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密室逃生

Escape Room,密室逃杀(港),密弑游戏(台),密室逃脱,逃生室,迷宫,The Escape Room

主演:泰勒·拉塞尔,洛根·米勒,黛博拉·安·霍尔,泰勒·莱伯恩,杰·埃利斯,尼克·多达尼,杰西卡·萨顿,约里克·范·韦杰宁根,杰米-李·蒙尼,亚当·罗比特尔,韦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南非语言:英语年份:2019

《密室逃生》剧照

密室逃生 剧照 NO.1密室逃生 剧照 NO.2密室逃生 剧照 NO.3密室逃生 剧照 NO.4密室逃生 剧照 NO.5密室逃生 剧照 NO.6密室逃生 剧照 NO.13密室逃生 剧照 NO.14密室逃生 剧照 NO.15密室逃生 剧照 NO.16密室逃生 剧照 NO.17密室逃生 剧照 NO.18密室逃生 剧照 NO.19密室逃生 剧照 NO.20

《密室逃生》剧情介绍

《密室逃生》长篇影评

 1 ) 立意是有些的,表现力却不足

【3星+】有剧透有时候想想现在的编剧也不好当,从深度到广度,能写的东西大都被前人用过了,很难写出新意,也就能在元素的排列组合上做些新花样,老老实实搞些合格的爆米花片,最近的《密室逃生》个人觉得也是这样一部电影。

本片融合了密室逃脱的游戏外壳,心慌方加大逃杀的形式,电锯惊魂的陷阱机关,侦探片常用的人选筛选条件,再加一点变态嗜血权贵玩弄人命的暗网传说,和心理疾病患者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的故事。

但是说到人性细节展现也好,社会制度揭露也罢,本片呈现了蜻蜓点水的姿态,更多重点还是放在了讲述一个通关故事上。

电影中的密室和人物、背景、心结的对应关系如下:1. 烤箱火烧密室-女军人-战争爆炸-战友全部牺牲2. 冰冻湖面密室-精英男-海难冻伤-强夺外套杀死朋友3. 颠倒高坠密室-物理小妹-空难坠机-母亲死亡4. 毒气医院密室-游戏小哥-煤气中毒-全家死亡5. 迷药致幻密室-酗酒小哥-酒驾车祸-个人过失害死朋友们6. 挤压书房密室-矿工大叔-矿难塌方-弟弟死亡密室游戏设计理念如下:1. 幕后Boss有观看嗜血真人游戏的需求,大量财力物力权力人力支持。

2. 游戏主题需要持续更新换代,以保持新鲜感。

3. 设置了极低的逃生率,以增强观赏趣味度。

太简单的游戏毫无看头,百分百必死的难度设置也显得乏味,唯独留一丝生机才有无限期待。

4. 有限的时间,稀缺的资源,和相互制约的机关,易造成竞争、对峙的局面。

5. 游戏失败者会按照相应的死法,将尸体送往各地伪造成意外死亡的场景。

6. 成功逃离者将被游戏设计师亲手杀死,让该杀人游戏对外界彻底保密。

7. 所谓规则其实并没有那么严谨,意外因素反而可以带来意外惊喜。

8. 即使有最终逃离报警的幸存者,幕后Boss也有能力摧毁证据逍遥法外。

片中密室的主题是灾难中独活幸存者的二次筛选,把6个幸存者经历过的6种灾难串联成6道关卡,看这6个人之中是否有人可以再次幸存。

也可以类推之前的大学生运动员主题,很可能是同学情谊和运动能力在极端条件下的多重考验。

大概对于幕后Boss的变态观众来说,幸存者主题的趣味来自于以下几点:1. 对游戏参与者智力、体力、心理素质和人性底线的多重挑战。

2. 幸存者如何面对自己曾经历的灾难困境和心理创伤。

3. 幸存者面对其他幸存者曾经历的灾难困境还能否继续幸运下去。

4. 如有成功者,会是争夺资源型、合作互助派还是中庸幸运型。

前面提过的稀缺资源和制约机关,像冰冻密室里的棉服和致幻密室里的解药,太过明显,无需多言。

可以说上一说的,比如烤箱密室里的按压开关,如果辅助按压开关的道具不足,很可能演变为这样一个局面,最后一两个负责按压开关的人,不甘于剩下自己无法离开,有可能放弃按压开关转而去撬密道门,让其他人也无法从密道离开,就会造成几个人同归于尽的结局。

高坠密室里的门把手也是同理,门把手所在的保险柜跟离开密室的门分别位于密室两侧,地板早已掉光,如果负责开保险柜的人逃生艰难甚至无望,不敢或不甘将门把手直接交给其他人,用来钳制其他人救助自己,甚至在绝境中选择同归于尽,都是极有可能的。

影片中提到以前的密室游戏从未有人逃脱,很可能就是发展成了这样的结局。

因为之前的参与者都是生活中未经灾难的普通人,在猛然间遇到极端困境时,很难说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惨剧。

而本次主题的参与者,除了精英男是杀人求生以外,其余五个虽然境遇不同,可以说都是因为运气才活下来的。

片尾曾借酗酒小哥安慰物理小妹提到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幸存者内疚”,幸存者对遇难者感到抱歉,为自己的得救而充满内疚,甚至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幸存者内疚”是本片的题眼,很可能也是使幸存者们没有完全重蹈他人游戏覆辙的重要原因——因为对他人的愧疚,反倒不愿再自私地独活,即使身处危险也更愿意尽力救助同伴。

