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向不喜欢这样冗长沉闷的片子,尤其是日系中比较抑郁的。
但是今天突然看了,看完了之后还有点感慨,所以上来酸一下。
堀北真希演技太强大了,第一次在野猪里看到她,发现这个女孩子其实蛮漂亮的为什么要演成那样奇怪的个性呢?
看完东京后,我才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演技很高超的演员,她彻底地把主角的心理阴暗面表现出来,每个眼神都那么到位。
因为前些日子拍了写真,我发现其实演员或者模特他们的表现力都是一般人所没有的,要好好学习,因为我很喜欢拍照片。
然后我想起这些年我们越发自恋的倾向,身边的人也开始释放自我,喜欢自我表现,自拍就是经典的例子,有些人据说特别喜欢照镜子,我就特别喜欢把自己的日志或者照片一看再看,有点像老人了。
但是还是百看不厌,甚至越来越喜欢。
我在想为什么日剧中好多都有这样的阴暗表现呢?
看了还蛮怪异的那种片子也特别多,是因为日本国家的特征吗?
看到许多阴暗一面,人性的压抑面和特殊的发泄方式,有时会怀疑看这些会不会心理障碍,所以每每都要深呼吸,然后作好心理准备再看,你们会这样吗?
最近好像看日本的电影比较多日式美少年啊这部电影通篇只有四个角色“真希”,“卓也”,老奶奶,“卓也”爸爸如果还算上奈特就五个简单的对白,简单的日子脉脉隽永像一线不会干枯的泉水主角“真希”是可爱执着的女孩(美型哦,流口水)和“卓也”相互默默暗恋并且顺利恋爱但是,波澜潜伏“真希”老是没有缘故的失去某段记忆相交十年从未见面的笔友奈特却激励反对“卓也”十年前父母的死亡阴影“卓也”说出分手“真希”寂寞无助的对奈特说:“我想见你,我想见你,我想见你啊”夕阳山岗的邮筒旁孤单的等候其实,奈特就是保护父母双亡的“真希”而产生的人格一个身体上的纯洁女孩和粗暴男孩双重人格知道真相的少年——“卓也”和奈特同时深深的爱上了寂寞的“真希”为了让她幸福,“卓也”选择不放弃,奈特选择消失那个贯穿电影的苹果意象,是缺陷的圆满那些蓝色的信件,是纯洁的爱情当那个少年躺在自己爱情上无奈又不甘当那个少年让出心爱女孩的绝望破碎的镜子上温柔的吻我们闻到了天堂的香气“如果我有一个男人的身体该多好。。。
”“从我父母意外死亡时,我就习惯喜欢的人不会一直在身边。
可是还是习惯不了寂寞。
奈特,我想见你,我想见你,我想见你啊。。。
”PS.从小“卓也”对奈特说对不起开始,我眼泪就止不住了,哗哗的流跟自来水似的。
我果然老了··
冲着那个女演员去看了东京少年,因为系统的学过精神病学,也接触过一些精神病患者,所以明白电影的结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但撇开专业不说,仍然觉得有好几个场景让我感动了一番第一幕:NIGHT:要是有个男人的身体就好了……虽然只有一句,但背后是多少无奈和悲哀,深深的爱着一个人,想要一直守护着她,却连一个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想要给她安慰,却只能轻轻触摸镜子里那幻想中的另一个她,他一次次破坏她的约会是出于嫉妒吧,那些平庸的男人,那些对她的爱远没有他深的男人可以那么轻易的和她见面、交谈、甚至亲吻,他不想任何人把她从身边夺走,即使除了通信,他从来都不能够出现在她的身边,这时候的他是自私的,但爱本来就是自私的,无可厚非。
第二幕:NIGHT轻轻亲吻了镜子中的“她”这时候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成了她获取幸福的障碍,并且已经决定离开,这个吻可以看作是告别吧,虽然之后,他和她在意识中相拥,但作为拥有完整认知能力的个体,这应该是他离她最近的一次吧,他们是世界上相距最近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体的,但他们也是世界上相距最远的,只有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然后想象着对方的那一刻,他们才能单方面“完成”相见。
这是注定不会有结果的爱恋,但此时NIGHT的爱已经开始升华了,让自己所爱的人获得幸福成了他唯一的心愿,即使后会无期也再所不惜。
