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看了今敏大师的这部作品。
人在现实中解脱不开的心情,在梦中或许会获得解脱,但是,真正的解脱还是在现实中,这种解脱就像是一种无上的欣慰,之前所有的一切悲伤,快乐,痛苦,兴奋都变得微不足道,绕了一个圈子,还是需要回到原点,只有这样,才能幸福。
如果让梦境成为自己操控别人,满足欲望的工具,不正是触犯了这人类最后的圣域,口口声声的否认科学,维护最后一片净土的论调也许只是一种说辞,也许只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所服务,源自这种扭曲的欲望,产生扭曲的爱,终将被真正的爱所击溃,并不再存在。
梦境,就让它以梦境来存在就好了,若要创造一个能够创造规则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上帝,只有内心足够强大,首先在世界中成为上帝,获得一种无上的欣慰,这种欣慰将超越一切,也无视一切。
浸入梦境的人,终将被梦境反噬。
不过也算是个不错的体验,不是吗?
但是这可是在电影里,在现实中,可就不能保证平安归来,同时看懂自己的内心了向大师致敬,悼念今敏大师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梦境里,他会永远活下去
马戏团表演现场,警探被主持人变到了舞台中央的笼中,台下冲上十几个人,每个人都长着跟他一模一样的脸。
在逼仄笼中闪转逃避这些人的警探脚下一空,发现自己从舞台落下。
场景一转,一个身穿兽皮的女子一手抱着他,一手攀住藤蔓,呼啸着掠过一片丛林……这是警探的梦,梦中的红发女子就是帕布莉卡。
看《盗梦侦探》前已经期待了很久,那个无比炫目的预告片已经看过很多遍——叫帕布莉卡的女孩长着红头发,在一个又一个幻境中穿行。
比起流畅的画面,预告片里不断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场景更吸引人。
没想到的是,电影的这前三分钟居然让我有仍然在看预告片的感觉,我甚至因为以为整部电影都会以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方式进行而兴奋。
至少,这是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被烟头烧到手指,一支新点的烟。
故事算得上绚烂,但并不复杂。
一个心理疾病治疗机构开发了可以记录梦的仪器,名为mini DC。
但在仪器尚未完成之际,却发生了丢失事件,为防止歹人用它控制人类的思维,这个机构的成员开始寻找失去的仪器,但已为时太晚。
电影的最后一场戏里,警探来到影院,三个影厅分别在放《未麻之部屋》、《千年女优》和《东京教父》(今敏此前拍摄的三部电影),让人心头一暖。
与这三部电影相比,《盗梦侦探》将个人思想与商业结合得更加完美——全片高潮之处,由不断被拐入歧途的人化为的梦之大军冲向城市,现实与梦想在这里交汇,城市迅速被吞噬……不知道今敏心中,有没有用这个场面来模拟自己的理想与商业现实的交战?
与三年前那部很多人一边觉得看不懂一边击节叫好的《妄想代理人》一样,《盗梦侦探》再次瞄准人的心理活动。
虽然角色化入梦中的想法不算新鲜,片中的两重人格也颇有庄周梦蝶的意味,但今敏这次“聪明”的地方在于将故事和道理简化,说到底还是人与恐怖大魔王的战斗,在“谁进入谁的梦里”的问题上,也远没有《未麻的部屋》那么复杂及令人玩味。
这不是一个大卫·林奇式的无逻辑方程,这只是一次给眼睛的宴会,尤其是梦的部分,帕布莉卡甚至曾经化身孙悟空(不是赛亚人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和斯芬克斯:这部电影的想像力让人叹服。
在影射社会方面,今敏同样不留情面。
片中除了出现各种妄想症患者外,更在高潮部分以华彩方式展示了大量日本的社会病:站成一排的上班族以《出水芙蓉》中的经典场面纷纷从楼顶跳下,脸上还保持着职业微笑;穿着校服裙的女高中生的头颅化为巨大的手机,同为手机头的男生集体跪倒在她们裙下,手机镜头对准女生两腿之间快门狂响……本片片名在国内通译为《红辣椒》,大致是因为“paprika”是一种辣椒的名字,更因为情色大导丁度·巴拉斯曾有一部同名影片已经被译为《红辣椒》了。
考虑到原著作者筒井康隆最著名的作品《穿越时空的少女》,我也许会更愿意叫这部电影作《穿越梦境的少女》。
这我今年看过的第一部愿意打10分的电影。
