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Preview的时候本来以为是部寻常的恐怖片,但因为是Nicole Kidman与Daniel Craig这样的演员阵容,又恰逢好莱坞夏秋交替青黄不接之时,于是欣然前往。
看过感觉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有惊喜,也有很大的失望。
惊喜之处是没想到这片子竟然走的反乌托邦路子,否则早就毫不犹豫的看了。
Nicole饰演一位心理医生Carol,通过药物治疗帮病人解脱苦痛、抑郁等情绪。
离婚的丈夫Tucker是个政客,在秘密视察爆炸的卫星碎片过程中不小心被外太空的病毒孢子所感染,成为了异类。
说是异类,思维功能与正常的人并无显著区别,不同的是,被病毒感染之后,人就失去了情感的震荡,只剩下理性思维:爱、冲动、恐惧、欣喜这样的感情被彻底剥离,人类分化成两个阵营——理性人与感性人,双方陷入战争。
作为心理医生的Carol在世界陷入战争之前曾经与男朋友Ben (Daniel Craig)的朋友就人性产生过辩论,Carol曾经骄傲的认为,人类是可“进化”的,人类可以通过药物,通过心理治疗等方式来控制感情,抑制原始冲动,从而实现一个完全理性的和谐社会。
但在这个和谐的“完美新世界”到来的时候Carol自己却退缩了,她不能放弃母子亲情,不愿选择被这个不带个人情感的“完美世界”同化。
在这种挣扎中,究竟什么是“人”的真正定义,永久的和平与战乱纷扰的世界你会选择哪个,永恒的“完美”是否就是真实的完美,人的理性与感性两方与基本人性的关系…… 这样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作为大部分反乌托邦作品的核心,通过心理医生Carol的个人心理历程被展现出来,应该说,本是非常精彩的一笔。
与电影的原型,1956年的电影《人体异形》(The Invasion of Body Snatchers)相比,《致命拜访》采用了原来的反乌托邦哲学理念,但抛弃了冷战与苏联入侵的背景,转而用现代心理医生的自我否定,辅以母子亲情作为Carol心理转变的强有力支撑,本是一个可具有高度说服力的精彩故事,可惜,电影编剧与导演在情节安排与细节处理上均出现重大失误,致使电影处在了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进退两难。
首先,电影的定位是恐怖片,但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的风格路数显然与好莱坞恐怖片的套路不能一致。
从恐怖片的角度来看,人物心理刻画过多,视觉效果的震感力与情节转变的节奏感都不够强劲;而在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日韩恐怖片缓慢心理刻画与恐怖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完全是剧情片的叙事手法,这导致了影片定位的错乱。
其次,抛开电影的定位不谈,故事的叙事重点主要放在了外星病毒入侵前后两种世界转变的过程中,花了不少时间来刻画世界动乱的细节,可相对的在心理医生Carol的内心挣扎表现上却严重的笔墨不足。
这样安排的原因我想大概是想走好莱坞的大场面套路,不过导演似乎忘记了一点,好莱坞的大场面电影一般都要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激烈动作场面相结合才能吸引票房,这部片子的第一主角是心理医生Carol,扮演者Nicole Kidman尽管展示了不错的演技,但并没有太多动作场景。
抛弃挖深主题的心理刻画细节转而追求宏大视觉场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绝对是舍本逐末。
综合来说,《致命入侵》一片选择了Indie film的主题,却没在主题上深挖;定位在恐怖片,却没按恐怖片牌理出牌,并没多少视觉恐怖的元素;采取了好莱坞的投资与制作手法,却没有足够激烈的大场面来吸引票房。
最后的结果是影片刚好卡在了中间,思想内涵挖得不够深,恐怖效果做得不够悚,场面特技拍得不够“炫”,哪一边都不上不下,没能完成任务。
咋说乃,海报吸引了我,一张母亲留给儿子的字条,哈哈,满有创意额,片子一般,不好不坏,看的时候不停的想到生化危机……当然,把它转变一下,这样就显得有深意一点,探讨探讨人性了,其实这样科幻的内容要想讲道理,对于导演和演员的要求都太高了,Nicole是我比较喜欢的吧,身材好,一头金发的造型我也很喜欢,翻译风波里面,哈哈,OL的最佳代表啊。
就喜欢海报,喜欢Nicole,其他没什么了……
病毒片,这次的病毒还有点特殊,不同于以往看的人类患病毒病发后将残暴无比 嗜血腥 无恶不作这个病毒只会让人麻木,让人没有情感,彼此之间没有了争执 邪恶 利用 背叛,但微笑 拥抱却都是那么生冷,然你觉得,“我的丈夫不是我丈夫”“我的儿子不是我儿子”好像,人人都变成了不会笑不会闹不会哭不会愤怒的机器人,游荡在街上,一种僵硬表情,他们的目的就是,把所有非免疫的人变成同类,免疫的人视为己患,定要除去。
表面上看,真所谓那个班说的:这样的世界将会无比和谐美好,世界大同,人类和平共处,但是,如果真没有任何情感,没有了喜怒哀乐,那我们还称之为人类么?
