一个讲戏的支柱,于是,开篇波和蕾伊的关系从开篇有关于bb8与千年隼莫名其妙的争吵起步。
我不知道它是想表达两人之间已经有了矛盾,还是玩笑意味的拉近距离,至少从他们看对方的表情来说是真的挺生气的。
接着蕾伊进行了一两句抱怨,有感觉到编剧想要开始塑造一个人物关系反转正的“战友情”中的相互理解与磨合,但很遗憾这个铺垫几乎等于你朋友跟你说“下次请你吃饭”。
之后在歼星舰之上芬恩也完美展现了对女主人公的关心而波却紧急理智心系楚伊,已经画出了也许要开始吵架的大饼但却被“共同理想”完美压制,我能说什么。
莫名其妙还是功底不够? 剧作上片段无力感非常之重。
蕾伊在进行训练且异常艰苦,像JJ一般实在没有实力的导演都会聪明的选择一大段蒙太奇让自己不精求稳。
而在这一坨无聊日常中想要凸显蕾伊对光剑的使用不熟练和她内心的不自信与恐惧,这是完全不足以支撑的剧情结构。
拜托,不要说时间不够这种屁话了,你是外行,导演不是,打个全世界都知道的比方了,《辛德勒的名单》两分钟长镜头能让一个投机商人自傲聪颖且决断力执行力非常强的形象入木三分,我给你十分钟了,你表现出什么了?什么都依靠官方小说及漫画体现,那拍这两个小时的声画垃圾有何用? 类网游感及不成熟的套路叙事解构简直又是一场巨型灾难,太随意了,每十分钟就能遇见一个天大的巧合或者随随便便打败了对手,如果原力这么厉害可以疗伤得如此完美无缺,那么我想达斯维达有必要一直穿维生服吗?直接原力治愈就好了啊?不说重新变帅,把肺治好也可以?我看芮捅开罗也捅的挺关键部位的啊。
如果原力已经自己开始自然演化了,那请麻烦你他妈的给我讲出来。
电影不仅是一个多维度叙事空间,朋友。
如果这只是普通的商业爽片,那倒没有评论的必要,我不会浪费时间在这样一部电影身上,只因为它偏偏是《星球大战》,骂声连篇跟依旧赴死走入电影院相辅相成真的是IP的一大后工业时代特点,作为imdb几十年来榜上有名,票房奇迹榜的宝座王者,为什么那么多人尽管过了很多年,依旧会去赴老去的魔岩三杰的音乐会是一个道理。
电影自身其实是很复杂的,其自身的社会空间和寓意空间都需要功底去表达,通俗一点说就是“精神”,你要说《肖申克的救赎》是“闪烁着自由的光辉”,那么也有一个自由年轻冒险的少年英雄梦属于《星球大战》,阿迪达斯花了三十亿来买品牌营销缺失的经验,我想《星球大战》也需要。
对,我的意思就是说后传的创作意义不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而是努力奋斗辣我眼睛。
除开剧作糟糕的打副本式“网游感”,还有个非常难看的感情处理必须提提。
波似乎和那个头盔妹有一腿。
可以,没有问题,我们都知道这是标准的好莱坞爱情模式,如果你的电影看得足够多,那么你会觉得女孩拿枪顶着男孩的头恨声道“我恨你,你抛弃了我”这个剧情简直万用而且经久不衰,但竟然不是我想的标准剧情之头盔妹与波共同经历了某件足以让他们共赴黄泉的惊天大事,尽管鸿沟依旧却难以抑制曾经对于这个灵魂产生的爱意,纠结之下却也依旧选择为爱人牺牲,给予他自己最宝贵的第一秩序队长的徽章。
如果生离死别表现得好没准还能在剧烈的爆炸、飞船的警报声中赚得观众几滴眼泪,可惜在被蕾伊用主角之力疯狂鞭挞后,头盔妹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你4ok的喔。
有人肯定会反驳我了,说人物那么多,怎么可能全部顾及到呢?拜托,你是外行,导演是内行,需要我说几遍呢亲。
《甜蜜蜜》一屋子的人,几分钟,足以勾勒出情根难去的姑妈、开朗重情且市井的老外,甚至都不需要语言,一个可爱的妓女的形象跃然而上,好导演就是有这样的力量,会在张曼玉痛哭的脸旁边让你慢慢地思考这群来到香港讨生活卑微市侩的人的故事。
头盔妹的存在可能是为了“家国情怀”。
同样如此,3po段也是讲的这样的感情,看预告片时我确实难过极了,但真的坐在电影院里却尴尬得无法言喻,因为这真的不是一个可以设置笑点的时刻。
机器人在星战系列中一直是以友人形象存在的,这样的对待会很容易产生对最后3po决定牺牲自我成全胜利这一决断的迷惑感,非常缺乏力度,拜托你们不舍的话多说两句,而不是一直在开玩笑,很尴尬。