看了之后会失望的朋友请不要来责怪我,因为大部分人还没看,很多话现在还不能说……总之,2D动画真是太美了。
很明显盗梦空间是取材于红辣椒,但是说不说的上是抄袭就不好说了,毕竟各有各的,但是我认为诺兰应出面感谢红辣椒这部电影,这是最起码的尊重,比起盗梦,红辣椒更有深度,可以说每一帧都有动漫制作者的心血与寓意,但个人觉得该片美不中足的地方是片长不足,在梦与梦之间转换的眼花缭乱,观影中各位影切记要注意力集中,我相信红辣椒是一部值得各位用心品味的佳作,在人物与画面的描绘上,作者的想象力上不能不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但在剧情上,导演又把当今日本的各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刻画又使该片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深度电影,值得各位细细品玩
今敏执导的《红辣椒》是动画电影里最能把握时空交错元素和银幕分割叙事的。
整个故事是在影片中人物的梦境于现实中不断转换,时空交错的非常频繁。
这就对导演的把握银幕分割的手法有着很高的要求,今敏在在这里很合理的运用了自己对银幕分割叙事的理解,很好的组合了两个不同空间里的叙事轨道。
不论是现实中冷静沉着的美女医师,还是梦境中活泼开朗的侦探“小辣椒”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讲述着两个一开始看上去完全没有关联的故事。
但其实作为一个人,导演也还是用了很多巧妙的镜头语言来说明了他们的一体性。
虽然乍看之下杂乱无章,今敏将多条故事线很好的分割组合起来,变得一气呵成。
而在故事在很多人物的描写上都进行的现实于梦境的双线刻画。
同时配以巧妙的时空穿插,使得每一个人物都显得饱满立体。
美国人认为比加勒比海盗3好看五倍的日本动画.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改编自文学大师筒井康隆创作的同名科幻小说 他笔下那一个一个发生在未来的奇幻历险 已经被当成科幻领域中最杰出的作品.1991年
逃避现实有许多方法,躲避,掩盖,假装不知…但梦境是赤裸裸的,它反映内心深处最直接的恐惧和欲望。
“潜意识的坏蛋,通过装扮,骗过意识区域的守门人,最终得以在我们梦境当中出现”墩墩子喜欢时田却碍于他肥胖的身躯和自我封闭的性格,把感情隐藏;警官热爱电影却囿于生活选择放弃,在心底埋下阴影;理事长渴望健康和青春屈服于“黑暗”…当影片将他们的内心一层层剖开,才发现,人之常情又无可奈何。
我们总是容易向现实和欲望屈服,隐藏黑暗也隐藏光明,最终送给自己一个破烂不堪的灵魂,生机渐失。
除了故事情节,值得一品的还有影片画面。
游行的布偶,微笑着跳楼的成排玩偶,曲折的恐惧和撕破的时空壁,带来一阵又一阵的视觉冲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感叹:大师就是大师,在包罗万象之余又富有深刻。
我一度以为盗梦已是此类题材的经典,直到遇到红辣椒。
感谢今敏让我能拥有一部画面美观且丰富、可以反复观看反复咀嚼和思考的电影
《盗梦空间》唯一惊悚的地方,在于它是真的。
还记得吧:一群盗梦者从自己的梦闯入别人的梦,通过改变梦中的因缘来影响他人的精神。
这些梦像千层蛋糕或帝国大厦一样,有很多层(请想像这些层并不是那么整齐,而是按照拓扑学的扭曲空间来排列的),每一层的危险都真实得可怕,要想醒过来,你得“死”一次。
所以盗梦者们不是掉下楼就是被水淹,像我们在梦里飞翔、追逐时,总是要受点惊吓才能醒来。
似乎唯一的不同是,盗梦者的“醒”,是进入下一层梦。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区分梦与现实?
好莱坞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一个小小的陀螺作为识别物:它正在旋转,说明你仍在梦中。
于是, 那个“HAPPY ENDING”给了我们狠狠的一击:莱昂纳多终于圆满结束了盗梦任务,也摆脱了妻子之死的阴影,回到家乡跟两个孩子团聚了。
就在这其乐融融的场景中,镜头恶意地移到桌角:小陀螺正在旋转。
观众们发出惊叹:莱昂纳多已经永远被关在梦里了。
这显然是诺兰蓄谋已久的“惊艳一枪”。
然而,这个结局真正可怕的地方,不是对剧中人,而是向着我们这些观众说的:你没有看到你脚边正在旋转着的陀螺吗?
