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这部电影,看完以后,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一直以来,比较喜欢看日本电影,平淡无奇,看似啰嗦的对白之间,时常会折射出一些理想与现实的痕迹,说教的口气总是带着哲学家的气息。
如果说电影是有颜色的,那我觉得,东京难民的色调应该是灰色的。
从修被大学退学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注定是悲剧的。
吃泡面,发传单,住网吧。
这些应该是他这个富家公子永远不会去接触的悲惨生活。
但失去了家里经济支助后,身无长技,为了活下来,不得不尝试各种挣钱的方式。
因为参加临床医学实验而大挣一笔的修,刚刚打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时候,就被路人美女瑠衣骗去了夜店,喝的烂醉之后,才发现需要自己买单(呵呵,所以千万不能精虫上脑啊。。。
)。
身无分文之后,无奈跪求老板留在夜店,做起了一名牛郎。
这时候,我们的女主角茜出场了(护士有木有,我最喜欢护士姐姐了)。
到这里为止,修的人生始终是黑色的,但因为茜的到来,总算给修带来一丝光明。
至此以后,茜常常来夜店消费,每次必点修作陪。
修也考虑到茜工作不易,所以从来不让茜点太贵的酒。
一来二去,两人之间有了一些微秒的火花。
这时候的茜,应该是喜欢上修了,她不在意修的过去,不在意修现在的职业,她知道他是一个善良体贴的男人。
那修呢?
在人生的低谷里,能遇到这样一个痴情的女人,是个男人或许都无法拒绝吧!
对于修来说,他也一定是爱着茜的,但是生活的窘迫,让他始终无法敞开心扉。
恐怕,这也正是在悬崖边挣扎的年轻人的共识:连活下去的资格都没有,又哪来资格去拥有爱情?
瞬矢是修的同事,是一个牛郎,但也是修的第一个朋友。
修为了帮瞬矢度过200万的债务难关,对茜开了口借钱。
但随后钱被偷,瑠衣还险些被卖,两人都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只能离开城市,去偏远的地方做建筑工人。
但令修更痛苦的事,应该莫过于茜为了借钱给修,也欠下了债务。
后来,无奈的茜只能放弃护士工作,去做了妓女。
似乎剧情都朝着越来越坏的地步发展下去了。
主人公修,退学之后,在现实的泥潭里垂死挣扎了半年,生活依旧没有改善,差点死在了那个大雨的晚上,最后跟着一个拾荒老人捡破烂。
茜呢?
但愿从来没有遇到过修,至少也不应该爱上他,那样就不会放弃护士的工作。
瞬矢,这个曾经在夜店里混的风生水起的男人,最后只能去中国贩毒(这TM就有点高级黑了),惶惶不可终日,孤苦无依。
是不是这样就结束了,我觉得,如果电影只看到了这里,只看到了这些,那几乎等于没看。
电影结尾,修鼓起勇气去找了茜,他向她道歉,向她忏悔。
茜这样的傻女人,直到这会,依旧爱着修,并没有因为自己悲剧的命运而责怪谁。
从茜身上,修也似乎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尽管生活在社会的悬崖边,尽管生活艰难,尽管人生一路黑暗。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还活着,我们都还在路上,我们依旧年轻,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恨一个人呢?
迎着光芒,迈开脚步,向希望走去,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凌晨四点多看完,本来还是有很多感想的,一觉起来感觉忘了差不多了。
对于这个如此真实的电影,看的过程中总是情不自禁的把自己代入到影片中,因为我也是生活在日本东京的留学党,虽然称不上是难民,但是或多或少接触过,比如在秋叶原地铁外面桥下面露宿街头的难民,涩谷地铁里面打地铺的难民,这种社会底层的人民,在哪个国家都是真实的存在的。
本片的主角其实比那些在地铁里睡觉的难民要好的多,至少有颜值可以当牛郎,还能有漂亮小姐姐照顾,还有很多在路上帮助过他的人,但是就算这样,生活还是如此的艰难,一步一步的滚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捡破烂。
但是最后又喂了一把鸡汤,至少我还活着,无论生活多么苦。
拜托你早点领悟这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了啊- -。
简单地说,通过小人物的苦逼遭遇,来讲述人活着的意义,还有社会的黑白,有钱人之所以成为有钱人是因为他们不重视感情,如果太重视感情,那就会成为丧家之犬,恐怕是这个影片最想要表达的吧。
最后主角告诉你,就算我沦为丧家之犬,但是我依然活着,我内心善良,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都要活下去,但是最后还是没明白为了什么而活,为了护士小姐姐?