尤其是对3po有可能回复记忆的暗示简直是巨型败笔,不愧是迪士尼?脑子好使点的编剧都会把3po的回归当做一个巨大情节转折点或是振奋人心的推动作用场景,狠点心的就直接没有3po了。
就像楚伊假死时真的有脑子的人都会知道,哦,你拍得这么轻描淡写,肯定没死呗。
星战系列的最后一对cp,蕾伊和凯洛伦的关系也比较令我迷茫,恕我直言,从惺惺相惜的对手到激情接吻的恋人之间的情感是他妈的该有个鸿沟的,你不能因为他们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就随意让他们接吻,既然都是对手,知道对方的过去还相处了很多年,那达斯维达和欧比旺怎么不接吻?第八部时,他们给我的感觉还是蕾伊开始理解这个反派的过去,但却又在他杀死父亲后觉得这就是个没有感情的鲨手,离真正感知到他是官方小说里那个“破碎的男孩”还是有一定距离。
在与“爱情”的跨越中实在少了一个重要的催化剂,同肩作战并不能算,说不过去,都是一男一女并肩作战,那阿索卡跟安纳金怎么不接吻?如果只是“二元的吸引”,那哪吒跟敖丙怎么不接吻?抱歉,在我看来,他们进展实在太快速太势利了。
因为才得到便失去,这是最大的意难平与残忍,蕾伊也许都忘了当年那个给自己续命的男孩,你还每每想起就哭得肝肠寸断。
从我自己的专业来看,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接下来会是含有私心的内容。
我想谈谈凯洛伦。
————————分割。
下面的都是私话。
不接受辩驳那种。
———————— 迪士尼画了一张脸谱,上面写着悲催、必输、易怒、反派。
在这上面它用红笔写了凯洛伦的名字,于是这个纯粹的迪士尼原创人物就这样诞生了。
他没血没肉,78电影里表现得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小孩,什么银河系大反派,放屁,一个芬恩士兵都能把他打到,他破坏公物,迷恋自己的姥爷,黑暗面小公主形象深入我心,这样的人物塑造糟糕透了,如果没有看小说,我甚至都不会专门来谈谈他。
他算是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母亲牛逼,舅舅牛逼,但莱娅对他的教育却糟糕透顶。
父母谈起他的时候,就像谈起一个可怕的怪物。
他接受了。
他被送到了卢克那里,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他看见卢克想要杀死他,于是堕入黑暗面。
成了斯诺克的徒弟后,他就当了工具人,跟蛤将军抢戏,过一点也不好的生活。
我觉得蕾伊的出现更像是让他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他想要让她和他一样但也想和她一样,他心里有很深很谦卑的温柔,只是强大的原力能力实在太令人被孤僻了,无法让他在最好的时候学会去表现。
莱娅期待他和自己一样清醒,卢克期待他变成下一个克隆人战争版安纳金,只有爸爸是唯一对于天行者兄妹迷惑行为不知情的人。
但已经太晚了。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对蕾伊下过杀手。
他做了恶,被人鄙视,力量强大,也令人畏惧。
他可以说把自己能学会的温柔都交给蕾伊了,他其实渴望被原谅,在最后其实也原谅了其他人。
他说过很多遍回不去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软弱,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掩饰畏惧,他没有办法了。
于是从悬崖下边爬上来之后他把从没想过伤害的女孩抱在怀里,把自己的生命和最后一个释然的微笑留给她,因为他的意义已经走到终点。
自此,本索罗工具人的一生也就这样落幕。
然后,我也想谈谈安纳金。
作为一个只有一句话戏份的人,安纳金的唯一台词可真是令人吐血两升。
蕾伊,像我一样平衡原力,hello,兄弟,你平衡了吗?要点b脸?PPT活着的事情再明显不过了,原力没有平衡呗,什么叫像我一样?PPT还有两个不成? 我再说明白一点,很简单,安纳金不是天选子。
