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每年一度的柏林电影节和“金熊”现在是每年一炒且越来越火,但是这德国电影还真的是很少接触,这次中影引进的这部德国电影,也就顺便看看除了好莱坞之外,除了法国之外,这欧洲的另外一个大国所拍摄的电影,到底水平如何。
这有权有势还有钱,就自以为可以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家伙那是古今中外一直都不算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各国的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
这类人的一大共同点就是,一朝得势之后,就越发的嚣张,逐渐的就狂到自己姓什么都不清楚的地步。
然后就会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随即就会发现这事情没那么简单,不是自己能罩得住的,当发现自己没那么大头的时候,恰恰有看似不要命的刺头出现,当这些光脚的家伙就是要跟穿鞋的死磕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最终时刻被瞬间逆转,上位者瞬间垮台,身败名裂。
这状况说起来看似简单,但真是要做刺头,做那跟穿鞋的玩命的光脚徒绝对不是容易事,手底下没点真东西,不是那种智勇双全且运气非常不错的货那指定是会落的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现在这种题材的作品中,媒体逐渐起到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在最后关头将罪魁祸首揭发,一举逆转局面的就是一则报道。
在现代民主社会,媒体和舆论的能量才能如此巨大,要是独裁国家,就算你再怎么折腾,媒体敢不敢报道都成问题,就不要说能够以弱胜强,扭转乾坤了。
这部电影看完,真的是只能感慨,好莱坞电影对整个世界电影的影响,这么一个简单的英雄救美,孤胆英雄独自对抗恶势力,最终遍体鳞伤之下仍然能够完成绝地反击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部德国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德国产的好莱坞电影,整部电影几乎完全移植好莱坞电影的模式,无论是情节还是拍摄手法,再到特效制作,完全是德国人在好莱坞流水线上工作的下线产品,几乎没有独特的个性标签,有的只是一个德国人的外型而已,而无论外形和内容都不是非常的精彩,只能说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
说起这部片子,已经是2012年的电影了。
虽然时隔这么久,现在看起来,比起很多最近的作品还是好很多的。
剧情呢就是传统而已,保护证人组题材。
此类的经典不乏“这个杀手不太冷”、“保镖”等经典大作。
只不过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虽然内容题材相差不大。
本片的特色不在于剧情和故事,看重的一个是男主演的沉稳,明显的德系范儿。
虽然最后有点虎头蛇尾,含含糊糊就过去的意思,但是整个电影中,男主角的沉稳和内秀,还是看点之一。
另外呢,就是电影的枪战环节,整个节奏和声效特别好,很有大制作感觉。
节奏很重要,不是一定要如何宏大,但是配合了动作设计和男主角的演技,这个发挥出来的感觉就对路了。
[爱心]个人感觉评分7.4,片长126分钟。
剧情有点重复,对于有些重点没能突出,搞得有点起伏不定。
情感戏差点火候,枪战戏时间不够,剧情内容简单,如果能够控制在100分钟,把侧重点更多的放在动作和枪战部分,相信整体效果会比现在更好。
推荐喜欢枪战类电影的朋友欣赏,一定要开大声音,感受下子弹穿梭的那种感觉。
德国电影的功底就像工业一样,铿锵有力。
据悉还有第二部的续集,相信现在的新作必定更上一层楼,拭目以待中。
《孤胆保镖》是一部由德美两国合拍、德国男星蒂尔·施威格自导自演的动作惊悚片,主要讲述了从阿富汗战场归来的老兵马克斯和一位少女妮娜之间的故事。
但影片却有明暗两条线索贯穿,明线是马克斯为了保护凶杀现场目击证人妮娜而与凶手贝克尔及其同党间的生死之战,另一条线索就是马克斯和前女友莉莉的感情发展。
片中马克斯与妮娜被很多网友戏称“铁血硬汉和小萝莉”,也正是这种大叔级别的硬汉老兵碰上了问题少女而引来的种种尴尬和无奈更为影片的冷峻和激情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就片中枪械和战术的专业级表现,使得铁血硬汉和老兵这两个标签更加符合马克斯的保镖身份,也无形中增加了观众对马克斯这个角色的崇拜和敬意。
而对于萝莉妮娜来说,孤儿的身份使得她对社会本来就没有安全感,好友托尼在自己眼前的被杀导致自身被追杀使得她对社会及所有的人都有戒备,尤其是这个父亲似的保镖对她的种种限制和管束,更使得她心中的不安急剧升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看明一切的妮娜似乎对这个大叔产生了一种坚不可摧且真挚的友谊,尤其是在医院的那场枪战中,妮娜对这个老男人的感情也升级到极点,以至于爆发出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行为:抢车、拿枪对准警察以及独自带着重伤的马克斯去找莉莉,这显然都是这个老男人赋予小萝莉的力量。
其实马克斯和莉莉的感情戏份并不多,尤其相对于他和妮娜之间的出现频率而言,正因为如此,才能给观众制造更多关于军人感情问题的悬念。
特别是马克斯那张冷峻的脸,很难让人想象爱他的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这样的硬汉大叔对于爱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更何况他的特殊职业到底把这个铁血硬汉的内心折磨到了什么地步,都是观众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鉴于此,二人在影片中的表现,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用心良苦以及西方国家对于情爱部分的表现,完全没有激情露骨的镜头却可以把深爱对方的两个人表现的那么深情、那么爱入骨髓。
换一种角度看影片,更像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只是这场战争的主角除了人之外,就是“枪”了,各种枪战的场面,可以说从头至尾都是扣人心弦的。
长短枪之间的较量经常让人分不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包括影片最后的那场枪战,就当大部分观众对马克斯的生死揪心之时,那一通参杂着威胁的电话,让所有心系老男人的观众心中有了底。
尤其是结尾处,马克斯拖着一瘸一拐的腿来到码头,看到心中挂念的两个女子安然无恙,他脸上露出的笑容,可以说是他在整个影片中最舒心的表演了,但更是一种欣慰。
傻逼小女孩。
实在忍不住吐槽来了!!!
