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童梦失魂夜》或者《黑店狂想曲》,你应该会喜欢这部片子。
《尽情游戏》具备了热内所有的特点:依旧爆棚的想象力、夸张的金黄色调、不露声色的法式幽默、奇幻的人物和故事设定、暖融融的镜头语言、干净利落的剪辑、小品式的完美配乐,每一帧都很精致有趣。
105分钟看下来,几乎让人应接不暇。
热内把这部奇幻的影片拍成了真人动画,影片所传达的童话式爱憎分明的态度,然而又没有《童梦失魂夜》的残酷和cult劲儿,显得十分温柔。
如果非要挑个毛病,大概就是用力过猛,有了点说教的意思。
特别喜欢热内电影里的小细节,这部片子里,讨喜的点更是多:爆炸时墙上的挂历被冲击波翻了一页又一页,从封面的衣着整齐的梦露翻到了底,赫然出现半裸的梦露。
梦露停留在荧幕上半秒钟,带着她特有的经典表情。
这一处让人只想拍手称妙。
还有一波捣蛋鬼人物设定,主人公的心理蒙太奇,以及分镜头运用,都有很萌的童话色彩。
就连片尾的演员表的出现方式也那么用心,喜欢热内的理由就不用再多说啦。
摩洛哥沙漠中的一座煤矿发生爆炸,前去清除地雷的老巴塞尔因公殉职,小巴塞尔因为暴力武器成了孤儿。
很多年以后,有一次,巴塞尔在路旁观战枪匪追逐的时候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
这次的遭遇,让巴塞尔失去了工作,接着导致流落街头。
不幸中大幸,巴塞遇到了一群面相凶悍的拾荒者。
这群奇怪的人集体生活在一个像阿里巴巴山洞的洞穴中,并且各自身怀绝技。
好心的他们收留了巴塞尔,让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突然有一天,当巴塞尔路过两幢雄伟建筑时,认出招致他枪伤和父亲死亡的武器制造商的标志。
在拾荒者家族的全力支持下,巴塞尔决定向那些武器制造者们发出报复。
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那些非法军火商似乎还在策划一起秘密的军火交易......
喜剧犯罪片,讲述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中了一枪,大难不死后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敌人的故事。
色彩构图音乐都超棒,尤其让人赞叹的是洋溢在影片中的想象力,一干难友的类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好温馨。
法国人的脑洞如此大,想象力加黑色幽默加快节奏。
每一个场景都美如画,色调就是加油彩的铜版画?
华尔兹三拍子的配乐,加上铁器晃荡的声音,犹如武器在交锋,戏谑的感觉淋漓尽致,节奏张力十足。
简直享受。
①在众人的撺掇之下,巴塞尔懵懵懂懂地走上前去打开冰箱的冷藏柜,一个姑娘正把自己揉成一团摆在里面!
她冲他做了个鬼脸,施施然地走出冰箱,如天鹅般舒展开身体,怪异而优雅。
好啦,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们会相爱,那不妨,来一份「让-皮埃尔·热内式」的爱情甜点吧。
然而没有。
他们爱得很速配,就仿佛因为童话故事里王子遇到了公主就必须相爱,他们相爱的唯一理由似乎就是因为剧本里这么写了,起初没有缘由,后来没有波折,就算童话里也得 有个大魔王横刀夺爱啊!
②而电影最大的问题也在这里,一切都太顺利太想当然,以至于除了开局10分钟我们的男主巴塞尔落魄到极点之外,一旦他下定决心开展复仇,形式便立即逆转——所谓的足以操纵国际局势的两大军火商,在这群怪咖垃圾佬面前,简直毫无还手之力,被尽情地戏弄到底。
没有被压抑的暴虐戾气,没有惊险的搏杀和以身涉险,也只有法国人才能把一出苦大仇深的复仇戏拍成一场轻灵滑稽的恶作剧。
似乎只需按下播放键,在流淌的香颂里,一切就都能如马卡龙般甜腻。
③热内的电影总有种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情结,在这里,唯有劳动人民可爱而精彩,他们靠双手维持生计,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切面,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却又纷纷沦落至此,仿佛只为等命运安排好戏一场,好帮帮那个脑袋里藏着颗子弹的可怜流浪汉。
20180617
电影很有趣,情节设置巧妙,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而且捣蛋小分队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合适的链条和零件。
看的时候,觉得画面很美,尤其带着法国的枫叶满地和月光丝绸的质感,浪漫又跳脱,我就知道朋友会很喜欢。
但是我其实是有点难受的,我知道它很美,但是每次这种稍稍泛黄的带着秋意的电影,总会让我愁肠顿起,我小时候就是很容易在半夜惊醒的人,旁边是酣睡的姐姐,世界好像就只有我一个人,经常会觉得自己是苍茫宇宙的一粒尘埃,无力,漂浮,破碎,无能为力,像是牢笼里的黄雀,这种性格底色一直有陪伴我,虽然没有像小时候那样容易让我泪流满面的要找妈妈,但是我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和塑造,我时常觉得我如果摄入多了“脑控”的信息,我应该也是很容易抑郁和神经质的类型,所以想保持多一点交流和乐观,我真的觉得疯癫没有自我是一种很恐怖的状态,因此我特别恐惧毒蘑菇带来的致幻感。
如果没有分辨和保持正常的能力,不如消亡。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底色,所以我又特别欣赏这种带着忧郁的华美语句和画面,喜欢文艺片,自己无论演讲还是写作都是慢吞吞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浮云,不愿意接触到一点现实的东西,因为现实往往与残酷挂钩。
其实说到最后与这个电影无关了,但还是牵扯出了很多我个人的感受哈哈哈哈。
