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介开始觉得自己和美纱子是一类人,是罪人。
他认为想要赎罪,美纱子才会去做娼妇(syoufu)。
但是他和美纱子太不一样了。
本来对未来抱有美好希望的洋介,因为「杀人犯」这个词,他感觉自己被社会隔离,他需要的是一种归属感。
他还是有亲社会的想法。
美纱子则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和对「安全感」的渴望里。
她觉得自己是神,对生死和爱有着超脱的认识,只要能填补自己的心她会不惜一切,但她实质上就只是杀人犯。
当他遇到美纱子,去爱去付出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找到了在这个世界有用处的证明。
美纱子则是带着谎言生活,她害怕洋介知道他的过去,甚至做好了他要是有一天产生不信任就只有杀死他的打算。
虽然她因为爱洋介不会这样做,就像洋介也对她下不了手一样。
他们俩绝对不是一类人,你觉得呢?
我看过原作,谈不上多喜欢,但是的确被小说的笔记部分震到,因为太细腻太刻骨了,也只有女性可以把女性这种扭曲复杂的心理刻画得如此入木三分。
但是抛开异色变态的心理描写,单单把故事主线拎出来看,其实真的是蛮无聊的。
真心,惊世骇俗的杀人女魔头爱上人、爱上家,最终甚至为自己的小孩自我牺牲,听着就很无聊,没想到,实际拍出来更无聊。
我看的大光明那场,影厅里不断发出大家由衷的爆笑,你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悬疑电影,我起先还觉得这对创作者不礼貌,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我靠,这也太好笑了,让我也笑一笑。
改编得真的算失败,整个故事像一个荒诞的矫揉造作的闹剧,突兀的巧合配上演员假装很投入的用力表情,观众会笑出来情有可原。
吉高和松山演得蛮好的,特别是吉高,太美了。
有几个无论如何都要吐的槽:1、这个小说确实很难改编,导演自己也说了,太复杂了,所以他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动,比如大坝那场戏,他自己加的。
那场戏我给大家描述一下,就是美佐子她以前的杀人事迹暴露了,警察在抓他,他老公也知道自己长久以来的梦魇(误杀过小孩)是自己的老婆一手酿成,就带她去大坝,用绳子绑住她的手,然后还装了一个感觉重得一笔的秤砣,吉高由里子哭唧唧地爬上大坝,哭唧唧地说对不起啊老公,抬脚要跳,松山健一抱腰拦住,两人一起摔倒在地。
吉高压在松山身上,秤砣压在吉高身上,吉高毫发无伤。
我白眼翻得至今贴在眼皮上掰不下来。
2、松坂桃李发现了细谷小姐就是他的杀人狂亲妈,一路崩溃开车回去找他爸。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日本小汽车,油门踩得多猛看上去大概最多70码,心情自由自在的70码,不能更多了。
他找到他爸了,猛得掏出哆啦A梦小拳头,又猛得张开!
五根指头笔笔直!
手心放了一个苍耳!
他说,爸,你骗我,妈还活着他爸照理来说应该说,你有病吧,儿,拿了个苍耳过来跟我说你妈还活着,你为什么不跟我说知道了「细谷小姐下面的名字是美津子那可是妈一直用的假名啊」这样的理由,偏偏拿一个苍耳呢但是他爸却什么都知道了,靠一个苍耳,「什么你见到你妈了?
她还活着?