依次看下这6个幸存者的背景和结局。

1. 游戏小哥,活泼开朗,性格和善,合理推测他当年遇到的煤气中毒事件纯属意外造成,当他从全家遇难的悲痛中走出来后,有可能变得更为豁达,热爱玩游戏可能是因为看开后的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转移失去家人的注意力,故而沉迷游戏逃避现实。

游戏小哥一直下意识地将游戏中的危险合理化,看起来也符合逃避现实的心态,麻痹自己也算得上是应对痛苦的一种常见方式了。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游戏小哥在煤气中毒事件里因为运气稀里糊涂活下来,又在密室游戏里因为不幸稀里糊涂地死去,他的幸与不幸都是混沌而随机的,也可以说是因为自我麻痹导致他丧失了应对危险的敏锐触觉。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看,当时正有两件违规道具在他手上,一是马上可以用来生火融化冰块的打火机,二是刚刚自拍过有泄密风险的手机。

前者会大幅降低游戏的趣味性,后者更是犯了大忌。

前面说过游戏规则其实并不十分严谨,比如酗酒小哥又烟又酒的啥事都没有,用酒瓶犯规也没见Boss提前引燃机关,说白了只要不降低游戏的观赏性,Boss就不会痛下毒手。

而游戏小哥被Boss选中第一个出局,则是必然中的必然,纵观全片他也是唯一一个被幕后Boss直接杀死的玩家。

原因也同样出于他的自我麻痹——一个面对危险却不知恐惧的斗牛士,对变态观众来说还有什么刺激感可言,这才是游戏最最现实的一面。

一个不好玩的玩具,就成了Boss杀鸡儆猴的祭品,用来恐吓其他幸存者,“游戏是真的,玩家会死的”。

2. 女军人,勇敢坚毅,但PTSD明显,还没能从烧伤的阴影中走出来。

在烤箱密室引发了创伤,幸好得到同伴们的帮助和安慰,挺过这一关。

战场上军人间的情谊向来是非同一般的,她有对牺牲的战友们的愧疚,也有军人的牺牲精神。

上一次战友牺牲她独活,这一次她牺牲自己拯救了同伴,她在牺牲的一刻,想必也是解开了心结的。

3. 矿工大叔,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曾经亲耳听着弟弟的呼吸慢慢消失,在黑暗中独自等待死亡,绝望而恐惧。

被救后换了工作,依然恐惧焦虑,只想多存些钱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窘况。

他怕失业,怕死,想活着。

在高坠密室里,当架子快要承受不了三个人的体重,有人要求他挪地方,他不敢,因为他怕死,是物理小妹主动站出来承担了风险。

密室全程他做的事不多,通常坐享结果,在毒气密室里,他终于被精英男说服,眼看着死亡迫在眉睫,只能赌上一赌。

弟弟的死亡和绝望地等死让他比别人更怕死,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他选择过退缩,也让他选择过赌命。

恐惧,有时是生机,有时是绝路。

4. 精英男,一个利己者,善于利用他人,绝境中不择手段,罔顾道德与情感。

曾经为了生存杀死朋友强夺属于朋友的生存资源,获救后更加勤奋地锻炼身体,从他的视角看,强壮的身体是他得以击败别人强夺生机的最大本钱。

在烤箱密室第一个逃离通道,在冰冻密室第一个开口索取外套,第一个强夺钥匙奔向出口,在毒气密室把酗酒小哥和矿工大叔作为试验品,害死了矿工大叔,最后在致幻密室强夺酗酒小哥找到的解药,反被打死。

精英男有着体面的外表,幽默的谈吐,内里却是一片乌七八糟,就像他谎言下掩盖着的丑陋真相。

比起矿工大叔的“怕死、自保、不作为”,精英男则是“用别人的死换自己的活”,他是6个幸存者中唯一一个不是凭幸运,而是靠残忍获得生存的人,他没有另外5人的“幸存者内疚”,只有“凭本事活着”的自我肯定。

他也是游戏全程唯一一个有主动害人行为的人。

在致幻密室,酗酒小哥揭穿了精英男的谎言,精英男再次试图强夺别人的生存资源,却被反杀。

这里我同意其他网友的看法,正因为精英男太过于重视锻炼身体,反而导致他对致幻药物的耐受力不足,这是他丧命的关键所在,正是“生于强壮,死于强壮”。

从宏观角度看,他曾经杀人抢物的罪恶,也在他故技重施的过程中得到了最终审判。

5. 酗酒小哥,一个吊儿郎当的人,但良心未泯。

他曾经因为个人的错失害死了数个好友,偏偏自己独活了下来,他身上背负不只是幸存者内疚,更有罪魁祸首的罪恶感。

他的心理创伤主要不在车祸,而在“我害死了我的好朋友们”,因为负罪太甚痛苦太甚,他没能戒酒,反而过得有些浑浑噩噩。

但他还算是比较有勇气和反省能力的人,除了没有忘记那些被他害死的朋友们,他也有试图走出创伤开启新生活的意愿,比如申请调到前台工作。

密室游戏里恰好旧事重演,大概幕后Boss也是故意的,刚在小屋提醒过酗酒小哥死去朋友们的名字,紧接着便让他丢打火机的行为间接害死了游戏小哥。

接下来的过程里,游戏小哥再也没有吊儿郎当,他也一次次地试图救助同伴,不想丢下同伴,这是一个敢于面对错误,有反省能力也有救赎精神的幸存者。

他最终获得了救赎,离开游戏后终于能够开始新生活,甚至还愿意为了陪同物理小妹抛下安稳的生活再赴危险。

6. 物理小妹,智商高,PTSD严重。

只不过她的心理创伤并非来自空难坠机,从高坠密室的反应就可见一斑,她真正的心理创伤是看着妈妈在眼前惨死,却无能为力,是“我救不了我的妈妈”。

妈妈对每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意义,我想不需要多说,物理小妹的心理创伤有多重,我们可以想象。