真的庆幸是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无论什么情绪都可以一起被消化~
丹尼·伯恩饰演了一位企图捣毁一起军火交易的绅士。
一个男人中了一枪,大难不死,联合了一帮奇奇怪怪的朋友,准备迎头痛击那个敌人。
这是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相当新颖的复仇计划,必然使他们按捺不住激动。
他们还发现,敌人不仅是一个非法军火商,还是一起秘密的军火交易。
电影中出现在一则新闻报道中女记者克里斯提娜·凯莉,在影片快要杀青时换了工作,从09年1月开始她成为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CSA的委员了。
同属被世人推崇的法国大导演,有别于吕克·贝松,让-皮埃尔·热内以一种特别不“好莱坞化”的超现实主义浪漫风格,继承了法兰西电影艺术永不向商业低头的旗帜。
而丹尼·伯恩,某种程度上算是上一代法国喜剧演员了,不像菲利普·拉肖铁三角那样花样频出,却与老一代更为相似,坚持着喜剧是最高层次的悲剧,用荒诞不羁的台词与动作语言,诉说着欢声笑语背后,残酷的社会现实。
而两人的合作,就造就了本片的相当不错,同样是针对军火贸易的反战电影,有别于战争之王,热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描绘了一个被战争与军火贸易摧毁了一生的普通人,同庞然大物一般的军工集团之间,一场颇为荒谬的复仇吗。
从来不缺总无限想象力的导演,之所以用喜剧来描绘这场悲剧,是因为这不是一场控诉,这是一场战斗,伴随着画面由灰蒙转向富有法国风情的色彩逐渐浓艳,象征着毫无犹豫犹豫的抗争,身怀绝技的拓荒者众人,又何尝不是内心人格的千万化身,对生命的探讨就浓缩在嬉笑怒骂之中,这是热内,拍过《天使爱美丽》,《漫长的婚约》的热内,法兰西电影的国王.
2009年的法国影坛,一部由丹尼·伯恩和多米尼克·皮诺主演的喜剧犯罪电影《尽情游戏》以其独创性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复仇故事,更是对现代社会中暴力与和平、正义与邪恶、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刻反思。
一、荒诞而现实的叙事结构《尽情游戏》的叙事结构充满了让-皮埃尔·热内式的荒诞与黑色幽默。
影片开篇即以一场突如其来的枪战和一颗意外的子弹,将主角巴塞尔(丹尼·伯恩饰)的命运彻底改写。
这一设定不仅为后续的复仇故事奠定了基础,更在观众心中埋下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随着剧情的推进,巴塞尔从一名普通的街头流浪汉,逐渐成长为一名带领一群“垃圾佬”对抗军火商的“英雄”。
这一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张力与趣味。
影片的叙事手法也值得称道。
热内巧妙地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将巴塞尔一伙人的复仇计划与军火商之间的误会与摩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喜剧效果,也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多面。
二、鲜明而多面的角色塑造《尽情游戏》中的角色塑造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巴塞尔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他的形象从最初的倒霉蛋到后来的复仇者,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丹尼·伯恩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将巴塞尔的憨厚、坚韧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围绕在巴塞尔身边的一群“垃圾佬”,则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技能。
他们虽然身处社会的边缘,但彼此之间的互助与关爱却构成了影片中最温馨的画面。
此外,影片中的军火商形象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们冷酷无情、唯利是图,是巴塞尔复仇的对象,也是影片所要批判的社会现象的代表。
通过对比巴塞尔与军火商之间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影片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与矛盾。
三、独特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风格《尽情游戏》的视觉风格同样令人赞叹。
热内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影片打造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影片中的垃圾场被改造成了一个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小窝,既破败又充满生机;巴黎的街头巷尾则被赋予了浓厚的法式浪漫气息,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油画。
此外,影片中的配乐也极具特色。
华尔兹三拍子的旋律与铁器晃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轻松的氛围。
这种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部影片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人以极大的享受。
