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儿媳记

며느라기,媳妇过渡期,The In-Laws,Daughter-in-Law

主演:朴河宣,权律,文喜京,金钟求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0

《儿媳记》剧照

《儿媳记》长篇影评

 1 ) 女性革命——“在反抗的路上 你并不是一个人...”

真的是看的又气又哭的,要不是最后一集我有可能会给五星,最后一集还是没能完成自己梦想的女主这剧情 怀疑是编剧怕被骂得狗血淋头才会呢么写,因为韩国的重男轻女很严重 能意识到的人真的超级少 甚至大部分女性都觉得理所当然。

还是呢句话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大家都在遭受不平等 不被尊重 ,应该相互扶持起来,而不是被这些歪曲的价值观所影响开始妥协开始默认.. 看完这剧感到欣慰的是 原来恐婚的不止我一个 打开弹幕 想法都差不多,婚后感受到的落差感 ,呢些被认为的理所当然....都在一步一步的逼我走向“不婚主义”的道路上~ 不光是爱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长辈同事中男尊女卑的细节真的太多了。

看完这剧还让我不得不感慨下我妈的人生,虽然讨厌我妈的一些性格 但是到婆媳关系这话题上 我还是心疼她的 毕竟我很清楚她的处境 。

妈妈只要说下爸爸的缺点或想吐槽下爸爸的事 我的三个姑妈加我奶奶会怼的她鸦雀无声,她前面还会反抗 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发现她根本不会提到这类话题 也不再在意她们的话 她开始越来越爱自己 ,因为她觉得谁也没能站在她呢边 ....这也是自我保护吧 但这导致她也对她俩个女儿不抱希望 (所以在我眼里开始越来越自私 不像个母亲 )但我知道我这么说不对 她付出的还是很多 ,但我还是希望她能说出来 ,起码我在反抗的时候 能跟我一起,每次我爸理所当然的认为饭前帮妈妈做饭 饭后洗碗是我理所当然的事时 我真的希望 有人能站在我这边....... 希望女性朋友们不要被这些不应当的价值观束缚,希望你们能为自己发声 希望你们能坚持反抗 也希望你们在教育子女时能正确的引导他们,最后还想说一句 如果对方不尊重你的想法 请不要忍气吞声 ,要说出来 !

他不接受就离婚 就分手 不想生孩子就不生 ...学会爱惜自己尊重自己 ,当今的女人靠自己也会活的更舒服更轻松更幸福。

 2 ) 第10集

题目:有女儿的罪人帮着女儿给婆婆做东做西,女儿还在婆家受罪,还被老公打,明明是最聪明最优秀的孩子,但是却因为结婚成了三个孩子里最惨的一个,过得最辛苦的一个,其他两个男孩即便不够聪明,也过得相当舒服。

母亲心疼的的要命,母亲听女儿哭诉的那一段真的太令人难过了。

父亲在门外听完母女的对话,出来竟然还在要求母亲去做饭,真的看的我气得要死。

母亲这时候开始反省自己对媳妇儿的态度。

哎总而言之,这个母亲才是最惨的。

年轻人们好歹还能抱怨还有机会从困境中脱离,可是这样生活了几十年的母亲却很难脱离苦海。

还有一个点真的太实际了,作为岳父岳母的人们对女婿就是毕恭毕敬,作为公公婆婆的人们对媳妇儿就是呼来喝去,我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有女儿的罪人这六个字简直活生生的放在我面前了。

我心里极度不平衡极度气愤,恐男恐婚恐育又上一层楼。

真的恨这些不公平,愤怒极了。

 3 ) 看完了

每集很短。

第十集讨论到女儿和媳妇的区别,有被感动到。

我是女生,感觉这剧可能男性观众极少吧。

剧里反应了一个典型方面的婆媳关系,新婚夫妻关系,和小姑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婆家节假日的习俗。

剧里有些场面和我妈妈描述的以前的经历完美的重合😳比如说我奶奶👵🏻拿她女儿当宝,拿我妈可劲的使唤干活; 小姑作妖撺掇奶奶逼我爸妈分家; 我爸妈都上班,但是家务事和做饭几乎都是我妈包干,我妈甚至还顺带去地里种点菜,虽然我爸上班也挺累的经济收入比我妈高,但是我觉得不够体贴,经常饭后一根烟就躺着看电视了,我妈抱怨的时候他就装聋作哑,反正他是十分逃避家务事; 娘家亲戚不会劝分。

随着时代发展,女生们越来越头脑清楚了,虽然还有一部分大男子主义的人存在,但我们及时跳坑就好啦!