真的很好笑,这辈子顶着天选子的名头过活,被给予期望,被带离塔图因,甚至在欧比旺看着他在岩浆火焰中挣扎时说的也是这样的话,你是天选子,你怎么能这样?因为你是天选子,你不是人,你首先是天选子。
因为你是天选子,所以你的命运会使你不只是属于自己。
接着因为这个名头被束缚了一生,当绝地,被PPT觊觎,当西斯,最终救下儿子命丧黄泉。
然后你告诉我,这一切都是假的。
这是个误会。
如果我是安纳金,我不能接受。
我不是安纳金,我也不可以。
如果说凯洛伦的悲剧来自于原生家庭,那么安纳金的悲剧就来源于时代,来源于他强大的原力能力和天选子的名头。
如果读过小说你才会知道他为了这三个字吃了多少苦。
校园暴力,自傲自信下的极度自卑,安纳金的童年跟青春期差不多就是一团乱麻,这个敏感的小孩一眼就能看出师父什么时候又双叒叕在想奎刚,他对来自同期学徒的恶意无疑也是可以很好察觉。
仿佛你班上那个出身垃圾家里没钱却天赋异禀被称为“年级上唯一一个清华“的插班生,他遭遇的一切语言暴力比揍他一顿更伤人。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所有人都说他是天选之子,他是被命运推上风口浪尖的刀尖角色。
可他是吗?他不是。
他只是别人的垫脚石,别人炉子里的煤炭,燃烧自己,一辈子都在痛苦,因为一个不是他的名号的东西,因为有人相信他可以做到这一切。
他终于死了,在我看来,这一辈子真的不传奇,像个大笑话。
不过是一个较为强大的原力使用者而已,不过是担当了别人的责任,时运不济罢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 很好。
迪士尼,我可去你妈的。
我的观影感受以及再说说女权。
可以讲,《冰雪奇缘》打响了“迪士尼新世纪女权”的第一枪,从媒体价值观方面来说,它做得完美非常,以传统的颠覆、优良的产品周边附着能力以及完整的资本链撬起了中国市场,以至于2上映后也后劲未消,粉丝黏着力非常强,其中“女权主义”的成分可谓是独占鳌头,甚至都下渗到了传闻中的小镇青年阶级。
先回忆一下迪士尼的公主历史吧。
虽说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重建一直是个影视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但它本身的“出身”方面的营销也绝不可缺失,从男人的附属到稍微有意见,再到追求独立自由跟完全不需要王子、王子甚至可以是坏蛋的演变,风口已经迎来了线上路演、cp式宣发、女性经济的浪潮,如果再不抓住这些机会,中国市场就再很难再次被接受和打开,而在撞上叶问、冯小刚新作的星战9中,很明显的,我只能看见迪士尼的懒惰与无知。
星战系列在中国一直不瘟不火,除了老生常谈的“错过最佳进入时期”的历史原因外还有一层有关信息内容的文化折扣,作为新长成的一代人,大部分观众其实都非常熟悉《雷雨》、《夜宴》这种比星战系列更刺激的家庭伦理大戏,对于这个实质性伦理片来说可谓是不小的挑战,科幻片市场尚未成熟的现代中国市场,任何一点时代冲突都足以掀起票房和话题的浪潮,但很明显的是全是聪明取巧的星战9并没有裹挟好这些重要元素,依旧书写着它糟糕的内容,输出一个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何为女权。
女权主义,其实是个促使女性追求独立精神,不依附任何人而进行自我提升的好东西。
非常人道主义化的,充满着女性特有的柔韧和不屈,这正是一个方便的时代主题。
众所周知美国没有电影审查制度,但事实上是这样也不是,因为他们会自己审查自己的电影,维亚康姆与迪士尼分手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有关于影片的政治倾向及暗喻的争论,批判执政党的电影不少,《刺杀肯尼迪》之类的阴谋论也可以公之于众,但很明显的是如果你大大咧咧地侮辱了你不该碰的人那日子将会变得特别难过。
所以,从形象作用的角度说,我十分可怜蕾伊这个角色。
她本来有机会变得有血有肉的,会害怕,会愤怒也会自卑。