所以游戏全程物理小妹反而精力百倍,一直在积极寻找线索,也拼命主动地救助同伴,她是6个人里唯一一个有强烈地帮助和拯救他人意愿的幸存者。

所以结局如她所说,“我再也不想做独自活下来的人了”,她成功地拯救了一个同伴,解开了心结,修复了创伤,甚至还有拯救更多人的愿望,要去单挑幕后黑手。

正因为物理小妹头脑最清醒,再加上智商高,所以她能够跳出游戏本身看问题,进而看破了问题本质。

1. 身为游戏参与者真正要反抗的对象不是游戏规则,而是幕后Boss,破坏了监控器,也就破坏了幕后对游戏的掌控力。

2. 规则是可以打破的,继续找出口进入下一个密室,就依然是幕后手里的玩具,死路一条,只有跳出规则才能在同一层级反抗。

3. 既然游戏是人为设计的,每一环节死去的游戏者必然有人来善后,游戏是有其他出口的。

4. 基于游戏的高度仿真感,一切看似不是线索的道具依然可以派上用场,比如氧气面罩。

毒气密室的毒气应该是一氧化碳,来自游戏小哥的经历,只要及时吸氧就没有性命之虞,破坏监控器带来的监控真空期给物理小妹争取到了生存的机会。

至于那个试图杀死酗酒小哥的游戏设计师,按照原定计划,奖金是没有的,不是Boss出不起,而是从没把参与者当人看,都是斗兽场的玩具而已,为免麻烦,无论通关与否,都不准备放人活着出去。

设计师的意外被反杀,对Boss反倒是难得一见的惊喜,所以设计师的头像也出现在荧幕之上,底层喽啰也不过是Boss的玩具而已,任务完成不利,死了也就死了,说不定幕后还开着实时赌局。

在大Boss的地盘里,找几个来干掉物理小妹和酗酒小哥不容易吗?

太容易了!

还是那句话,大Boss要的就是好看刺激的游戏,这样有趣的玩家,放了也就放了,既然影片设置了Boss有通天的能力,横竖警察不会抓到任何把柄,留着这俩人下次重新玩过,这不片尾就有了飞机密室,量身定做。

电影创作者总是想给作品留下点余味的,有的电影里说,灾难除了意外也可能是政治阴谋,而这部电影多开了一条脑洞,灾难还可能是一场供部分人赏玩的游戏——那些意外去世的人真的只是意外吗?

作为一部惊悚题材的电影,该尽的责任还是要尽的。

而我更愿意思考一下立意的角度,抛开全部惊悚的部分,回归到心理创伤这件事情上来,我更愿意这样看待电影。

心理创伤就像是一间恐怖的会伤人的密室,它会把患者困在里面难以逃生,即使在旁人看似正常的生活里,也总被阴影缠身无法摆脱,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

排一排电影里6个幸存者从死亡到逃生的顺序,依次是麻木者、牺牲者、自保者、害人者、赎罪者、救人者,也恰好反应了电影的主题立意吧,“幸存者如何面对心理创伤及道德创伤”,逃避、畏惧、面对等等皆是态度。

希望幸存者积极面对,能够自救或被救,最终走出阴影,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我猜大概就是创作者的一份心愿吧。

 2 ) 《密室逃生》略爽但大爷《电锯惊魂》终究还是你大爷

最近国内外片荒都十分严重,冲奥片基本都在去年11月12月选区上映了,等到时影片入围提名或拿奖,会重新全面上映,这样的口碑宣发操作每年都玩得666。

而热门重磅大片在一月是空缺的,在国外圣诞新年刚结束,大家全部回归新一年工作状态,在国内元旦刚结束,所有大片在大年初一蓄势待发。

这从而也导致了一月片荒。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密室逃生》可看性就变得非常高了,这部电影可以说是PG13版本的《电锯惊魂》,高玩版的《心慌方》,多房版《极限空间》,总之该有的套路都在,但也被《密室逃生》玩出了一些惊喜。

影片结合现今最流行的密室逃生游戏,把密室游戏做到极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密室逃生,逃不出去就要搭上自己的命。

坦白讲当初看预告片时,并没引起我多少观看的欲望,首先群演没有着重的知名演员参与,再来影片的两位导演只是参与过电影的幕后制作,此前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这都降低了《密室逃生》的吸引力。

但好在正片的节奏把握得还不错,而且每个新密室的到来,就像游戏打关卡一样新鲜,观众跟着角色们一起解密,一起逃生,还可以用上帝视角去理解每个角色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每一处密室的细节,也是经过精心设计,而且和每一个闯关的角色都有分不开的关系,有一些谜题也只有当事人能解答出来,有一些谜题需要残忍的牺牲别人来获取答案,有一些谜题则需要团队协作来找到出口。

这让我想到了游戏设计的一个原则,大概意思是一款好玩的游戏,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正好掐中体验者难与易的平衡点,再加上一些成就感和吸引力,就能让游戏在可玩性上有较长的生命力。

这个游戏理念放在《密室逃生》很适合,这六位主角分别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但他们都曾经死里逃生变成最幸运的一位,创造密室逃生的人把他们集结在一起,私人订制的给他们制造了各种关卡,这些关卡让他们回忆不堪的往事,也释放了他们内心的魔鬼或救赎。