当你为诺兰叹服之时,你可能忘记了,《盗梦空间》的故事不算是诺兰原创,其灵感来源,是日本天才动画导演今敏(Satoshi Kon)的《盗梦侦探》(又译:《红辣椒/Papulica》,2006)。
对于东方的佛教徒来说,《空间》所展现的核心理念只是常识而已:不是人生如梦,而是人生是梦。
睡时是梦,醒时同样是梦,死亡让你从此生中醒来,却无法从无尽的轮回中醒来。
死亡,就如同盗梦者的“假死”一样,乃是进入下一轮生命——下一场梦: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幻觉。
佛教所谓修行,是指从这个无尽的大幻觉中真正醒来,进入“不生不灭”的“涅磐”之中。
从《致命魔术》(1999)到《盗梦空间》(2010),诺兰一直借用古老的东方理念来敷陈现代科学的基因复制、分身变形,他新鲜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执行力震惊了比弗利山庄的那些“白痴大佬”。
但好莱坞终究只是好莱坞:一个不做梦的“梦工厂”,它只要你的逻辑在一条线上,所有的铺设都是为了最后的戏剧性高潮,拍拍肩膀让观众安心,再做个鬼脸吓他们一跳。
于是,穿着梦境套装的《盗梦空间》其实仍然沿用着《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这类恐怖电影的骨型,所表达的无非是这个理念: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一切恐惧之母。
所以这个从东方借来的故事,还是可惜了。
并非不看今敏的《盗梦侦探》就枉过此生,但假如你看了《盗梦空间》之后觉得不枉此生的话,还是接受这个推销吧。
有人说,“只有美国人才能拍出《盗梦空间》”,其实,它是只有美国人才有钱拍得出的《盗梦侦探》的世界版,因为观众看不懂电影时还可以看特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特效大片正在销蚀着我们的智商与情商,这并非危言耸听:在电影行业中,许多制作人和导演的想象力与道德的平均水准低于他们的观众,因为这份工作给了他们恣意放纵庸俗欲望的便利条件,他们将时间、精力和投资倾倒于斯,其结果是每年生产的负星级影片的拷贝可以吞食一座城市。
在这个危险的行业中,1963年出生的今敏是难得的天才,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十年职业生涯的密度远远大于一般人类。
2010年他突然患病去世,正在筹备的影片《造梦机器》胎死腹中,这是一个可怕的遗憾:尽管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影片的每一个最微小的元素究竟要如何发挥功能,“唯有今敏本人才能知道”。
今敏的作品与才能,不仅为观众、也为同业所深深叹服。
即便是那些有能力模仿他的人也非泛泛之辈(像诺兰):他们必须具备完整的世界观与超人的实践能力,并将这两样东西嵌套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中。
不同于好莱坞,日本动画的生产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大量生产数十、数百集的长篇TV版(相当于电视连续剧),在此基础上制作更加精良的剧场版和独立的电影版。
在动画创作群体中,尽管每个部门都有驰名海内的优秀人才,却只有极少数的综合型才俊,如宫崎骏和今敏,才能够把“动画电影”提升到“作者电影”的高度:在动画片这个总是让人误解为“儿童片”的体裁里,让观众体会到一种集体层面的创造性顿悟。
像宫崎一样,今敏班底的原画多有美式元素,然而故事却是纯日本的。
美国科幻电影里司空见惯的冰冷的科技恐怖一旦被包裹在日本人神经质的细腻感情中,就有了别样的意味。
《盗梦侦探》里,梦有质而无形,像无声的病毒一样感染和侵蚀着现实世界。
做梦的人还会有“过敏反应”,梦的实体化和精神化“双管齐下”,精神的微粒无所不在,这是典型的日式思维。
今敏比诺兰高明在哪里?
当《盗梦空间》必须让一个通俗的爱情故事来掩盖其模式的单一性时,今敏的变化力无穷无尽:包括梦境与现实的哲学,也包括生死和爱情。
故事大意是这样:精神治疗所的天才发明家时田和他的小组成员发明了高科技治疗器械DCmini,这是一种形如树枝、可以引导人进入他人梦境、读取梦境并在各种媒介平台上显示梦境的微型仪器,相当于一个功能强大的U盘。
时田的本意是要通过它治疗精神疾病,并且实现他幼时的理想:共享人类梦境中潜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正在研发中的DCmini却失窃了:这引起了全所的恐慌。
偷走它的人可以随时将之联接到精神治疗仪器中,通过扰乱患者的梦境来扰乱心灵。
果然,所长和研究员纷纷“中箭”,他们突然开始做起白日梦,举止异常,胡言乱语,疯狂地自我伤害:歹徒利用了DCmini,将梦境随意植入他们的潜意识中。
治疗所的董事长要求所长和项目负责人千叶、时田立即停止DCmini的开发,并发表了一番关于“人类狂妄自大的科学终将导致毁灭”的忧国之言。
千叶和时田据理力争,董事长却提醒他们注意一个代号叫Papulica(红辣椒)的女子正在梦境治疗中进行“恐怖活动”。
千叶所领导的研发团队遂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局之中。
其实那个活泼的红衣少女红辣椒不是别人,正是冷漠、职业化、带着禁欲色彩的女强人千叶本人在利用DICImini进入梦中世界时的分身。
她是一个幻影,也可以理解成是千叶内心自我的另一面。
(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后的真相是一个大反转:被误认为偷走了仪器的研究员日森也是受害者,真正的坏人正是要求停止开发仪器的董事长和看起来温良懦弱的副研究员小山内。
接着,故事似乎发展成了我们已经过于熟悉的“化身博士”式的科幻恐怖片:董事长成了终极大BOSS, 控制着DCmini,这仪器开始吃掉它遇见的每一个梦,让梦境侵入了现实,然后形成一个真与幻的巨大合体。