第三幕:最后照片中的NIGHT依旧是酷酷的男生,即使有万分的不舍依旧显得那么洒脱,一个苹果贯穿整部影片,最后也不忘拿着苹果,留下他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个镜头,然后,他把守护她的责任交给了那平庸的男生,结局看似美好,却也充满了讽刺,正常人的爱恋似乎只能是平庸的。
除了崛北真希不错的表演之外,全片结尾由浜田真理子演唱的《LOVE SONG》也为电影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想就这样的死去,在你的怀里被你的温柔包裹着在这个星空下一直,一直,梦想着这时候虽然只是我一直,一直想要和你一个人在一起的喂,为了我们谁能够把时间静止并不想要所谓永恒的爱情只想在现在的这个时候和你两个人想就这样的死去,在你的怀里被你的温柔包裹着在这个星空下悲伤的钢琴声中只留下NIGHT寂寞离开的背影,和那不完整的鲜红色的苹果……
打了兩顆星的,一顆給帥氣的堀北真希造型,一顆給結尾那張太有感覺的照片。
再沒有什麼其他可以喜歡的部分了。
抱著看雙重人格、雌雄同體的初衷,想要再了解一點那樣的人的痛苦,也想要感受Narcissus愛上自己時的絕望,看得這樣的失望,因此看得這樣的失望。
這不過是一部換了新包裝的純愛片,裡面卻是一部為愛付出,犧牲自己成全愛人老套的掉了牙的純愛之作,而推上貨架重新販賣的賣點就是——雙重人格,自戀,les,中性。
我佩服製片方看透市場的眼光,這個時代不可避免地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著,同人耽美界雙生自攻自受雌雄同體百合,這一切都似乎在地下秘密進行著,卻不可消滅地暗湧在主流之中。
這麽好的一個題材,竟是被拍得不可原諒地粗糙,才更恥笑製片方的無恥亦或者無能。
雙重人格,在這裡就好似英雄人物變身一般,超人內衣外穿,蜘蛛俠套上不透氣的外衣,還是大喊一聲我是希瑞,shoo居然可以逼迫night從minato現身,難怪有人要驚呼此乃鬼片了。
這根本不是什麽人格問題,是格羅索一樣被靈魂附體。
雙重人格的原因,是簡單得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的,編劇對人的心理認識還真是表面,只靠弗洛伊德的一個理論紙上談兵就了事。
導演就更是無能了,不談業余的鏡頭語言,也不談業余的場面調度,哪怕作為純愛片整個敘事也是相當不流暢,尤其是三個視點的敘事,總是試圖尋找故事發生的合理性,就似抱著圓謊的心態,卻反而在繁復冗長中自己都快沒了方向。
寫到這裏,想來想去,也只有開頭說過的兩點還能讓人喜歡起來。
堀北真希還真是為數不多非常中性的日本女優,演技且不說,night的那份帥氣從造型上而言非常成功。
然後就是那個讓人嘴馋的蘋果了,看上去真是好吃啊,很愛結尾minato看著night拿著蘋果的那張照片,她疑惑地看著照片上的自己,她並不知道那個自己已經為了她而消失掉了。
其實純愛片也是沒有錯的,賺取了票房和眼淚,然而在這部片子裏,我看到了主人公的愛意,卻絲毫沒有被打動,因為在這部電影的製作看不到誠意。
ps,雖然night對shoo強調自己是男生,可她怎麽算也是有著男人靈魂女人身體的女生,night和minato讓很多看過的人都覺得是les的感覺,我也是這麽覺得。
當然這也沒必要研究下去,偏無聊了哈。
因为少年这两个字,下了这部电影。
没有看之前的评论,没有看简介,简简单单地开始。
从最初的一头雾水渐渐看出端倪,渐渐感动,也渐渐感概——关于依靠,也关于爱情。
一直觉得凡事靠自己是一件特牛逼的事,可真等到只有自己的时候,却是极可悲的。
不得不竖起身上的刺,把自己圈进一个安全的领域,门牌号上写着“坚强”。
小说或是电影中这样的人,特别是这样的女生,才可能遇到那个真心的骑士,不被认为是怪人避而远之,而是愿意冒着未知的危险和挑战,保护到底。
按照定义,这才算真正的爱情吧,因为爱你,所以不放弃,所以,都值得。
平心而论,这部片子,最多给三星,但冲着maki,必须五星给满。
这是属于堀北真希一个人的电影,完完全全的个人表演,这部片子更加能够为她的演技正名,男女通吃,的确是新一代的小天后,实力和偶像的完美结合。
我就是喜欢她,虽然人格分裂的题材不算新颖,但总体来讲这部片子节奏感把握的还算说得过去,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可能就是男主角太丑外加情节反复过多,但只要有了maki,谁还在乎那么多呢?