勇于追求幸福的生活!

 4 ) 像女儿一样的儿媳?《媳妇过渡期》开启恐婚的一天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看更多韩剧评论)你有没有听过“媳妇过渡期”?

青春期、更年期、但你有没有听过“媳妇过渡期”?

《媳妇过渡期》是一部韩国漫改小短剧,仅12集,每集20分钟,目前已更新完。

由朴河宣、权律主演。

豆瓣8.5分。

故事聚焦刚结婚一到两年的儿媳,据说这个期间内,会想得到婆家的称赞和认同,而去讨好婆家,包括做饭、洗碗,什么都说“我来吧”······而剧中的婆婆也理所当然地使唤起了儿媳,也就是女主闵思粼。

这个角度乍一看,不就是讲“婆媳矛盾”嘛?

这个题材我们拍得最多、最擅长啦!

但是,不同于我们习惯的“家长里短式”生活剧拍法,韩剧用一个十分清奇的角度切入,取了一个新词“媳妇过渡期”,去探讨——儿媳真的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无限帮忙婆家干活?

甚至失去自我?

从这个现象,再深入到韩国传统的思想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这些主题其实都算老生常谈了,比如《82年生的金智英》。

我认为《媳妇过渡期》聪明的地方是,以陌生化的新名词,另辟蹊径地处理旧问题,但也不是简单“新瓶装旧酒”那般没有诚意,片尾结合原著漫画的形式、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对比蒙太奇,都让剧显得更丰满。

最重要的一点是,比起一般的作品,抛出无解的问题而无法给出有用的解答,要么就给出过于理想化的答案,让我们再次确认“韩剧果然是假的”。

这部作品每集都在提出问题,让女主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这样、该怎么办?

也让观众思考,现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直到最后给出了一个:并不让人满意的、非常现实,但也有点进步的解决方案!

4种女性形象,像女儿一样的儿媳是什么?

剧中刻画了武家不同的4位女性角色,性格温和、不懂拒绝的二媳妇思粼;干脆果断、忠于自己的大媳妇慧璘;孩子中最聪明,结了婚又很快离婚的小女儿美英,以及一辈子服务武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的婆婆。

这4种女性形象是一个缩影,背后折射出无数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婆婆对待媳妇与自己女儿的态度,也讨论了“有女儿的罪人”,小女儿回家让妈妈帮忙一起腌泡菜,做好后急匆匆拿去给婆婆,剩下一地狼藉,妈妈只能自己收。

还有“像女儿一样的儿媳”这样的形容,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

剧中的表达一针见血!

以及通过公公对待婆婆的态度,和大哥对大嫂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哥是这部剧中理想化的存在。

而男主武具英不如他大哥有担当,也不像他爸爸那么老顽固,他更像是还没长大的孩子(不能指望他自己长大,只会被气死!

虽然围绕一家的各种不平等问题,但主线还是女主,给她抛出的难题是她忙着做好一个陌生的角色“儿媳”而失去了自己,不仅感觉身心俱疲,也对婚姻产生了质疑。

可是,观众一直期待的“进化和逆袭”没有出现,大家希望她像大嫂希望直接拒绝婆婆的各种要求,但是忽略了她的老公不如大哥懂事。

他可以在他妈妈送思粼围裙时说出这种话,基本是没救了。

在你是某个人的妻子、儿媳、母亲之前,你是你自己。

思粼的难题和她的性格有关,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尤其是婆婆。

不开心了也不知道如何说出来,跟老公说又没用。

渐渐在不知所措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剧中说松树生病了会结很多松子,暗示叫思粼要表达自己,不喜欢就说出来,该拒绝就拒绝。

