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火车司机日记

Dnevnik mašinovođe,Train Driver's Diary,Dnevnik masinovodje,父亲与养子

主演: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佩塔尔·科拉克,米尔亚娜·卡拉诺维奇,亚斯娜·久里契奇,穆拉登·内勒维奇,尼娜·扬科维奇,达妮卡·里斯托夫斯基,哈里斯·布里纳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言:塞尔维亚语年份:2016

《火车司机日记》剧照

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2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3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4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5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6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3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4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5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6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7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8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19火车司机日记 剧照 NO.20

《火车司机日记》剧情介绍

火车司机日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每个火车司机在职业生涯中会撞死20多人,这些死者通常是因为寻死、失误、酒醉或仅仅是一不小心而丧生。伊利亚是一名即将退休的火车司机,他共撞死了28人。他19岁的养子西玛继承了他的工作,西玛非常担心自己也会撞死人,而老司机们都安慰他说,一周内就会发生,但是几周过去后,没有发生一起撞人事故,而这也使得他精神极度紧绷。伊利亚为了帮助他,找到了许多想要自杀的人,让他们跳到车轨上自杀,但是最终这些人都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无奈之下,伊利亚自己躺在了车轨上想用自身的死来拯救西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边城对不起,生活修仙记之何仙姑传暗警焕脸不能犯规的游戏之癔病突袭密探归来白牙私法行动迷魂陷阱前提步之物语黑暗中的舞者田禹治蛇蝎女佣第四季英国恋物语艾玛分手后第二季大家的家红男爵亚历山大大帝哦!文姬最后一镖城市猎人天使之泪与卿书东北传说之猎狐丹麦女孩午夜阳光他们的城市大侦探皮卡丘除暴安良

《火车司机日记》长篇影评

 1 ) 一般

真的是高级幽默,全程笑不出来。

倒是西玛远行时说的我又不是你的孩子让人有点感伤。

有点《钢的琴》的感觉,但又缺点高潮,不是那种丝丝渗透的平淡,好像电影过半了还没什么实质,孤儿院、毕业、爱情戏好像都可有可无。

男主为什么要演成一个智障,不管怎么看嘴角都像在笑。

要是能升华点让人回味就好了。

伊利亚和爱人的感情也没有着重回忆,女生一席蓝裙确实很漂亮,两人有礼貌的保持距离的望着对方,我盼着能吻一下,还是让人有在对戏的感觉。

 2 ) 火车司机日记

每个火车司机在职业生涯中会撞死20多人,这些死者通常是因为寻死、失误、酒醉或仅仅是一不小心而丧生。

伊利亚是一名即将退休的火车司机,他共撞死了28人。

他19岁的养子西玛继承了他的工作,西玛非常担心自己也会撞死人,而老司机们都安慰他说,一周内就会发生,但是几周过去后,没有发生一起撞人事故,而这也使得他精神极度紧绷。

伊利亚为了帮助他,找到了许多想要自杀的人,让他们跳到车轨上自杀,但是最终这些人都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无奈之下,伊利亚自己躺在了车轨上想用自身的死来拯救西玛…

 3 ) 火车司机日记

伊利亚当了一辈子火车司机,他的爷爷、爸爸也是,而火车司机最大的痛点就是会撞死人,但同时又是无罪的。

伊利亚的火车驾驶室被布置的很温馨,他的生活也井井有条,然而他摆脱不了火车司机这个痛点的诅咒,无罪并不能释放他的痛苦和自责,这些经历使他成为了一个不肯轻易流露自己感情的人,因为他所在意的人总容易离他而去。

伊利亚美丽的妻子死于火车肇事,伊利亚把邻居西达夫妇的儿子视如己出,然而却是他撞死了西达夫妇儿子,撞死人是火车司机没法避免也没的选择的事情。

 4 ) 请让我看看驾驶室

以前不知道哪里得知的,经常看火车进站或者拍摄火车行进等等状态的照片的人可能是一种火车痴。

不过现在好像是更多地乘坐高铁,那种高科技的子弹头外壳很难想象里面的人在操作驾驶的时候是什么状态,除了从子弹头外面黄黄的污渍可以得知它经历了不少风雨。

这部电影的伊利亚看似尊崇自家的家训不拥抱不亲吻男人,十分地克制,但到后来他为了西蒙卧轨,可谓用重叠的生命创造厚度与长度。

 5 ) 我一生撞死过26个人,但从来没人给我定罪

「我父亲和我撞死过53个人」「40个男人,13个女人」「加上我祖父撞死的有66个」「我们从来没被定罪,因为这根本说不上犯罪」说这话的可没有一个叫李刚的爸爸,也不是什么有背景的深夜飙车爱好者。