还是那些路上帮助过他的人。
估计都不是吧,恐怕这才是真正的东京难民,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活着,和那些在地铁,桥下,露宿街头的人一样,一天一天的过,没有生存的意义,也寻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这才是最可悲的东京难民。
想到一句话,欲望受到侵蚀,行动必将受阻,主角想要的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从最开始的上学,到发纸巾,做实验,做牛郎,当土木工人,如果主角在任何一个行业坚持下来,恐怕最后都能慢慢好转,可是坏之后,还有更坏。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会这样善变吧,或者是说,想要的只有金钱。
那么感情呢,茜和修的感情算是本片的核心,也是最让人难过的,除去女主演技不看,茜每次来夜店的服装都在慢慢变化,也越来越妖娆,其实也是在体现她内心在逐渐变化,当她借给修100w的时候我是很不可理解的,100w啊,他一个小屌丝怎么还的了你,不过看到后面的肉戏我明白了。。
哪怕她知道这段感情是用金钱来维系,这段幸福或许可以通过这100w来慢慢延续下去,后来结果修跑路了,去了建筑工地,去做小早川说无论是谁都能做的工作,只想说,何必呢。
不知道茜在等你吗?
最后肯定是茜告诉老大修和顺矢的地方,估计是可以理解的吧,一方面是可以债务两清,另一方面是又可以再见到了吧,可是修又一次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废柴的作死,被暴打了一顿,被冠以:这个人已经完了的吐槽,太重视感情的,最后是会沦丧家之犬,茜,修,顺矢,琉衣酱,小次郎都是如此。
茜最后沦为不能说的职业,妈的真是就是男主害的,还有男主的行为,什么事都是下跪,下跪有很爽?
不过最后修还是完成了改变,可能是他知道了坏的事情之后,还有更坏的事情。
人生就是这样吧,至少他的是。
最后去找茜的场景也算是给这段感情一个交代了吧。
希望他们有个好的未来。
因为感情不只是靠金钱来维持,还可以通过爱。
《东京难民》想写的是日本底层的生活百态。
但我看了后却觉得,日本人活得真是比中国人轻松无数倍。
所以,本片中结局最悲惨的一个人,最后被安排来到了中国。
根据瑞银2015年发布的财富报告,日本近70%的人属于中产阶级,而瑞银的定义是人均资产4万美元以上。
如果算上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裕阶级,日本活得不错的人群总数在80%左右。
虽然日本的富人数量不如美国等国,但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之小、能有中产阶级以上生活水准的国民的数量,都是世界上比较少见的。
加上日本福利一流,这样的国家,贫穷问题相对没有那么尖锐。
所以剧情才不得不安排各种各样的奇遇,才能让一个中产人家的孩子,成为东京难民。
在这样一个国家中,主角的起点也很高。
假设其父一年收入为1000万日元,净资产亦有1000万日元,那么其收入将是日本的前5%左右,资产也比一般中产阶级高不少。
另外,这样的出身,主角一直挥霍也就不足为奇了。
仍然有钱时,主角购买一条裤子的成本即为12万日元。
落魄后,主角还能被酒托骗了后花费26万日元。
如果不是主角这么作,那么他每份工作都能让他东山再起。
主角第一份工作是去发纸巾,即使在老板剥削的情况下,时薪有900日元。
之后去做医院临床试验志愿者,管吃管住一个月净收入有20万日元。
接下来做牛郎,看信封里大概也有20万日元上下,这是在只有一名常客的前提下。
最后一份“正式”工作,轮大锤在吃住都刨除后,每日有5500日元的结余。
任何这一个工作,只要主角能够一年省吃俭用,都能用省出百万日元。
诚然,这会很辛苦。
比如轮大锤,这份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居然吃住需要另外花钱,住宿处网还不太好。
但这真的是不能忍受吗?