如果要是我们进去玩这款密室逃生,可玩性一定不高,估计在第一关就全部烧成碳了。

所以说创造这些密室逃生的神秘组织,一定是游戏界的编造高手,他们了解每个玩家角色的能力,还有玩家的性格和行为模式,从而制造出平衡性很好的密室逃生

——剧透预警——影片最后让人想到了《暗网2》,这一整串密室游戏,都是为了让观众打赏火箭游轮飞艇666。

如果《密室逃生》就此发展到这,那最多算是一部淡季低成本小爽片,但书呆子女主的逆袭,反客为主,让影片增色不少,但不要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影片结局牵引出了神秘组织,把密室逃生放到了现实环境下。

最后神秘组织在测试飞机失事生还几率,也侧面印证了我前面说的可玩性问题,让影片从密室逃生变成了现实逃生,高智商解密版《死神来了》,绝对是要拍续集的节奏了。

这样的第三幕让我直接给影片多加一星,也挺期待续集的,关键是对那神秘组织的真身特别感兴趣,《密室逃生》在这样档期下豆瓣7.4分也算对得起这部电影了。

当然,对比于以前温子仁的经典《电锯惊魂》,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不管从血浆程度,限制级程度上,《电锯惊魂》系列的宽限范围都更适合成人,也更能体现这种逃生类型的残酷性。

更核心的是,电锯惊魂系列是把那些藐视生命,有过生命原罪的人进行炼狱测试,而惩治者老爷子则充当法律之外的上帝,让游戏中的人在测试中找到自己的罪行,然后接受应有的惩罚或救赎。

光《电锯惊魂》这样的罪与罚的游戏动机,就让《电锯惊魂》前几部成为了惊悚片的经典,相对于《密室逃生》,在挑战谁更幸运动机比较下,《电锯惊魂》就明显高出好几个档次。

而且在角色魅力上,《电锯惊魂》打造出了一个邪典众人崇拜的反派,那经典的面具,那句深入人心的台词:“I WANT TO PLAY THE GAME ”,这些都是《密室逃生》可以借鉴的更大上升空间。

总的来说,惊悚悬疑题材这几年沉寂得比较厉害,《密室逃生》惊喜大于平庸,再加上影片在国内外都选了一个好档期,也让这部小成本电影荣登北美票房周末冠军,在国内也取得很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如果大伙还在犹豫看什么爽片,现在的《密室逃生》还不错的选择。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3 ) 这部小成本零明星“大逃杀”版密室逃生,中国能复制吗?

惊喜、精彩、惊悚,是我看完这部片子后最大的直观感受。

随之而来的疑问则是,这部投资仅900万美金,从制作班底到卡司都名不见经传的影片,到底是如何拍出来的?

而咱们,也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吗?

故事简单、逻辑通畅作为一个影迷,能打动我的作品的首要条件,就是一个立得住的好故事。

这些年因为剧情屎烂或者逻辑不通而翻车的电影不胜枚举,别管你是有大明星撑场还是大金主投钱,基本故事讲不好,后期扑街可能性就增加了很多。

《密室逃生》的主线很简单,六个陌生人,因为邀约而聚集在某幢大楼里,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参加一个密室游戏,而成功通关的人会有一万美金奖励。

其中当然有人是为了钱而来,还有人是为了刺激而来,有人是密室发烧友,还有人是想战胜内心那个胆怯的自己。

当他们坐在沙发上等待别人来讲解游戏详情时,却突然发现门被锁上了。

而游戏现在正式开始…….

为什么说这是部“大逃杀”版的密室逃生呢?

玩过这种类型游戏的人都知道,你需要在有限时间内根据线索解锁一个又一个密室,直到最终的那个房门被打开。

这部影片中也同样设计了多个主题的密室,但不同的是,每个房间里都有一些致命因素,而逃不掉的那些人,真的会因此而死。

场景逼真、氛围骇人既然这部电影本身带有游戏的影子,那么也必然具备决定一款游戏是否好玩的元素——真实感与沉浸感。

六人中的印度眼镜小哥,是个不折不扣的密室迷,花了不少心思才抽中名额来到这里。

从一开始的“火之密室”到“冰之密室”,其他人都开始因为游戏过分真实而感到害怕,只有他,感到的是无比的兴奋。

当这片雪林刚开始出现时,飘扬的雪花、厚厚的冰层让人感觉好像是来到了外面的世界,而直到他走到房间尽头,用手触摸到LED屏时,才再次提醒所有人,这是一场真实的杀人游戏。

而到了“倒转密室”,你发现脚踩的竟然是间台球室的天花板,所有的一切都是颠倒的。

略显creepy的女声一遍遍的从电话中传出,而天花板竟然会随着音乐声一片片的掉落时,惊悚感也就达到了顶峰。

在这里要划线表扬一下该片的美术,虽然是小制作、小场面,但是做的异常逼真。

大家当然都知道电影是假的,不过它最迷人的地方不就是亦幻亦真吗?

既然是个让人做梦的地方,那就该做个无法分辨真假的美梦。

定位精准、观众买账这两年密室游戏非常风靡,不管是手机上的APP,还是线下的实体,都有大批拥趸。

而将游戏电影化,也是近几年的风潮之一。

除了那些有着大IP固定粉丝的游戏,我很难想象另外一个比“密室逃脱”更加合适电影化的类型了。

这部片子在今年1月4号北美公映,也同时登陆全球其他国家,截止今天,全球票房已经突破3500万,收回成本已经不是个问题。

而看到影片结尾,也知道下一部已然在计划中。

有了这一部的好成绩,想不出不拍续集的理由。

那么,一部主创都籍籍无名的片子,靠什么吸引观众入场呢?