不足之处:影片的起点设定略显荒诞,被枪杀后不找凶手而找子弹公司的情节显得有些牵强。
此外,影片中的某些幽默元素也被认为过于浮夸和低俗,难以引起成年观众的共鸣。
综上,《尽情游戏》作为一部喜剧犯罪电影,其最大的启示在于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
影片通过巴塞尔一伙人的复仇行动,表达了对军火商等暴力制造者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同时,影片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充满暴力与冲突的世界里,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保持一颗善良与正义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男主天生一副衰气的长相,低垂的眼帘,总是委屈的表情。
一开始看的时候真有点儿小心疼,看着在寒风凌烈下的幽幽的湖边漏出的一个小脚趾,满满的心酸,好像透过屏幕漏出来。
不过后来的剧情也是温情下带着小惊喜小戏剧。
原来每个无家可归的别人眼里的loser们却个个身怀绝技,不仅善良温情,还有乐意帮助别人的侠骨柔肠。
男主也在他们的帮助下报了两代人的愁,最终也找到了为自己倾心的那个她。
最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有点儿无趣,其实后来想想,这是很舒心的感觉,不会有像鱼刺卡在喉咙里的惊险桥段,不会有调观众胃口的情节,一切都是顺着主角的计划在走,在这种看似完整周密的计划下,是对完美细节的追求。
比如中间强行让保安大叔看隔壁的live版小黄片儿的时候,柔软女主在房顶上线,吊着一块儿“糖”浸在了大叔的茶杯里,这样的情节让人捏一把汗,也会在他们得手之后,心中划上个十字,默默为他们叫好。
影片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这些所谓的聪明伶俐的“犯罪团伙”成员都是一些小人物,甚至是被社会嘲讽和抛弃过的人,他们却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智斗取胜的战役。
他们从烟筒里插入传声器,他们用调节高度的桥梁挡住对手前行的路,他们用挑拨离间的方法让两个大坏蛋互相残杀。
当我看到其中一个军火商直接把暖气杠子扔到另一个人的办公室的时候,开怀大笑的同时又有点儿不可思议。
最后的部分也是一个打开新纪元的桥段。
原来以为两个军火坏蛋要被神情严肃的穆斯林女子处决,当时看到那些女子们举起的自己亲人的照片,确实在震撼的同时,引起深思。
战争发生,千千万万人丧命,我们到底要怪罪谁。
正当我思考关乎人类存亡的大事的时候,面纱打开,原来那些女子是男主一行人假扮的。
影片的结尾还是没有给两个坏蛋一个痛快的爆炸。
取而代之的是录下他们的口供,让他们在公众的唾沫下淹死。
他们的口供也让一些权威人士在公众面前露出马脚。
至于男主一行人,镜头转回温馨的充满奇形怪状的工具的小屋,他们还是伴着轻快的音乐跳着舞,过着自己有滋有味的小人物生活。
说到这里,你以为我要结尾了?
并不。
提起轻快的音乐,片中的bgm也是用的“恰到时宜”,不管是危险镜头,令人捏一把汗的镜头,还是头脑风暴奇思妙想的桥段,男主女主相互吸引的桥段,这段音乐总是会巧妙的飘入我的耳朵。
阴沉沉的气氛总会突然消散,好像整个故事都是以着轻松愉悦的口吻叙述下来的。
真的是太可爱了。
实在是个好片子。
法国,是出产比较深刻片子的地方,而大多数片子实在太沉重了,但是这部片子拍得是属于黑色幽默。
笑中有泪。
当然归功于演员的演技,实在太出色了。
是我们这帮大陆仔精神被禁锢的太久了么?仅喜欢色调而已。。。。
虽然剧情看起来似曾相识,但法式的幽默还是能让你开怀
好无聊的法国片。
法式幽默。。。不舒服。。。
法国人的幽默实在是不靠谱
估计是期望太高,原以为能和petit nicolas一比的,结果,唉
Avec un Jeunet esthétiquement épuisé et un Dany Boon mentalement retardé, on assiste à un des pires films de l'année. Une vraie pagaille.
小人物的悲哀
就像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各种异能之士团结一致,消灭坏人。依然是热内的魔幻故事,斑斓的影像,调皮的配乐,精彩的表演,放轻松的电影。
有在搞笑,但也只是为了搞笑,不知道最后真的做到了什么,是终结了战争,还是消灭了武器?结局貌似世界和平了,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在垃圾洞里。主人公的病好了么?不会。。。要拍续集?O O O !
原来是反战片.....呜呜呜呜有爱死了,配乐赞
中途弃了几次终于把它给看完了,整个任务交待不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不喜欢的还是太做作的古怪。
特别奇幻的电影,看完也没有感受到复仇的快感。
黑幽黑幽。一开始劲头太足,后面接不住了有点。
类似于11罗汉的故事,但拍的有趣很多,每个场景每个镜头都动足脑筋。
还不错 但是和热内之前的作品比起来逊色很多。幽默还在,灵气少了
四星是给法国人的创意~ 看电影的时候在想,学艺术还得去法国啊~后来想了想,没用,像我们这种从根儿上就被统一洗过脑的,就算后半截子去了法国,学回来的艺术也是不伦不类的。因为我们的秧子就坏了~再怎么喷营养液再怎么修剪,也不是那么回事~
计算器橡皮姑娘苏珊大妈爱因斯坦叔弹壳头天才大杂烩。实景搭制的废铁房子真令人叹为观止。对时代脉络的把握也到位。笑点很嫩很奇怪。法国人浪漫到无药可救,搞怪起来又如井喷。
剧情和剧本几乎没有内容。若有其事。徒有其表的喜剧片。
自命正义的法国佬...最后还很累赘地交待所谓坏人的下场...P.S:剧情简介太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