董事长变成了巨人,扬言要摧毁世界、掌控人类云云。
《盗梦侦探》不是对这种故事类型的反讽。
它就是这样的故事。
可它却是那种电影史上偶尔才能诞生的划时代之作:像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一样,既囊括了一种类型的全部精华,又开创了它的新局面。
它是梦境、电影和动画的“三套车”, 创造了感官和智识的飨宴,完美流畅,在细节上几无瑕疵,只有真正的控制狂导演才能做到这一点。
此外,它还是一部充满悬念、却不怕“剧透”的电影,即使我们把情节上的谜底全部揭晓,它真正的“秘密”却唯有亲自观看才可能察觉,因为答案就镶嵌在每一帧画面之内,隐藏在每一组配乐之中。
影片伊始是警察粉川的梦。
他是治疗所所长的好友,是梦境精神治疗实验的志愿支持者。
在治疗中,他爱上了负责诊断自己的梦中精灵红辣椒,却并不知道她的真实样貌和身份。
在梦中,粉川在马戏团里被人追杀,危急之际红衣少女出手相助,马戏团的秋千一悠成了树藤,粉川像人猿泰山一样怀抱着女孩,随后,梦境又迅速切换成了列车车厢中的生死搏斗和旅馆里的杀人事件…… 在短短的三分钟里,今敏已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能做的最累、也是最精彩的梦境:追逐、逃亡、飞翔、下坠、变形;所虑之事,所念之人。
电影是梦。
当梦境在不同层次之间进行切换之时,也就是特效和蒙太奇发挥作用之际。
全片梦境无数,它有时是背景,有时是战斗的武器,有时是萌发恋情的场所,有时是回忆的禁域,有时则是整个社会焦虑的幻化物。
梦的功能不同,梦中人也变化无穷,一会儿变成精灵仙子,一会儿躲到墙上的油画里变成狮身人面像,一会儿又进入海中化成美人鱼。
从周公解梦、《西游记》直到弗洛伊德,这些意象横亘中西,在今敏手里被揉圆搓扁,随意自在。
——这可不是梦的大杂烩。
有的电影人给观众的“想象空间”,其实是创作者自己也没有想明白的影像糊涂帐。
《盗梦空间》逻辑精严,却只有一个陀螺来标识梦与醒的分界,而《侦探》的“花样”绝不重复,就连背景音乐也可以是一个信号,提示你已经进入到某人的梦,而它的交响乐版本则可能意味着“梦与梦的交叠”,或者“梦与现实”的对决。
更有甚者,小到每一个变形、办公室和家里的每一个小摆设,大到每一次对他人梦境的入侵,以及用梦境来战斗的华丽程度,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次第:谁主控梦境,谁是盗梦者?
在梦境外面的“现实”中的观梦者是谁?
梦里和梦外怎样交流?
当大家的梦混在一个时空里的时候,是否还能辨清梦魔各自的“宿主”?
今敏算无遗漏。
然而,影片到处是路标和提示,你却可能看不清楚。
事实上,整理剧情线索正是《侦探》所提供的观影快感的一部分,因为这些线索与我们对梦、对电影和生活的体验丝丝入扣。
什么是梦的逻辑?
首先,是梦中理所当然,梦外不合常理。
当红辣椒进入所长的梦里拯救他时,他正头戴着王冠,被簇拥在一个由鸟居(日本神社建筑)、人偶、垃圾、童年时代积攒下来的玩具和各种电器产品所组成的壮观、华丽、混乱而恐怖的游行队伍里胡言乱语(参见剧照“所长的梦”)。
这是个邪恶而欢乐的梦。
红辣椒则化成绾着双髻的童子,顺应社长的梦呓而拯救他。
其次,是梦中的望梅止渴和随心所欲。
在梦中,我们可以变身变性变态,既可以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自己,又可以亲身参与到故事中。
最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不知行动着的是他人还是自己,红辣椒与千叶这一对“自我的双胞胎”,正是这种体验的反映。
梦满足我们,又打击我们,只是比起现实来,我们的快乐总是达不到顶峰,我们的危险里也总有一份安全感。
为了这份“只差一点点”的遗憾,我们必须调动全身的感觉才行:梦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一种统觉经验。
当红辣椒进入他人的梦里时,她首先变成了孙悟空,而社长的脸则显现在她脚下的筋斗云上,当“孙悟空”临危变化万千之际,忽然发现身边《泰山》电影海报中不起眼的猴子也成了社长的脸(参见剧照),并开口说话:他是她在梦外的监护人,通过电脑屏幕观看梦境、掌握大局,举心动念无不小心地隐藏自己的意识,以免被梦中的敌人发现而切断了联系。
在这里,所长的“变形”紧紧地熨贴我们的做梦经验:当我们在梦中逃亡时,会想要变得尽可能地微小和出敌不意,甚至变成蚊子躲到厕所的隔间门里。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感到有被找到的危险,这危险强烈地吸引又扰乱着我们,直到门被一扇扇踢开,若不能再次变形,我们就只有“死去”——醒来了。
接下来,是梦与电影的关系。
3D电影就是参照梦境,将身体的其它感知和被银幕无限放大的视觉紧密结合的一种方式,而今敏无须3D特效,就能让你“全身参与”。
片中不断出现拍电影和看电影的情节和意象,以及在网络酒吧中回放梦境的“治疗”段落(与梦一样,网络也是发泄压力的媒介)。
导演让电影戏仿梦境,也让梦读取电影,让我们在“戏里戏外,梦里梦外”的五行八卦中过足了干瘾。
当马戏团的秋千变成了人猿泰山的树藤,丛林变成了列车包厢时,你知道了蒙太奇的妙用,也从“艺术短片”跳到了“卖座长片”,从冒险片跳到了间谍片,从悬疑区来到了浪漫区。
随着自我、本我、超我的层次递进,一个反复出现的梦也在不断地乔装改扮。
眠者心中的焦虑与障碍,总是能兑换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梦中情节,最后,它们可能全部被收入到银幕之中:像红辣椒正在她梦中的电影院里品味着粉川的“梦境电影”,正如那句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事实上,我们每晚的梦都如片中一般精彩,只是醒时不察罢了。
可恰恰因为我们“身在此梦中”,才无法接受今敏的“完美呈现”,才会抱怨“跟不上,看不懂”。
我们是否真的“看不懂”呢?
