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礼涛的大名,余文乐的颜值,还是非常有港产黑帮片的感觉的,当然比不上杜琪峰,但这部电影也用了杜琪峰的路数,志在讲述一晚的动荡,但不知是不是为了在大陆过审,剧情和逻辑都有些莫名其妙。
演员还是把黑社会演得丝丝入扣,其中的粗口,黑话,看得超带感,还有开片的场面也交足了功课。
美中不足的有些细节掌握得不好,例如一个大佬居然没有防备,被杜汶泽一刀砍死了,整部片子全体黑社会智商下线,全被牵着走,而且最后那个结尾……响应主旋律吗?
无话可说。
黄贯中的福利之作。
暂且不说剧情内容,光是时间上的安排就很让人匪夷所思,从詹米中枪(姑且算是6点吧吃饭时间),蔡少芬打电话给余文乐说我晚上10点40的飞机从台湾回香港,大约1点多到香港,你先给我稳住局面!
从她打电话给余文乐算起,那边一帮老大晚上吃饱了没事干,你约我啊我约你,谈啊谈啊的,我砍人啊你砍我啊,完全不知所谓,就算你们要抢地盘吧,用得着在这23个小时里抢这点时间么,好像今天我砍完了这帮人场子都跟我了,又不是搏击打锦标赛抢金牌。
等警察审完犯人结果都出来了,那边接到消息派人逮捕蔡少芬了,她还没上飞机呢(按照机场那边提前1个小时左右到到机场的登机常规算,她被捕的时候可能还没到10点呢),这边4个老大以及帮会成员都被警察一锅端了,这破案的进度都赶上光速了,这办事效率太可怕了吧。。。
哦 原来是内地和谐版,但就算是粤语版时间安排上也忒夸张了点。
全片似乎在刻意营造一种24小时的氛围,强调在短促时间内故事的纷繁线索,这是黑社会抢地盘又不是赶公车,你一个黑帮大佬被砍了还没死呢,同门兄弟在那么短时间里抢来的地盘就能跟他们的姓了?
而且全篇的主旨恕我愚昧,有些没看懂,互相猜忌引致互相争霸?
但是警察最大就为了迎接97回归?
就感觉是一锅粥而已,没有什么英勇干探,没有兄弟情和大鳄阴谋家,只是一帮头脑简单的家伙貌似在无间道和卧虎的影子里比划西瓜刀,名字很唬人,但是就我看的这个1小时26分的版本而言实在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太无厘头了。。。
看的是国语,郁闷,一开始还说是粤语的,失望,但是还是鼓励余文乐和杜汶泽的,挺喜欢他们的,当然还有少芬姐啦!
《同门》可以说是香港黑社会电影的另类存在。
它没有贯彻《古惑仔》电影系列之中的兄弟情义,也没有《黑社会》电影中的谋略计策。
它有的只是黑帮中尔虞我诈、互相计算的虚假情义。
电影一开始,戴先生的得力助手占米遭遇暗杀生死未卜。
按照规矩应该由二当家做主,但因为,占米的老婆强烈要求由五宝做临时话事人,引起二当家的不满。
这里可以看出,规矩对于那一代的黑社会的人来说就是圣旨,任意更改圣旨,很难得人心,更何况五宝只是一个保镖,没有实权的人掌握权力,更惹二当家不满。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无实权的人,却惹来其他三大当家的招手,每个当家都想瓜分占米的地盘。
可能唯一对五宝有过真兄弟情的只有沙纸。
戏里面有这样一幕,五宝的人要进去沙纸的地盘找凶手,沙纸不批准。
直到五宝要进去,沙纸才破例给五宝一个小时的找人时间,并且,沙纸还给五宝一个红包,祝他生日快乐。
那个红包代表了祝福,也有可能代表利益。
毕竟里面有句说话:“大个仔啦!
以后就系大佬,好多事要自己决定。
”比起咖啡的狡猾,木星的笑面虎,沙纸显得更有些人情。
电影的结局也很有现实感,戴先生被以下犯上的黑水干掉,四大当家的互相伤害,也印证了那句老话:“蚌鹤相争 渔翁得利”,警察一次灭掉了一个黑社会,而占米也只能落得个无人救治而亡的结果。
很多年就听过执政者是最大的黑帮这句话,就是戏眼喽。
很多伏线细节豆瓣评论都有解析,情节细节打磨导演都做足功课。
看黑水讲美国打伊拉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珈啡也举例三国,戴生要安定繁荣。
扯的大道理,亦有香港时政流行文化的土壤。
我都见过没读过几年书的香港人,讨厌大陆人但也觉得如果长毛当道香港明天亦不会美好。
我当时想这算不算民主文化的水涨船高?
