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找个不动脑子的电影的,以为是喜剧,看了以后,感动了……每个人都可以有爱,有恨,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
在死亡面前,有的人那么棒,起码我看到的奥西亚的让人震惊的一面;面对无可奈何的爱情,麦克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真正的男人的一面,他什么也给不了她,只有心理的那份爱,这不现实。
最后,他释然的活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他有爱,对朋友,对那个女孩儿的爱……现实给了我们什么,到底是什么,面对这些,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哭了,没有稀里哗啦,起码觉得生命可以这么的大度、宽容……
有了死,才知生的意义。
死是必然的,但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我们可能对它太过麻木。
而活着的意义,在怀疑的作用力下,总是越来越抽象。
疗养院里的人们,活着和死去就个体而言又有何区别,对人生和自身的怀疑必然已『知天命』,孤独的活着,或者茫然的守着各种规矩发呆等待时间流逝,等待自然结束。
我们,也差不多。
罗里才到疗养院,就岔院长的热情,说没有前门钥匙,何谈为家呢。
随之而来的是特立独行的行事和犀利的讽刺言谈,同时他的到来,让因为语言障碍份外孤独但内心燥动的麦克,有了出口,成就了两个高度残障人士的友谊,还有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更让麦克理解了独立生活的意义。
到这里,励志,但罗里也告诉麦克,有缺陷的人就该安份守己,他的冷言相劝是他对自己、对麦克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独立生活,我们也许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心里总在找寻依赖、怨天怨己、自私麻木、情绪化、意志薄弱,等等。
对于不健全的人来说,独立生活的意义大概相对更单纯一点,可能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来面对命运就是意义所在,片中的罗里是在尽自己所能而为,因为他做不了的事太多,可做的就做,哪怕体验下进局子的感觉。
然而他对生命的这份执着与热情,原来全源于他已知自己死期将至,这像一种触底反弹式的狂欢,如果不知死期,是否还会如此对待生活,这是残酷的、是更悲剧的,是细思极恐的。
对一个健全的人,人生更多的主题是欲望,欲望也是永无止境的,与孤独结伴而行,即便看透了欲望,我们还是会因为某些不顺利而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沼泽,丧失生活的热情,进而失去活着的意志,如果童年或青少年再有些心理阴影,抑郁进而自杀的都大有人在,你、我、Ta,我们一起喝酒聊聊需要灌肠的城市、丑陋肮脏的人心、扭曲糟糕的童年、令人沮丧的现在、杳无希望的未来、和无数次想自杀的念头,最后彼此嘲笑下也仅仅有个喝喝酒穷蛋B的勇气。
别人的鼓励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人都是固执的。
而那些努力寻求出口的人,总以为向外求索,才能得到,不过是舍本逐末,空欢喜罢了,到头来只有更失落。
如何积极的面对人生、关键是对人生的定义,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平心静气的认真思考下,也许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和解,也是对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也才有机会向死而生。
由于英语水平欠佳,看电影时还是需要借助字幕;可下载的字幕时间轴十分坑爹,导致我在观赏的过程中情绪基本是游离在外的,可惜了这么好一部电影,心塞。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仍然不失令人动容的力量。
Rory第一次出场的镜头其实十分可怖:他从一个像笼子一样的车里被运送到Carrigmore,他表情凝重显然是不喜欢这段旅程,亦或是这个新的“收容所”。
典型的叛逆期少年,可以想象他就是像那些调皮捣蛋的初中生被学校劝退又接收一样地辗转于各个疗养院。
他的确不是个好孩子,他的行为自我得简直令人讨厌(可惜颜值过高只能让人不疼不痒的说上一句:真淘气)。
事实上Rory只是在做他有权利做的事,他只不过是那类并不普遍存在的藐视规则的人罢了。
他带Michael寻欢作乐尽兴之后回到Carrigmore后还半开玩笑地把错推到他头上,而当他发现Michael真的会为管理员的批评而难过时便立刻严肃起来承担了责任。
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自私鬼,他只是个热爱生命的乐天派,他只是想体验一切他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乐趣。
我最喜欢的是Rory“驾驶”着他的轮椅跑得飞快连影子都看不清楚的样子,那份激情与活力让人内心禁不住也要欢欣不已。
Michael比Rory更可怜。
他的身体状况虽然比Rory要好一些,但他连一个会关心他的亲人都没有,疗养院的护士们虽然爱护他,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事实上这并不是多难的事,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后的Siobhan也能轻易地听懂他的意思,可见护理人员们的关心其实也并不走心。
Rory能听懂他说话这件事几乎点燃了他,而他当初申请独立生活的唯一原因基本上也就是这个——其实直到Rory病危之前Michael都还不太理解他所追求的“独立”。
而Rory教给他的却不止于此。
在他倾心于Siobhan时Rory痛骂他一顿,叫他明白什么是责任——可见Rory虽是一副花花公子做派,却绝对不会拿女孩的幸福开玩笑。
可以想象,在他色彩斑斓的交际活动中怎么会没遇到过令自己心动的女孩呢?