崛北真希,一直觉得她的美是透明的,像是初夏清晨的薄雾,透着一股淡淡的无名清香。
如此清透的相貌,不论是全是少女还是少男的角色,都让人迷恋,让人疼惜。
她是这样的一个少女,年幼时受了伤害,于是在心里积攒了强大的自我保护力,生成另一个人格来保护自己、陪伴自己,直到另一个爱她的人出现,顶替了那个人格的作用,才变成一个正常的少女。
关于多重人格的学说我不了解,但觉得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存在另一个自己,或是另外几个自己。
对我而言,一个懒惰懦弱但有着世俗的坚韧,一个积极乐观却有着太过感性的脆弱。
一个在白天面对纷繁的琐事,一个在晚上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
也许在时光的磨练中另一个我会渐渐的不见,但我会记得曾有过那样一个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文/菩薇这部电影有着典型的日式唯美与感伤。
总分总的结构更像一篇小说。
当小凑的世界中多了一个她喜欢的小秀。
我与自己还有你。
以三个灵魂的眼光注视着的爱情。
谁该退让。
谁该释怀。
谁该放手。
九岁的小凑拉着父母陪同她去游乐园。
回来的路上父母因车祸离她而去。
从此与奶奶相依为命。
过于寂寞的世界里。
她将苦痛写成文字系在气球上。
以为可以带到天国的父母手中。
这样。
她遇见了夜。
一个笔友。
以文字的方式守护她十年。
遇到小秀后如往常一样她将这份心情寄给了夜。
从最初夜便激烈的反对着。
在与秀交往的过程中终于暴露出了那个秘密。
小凑有失忆症。
会突然的不记得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样三番两次。
秀在给小凑检查脑科的医院里叫住了失忆的“她”。
不是凑。
而是“夜”。
是了。
那个笔友夜是凑在极度绝望后产生的另一人格。
与她共同拥有着一个身体。
有着不同的性格思想及性别。
他阻扰着所有妄图伤害凑的人。
其中便有秀。
他在保护她。
始终陪伴她。
他阅读着凑的文字。
我想见你想见你相见你。
他对着镜子说。
小凑。
我也想见你。
如何在你我同时苏醒的时候给彼此一个拥抱呢。
他对着镜子亲吻。
吻到的是镜子还是小凑呢。
小凑说已经习惯了失去喜欢的人。
却习惯不了寂寞。
我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
却因为想你而更寂寞了。
走在人群中。
哪里都不属于我。
我应该属于只有我们对望的国度。
只是我在白天微笑。
你的暗夜里忧伤。
我们要如何相见。
夜将信铺在地板上满满的一房间。
静静的对着镜子流泪。
世界上有谁比我更……我是如此的……省略的字眼被哽咽的吞进梦里。
是我最清楚该如何让你幸福么。
是我阻碍了你的幸福么。
我是在嫉妒么。
我只是想保护你。
你已经长大了么。
你已经不需要我了么。
我是为你而生的。
我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么。
请平复我。
拥抱我。
那些属于你的光与温暖。
小凑说。
谢谢你夜。
一直陪在我身边。
爱自己真的是一场终身的爱恋。
如果我对自己是爱情。
却如此无法触及。
幻想中的你。
甜美的微笑。
渐渐走远。
他放了她。
我放了我自己。
你已经长大了。
不再是被伤害就会缩进壳里困住自己的刺猬。
你该走出去。
你必须去宽恕伤害你的人。
你必须幸福的活下去。
即使没有我在你身边。
和秀一起躺在沙滩上的夜。
一句一句说出了凑喜爱的事物。
他轻轻的呢喃着。
为什么我没有一个男生的身体呢。
这样我们就有了彼此。
这样我便有了爱你的资格吧。
用爱淹没你。
让你无暇顾及寂寞。
支撑着你的全部。
你就是我的信仰。
最终他拿着凑喜欢的苹果让秀伟他拍照。
治疗完后的凑看到了这样的相片。
第一反应是。
是我么。
慢慢的却疑惑了。
似乎不是呢。
那样犀利而倔强。
冷淡却弥漫着温暖的眼神。
始终守护在我身边的那个人。
他的存在便是为了爱我的那个人。
让我无比坚强的那个人。
是你么。
你是,谁呢。
end.