文化这个东西,是精英思潮在底层流动形态,普遍的认识其实是有扭曲的,比如我们从小接受的『西游记』是源于八十年代的电视剧,与原著相去甚远,而铡美案的故事,即使在戏曲里都没有那么大快人心,但主流文化愿意把它简略化符号化。
因此,有文化也不表示读书多。
很多学历不高的父母,仍教子女要以礼待人,不是逻辑推演得出获利的结果才这样做,是文化传承使然。
这些细节可能都不一定是导有心加之,也是因为文化润物无声。
为顺应审查改本并非大陆专供,据说以前古惑仔系列卖东南亚也要加主角是卧底的戏。
只是大陆市场这块蛋糕太大,又有政治气候的问题,几个导演稍抱怨,大陆影迷因为憎审查,叫屈更甚义愤填膺。
近来连看几部邱导和罗导的片,国语版改得那叫一个亲妈都不认识的有创意,也没听他们嗔过一句怪审查让他们被误解是烂片王。
当然,他们也出过不少烂片。
但我就是喜欢这种职业的态度,一码归一码。
剪辑的相当混乱,蒙太奇也没有这么蒙混的。
几个话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更加别说这种漏洞百出的买凶情节,最后卧底能够还再上街巡逻,简直是自己不想活了。
就算是枪支管制,治安相对好些的内陆也是改名换姓异地完全重新生活,当观众是傻瓜啊。
如果有99分钟的空闲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在这部垃圾电影身上;如果有幸昏迷10几年而突然苏醒看到部电影的话,可能觉得有点亲切感。
集导演和编剧于一身的邱礼涛太贪心,没有强劲的驾驭能力而强而为之,结果制造了一部看起来甩皮甩骨的《同门》。
杜汶泽的表情太行货,吃力而不讨好;余文乐一直在游魂;黄贯中每次出场前的做爱画面,无厘头兼弱智;只有梁俊一的表演觉得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
得到一个看电影的经验,如果觉得看不下去,应该是美国电视台那样,马上腰斩,因为经验告诉我,不后悔的可能性比中双色球还要小。
片子其实不差,因为我看的港版,黄演的咖啡绝对山鸡再世,超级传神。
杜的角色也很出彩,总之除了余都不错。
看到一半领悟是警方搞鬼,内部瓦解,绝对阴险哦。
有些朋友看过后很憋屈,相信是版本问题。
真正的卧底原来是!!!!!!!!!!!!!!
这片子片尾 占米的电话铃声和 来电显示 这个细节真的很不错啊!
粤语版(A版,也有对应的国语配音)结尾的画外音(这个女声似乎不是任何一个角色)如今看来有谶语感:“其实对于南区这样百花齐放的动感之都,警察怎么会坐视不理,只不过等待一个机会罢了。
”上腾讯看国语版(B),加了几场黄柏文和余文乐接头戏(加戏画质与原片不同,可能数字摄影机补),加了江若琳交给余文乐惠天赐的交易档案的戏(在A版里江若琳在逃亡的车上才承认自己是戴先生的人);A版余文乐跟江若琳说自己帮老大挡子弹的往事,中枪后收了老大的红包八十八万,“那么厚”,到B版里变成他抱怨老大的犯罪档案这么厚,后悔替他挡子弹;删掉了杜汶泽说蔡少芬同意他行动,在A版里这段是和蔡少芬在台湾被警方拦车因此电话联系不到对剪,而在B版拦车放在了结尾暗示蔡少芬被拘捕;江若琳撞车后,A版说“快带她(官恩娜)去重庆(酒家)”,余文乐路上打电话给报案中心,B版里江说:“快带她去警察局!
”,余文乐路上打的电话成了黄柏文对他揭示了官恩娜也是警察的背景,在官恩娜开车离开重庆酒家后,B版加了她的画外音来解释是受长官之意。
B版多出看不到口型处都能听到余文乐表露自己警察身份,B结尾是余文乐穿回制服巡街,A结尾是蔡少芬远走高飞。
A版里余文乐这个角色,被各方势力胁迫利用耍得团团转,官恩娜坐上警车后,他孤零零立在街头的意象就很有况味。
唉 余文乐不要再演这种片子了
好看的不是剧情,是里面的粗口,
造得势大,收得尾草
看这几个明星给2颗星吧!说实话,蛮稀烂!
結果有點意外……粵語十分地道~~很爽~
晕,这个结局晕乎乎的。
简介写错了吧,伍宝怎么成卧底了?确实扑朔迷离,吊着观众的胃口想知道真相
什么时候黑帮片也变得这么山寨了= =俗的不能再俗的情节+莫名其妙的感情戏+内地和谐版。。话说才发现江若琳挺好看的。。
还好吧,我奇怪为什么这么低分,原来是因为版本不同……一开始那个女声旁白是蔡少芬吗?真TM装嫩,雷焦我了,何必呢
分是给杜汶泽的~
墨迹死了的电影,又不玩心理战,又不玩武力战,搞什么搞!最后BOSS身份想玩个无间道还早就被观众猜到。真没劲!
还不错了。我比较喜欢这种真实时间,比如说一个晚上发生的故事。
三国杀一句话:“其实,我系内奸!”
剧情松散。
结局太潦草了吧.
好有港feel
其实这个故事很有发展性,黑吃黑,窝里斗可以拍得很精彩的,但是这一部片不知道是剪切问题还是不够严谨什么的,整个状态有点太失控了。想拍一部出乎意料的剧但是这次实在是失控了一点点,没有把握好整部戏的节奏感所以搞得有点不伦不类的,导演功力还不够啊……
好看,警察才是最大的黑社会啊。
不够吸引人是不是问题所在
所有老大的后面都有一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