而他彼时的割舍之痛谁又能体味呢?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理解“独立”的意义,太多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离不开长辈的羽翼瞻前顾后。
而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凭什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面临的风险再大能大过残疾人无人照料的危险境地?
影片的最后,Michael凝视着Rory空荡荡的轮椅,却听见了来自他的spirit的那句:If you wanna have a walk? 如果你想自由地行走,那就勇敢推开家门,独自走向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如果我可以在这部电影里加上这句台词“没有人知道我们失去什么”我是从CCTV的电视频道里看到这部电影的,只有很多片断,之后去很多碟店里询问都没有找到,刚在豆瓣上查找,居然也没有看到,当自己添加后才发现了这里。
我只看到电影的几个部分,也许会描述不全,但是还是想自己把它写完整,虽然即使有碟也不敢买下它,总觉得是悲剧,虽然悲剧更来的真实些,但我总觉得难以接受,接受在片尾流泪绝望的自己。
在CCTV里看到的片断是在患有麻痹症的康复中心里,眼神总是那么清澈的Micheal遇到了性格非常外向的Rory,粗看上去Rory与这个年纪的男孩没有什么不同,他健谈,时髦,帅气的外表打扮的很酷,还很在意自己的发型,Micheal不同的是,手臂可以勉强活动,但是却无法说话,他看上去和孤僻没什么两样,但是只是因为他不会完整发音,而没有人能听懂他的意思,就无法交流,神奇的是Rory懂他的意思,Rory的反叛给他在康复中心枯燥的生活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他教Micheal用发胶给自己的头发定型,哪怕这样的行为被康复中心里的负责人训斥,那又怎样,Micheal是这样一个聪明又很狡猾的充满魅力的青年,在酒吧里,他只是用几句话,就让欺负他的那个男生灰溜溜的跑了,还得到了女生的芳心,在街头教Micheal用电动轮椅和那些小孩比试速度,我觉得Rory只是想告诉Micheal生活不必那么低落,像他一样,即使无法移动身体,天天坐轮椅,一样可以装酷,一样可以去酒吧,一样可以和女生搭讪。
可是我想Micheal比他更清楚的,人生永远不能以游戏方式来进行,特别是当你和别人一样有感情,却无法去拥有的时候 ,两个20岁出头的男孩,很正常的在超市见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片断的后面女孩在他们的康复中心做了照顾他们的义工),然后爱上了她,这重点不是在于两个人爱同一个人,真的,而是他们不正常的身体,拿什么去追求那个女孩的爱情呢,两个人在舞会的片刻间拥有了欢喜和失望,女孩有了男朋友,和她的男朋友在他们面前甜蜜的跳舞,而他们只能用眼睛去分享。
最心酸的时刻,就是女孩告诉Micheal不能和他在一起,再普通不过的拒绝,在Micheal那双缀满泪水的双眼里完结,这个表白是多么的勇敢也多么的悲伤,结局我没有看到,不过似乎就是这么的无奈,不健康不是他们的错,但是不健康带来的失去的痛苦一直是他们承担着,没有了太多太多,所以我时刻感受到的,无论你失去了什么,请珍惜现在就拥有的一切,那怕还能走,还有健康的资格去喜欢别人。
看完之后,我极力的希望自己不要用非常煽情的语气去推荐这部片子,没有毫无道理的煽情,即便是最后的梗把人虐的翻来覆去,泪流满面。
1)死亡死亡梗不用多说就是泪点,尤其是死亡带来的无力挣扎,尤其是死亡带来的满载遗憾,尤其是死亡带来的物是人非。
在相对钝感的现实中,我们只能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鲜明的感到痛苦。
而物是人为更是需要特定的场合,比如空了的房间。
承载记忆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死亡带走了一些,然后留给依然活着的人的只剩下一种心情。
我从来没有见过不虐的死亡,而虐的本身并不是给死去的人,而是留给活着的人。
也许,在继续活着的人生,因为感受过死亡带来的痛苦而更加积极的生活,但这并不是一个甜美故事的happy ending。
Michael最后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他是否真的能承受一个人的生活?
