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苍山

苍山,Like Winds, Like Weeds,Life in a Loop

主演:郭柯宇,曲丰国,陈嘉阳,王诗云,刘桂红,曹玉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山东方言年份:2023

《苍山》剧照

苍山 剧照 NO.1苍山 剧照 NO.2苍山 剧照 NO.3苍山 剧照 NO.4苍山 剧照 NO.5苍山 剧照 NO.6苍山 剧照 NO.13苍山 剧照 NO.14苍山 剧照 NO.15苍山 剧照 NO.16苍山 剧照 NO.17苍山 剧照 NO.18苍山 剧照 NO.19苍山 剧照 NO.20

《苍山》剧情介绍

苍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与丈夫分居多年的小妹(郭柯宇 饰),逃避过往,远离故乡苍山,在上海做着家政工作的同时,还照顾着老年痴呆的母亲和早恋叛逆的儿子。当她经历了异乡生活的艰难种种后,选择重新回到故乡苍山,这时她却发现故乡已改了名字。一个逃避当下的母亲;一个遗忘过去的老人;一个质疑未来的孩子。一段祖孙三人在异 乡的生存故事,一趟追寻心灵自由的艰难旅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嘻游记到达挚爱毒舌律师房间里的大象拆弹专家打开门亲爱的没想到吧最后一个音符洛基第一季负重前行女囚风暴1995我的野蛮男友这就是爱情激斗之极乐球道水浒传之行者武松战雷单身请开眼时速二十五幻想嘉年华EXSeason十字追杀令3北极雪皮囊之下猫胆虫威第二季河谷镇第三季悄悄地喜欢你诡门十三针扑通扑通我的人生林中怪人将军府来了个小厨娘之落难千金火线追凶2之不白之冤

《苍山》长篇影评

 1 ) 苍山

苍山—兰陵兰陵—苍山说实话 说起苍山我脑海里自动联想到了洱海,其实我一次云南也没有去过…我也不知道电影里的兰陵在哪里…不过感觉也不是那么重要…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潜在的伪文艺女青年,能看懂也可以看透每个细节。

很喜欢这种浓浓的浅浅的镜头表达…个人文字阐述能力十分浅薄,大概是也没读多少笔墨[捂脸]总感觉和前几天看的还有明天,是两个不同的女人世界。

本就不一样,一个是男导演,一个是女导演,并且还是自编自导自演。

就是感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夹在中间的人,感觉好辛苦。

唯一让我觉得不同的是妈妈看见儿子有早恋的倾向时,她的处理方式虽然可能不是最棒的,但绝对是最和善的,至少没有我猜想的谩骂、苛责。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己的人生其实也是一塌糊涂算不上有什么出息,却总是希望后代可以改变什么…最后再夸夸老人家的演技[强][强][强][强][强]可能人老了真的就是落叶归根,家始终是自己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

 2 ) 《苍山》:回不去的苍山,无处安放的自我

如果用比较直白的语言概括这部影片,或许是:一个大龄文艺女中年的沪漂生活,以及她注定无法回去的故乡。

可贵的是,虽然是处女作,但导演将影片处理的极为有格调,不落窠臼。

为什么我要说这是一个大龄文艺女中年呢?

是女主角显而易见的优雅气质吗?

其实,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她的与众不同:在三姐妹中,其他两个姐姐都已经抱上外孙、外孙女了,她却与丈夫感情不合分居两地,独自一人在上海打工,一半为了照顾孩子,一半也是为了躲开婚姻;她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礼貌之中又略带知分寸的距离;虽然不知道她曾经从事什么工作,但明显是有唱戏功底的;她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有自己的视角和表达,影片中用拍照来呈现;她没有为了省事让母亲去住养老院,而是带着她来到上海,在工作之余尽力照顾;……她没有名字,她就是她整部电影都没有人叫出她的名字,她好像就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妈妈的小女儿,是三姐妹的老三,是幸幸妈妈,是小章阿姨……但千万不要把她看作是一个没有自我的圣母白莲花。