90年代我就读过《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一书写到,有福建偷渡客在纽约,八年都在地铁凑合过人,剩下时间拼命打工,期间为家里盖了数栋小楼。
何伟写的《甲骨文》,也提到他在福建偷渡客在西雅图附近沉船遇难后,前往福建采访当地人,并亲眼见到了当地的小楼。
他还说,当地有三个学校专门教潜在偷渡客英文和广东话,这些人毕业后会支付3-5万美元,让蛇头带他们去美国。
一路颠簸、风险极大,即使成功,这些人也需要无天无日的打工,直到可以付清自己的债务。
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罪,比如最近因为十年无法解决身份问题而把表兄妻儿杀死的陈闽东。
但何伟也说,有很多人挺了过来,他们成了餐厅的老板,或者酒店老板。
所有来过写中国的老外都会写到,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吃苦,eat bitter。
所以,偷渡客可以在没有身份、不会语言、不懂文化、欠一屁股债的情况下,打拼出一份家业。
主角再遭遇不测,他毕竟是年富力强、上过大学的日本本地人,甚至还有几万日元的启动资金。
主角说自己活得像一条虫子,很多他的底层朋友也这样说。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这种难民,是其他人赌上生命也愿意交换来的。
真想告诉他们,不要同情自己,那是懦夫才做的勾当。
上课就睡觉下课就开趴体,买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每天都浑浑噩噩地度过,连自己学费交没交都不知道,也因此被学校劝退…从此走上了堕落之路。
想想自己和男主也没差什么,浑浑噩噩度过了大学四年,考了一些有的没的的证书,不关心不注意身边的事,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工作,听从家里意见考公务员却没有动力看书。
在看电影的同时,我很害怕我会变成他那样,或者说他就是我的缩影。
但男主最后绝地逢生了,重新振作了起来,我很感谢他能这样,对我来说不仅是需要电影的happy ending,而是能像男主一样能振作起来认真寻找自己。
电影仿佛是在控诉什么社会不公,反映底层人民的呐喊。
在日本这样高度发达的社会,只要你肯干活,活下去没什么问题。
男主从头至尾装疯卖傻,搞得自己惨兮兮的样子,有必要吗?
当年在学校里,稍微有点危机感,读书上点心,至于出来之后只能干小学毕业的活吗?
18岁成年之后,父母法律上已经没有抚养义务了。
居然还在抱怨父母。
父亲还愿意给你出学费、出房租,你就对父亲没有一点感恩?
于情于理,都是个混蛋啊!
自己明明身无长技,没有任何赚钱的能力,却还在那儿讲什么尊严,硬气,有病啊!
少年自强也行,哪怕不求父亲,自己出来闯荡,为什么就没有一点点长远考虑呢?
拿到试验的钱之后,第一时间就想着怎么吃顿好的,都还没有落脚之处,你吃饭咽得下吗?
你自己完全不考虑未来,未来如何考虑你?
对自己不负责的人如何要求别人对你负责?
自作孽不可活,这种人只能被社会淘汰。
2016年9月,我和小伙伴在东京的街头晃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口袋里的现金只剩下不到3000日元和一堆日元,一切的一切发生的太突然,我和小伙伴决定去漫画咖啡馆度过在日本的最后一个夜晚。
听起来似乎很悲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刷卡住个旅店,但是不知道为何鬼使神差的来到了秋叶原。
到秋叶原时天已经黑了,其实说是找漫画咖啡馆,一点头绪都没有,漫无目的的走着,很狗屎运的发现了一家店10小时才1500日元!
对,比之前在银座看到的要便宜一半呀,于是拉着小伙伴就去店里问,一进店就感觉一种诡异的气氛,全是成人影像带好吗?!
前台的大叔很是委婉地问我们觉得这家店很的雰囲気(气氛)合适吗?
