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春逝

봄날은 간다,One Fine Spring Day,春の日は過ぎゆく

主演:李英爱,刘智泰,李文植,朴仁焕,白钟学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日本,中国香港语言:韩语年份:2001

《春逝》剧照

春逝 剧照 NO.1春逝 剧照 NO.2春逝 剧照 NO.3春逝 剧照 NO.4春逝 剧照 NO.5春逝 剧照 NO.6春逝 剧照 NO.13春逝 剧照 NO.14春逝 剧照 NO.15春逝 剧照 NO.16春逝 剧照 NO.17春逝 剧照 NO.18春逝 剧照 NO.19春逝 剧照 NO.20

《春逝》剧情介绍

春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录音师李尚优(刘智泰饰)的妈妈早年去世,跟他相依为命的只有爸爸和患上了老人疑呆的奶奶。一个冬天,尚优认识了刚刚离婚的电台DJ韩恩素(李英爱饰)。 恩素到来的目的是为自己的节目收录一些效果声音,他们到了一个竹林,用录音工具录下了风吹起竹叶的声音,到一间寺庙录取风铃的声音。他们走遍郊区,四处记录大自然的声音。 两人感情发展迅速,春去夏至,李尚优和韩恩素跑到海边捕捉浪潮声。年轻的尚优仍然爱得炽热,但恩素的激情却开始冷淡下来。曾经历婚姻失败的她,始终不相信爱情会永恒不变,未能忘记离婚所带来的伤痛。而他一直想不通,爱情怎么会无声无息地溜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史酷比与蝙蝠侠:英勇无畏再一次爱上你饥渴命运/冠位指定神圣圆桌领域卡美洛后篇心疼女人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刁蛮俏厨娘如果我是男生傀儡门之惊天魔局分离我和我的儿女们团团转〜谁和我恋爱了?〜我才是宝贝铁在烧泡妞大行动神探驾到神的测验最后的子弹当天真遇见爱情有你的小镇OAD1驱忘使者上位记(下)勇闯天下完美杀手之家花店的秘密:妈妈的谜字狙击生死线失控天主之岛小行星大末日太阳之女逃离疯人院

《春逝》长篇影评

 1 ) 春天曾有爱情经过

“爱情就像一场感冒,每个人都会在特定时刻偶然感冒,然后又都会慢慢痊愈。

可是第二次呢?

他们仍不能幸免地感冒了。

”导演许秦豪面对记者提问时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叙述,这是关于他那部作品——《春逝》——的。

其实,知道许秦豪这么一位韩国导演,更早是通过他的另一部电影《八月照相馆》(又译《八月圣诞节》)。

《八月照相馆》是一部关于夏天发生的事情,而《春逝》则是有关于春天里的故事,只是导演很固执地给了他的先后两部作品以秋冬般的凄凉收尾,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夏天的热情奔放在电影中显得过于恬淡而不免使观众产生苍凉的同情感。

镜头语言•生活《春逝》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它过于安静的长镜头:一同采集声音的男女,青蛙的叫声,雨滴淅沥嘀嗒的声音,大海浪潮的声音,他们的低声哼唱,篝火静静燃烧的声音,雪夜的声音,以及DVD封面的那场戏——在竹林里听沙沙的竹子声,……录音师通过录音尝试捕捉来去无踪的爱情,这大概与《八月照相馆》的摄影师用影像保存生命即将终结前的美好时光手法一样。

在镜头下,我们看到的是风光如画的韩国江原的景色,导演将两个爱情开始的地方选定在如此美妙的地方,以捕捉大自然最美丽的光影和最能表达剧中人物的曼妙情感气氛。

在亚洲影史上,能够代表极尽平和的东方风格的,最著名的恐怕要数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了。

比如他的电影《早安》,讲述日本一个很普通的社区里几个平凡家庭的生活故事。

没有好莱坞式的跌宕情节,亦找不到激烈的情感冲突,故事发生的过程都是极富含义的、舒缓的表现出来,人与人真诚相待,见面嘘寒问暖,互道“早安”。

在小津的电影里摄影机好像永远都在人的腰部以下,而且最令人惊诧的是基本找不到运动镜头,他喜欢摄影机永远以一个仰角来观察他所拍摄的人物,当然是竟可能的微微上仰。

在《春逝》里,我们同样能够找到这些源自亚洲的文化内涵,那种温和的意味。

《春逝》的映像风格,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小津为代表的东方风格,就如台湾的侯孝贤一样,这种映像风格其实在内在意义上正契合了东方文化的重传统、重生活的心理状态。

所以当有人因为《春逝》表面的故事情节薄弱而对导演提问时,他纠正说,他注重的只是偏重韩国人的日常生活,实际上,他最关注的元素是演员自然心意的流露。

许秦豪的故事永远只符合大纲,而且仅仅是符合大纲,而在剧情细节上则经常是在拍摄过程中变化的。

比如《春逝》最后一场戏,男主角站在田野里的那场就是导演灵感地加上去的一场戏。

男主角第一次来到她的公寓里,他为她煮方便面吃。

后来,当他们的爱如同春天一样一起消失不见的时候,男主角的初恋小男生情结在这里竟然质问她:“恩素,你说,我就是你的方便面吗?