因为我知道,她是一个有自己诉求的人,她的所有举动的背后,都流露出她的自主选择,是进是退,是走是留,都极有分寸的进行着取舍。

这种自我藏在可能最容易令人忽略的缝隙里,很多镜头都是她一个人的侧影、背影,似乎呈现出一种孤寂的感觉,但我却不觉得她孤独甚至落寞,相反,我感觉到她一个人的完整。

比如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美好的事物,并且用拍照的方式记录和表达。

特别是在她与画家的相识之后,更被看到她的这种美好。

同时,她也是知道分寸的。

在与画家同桌吃饭之后,她极有分寸的躲开了,可能出于女性的本能,或者不想产生误会,亦或是想用非雇佣者和雇主的身份相处……总之,当她端着鱼盘子的眼睛突然亮起来之后,下一个镜头就是画家的出现,我真的看到了一个闪光的她。

在那个瞬间,她是发自内心的欣喜。

她与画家的如朋友般平等相处,是因为彼此看到对方的美好,这种温暖虽然萍水相逢,却极为难得。

是属于陌生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欣赏的默契。

两个人漫步在除夕的夜色之下,平淡却温暖,欣喜且克制。

点到即止,很舒适。

回不去的乡愁不是空间,而是时间身在家乡之外的“漂”们,很能对乡愁有一种感同身受。

家乡,对我们来说,似乎总是停留在美好的回忆中,每年春节回家,只不过是去寻找那曾经的记忆。

但我们不会留下,依旧会在几天的梦境中醒来,回到自己打拼的那个大城市,将下一次重温留到365天之后。

这似乎早已成为在外打工人的一种心照不宣。

影片中的她,作为一个中年“漂”,有工作、有独立的租房、有相互之间照顾的邻里、有支持的同事、也有很多善意的雇主……我想,她在这里是可以获得一种自由的。

虽然也要面临身为母亲对青春期孩子的一种督促责任,但相比而言,上海这座城市更加包容,我想这种感觉是她喜欢的。

有趣的是,影片大篇幅在展现她身边的人希望或劝说她回到苍山,而她抗拒回到苍山,但最终,当她决定回到苍山为母亲养老时,那些要回到苍山的人们反而离苍山而去——母亲去世、儿子上学、丈夫跑运输……苍山早已不再是记忆中的苍山,甚至连名字都改为兰陵。

那么她回去的故乡还是自己想要回去的苍山吗?

影片最后作留白处里——当苍山不再,物是人非,她又将何去何从?

是终于摆脱了那些社会关系和所谓的身份之后,再次出发?

无论继续留在兰陵,还是返还上海,她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

平淡如水,生活如诗影片表现的很生活化,也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故事情节和高潮迭起。

但却特别真实,很多细节和生活中的事件就那样展现出来,仿佛就是我们的日常。

沪漂生活譬如出租屋的展示,家具生活用品拥挤却整洁,完全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懂生活的人。

我们每个普通人要面临的其实没有什么大是大非,无非就是日常琐碎,作为一个中年女性,她的世界就是上要伺候一个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下要督促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好好学习,同时要赚钱,以及处理好和分居丈夫的关系。

桩桩件件都那么普通,却又是不得不处理和面对的。

这里,没有所谓的坚强、隐忍,更没有太过刻意的卖惨。

相反,诚如郭柯宇在采访时所说,“事情就是一件件要过去的。

”她用最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遇到事情去处理,没有抱怨和挣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自然,毕竟,总要想办法过去。

但平淡的如常,却也可以是诗意的,好似那轮她似乎触手可及的朝阳,好似她在为cosplayer拍照时一定要把那个读诗的青年也框进去,好似那个在她和她母亲坐着的椅子后面打拳的大爷,好似那个在荀子雕塑脚下唱美声的练习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奇奇怪怪”的人在她的生活里出现,为什么似乎有时候看到这种情景会让人产生一种出离感?