这就来到了影片悬疑性和今敏人生哲学的交汇处。
《盗梦空间》的最大噱头是:原来这也还是梦!
可“狼来了”的禁忌是事不过三,观众只须牢牢记住几个标志性细节,影片的迷宫就走到了尽头。
可在今敏这里,意外是一尾溜滑的鱼。
比如,当粉川从梦中“醒来”时,桔红色的安宁灯光笼罩了他,红衣女孩在旁边温柔地注视着他。
那柔和的影调非常符合我们从恶梦中醒来时的感觉,特别是当身边还有人向你揭示“真相”:刚刚你的梦如何如何。
正是在这些安宁的时刻里,有些东西会溜掉。
今敏的节奏是完全依照观影的内心节奏设定的,每次漂亮地完成一个段落,总有一个小小的“过门”。
当我们换气时,注意力一定会分散,下一段落就“趁虚而入”了。
超凡之处在于,这些“过门”从不重样,无论如何“预先准备”,他总是想方设法地骗来你的安全感,再加倍挑起疑虑,让你不断跌入陷阱、措手不及,先是发现梦的操控者总是另有其人,然后各人的梦境开始交融、重叠,最后,梦终于“在光天化日”之下侵入了真正的现实。
在视觉效应上,一次比一次华丽,一次比一次盛大,在逻辑上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地前进,可当你觉得“到此为止”了,原来这仍然……不是最后。
坏人一暴露,真相似乎就揭开了。
可真正的悬疑之处并不在于“Who”,而在于“Why”。
在好莱坞的科幻大片里,最不重要的就是Why:坏人毁灭世界,好人拯救世界。
可今敏精心设置了每个人的动机,梦中所见,乃至现实所见,都是个人心结的反映,“一切唯心造”。
就从影片中的幕后黑手说起。
一直坐着轮椅的董事长在梦境中的下半身是章鱼,并且总是用树藤来攻击。
当他助纣为虐的副手小山内因为爱着千叶而犹豫时,董事长斥骂他:我跟你“结合”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最后的对决中,董事长变成巨人站了起来,发表了“BOSS宣言”:“我会治疗所有的缺陷”!
原来,董事长的一系列阴谋的初衷,都不过是他自己“不良于行”的投射而已。
所谓“结合”,指的是小山内可以自如活动,他却不能。
同样,蓝色的蝴蝶群是小山内之梦的标志,它早就出现在“现实”中,在千叶和时田等进入最初的怀疑对象日森家中勘察时,小屋零乱的摆件中就有蝴蝶标本。
这意味着这个场景并非日森的家,而是渗透着小山内意识的梦,而蝴蝶是性无能者的幻想,是控制欲的象征。
所以并不奇怪:小山内在梦中捉到了红辣椒,就把她变成了一副蝴蝶标本。
惊悚的是,他还蜕下了她的“外皮”,里面露出的是千叶——红辣椒在现实世界中的本体,对性与事业都感到自卑的小山内可望而不可求的冰山美人。
这个场景的虐恋和色情意味显而易见,而今敏天才地让色情“蜕皮”成智商:这本来就是一个小山内所主导的色情狂之梦。
与此同时,粉川被隔离在另一个梦境中,通过屏幕看到了红辣椒/千叶被侵犯。
而他搭救千叶的过程,又反映了他自己的心结:因为无法正视大学好友的死,他把过去两人一起拍的悬疑电影当中的情节错认成了“好友被杀”的现实,并因此当了警察。
他爱上了红辣椒/千叶,因为只有她能帮他看清内心的世界。
掰开揉碎,每个人的心结都非常单纯:因为胖而自卑,因为残疾而怨毒,因为怀念过去而怀疑现在,因为被称为天才而承受压力,因为……所有这些情绪如同巨石下的荒草,在挪开了重负的梦中华丽地疯长。
听起来如此简单,可你就是“习焉不察”。
因为好莱坞的B级大片从来不告诉我们,为什么总有一些无聊的野心家想要控制人类、侵占地球。
它们往往将全世界的恐怖分子默认为疯子,将疯子设定成无理性的妄想狂。
于是,每当终极大boss出现时,我们总是自动过滤他们说的话:反正说得都差不多。
同样,不看到最后,我们就很难猜到这影片真正的爱情关系,因为一般的科幻电影为了避免分散观众对特效的注意力,其爱情关系总是单一而固定的。
按照这个定律,影片开始时的警察粉川和治疗师红辣椒明显就是一对儿,可结果却出乎意料。
这就是滥电影的流毒:麻痹了我们的洞察力,而我们原本有足够的情怀与智能去理解任何一部更好的电影。
如今,我们的忽略,却可能把整部影片都看反了。
影片中,个人的心结不仅投射在梦里,也投射在他人身上。
比起坏人一伙,隐藏得更深的是好人的心结,比如天才时田,比如治疗师红辣椒/千叶自己。
在被梦境入侵的现实中,红辣椒与千叶正式面对面了,她们的思想和行动却并不完全一致,他们甚至各有所爱。
千叶说,“小辣椒,别超越自己。
”她那活泼的“分身”却答道:你怎么知道你不是我的分身呢?