故事的结局似乎让我们感觉,他一个人坚强的活着,但不是我悲观,我并不相信这是真的。
2)平等Rory从最开始就在打破我对于残疾人的认定。
同时恐怕也在打破Michael的平静生活。
我相信即使在正常的范畴来看,他也是惹人厌烦的,尤其是像护工这样的。
我一直在想平等是什么,即使我并不相信平等,并不相信真正的自由,我也会想平等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
人与人之间互相为对方考虑?
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
Rory希望得到尊重,希望大家把他当做正常人。
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值得同情的,即使每个人看到一美的脸都会心底一颤的下意识产生怜悯,但对于角色本身来说,他的不幸,并不是值得同情的。
我相当反感,拿自己的不幸去博取他人同情,然后能从中获得好处的行为,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经济上的。
当你把自己摆在这样的一个地位,你就不能要求平等,因为你把自己摆在羸弱的一方。
自己觉得自己是羸弱的,是需要照顾的,是值得心疼的,别人还怎么去尊重你?
3)喜剧?
不知道多少人会被豆瓣分类给骗了,最后哭的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虽然前面是挺逗的,但是这种本身就带着悲剧意味的逗比行为的情节,层层铺垫着情绪,带给我的感觉是——为了引爆最后的催泪弹。
我非常相信悲剧的力量,喜剧给人带来乐趣,而悲剧让人警醒,这种警醒的时效是相当长的。
而有着悲剧骨架的喜剧外衣的片子,更是把人置于一种,并不是因为有趣开心而笑,笑后更难掩饰的内心深深的苦闷。
如果仔细看,很多时候,在欢乐的同时,一美所扮演的Rory的眼神是很悲伤的。
之前并不知道这是一个bad ending,仅仅是在补全一美系列,在此,我难掩花痴行径,他湿漉漉的蓝眼睛简直就把你拖向你最难以接受的结局,就等着你泪崩。
在Rory出走又归来的晚上,他跟妹子大吵一架,惹得妹子想直接摔门而走。
就在他背对着Michael,流露出不愿被人发现的,却无比软弱的表情,这绝不可能是喜剧。
看完以后,整个地状态就是不停地流泪,问我为什么的话,很难说清楚,是很复杂的感觉。
虽然rory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但是我不觉得这是悲剧,我尊重他最后的死亡,我同时也尊重他曾经的生活。
这部电影着重强调的——独立。
所谓独立,我懂得真的不多。
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之所以存在于世界上很重要的一个立足点,我们的精神若是能独立,我们则是强大的,能够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世界,剖析事件,而不是被社会或是别的什么人强加于我们,这是很重要的。
这部片子是与众不同的,他用一个人坏的行为,来展示了他身上极为优秀的一面,如此的自然,因而拥有其强大的影响力,或者说破坏力。
rory用它自身的行为来阐述他所说的话:never give up!
他带他认识了外面的世界,认清自我之后,却离开了。
这个电影很多地方的细节,我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所以看完也没有虐,直到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哭了,后半段眼泪止不住的流。
lorry这个表面大大咧咧,说话尖酸刻薄,但实际内心温柔细腻的人让我印象深刻。
两个人的演技都很棒,一个要演出说话口齿不清,表情抽搐;另一个则是内心戏的表达。
都很棒!