仿佛这些与日常格格不入。

但他们的出现,恰好说明她的生活中,是存在这样的诗意的。

这,是一种生活的格调,非常难得。

特别是那一头如玉般温润的大蒜。

母亲一直在剥蒜,将外皮撕去,露出白白净净饱满的蒜瓣儿,养在碟子里,慢慢长出嫩绿的蒜苗。

这难道不就是她吗?

影片用归、去、来的三种位置的转移来展现一个中年女性的一段平凡生活,风格平实温润。

呈现方式诗意且艺术,很多镜头设置都非常有美术感,可能因为导演本身是学美术的原因,很多镜头的呈现容易让我联想到拍摄照片,包括演员的站位和走位,都会尽量让画面看上去平衡且饱满,每个人都在自己应该的位置上,虽然视觉上很舒适,但或许也有一丢丢匠气。

作为处女作,是非常成熟工整的影片。

我个人无论在年龄和生活方面都有类似的经历,也很容易产生共鸣。

很喜欢。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20:1

 3 ) 《苍山》:出走的考验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大概很少有人会主动去了解兰陵县的历史。

作为山东境内最早设立的县治,兰陵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占领原属鲁国地区后始设县制,相传由屈原赐名“兰陵”,意为兰花盛开的高地,荀子是早期甚至可能是首任县令,民国年间为纪念“苍山暴动”更名苍山县,2014年,经民政部同意并批复,苍山县复名为兰陵县。

兰陵县长期是上海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劳务输入地。

正是因为经历了家乡更名,触动兰陵人张帆创作了本片。

作为一部讲述兰陵人在上海的电影,了解了这段背景,也就更容易理解张帆对这部电影的感情,以及一个简单故事可能荡开的层层涟漪。

小妹(郭柯宇 饰)与丈夫分居多年,带着儿子幸幸(陈嘉阳 饰)在上海生活,幸幸练习大提琴准备考音乐学院,小妹则以家政谋生。

因为母亲的阿尔兹海默症逐渐加重,她回老家苍山与大姐(刘桂红 饰)二姐(曹玉梅 饰)商量。

小妹对家乡的一切都很疏离。

母亲和自己都曾是戏曲演员,现在却提不起兴趣,大姐提议处置母亲的房产她直接说了自己不需要,幸幸爸(李勇 饰)求复合她也拒绝地很干脆。

因为对家人看上的养老院并不满意,小妹决定带母亲去上海,自己照顾母亲。

一边照顾逐渐失去记忆和自理能力的母亲,一边处理与叛逆期的儿子的紧张关系,小妹的生活忙忙碌碌,但这一切看上去都是自己主动的选择。

电影开场是小妹在阳台上,她把夕阳和自己的手放在一起拍了一张照片,回到家乡遇到合适的角度她也会拍照记录。

她也许不懂所谓的“摄影”,但她对美对艺术是有感知有追求的,平凡的生活并没有限制她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尽管实现的程度受到很多限制。

她对生活的期待有一部分也投射到儿子身上,所以她全力支持幸幸考艺术院校,也敏感地约束着幸幸不要早恋,导致母子关系紧张。

幸幸吐槽母亲来上海是为了躲父亲,多次表示想回老家,但在小妹看来,学本领、开眼界是走出去的方式,也是走出去的价值。

在工作中认识的画家宋先生(曲丰国 饰)对小妹很好,欣赏她拍的照片,会在过年时登门拜访,送她护手霜;幸幸喜欢的女孩的妈妈也来自苍山,同样有失败的婚姻同样带着孩子在上海打拼,某一天却服了安眠药送到医院抢救。

姥姥岁数大了,小妹最终决定带母亲回老家,在姥姥的葬礼上,小妹临时起意,唱了一段戏。

丈夫准备跑运输,惦记着儿子快要上大学了,夫妻的关系没有更近也没有更远。

这么多年,小妹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她似乎和观众一样懵懂,但拒绝妥协,拒绝低头,是她不变的态度。