我想,首先是精准的市场定位。

惊悚片有着自己固定的受众群,类似于恐怖片,但是比恐怖片的接受度又更高一些;其次,是拿得出手的故事,脱胎于游戏的文本让这一步风险减少了很多;再次,就是要有良心的制作了吧。

别管那些宣传通稿上在说自己片子投资了XX亿,这些钱是不是真的花到了刀刃上,进影院了才见真章。

近两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在慢慢由“变态”转向了“正态”,不能再简单靠流量、大制作就粗暴收割票房。

观众的品味或者说眼光变得越来越好,噱头已经不能再把更多人骗进影院,口碑才能带来长线的收益。

最后再说一句,作为一个基本每周末都会去影院报道的人,这部影片真的值回票价,预测将是本周上映影片评分最高的,而票房会怎样,交给观众来选择。

PS:不敢看恐怖片的朋友,大胆来看这部也无妨,没有什么血腥镜头,实在害怕,可以牵住邻座的手。

(手动狗头)

 4 ) 看完还是得写一点感触,哪怕写的很浅显

看完了电影,有几点想法,1.关于一个人的博学程度对于密室求生十分重要,就是在任何时候,知识和阅历都是能派上用场的,正如第一个火焰密室中那个靠打游戏积累经验的眼镜少年,通过自己对密室的广阔理解才带动了全部人员在无伤的前提下逃离密室,还有那个高校里读书的数独女孩,所有人都是贡献了自己的知识或经验帮助众人逃出生天。

只是最有潜力逃脱的少年在第二关就被队友的打火机坑死了,在这里实锤那个活到最后的白人打工仔。

2.关于人性的弱点对生死的影响,逃生故事的倒数第二关是黑人白领和一个白人打工仔的殊死搏斗,起因就是黑人白领内心深处渴望存活而不惜牺牲他人和白人打工仔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思想产生了冲突,就好比影片中描述的黑人白领曾经和同伴困在孤船上等候救援,第一幕是黑人白领为了自己不拖累同伴而同意同伴脱离船只,待到黑人漏出人性弱点,即杀死同伴保全自己后的第二幕,便成了黑人白领为独活而欲将其同伴杀之,最后逼得同伴跳海,前后鲜明的对比也是最后两个人厮杀争夺解药的原因。

3.关于强大的肌肉锻炼,有力量真的可以给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能力,在第三关台球厅那个经历越战的女人就是凭借肌肉力量让自己苦苦支撑了那么久,最后领盒饭之前还把自己的任务完成,这里的单臂引体向上确实是一般肌肉训练者不可承受的,所以人要是想活命保全自己,没一个有力量的身体谈何生存,在此推荐这本健身书《囚徒健身》囚徒健身真的可以让人变得像电影里那个女人一样强大,甚至可以在单手悬吊而不至于挣脱,活下去,需要强健的身体。

4.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最后即使那个白人打工仔凭借超强的能耐活了下来,但是傻子在这时候也会知道密室逃脱其实就是一场杀人游戏,结局虽然让人心寒,但我们都觉得必死于毒气中的女主角却大难不死,改写了结局,发觉了一切都是一个偌大的黑暗阴谋,密室逃脱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会血溅当场,为的就是让权贵们作为消遣,如果说黑人白领身上是人性的弱点(起初并没有表现出来),那这场密室逃脱的发起人则是人性最丑恶的代表(将密室逃脱变成杀人工厂一般),不过也反应了电影世界中只手遮天的有钱人确实能操控人的生死,影片在幕后黑手即将露面时戛然而止,是我对这部电影有了差评。

总之,电影使我对世界有了新的好奇,也坚定了要强大自己内心,强大自己身体的决心。

 5 ) 本该依靠逻辑解密通关的密室逃脱却没有什么逻辑

密室逃脱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游戏,以往也很少见类似题材的电影,本来约了朋友去网吧开黑,结果朋友有事晚来2小时,看着时间刚好进了电影院把这个片子看完了。

密室逃脱的游戏在广州有很多,也有幸玩过一两次,算是稍有了解,在我的认识中密室逃脱需要通过逻辑解密通关,考验的是玩家的推理能力,但是在这个片子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逻辑漏洞,可以说我是吹毛求疵,但是以这个为主打的片子,就应该接受观众更高的要求吧。

1.高温密室,打开出口的开关需要用一定重量的物体按住开关,本来这关的官方正解是用水和水杯,但是剧情里水被女士兵喝掉了一杯,重量不足,最后由男主用随身携带的酒补足重量通关。

这里出现了逻辑漏洞,说明只要达到重量就可以通关,而不需要使用官方正解水,那么其实也可以不用酒,在房间里找到的报纸、杂志、塑料灭火筒、甚至是游戏宅偷偷带进密室的手机都可以成为承重的物品,酒完全可以保留到下一关再用,而且感觉酒这个东西在第二关极其有用。

2.冰雪密室,打开出口的门需要融化冰块取出钥匙,这里我觉得没有出现官方正解,因为如果只依靠人的体温融化冰块,那么如果第一关通关的人太少在,第二关无法轮流捂就一定失败,感觉应该是大家都漏掉了某个线索,所以才采取了最笨的用体温融化。

还有三个问题,在第一关男主用随身携带的酒通关,说明使用外来物品是规则允许的,但是在第二关中,男主将打火机扔给游戏宅的时候,游戏宅却精准的落入水中,这到底是因为游戏观察者认为他违规让他出局,还是纯粹运气使然?