我真是错的离谱了,本以为《赎罪》、《恋爱学分》、《成为简奥斯丁》、《末代独裁》、《真爱之吻》就是一美的巅峰……(颜值)但是直到今天——我看了生命的舞动,我才对美有了另一种认识。
电影的海报确实容易误导人,但我用生命发誓内容绝对与搞笑没有半毛钱关系,当年美国绝对是断章取义。
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想起《蝴蝶飞出了潜水钟》。
有点类似的题材,不同在于表现手法。
但是,我相信这部电影因为题材和卡司(以当年来说)略显小众,甚至是没获什么奖,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优秀。
并没有任何的刻意煽情,它一直都在专心的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两个残疾人,一个脑瘫,一个只能活动两根手指。
一个,对这世界似乎有太多的批判,一个,似乎太安于生活在小小一家福利院腐烂。
于是他们遇见对方是注定的事情。
他们理所当然成为了朋友,一起抵抗这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要是最后没有Rory的死亡,估计这部影片还是个冗长的日常,但是因为它背后的意义,一切又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
我本以为我不会哭的,但是到了最后的城市特写的那个镜头,我还是哭了出来。
詹一美在这里面的表演——那些小动作熟悉而又陌生,可能绝对逃不过你我这些NC粉的眼睛,但是细微的是,他在这里面的表演是种突破——已经快要超过filth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了。
压抑得内心成为了他毒舌的根源,他充满了生命力,同时也把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毫无二致的表现的不能更明显。
至于那个小保姆Rory非常喜欢她,但是谈不上爱,几场对戏有多暧昧多暧昧。
但是我还是觉得一美把一个残疾人士演成了多动症好可爱,特别是他坐着轮椅和小朋友赛跑那个场景,我瞬间就沦陷了好吗……本来想写一篇正规的影评,但是实在下不了手说不是,所以我又歪了……但是在这部电影之后也有些GN说,我终于懂了一美的美。
嗯。
我终于懂了一美的另一种美。
(而且并没有想着看拉郎cai guai)Inside i'm Dancing生命的舞动虽然我很喜欢开头他那个杀马特发型的(原谅我)看完你不爱一美你打我!
显然,美国版的标题便是从影片的结尾处来。
和电影原名相比,也算个有千秋,只是看起来inside i'm dancing更广泛些吧。
--为了james mcavoy才去看的片子,海报上的2个男主角着实吓了我一跳,仔细一看才看出中间的是james。
这愚蠢的宣传海报让我有些厌恶。
就好像是某个美式荒诞剧,都消了些看的兴致。
--拖了1个礼拜,终于有时间欣赏。
--我很爱那个聒噪却又宁静的开头,吸尘器的响声,电视机里播放的儿童剧的声响,配上一个个安静而奇怪的面容,以及亲爱的steven的呆滞面容,这个收容所注定会把人压抑到干瘪。
--steven同学扮演的角色下肢无法行动,但上身都还算健全,思维正常,但无法正常交流。
那位卷头的阿婆微笑着morning,无人回应她依旧微笑。
steven试图向她表达什么,但愚蠢的阿婆只会微笑着让他读字母表。
英式的黑色幽默阿。
--然后就是我万能的james大帝登场。
全身上下除了2根手指,其余都瘫痪。
但他用充分的热情在呆滞的人群后面大声说:i'm rory o'shea.一些人的脸上露出点笑意,这个打扮得punk fashion的小伙子注定给这里带几分喧嚣,或者说活力。
--然后他们相遇,聪明而万能的james顺利听懂了steven的话,瞧,传奇的人物就是有不一样的本领。
哈。
--当steven用畸形、笨拙的手为james涂发蜡时,他们的友谊宣告正式建交。
--我们得到了什么?
我们失去了什么?
--james带着steven去pub喝酒,并且分别赢得了女孩的吻时,steven知道自己的存在应是独立而充满活力的。
--他们脱离了收容所,自力更生。
不过可爱的james因为表现欠佳而没有得到批准,所以狡猾的james以steven的翻译身份顺便也跟了去。
他们请了romala小姐来当保姆。
那个“romola站在中间的箱子上,2个家伙分别坐轮椅从两边探出头”的剪影为故事高潮铺了深深一垫。
--我们得到了什么?
我们失去了什么?
--房间设计师示范了按口令开关的灯。
“on”.“off”.2个兴奋的家伙相视一笑,然后steven发出了模糊不清的“on”,灯没有亮。
片刻的冷场,然后特写给出的依然是满脸笑容的steven。
依然是可怕的英式黑色幽默。
--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失去了什么?