而是一位塞尔维亚的老司机。

火车司机。

当地的火车铁轨旁鲜有防护,地形又复杂,因此隧道口、山旁的铁路转弯处都成了事故的高发地点。

加上丧生者中不乏自杀者、酗酒者,因此火车司机生涯中撞死过人不是什么稀奇事。

事实上这位老司机的同事们,人均撞死人的数量在20个左右。

这样沉重的话题却从当事人的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来,甚至还赋上喜剧的色彩。

「有一颗人头卡在了后视镜上」「只要火车一开动,那颗人头就冲着你眨眼睛」

这就是塞尔维亚今年准备申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火车司机日记》。

片头就是老司机伊利亚的一起撞击事故,即便紧急刹车,还是将一辆停靠在铁轨上的小型客车撞飞了。

车内的一支乐队被撞得肢体破碎,头颅横飞。

事故发生后,心理医生依照惯例来安抚出事的司机并对试图对他的心理状态做一个评估,看他是否能够继续胜任这一工作。

但听闻老司机的叙述之后,反倒是两位心理医生听不下去了。

距此事不久后,伊利亚在行车途中又遭遇了得知自己被遗弃而试图自杀的孤儿院少年西玛。

好在这次制动效果很好,西玛没有殒命与车轮之下。

终生未娶,膝下无子的伊利亚决定收养这个可怜人儿,他和丧子的邻居、同样也是火车司机德拉甘以及他的妻子茜达共同承担起了抚养西玛的责任。

西玛渐渐长大,也逐步树立了当一个火车司机的理想。

而自己就是火车司机的伊利亚却是坚辞反对,并且告诉他人但凡有选择就不该当个火车司机。

于是伊利亚为西玛找了一份火车调度员的工作,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却被支使去洗火车头,同住的那家人对他也很不友好。

在现实的挫败中他又无比渴望起火车司机的那种风光来。

这时他养父的同事留巴提出来要教他开火车,他迟疑了一下就跳上了车。

留巴教了一些基本操作后,就心大地跑车厢睡觉去了,而就是这么巧,出现了西玛搞不掂的故障。

在寻找留巴未果后,他拨通了养父的电话,在养父的逐步指导下,他……吓得跳车了。

养父见他偷偷开火车知道没法阻止儿子,于是主动手把手教他开火车。

而火车司机这个职业的艰辛这才渐渐展开。

倒不是开火车操作有多难,而是在西玛学成出师即将独立驾驶火车的庆祝宴会上,每个他的同事都向他提起了自己撞死人的经历,还提到了一些被撞击事故误伤的同事:这位在行车时遇到了自杀者,自杀者的手臂撞破了前窗的玻璃,手指把这位司机插瞎了。

在交谈中他还得知了一些更可怕的消息,就是火车司机会亲手撞死至亲的诡异传言。

像是隔壁的德拉甘大叔就撞死了亲手养大自己的祖母,而自己的养父则撞死了也视如己出的隔壁家德拉甘的孩子。

而且养父的挚爱达妮卡也是死在火车的车轮之下。

这种种吓坏了西玛,他开始畏惧起撞人这件事来,每到隧道口、山旁的转弯处他就减速,常常因此延误。

不止如此,他还日不能食,夜不能寐,整个人日渐消瘦,养父目睹此景后意识到在儿子的职业生涯中不撞死个人,他就毁了。

本来想花钱雇个自杀者专门死到儿子行驶的路线上的,但人家说了,我反正要死了,死哪不是死,何必大费周章。

最后父亲准备牺牲自己来成全儿子。

父亲横卧在铁轨上,静静地等待死亡,然而儿子驾驶的火车却停在父亲的身后。

原来儿子已经撞死了因为意外车子卡在铁轨上的留巴。

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大家看来,这自然是个极其荒谬的故事,而且悲伤的故事内核在包裹着一层喜剧外壳。