这个傻逼男主角。
出门回来了,你杀人能理解。
能别泄愤么?
再不知道是一个敌人还是2个敌人的时候,一口气把弹夹打完,你丫耍帅呢?
中枪不活该吗?
还有那个瘸子。
我艹了。
那么多枪,为什么不直接把人枪杀在屋门之外?
最后那个傻逼小女孩!!!!
就你有良心,就你棒。
你丫开始不犯贱的话,至于你男朋友死掉吗?
然后在哪儿不打胰岛素,不打胰岛素。
弄得小阿姨死了吧?
哈哈。
死你身上的!
总体来看。
脑残啊!!!
脑残!
要抄《这个杀手不太冷》至少也抄抄完整吧,人家里昂本身就是个杀手,不敢接触警察宁可单打独斗,很正常。
这片子里男主明明是个警察,因为安全屋暴露就不信任所有警察包括自己上司,明明在大庭广众大量援军保护下回到警局最安全,却宁可违抗命令顶着通缉带着小丫头在外面乱跑。
须知军火商收买一两个高层获取信息可能简单,收买全体警察你觉得可能吗?
那怎么不直接从最开始就收买你们仨安全屋保镖不更省事?
后面各种莫名其妙剧情更是一塌糊涂,军火商手下跟不要钱似的往外撒,什么重武器都有就是没有狙,明明可以远程一枪打死小丫头,偏不,就是要打死无数警察路人甚至杀通医院。
派人去断腿男配家清场我看了笑了,我更想知道你们在医院那么大场面那么多死伤是怎么清场的。
男主也是半斤八两,抢车什么的不说了,连病人老头的轮椅都抢我是属实绷不住。
就这,最后明明看上去男主要牺牲了要BE了,人家偏不,还要来个机械降神180度大转弯,强行把军火商炸死,军火商那牛叉无比的保镖头子全程都在酱油,片头不能亲身替主子顶包,片尾也没能力发现车顶上的炸药。
前几天跑到电影院看了明日边缘,嗯,感觉不错,耐人寻味!
然后出影院门的时候看到了次电影的海报,回来上网豆瓣一看,也还行,有6.5分,貌似不错,于是又花了几十大洋。。。
开始还好,因为大片嘛,很多都是这样,黎明前的安静,静的出奇。。。
刚开始放完枪战后20分钟吧,影院里有些人就陆陆续续的出去了,跟我一起来的一哥们眼睛也开始慢慢迷糊了,估计晚上是没睡好导致的吧。。。
后来看到萌妹子和主角躺在一张床上聊天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他们的对话,我实在是很无语,说了好半天废话,哎,我真不明白了,非要把那妹子弄那么萌才好?
非要把大叔弄那么深沉才好(当然大叔从荧幕一出来就一直深沉)?
两个人对话的问题,兼职惨不忍睹。。。
大导演啊,你可真够有情怀的!
后面好吧,无聊无聊的来了一帮人,“努力想搞死主角”,好吧,又是一人单挑群架。。。
总结:整个片子情节老套的不得了,没新意。
作为一部枪战动作片,我好像真觉得就是个枪战片,而且还是宣传德系的。
故事老套也就罢了,中间的过程拖拉允长,一段对话让观众看不到结束的头(我最怕男女主角对话)。。。
如果实在无聊没事做的朋友可以去欣赏欣赏,上面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俺们是个实在人,看了什么就说什么,在影院看了这么多电影,这部是我唯一一次发表评论的。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看剧情简介大概就会猜到电影的主体内容了,一位大叔保护萝莉(证人),携手浪迹天涯,经历阻挠最终正义战胜邪恶。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 情节紧凑,值得看看。
德国的动作片和德国人的性格一样,透露出严谨和现实,不像美国动作片那样视觉效果强烈。
这部电影类型主要以剧情为主,甚至给我感觉拍的有些文艺范,德国人天生就不适合拍那种美式风格的火爆激烈大片,看过很多德国动作片,给我的感觉都很真实,就像发生在现实生活里,不过分追求电影效果。
看过美式风格在看德式风格电影,或许觉得很无聊、不好看。
看电影就是个娱乐而已,打发下时间,只要好看就行,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钢铁警察叔叔,包裹着一颗温情人性的心,不管别人怎么评论,这部片子我非常喜欢!