梦是精神分析的材料,红辣椒这个代号,意味着在别人的焦虑中加入一点调味料,刺激味蕾,解开心结。
而我们最想分析的,总是分析者自己。
在梦与现实混合的空间中,千叶终于面对了自我,轮到她而不是红辣椒“变形”了:她变得透明,做了一个与搭档时田共享的梦,在梦中我们发现,她真正爱的乃是身边像孩子一样天真的天才胖子时田。
从这里可以一窥今敏的世界观:这个“造梦机器”也是一个相信科技、相信未来的现实主义者。
最终,本片并不是一个宣泄现代社会的堕落和科技恐怖的影片,而是在颂扬科技进步与人性温暖。
董事长满怀着对科技的恐惧,就像那恐怖的机械人偶的吟唱:“晚上梦见白天,黑暗的光明美梦。
但无知的太阳,将驱走黑暗,烧焦影子,最后焚烧自己。
”无知的太阳,就是董事长眼中的科技:“科技算什么?
在深奥的梦里只是垃圾。
”在他看来,梦的美丽与魔幻,与机械、冰冷、秩序化的科技南辕北辙。
他呐喊着“要治愈一切”,“人类应该生活在梦中。
” 这正是影片的“反转”所在:如前所述,时田发明DCmini,原本就是要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梦想和梦境,联通每个人的世界观,让科技温暖人类。
梦境,确实可以治愈现实,而不是控制现实。
最终,坏人和好人都要求着“治愈”,在现代人的焦虑里殊途同归。
在与董事长的对决中,红辣椒作了一次终极变形: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边吸进这个梦与现实不分的混乱世界中的一切,一边长大,直到长成千叶的模样,世界也恢复如初。
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对梦的诠释。
在这里提一句:本片的小说原作者筒井康隆是典型的学院派知识人,这一类学者受了“后现代理论”的训练,总是陷入反观自身的无穷动中。
这种反观通常没有答案,可今敏的电影还是给出了一个回答。
尽管他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那现实的阳光洒落下来时的温暖与笃定,仍然令人不能不相信,我们脚下的世界决不是梦。
2010年,今敏突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其时,他正兴致勃勃地踩在现实的大路上,筹备职业生涯中的更高峰:《造梦机器》。
经历了内心的不可置信,今敏在遗嘱中写道:我哭了。
我真的痛哭了。
我好惋惜这些才能,我说什么都想留下来。
从身体胀成气球爆破到被机器人吞掉,这个恃才傲物的人曾经在影片中想象了无数让自己从梦中醒来的方式,却唯独无法从人生的大梦中醒来。
于是,事情又回到了那只旋转的陀螺。
你可以模仿佛教徒的世界观去演一场电影,却无法像他们那样修行:我们只记得此世,只感到此生,怎能不执梦为真?
本來看完紅辣椒我覺得千葉不應該選擇時田,感覺粉川和她更配。
但是,看了未刪減版的我覺得還是千葉和時田CP比較好。
從下面的對話可以看出三個男性對千葉的真實想法小山內(撫摸著紅辣椒):你怎麼不穿的女孩紙一點?
我比較喜歡真正的你。。。
(扯破了紅辣椒這層外皮)我很愛你,真的。
我很愛你的真面目粉川(第一時間衝過去看紅辣椒):紅辣椒(停了一下,然後扭頭跑過去看看千葉)你沒事吧(看到紅辣椒真容,吃驚)你果然就是紅辣椒千葉(被機器人的時田抓住):時田,你清醒一點,是我。
沒錯,你快點想起來,我是敦子,你最喜歡的敦子,是小敦敦!
時田:芳香的脂肪成分是最美味的午餐(說完把敦子吞下肚子)稍欠缺一點辣味,是缺了紅辣椒嗎?
其實這裡可以看出來,小山內肯定是第一個OUT的,因為他無法接受紅辣椒的辣。
粉川為什麼後來也沒戲了呢,因為他第一次認識的是紅辣椒,和紅辣椒好比網友見面的感覺,現實中如果紅辣椒是個大胖妞,你猜警官還會這麼喜歡她嗎?
而且他內心其實更喜歡紅辣椒的那份辣。
一個只愛千葉,一個偏愛紅辣椒,都沒有全部接受千葉真實人格的。
而看起來傻傻的吃貨大胖子在面對理性敦子說自己就是敦子的時候,想了想,卻說還差了點紅辣椒。
胖子是完全把不同人格千葉都接受的人,也難怪可以抱得美人歸。
其實,也許他們才是男才女貌的呢。
誰敢說胖子減肥之後還是這麼丑的呢?
就算丑,他至少有頭腦,哪裡愁養不活自己和妻子?