」我白眼翻得至今贴在眼皮上掰不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松坂桃李老师在此片奉献了我觉得可以载入史册的灾难演技,他的一切,都是如此僵硬,僵硬的表情,僵硬的动作,僵硬的台词(和别的演员对戏显得格外明显)。
无论做什么,都是那么那么的出戏,他的咆哮和愤怒、担忧和焦虑,惹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
但我不觉得这全是松坂桃李老师的错,毕竟哪怕是在原作里,儿子的故事都是非常苍白无力的,儿子整个的人设都面目不清,没什么性格,更不要说电影了。
3、原著中的细谷小姐是一个比较冰冷干练且寡言的人物设定,还是比较有魅力的。
我不是说木村多江没魅力,但是也太像女菩萨了啊,到后面我以为还会放她帮她儿子杀黑社会的戏,给人一个反差刺激,结果什么都没有,得了,女菩萨也的确不能杀人,翻个白眼翻篇吧。
4、改掉了我觉得不应该改的点。
一个是对父亲的刻画,原著中父亲承认被美佐子如漩涡泥沼般的百合心吸引,父亲也不是什么正常人。
另外是,我记得美佐子离开家,不仅仅是因为罪行败露警方来追,还有是怕自己有一天自己会杀了小孩和丈夫。
杀意和爱意可以是一种东西吗?
当然可以。
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是三星半和四星半的混合,因此最终打了四星。
剧情真的很多一言难尽的地方,但是这部里的吉高真的太美太美了,难以想象是和东京白日梦女同一时期作品。
这部里和松山研一太搭了,祈祷两人日后还能再合作纯爱。
这部的剧情有点emmmm前期宛如恐怖片,一些可怕的比如割腕场景特别爱特写🙃加诡异BGM🙃渲染个没完……吓死人了……儿子的行为逻辑非常莫名……你说看了母亲杀人日记觉得母亲可怕想送她自首啊之类都逻辑可通……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一个人杀死一个黑帮社团是什么玩意……然后母亲帮他杀了后,回来想杀了母亲来证明自己能杀人?
变态杀人狂美砂子前面真是太可怕了……那种无感情状态……真的人间恶鬼感非常生动……那部分剧情我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但是这部分吉高有种迷之病态美感,特别带感……以及和松山研一相遇后两人互相救赎和逐渐怀有爱的故事的部分,特别好看。
美砂子变的温暖、和男主互相爱慕的日常两人的美好的真的特别的美……因此虽然明白杀人犯的她确实是迟早应该被惩罚的……但被猥琐男打破这份美好的时候真的森气……不过这部分剧情也很迷的,一个猥琐男执着追寻谋杀自己同事的凶手好几年,目的仅仅是为了和这位美丽的杀人犯小姐一度春宵???
这部最喜欢的三个场景一个是吉高和松山初遇的戏,一个是吉高和松山的分别戏,最后一个是两人再会的戏。
都特别的能打动人。
吉高和松山的演技都非常细腻。
在这部剧情很迷的作品里真的是亮点了。
吉高把女主杀人鬼和被爱救赎后的两种状态都演的不能再灵,这个角色确实非常适合她了。
松山这部里颜值回升真的太好看了非常想嫁。
电影结束后还有见面会,但是见面会的翻译真的辣鸡。
主演名字频繁念错,导演的话也翻译不全。
但有个问题很有意思。
有人问导演拍摄期间的趣事,导演说松山为了这部作品减肥期间只早上吃一个苹果,吉高为了表示自己的支持就也不吃午饭来陪他。
太可爱啦。
盼了一周的字幕终于等到了这部片。
ユリゴコロ 摇摆的心从去年日本新片展偏偏深圳场不放这部片就很郁闷,到上月从图书馆借了原作出来看,看完原作简直着迷,一直把女主代入小吉高来看,把预告片反复看了N遍,今天终于等到了………先大力称赞小吉高真是太美了!
截图停不下来…不得不说这片的画面色彩真是太美了,不是日系小清新那种美,是艳丽的,但是这样的颜色反而更适合这个故事的氛围和角色。
而且前半段对于恐怖和几次杀人的过程都渲染得很好,颜色真的有很大功劳,可以说是奔着猎奇效果去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吉高的美是魔性的,简直有致命的吸引力。
而小吉高和松Ken的雪夜相遇,更是超出我看书时的想象。
至于剧情,如果原作是100分,电影可能只有60分吧。
前面大部分基本上剧情都还原了,但即使不说结尾,整体改动依然很大,而且是影响很大的改法。
比如细谷阿姨是作为女友的朋友出场,才认识的男主,而不是作为早就在男主店里帮工的阿姨,这使得我看小说时最最感动的点直接不存在了[捂脸]然后男主的弟弟改没了,女主的妹妹也改没了,女主没了妹妹,悬疑直接打折扣,男主没了弟弟,他的思想活动就没了表达。
最最糟糕的就是对后半到结尾的改动,不科学、男主令人反感,母子情、父母之爱全都改没了,男主知道真相的顺序为什么提前那么多,整个情绪都不一样了!