但是这种戏谑地调侃死亡并没有让生命的重量减轻,传达出的并不是对生命的轻视,反而是一种沉重和无奈。

而火车司机他们也不是刽子手,他们当然心存歉意,他们同时也是受害者:有的因为撞击事故失去了生命,有的落下了残疾。

德拉甘夫妇失去了爱子,德拉甘还失去了祖母,伊利亚则失去了爱人。

他们长久地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火车司机这个职业伴随着伤痛,也就是为什么伊利亚说但凡有选择的人都不会当火车司机。

但片中还是强调了火车司机的职业精神,像伊利亚说的那样“你知道我撞死了多少人,但你知道我救了多少人吗”。

除了生命和职业的主题外,养父与养子之间还构成了一个成长的主题,养子在养父的教导下成为了一个合格尽职的火车司机,而养父也在教导和拯救养子的过程中,走出了对曾经爱人的臆想,坦然接受了新的爱情。

当然整个火车死亡的事件和片尾与自杀者的对话也曝露了很多社会问题,自杀的原因和政府对铁路监管以及自杀的不作为之类的。

内涵丰富之余,这种继承了前南斯拉夫电影遗风的喜剧风格也让我感到惊喜。

像是《爱上列车的狗》、《特别治疗》都是这样笑中带泪的片子。

让人惋惜的是,随着业已成为历史的南斯拉夫,原本已经颇有声色的南斯拉夫电影渐告衰落,回想起《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以及南斯拉夫三部曲等作品时,免不了唏嘘。

而兴极一时的萨格拉布动画学派也已式微。

怎么说呢,希望这些国家都能承继前南斯拉夫那种对艺术的热爱,为世界文艺带来更好的作品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李小军的电影日常」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6 ) 不仅只是黑色幽默,世上还有这样的老司机

2017电影节,抢了几张电影票,躺在冷冷的IAMP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我们都自称“老司机”了,但真正飞跃过荆棘的有几个?

电影给予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是因为列举自己车轮下灵魂的黑色幽默,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一种南斯拉夫人自嘲似的生命感悟。

先说男主角(我一直认为是老司机没错了),拉扎·里斯托维奇。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一直被他深沉的蓝眼睛和咖啡色尼格子西装所吸引。

1952年出生的他,俨然是制作人,导演,演员,编剧多重角色。

作为一个老戏骨,从上至下,从里到外都是戏。

这种由岁月砌成,浑然自得的气质,确实是“小鲜肉”们所没有的。

查阅资料才得知他个人的舞台经验达到4000多场,超过40多部电影,电视剧作的演出。

有国外网站称他为“天生的演员”。

出生于南斯拉夫殖民家庭的他,常常在著作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表演天赋,更难得是他演绎出的精神力量并且有着强大的舞台感染力。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一个,南斯拉夫男人,一个南斯拉夫的老男人,一个南斯拉夫的老男人作为一个父亲的“深沉与勇敢”。

当然,现在称为塞尔维亚也许更合适,但常年被父亲辈灌输的思想,总让我觉得用南斯拉夫更能体现如此的硬汉形象。

有了这样的演员,故事变得很简单。

却不乏轻松与幽默。

以下文中包含剧透:10岁的孤儿西玛在得知自己是被亲身父母抛弃并装在贩卖香蕉的纸盒后,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然,此刻的他,并不懂生命的含义,只是在孤儿院主任的关怀下,体弱的他有着模糊的“父母”概念,当他遇到有意愿领养自己的“澳大利亚”夫妻时,一脸的无知和漠然就能知道。