即使道理想得很清楚,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思粼获得了去米兰家具设计展的邀请卡,却赶上公公70大寿提前办。

她又犹豫了······虽然和婆婆说了要去米兰,最后还是没去成。

开口拒绝已经是个突破了,婆婆还给她机票让她明年再去。

双方各退一步,看上去是个很符合实际情况的结局,也是结局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无论何时,表达自己的立场,然后依情况而定。

如果思粼真的去米兰,就是理想化的结局了。

现实中去米兰而缺席公公70大寿,回来后恐怕很难收场。

重要的是思粼知道了自己很重要,不再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背弃自己的情感。

虽然以后,还是会有各种妥协和辛苦,老公的反省也可能只是一时的空话······说到做不到,他的可信度存疑。

从下面这个构图可以看到,两人之间有个明显的分割线,老公还困在传统的框框里,对比思粼已经意识到问题而离开了,差距很大。

总之,这是一部会让人从头到尾气昏头的“日常恐婚教育片”,女主角演员朴河宣还有一部“日常恐育教育片”《产后调理院》。

也非常推荐!

一起服用,即可获得“恐婚恐育”套餐一份。

 5 ) 婚姻里的女性地位

一晚上就看完了,很窒息,本来还想嘲笑一下韩国女性地位低,仔细想想好像我们也没好多少。

印象中嫂子们都比较勤快,家庭聚餐的时候又做饭又洗碗收拾,都是女性在忙前忙后,男的就看着电视等吃饭,吃完饭还一直喝酒聊天,偶尔舅舅会掌勺做一些大菜,但大多都是舅妈嫂子做的。

吃完饭哥哥弟弟早就溜了,留下我和嫂子们洗碗拖地……默认家务就是女性的本分,有一个嫂子不太做家事,以带孩子为借口,长辈们就会在背后暗戳戳的说她懒没家教。

我作为女儿其实不用像嫂子们一样勤快的抢着去干活,可是爸爸老是教育我女孩子就是要这样,可是为什么没人使唤哥哥弟弟们去洗碗?

我愿意去洗碗也只是觉得舅妈嫂子做饭很辛苦了,我想帮忙分担,并不是觉得我是女性就该这样!

无语……结婚以后我也很幸运,遇到了啥事都包办的公公婆婆,几乎不用做家务,我妈也时常旁敲侧击的跟我婆婆说“我被惯坏了,啥也不会干,你们多多包涵吧!

”事实上我老公才是那个被父母宠的不像话的人,他连荷包蛋都不会煎!

炒菜放干辣椒也不知道要炒到糊才会出香味。

以至于生了孩子,我婆婆居然提出她来跟我睡帮我带孩子,让我老公好好休息,白天要上班很累的……只要我一使唤他:你闺女拉屎了,你闺女打嗝了,你闺女哭了……我婆婆就会第一个冲过来说让她来……当儿子真好,什么都不用学不用会,毕竟有妈有老婆,以后会有女儿或者儿媳,一辈子不缺保姆。

幸好我老公不是这样的人,已经被我调教的差不多了,不然早就过不下去了。

 6 ) 父权制+资本主义=东亚三国的低生育率

父权制+资本主义=东亚三国的低生育率长期生活在父权制中的女性会把压迫结构自我内化,这也就形成了媳妇熬成婆的恶性循环。

再生产劳动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家务劳动仿佛是专属于女性的享受。

如果说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在职场上受了委屈还可以把情绪带到家里发泄,那么母亲的愤怒和委屈都去了哪里?