不知是我当时头脑发热还是被人抽了,居然让他带我们去看房间,看到了一个没有窗户全封闭的及其狭窄的空间,小伙伴明显不想住,但是但是我很累了走不动了就想在这住啊!
小伙伴说你不怕深夜的人一边看录像带吵死你啊......你们自行脑补那个画面。
很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找到了一个漫画咖啡馆,比刚才那个店看起来“正经”许多。
其实也还好,价格差不多,和之前的点不太一样,不是一个个的封闭的小房间,这个是和《东京难民》差不多感觉的,一时间感觉我们成了网吧难民,不过日本的漫画咖啡馆和国内的网吧相比较还是好很多的,理由如下1.飲み放題(无限次的续杯,有各种冷的热的饮料啊)2.可以看漫画(话说漫画都很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让人一时间忘记了自己是网吧难民有没有!
)可以洗澡!
(不过要额外加500日元,限时30分钟,浴室还是很干净的)3.可以洗澡!
(不过要额外加500日元,限时30分钟,浴室还是很干净的)
4.适合预算很少的旅行者,我看到很多日本人直接拖着箱子来店里5.可以免费看成人影片(貌似是男人的福利)
这种经历永远有一次就好了。
就像影片中的男主,在经历了苦逼的遭遇后渐渐麻木,只有通过更深层的死才能领会到生的意义,生死不过一念之间,堕落也是。
想起了发生在我朋友身边的故事。
感触颇深。
那些挥霍的青春不提也罢。
茜,不告诉老板,怎么让他回来。
不让他还钱,怎么保持牵绊。
修,就算毫不在乎自己,什么都无所谓,但要对帮助他的人们抱以歉意,所以在别人没有放弃自己的情况下,自己也要活下去。
日本就是这样的民族,小人物尤其这样。
我大一暑假的时候,也在工地上干过活儿,日子真是难熬,每天脑袋上像安了无声发条,孤单转到,早上干活儿想中午吃什么饭,便宜又好吃,下完想晚上有多少预算可以喝白开水,还是冰镇康师傅矿泉水。
深夜来临,睡不着的时候,看看青春小说聊以慰藉孤单时光。
经常会跟工地大叔撇侃,他们真是小气的可爱,可人这一辈子,不应该活的那么悲哀,真的,那时候真是感觉自己活的很悲哀,如片中人物说的,像条虫子。
也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还要为照顾自己的人负责。。
现在也活的悲哀,不同的生活,同样的悲哀。
日本很多电影的特点是,镜头的运动少之又少,只有在情感最激烈的时候,才“吝啬”的加上一点儿运动,多以固定镜头拍摄,但构图光影的运用很讲究,这种固定镜头看起来十分平静,平静中蕴含着极大的能量。
他们懂得不一定镜头运动起来才有感染力,才能推动情节完成叙事,才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他们知道静谧也是一种力量,沉默完成了回答。
剧本改编得挺好的,缩减了原著当中关于和同学、前女友的拉扯;缩减了兼职过程;缩减了被拘留的那段时间,当然因此也就没有和张在码头的重逢;当游民那段直接是天蛾人巴巴没有出现吗,还是直接和大叔合二为一了;最后也没有讲到和父亲的相遇。
没有了来给游民做志愿的高中生志愿者妹妹,倒是继续和茜再续前缘,我觉得这个挺好的,而且改成茜因为还一百万的债务而失足,总体来说修的人设会比书里面更像个好人。
看书的时候因为内容太冗长,描写更多突出的是“社会的人心险恶”,所以看得一直血压很高,常态就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还有牛郎店的笃志先生,从看到修回来那段其实就是一整个父爱大爆发的感觉,看书的时候我有get到他在修身上看到他自己的影子,所以才会在大雨天打他一顿让他长记性,很有感觉。
虽然小早川先生镜头不多,但是还是非常明显的气质和指路人。
琉衣和茜的演员都很好看,修的演员也选的很帅,所以我原来关于被陌生妹妹骗去喝酒的这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美丽的人总是很容易达到目的。
#东京难民#一个贫穷的年轻人
偶然从朋友那里知晓的一部电影。
长话短说,记忆最深刻的几个场景。
一、当修去医院试药,在看电视采访的那一段,采访的内容大概是蜗居在东京最底层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镜头前是一个已经在网吧住了三年的人接受的采访,看见与自己现在正在有相同经历的人,修安静的坐在了电视机前面,可是镜头一转,他看见电视机前面接受采访的第二个人居然是自己,可能是注释的新药出了问题让修出现了幻觉,可是看着上面接受采访的自己,那个颓废不堪的自己,那个居无定所的自己,修感到害怕,我想应该是害怕,如果是我除了害怕可能还带的有一丝丝绝望的感觉。
其实这个描写很现实,如果真的被生活逼到了身无分文,如果当所有的家人都离去,当朋友不再帮助自己,可以投靠一晚的除了廉价的网吧,二十四小时不打烊店,或者是与人合住的旅馆,还能投靠什么?
