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会
Братство,战火同袍,逃离阿富汗,同袍,Bratstvo,Leaving Afghanistan
导演:帕维尔·龙金
主演:基里尔·皮罗戈夫,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扬·察普尼克,维塔利·基什琴科,Fyodor Lavrov,奥列格·瓦西里科夫,Mikhail Kremer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9
简介:时值1988年与1989年之交,苏阿战争即将结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陆续从阿富汗撤军。然而,飞行员亚历山大,苏军将领瓦西里耶夫的儿子,在一次飞机失事中被穆斯林游击队虏获。因此,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之前,108摩托化步兵师还需要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救回将军的儿子。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聚焦于..详细 >
siff淘到的第一个宝,本以为是《战狼》式的主旋律,结果拍出了《光荣之路》的深度,在这里军人不在沦为民族主义的战争工具,也会惧怕杀人,也会因为战争产生创伤综合症,发动战争竟然是将军的儿子被一个12岁小孩打死了,多么滑稽。
不得不说战争是复杂和残酷的,拍的很人性。
6/10。
相当不错
不愧为帝国坟场啊,拖垮了一个,陷住了一个。
情报上校:战争我们赢了吗?
苏军来阿富汗,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发点财,和美国佬真心没有办法比。将军的儿子死的也太冤。一分钱难倒雄好汉。
出乎意料的好,战争场面是粗犷而写实的,电影没有故意去批判某一方,哪怕是对战争对手也没有一味的加以指责,十年苏阿战争创伤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阿富汗和苏联,也重新改造了一批人。战争也许会在你想要的时候发起,却绝不会在你想要结束的时候停止,任何的涉外战事都要慎之又慎,许多鲜血淋漓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看了1个钟, 不好看
帝国坟场阿富汗名不虚传映后见面会导演说他个人认为当年苏联在阿富汗是非正义的其实战争哪有正义非正义之说流血牺牲在战场习空见惯人性也许是最不需要的元素
说了个啥
帕维尔·龙金用几乎记录的守法,再现了苏军某集团军在阿富汗最后的一段经历,或许出兵的初衷是为了和平,结果却深陷泥潭的这一至今让俄罗斯及其独联体相关国家不愿多谈,也很少反思的战争行为。欣赏尤金用这种再现战争的残酷来艺术地表达一种反战想法,而且不借助任何现在大行其道的特效,值得点赞👍
剧情有点乱
孩子的冷酷,让人生恨但又无力指责;父亲的痛楚,让权力私用似乎可以理解。战争的双方可以交涉甚至互化,枪林弹雨中像一个玩笑。不知战争为何,因为上帝喜爱暴力?
感觉很真实,记录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都有出场,不了解当地历史民族的人,估计看不懂。
描绘了苏军撤离阿富汗前夕,苏阿双方以及中间人的人生百态,视角广博、细节真实(有我见过的最真实的割喉)。这不是一部反苏片,也不是一部单纯的反战片。更多地,它是迷茫与怀念。不是怀念身为侵略者的日子,而是怀念理想还存在的日子。苏军直升机在轰鸣中起飞,强风吹动残破的旋转木马。苍凉的画外音响起:“我们都死在阿富汗了,苏联和我们一起死了。”
有些粗糙
家。镜头太晃
电影情节本身并无多少可取之处,倒是大量的阿富汗战争细节值得玩味。
苏联余晖下的社会主义铁拳难以攥紧,军队失去信仰就没有凝聚这个牢不可破的联盟的基础。本片把这些描写的很清晰,值得在看待那段历史时拿来参考。特别在里面提到了圣战者中有系统学习苏联制度的力量,结果被米24一把给全扬了,也算是隐喻了苏联自我毁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