电影没有明确展示过小妹和丈夫、姐姐以及亲朋们有何心结,除了母亲她对家乡并没有什么留恋。

上海和兰陵“双城记”,微妙地透露着离开的渴望和隐约的乡愁,荀子公园,大蒜塔,柳琴戏,朗诵西西弗斯的男孩,cosplay的女孩,唱歌剧的中年男子,这些多次出现的明显的文化符号昭示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的对撞与交融。

唱传统戏曲的母亲失去了记忆,学西洋乐器的儿子对未来充满忧虑,小妹看着工人把公园的字牌“苍山”换成了“兰陵”,时间只会不停地向前走,但生活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

虽然电影主角是女性,但本片不是单纯的女性电影,至少应该也算一种“小镇电影”,这里既有女性的困境,也有困在狭小空间的人的挣扎。

出走的决心是一次连根拔起的考验,藕断丝连,有时是风雨,有时是彩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 盛放在不同杯子里的白开水

很工整的一部电影,无论结构、镜头、文字等等。

导演在创作过程中放任了故事和角色自由野蛮生长,但是由于创作者依旧有想遵从的计划与目的,反而让我不太能很好地接受我的理解与电影结尾落点的割裂。

电影拍的相对诚实,但是切割掉的段落篇幅很大,想要表达的主题又没有作出取舍切割,反而显得留白过多,部分转场有些生硬,使得观众不断在疑问,导致不同观众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创作者大相径庭。

 5 ) 良心之作!

《苍山》,一部质朴的电影,一条关于养老的淡淡的故事线贯穿始终,女主角是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与老家的丈夫处于分居状态的沪漂,郭柯宇身上的内敛气质与这个角色融合得恰到好处,45+的阅历,配上本就不俗的表演功厎,为这部电影平添了一抹诗意!

这个年头,不争不抢不计较,有时候会被人贴上“傻瓜”牌标签,但看了这个电影才发觉,不论男女,安静地做事,善良地做人,都是很吸引人的!

恩,喜欢戏里这位心如明镜般的通透的女人!

 6 ) 《苍山》点映:对话导演,给故乡一些纪念

文/茹金昨天看的点映场,导演亲临,还有点小荣幸。

因为在后面的答疑环节,我直接「怼」了导演。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让在场的很多观众都觉得有些疑问,于是有好几个人问导演当时拍这段的原本设定是什么。

这个片段里女主小章(郭柯宇饰)在家政雇主画家宋先生那里看到墙上挂着自己拍的照片,配乐有些激励,人物的微表情也有些复杂。

在我看来是震惊之余带一些愤恨的呈现。

这件事情之后,小章就把这份工作介绍给了别的家政姐妹。

在我看来这场戏是暗示画作宋先生「剽窃」了女主章小妹的摄影作品,所以章小妹才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没有任何言语就辞掉了这份工作。

导演却说他的本意是想要呈现宋先生对小章摄影技术的欣赏,而且他们之间的情感因素并没有定调,任观众想象发挥。

于是我冲动地大喊一声,“那你的音乐配错了,激励的音乐代表的是复杂情绪,这段直观感受就是未经允许就用了自己的作品的感觉”。

于是,修养很好的导演当众承认「错误」,说没有考虑到更细致的反应。

实话讲,电影看到三分之一,我才进入影版塑造的情景当中。

观影前我没有做过任何功课,甚至连苍山这个地名都没有搜索一下。

只是看到影片中出现的煎饼,凭本能判断出可能是山东的一个城市。

导演说有一年回家时听家人说老家改名字了,要恢复古名称「兰凌」。

对于一年可能就回一次的人来说,可能有些悲凉的感觉,于是萌生了要创作一部关于自己家乡电影的念头。

这部电影里没有坏人,表述的事情也很日常。

从技术手法上看,结构清晰,平铺直叙,有明显的情节对比实现主题「生活选择」意境。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想表达一个女性到中年时对生活做出的主动和被动选择。

最后结尾也是开放式的,女主章小妹独自一人站在小广场的塔楼上,看到美丽的夕阳城市景色,又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这一点其实和开头章小妹在上海租住的小屋阳台上拍的夕阳照片是个对比。