她承载了迪士尼疯狂的政治正确和超现实主义女权,用来表现它正确的废话和没用但正确的废物事情。
一个女主角提着她迷了吧唧的光剑大杀四方,获得胜利,得到“男人的牺牲”而完成对世界的救赎和自我实现,她,要成为迪士尼2019年和环保女王艾莎齐名的“独立女性”。
不懂就问,这真的是“女权”吗?
抱歉,不见得。
从新三部曲开始的第一幕起,她就一直在贾库捡垃圾,人物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与困境状态,而并没有任何一个有关于反抗的人物动作发生在这个贫穷的捡垃圾女孩身上,直到有一天一个机器人从天而降成为了她的同伴,剧情才得以开始。
此时,她依旧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了这个剧情的发生。
如果说要与正传ep4进行对比的话,这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东西。
卢克的故事中得到投影的请求其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求告”剧作模式,同样的也可以参考《关山飞渡》,小卢的行为是有动机的,因为他想要冒险的生活,17岁了还拿着飞机模型biubiubiu,他在人物关系上处于主动地位,但是苦于被叔叔婶婶的农活作为“情节障碍”压在塔图因。
而蕾伊不一样,她巧到旁边就是千年隼都不早早开着走,受到芬恩的求告后她更多的是被帝国士兵逼上了千年隼,当了反抗军,这就是本质区别。
有人说,她凭什么用断手剑,凭什么说自己是天行者。
好,这又是个“女权问题”。
首先,我不怪罪这个角色,因为她根本不能被称作女权的代表,她怎么得到这把光剑的?
别人塞给她的。
她几度想把这玩意儿还给卢克,还给莱娅,甚至烧掉,很好的体现了一个人最大程度的软弱:害怕自己。
但却都被人坚定相信,握着光剑柄把它还给了她,来吧蕾伊,你配得上它,它在召唤你。
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劳而获”,很多女孩子都很崇拜《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因为她和蕾伊最大的区别就在她一直很难却都始终处于主动的位置,在剧情上她是正面相对,推动剧情,而蕾伊则是被剧情裹挟,裹着裹着,神器、力量、爱,扑面而来。
作为“最后的绝地武士”,大决战时收到了来自绝地拉拉队的振奋鼓舞,垂死病中惊坐起,残忍杀害恶毒女配PPT赢得战争。
诚然,开篇就演了一小段儿蕾伊训练的场景,你就说她已经是个比较厉害的绝地了吧。
但请回望十几年前议长办公室内,四位绝地大师被杀到只剩一个温杜苟延残喘,如果蕾伊可以强大到一下就把PPT搞到骨灰碎裂,那么也就是说她的实力已经超越了四位绝地大师的总和可能还要外加一点,却以一个称莱娅这个半吊子原力使用者的人为师父的徒弟的身份。
你觉得,合理吗。
安纳金,凯洛伦的正牌姥爷,一个会为了救自己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父亲,选择了蕾伊进行鼓励,而非试图拯救误入歧途的亲外孙。
这非常令人窒息了,这真的不可以怪罪蕾伊,因为,天行者这个姓氏,卢克、安纳金、莱娅,他们早已默许了啊。
女权是一个趋势,一个潮流,必须要维护的基本权益。
但不是影响电影艺术的大标准。
女主角被打败,受到伤害,一次次跌落尘埃并不是歧视女性,她会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真正不再害怕自己的黑暗面,正视内心,拯救这个被战火摧残的银河。
而不是一味开挂,顺风而行,她的痛苦比起为她续命的人来说不值一提,她的冒险像有保险机制一样轻松。
一个本可以成为第二个卢克天行者的女孩成了女权的助推器,被剧情推着向前跑向胜利的卢本伟,比起称呼她蕾伊天行者,我更想叫她迪士尼工具人。
想要的一切都不劳而获,抱歉,这才是真正的歧视女性。