第二个问题,就是第一关被用掉的酒,如果保留到了第二关中,既可以用作打火机的助燃剂,快速融化冰块,也可以直接喝掉提高体温,如果保留了这个额外道具,第二关稳过吧。

第三个问题,要解开小木屋的门锁,必须要用到男主的回忆,让他回忆出车祸时唱的歌的名字,如果男主在第一关就死掉了,那么第二关也就全军覆没了。

3.颠倒密室,需要找到密码打开保险箱拿到门把逃脱,这里的官方正解是完成拼图,从拼图里找到桌球的颜色对应号码。

在这一关里,播放的音乐和音乐中断的噪声提示了地板掉落的时间,我想这个这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物理系大学生的聪明头脑大家也都能想明白吧,女士兵完全可以不爬桌球桌,直接走地板时间掐好了问题也不大吧。

4.毒气密室,这关需要先找到心电图测试仪的线索,再以“极限”的心跳完成通关,官方正解是心跳极低的通关。

在这一关里逻辑问题挺多,先说心跳通关问题,真的是不太了解心电图测试仪的运作原理,卡车司机被装上测试仪时心跳本来就很快,然后被电了几下以后变得更快,然后直接被电死了,在这个过程中心跳从极高到停止都走了一遍了,为什么门没开?

原本看电影的时候没注意到背景交代,评论区的朋友提醒了一下原来黑人精英有心率慢的病史,所以他可以以极慢的心跳通关,那么问题又来了,他明知自己心跳慢,题目是以极限心跳通关,他为什么不先尝试让自己以极慢的心跳通关?

反正这个通关方法没有任何危险,电击卡车司机是有明显生命危险的吧。

官方也没有明确说本游戏只有最后一人能通关,按照黑人精英一贯表现的理性思考来说,在这里害死一名队友似乎对他自己百害无一利?

再说一下物理系大学生女主的问题,她把所有监视器打烂的时候倒数已经到0,毒气开始释放,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方法神速找到氧气罩吸一口还在地上装晕。

而且按照正常逻辑,她在装晕的这段时间里必须一直闭气,直到检查人员入场,从检查人员的装束来看当时场内依然毒气弥漫,但是女主却能在长时间闭气的情况下站起来,还有力气一棒子打晕这两个检察人员,更搞笑的是这两个检察人员全副武装还备了枪,居然被一下打倒,显然主角光环过于强大。

另外,这关的官方正解明显是要控制心跳速度通关,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置一个氧气面罩,除了让女主活下来仿佛没有看到什么别的用处,只能归属于主角光环了吧。

5.迷幻密室,这关一开始就把出口告诉你了,找到解药就能逃跑,这关我也没有看到正解,黑人精英和男主在扭打过程中,男主莫名其妙就找到了解药所在,根本就没有解密的部分,完全没有逻辑。

除此之外,黑人精英的人设与前面密室的表现是矛盾的,在这一关中男主问他当年幸存的经历,并且质疑他杀死了自己的大学同学抢了羽绒服才活下来,黑人精英的回答是“追究这些问题,对你没好处”,几乎等于承认了自己杀人的事实,他是一个为了自己生存不择手段,保护自己优先的人。

但是在在第一关时咨询室的窗户被打开时电话响了,黑人精英是第一个接起电话的人,在通风管道打开时,黑人精英也是自告奋勇第一个去探路,这些场景又显得他是有担当,敢冒险的人。

人设前后其实挺矛盾的。

如果不去细数逻辑漏洞,整体的惊悚恐怖氛围塑造的还可以,剧情稍欠推敲,总体来说还算及格,片尾男女主准备坐飞机继续追寻真相,加上进入密室时保安那一句奇怪的“感谢你为国家奉献”,显示他知道女士兵的身份,也许这个开头不起眼的小角色就是最终的幕后boss呢。

不论如何,第二部应该已经在策划中了吧,希望能吸取教训做的比第一部更好一些。

 6 ) 印度小哥就是游戏大师

几点猜测:第一,小哥没有办理登记,而是直接扒电梯门进来的,而且带了两个手机。

这个设计,应该是故意让他们放松警惕,觉得安保并不森严。

实际上手机卵用没有,他自己都没有任何要尝试求救,而是那个女人发现没信号后,都没要回手机就赶紧跟大家说,来吧来吧,别扫兴了,让我们找线索。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破了九十三个密室得资深玩家,他没有找到或破获任何一条线索,这是最奇怪的。

这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二遍仔细观察了,他全程都是在鼓励队友,给队友鼓掌,“哇好棒”“对对对”等等。

但没有一条线索是他找到的,也没有一个谜题是他解开的。

密室逃脱玩家都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心情应该是很急切的,因为觉得自己智商被别人比下去了,游戏体验贼差才对。

但是他全程面带微笑,甚至是姨母笑,看到别人解出来了,就像是在欣赏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别人玩一样。

第三,他在初期起到了所有游戏大师的作用。

电影里假人的电话说请大家遵守所有我已经发布的规则,可是根本没有工作人员,前面全程都是小哥科普的,而且最重要的当要暴力开锁时,他说了一句,“我忘了说了,禁止使用暴力”。

第四,所有人都有背景介绍和回忆片段除了他。

所有人都有闪回片段,只有他没有这不可能是无意为之的,而是只有他的故事是假的。

他的设定是全家一氧化碳中毒,只有他活下来了。

且不说这故事在其他人的故事中很划水,这样一个曾经被困在密闭空间里差点死了的人,不但没得密闭恐惧症还自己往密室里钻玩的不亦乐乎,这背景故事本身就有很大漏洞。

第五 ,小哥死的很蹊跷。

他拿完打火机站在原地盯着金发小哥很久,以至于把金发小哥都看毛了,问他,what?