那时不知道会有后面的新生、死亡、背叛和温情,只是在当下的时候会记录生活中让自己心动的瞬间。

这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结局,因为生活需要体验经历,没有写好的剧本。

1947年兰陵改为苍山县,2014年苍山县又更名为兰陵。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如此变化中,所谓自由、选择,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是自己走出的路。

片中的留白处理很多,想来导演就是想通过一些没有明确的空白给予观众与人物之间共情,参与到他们的生活里。

有时看电影何尝不是在看另一种自己的人生呢?

我们常说「回不去的故乡」,故乡真的回不去吗?

我对于片中章小妹做出的任何决定都能理解,回故乡照顾老娘,在上海陪儿子读书,其实家人所在,心中安稳,随处都是能回去的故乡,又是回不去的时光。

诚如导演所说,做一件事情纪念故乡,也纪念短短的一生。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7 ) 北方县城的女性特写

为剧本打五分👍 这部影片的内涵足够丰富和复杂,它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多个层次的,这得益于剧本的写作功力深厚。

一方面,影片紧紧围绕女主角章女士进行叙事。

电影海报是一个中年女性脸部特写,非常契合影片的主题,它传递出这个女性坚韧、不甘的那面,同时显示她正在面临一种压抑无奈的处境。

章女士是一个外表温柔但内在坚毅的人,当然她有缺点,她对孩子表现出一种过度的控制欲,她也在逃避,甚至她的逃避造成了她儿子和母亲的困境。

影片叙事具有互文性,例如柳琴戏,苍山位于山东临沂,柳琴戏也是临沂的地方戏,它既符合姥姥饰演者的现实身份,也显示出影片中母女尖的情感羁绊。

又譬如苍山与兰陵的易名,它暗喻了女主角在影片最后有寻回自我身份的可能。

兰陵、苍山、兰陵,名字在变,但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还会认为这是同一个地方,影片中女主角的全名没有被提及,她被叫做幸幸妈、三妹、闺女、小章阿姨,当苍山重新被叫做兰陵,她还在举起手机拍照,未来她也还有机会做回自己。

另一方面,影片关注了具有时代性的社会议题,人口老龄化和养老社会化还是家庭化的问题。

影片的一大亮点是它表达时间流逝的方式,来自苍山的一头大蒜,随着蒜苗的增长观众得以感知片中的姥姥来到上海居住的时间。

总的来说,影片的拍摄没有充分体现剧本的丰富内涵,导演功力还略显青涩,镜头显得过于平实,但是它的自然光表现出的氛围是符合影片风格的。

 8 ) 中年女性因为理想、家庭对故乡进行抉择

这是一个中年女性因为理想、家庭对故乡进行抉择的故事看完片子,作为同样家在小地方的人,深深感受到融不进的异乡和回不去的家乡。

1.离开故乡,自得其乐,但始终融不进异乡家乡不是大城市,在资源上肯定无法满足有追求的人的发展需求,小镇中青年们多数会有这样的感受。

中年再去大城市闯荡,也许会得到离梦想又近一步的快乐,但始终无法融入其中。

小妹虽然是个保洁阿姨,但她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人,片中有不少暗示(支持儿子学艺术,唱戏受好评,热爱摄影照片受艺术家肯定……),她去大城市多少有点心中理想未完成的不甘。

小妹支持儿子学艺术,片中她提到在家乡无法完成艺术学习,所以她义无反顾去上海陪读,感觉她有点将自己的艺术追求投射到孩子身上。

这也是很多小地方文艺青年的无奈,无法在家乡完成艺术梦想。

小妹在参加艺术家聚会时,感觉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也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聚会后加剧了回家的想法。

2.回归家庭放弃幻想家庭是片子最大篇幅的内容,小妹和母亲、小妹和儿子、小妹和姐姐们、小妹和老公,都在影响她抉择是否回家。

小妹的精神境界感觉也是和家乡那边亲友不一致,她道德感很高,自我要求也很高。

她宁愿带母亲去上海挤老破小也不想送她去养老院,她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和丈夫一起生活……当小妹选择亲情,最终决定回家,母亲回去后也去世了,丈夫也有了新的想法,家乡也在暗中发生了变化,仿佛对她的抉择开了个玩笑。

 9 ) 故乡回归它的本来面貌,那我呢?