引言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几乎是本能地在豆瓣上打了四颗星,但却没有四颗星的喜悦;想趁热留下几句新鲜的评语,但却顿觉乏善可陈,只能在四颗星上留下两个字:“保守”。
回到家中,越想越郁闷。
在看了一集《曼达洛人》,打了一段《星球大战绝地:陨落的武士团》后,我怒气冲冲地回到豆瓣上,手起刀落——把四星改成了三星。
还是没忍心下死手哇。
以上,就是一个铁杆星战迷真实的心路历程。
我对《星球大战9》不满吗?
是的,我很不满。
《星球大战9》一出,后传三部曲立刻变成了最糟的三部曲;而《星球大战9》则是最糟的一部后传——因此可以说,它也是最糟的一部星战。
1.最糟的三部曲为什么说后传三部曲是最糟的三部曲?
我们来比较一下。
(1)正传三部曲《星球大战》的起点,是1977-1983年上映的所谓“正传三部曲”(第4-6部只不过是后来赋予的序号)。
这套三部曲,在今天看来,似乎只是一个平庸的少年冒险故事。
但它首先胜在用划时代的技术把这个故事搬到了太空。
把一个故事换套皮,这听上去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阿凡达》也不过是把《与狼共舞》搬到了太空而已,依然备受赞誉,不知道四十年后它会不会落得与正传三部曲一样的窘境?
所以说,脱离时代来讨论电影都是耍流氓。
其次,正传三部曲虽然故事套路,但主题还是有一点高端的,比如它利用了“弑父”这一西方文学中的常见主题,营造出了极佳的戏剧效果。
当年达斯·维达斩断少年卢克的胳膊后那一句“我是你父亲”惊掉了多少单纯观众的下巴?
之前,老狐狸克诺比一直在向卢克强调维达于他,有杀父之仇;而两人又恰好分属善恶两大阵营,可谓不共戴天。
而这句台词的妙处就在于它在一瞬间模糊了前面的剧情奋力建立起的泾渭分明的敌我、善恶界线,为父子在三部曲终章的对决增加了复杂性与无形的压力:两人都需要打败对方,但他们都不想伤害对方。
两人也不再是前两部所表现出来的单纯的善与恶的化身;在决战中,善恶同时存在于两个人的心中。
最终,少年既战胜了父亲,又拯救了父亲,并告诉我们:你的选择定义了你这个人。
世界也许复杂而丑恶,但我却选择简单与美好。
这种乐观主义是那个时代的人会相信的;即使放到今天,也依然有感染力。
(2)前传三部曲1999-2005年的前传三部曲为了衔接正传,讲述了共和国蜕变为帝国、英雄陨落为反派的故事。
得益于更充足的资金、更先进的技术,前传三部曲展示的世界远比正传三部曲宏大、登场人物也更多,完全是一出具有神话史诗气质的悲剧:一个政治腐败、贫富分化的共和国正走向不可避免的没落,分裂与内战随之而来。
斗争的各方英雄辈出,却回天无力,反被小人所利用。
战争成了独裁者上位的帮凶,主角们为了理想与爱情,在夹缝中挣扎,却不可避免地迎接自己的悲剧宿命。
两把蓝色光剑,挚友兵刃相见前传三部曲充满现实性、黑暗性与悲剧性,与正传三部曲的气质截然不同。
这种主题的转向当然也与时代不无关系,观众们拒绝再相信那种单纯的“好人打坏人”的故事。
就在同时期,奇幻领域中,“旧史诗奇幻”也开始向“新史诗奇幻”转向,《指环王》那种善恶对决模式被抛弃了,《冰与火之歌》的“人性”主题开始获得追捧。
这与《星球大战》内部的主题转向何其相似。
当然有粉丝对前传与正传差异过大表示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前传三部曲大大拓展了“星战”故事的边疆,一个例子就是后来口碑逆天的动画连续剧《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它拓展了前传的历史,并对体制与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3)后传三部曲后传三部曲基本上复刻了正传三部曲,特别是J.J.艾布拉姆斯导演的7和9(8我们一会儿另说),只不过是把少年冒险故事变成了少女冒险故事。
如果有人认为,星战粉丝就应该看这些与时代严重脱节的老套路,谓之“致敬情怀”,那我无话可说。
但问题是,这个照着老套路抄的后传三部曲,却比正传三部曲还要差,毫无情怀可言。
故事,都是老套路,这个二者算打了个平手;那么主题呢?