火车司机伊利亚,和父辈们一样,在一个由火车司机组成的小部落生活,独自一人,每天对面着轨道,调度电话,和未知到来的死亡。

他经历了很多次的生死,关于他人的生死,甚至朋友和家人,但依然坚守着这份职业。

对他和其他火车司机来说,刹车是他们的分内,但刹车所能控制之外的生死,他们不能抉择。

就像撒旦的意志无法违背。

他们经历了创伤后的重塑,心灵的自我疏导,但太阳升起后,依然伴随着火车汽笛声,开出驶往下一站的火车。

某一天,他们遇到了。

撒旦没有带走小西玛。

也许是因为天生的善良,也许是没有亲人的孤独,硬汉收留了孤儿。

而镜头,也一晃从少年变成青年。

毕业后的西玛想和父亲一样成为火车司机,但一个“老司机”的痛楚又岂是一个毛头小子能懂的。

在毕业典礼前,父亲送给儿子衬衫后,儿子开心得想拥抱他,他却推开:我们家族的男人是不会拥抱的。

一个作为战斗民族的直男宣言。

LOL。

和许多父亲一样,伊利亚不允许儿子从事司机的职业,而且安排了调度的工作。

有意思的是,在送儿子去城里的车上,儿子再次质问父亲为何管教他,并且不是自己亲身父亲时,伊利亚沉默了一秒(注意,这里是真的停顿了),说:我从没说过你是我的儿子。

我相信这一秒是痛的,连观众都是痛的,即使镜头用切换带过了成长的那些年,也没有用更多细节刻画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抚养,但是镜头会说话,光是那个眼神和镜头,让我们看到了无声的爱。

就和现实一样的,爸爸很少说爱我们,但是我们知道。

就够了。

一切最终敌不过儿子遇到危险后的求救,西玛在被不称职的火车司机教授了几招驾驶技巧后,因为紧张无法刹车并且最终跳车而导致火车脱轨。

这一幕,节奏紧张结局反转,也是第一次电影的小高潮。

最终父亲被儿子的意愿妥协,手把手教儿子开火车,这一次,他是认真的,而西玛,却因听其他老司机所说的“你一个月内就会遇到第一起事故”而惴惴不安。

离开家的他如愿成为了司机,也开始酗酒,有了胡渣,但是终日害怕亲手结束他人的生命,他是懦弱的,但也许,也是我们正常人的懦弱。

故事最有趣的一幕,就老人走到铁轨,劝说一位想轻身的人是否能明天来到这里被自己儿子所驾驶的火车轧死,反正死哪里都是死,也不晚这么一天。

大家都笑了,而这人却因为嫌自己的生命太廉价而放弃了自杀念头。

所以,镜头移到了观众们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伊利亚穿上整齐的西装,和幻想中的爱人告别,带着公文包,和平日一样的沉着出门了,这一次,他打算不再回去,用自己的死拯救儿子的堕落和焦虑,换来他的成长。

听上去荒诞,但在这个故事中,又是那么和谐。

当然,导演是不希望大家在这种情绪中结束这部电影的。

故事的结束,大家都知道了,故事的最后,是西玛在遇到父亲前,偏偏碰到了之前教自己开车而酿成大祸的醉酒司机。

卒。

电影的画面更加明朗了,美丽的塞尔维亚,明亮的火车车厢,父亲和一直喜欢自己的好友开始了新的一段感情生活,而火车头里,是成熟又干练的西玛。

西玛的眼睛,和伊利亚在电影开头时的一样,蓝色,透明。

有很多细节很喜欢,比方火车屋外的花束,精心的养殖是为了祭奠被火车轧过的灵魂;比方父亲在幻想中的旧情人,在他准备出发自杀前说的“你不会回来了”;比方另一对伊利亚的好友夫妇,甚至自己的小孩也死在了伊利亚的火车下,却依然关怀和爱着西玛。

有一种大爱,甚至超越生死,因为有无奈,毕竟,当你恪尽职守还发生了你所不希望的事情,生活还要继续。

逃避才是懦夫。

感谢一个“老司机”的故事,让我们也会想想自己对于生活,对于工作,对于爱的态度。

 7 ) 面对疾风吧。

4星,这片子就是拍的苦中作乐。

人生总会遇到事故,总会有艰难。

如何应对事故,克服艰难,笑对人生。

这片子给出的答案不错,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演绎死亡,虽然惨烈,悲伤,甚至沉闷,但这就是人类的坚强,是老司机钢铁般敬业执着的内心。