这也就是退休了的中老年男性在家庭中地位不高的原因吧,他们失去了社会价值之后在家庭中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从上一代的“男主外女主内”到这一代的“双职工家庭”,当国家和社会在福利领域退场,个体需要承担养育的全部成本,只能依靠家庭(或者说婆婆和妈妈)作为最后的支撑,矛盾和冲突就被压缩在了婆媳之间,作为结构性原因的男性却悄然消失了。

女性共同体是多么难啊,婆婆和小姑压迫媳妇(嫂子),而自己换一个场景也是被压迫的人。

朋友们组成家庭后连聚起来吃饭都很难。

女性变成了私有家庭的所属物,广阔的公共空间就被男性占领了。

公公在儿媳妇面前奚落婆婆没有工作过,婆婆担心儿媳妇挣的多,儿子会抬不起头,公公说在韩国女性怎么可能挣的比男性多,更何况儿子在银行上班,这几个场景连起来看真是太有意思了,婆婆(象征着许许多多的女性)就是一个典型的被父权制荼毒而不自知的女性。

 7 ) 婚姻和爱情确实是两回事

男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不惜和家长对抗才是真正的一人前,做妈的不应该难过,应该高兴才是,大哥是条真汉子。

男主约会去见女主的时候心想我的女朋友很善良,一定不会像大嫂那样的时候真的恶心死我了,你是想要娶一个奴隶回家供你妈使唤么。

如果韩国的婚姻现状真是如此可怕,但凡家里经济条件好一些都不舍得女儿出嫁给人当牛做马吧。

收拾厨房那段简直太写实了,相信每对夫妻都经历过这样的对话,女人真的最反感男人说的我会做的,我会收拾的,女人想听到的是我现在,马上就干活。

婚前都是风花雪夜,婚后都是一地鸡毛啊。

以前的价值观是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现在怕是不一样了,所有以结婚生子为前提的恋爱才是耍流氓了。

妹妹妹夫吵架那段太真实了,台词和现实的一模一样啊,编剧是亲身经历或目睹了多少次夫妻吵架才能写出这样的场面哪。

电视剧的结局还是积极美好的,现实当中却是一半的夫妻都离异了,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独善其身,远离婚姻。

丈夫最后是下定了决心,反抗了自己的父母,虽然没有到撕破脸很坚决的程度,单说老实话会为了维护妻子和父母反目的丈夫现实当中应该不到10%,大多数男人宁可让妻子失望也不会愿意背负不孝子的罪名,所以让妻子乖乖闭嘴听话会是大多数男人的选择。

这个社会可怕的地方在于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给年轻男女灌输了,恋爱之后就要结婚,相爱就要结婚这样的想法。

虽然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听过无数遍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这两句话太抽象了,不真正经历一遍很难深有体会。

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爱情当中你可以做你自己,你只增加了一个身份,就是某某人的男/女朋友,婚姻就不同了,社会身份增加的同时,利益权利未必增加,但是责任义务一定是成倍增加的。

想摆脱父母,公婆的束缚,少受点恩惠就可以了。

作为妻子的义务责任,也许和丈夫协调好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男女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和认知差别真的太大了,有些分歧你也许可以求同存异,但当有了孩子之后,意见分歧就变得很难求同存异了,所以当你了解了婚姻的真相之后,挑选丈夫的标准一定会和结婚前完全不同。

但是你结婚前会想到教育理念不相同会造成那么多争吵和烦恼么,是绝对不可能想的那么久远的。

当然将来向往婚姻和孩子的女性一定会越来越少,这不是女人变自私了,而是女人变得更智慧和勇敢了。

大环境和社会才要付大部分的责任。

这是一部还没结婚的孩子看了可以提前了解婚姻真相,结了婚的看了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非常有启发性的电视剧,男孩女孩其实都应该看看,学习一下进入婚姻到底需要哪些心理准备。

 8 ) 你是台风天 冒烟的泡面

看了让人生气的前九集,最伤心是第十集,有女儿的罪人。

最绝望是第十一集,这样的爱情,换做是我,很难拒绝和放弃。

所以,第十二集,我觉得没有烂尾。

故事叫儿媳过渡期,但我感受到了爱情。

旺福的【等待雨散】里有这样的歌词:人生就像一场梦,你是我最美好的梦,你是台风天,冒烟的泡面,你是我最爱的人。

我看不懂你是台风天这个形容,十一集,丈夫和妻子在济州岛谈话,我忽然明白了。

我的福建室友曾说过上学时最喜欢台风天,因为多数时候,只是窝在家的一个大雨天。

女主对于男主来说,也是这样带来思想颠覆的危险又安全的,让人期待的台风天吧。

理所应当的事不是理所应当的,被剥夺了情感成长的男人们和进退两难的女人们都要学习。

女主不是大嫂,男主不是哥哥,一个说不出拒绝,一个共情速度慢,但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也是相爱结婚憧憬美好未来的职场人,看在男主新婚不太久就开了智,对岳母用心,且女主妈妈的家庭观影响女主,我还是看好这一对的。