把“我是你爸爸”变成了“我是你爷爷”,这有任何意义吗?
西斯皇帝帕尔帕廷的设定就是伏地魔、索隆那样的邪恶代言人,他与孙女之间会有什么情感纠葛?
最后还不是比谁拳头大、原力猛?
又回到最单纯的善恶对决上去了,而且比正传还要单纯。
所以千万别说《星球大战》就是老套路集合,后传三部曲这才叫老套路集合,四十年前的正传三部曲的手法都比它先进。
2.最糟的后传后传三部曲这么糟,我们得来分分锅。
先说结论,这个锅,9>7>8。
也就是这三部曲中,我认为8拍得最好——有趣的是,也有很多粉丝最讨厌8。
但我们还是从7说起吧。
(1)《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三部曲的首部很重要,它奠定了整个三部曲的基调。
可以说,这个“复刻”的基调,就是这一部定下来的:反抗组织和第一秩序分别复刻了正传三部曲的起义军和银河帝国。
往后再怎么演,也逃不出这个框架。
这种复刻,其实决定了整个三部曲的故事应该是悲剧性的:仔细想想,三十年过去了,银河系还在上演着同样的故事,三十年前英雄们的努力全部白费,这不悲剧吗?
请义军们多起义几次,帝国会更强大当然,更悲剧的是主创们太懒,不愿意像前传三部曲那样挖掘创新点。
但不管怎么说,《星球大战7》上映前后,一系列相关的正史小说、漫画出版,都力图对历史的这种不断悲剧性重演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起义军改组的新共和国厌倦了战争,采取绥靖政策,力求与第一秩序相安无事,只有一些有远见的人士以私人身份组建反抗组织与其对抗。
总之,平庸的依旧平庸,邪恶的依旧邪恶。
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其实也未尝不可。
但《星球大战7》中对这些并无提及,只是安安稳稳地复刻了一遍《星球大战4》,一点儿也没让观众多想。
那时我还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个开始,更宏大的世界会在后面展开。
(参考阅读:【影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银河,你往何处去?