该来的总会来,人生就是要破处,要跨过每一个坎儿,所以那就面对疾风吧。

 8 ) 『没有你的旅途,没有意义。』

「我撞死了六个吉普赛人」「一整支铜管乐队」「我把他们的胳膊和腿都撞掉了」「火车头上全是血」「有一颗人头卡在了后视镜上」「只要火车一开动,那颗人头就冲着你眨眼睛」…「我父亲和我已经撞死了53个人」「40个男人,13个女人」「加上我祖父总共撞死了66个人」「我们也从来没被定过罪,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犯罪」…

这个质感粗粒的塞尔维亚申奥电影一开篇就有这么一段。

两个年轻的心理医生在判断撞死人的火车司机是否有PDST,脑洞大的我从未想过火车司机职业生涯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平均要撞死20多人,虽然他们是无罪的,但一生要活在愧疚中,无法原谅自己。

电影里火车两次刹车停下,就像是命运的轮回,老司机伊利亚躺在冰冷的铁轨上,因为他深爱他的孩子,想用他的死来克服他的恐惧,也因为这份爱,一开始他不愿那孩子从事这份职业,不想他背负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

年幼的西玛从孤儿院拖着行李逃了出来,婴儿时期的他被放在一个装香蕉的箱子里丢在孤儿院门口,得知真相的他生无可恋想卧轨自尽,孤独的伊利亚刹车救下了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最后收养了他。

小小的西玛的愿望就是想成为和伊利亚一样的火车司机,但伊利亚却不希望他从事这份工作,但小家伙却自己跟了师傅去学驾驶火车又弄的一团糟,伊利亚去找那个司机理论,打了他一顿,告诉他西玛就是他的一切。

虽然不善言辞,又那么严肃古板,但这个男人内心却是那么暖那么温柔,爱人早逝,他就孑然一身,直到他重新有了西玛这个家人。

当你越是恐惧,越是要去面对。

经历过就会发现,原来就那么回事儿,很多事情我们无能无力,眼见悲剧的发生却没法去阻止,他们的内心会悲痛,但也仅限于此。

对于伊利亚来说,丹妮卡25年前就已经故去,而他身边也有一个他值得去爱的人。

对于西玛来说,虽然是孤儿,但却有伊利亚这样疼爱他的养父循循善诱。

你只记得我撞死过多少人,但你从未数过我救了多少人?

放不下,执念于此就会愈加痛苦,生活还要继续,无论如何,人生总要向前看的!

没有你的旅途就没有意义,伊利亚在丹妮卡过世后一直浑浑噩噩,直到收养了西玛,而西玛有了伊利亚的陪伴,也迅速成长起来,不再迷失。

男孩成长为男人不是靠教科书上教授的文化,而是需要历练。

年轻司机要成长为老司机也要经历很多磨难。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学会淡定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带来的仓皇和恐惧,你不做这行,也有人要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热爱,努力平稳行驶下去才是正经事。

…「我和我的儿子已经撞死了35个人了」「19个男人,16个女人」「如果算上我的爸爸和祖父撞死的,总共是75个人」「我们没有犯罪,但是我们真的很抱歉」

 9 ) 像小品,却一点都不轻浮

一个火车司机一生中一定会有压死人的经历,故事的序言就很抓人。

对于喜欢火车和移动风景的人来说,这是份浪漫的工作,然而这一度是个悲伤的故事,关于如何接受失去,度过宿命的痛点。

不是他生而严肃,只是人生经历的分量很重,像满负荷的车厢,借路途的连接处击出单调的节奏。

画面都很有摄影感,用了墨绿色滤镜的那种,是车皮的颜色,也是深沉版的生命的颜色。

成为火车司机的梦想有点危险,危险又怎样,危险又明亮,这难道不是被向往的东西该有的样子嘛。

一生和火车相连的他们仿佛一辈子都在路上,却又哪儿也没去。

 10 ) 这部关于老司机的电影,让你对生命心生敬畏

在高铁动车高度发达的今天,却有一类职业依然离我们很远,他们被称为“火车司机”。

作为塞尔维亚今年的申奥片,《火车司机日记》是一部关于真·老司机的故事。

坐了那么多次火车,你可能从来没想过在火车驾驶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开火车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但从老司机伊利亚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趣是这份工作的常态。

当然,生活总是出其不意,火车开多了,哪有不撞人的?