熊泽导演到底是在干什么,为什么新片展我看的是他另一部片而不是这部,真的好想在见面会上提问啊可恶!!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为什么要乱改啊!
前面真的都还好,杀人狂的自白部分不多也不少,主要靠画面表达,重要的自白却也没有漏掉。
不过我在看书的时候怎么都解释不出来“摇摆的心”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片反而知道了,可以理解为“精神寄托”。
理解了这个词,自白的很多地方就更好理解了一些。
先吐槽一个翻译问题:日文中ゆり(yuri)虽然有摇摆的意思,但是是常用外(而且是非常地不常用),而且还是他动(及物动词),如果说摇摆的心的话对应的日文应该是ゆれ(yure)こころ(ゆれ(る)是常用的,并且是自动,即非及物动词)。
台版/港版的翻译「百合心」是可行的。
日本电影节观影时影片字幕也是用的「百合心」。
一切都怪中文版小说译者。
原文ユリゴコロ实际为女主(美纱子)幼年时高度自闭无法说话的情况下,错听的产物。
所以只要通顺,怎么翻都行(愿意玩梗的话翻译成「由里心」,「由里子小露」甚至也完全可以),就是那个摇摆的心那个摇摆是在日文中讲不通的。
这里的yahoo智慧袋问答虽然不说是权威,但是是符合我常年阅读的日文中日本人的使用习惯的。
幼年的女主是不可能知道「摇摆」这种常用外或是文言用法的。
符合幼年能知道和理解的词语,大概只有「百合」了。
那么ユリゴコロ(yurigokoro)对应的没有「错听」的原文是什么呢?
当初那个医生说的话无从得知,只是美纱子成年后推断,应该是よりどころ(yoridokoro)——中文可以翻译做「精神支柱」,或者我们说「归属(感)」。
从整部剧情上来说,也的确合情合理。
(题外话,如果按「归属」+「错听」来翻译,可以翻译成「灰鼠」,2333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翻译。
我觉得错听中的这个「心」字,是不能丢的)--吐槽完毕--先丢个链接:本人没有看过小说,但这个链接有小说版情节剧透:日文小说版剧透剧情很美,美得像一个童话故事。
美纱子这样子的杀人魔,最后通过爱情得到了自我救赎,自我救赎就已经很美了,最后的情节设定里她还独闯黑社会据点,为儿子救出准儿媳,美得不像话。
太美了就容易出问题。
一个是杀死厨师(还是店长?
)双腿一扭,对方就失去反抗任由你用平底锅敲了。
你自己可是一个hooker,还是在hooker之前各种给自己放血的人,哪来那么强壮的身体(真·美纱子就放血太多自己直接挂了。。。
),对方可是一个做力气活的中年男子啊。
另一个就是结尾的孤身闯入黑社会据点。。。。。。。
前期的设定只是杀人可以「心安理得」甚至「因此获得快感」的杀人魔,何时变成怪力女了?