这部应该是去年被营销号安利去看的,很久以前就在收藏夹里了一直没看。
可能是我看过最厉害的的科幻动画电影了,是空前绝后的厉害。
想要通过控制梦境治疗精神疾病,不想却反被梦境控制,那些我们心里放不下的、遗憾的、喜欢的、没办法表达的,全都变成无止境的梦境,缠绕现实,最后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妄想,可是梦境不管甜美还是恐怖,人啊,终究还是要清醒地直面现实。
想畅游在美妙诡谲的梦境里,天马行空。
还有「你真是无可救药的有趣」。
看完神作实在是想写点什么。
第一次知道《红辣椒》是好多年前,看了不到半个小时实在看不懂弃了,今天演练回来放空自己就突然想到了这部电影,一口气刷了两遍,全程喊着卧槽。
天妒英才,鬼才都短命,雪莱是,李贺是,今敏也是。
红辣椒就是他交给世界的作业,画风配乐情节分镜无可挑剔,每一句疯疯癫癫的台词都经得起反复推敲。
心理学电影看过不少,没一部能给我这样的震撼。
————————以下涉嫌剧透————————不同于别的电影,红辣椒通过梦境与现实中的种种象征自始至终都在对它想表达的主题进行挖掘与探讨,明与暗、生与死、男与女的主题太过宏大,因此叙事手法晦涩跳跃。
梦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整部电影就是一场让人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的梦,透过这场梦人们可以理解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大部分理论。
一切的根源是力比多,这种性动力贯穿了电影始终并通过种种意象隐晦的表达出来。
一开始警探与小辣椒在由第二梦境醒来到第一层梦境时两人穿着睡袍即警探意识中的性行为,后面缩小版千叶趴在巨大的博士身上唤醒博士的过程也象征潜意识中的性本能,博士身体膨胀最后爆炸象征高潮(这点看到弹幕中有大神分析出来了),后面小辣椒被树根追赶(好多人说是**play,有点恶心)包括被制成标本的那段戏也是力比多最直白的象征。
力比多可以说是人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也是整部剧的线索。
潜意识深藏在海平面下,平时不会被人发觉,却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的行为。
整部剧以压抑和焦虑为基调,警探焦虑的根源出现在他的生殖期(12-20岁),17岁时由于拍电影造成的创伤对他成年后的职业等造成了很大影响,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直到酒馆里受到刺激这段潜意识中的回忆才进入到意识中,也印证了弗洛伊德说的人会强迫自己忘记久远的创伤,但这种回忆会嵌入潜意识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助理日森梦境的根源产生在他的幼年期(这里有一个更标准的术语但听起来太重口就不说了),他梦境中占主体的诡异娃娃和时田在他书架上翻到的以年龄差异巨大的男同照片为封面的杂志都印证了我的猜想。
我推测幼年期的日森应该由于缺乏母爱而产生严重的埃勒克特拉情结,并且导致他日后的童年阴影以及同性恋倾向,因此他的梦是具有侵略性的,也是最后所有梦境联结时的母体。
主人公千叶患有人格分裂,她的高冷傲娇都是为了在潜意识中压制开朗乐观的小辣椒人格,她与小辣椒沟通时的态度是轻蔑的,包括最后她与小辣椒的争吵决裂都是我推测的有力支撑。
小辣椒被制成标本的那场戏山内直接将千叶的主副人格剥离,也暗示着梦中的千叶主副人格是颠倒的,从那一刻起千叶的两个人格彻底独立。
小辣椒同时是千叶的超我,她近乎完美,是所有人梦境中的bug。
这里再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小辣椒本身就是力比多的象征,她在梦境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性冲动为基础的。
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在于小辣椒逃亡时看到的那幅斯芬克斯油画,整部电影都在探讨斯芬克斯的谜底,什么是人。
最后是一些零碎的意象,游行的玩偶与它们敬礼的手势大家都看得出代表着纳粹,即人对于绝对统治的欲望;电影高潮部分民众化为招财猫、佛像、家电与玩偶分别代表金钱、宗教、科技与童年;电影的七个主人公胖子时田、千叶、博士、山内、董事、小辣椒、警探分别是暴食、傲慢、懒惰、暴怒、贪婪和色欲(最后这一点可能存在过度解读)。
最后类似于女权问题,对现实社会的讽刺,超越肉体的柏拉图式爱情等等就是表层的东西了,不再赘述。
在我眼中这部电影真的是旷世神作,生死明暗这类主题在现在的各种电影里泛滥,却很少有这样深入的解读。
经常有人拿《盗梦空间》和《红辣椒》相比,以前我或许还会推崇盗梦空间的特效和天马行空的构想,但现在我只想喊一声《红辣椒》牛逼。
先不说《盗梦空间》有没有借鉴这部电影,单说《红辣椒》的思想深度和哲学内涵就已经在《盗梦空间》之上。
并不是一踩一捧,《盗梦空间》更像是科普,用恢宏的特效将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以浅显的方式展现给世人,这些理论就是电影在表达的东西,所有观众看到都会说哇好牛逼原来梦是这样的;而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位学者发在学术期刊上的报告,理论很艰深研究很深入,它站在理论的高台上却并没有向大多数人解释这些东西,可能对哲学不感兴趣的人看完就只会说哇好牛逼但是我看不懂。
《红辣椒》自问世起注定要埋没很长一段时间,2006年太早了,早到动漫在国人的认识里还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早到人们还在期待张艺谋吴宇森的商业巨制;早到豆瓣的眼光还很挑剔,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一部好片有近乎饥渴的追求。
最后聊聊今敏。
宫崎骏的电影是一束阳光,看完了会对电影中的纯真强烈向往;今敏的电影是一场雷暴,看完了会长出一口气,虽然平时总在大风大浪里喊着C'est la vie,但看完电影趴在阳台栏杆上平复了心情,听着半夜的虫鸣,低头看见演练时被弄的不成样子的新靴子,发现生活真美好。
无论如何,我是真心佩服这两位老爷子,也真心期待国漫的崛起。
简单写了点,我只是业余对心理学和哲学感兴趣,才疏学浅略涉皮毛,影评难免有漏洞,如果有大神发现不对的地方请一定告诉我,交流也算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不是么?