这明显是有意为之,猜测是在等机关的触发。

第六,他死的时间点很好。

初期刚进入密室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玩,所以他一点点给大家解释规则,这是知识的储备上的。

但同时这帮人需要心理建设,让他们形成只有“解谜才能活命”心理预设,安心的玩不干别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一方面初期需要帮助大家排除所有其他的可能,例如求救,例如暴力破坏,准备差不多了,再用自己的死给大家一种心里恐惧来驱使他们。

纯手机手打,资深密室逃脱爱好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想法。

 7 ) 并不血腥却依然紧张刺激的《密室逃生》

这部还满好玩的,算是紧张刺激又看着很过瘾!

特别是我并不喜欢之前的一些密室逃生电影总是很血腥,比如SAW系列,而这次则是几乎不见血,但依然非常扣人心弦,适合不喜欢血腥类电影又好奇心很强的人,比如我。

影片并不烧脑,也不需要各位观众费脑筋去解决什么谜团,都是片中的人物自己找到线索,观众只顾跟着提心吊胆就可以了。

每个密室都有不同的特色与威胁,其中第三个”倒挂屋“是我觉得最好玩的一个,也是最惊险的,确实有几个镜头让人心提到嗓子眼。

同时,六个人必定要有人牺牲,究竟谁可以活到最后,每个人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也随着剧情发展慢慢揭开。

整体来说,是一部不错的悬疑冒险片,而且偶尔还挺搞笑的。

只是本片六个人的动机感觉有点说不通,虽然他们显然是被设计好邀请来的,不是随机的,但六个人居然都接受了邀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奖品只有一万美元,真的有这么大吸引力吗?

为此吃尽苦头,感觉很不值得啊如果是我,收到一个打不开的盒子,估计看都没看就扔垃圾桶了六个人都如此有好奇心又都有接受密室挑战的勇气也太巧合了。

最终,影片留下很多疑问,只能逼着你看续集了。。。

感觉观众本身也像参与游戏的人一样,一直被导演牵着鼻子走。

所以我感觉大部分观众应该是在观看中对本片有好感,但最终对结局不会太满意。

其实本片很适合万圣节,可能因为索尼要发行《毒液》所以才移动到了目前的淡季,但1月本来也常常有恐怖悬疑类电影,算是新年第一个可以让人肾上腺素有所提高的影片吧。

PS: 我从未去过真正的Escape Room,很希望有去过的人看完本片分享一下与实际Escape Room是否有相似的地方。

 8 ) 毫无契约精神的游戏设定

毫无契约精神的游戏,对这种类型来说是毁灭性的。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看到最后有种受骗的感觉。

如果说主题是反抗……那么第一,女主线单薄无比,第二,不知道怎么形容,就像侦探小说凶手不能是侦探一样吧。

埋了很多线索伏笔只是为了让你觉得很高深……从而获得原来如此我看懂了自己真了不起的些许成就感,但是对于情节推动毫无帮助,没有连贯性。

幕后凶手的设置同样如此。

半遮半掩告诉我们,这是有钱人恶劣的消遣,且不说交代得太粗糙没有质感,就背景而言,代入现实,让人完全无法信服,步子太大扯着蛋了……解谜游戏没有深度真的很无聊,一群人在那里一惊一乍乱找一通,最终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找到答案【试问这个设定对于有钱人的观赏点在哪儿??

所以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主题,量子理论幸存者等等都是在大主题下的分支理论,而大主题却是十分凌乱的……我觉得还是幸存者这个身份可挖掘的太少,先天不足。

总体来说,比心慌方低个两分,作为商业片,节奏很快,喜欢解谜游戏的可以打发时间。

但是对于解谜游戏无感的人……disgusting开篇没有代入感,我妈都不会上当……唯一的亮点在于颠倒的台球室,但是主要情节是拼图和攀岩?

浪费了这个场景。

说来说去,就是觉得解谜游戏很zz

 9 ) 正经影评不会写,我只会吐槽。

第一关如果设计成只能用液体的装置也就算了,要是重量还不简单,首先吃过泡面的朋友肯定知道拿几本书压着,那这满地的杂志,黑人哥的小帆船,还有接待室台上的一些小零碎,随随便便丢进或压着杯子都能增重。

(这又不得不提到小哥是幕后boss的阴谋论,93场密室逃脱游戏胜出者就没有玩过靠称重来过关的游戏吗)到了小木屋,答案竟然是鲁道夫,要是ben第一关不幸牺牲,别说鲁道夫,其他人怕是撸到出血都猜不到是这个名字吧,就凭线索“你必将留名史册”(??

应该大概意思是这个,大雾)和几只驯鹿的头骨?

反正我不信。

我觉得这里加入了回忆单纯拿来引题,saw的既视感立刻浮现,我就知道应该都片是回忆杀了。

到了雪地我就更不想多说了,Danny被水冲得有多急我相信大家有目共睹,这磁铁配鱼线就能在这么湍急的水流里直接沉底?

那Danny是多瘦,还没个磁铁重吗。

台球那里我喜欢,颠倒感是我喜欢的设计风格,但是那个数字顺序怎么定的我是没看出来,可能是字幕的问题,四位数字不是有很多种组合顺序?

求英文大神指点。

病房那的面罩哪来的,恕我反复看了几遍也是没看出来,砸监控掉出来的?

这尼玛砸金蛋啊?

监控里藏尼玛的面罩?

那如果发现有面罩就用呗,有监控规定不能用面罩?

我还以为砸完监控会开启隐藏关卡,但并没有,难道女主这么肯定有人来回收尸体故意这样的?