难道真的是某人说的「长得可爱 杀人方便」么。。。
情节上整体就是这样,看了小说版剧透,我才明白,哦这两段都是原创情节,怪不得(小说版后面只杀了孤身一人的准儿媳的老公(贵圈真乱),他还不是黑社会,而不是电影中那样杀了黑社会据点全家)。
但确实单对比的话,不考虑这个bug,电影版其他情节改编使得整体更有一股凄凉感,更美。
所以剧情给7分。
然后演技,我完全没有意识到爸爸是松山研一演的,太棒了啊。
总之看着松山和吉高飙戏我的内心是极为满足的。
而儿子役的松坂君。。
你还是适合去演《不能犯》里面的那种角色。
至少看你和整容版泽尻演那片子我可以完全放飞自我,不用拘束在导演/编剧划定的框框条条里面~而不是像在《百合心》里面被松山吉高深深拉入戏中后被你咣当一下砸出戏外。。。。
画面的色调上除了一开始幼年时期看着小女孩淹死那段显得很猎奇以外(不知道是不是调过色了,显得很不自然),其余的地方色彩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印象。
基本是写实的。
前后氛围对比基本也是靠情节本身的场景(当然,基本的比如结婚后的明亮色是有的)最后的最后,主题曲,
ミチシルベ9.0Rihwa / 2017,简直太贴切了!
看片子本身因为松坂君导致我根本不想哭,最后主题曲的时候我是真的想哭了的!
所以用来给电影加点分一点都不过分!
(豆瓣页面里有自翻歌词)--放飞感想--失去生活的目标,失去归属感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中并不罕见。
年轻时也都有做过以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觉得不可原谅的事情。
这个影片无限放大了这种「孤立感」和「自我否定」,迫使有着相同感受的人去审视自身。
所以对于我来讲,这决不是致郁而是温柔的治愈。
愿每个人都能直面this fucking world, this fucking skeleton。
因为自己的这点点私心,其实很想给这片子打更高分,但确实情节上以及儿子演技上的硬伤是没办法视而不见的。
能把割腕的场景演绎如此唯美平静,也是第一次看到。
没有紧张急促的背景乐,没有压抑暗淡的色调。
当事人的平静和享受,让病态自残成为映画艺术。
最后魔王母亲为了不让儿子成为杀人犯,而自己亲自操刀。
但是又鼓励儿子把她杀了。
这是逻辑不通,还是杀人狂的世界我不懂。
儿子如果把母亲杀了,儿子不但变成了杀人犯,而且成为无可救药的恶魔。
杀人之瘾彻底被开启,连母亲都能杀,地球人谁能阻挡他。
不大明白笑场的人是怎么看的这个电影,我看哭了。
亮介在女友失踪、父亲确诊癌症入院后,于老家房子里找到了疑似母亲美纱子的日记,从而揭开了母亲身世的惊人秘密。
小女孩因为直到很晚都不开口说话,被带去看心理医生。
她听见医生对母亲说,自己缺乏一种“百合心”(ユリゴコロYurigokoro),也许医生讲的是别的词比如よりどころ(Yoridokoro,落脚处,归属),但年少时的她将误听来的词理解为自己的大敌。
也许孩子说话晚本来明明不是什么大事,却非要被不耐烦的家长和医生认定为心理有问题,从此导致孩子变成了真的精神病。
她怕与人接触,好像所有人都是朝她袭来的刺。
为消除恐惧,她需要一个“百合心”的分离实体。
她将洋娃娃命名为百合子,一次一次重复将水灌入洋娃娃下体,这样,百合子为她承受了恐惧。
她喜欢重复不断把活物扔进空洞,她不知道这是在填补空虚内心的惶恐,是靠折磨弱小生命来获得控制感。
上了小学,眼看同学痛苦挣扎溺死的那一刻,惊惧的刺激被她当成了极度的喜悦与快感。
从这天起,死亡成了她的“百合心”。
为了再找到“百合心”,她需要再次感受杀人的刺激感。
高中时的她,假装来帮忙路人抬起下水设施,反而向下猛地一推,压死了半个身子探入下水道捡东西的中学生,鲜血遍地,她在暗笑。
长大了的她其实已经知道医学上没有“百合心”这回事,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毕业后进入烹饪学校,切东西的快感大概与杀人类似吧。
就在烹饪学校,她遇见了生命里第一个重要的人,一个名叫光子的真的女精神病。
光子不断割腕自残,不好好吃东西,痛恨男人。
这个脆弱残缺的光子让她有了保护欲,光子需要自己的照顾,自己有了被需要的成就感。
为了保护与光子的二人生活,她不惜又杀掉了总来搭讪和骚扰的拉面店猥琐男。
本与光子约定好到北海道开料理店,可总忍不住自残的光子还是先死了。
她搬进光子的公寓,用了光子的名字,找到了饭店后厨的工作,却很快不堪男人们的骚扰,辞职了。
没钱生活,当了妓女。
过去她掌控砧板上的鱼肉,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像块生肉般生存,任人宰割。
可是没有实际人际交往,反倒觉得比在饭店时轻松。
有天,遇见了过去的厨师长,在接客时,她用厨房的铁锅结果了这个厨房里的猥琐男。
钱花光时,她遇见了一个男人,生命里第二个重要的人。
她问他:“现在几点?