北影节第二部,是新人导演张帆导演,郭柯宇主演的《苍山》。

电影聚焦于自苍山前往上海务工的中年女性,探讨在城乡迁徙之间人的处境和故乡的逝去。

电影的主角身份和影片视角自有高光之处。

影片的前半段一度让我想起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电影作品《诗》,郭饰演的女主章离开故乡苍山,长期在上海从事保洁工作,庸常生活中她却总能发现特别的瞬间,在天台夕阳下起舞的恋人,在桥头朗读《西西弗神话》的男子,在小区里流浪的小橘猫…… 记录生活影像是她的爱好。

在都市的边缘行走,在生活缝隙中寻找光,总觉得这个设定有点像郭柯宇本人,导演找她来演是一个十分聪明的选择。

她的表演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但是,女主章很难像郭柯宇那样自由洒脱,普通人的生活总是重担重重,很多时候可能都没有喘气的时间,最多在坟墓前掩面,在浴室里混着流水声抽泣。

章同时是母亲和女儿,身份带来的羁绊构成了她的生活。

儿子即将艺考,母亲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她把照护二者当作自己的责任。

后来她一重一重脱去这个身份,让儿子自己留在上海学习,带母亲回到故乡后母亲去世,可能此时的她才真正成为她吧。

但是这时故乡也改了名字,从她和母亲记忆中的苍山,改为了古代置县的兰陵。

当故乡归于最初的面貌,摆脱身份的人却变得无处可归了,如果抛却母亲、女儿、妻子的身份,那么她又是谁呢?

ps 有趣的是,片方准备的伴手礼剑走偏锋,一反文艺片给海报给纪念票根的套路,小纸袋里朴实无华,一张感谢卡和一颗大蒜🧄,就是不知道是否是正宗苍山大蒜呢?

 10 ) 生硬单薄的电影

能看出来导演挺想模仿意识流的,但是一个电影意识流到没有故事,没有主题,没有中心。

看完让人觉得不知道说啥的电影真的挺少,尤其它还上院线了,其实上网剧这个电影也就牵强,有种满满学生感,感觉资金不会超过两万的程度。

宣传苍山吧,除了出现了几个地点,压根就没有展现苍山的精神本质,流于表面。

看完以后,我只懂了一件事,上海的保洁挺好干的……

《苍山》短评

HIIFF2023#2-3星,郭柯宇演得不错。

6分钟前
  • 水猫
  • 还行

谈谈“出走”女性的“忠孝”观?

10分钟前
  • sTill-Life
  • 还行

太平了

11分钟前
  • n.n 蛤?
  • 较差

故乡只属于过去的记忆。

14分钟前
  • 余弦不闲
  • 还行

没有看影片简介或者预告再看电影的习惯,纯粹是因为《再见爱人》认识了郭柯宇,想说试试看她主演的电影。全场只有我一个人,看完电影觉得真的挺浪费我2小时的。母女情,母子情,爱人情,一切都在变,跟影片片名是更改后的地名一样,一切从头开始,却没有恢复如初的关系。

17分钟前
  • 锤你小胸口
  • 较差

在现代化的都市上海,来自山东的母亲和姥姥,在冷漠快节奏的城市中这份细心体贴的照顾,一种强烈的对比。

22分钟前
  • 甜宝小猪看日出
  • 推荐

我的心路历程be like:片子就还好——处女作啊那不错了——主创怎么都说不出所以然来——我的老家什么时候有这么一部片子就好了——戴锦华最近在渡劫吗——我靠中了大奖,五星五星

25分钟前
  • 大祭司爬山中
  • 力荐

第一次追线下路演!作为一个苍山人必须支持电影《苍山》!在电影里看到了很多苍山元素——大蒜塔,荀子像,苍山大蒜,甚至还有小时候去上小学的那条路!导演本人很和蔼,也是有了珍贵的合影,开心的一天!