这不,伊利亚就撞上了一辆载着管弦乐队的面包车,车上的六名吉普赛人全部丧生。

你想问他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当然不会!

作为一个开了几十年火车的老司机,没撞过几个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出来混的。

心理医生需要评定伊利亚在事故后的心理状态是否可以继续回到工作,于是他们做了一件“求锤得锤”的事情。

他们请伊利亚描述一下事故的经过,没想到伊利亚竟然可以平静地描述出撞人后的惨状,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

听完伊利亚形象生动的描述,心理医生反而整个人都不好了,反过来还需要伊利亚进行心理疏导。

撞人,在火车司机的日常生活中很平常。

你看,伊利亚在叙述自己撞死了多少个人时是多么得轻描淡写。

他拿着菊花去慰问被害者家属时,致哀、放花的的动作又是多么娴熟。

可见,撞人的事没少干。

撞人没给伊利亚带来新鲜感,但一次差点撞人事件却改变了他的生活。

在猛打刹车急停后,伊利亚冲下来准备好好教训下孩子,并质问他“你是想找死么?

”结果孩子回答:是啊,就是想找死。

这样的回答就比较尴尬了。

原来十岁的西玛得知了自己不是被父母托付给孤儿院,而是被遗弃的真相,心想着没爹疼没娘爱,不如一死了之。

听闻了西玛的经历,伊利亚决定将他带回家抚养。

和他们住在一起的也都是一些火车司机及家属。

他们可能撞死过至亲,也可能有深爱的人丧生在他人的车轮下。

即便如此,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西玛仍然想做一个火车司机。

这样的想法遭到了伊利亚的反对。

因为他深知这份工作背后的心酸,它不但没有外表的光鲜,反而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从铁路学校毕业的西玛接受了伊利亚的工作安排,不能做火车司机让他的生活失去激情,直到他遇见一个不靠谱的老司机。

随便教了他一下操作方式,便自己睡大觉去了。

初次开火车让西玛兴奋到不能自已,连踩脚踏板都带着节奏感。

可是,意外从来不会因为是新手就绕道而行。

眼看着要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火车,西玛却找不到老司机。

尽管伊利亚在电话那头指挥他操作,他却紧张到肢体不协,最后竟然懦弱地选择了跳车。

经历了这么一出,伊利亚决定与其让别人误人子弟,不如自己亲自授课。

在伊利亚的帮助下,西玛终于成为了一个火车司机。

但开始的兴奋很快就被不安所代替。

因为周围的老司机们一边跟他分享着各自的撞人纪录,一边安慰他等撞过一次人后就会觉得没什么了,毕竟撞人也是火车司机工作的一部分。

平安驾驶了6个多月,连只鸡都没撞到,这让西玛几近癫狂。

他的车速越开越慢,因此没少被上级批评。

但每次到了转弯和山坡,他还是会忍不住下来观察周围有没有人。

没有撞到人成为了西玛的梦魇,他每天处于担惊受怕中,他开始责怪伊利亚让他选了一份如此糟糕的工作。

难道安全驾驶不撞人不才是正确的想法吗?

怎么到了老司机嘴里,撞人反倒成了火车司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正如电影开篇,伊利亚安慰心理医生一样,导演用这种“反常理”的方式为原本沉闷无趣的话题增加了不少笑点。

比如,为了缓解西玛的紧张,伊利亚决定找一个人被西玛撞死。

爱慕伊利亚的女人说,如果伊利亚给他一个吻,她愿意成为第一个被西玛撞死的人。

伊利亚在铁轨边遇到的想自杀的陌生人,最终答应被西玛撞死,但代价也是伊利亚的一个吻。

这对于坚持着不跟人亲吻、拥抱家训的伊利亚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为了西玛,伊利亚决定亲自躺到铁轨上。

至于电影的结局如何,就不剧透了。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成长故事。

西玛从新手成长为老司机的过程,也是从他男孩蜕变为男人的成长过程。

导演用“必须撞死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火车司机”的另类方式来表现了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

故事本身的荒诞和死亡话题的沉闷,因为片中出其不意的笑点而变得欢快。

几句调侃,几分自嘲,但这种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台词背后,是笑着笑着就让人泪目的心酸。

片中,伊利亚告诉西玛:“你知道我撞死了多少人,但你知道我救了多少人吗?