那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深层分析,这也正是外星侵占地球的途径之一,相当于给人类洗脑,全人类洗脑,没有通过任何武力用精神上的侵入,那才是最致命的。
ps:那孩子真可爱,妮可表演的也很出色、
又看到尼可的片子了,以为会是故事片,看下来,惊喜大过了想像。
美国,太空梭计划出现问题,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带来了地外生物,生物以细菌的形式出现,具有智能的实体,体积只有几个细胞大小,它们侵入人体将其DNA与人类的结合,被感染的人类个体会在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被转化,并被重写基因程式。
当卡萝(尼可饰)意识到周围的人发生变化时,情况已经变得不可控制,被感染的人越来越多,它们没有感情,没有情绪波动,冷漠,却异常的团结。
而这时,卡萝的儿子奥利弗已经被她送至前夫住处,其前夫却是最早一批被感染的人。
在与变异者的接触以及冲突中,本(丹尼尔-克雷格饰)与卡萝发现患过ADEM(脑炎的一种)人具有免疫力,而奥利弗恰恰具有这种免疫力。
卡萝在被前夫感染后,强打精神力图营救被前夫软禁的儿子。
卡萝极其镇定的伪装成变异者进入前夫母亲家,并带着儿子夺路而逃,当她们到达一个药店等待许久后,本终于赶来,只是,他已经被感染成为变异者,并伙同几个变异者试图抓住卡萝与奥利弗,卡萝开枪打伤本后与儿子驾车一路狂飚,并最终逃至一幢大厦的楼顶,被赶来的史提芬搭救,乘直升机离开。
影片末段,世界似乎恢复了平静,被采访的医师意味深长道:至少我们现在是人类了。
而卡萝则在家里望着看报纸的本回想着宴会上一位俄国人说的话,如果没有战争和犯罪,人类也就不再是人类了。
尼可似乎没有被奥斯卡影后注定背运的论调影响,姑且不论其择片的眼光(何况她的眼光一直还是蛮毒的),至少从表演来讲,尼可献上了很精彩的答卷。
尼可所饰演的母亲,至情至真,当她在药店里准备好注射器的时候,与奥利弗对话,鼓励他学着勇敢应对,这一段让人印像深刻。
尤其在被感染后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敢,无所畏惧让人佩服,没有女儿态,像是母兽一般凶蛮,在卧室里拎起那个叫做金的孩子狠狠撞向床柱。
卡萝在被感染的城市里,镇静的伪装,不露声色,沉着应对种种情况,当看到有人从楼顶坠落时,面无表情的离开,尼可把那种表面若无其事,而心里已经翻江倒海的情绪拿捏的很到位。
而且,尼可在片接近片尾时的飚车戏也很亮堂。
可以说,整部影片,完全是由尼可儿-基德曼一个人支撑起来的,当然小演员的表演也相当不错,而丹尼尔也许因为戏份以及剧情需要,没有太多可以表现的地方,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基本完成任务。
影片有几个有意思的地方,一是在卡萝与儿子藏身在一处仓库处,前夫追来,他念念有辞,说卡萝只在意儿子和事业,而第三位才是他。
如果说变异者是无情绪生物,那他的妒意和埋怨由何而来?
二是卡萝在街道上伪装变异者,一个黑人警察走到她身边,说她在出汗,变异者会认出她,叫她马上离开。
当时的情况是全城的警察都已经成为变异者,而这个黑大个可能也是个免疫者,或者他的演技更加高超,伪装得更像吧,应该考虑去好莱坞发展一下。
三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那段话:没有战争,没有贫穷,没有伤害,没有。。。
大概是想说,没有异类吧,不知道那是怎样的状况,只有想像了。
还有那个俄国老头儿与卡萝那段精彩的辩论,也许在申明导演或者编剧想说的,宿命论?