二、当修找到茜乞求她的原谅,跪在草地上,而茜却告诉修让她还给他当初她借给他的那100万,我想起那个初次去夜店的茜,那个在修身上体会到幸福的女人,而这种幸福却是靠着一笔笔无法负担的牛郎债务所换来的,当金钱再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这种幸福也无法维持。
三、当顺矢正收拾行李向往瑠衣的家乡重新开始,順矢正在愉快的收拾行李,而渐渐逼近的脚步声让人不寒而栗,果然笃志出现了,那个纹着纹身的黑道大哥出现了,他轻轻的对順矢说我们谈谈吧,转身出去的时候,順矢那一声绝望的怒吼在平静的电影配乐中真的吓了我一跳,可也是那一声怒吼,让我记忆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是真的绝望了吧。
原来,生活从不肯轻易放过谁。
后来笃志让順矢杀掉小次郎的时候,順矢无法下手的时候又发出了一声怒吼,这个平凡的男人,他其实很善良,但是却人物设定却无奈到让人从内心惋惜。
他无法选择杀人而去坐牢十年,却选择贩毒,而后果是枪毙。
我在想这样的选择,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对于苦难,我宁愿赌一次,也不愿一种牺牲掉自由的救赎,如果死,迟一点。
噢,突然明白,原来活着是多么重要,原来可以选择的活着是多么重要。
大概就是以上的镜头让我真的记忆深刻,我不知道那个温暖的结局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温暖的社会,不得不想到自己,以前总觉得这种生活离自己很远,可是,生活难道不是最大的魔术,有疾病,有变故,有事故,觉得很梦幻的活着又觉得这样活着好像缺一点什么东西,把最好的想象都给予未来不是不好,可是这也是最不真实的一种做法。
我也觉得提出了问题而自己又无法回答的时候很无奈,以后会怎么样,会不会在人来人往中找到让自己温暖安心又有尊严的活着的意义,我想留一个问题给自己,让以后的见闻,以后的经历来回到这个问题。
以后再来回复自己吧。
回到这个电影,属于推荐级别,虽然结局太过于美好,把压抑的感觉换成柔光来存托人性的美好,不能够真的深击人性,讽刺得不够彻底,但已经完成了它的意义。
想必导演也想留一点希望给看电影的人,至于现实,他不管,而你我必定会经历。
慌什么,电影也只是电影。
在无名大学学习的我,听惯了欠着学费读书的消息,差异于日本学校的规章制度可真严格,说开除就开除了......如日常一样上课,诧异的听到这个消息,一时还没回过神来,而生活费也就区区的几万日元又一个噩梦闯上门,房子的使用费也未缴清,立刻被扫地出门,连行李都沦陷了,但责任在于明知道没钱,还要去柏青哥爽那么一把送纸巾之后好容易搞了个药物测试弄来二十几万,但又因为背包里偶然在游戏机得到的打火机指甲刀这种在日本竟算的管制刀具的理由被请进警察局,日本人民可真是防微杜渐呀,就怕出现不和谐因素俗话说,保暖思淫欲,光着大长腿的可爱妹子邀约去喝酒这种霓虹国的特产美貌酒托出现,可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无片瓦遮头的loser呀,你是在用JB思考问题呀,竟然就真的跟着去了见识了牛郎的疯狂之后自己也疯狂了,被狠杀了一刀,分文无收的跪在地上求一个工作机会,看来网吧混日子跟蹲小黑屋一样难受的不行,这要是被我天朝青年探知这种好地方,非丢下家里温暖的软绵绵冲过来不可。
正在牛郎这个伟大的进程勃起之时,神奇的酒托姑娘竟然还有双性吸引力,真是一个伟大的销售人员,这要是卖保险,早就赚翻了。
说句实话在,一个漂亮成熟羞涩的护士妹妹被小鲜肉给点中桃心,这姑娘是我喜欢的类型。