30分钟前
  • 山那边,还是山
  • 力荐

为郭柯宇加一星,葬礼唱戏片段拍得演得都很到位,但我以为这就结束了不成想后面还有一长段不太能共鸣的戏。。。

35分钟前
  • sanyo
  • 推荐

女主角几乎落入“新时代女德”的的窠臼:道德上完璧无瑕,待人接物无可挑剔,既自立自强不卑不亢,内心又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盛开着文艺的春天。这样完美的女儿、母亲和(前)妻,不论在苍山还是兰陵,她都活在一个不够真实的时空。

38分钟前
  • 德小科
  • 较差

身为兰陵人,第一时间看了电映,看完后我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无语

43分钟前
  • 野居
  • 较差

郭柯宇演得很好。一種生存狀態。

48分钟前
  • ZZ
  • 还行

艺联冬暖主题影展。郭柯宇的表演细腻、自然,喜欢片中的母女戏份。小章在上海的生活没看出苦和难,现实中干保洁不会这么轻松;宋先生上门包饺子那段很迷;小章选择留在故乡苍山的决心有点站不住脚,母亲离世,丈夫远行,苍山改名,为了什么而留在故乡?

49分钟前
  • 芝士分子
  • 还行

整个观影过程,无数次被银幕攫住,又失魂落魄得逃离。我并没有到对剧中人感同身受的年纪,也没有类似的经历,但是这个故事却像极了无数身边人和身边事,这种属于生活本身的窒息和痛苦却是这么接近,这么共鸣。我想,逃离城市,回到家乡,应该也无法解决生命本身的痛,但是心怀希望,有个念想,却总是好的。

51分钟前
  • 壹伍七零
  • 力荐

老家兰陵。电影,还是很有味道的。

52分钟前
  • 安乐林浅都
  • 推荐

平淡而不无聊,很棒。没英文字幕的话我都不知道她叫章xiaomei…郭柯宇老师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像个保洁啊!太保养得宜有气质了!不过很适合跟画家谈恋爱是真的🙏🏻 很理解家乡改名这种复杂心情,但无论是苍山还是兰陵都很好听啊!幸幸啊你要是没考上还可以回去当兰陵王(bushi)

54分钟前
  • 裸奔刺猬
  • 推荐

能感觉到对故乡的感情,但上海的部分都太尬了……情节和对白刻意到有点荒谬

55分钟前
  • 尤瑟纳吾
  • 较差

平静温和的一部电影,看完电影这几个小时里还会想起小章几次出现在苍山两个字下的场景~这就好像是很多中国女性的一生吧,做女儿照顾年迈的母亲,做母亲事无巨细的关心儿女,做妻子在婚姻关系中委屈自己,对于自己的爱好珍惜而羞于表达,画家就好像生命中的一些波动,出现了温暖过就也回归到原来的生活…郭柯宇老师一定要多多演戏!!

56分钟前
  • 小郭的胖清
  • 力荐

无趣。这种架构都是照抄别人的,然后把自己的故事放在了这个架构里,很简单的抄袭方法。

57分钟前
  • 摩羯座的猫
  • 很差

以苍山县回归更名兰陵县为背景,也把荀子的孝道观予以贴合,荀子认为对父母的孝要从生到死,与片中女主的道德底蕴相扣。但是两姐姐原本就把母亲照顾得很好,也择了老人院,老人亦希望留在苍山,奈何女主执意将母亲接到城市局促的小屋就显得鲁莽,只能归咎于编导执意要表现传统乡村的家庭养老向城市一拖二养老过度,就想做底层养老的社会问题,可基本都是在做表面文章,没讲透。还有一些完全不可信不可取的情节,尤其是艺术家年三十跑到她家包饺子的离谱。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