另外关于《盗梦空间》的评论有点偏激,麻烦轻喷,两部电影我都喜欢,只是一点个人意见。
红辣椒 (2006)9.02006 / 日本 / 科幻 动画 悬疑 惊悚 / 今敏 / 林原惠美 江守彻
场景变化的操作看一次很惊艳,看多了就腻了。男主肥成猪,还是没有不美的女主角。男的可以变成巨大的机器人,女的还是赤手空拳啥特殊技能都没有。在梦里还要有体力差距?好膈应。不推荐观看。
每次看到这种堪称奇迹的作品都会反省之前给别的电影打分是不是太宽容了,要是能打六颗星就好了。
神作。小说属性方面本片太复杂了,只论这艺术指导,多重音轨多种音效,就已经非常费神了,更何况故事的想像力已经丰富到一定境界。戏剧属性方面中规中矩,与另一部筒井康隆作品《穿越时空的少女》比起来略有欠缺。平泽进的音乐很有感觉。
对今敏的作品感冒不起来,几乎没有一部喜欢的,太荒诞了。又感觉像理论物理,要去深入研究就会有很多体会,但着实枯燥。我觉得影视作品还是实用物理好些,起码故事本身要精彩吧。电影脑洞大创意好,但说现实和梦境联通我觉得太low了,我想象的是构建一个虚拟世界,但boss大脑硬盘有限,需要抓很多人一起来拼凑这样子会更精彩。
悬疑类加入科幻的因素在里面就不好了不过日本人的创意就是牛叉啊
彩蛋之多,今敏是真正热爱电影的人。电影是混进现实的梦境,“一张成人票”,我们都是“梦的孩子”。
今敏大神的巅峰之作!视听语言的教科书级别呈现!
我对全片散发的满足肥宅一切意淫产物的画面以及全程聚焦于男性审美下的女性肉体都感到太太太不适了.....女主现实是实验室高知梦境治疗师,是非常职业精英的高智商女性,梦里是通过包括但不限于用性去治疗深陷梦境被支配的各种男性群体的红辣椒,刻意从裙底往上拍内裤的拍摄手法、各种放大女性肉体的性擦边镜头都有种难以名状的猥琐感,最后的最后女主崇拜的是居然还是这个受困于被自己创造的出来梦境的300斤肥宅,unbelievable!单看剧情我甚至想给负分,现有的二星评价是针对动画的炫技,除去各种猥琐镜头,有些分镜确实存在美学,但骤然自行放大的嘈杂音乐、似是而非胡言乱语自以为启发人的语录游行,能创飞我的高智商职业女性爱上300斤肥宅的剧情、以及大量充斥满足男导演意淫的镜头,二星都算给多了
Amazing!电影是最伟大的造梦机器!我觉得比盗梦空间还牛逼!
擦!!!你要吓屎我啊!!!
原谅我,我真的没看懂它到底在讲些什么...果然境界还不高啊~~
观影感受是恶心和东拼西凑,逻辑混乱,个人很不喜欢
有点混乱,看不太懂,个人觉得和《未麻的部屋》比差远了
天马行空,本是精彩的电影,千叶/红辣椒的形象也是很不错的。但男凝实在难以接受,女性的电影还得女性来。看到评论说,选择时田是今敏对主流的反抗,突显女性自我选择的意识,但是有没有可能,她不需要选择一个男性呢?最后对警官说“自己的姓氏已经变成时田”,这不正是父权制度下女性受到压迫的典型,如此还信誓旦旦地说是女性的选择?
女主居然能撩撥我……我是有多寂寞……
她在燈影流離的劇場中淺笑,她在積雲漫布的蒼穹中飛舞,她的那場欲蓋彌彰的酒吧邂逅,她是蝴蝶與芭比,她是斯芬達克斯——所有的夢境都是你,瞳孔迸發著熾熱滿溢的愛與想像力。流暢而乾脆的淩厲剪輯,萬千綺麗幻想終都凝成青藍色女神的模樣。獻給穿越夢境的少女,這是屬於你的獨角戲。Paprika。
女人的塑造真是圣女又圣母,魅魔又下流。日本男人拍的片果然如此。日本男人的性幻想就是下水道里的垃圾,冲进恒河都是污染水源。
怪诞的风格,超前的思维,怀念今敏~另:诺兰你的盗梦空间是不是参考了这部?
剧情还是乱七八糟,不过画面不错,有裸哦 @2010-11-20 19:37:47
现在看来已没多少新意了。总的感觉是又扯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