)(2)《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星球大战8》的导演,换成了莱恩·约翰逊。
他今年的《利刃出鞘》备受好评,但当年的《星球大战8》可没少给他招黑。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部作品确实有很多情节上的问题,二就是它与《星球大战7》的气质迥然不同——有点类似于前传与正传的那种不同,更现实,更黑暗。
就连这一部里卢克的形象,都更接近前传末期他那即将黑化为维达的父亲安纳金的形象。
这是很多粉丝无法接受的(这其实就见仁见智了)。
有你爹内味儿了
此外,它也像前传一样,有对社会背景的展示(如坎托湾的贫富分化),有对制度的思考(如绝地制度),还有对个人英雄主义、二元是非观等的批判(如DJ说“好人,坏人,都是编的”)。
约翰逊确实是一个很会将星战与现实结合的导演。
他还为小说《星球大战:血脉》提供了很多想法,而这是一部描写新共和国议会党争的小说。
在电影中,凯洛·伦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他大胆地声称:“杀死过去。
”这句话颇有一语双关的感觉,既点出了他堕落为反派的原动力,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银河系几十年的恩怨;又表明了导演推陈出新的决心。
所以,《星球大战8》纵然在情节上有很多问题,但它至少试图去给后传三部曲提供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故事背景,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而不是单纯地闷头复刻、复刻、复刻。
就冲这一点,它就比7和9要强。
(参考阅读:【影评】《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杀死过去)(3)《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重新拿回导筒的艾布拉姆斯,没有继续走约翰逊开拓出的路线,而是继续回到他的复刻老路上。
所以说他导的两部电影,《星球大战7》照着《星球大战4》抄,《星球大战9》照着《星球大战5》《星球大战6》抄,一点也不夸张。
说实在的,抄一次就算了;抄两次,只能说是懒。
除了迪士尼赚钱,对艺术、对产业、对大多数观众没有产生任何益处。
还有人说是8的存在影响了9的发挥,这就更可笑了。
如果8也是艾布拉姆斯拍,他只会把9的这一部复刻拆成两部,后传三部曲就彻底是复刻三部曲了——那我觉得还不如来个8调剂一下。
结语:最糟的星战,最好的星战星战电影重启后,已经拍了三部后传、两部外传。
最糟的已经说过了,下面说说我认为最好的。
《侠盗一号》。
其实它的策略与《星球大战8》类似,都是在承接前作的基础上,加入具有时代性的现实因素。
比如《侠盗一号》中,重要角色们不再出身显赫,而是底层摸爬滚打的小人物;义军不再是白莲花,有的派别简直就跟搞恐怖主义一样;即使义军正统的很多斗争手段都处于灰色地带,很难说清善恶。
(参考阅读:【影评】《星球大战:侠盗一号》:孤帆星海尽,谁记英雄名)一个系列要持续发展,肯定是要像这样与时俱进的。
单纯的故事变成复杂的故事,贵族的故事变成平民的故事,这是时代潮流,很简单。
单纯地抱残守缺,冠以“致敬情怀”之名,也许能套牢最狂热的粉丝,但能在新时代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吗?
毕竟,作为粉丝,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喜欢的作品被更多人喜欢,而不是渐渐沦为在小圈子里树立虚妄的优越感的工具,对吧?
看完点映,评价:差。
满分10分只能给4.5分。
锅如果有10个,编剧独占4个,导演jj在这部剧占4个,另外他在第7部也要占1个,剩下一个其他人平分。
以下星战9简称9。
吐槽一:星战,大型太空歌剧,主题曲可以说是40年经典。
但是,在9里,除了开头的饿狼太姆恶狗in a galaxy发发恶味的固定配乐之外,整部剧完全感受不到配乐的存在,剧情推进缺少配乐带入感,完全无法对主角感同身受,甚至还有点想笑。
吐槽二:ball ball你们可以把装逼戏份去掉吗?
9的剧情设定里最后一战输了就满盘皆输了,你们还在个人英雄主义装逼呢?
是不是欧美剧不装逼就显示不出你们帅?
所有人把Hope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没有心理压力吗,怎么做到装逼如风的教教我可以吗?
吐槽三:导演jj,知道你没有种族歧视了好了吧,黑人小哥主角绝对是789三部的选角败笔。
给人小哥,答应我别当回装逼的舔狗好不好。
吐槽四:剧情凌乱,天马行空。
迪士尼的原力真的万能。
你咋不直接复活所有123456部的绝地武士,你咋不直接一把把帕帕廷捏死。
还开什么飞机,大家都瞬移吧。
剧情推进很零碎,时间不够就别挖那么多坑,还得花时间填,观众看的也累。
吐槽五:迪士尼你是做爱情动画片做多了吧。
强行煽情最为致命。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一阵风。
现在的我只想搞钱,没时间听什么狗屁爱情故事。
美国大片反派永远坚持、努力、有计划、聪明、能隐忍、不装逼。
主角永远:莽、蠢、冲、用爱发电。
呵呵呵。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作为对比,最后的绝地武士得上5星了,JJ真的不行,样子看上去是行货,但这到底是个啥?粉丝自嗨也不应该那么套路嘛,而且连这题目也原不回来吧,帕尔帕廷的名字都被天行者夺了去
亚当司机太顶了
为了不出演星战把自己写死了的韩索洛这集又出来啪啪打脸了,最后一次看了,这个IP已经被榨的毛都不剩了,然而还在榨,真是难看到再有情怀也坚持不下去了。
JJ翻车。剧情BUG太多。一些low梗卖情怀。大家都爱的开罗人死了。
两度想落泪全是源于c3po 1977年的夕阳对应2019的夕阳.