作为经典,偶尔重复看,每次看,都很温暖,向善,正义!
钢铁警察叔叔,包裹着一颗温情人性的心,不管别人怎么评论,这部片子我非常喜欢!
作为经典,偶尔重复看,每次看,都很温暖,向善,正义!
钢铁警察叔叔,包裹着一颗温情人性的心,不管别人怎么评论,这部片子我非常喜欢!
作为经典,偶尔重复看,每次看,都很温暖,向善,正义!
看了不少评论,抨击小女孩拿走客人电脑的行为的人不少,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小女孩拿走电脑,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事情。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曾这么认为。
过后想想,这里面有个逻辑BUG。
小女孩真的是很任性,乱拿客人的电脑,但客人因此射杀服务生,这绝对是错误的,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没有讨论的余地。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谈谁先犯错,那是对射杀行为的开脱,是军火大亨的帮凶。
所以片中只对射杀这个事件做了大量渲染,而没有强调谁有错在先。
当然,电影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的,渲染过错方反应越厉害,后面的报复就越厉害,电影越有看点。
在电影中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如何呢?
大概有点中西文化差异的味道。
片子并没有过多表现小女孩因自己的行为导致朋友丧生的懊悔,取代的是大量的和保镖谈论生死谈论生活谈论爱情。
这固然可以说电影本身的结构导致的,也可以说西方文化本身就是这样,我觉得,这里面涌动着无边无涯的悔——死,才是解脱,才是赎罪。
影片给了一个圆满结局。
大概全世界都希望善良、正义占上风的。
影片中的换弹夹动作很符合现实。
把每种枪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正是这样真实,才使观者产生各种疑问。
同样是大片,为啥好莱坞的“英雄”百战不死很合理,这部影片不行?
至少好莱坞大片没有给观者表现枪的威力是如此之大,躲在汽车后面依旧是靶子。
这部片子闪耀的依旧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表现的人性。
剧情是标准的虎头蛇尾,杀手突袭安全屋倒是挺专业的。
但越到后面坏人的智商越令人捉急,几个带枪的大男人连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都搞不定,还有最后袭击小屋的那段,指挥佣兵的人一定是脑袋被门夹过再被驴给踢了,犯得着一拥而上吗,最不济至少先用RPG把小屋给炸了再说,另外居然没有在小屋的后山设埋伏,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要把那两个女人给赶出来让她们和男主角分开才会正面进攻,结果她们一路狂奔两三公里却没有遇到一个敌人,那么开阔的地方连一个狙击手都没部署,我靠,幕后大老板不是相当的有钱吗?
怎么会请来这群弱智,这片的看点也就只有枪
裹脚布
枪战镜头满嗲
那些说女演员长得不好的都去死吧!德国人都这样!
多少发子弹都打不死的帅大叔系列
ONE REPUBLIC的歌很棒,加分
拖沓冗长,慢镜头自恋者。
蒂尔叔的女儿们都美美的,剧情渣得我都懒得吐槽惹,如果不是安排成动作片的话比较能够接受。蒂尔叔你继续演喜剧好不好嘛!
影片节奏唔算快,尤其枪战场面,不会给你酣畅淋漓的感觉,减轻了血腥的杀戮感,增加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思。max帮死去的昔日同袍擦身一幕相当催泪。收尾麻麻,好突兀。点解忽然知道边个系内鬼,点解整个德国警方不作为,甚至明知为虎作伥都无主动将枪口抬高一寸……
壯哉窩KSK? Don't be kidding...
打得那么卖力多给一星尊敬吧,剧情真不想说什么
冲着摄影看的。没想到....真的只有摄影。
枪战很硬核。但是有些人物感情戏不必了吧。最后一堆人围攻小木屋有点愚蠢了,活着出来也没讲清楚,既没有大杀四方也没有暗度陈仓。总之虎头蛇尾烂屁股。
这个杀手不太冷德国版 妈的 全世界每个国家都要来一发吗?
太啰嗦了
Til叔 什么时候让我给你打五星吧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南海保镖,谍影重重,融合一起,好久没这么过瘾了。避难所的枪战,餐厅与警察对峙,很精彩
我也想养一群草泥马
再也不会看林谊推荐的电影了
半集狗血剧的内容被拖成了一部电影。
感觉就是随便杀一杀、打一打,然后按上个答案,把事情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