女主和大嫂(包括叔公公儿媳)看似处理事情方式不同,却都把夫妻观念冲突摆在第一位,所以结果都是好的,大家都是聪明的人。

最后一集的生日宴,女主表达也选择了,展览会很重要,70寿宴也是家庭重要的回忆,她这样选择就不是舍弃。

这么拼的她,事业不会差的。

最后,每一次出于爱的情感劳动都是接受方欠下的债。

对上一辈人,爱,不强求理解。

对爱人,理解比爱更珍贵,退到边界之外的才是不想避开的家人。

台风天和爱人在家吃泡面,或者喝杯咖啡吧,毕竟有人会为这个想结婚。

(没有说台风好的意思)

 9 ) 每个东亚女性在婚姻中面临的困境子集

家务婚前写好保证书,男人只会讲好听的话,无法确认婚后能保持心意ep8里讽刺赚钱时男女平等做家务时女性做太到位了,以及这集最后女主老公不再敷衍哄着女主而是连哄都懒得哄直接留女主在家自己去妈妈家吃饭的态度太真实了,看的好压抑ep9男主发现自己亲妹妹也不想去婆家才能带入自己老婆这里编剧写的很不错ep11只有恋爱是甜的,婚后男人的承诺会抛诸脑后最后一集男主在女主生气离开独自旅游散心后看到冰箱上贴的曾经的家务均摊保证书反省自己一条都没有做到(优点是会反省,缺点是健忘:/)向父母提出今年过节在自家过了,明年过节先去岳母家第二天再来自己家依旧被父母所不理解,其父亲:过节家里连个儿媳都没有怎么行?!

(看得我拳头硬了),因为是夫妻,节日要公平地分一半,其母亲“那工资也分一半,家也分一半,不能谦让一些吗?

”男主:但每次都是她谦让啊!

其母:啥?

她这么说的吗?

总是她在谦让所以委屈吗?

其父怒:你们怎么一个个都都这样!

(结合男主妹妹被丈夫扇耳光离婚)母亲此处的吵架的收尾非常细微写实,说既然你们这样想,那我和你爸商量,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就别无所求了。

好话都让你说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儿子内疚的心瞬间又复燃,这种情绪勒索话术变相逼儿子回家一起过节。

男主妹妹感叹妈妈这辈子只活成母亲,妻子,儿媳,在成为这些之前,应该首先成为自己。

为什么不想要不立刻说,碍于情理禁锢自己,因为有教养?

(顶嘴可能会被说没家教)为了给足老公面子,爱自己老公不想让他难堪?

最坏的结局是当下说了(向大嫂学习)就开吵,而不说,做完后再抱怨其实并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所以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但总有爆发的一天。

结尾男主反思后去找女主回家,然而大部分真实的家庭生活能等到对方反思么?

不乏如男主父亲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发出我到底做错什么了的抱怨?

是什么都不做还长了嘴啊西八!

相爱容易相守难诚不我欺。

结局女主虽然第一次嘴上因要去米兰看家具博览会拒绝了被婆婆要求参加公公70大寿的要求,但行动上还是没有去,拿着婆婆给的机票补偿金默默告诉自己下次一定拒绝到底,属实讽刺。

 10 ) 《儿媳记》观影感

女孩都要看一看,真的女生要聪明一点,狠一点,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完全交付信任给任何人,因为你也不知道你即将面临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影片中大嫂就有自己的原则,坚定且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像二嫂一样真的以为妥协,痛苦的是自己,还会让自己积攒了很多怨气。

虽然可怜二嫂,但同样觉得她活该。

生活里没人负责拯救你,能救你自己的只有自己。

每一个如此的婆婆都是被公公看不起且自己曾经的婆婆折磨出来的,再去这么对待下一任儿媳,所以男生的原生家庭真的蛮重要的,毕竟像大哥这样还愿意自己看孩子、维护妻子的人不多。