”(嫖客妓女商量价钱的暗号)不懂皮肉交易的男人却如实回答:“9点50分”。
之后,这个人每天都在路边等她,给她吃晚饭,照顾她。
从不睡她,却给她钱。
袒露心扉后,男人说自己活在赎罪中——原来他就是她高中时遇到的那个路人,中学生的死被他以为是自己的过失,也被法院判了过失杀人罪,家里所有财产都用来赔偿了死者家属。
负疚感使他夜不能寐,甚至因为创伤后遗症变得性无能。
原来这个人的痛苦都是她害的。
过去,她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罪恶感,可现在,夹杂着惊奇的罪恶感与宿命的相逢使她呕吐了。
原来,她怀了嫖客的孩子。
男人提出娶她,受伤的自己愿意娶这个肮脏的她,一起抚养这个孩子。
他们在乡间买了房子,开始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孩子生下后,好像过去所有的“百合心”与居住在她心里的光子,都被排出去了,她是个单纯幸福的人了,孩子是第三个重要的人啊。
原来有些人,真的会因为做母亲而自然改变。
他也变了,被爱情、温情与家庭生活治愈。
两个人终于有了鱼水之欢,这与她过去了解的肢解肉体有些不一样,带着爱情的温柔把她挂满刺的荆棘一样的外皮给剥落了。
月满则亏,开心到膨胀,也开始担心生活会被破坏,这不安感就与最初的“百合心”一样。
几年后,饭店的送货小哥找上门来敲诈她。
原来厨师长死前打电话对他吹嘘,几万日元就能睡到当年店里的美女喔。
她恐惧了,好容易找到的平静和幸福是多么容易被重新找上门来的过往所破坏啊。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她只能再次杀人。
警察上门问话,丈夫起了疑心。
她无法说实话,不能丢掉被幸福填满的生活和给她温暖的这个男人,于是把一切说不出口的过往都写进了日记。
丈夫读到了日记,恍然大悟,自己的所有负罪感当初都是被她害的。
陷入矛盾的他,要求她消失,再也别回到他和孩子的生活中。
可最终,她没能遵守誓言,还是重新出现在儿子面前。
因为宿命,她认识了儿子未来的女友,这失踪的女友其实是被前夫和黑社会抓了回去,儿子要去救女友。
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她去替儿子毒杀了一窝黑社会。
最终,她到病床前见了癌症末期弥留之际的丈夫。
两个人在彼此眼里还是当初年轻的样子。
最开始,她也许是出于欲望和精神错乱,出于本能地去杀人享乐,可自从光子起,对丈夫、儿子,她都是出于爱和保护欲去被迫杀人。
这是一个阴暗冷酷的故事,在黑暗中却开出了温柔的爱的花。
这部电影是一个包裹着悬疑外皮的有关从连环杀人到救赎转化的纠结的爱的故事。
吉高由里子的纯良无助的样子,就像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可谁说杀人狂一定是孔武有力,面目扭曲邪恶的样子呢。
也许与天花乱坠过于喜欢给人打标签的心理医学比起来,能够填满内心不安的空洞的温柔与单纯的幸福才是治愈良方。
--公众号:穆尔登格
本来应该是阴暗 悲痛的电影好几次现场观众集体笑场 还爆笑.....囧台词中二,想表达的东西模棱两可剧情太牵强了...男女主角演的还可以 儿子太中二了可以醒醒么吐槽现场观众 人家导演根本没有拍笑点的意思竟然爆笑那么多次是我笑点太高还是现在人笑点太低了??!!
