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6.4。
一般,不妨一看。
前面乱七八糟,闹哄哄的,许三刀不知如何就挂掉了,他老婆自从晕厥后也没了个交待。
福尔摩结尾好惨啊……一个胡闹恶搞的故事结束了,无法逃离历史的宿命,光绪到底再没等来鲁二和大学士。
本来整个的营救就很荒唐,很不靠谱。
也是有一些笑点的,诚意比不上[追影]和当年的[天下第二],比之[十全九美]倒绰绰有余。
花儿乐队的加盟挺有看头,不像[十全九美],扬言有后舍男生,实际却不给几个镜头,简直是红果果的欺诈嘛!
两首片尾曲挺好听。
看完之后虽然没有像看完[寻找成龙]后那样的不良反应和愤怒难遏,但的确有点那么浪费时间的遗憾。
毕竟我还是成功被逗笑了。。。
呃。。。
看在这个份上,没打太低的印象分。。。
(剧透慎入啊!!!
)我记得起先不是说要上院线?
怎么着?
不自信了吧?!
下午时候看豆瓣页面,一星绝倒,这会儿功夫再看一二三星差不离儿平分秋色了。
说剧情复杂您还真就抬举它了,故事非但不乱相反简单到近乎弱智。
让我怀疑国产古装是不是只会讲寻宝救国,跟宝藏什么的杠上了?!
然后就不得不絮叨几句:① 黄小蕾那哑嗓子我就一直不待见,现在事实证明她参与剧本创作同样失败。
②戴军的客串纯属玩票儿,那段戏跟前后一丢丢关系都没有嘛。
③ 至于花儿乐队,反感他们的人不在少数,我倒一直也没有多么厌恶丫几个,本来还期待他们继续发扬恶俗精神,娱乐大众,结果根本没什么出彩。
倒是《洗刷刷》被当成了个料、《穷开心》成了结尾什么花儿戏班杂耍的背景音乐,咯吱你几下根本没感觉。
④ 那个王劲松演的大学士操着某年春晚郭冬临的口音演了整场电影,那口音倒是很有爱,但是表演也还是一样中庸。
⑤矬子里拔大个儿的话,那个八品带刀巡捕福尔摩还有点儿看头,用红中的话讲“那个娘们唧唧”的小样儿,拿个小假手冲着人指指点点,动不动就“包围他!
”倒还有那么点儿意思。
不知何时起方言开始成电影新宠了,上海话、天津话、陕西话、东北话……反正是人家感觉能加喜感的就用,这招儿运用得还好吧,毕竟你不能唠几句“土嗑儿”就想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这倒也能忍,但你说你冷不丁蹦出句“Are U ready?
Go!
”我就真理解不上去了。
恶搞是挺有意思,但是出来个嘛片都要给你整点儿玩剩下的桥段,是个人都会腻的吧。
① 当2046成了监号,刘桦戴副墨镜名曰:王家伟;②当红中不动声色说出“其实我很傻很天真。
”以及后来的“很强很暴力”;③当大学士被囚禁狱中,挂着半脸面具,活脱一个“汉尼拔”嘛;④ 当皇上再三叮嘱鲁二对大学士要“不抛弃,不放弃”;⑤当许三刀如Hulk变身般崩开身上的衣服,然后落荒而逃;赌场里的喽啰个个遍体纹身你就是“古惑仔”了?
;⑥讽刺选秀可以,但是演出节目“千手观音”?
老大你OUT了!
⑦几个人救人救呗,非得噶上《投名状》的桥段,结拜时再来点儿慢镜;⑧大学士在船上发疯,举着大刀乱砍颇有“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气魄,最后那声“Freedom!
”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啊……诸位列眼,那些个笑点我都给您剧透了,明白人从这些就能看出来此片从创意到诚意都是多么的贫乏吝啬。
但是个人来看比那个《追影》好点儿有限,《追》我给二星,这个呢?
给一星吧?
倒也不至于差到那个地步(我没说给一星的都在装叉啊,有些人也别跟我这儿三星唧唧歪歪地吐槽);给四星吧?
还真就不咋情愿也很牵强。
索性我就赏三星给那几处我发自肺腑的笑声吧。
最后借用片中貌似许三刀说过的那句“我是我自个儿的偶像!