二哥虽然也会维护妻子,但明显因为二嫂反应不大,二哥也容易妥协,甚至有和父亲有一样的不以为然,觉得“也没做什么饭呀”,这发展到后期就是觉得你带娃也没什么不对。

所以女生如果自己不聪明、不心狠一点,你只会找到老二这样的怨种,毕竟相似的人才会结为夫妻。

《儿媳记》短评

真的是 绕来绕去又绕回去 很多问题我们也都在面对 这些问题也真的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去解决 一个人 一对夫妻 一个家庭 根本无法改变 这就是所谓“传统” 独善其身可没那么容易

6分钟前
  • WilliAmmmmm
  • 力荐

好看的,感觉是82金智英的系列剧,女主是普遍的儿媳,虽然心里不开心但还是随着大流。还是大嫂过得明白,主要也是老公给力呀,第二集大哥和父母谈话那边,有点感动,我和我老婆结婚了,我爱她,我们就是一家人,我必须先照顾好自己的老婆,因为我是这家的家长~此处应该有掌声

11分钟前
  • rhea丶小鱼
  • 力荐

很无语!把女性刻画的极其卑微,最后还自我感动

16分钟前
  • miobin
  • 很差

有点意思

18分钟前
  • 余皮西龙
  • 还行

很多场景都引起了我的共鸣,社会的普遍观念、原生家庭的教养对人的成长都是如此深刻。只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失望

21分钟前
  • a.n
  • 推荐

从那堆男人口中说出来的男女平等可真是讽刺

24分钟前
  • yukicheung
  • 力荐

儿媳期更准确吧,也不知道未婚的我看完《最完美的离婚》又看这个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未知生活的好奇?

27分钟前
  • 白水
  • 还行

大儿媳真的很厉害,婚前定好约定,婚后说不一个人准备祭祀就不准备,态度坚定,所以婆家也不要求她。不过大儿子也很护自己媳妇,这里面最正常的男人。非常喜欢这一对。

28分钟前
  • 喵豆豆
  • 还行

挺现实的,不管怎样女性一定要追求自我,要懂得爱自己,也别难为自己。

33分钟前
  • 一林
  • 推荐

有些情节好像在82年的金智英里看过

34分钟前
  • 橙子是手中月
  • 还行

不会长期持续的事情 不要开始 会迷失自我也不会真的改变自我

35分钟前
  • 一百万海豹
  • 还行

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结局略烂尾

38分钟前
  • Love-光影清浅
  • 还行

一口气看完,真的心累啊,谁要结婚啊

39分钟前
  • 不吃贝贝
  • 推荐

为啥影视剧一拍婆媳关系一定要大洒狗血撕得一地鸡毛呢!这才是大部分真实的婆媳关系吧,作为陌生人融入一个家庭的孤独,观念的冲突,传统观念默认女性承担所有家务,其实婚姻里最大的伤害不一定是电视剧里常见的那些狗血桥段,真实生活里这样细碎的折磨才是鞋里的碎石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2分钟前
  • 我上面有人ì_í
  • 力荐

结尾实在~唉,如果只有前十集想给4星,现在一星半都感觉多了

46分钟前
  • 努力变靠谱
  • 较差

好无语,虎头蛇尾,结局好仓促。

47分钟前
  • 小幺姬
  • 还行

看了四集真的太窒息了。女主这个发型也太灾难了,老公什么玩意真的让人生气。大嫂真的太帅了,大哥也拎得清。哪有什么儿媳适应期,又没有血缘关系,能好好来往不闹事就不错了。

52分钟前
  • GLP-800
  • 推荐

这种好男人只有小说里才会有吧!

55分钟前
  • 豆友7309732834
  • 较差

超好的策划,真实的女性困境,虽然结尾有点莫名其妙扣一星~ 男主太像张新成了吧!

59分钟前
  • 拉赫玛尼诺妇
  • 推荐

女婿是客人,儿媳永远都是别人

1小时前
  • 大妍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