呜呜呜
性爱与死亡是古典叙事中最为常规的对立冲突。
厄洛斯作为母亲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的随从,代表了爱与性之神。
桑纳托斯身为夜之女神尼克斯的儿子,成为了死神的化身。
在佛洛伊德的理论中,厄洛斯代表了创造与抚育生命的冲动,即爱与性;而桑托斯代表了死亡的冲动,即恨与侵略。
两者之前的张力蕴藏着绝佳的戏剧创造力,能为任何一部电影增添剧情冲突。
如果能把爱、恨、性与暴力等元素混合在诸如冲突、嫉妒和对抗的经典主题之中,影片就有了让人兴奋的情节应具备的所有元素。
由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摇曳的心》,
就在厄洛斯和桑托斯的对撞上做到了极致。
作为改编电影,《摇曳的心》有着文本向画面转移、重构时会遭遇的危险和机遇。
小说的改编为电影的叙事提供着支持,也带来了麻烦。
为此,《摇曳的心》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女主角美纱子(吉高由里子 饰)的视角,而是用另一位男主角亮介作为故事的引入。
亮介经营着一家餐馆,原本生活平常,但未婚妻突然的失踪,父亲患上癌症让他遭受了来自生活的打击,他意外在父亲家中发现一本名叫“百合心”的笔记本。
那是一本自传体的日记,当他读完第一句话时就被深深吸引,他内心的恶被唤醒,血液中的杀戮因子开始灼热。
由此,亮介来自现在的故事,和日记本中过去的故事开始纠缠,影片被天然的分为了两部分,女主角美纱子进入了主观叙事的视角中。
美纱子从小就患有官能冲突,她对于爱的匮乏,导致她一直无法开口说话,对陌生的环境和社会感到恐惧。
医生说她没有找到那颗能让她获得安全感的“百合心”。
直到她从杀戮和恨意中找到了释放渠道后,她才在表面上渐渐融入了正常的生活。
童年时,把小伙伴吓到池塘溺死,见死不救,那是她第一次从他人的死亡挣扎中获得了变态的快感,久违的安全感。
少女时,她故意将铁板放下,压死了一位小学生,并让一位高中生为此陷入无穷无尽的内疚和指责中,鲜血泛滥的一刻,她的头脑中第一次抵达了令她陷入眩晕的高潮中。
青年时,她遇到了一位同样有着自残癖好的朋友美津子,一个用刀具自割手臂获得快感的,和她一样有着死之欲的精神官能冲突障碍的女孩,为了成全美津子对于极致快感的欲求,美纱子亲手把死神带到了美津子面前。
成年时,美纱子替用了美津子的身份继续生活,流落为妓女,男人的贪婪让她对于性的认知始终与恨意和肮脏联系起来,她亲手杀死了羞辱她的前上司,彻底堕入黑暗。
《摇曳的心》的前半部分是惊悚的,恐怖的,在塑造美纱子的个人成长时以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符号性隐喻,加上日式恐怖类型片的阴暗元素,的确惊艳万分,看得人毛骨悚然。
无法开口说话的美纱子无疑是一种口欲期滞留的病症表征,那个带孔的布娃娃,是她自我从口欲期到第二欲的跨越。
在压抑与释放之间的内在冲突抵达宣泄的临界点时,她完成了两次“故意”杀害的原欲宣泄。
而在遇到美津子后,那些靓丽的刀具,盛血的银盘,都是第三欲期的明显标志。
两人用自残的方式压抑她想要立即满足的欲望。
代表暴力和力量的刀成为了他们身份象征的武器。
在三个自我内心成长阶段完成之后,《摇曳的心》开始在个人与社会的链接中寻找冲突。
美纱子被孤独的丢入到了残酷的社会中,从学校到校园,预示着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剧情的冲突来自美纱子个体需求和欲望与社会的期望的发生发生对抗时所产生的不适和压抑。
她努力使自己正常化,一方面复合社会的期望,一方面又希望终于自己的本性。
在做妓女期间,洋介(松山健一 饰)的出现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热的爱意。