“如梦如幻月 若聚若离花”,先看的《胭脂扣》,想想国荣哥哥和梅姐姐如今都已不在人世。
更是对着这句台词伤感了好几分钟。
觉得不好,一个大男人不该如此多愁善感。
决定换部看看,换换心情。
《致命拜访》,下了好些天的片子了,看简介:外星病毒入侵、拯救人类,很高的主题,很符合一个大男人的观片口味,还有好多明星,特别是大美女Nicole Kidman(其实是看片的最主要原因……)。
影片开始:一架航天飞机坠毁,碎片到处都是女医生的前夫前往现场,毫无疑问被感染。
病毒感染的症状很奇怪:没有电影中常见的变异、血淋淋的死亡等。
看起来感染者和从前没什么两样,只是没有了……感情,每个人都变得不可思议的冷静、理性。
病毒悄悄开始蔓延,被感染者也开始清理未被感染者,给他们注射。
人类分成了两种:我们常见的的人:动物性与社会性复合的正常人、完全没有动物性、没有个性、没有感情的完全理性人。
女医生一路寻找儿子,努力逃出被感染区。
情节很简单、场面也没不火爆、结尾有点草率。
但给出的命题却很有意思:究竟什么才是“人”的真正定义?
人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
个人和集体、我和全世界哪个更重要??
“人在特定状况下 ,都能犯罪使坏,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危机不会再衍生新危机、报纸不报导腥膻色的新闻,那么世上的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
”如片中所呈现的被感染的人都没有感情、只有完全的理性,每个都一样想、一样做,对于异类:要么同化,要么“全部杀死,如果需要的话”。
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这无疑很可怕,所以每个都想逃脱被感染的命运,女医生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救出儿子,逃出被感染的命运。
可是片中又展现了被病毒感染的世界:“我们可以让全人类和平共处,没有战争、没有贫穷 、没有谋杀、没有强暴,一个没有苦难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不会互相伤害剥削,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分你我。
”核危机瞬间消失、印巴和解、小布什与萨达姆握手言欢,每个贫穷、疾病的人都得到帮助。
这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吗??
如果完全消灭个性、所有的事都以集体的利益出发,个人的利益可以完全忽略甚至消灭,这还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吗??
个体与集体-这真的是个两难的问题吗??
完全集体主义社会总是能产生最高的效率,也是最容易产生独裁的社会。
当一个社会完全抹杀了个体的存在,人民还会觉得幸福吗?
肯定不会。
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为了某个集体(常常以“祖国”、“人民”的名义)而牺牲个人是一种英雄的行为。
仔细想想吧:从你的牺牲中得到好处的是……?
再放大了说:我和世界对于我来说哪个更重要?
如果要我牺牲自我来拯救世界,整个世界—对于已经牺牲的我来说,还有意义吗?
乱七八糟想了好多,自已也已经糊涂了。
正在写不下去想结束时,突然又想起了《胭脂扣》,对以如花和十二少来说,他们两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引【人在特定状况下都能犯罪使坏,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危机不会再衍生全新危机,报纸不再报道腥膻色的新闻,那么世上的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
】因为是妮可基德曼,所以才choose
我知道 你们都感染了外空病毒 它们混入你们DNA 进而毁掉了你们全部大脑白质。
在半夜里 汗液会变成橡胶质的生命体包裹身体;在白天里 张嘴便可向人喷射粘液使人入睡。
睡眠过后 没有了思维 极乐世界便融不进异类。
败了亲情 我不再是你爸爸;败了爱情 六十载烟消云散;败了友情 昨天誓言是个屁。
终于借助了意外来临的外空病毒 人民自己构造了真正的和谐没有汗液 没有奋力的一击 就连孩子们也不再争夺糖果;没有怀疑 服从一切不合理 自愿走上街头接受流感疫苗;没有抗议 成就了原始等级 大家都进入统治被统治的单向路。
可当小男孩大喊WAKE UP, MOM!时我们突然意识到,除了脑炎后遗症的人能够坚持到最后的 总是母亲。
黑皮肤的科学家看到了一切,面对记者的问答,他选择并不多说。
当一切都无可救药地变坏全部希望总是压在社会上最孱弱的肩上。
伴随无私牺牲,故事向后延续。
即使并没有人去寄托。
没有了上帝,消失了耶稣。
最孱弱的才是救世主。
而目睹了一切的人,不会再微笑。
如果一种“瘟疫”能让被感染者团结起来,消除分歧,摒弃敌意,形成人类大同。
但以强制感染为传播渠道,而且被感染者的人性将发生些许改变。
这是一种有益的疾病吗?
对于个体或许有害,剥夺了个人的个性与选择权。
对于集体和种族呢?