--是否如此的2个家伙就不可以拥有爱情?
我们开始固执得认为,他们和我们平等,一样应该拥有爱情。
所以steven张开扭曲的嘴,突出3个音节,依然模糊不清,令人费解,可这次,所有人都听懂了:“i love u.”然后被拒绝。
james在雨中告诉steven:“心碎的不只是你。
”然而心碎的不只是你们。
他们可以拥有爱情,那么,那个美好的东西在哪里?
--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失去了什么?
--也许爱情可以不去奢望,或者眼泪可以收起,然而上帝给了人以独立的生命,何以让他变得立体?
--消失的rory在steven和romola小姐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存在的肯定:他独立了。
--rory失去了很多,但或者也得到了更多。
甚至steven,微笑着对那熟悉的黑色电动轮椅说:yes。
然后独自驶上大街的镜头,推远推远。
那个小小的人隐没在人群中毫不亮眼,然而这并不亮眼而普通的存在,又是几多珍贵的?!
--那么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耳边回响james的话:出去走走?
--阿哈,Rory O'Shea was here.
从一开始,Rory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向往生活中所有放肆而美好的一面,像个普通年轻的男孩一样玩耍、成长提早被告知的结局让他的心比旁人更一万分的渴望分分秒秒的自由,毕竟未来已是最大的馈赠再不敬如他,始终对爸爸温柔,再放肆如他,始终对爱情隐忍,再透彻如他,始终对Michael牵挂命运与缘分总是妙不可言,他看透了Michael,Michael也读懂了他rory独自从警局出走,回来大发脾气,Michael清楚他真正所需大喊着不用任何人帮助的他,想要的是成为任何人任何能自由驱使自己的身躯,能掌握自己命运,能把未来走的再远一点的人未来于rory很残忍,但不该再对Michael残忍Michael有资格以独立的人格活下去,哪怕没有了女孩,哪怕没有了rory,他仍可以选择他自己Michael从来都知道rory放肆甚至混球他想要的何尝不是放肆一把,混蛋一次,为自己舞一次也好,唱一次也好还好,rory和Michael彼此拥有了一段漂亮的生活漂亮的生活里就该有酸甜苦辣,百般滋味这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能提供的友情、亲情、爱情都在这段日子里迸发rory二十一岁生命里,终究以他想要的形态留下了你看,这病房,rory来过你看,这世界,rory来过
hey u can live by yourself~u r ur own man...
前面部分还行,在酒吧轮椅“跳舞”感人地有丝飙泪的冲动,后面越发黄金八点档。
身残心不残的帅小伙。心碎的不止你一个、世界在你手上不要放弃。
叙事性还是差了 两个主角演的真的好
哭掉一卷纸巾,提前预定2015年最爱电影第一名不解释
男主演技没得说
when i first met rory, i thought he was trouble..living in the world ,you make your own decisions, you make your own mistakes..稀里糊涂的听不太懂,TOT
有点揪心
还是觉着情节有点俗套,至少说是可预测的。anyway, 这个电影让我有点想起了飞越疯人院,只是远没有之深刻
一波失恋还未平息,一波失友又来侵袭,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
关注少数群体,
我就是来看一美的
2017/37)这类题材的片子/电视剧,日本比欧美要擅长多了。曾经沧海难为水。
为了找james的电影看得饿~因为看他是从新电影往后看的~感觉他真是成熟了不少~那时还是个毛头小子啊~
只看了一美的cut,可爱又可怜o(´^`)o【8.7】
导演绝对有什么金发癖,三个主演都是(染了)金发的。这类片子里也就Intouchables拍的还不错,这个没啥感觉(冲男主看的都没啥感觉,那是真没感觉
不是想象中那样 但也还行吧
喜欢这个英文名字。剧情还算流畅。
这电影里的一切都太美好了。 虽然发生在一些命运不够美好的人身上的这个故事,却无碍它的美好。
本以为又是一部疗养院温情片,没想到它所展示的,是两个残疾人的挣脱。一个激越,不羁又爆烈地扭动命运的阀门。一个驯顺,门打开,他走了出去。没错,这只是一部叩问悲哀命运前的微弱挣扎,它太过真实,不够美好,但彼此的陪伴和对视,却又那样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