在经历信任危机,完成信心的跨越之后,她发现洋介与其他男性不同,而且两人还有意外的瓜葛,在罪恶感,自卑感的克服与引导下,两人以爱的名义重塑自我,相互赎罪,相互取暖,相互认同。
洋介成为了小学老师,美纱子成为了普通的母亲。
在一场象征着蜕变与放下的交媾之后,性从死之欲变成了生之机,儿子的诞生让她有了抚育的母性,洋介的温柔让她有了妻子的认同,厄洛斯战胜了桑纳托斯,她从黑暗之中来到了阳光之下。
当然,这种分裂不会结束,恶之果只是在等待时机萌芽,幸福从来不是安稳的,痛苦才是永恒。
更可怕的还是,痛苦和恶也许还会传承。
善良的亮介在读完“百合心”的故事之后,隐约感知到了自己和美纱子关系,上一代的罪恶和自卑开始影响他的判断与自我认同。
失踪的妻子,突然来到餐馆的神秘女子,父亲的秘密让他一时间无所适从,逐渐失控。
《摇曳的心》的故事本来就足够耸人听闻,离奇诡秘,而且颇为血腥和非正常,可以毫无顾忌的杀人,甚至从杀戮中获得快感,加上日本电影特有的阴柔和暗黑元素,是的整个故事前部分看得人如坐针毡,深夜的睡意被一扫而光。
《摇曳的心》也明白,道德的前提,与主题的闭合必定是从恶到善,由死往生的,影片的后半部分,用摇摇欲坠的幸福和稳定拉扯着观众,让人们看到沐浴在家庭和爱情中的美纱子,又亲手摧毁了这份难得的美好。
虽然结尾稍显功能化和刻意而为,但看见整容后的美纱子与处在死亡边缘,老迈的洋介相视而笑,重回年轻时刻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从恶向善,以生赎罪后的温暖。
宿命和造化的冷与救赎的暖纠葛不断,最终把剧情推到了无可奈何的高潮结局。
在恐怖变态与纯爱小清新之间,《摇曳的心》找到了平衡的支点,让观众在一部影片中看到了两种原本对立的类型元素,就像厄洛斯和桑纳托斯一样,正在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使得影片充满了迷人又动荡的魅力。
最后,不得不提女主角吉高由里子 ,她用高度贴合美纱子气质的演技完成了从恶魔到少女的转变,她甜美的外形让她有着母性的光环,同时那些小表现和充满演技的眼神又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寒意,具有层次的表现让她成为了整部影片最为耀眼的明星,仿佛《摇曳的心》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一样。
这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电影,是今年我所看过的电影中代入感和沉浸感最强的电影。
就如同儿子被沉浸日记中并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时一样。
从电影角度讲,日本电影的特点是对生活的细致体现和最真实的还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电影中体会到剧中的真实情感和作者的寓意。
本片从根本的人性的善恶和人性成长上完美的表达了:“你不能改变你的根本,你的原罪更是不可饶恕,所犯下的罪孽更是需要承担,但是你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和内心的感情是属于自己的是可变的” 在改变中需要勇气和信心,往往我们会迷失,会放弃,会顺从自己的“根本”,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孤独而又无意义的,终究你的人生会得到救赎和完善,有可能是一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个家庭。
作为一个没看过原著的,看到这部片子感觉还不错。观后感是,应该原著会更精彩。
世间所有迷途知返,皆以爱之名。即便宿命让这一生“在,也不见”“爱,而不得”,最后的相视一笑仿佛是在告诉彼此,遇见你,一同走过地狱、人间,此生无悔。
导演你对得起原著作者和小吉高的表演吗?