这个片子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
那个新任007演员扮演的男主角说服妮可·基德曼扮演的女主角:“如果人也能像(科罗拉多的)树一样,活在完美和谐的世界里,该有多好。
”可惜这种完美和谐是假象。
现实世界中也有这种“文化病毒”。
它不是由基因构成,而是由“meme”构成。
被它感染而“变得更好”的代价是思想自由和自主选择权被剥夺。
选择被感染还是不被感染,可能取决于人类共同面临着多大的危机。
片中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伊拉克战争,石油危机,某些国家不尊重人权,核扩散……在这种情势下,牺牲全体人类的自由是否值得?
或者说,在多大的危机面前,那些我们珍视的自由是可以被牺牲的呢?
《致命拜访》。
5分。
奥利弗·希施比格尔导演,妮可·基德曼、丹尼尔·克雷格主演作品。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看过妮可·基德曼演一部好片了,可见选片的眼光真心一般。
《致命拜访》这样的片子归为科幻显然是不合理的,一种病毒摧毁一座城市,然后由一个小男孩来拯救,几十年前好莱坞就在写这样的故事。
既不科幻,也无新意,更无意义。
想起华仔还有部电影《战役天使》没上映,不知道会怎么写这样的故事。
写大了太虚,写小了没格局,写玄乎了完全站不住脚,太写实了不如看科普。
一种外太空带来的病毒入侵人的大脑,继而控制人的思想,把所有人变成同一类人,这么糟糕的创意得费点脑子才能想得出来。
妮可·基德曼奉献了几乎一成不变的表演,有几个桥段以为她可能会上一点尺度,好在没有,不然会非常膈应,难以接受。
晚上做好一切准备打算看的时候忽然预报大余震……抱着电脑跑路,在凉快的室外执念的看完了这部电影……部分段落有点怕,不过应该还不算惊悚总体感觉是——加入一点政府和人性的新瓶装老酒的僵尸片……小男孩很漂亮尼克也很漂亮……情节新旧交替在几分钟之内闪回的拍摄手法对我来说还是蛮新颖重点表达依旧是母亲在各种危难情况下对孩子的爱与保护8也不是没想过,如果身边亲近的人忽然有一天不是你熟知的那个了,会是什么样子,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
但是没有想到会是隐藏着的在大脑内部与其他个体分享连接。
这让我想到了叫做《执镰者》的科幻文……外星病毒他们到底要做什么还是不清楚,似乎只是很固执的不停用恶心的方式来感染所有人和怂恿人家睡觉。
接下来的一切并不能看出他们所谓“完全平等没有杀戮抢劫死亡的世界”。
结尾有点仓促,不过也不是导演想要重点表达的对象,总之还有很多人幸存而曾经堕入外星的人们在被杀死了体内没有防御外壳的外星病毒(似乎外星来的家伙们的死穴就是这个参见《世界末日》)后失忆,重新回到一切开始之前。
尼克最后看向007帅哥的眼神还是很到位……可以感受到很多吧,劫后余生的完美家庭和幸福生活。
人们空洞的眼神真可怕……很多人用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动作行动更可怕……果然是人群恐惧症了最后提问:快速眼动时的深睡被忽然打扰会心跳停止么……?
以后睡觉是可要小心了还有大脑灰质和白质都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笑片
关于高耀洁
除了泥鸡很漂亮木有啥看点了
对于你,以前来说工作第一位,现在来说儿子是第一位,工作是第二位。
2008.01.30若不是这么多大牌,真的不会看。小男孩很好看。
妮可基德曼 太美啦!!!
么... 结局实在有点狗血
虽然是典型的美国保守主义电影,但胜在剧情紧张,情节吸引,可做休闲观看处理
如果甲流就是这个呢?
居然是科幻片···强大的人类永远有免疫个体
异己者,囚禁,迫害,可以的就杀掉!!!
不明白07年为何没有进影院看这部电影,剧情还是挺引人的。妮可太美了,同性的我也不由自主被她吸引,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感觉很尴尬的一部电影,剧情虽很抓人,可是太俗套,细节经不起推敲;有比单纯恐怖片科幻片更大的野心,却没有走得很远。
把NICOLE浪费了!~
妈妈真不容易
好傻的电影没想到里面竟然有丹尼尔克雷格,哈哈,这位酷酷的007可在Nicole的光芒下给显没啦赞下Nicole在里面的打扮,突然发现她比我印象中的好看了:)
有点混乱····
隐喻么?还是自己功力不够...
吐口水真恶心
妮可在电影里总是超级有气质。
干净的僵尸片,凑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