”来与剧组人员共勉吧。
您一班人马还真把自个儿当偶像楞就整出个“大杂烩”辛苦您了,但是确实还不怎么好吃(剧情乱糟,笑料拼接生硬)。
但是俺们观众呢?
已经被磨练的“不好吃也不挑嘴”了。
更有甚者像我这样看完还能码出一堆字儿的,我也是我自个儿的偶像了!
刚刚看了新片子《皇家刺青》,随便说说。
《皇家刺青》当然不是第一部预告中国的娱乐时代已经开始的电影,事实上,在周星驰成为学界和民间关注以来的影片中,关于恶搞的影片风格早已见多不怪了。
对于参演这部影片的青年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对过去许多年历史的回顾,而是对现在这个以消费为主的右倾时代的负责。
青年人应该尝试,勇于表现。
有了你们说话的机会,要多表达自己的声音。
暂不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说出来就是胜利。
相对沉重的历史老人,青年人的优势在于自己没有过多的历史身份,他们的娱乐精神也许正是现在心态安详的青年人对待世界和历史的态度。
历史固然曾经存在过,我们也确实从没有忘记,但更多的,对于这个时代仍要吃饭穿衣的我们,利用历史也不枉是一件坏事。
和谐社会应当是快乐的,无矛盾的,这应该是我们曾经提到过的另一种的富强与悠闲的国家,在这国家中,人也当如此。
当然,比较起早已建立起文化工业基础的香港和其他地区来说,大陆的文化建设包括我们的文化想象还停留在初始阶段。
从《皇家刺青》这部影片主要演员的平均年龄来看,我们就知道,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是新来者,一切仍在草创中。
更可能的经验是,大陆版的周星驰可能正在某个剧组吃便当,许多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在竞争中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
我们的国家这么大,从事影视业的人又这么多,许多人仍有机会。
另说一句,《皇家刺青》的拍摄山寨味道很浓,原创的喜剧因素乏善可陈,而且黄小蕾也不像是一个适合喜剧演出的角色。
尽管她很用力了。
从越狱到肖申克的救赎从英雄到英雄本色所有的杂烩冗杂在了冯超的大脑中所有的不靠谱写在了A4的剧本中笑点不够高却足以让你拿听啤酒从头乐到尾剧情足够俗套但还没让你昏昏欲睡急于ALT+F4总之,你想轻松一些,又简单一些那就看这片儿吧这部低成本的烂片儿不会让你失望
这部电影阿拉看多少遍都看不够,侬信不信,不信?
死去,给我包围他!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很好玩,比他妈的所谓的大片强多了,哥一直在笑,所以这就是一部好电影,推荐大家看一看,绝对不会后悔的!
看完后,看了很多豆友的评论。
很多人很不待见这部片子。
我就不从什么文艺或者艺术的角度来点评什么了。
至少今天晚上它打发了我的时间,让我不至于看到一半半看不下去。
是的。
我就乐意听里面的方言。
我就乐意看着这些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里面混乱着。
我就乐意这么些个冷幽默和恶搞。
人家又没奔着大片去。
就好比拿着面粉我就想做个馒头出来。
我没说非它是蛋糕啊。
你也甭指望还能吃出鸡蛋的味来。
就是给你填肚子用的。
犯不着上纲上线。
不就是大杂烩么?