喜欢前半段,反转开始的时候槽点稍微有点多,我不知道不该笑,但有几处真的很好笑。
鬼扯鬼扯的狗血剧😂
演技是在线的,但这故事说得通吗?
她眼神纯净 笑容甜美 气质干净的像天使一般的女孩 却是这么一个天生的恶魔 她不疯也不狂 她逻辑清晰 做事谨慎 心狠手毒 可以毫不犹豫毫不愧疚地杀人 杀人甚至是她活下去的某种支撑她的理由 这样的她 却坠入无法杀掉某个人的爱情 成为了为了儿子不惜一切的母亲 这剧本简直是为小吉高量身定做 发挥地太好了 清纯又邪恶毫不冲突 这样的气质太适合小吉高了 这个角色其实也很让人心疼 她的这一路也有种无奈至极的悲凉感 超出期待值的绝佳犯罪电影 仍然有日影犯罪题材特有的救赎感 但这部的救赎感很特别和我看的别的不一样 没有特别强调但却缓缓而来 所有演员的发挥都非常好 佐津川爱美的表现很不错完全突破我之前见到她的表演 导演的镜头语言把握的也很不错 很适合剧本 一些诡异又压抑的气息镜头也把握的很棒
新片展第一次看的时候只记得超阴暗的剧情给“年幼”的我带来的震撼了,再看漏洞还是不少的,整个剧情里👮♂️仿佛不存在,特别是女主“陷害”男主犯的案,怪不得结尾要吐槽一句“现在的警察和以前的不一样了”2333。。小吉高很适合演这种边缘人物,又冷又美,磕一口。。松坂咆哮起来跟马景涛似的口水乱喷。。说自己xwn的男的最后“违反规则”吼吼
书更好看
活着,不是你出生睁眼的那一刻,而是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光的那一刻。
比起昨天不能犯个人觉得今天的全场爆笑才更没礼貌……比起前半部分的杀人犯我还是更喜欢后半段的恋爱故事,说什么杀人犯不可能被感化但还是很想看到这一种可能啊~还有今日提问的某位女生对不起你真是尬出天际(扶额。
2.5
剧情狗血到。。居然能圆回来。。喜欢前半段,闺蜜情跟男女主的感情线太好了,又虐又心疼,浓浓的宿命感,但是儿子的设定太莫名其妙了,拿个苍耳就找爹认妈,亲妈单挑黑帮。。女主能把外表人畜无害内心杀人狂魔演绎得如此到位,村长的演技相比就。。。尴尬了
如果未婚妻千绘是那个被下水道盖子压死的男孩的妹妹,这个故事就包圆了。
毛骨悚然,半个小时后看不下去
反正我也杀了这么多人,但是为了你的幸福,不希望你杀人。真的扯淡,合着杀了这么多人最后还是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男主也是蛮变态的,不过也是存有一丝正常人该有的理智,总之竟然有这种变态的思想真的很吓人,无差别杀人满足欲
百合心。。。还算不上吧。。。桃李同学和果耶同学非常惊喜啊!!完全不输飙戏已入魔的鸡糕和松ken。木村阿姨戏份不多却很吃重。。。有这些演技全程在线的演员们在就算看晚场也一丝睡意都没有!只是收尾略遗憾;不过能收住、不突兀已经很好了。举钢板的年轻人看身材就知道是OX了好吗 w 船戏也不错~
2023年6月20日凌晨於禮崗。
演员颜值很高,吉高尤其漂亮,洋介和美紗子的爱情也挺感人的,但除此之外的剧情就根本经不起推敲,太想当然了一些,仿佛逻辑不重要只是看个概念就行。亮介发现真相后的剧情也有点迷,欣赏不来日式价值观
吉高妹子演“变态”真是太美好了~ 本片只看吉高和松山的部分就好,村长的部分比较糟糕。对某些人来说,通往幸福的路径,是悲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