他的神情举止 都很吸引人 重感情,体贴关心感觉是一个很完美的男生只是他不该存在。。。
如果他是存在的一个男生,会让她很幸福。
感同身受。
相信曾经孤独过、痛苦过的人不少都会有相似的体验,只是这样的“另一个我”在大多数人身体里并没有人格化甚至侵蚀本我。
在没有人能够依靠的黑夜,没有人可以倾听的沉默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唯一可以倾听的也是自己,于是,就慢慢地爱上,与被爱了。
除了感情上的依赖,还有审美意义上的顾影自怜,而这样的感情是纯粹而精神性的,与世俗人心中所想的男女之情无关——正如同水中的narcissus水仙花一样,在自我投射中完成了一次次灵魂的抚慰,只不过这个故事体现得更激烈,更极端,因为女主角毕竟是一个经历了巨大心理创痛的女孩。
也许在常人看来,这样的行为只是一种精神病,一个错乱病人自我欺骗的小花样,可是我们不得不去感叹人类心灵世界的奇妙。
曾经,它保护了你,它安抚了你,然而即使这样的情绪再美好,始终是给予自己一种负相的能量,因为你自己无法为自己创造一个完全不同色彩的能量出来,这就更加证明了人虽然是孤独的,却仍然需要与外界的适当交互,不同的色彩交融才会有阳光的灿烂。
也许,这另一个你后来曾阻断了你萌芽的初恋,也许在经历了一次次内心的挣扎后,它最终为了你的幸福选择消失,或者隐藏,但是如果在你的记忆中,还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另一个我”,也请你去感激它,因为正是它伴你度过了那最为苦闷难熬的青涩岁月
@2009-04-09 23:43:35
没有想象中好看!蛮失望的!
堀北真希的的表演还是值得肯定的
【白天是她,夜晚是她,自己和自己的戀愛】~~~沒有《東京少女》好看~但maki演奈特演的很好哦~
...会出现安慰或保护...的人格分裂,这就是双重人格的一般理论...无论是怎样的人格,都是因为需要才会存在。
没啥意思,不过真的很喜欢堀北真希啊
平平淡淡的分裂……故事有点矫揉造作了,虽然是以爱情为主题的人格分裂拯救,但是看起来有点作
20分钟看完实在没意思不过e1000的翻译很有趣
妈的,居然哭了
第二人格爱上了第一人格,两个人格永远无法相恋,本来会是很狗血的情节,处理非常唯美!
先看了剧情,但是居然还是一直看完了。导演是不错啊!不知道是演技好还是化妆好,觉得能分出男女,眼神是不一样的。真不错啊!
完全是对人格分裂的真实刻画,直观。
看颜就可以了
我能说从开头看到寄信就隐约感觉到是人格分裂了么,居然用了翻来覆去叙事法把本来就显得冗长的故事给变得更冗长,本来背景钢琴乐是能有点岩井俊二的味道可总是戛然而止太突兀,什么题材看多了也就乏味了
不是最后张照片 我只给2颗星 崛北还是欠火候啊
如果有问题那就是演技的问题
有点差
我怎么感觉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东京少女比较好
男生性格的堀北还蛮有型的,女生性格一般般,没有突破。还有就是,那主角长得好猥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