看这片子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感觉,似乎导演和演员们在使劲的挠你的胳肢窝:你笑呀,你倒是给爷笑一个啊……可是,爱慕骚锐,你没挠中我的笑点,更没挠中我的G点,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搞笑和幽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搞笑是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还有语言来逗人发笑,往往流于表面。
大部分情况下,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通过这种真实与不真实之间的反差来产生笑点。
幽默不一样。
幽默在多数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不夸张。
它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而这种语言往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产生效果,换个场景,多半就没有效果了。
很多时候,还需要观众想一想,体会一下,然后才恍然大悟并产生发自肺腑的微笑。
如果观众是个缺乏幽默感的家伙(拜中国特色的教育所赐,我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这类人),那么幽默还要大打折扣。
比如憨豆先生,我会说它是搞笑。
但是“罗汉”系列,我会说它是幽默。
很不幸,虽然《皇家刺青》努力想要搞笑,但是这些搞笑镜头,基本都是些陈旧过时的老古董,缺乏新意。
黄小蕾是个美女,可惜不适合演戏。
纵观所有的演员里面,只有她的表情最做作,表演的痕迹最重。
还有她的嗓音,跟周迅有的一拼。
长那么漂亮,真是可惜了。
不如改行演小品吧,没有比这个更合适她的了。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导演和演员们还是很努力的(所以给打了三星),虽然大部分努力都没有到点子上。
最大的硬伤,就在于剧本。
没有一个好剧本,没有一个好故事,再华丽的场景,再豪华的阵容,也是白搭。
而这个,似乎也是目前国产电影(包括香港)的通病了。
其实这个我倒觉得可以一看,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烂。
不知道这个电影最后上没上院线,也不知道票房到底怎么样。
不过这个应该是高清拍的,大概成本不会很高吧。
我觉得还行是因为,本身也不是什么大片,纯粹就是一个娱乐,又那么轻松,有什么不好呢。
你在街上溜达,看见几个人在笨手笨脚的学跳芭蕾舞,既不碍事,也没要求到国家大剧院去演出。
你除了呵呵一乐又能说什么呢。
看到里面笨手笨脚的模仿秀,搞笑表演,当时就是这样的感觉。
希望这个电影能挣到钱,对于小成本的电影我总是抱着这样的希望。
最近接连看了《追影》、《皇家刺青》和《熊猫大侠》,突然觉得中国电影走向了纯美商业同时又低搞笑的道路。
说纯美商业,是因为借用古装剧的噱头,打造了装饰和布局都是高质量的场景及人物,视觉效果很容易让人觉得high,说低搞笑,是因为每部电影都借鉴无厘头的手段,结合了意识流或者网络用语等手法,包袱效果让人很无奈很牵强。
还是希望中国电影该转转向吧...
一开始看见刺青,我就想起了越狱,片子果然是那样发展的。
后来,片子又东拼西凑的E搞了许多经典电影电视剧的台词或情节。
我的笑点比较高,看到有人E搞我曾经看过的东西,我是笑不出来的。
倒是穿插在CAST里的老夫老妻蛮有感觉的。
大张伟和王文博主持节目还是有一套的,不知道为什么戏份不多,也没安排歌舞表演,反而请了两个半红不黑的电视剧男演员。
茶水里有个潘星谊,混那么多年也就这样离开了,这圈子不好混那。
这种小成本的大陆电影,除了骗钱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所以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样。
剧情松散,表演夸张,极尽E搞之能事,找个较大的发行公司做后台,然后各地跑宣传,吹的片子跟朵花儿似的。
对投资方来说,正剧没人看,不投,大片儿投不起。
只有这种片子,规模不大,还能保证一定的收益。
说白了,金钱指挥艺术啊。
五分儿给花儿!
吐槽无力
这个导演拍的三部片就是我目前看过所有国产片中排名最差的三部了
也许中国电影就剩下恶搞了
比较喜欢天下第二 哈哈
挺搞笑的。
看片头出品方、出品人就知道会有一定水准,没想到在技术上如此用心。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惜有点鳄鱼皮高跟鞋配塑料底的感觉。(友情提示:影片在结束字幕时还在继续)红中姐好风骚!!!
喜欢黄小蕾的演技,还有那个福尔摩,他俩的表演笑死我了
揍是一闹剧,看着乐呵乐呵就行了,没别的事
挺扯,哈哈。情节很精彩,内容很搞笑,恶搞了很多当年的大片。
当年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搞笑的啊
强忍看了近20分钟,没能力再忍下去了,不然我就成忍者神龟了。。。
内地搞笑版越狱
很好,耐看
辨认了很多电影。
其实我还蛮喜欢大杂烩的,但是要做得水到渠成做得精致才够力啊,这片还是有些粗糙有些硬拗。我怎么觉得黄小蕾像削过腮呢?表现得也不怎么稳定。就那样吧,比十全九美强那么点。
其实还挺乐的。
一星给黄小蕾~
其实我觉得还挺搞笑的吖,哈哈,红中姐!你是我的偶像~
小时候和妹妹一起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片尾曲飞来一只凤贼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