”每一次事故发生时,我们都会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沉痛哀悼,却很少关注火车司机们的心理创伤。

出错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是他们的错代价比较大。

那些看似玩笑又轻描淡写的话,是他们在经历了多少次创伤后才得以从容地像故事一样讲给他人听。

这样的幽默,是他们克服苦难的方式。

一边笑,一边撑下去。

铁轨上总有想不开的人、突然冲出来的人还有各种意外发生。

碰撞在所难免,火车司机并不会因此而被定罪,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负罪感和愧疚。

撞死了多少人,其实都记在他们心上。

他们可以准确报出自己撞死了多少人,这个数字时常被他们挂在嘴上,他们也记得每一次发生意外时的场景,尽管他们并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看着这些火车司机,你总会想,要经历过多少创伤,才能让他们把悲凉当成喜剧来分享?

电影中,伊利亚有一个房间,里面种满了菊花。

全片并没有刻意提到这些菊花的用处,但却可以看出伊利亚栽培菊花时的用心。

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火车司机日记》短评

#SIFF#企图摆脱平庸然后平庸地失败了的平庸。

7分钟前
  • PortaBubbleJoe
  • 较差

又温情又好笑,还带点讽刺~

10分钟前
  • 沙丁鱼2
  • 推荐

虽然是严肃的话题,但我还是很想笑,哈哈哈哈哈

12分钟前
  • 春山
  • 力荐

“你永远都不会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的,因为这份工作是给没有其他选择的人的。”

13分钟前
  • 不诚实的幽灵
  • 较差

风景和故事都是5星,就是幻觉那段有点俗了,而且也没说明白一个人为啥吃了两份饭 2018-5-26

16分钟前
  • 276088996649
  • 推荐

年纪越大,越排斥这类电影,咋回个事儿?

18分钟前
  • 老六
  • 还行

视死如归,不怕死,不怕别人死,你就可以幽默起来了。节奏、音乐都非常好,演员也都是那种越看越爱看的样子。

19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3.5吧,影片色彩很舒服,也将货车司机这个职业展现于观众眼前。但片子没给我带来什么触动,就是一个带点新奇的故事。

21分钟前
  • 悦悦猫
  • 还行

饱尝苦痛,才知幸福不易;直面恐惧,才能勇敢前行;历经死亡,才懂生命可贵。

26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死亡催促人快速成长吧

31分钟前
  • freedom
  • 还行

整部片让我有一种忧伤的感觉……但结尾又把这感觉完全破坏了。。。。。。

34分钟前
  • 啊酷呐,吗嗒嗒
  • 还行

虽然是喜剧,不过也能看到那种压力感,这便很有意思了……

38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想起了以前看的一部《希望的另一面》同样与喜剧之中显露出心酸与希望。

40分钟前
  • 阳光中的青时雨
  • 力荐

哔哩大会员电影,视角新颖的黑色喜剧

42分钟前
  • 阿伦╭╯
  • 还行

7.8分

45分钟前
  • 老段的电影库
  • 推荐

解锁新语种,塞尔维亚冷酷老爹无言的父爱,怎么能有这么高的评分?影片有够平淡的,黑色幽默是有那么一点,唯一让我发笑的是最后撞死的是疯子柳巴,其他的很一般。

49分钟前
  • 走蓝
  • 还行

小视角大主题,诙谐着死亡,后劲儿则更大。可惜单薄,主题先行而剧本一般。

5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塞尔维亚的火车居然这么危险。。。

56分钟前
  • 浦络芾
  • 推荐

睡过女人只是传统,临幸过铁轨,你才不再是处男。轧死了那么多人,唯独不该忘记拯救的那一个。独居陋室,去世22年的爱人不断闪现;躺于铁轨,银河星辰证明生命可贵。我的家族规矩,不能亲吻男人;他虽杀人无罪,仍心怀愧疚。全场爆笑的高级喜剧,正是对生命充满敬畏,才会踩着火车加速板一路勇敢前行。

60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siff,意外的今年连续两部塞尔维亚电影,近代多难的国家,南斯拉夫、南联盟、塞黑再到塞尔维亚,喜剧颇有暗黑特色

1小时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