然后护士妹妹频繁出入风月场所,供起了小白脸的销售业绩,这么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能演绎的这么唯美,独日本一家,弄得我心痒痒,是不是洗浴女郎也是这么敬业也温柔。
再然后期待了许久的剧情出现,护士妹妹身材,棒棒哒,而且娇羞......咿我裤子怎么褪到了膝盖,为什么小兄弟上面顶着纸巾,哎呀,看日本片的习惯动作,这怎么都惯性了,丢死人了。
为同事借钱还酒托mm的债,真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呀, 还是往死了插。
不幸继续发生,钱竟然被偷......黑社会老板竟然要贩卖人口,一个妙龄大长腿粉木耳竟然只卖200w日本,划算成人民币才10w多点,太他妈划算了,我要来十个!!!
来十个!!!
心慈手软的押送路上放走了带自己堕入深渊的酒托姑娘,跟兄弟好基友去乡下躲果不其然的被找到了,不然呢?!
一顿痛打,前辈被逼得去中国贩毒......竟然是来天朝,我当时差点尿裤,这胆儿真肥。
一顿毒打,腿也折了。
人间自有真情在,一群底层中老年人帮助了他,收一下易拉罐,旧杂志了此残生的节奏,关键是内心对自己的否定,无以复加。
从修变成了老人们嘴中的茂。
如果你以为故事变得温情就错了,偶然翻杂志,看见了曾经的软软护士边城了洗浴女郎,温润的表情在杂志的彩页上更添魅力一股刺痛从观影的我的胸腔抽动,欠的,总要还,不光是自己,还有喜欢着自己的人。
鼓起勇气去找到护士女神,跪地求饶,挥洒汗水,寻求原谅,表达歉意,让过去的都过去,明白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抱着柔软的身体,似乎获得了人生的真谛还是得努力的活下去,不管怎么样,要活下去呀。
开始还真是惨啊
全程致郁阴暗 有种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大笑的feel 东京那么冷漠为啥就是赖着不走… 结尾全靠高桥哥的旅人回暖……
后半部分塌方了。不过里面劝酒的部分挺有意思的,这点跟中国很像啊!
两个女纸真是美爆。这么好的女主,为什么要配给男主,拒绝!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老實說,天無絕人之路,東京底層絕不是這樣出身的年輕人應該選擇的生活。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离了父母…把社会各式各样的层面尝了个遍…人生的残酷,人生最简单的乐趣…还是挺有意义的
那么好的妹子被男主拖下水了
333
主角这半年也是够离奇了,看起来蔫蔫的,但是挺讲义气的,唉,如果他再长得差一点,估计就更符合现实了。
社会底层的人一旦走错一步,那么就把自己置于无法自拔的凄惨深渊,要从这个深渊爬出,要付出多少努力和劳苦,但是也许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知道金钱的意义,自己生存的意义。高橋優的主题曲紧贴映画,赞一个!
总觉得有点虎头蛇尾
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但还是有很多警示意义。也不说教,大塚这样的极品MM居然不红,真是没天理啊。
人生最重要的还是亲情!
为优叔来的
与遍体鳞伤的人相遇,方才领悟自己受伤的意义。
中村苍还是好可爱啊,我的小野狗………🙂↔️🙂↔️🙂↔️好想把他养起来
这人得多背才能这样...
看着原著译本,才想起,补标。
片尾曲点题
逐渐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