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豪斯
Indian Horse,印第安马
导演:斯蒂芬·S·坎帕内利
主演:斯莱登·佩提尔,福勒斯特·古德勒克,阿居阿瓦克·卡帕绪西特,米希尔·赫伊斯曼,马丁·唐文,迈克尔·墨菲,埃德纳·马尼托沃比,梅勒妮·迈克拉伦,约翰尼·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十九世纪,加拿大政府把印第安土著的儿童强制抓进改造学校,接受白人教育。来自印第安马家族的男孩迷恋冰球并表现出众,在加入职业球队后却受到歧视,直到回归故乡后他才重新振作起来。影片力图把原著小说承载的厚重感传达给观众,对白人和土著的冲突刻画生动。详细 >
“政治正确”
电影讲的是哪怕现在看来温柔又平和的加拿大人历史上也是作恶多端的。通过十年的自我疗伤,Saul回到他曾经在湖边的印第安式的家,寻找自我,鼓励自我,他才走出来。Saul的未来也只能在印第安族裔聚居区,不可能被白人社会接纳。这就是现实。北美白人的历史是一部杀戮史,无论他们现在怎样“正视历史”,甚至拍电影反思,也无法抹去印第安人的血泪了。更何况,在我看来,惺惺作态大过于诚恳悔过。
商业价值的认同和文化种族的认同,就像加拿大北部旖旎的风光,日复一日,一年四季,交替但从未被遗忘。
加拿大的种族主义
加拿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印第安人的悲惨血泪史。修女做起恶来,也是心狠手辣。
一定程度的反映出对于印第安人的压迫,什么政治正确,这就是这个年代必须所作出的历史总结。 相反,Heritage Minutes里把Residential School的负面和残忍掩盖了许多,完全是为了巩固加拿大Nationalism.
以前从没关注过加拿大白人对原住民的种族灭绝行径,今年在一个播客平台,一个主持人都是海外华人的一个栏目中其中一期讲了些关于加拿大白人对原住民的迫害,并且直到现在2023年,加拿大政府看似的“反思”行为,实则仍然在进行软性迫害~人类一直在毁灭自己的路上前行!
最后一节课看的影片,只能说十分能够共情……故事写得很好,可以说是太温柔了
挺喜欢印第安传统文化的。《与狼共舞》、《荒野猎人》都有非常让人神往的印第安人文化的描述,《最后的莫希干人》里的音乐太赞了。这部电影展示的是,加拿大印第安人小孩被强制送到基督教寄宿学校后的遭遇,被强制同化和虐待,后来因冰球而起,但没能走到巅峰,又经历了蹉跎的故事。最后来了个神转折,把电影里唯一有光辉形象的白人神父给颠覆了。希望看到更多地印第安电影,也希望国内有更多少数民族的好电影出来。
无法述说的创伤
普普通通的电影。
历史课上因为学习residential school老师专门推荐的电影,一定要看到最后(轻微剧透?)...因为或许你会对前半段的那些温暖片段有所改观....
难受….
充满原始力量的美,白人宗教教育的残酷,历史厚重感+印第安人粗犷的异域感+对residential school的控诉和反思,这部片子很值得看。虽然临近结尾的节奏诡异,天才运动员怎么在见了过去的神父后突然沉沦成那个样子以及回到家乡怎么就救赎了拍得虎头蛇尾。总体瑕不掩瑜。
电影情节最后教父形象的反转真的令人唏嘘。改造学校里竟然无一人可靠。而种族文化的歧视导致的主人公的堕落令人心酸。
“It’s yet another film about Indigenous people by non-Indigenous people for non-Indigenous people. It was made for settler audiences to have this emotional catharsis and walk away and feel like they did something.” — Elle-Máijá Tailfeathers
印第安人在加拿大的黑暗历史,题材很深刻,但是人物和情节不够饱满,不像是电影,更像是在读小说。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为什么Saul对带领他进入冰球世界的神父一点都不亲近的原因,整部片子很压抑,白人的社会处处都不能接纳印第安人。
北影节打卡,加拿大政府对待原住民一段不光彩的历史,现在几乎每个加拿大的博物馆都有一部分原住民文化相关的内容,也有当年对白人寄宿学校的反思。题材很重要,但我仍然觉得人物刻画地不够丰满。I feel like the character development of white Canadians in the movie are kind of one dimensional
气
#SIFF21# 选这个片子完全是因为它曾获加拿大大众奖。很容易讲故事的题材。又是关于少数VS多数,传统VS现代。冲突稍微有点欠缺。结局温暖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