也太神了吧。

迷幻关完全就是为了凑剧情了,全看命。

最后一关我个人理解是,其实所有的手指都是指向那个壁炉,ben的求生欲使他过分解读了线索,不过正常人看到门上有数字肯定也会是这个反应的。

再最后最后说一下片子里的人设除了女兵外其他毫无意义,女主角应该是个物理学学霸吧,结果教授教的东西除了最后看个裸眼3D名字会重组和心血来潮砸了几个监控其他根本没体现别的价值,剧情也没体现出什么需要到专业知识的东西,大家都是凭灵光一闪行动。

 10 ) 低配简装版的电锯惊魂

中规中矩的密室类型,过程中营造的紧张氛围还算是不错,但解密都过于简单。

每年一期的逃脱游戏,这一期轮到的是六个运气很好的人,但故事最后为了将黑人小哥写死,只能把他黑化变成杀死同伴的杀人犯,那他就不算是运气好了啊。

电影结尾黑人姑娘两句话就把男主说服了,放弃自己的生活再去参加生存率这么低的密室脱逃?

导演野心不小提前预告第二部的内容其实是个败笔,其实不把飞机密室演出来,小姑娘也没有说服男主,给观众留个悬念会更好。

《密室逃生》短评

总设计师亲自上阵杀人。。这人手有点紧缺啊

7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推荐

60/100 让我们再来拍一部《电锯惊魂》吧?不行,太血腥了,那样没办法在中国过审。好吧,那我们用密室逃脱代替一下。

8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7.0分 说实话,创意还是不错的,借鉴了很多电影。但这个题材已经被《电锯惊魂》玩烂了。 还是豆瓣上长言的一句话:《电锯惊魂》是你大爷,且永远都是你大爷。

9分钟前
  • 抓住一只錫长安
  • 还行

充满geek趣味 期待续篇

14分钟前
  • 🥗
  • 推荐

中规中矩,还有点别扭。想挖人性那面可挖的太浅几近于无

16分钟前
  • Alto
  • 较差

实在是没什么新意,局设的大并不代表格局越大,编剧圆不回来就又烂尾了。

19分钟前
  • 后自愈
  • 较差

悬疑尚可,就是对人性的挖掘还是差了点暗黑到毛骨悚然的赶脚。被海报上的排位欺骗了。之前看到Lucas Hedges的女朋友有查过她一下,刚好今天看了她主演的片子...

21分钟前
  • 妮可Gay得慢
  • 还行

还不错啊 代入感很强。场景安排挺缜密的,除了几何空间解药那一个环节有点像凑数的。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不要贪图钱财,不要乱拆包裹,不要轻易交出手机,不要捡东西不看地面,尽量站在高处,拿到解药别声张,随身备个防身利器总会有用,然后就是就算多不济也不要活在回忆里,好奇心害死猫。

23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C+】以为会是大烂片,没想到还挺好看,剧情不算新奇,但胜在完成度不错,几人性格鲜明,叙事节奏紧凑,不同场景的设定展现也到位(尤其是酒吧电梯那一场景我手心里的汗都出来了),不过虽然包袱装的不错,抖的水平却一般,关于人性之恶和真相揭晓的部分完全可以拍的更好。不过在如今脑洞b级片普遍粗制滥造的情况下,能做到逻辑通畅,人物不犯蠢,电影就已经成功一半。只是想吐槽一句,幕后黑手这么有钱,奖金才一万美金也太抠门了吧。

2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场景很多致敬,但剧情和谜题都挺弱的。第一关杯子里一定要装液体吗?随便扔点重物进去不行吗?那个用体温融化冰的操作我真的要笑死了。最后那个特效是黄子韬小精灵吗?关键奖金才一万块!看不起谁呢!

31分钟前
  • 顾老肉
  • 还行

阴谋与套路,编剧从一开始就在收网,每一个幸存者都是被选好的,活下来的人都天赋异禀,都是正义和希望的化身,自私鬼早晚都得死。看别人下棋,处处彰显聪明的人给人狡猾之感,真正聪明的人是让人看不出聪明的。把这片和《电锯惊魂》相比,太抬举此片了。两星半

33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还行

槽点很多,整体看不出特别新意之处,非常模板化的逃生题材电影,都是熟悉的套路。★★☆

35分钟前
  • Q。
  • 较差

体现了当下娱乐至死的原则,为了收视率,为了刺激,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漠视人的生命和健康。情节设计得不错,人物也各有特点,原来都是曾经唯一脱离死亡的幸运儿,但都有一段难言的伤心往事。人多智慧多力量大,主角光环太强大,最后结局有点反转,期待续集。

39分钟前
  • 龙皇
  • 推荐

奖金才10000美金?很蠢啊。

44分钟前
  • 纸风筱龙
  • 较差

又是黑人大获全胜??政治正确玩的太过火也不好吧。

4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活着都这么累了……

49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推荐

这种吃节奏的电影怎么能连续出现剪辑上的失误呢,条纹密室争夺解药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剪辑的断层。看这种cube式的电影,不勾心斗角大家都和谐闯关怎么能好看?

50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较差

2020了,逃生类型的太多了,并没有拍出新奇,老生常谈的人性,最后连反转都算不上了

51分钟前
  • 柠檬不好吃
  • 较差

低配版电锯惊魂。密室设置挺劣质的,幕后玩家的动机也不及竖锯,两个女性角色很讨喜。故事很工整,后面惊喜少了点。可以期待下第二部。

53分钟前
  • 粟冰箱
  • 还行

一路窃取···

57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