马丁斯科塞斯不应该批评漫威,他应该把矛头指向他的老朋友乔治卢卡斯!
旧的故事逐渐落幕,新的传奇还将在银河系上演,愿原力永远与你同在…
别扯没用的,我就是星战粉!我很乐意给五星!
哈哈哈哈最后又变成血统论,还政治正确得不行。一个白女,一个小黑,一个拉丁裔,然后还有个亚裔女打酱油,真的可以照方抓药的政治多样性。就属小黑这个人物写得差劲和顺拐(不带这么先知的),搞成这样就别TM编了,有什么劲啊。拍成个夺宝冒险片也是没想到……还不如去看漫威呢。
Reylo is real!!!!!
看完以后觉得好多似成相识的情节。突然想到这不是太空版的哈利波特的故事?凯洛伦对应斯内普,雷伊对应哈利波特。复活的萨尔萨听不就是伏地魔?雷伊在黑暗和光明的选择中的觉悟不就是哈利波特的主旨,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导师死后显灵不就是邓布利多对哈利的引导和帮助?
她虽出身邪恶一方,但内心的善良、正义终战胜恐惧、黑暗。她不做帕尔帕廷女皇,她是名真正的绝地武士,是蕾伊·天行者。摘下面具、扔掉光剑,拿着枪闪躲、射击的瞬间像极了韩·索罗。最终他完成救赎,留下的名字是本·索罗。当众绝地武士以声音登场,蕾伊手握卢克、莱娅两把光剑,说出“我就是所有绝地武士”。这一幕感动得我热泪盈眶!惊涛骇浪中的光剑对决,气势恢宏的决战场面。新老人物,重逢与告别,致敬与情怀。剧情逻辑虽糟糕,但这终章我喜欢。塔图因星球,沙漠上的双星落日,夕阳下的绝地武士。42年后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我不是什么铁粉,仅只是喜欢星战而已。星战也没结束,只是天行者告一段落。十年、二十年后,只要星战继续拍,那我就会继续看。
太可怕了,所有人物动机都挺儿戏的,感情线更是可怕。凯伦洛实惨了,开头又是皮影又是风筝那个星球上的人也太丑了,涉嫌乳化了。
没有星战情结,果断三星以示败笔。
虽然是情怀大作,但爆点燃点也可以脱离旧作范畴,我觉得口味还挺适合类似我这种知道整个系列剧情却没天行者情怀的路人。新系列最佳,女主Rey这个角色真正站起来了,大决战那句绝地台词更是角色高光时刻。80
最没有诚意的终结作,迪士尼求您别恰烂钱了!拍的感觉像洗钱作,完全承担不起九部史诗的最后一部,更像是某部电视剧的尾声。真不应该去电影院看这一部,在家玩绝地武士团和前线2他不香吗??
到此为止终于确认新三部曲只是为情怀而生的同人而已,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要是真搞情怀 不如是这个结局:Rey对抗皇帝不支 召唤出达斯维达 黑武士脱掉头盔安纳金露脸 KO皇帝2.0
狮子王真人版历史地位上升的一天另外编剧能不能告诉我芬恩到底他妈的喜欢谁
点映。愿原力与你同在,直到永远!又是一个传奇的落幕,无法客观评价的电影,思绪万千,感慨万分,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