”观众可以很轻松地看清影片故事的来龙去脉,一对年轻男女的由偶然相爱到自然而然的分手。

导演许秦豪很聪明地学习了他的同行前辈们的经验,他的电影所需要的显然不是好莱坞大片的一波三折,他所需要的,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对于一段和这个春天的流逝同在的看似静静流淌的旅程。

当春天在花谢雨歇中慢慢不见了的时候,当男女主角的关于录音的旅程结束的时候,爱情也就自然而然地终结了。

自然而然。

在这里我没有用“故事”这个字眼,强调了影片的生活化。

因为影片本身都是取材于生活极其平常的一面。

比如影片以奶奶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第一段,导演对自己的这一构思兴味盎然地说,“人老了,往往就会返老还童,表现出纯真的更接近自然的一面。

”还有比如手划伤那场戏,男主角叫女主角把手举国头顶,轻轻晃动就可以快些止血,非常生活化的细节,因为这些本来就是我们的祖父辈们也会和我们娓娓道来的小常识。

坦然离开•爱情《春逝》是一部有关爱情的电影,确切的说是有关流逝的爱情。

“凡是美好的,肯定不会长久。

爱情也是这样,两个人的感情开始一定很浓烈,慢慢就随着时间而变化。

”导演在这里并没说明这个“变化”究竟是逝去,还是成为我们通常理解的爱情化作亲情的永恒,而《春逝》是爱情的一个负解——如果结婚是正解的话。

男主角在与恩素的恋爱中让人觉得无微不至,却又极为被动——从开始恋爱到恩素几次离开他。

关于爱情,这当然是个偶然,也不能说导演在《春逝》里有点无耻地延续了《八月照相馆》的情调,爱情有偶然,那为何一定过去就一定比现在幸福呢?

这是一个观众理解欣赏的误区,我们通常理解的有关导演的风格,可能只是导演对真实作了某种恰到好处的妥协,仅此而已。

而在这部电影里,说白了,还是因为对爱情已经失去信心的恩素导致的必然,虽然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偏袒男主角。

二人在竹林里,男主角将耳机小心翼翼地给她戴上,所有的观众都会因为这样一个温馨的开始而对他们的爱情充满期待。

那么,在恩素貌似毫无理由地离开他的时候,男主角走到她公寓下面,突兀地用钥匙将她的汽车刮花呢?

与其说男主角幼稚,倒不如说他依然决定了对自己残酷一点,疯狂一点,这也是对他们爱情结束的无可奈何之举。

所以他竟然也坦然地,离开了她。

在这一段,我想首先就男主角的职业叉开一下话题。

最近因为《不能说的秘密》而人气正旺的桂纶镁有一部《最遥远的距离》和广大影迷见面,如果有人让我推荐去看桂纶镁的电影,我依然会推荐拿不令我爱不释手的《蓝色大门》(或称《蓝色夏恋》),总的说来《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部会让因为《不能说的秘密》而喜欢上桂纶镁的影迷一点失望,但是如果看过《蓝色大门》的人倒是会有另一种感觉——桂纶镁的成熟。

《最遥远的距离》的男主角,同样是一个录音师,失业了的录音师。

而他与女主角的认识,只是因为那些貌似寄错了地址的录音带。

而在这部电影里,录音师更多的被导演解构成了一种符号意义上的人物,女主角也是,那个奇怪的心理医生也是,三个人物,四个故事,只有一个故事属于他们三个人。

防风林的声音,海潮的声音,和土著(台湾地区的高山族)一起篝火舞会的声音,女主角成了处在追寻男主角踪迹的人物。

和《春逝》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与导演强化了人物的象征意味,还有那个属于泰戈尔的极度诗意的影片名,当然个人觉得这样安排也极为危险。

其实想到在这个季节重看《春逝》,也是因为《最遥远的距离》的出现,事实上看过两部片子的人都回不约而同地把这两部电影联想到一起,或者的确有后者摹仿前者的可能。

许秦豪认为他的电影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单线,而是复线的。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总是会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明明是关于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怎么会让人由衷觉得电影传达的不仅仅是爱情呢?

电影里一次次呈现了李尚优的家庭,他的父亲,他的祖母,还有他的朋友。

每当电影叙述至此,影迷们会因为爱情而天然的看淡导演的用意,这里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而不是狭隘幼稚甚或激烈的情感。

对于我们中每一个真诚相爱的人而言,需要以爱待之的不仅仅是心仪的那个“你”,更是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你们”。

简单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充满对周遭世界的真诚的爱——这才是导演希望电影给予人的另外一个启示,除了爱情易逝以外。

“如果我喝醉了,还会以为她,还在等我。

”“如果我想象她变成老太婆,变老变丑,那会让我更可怜她,因此而更想念她……”也许男主角的这些话给人太过矫揉造作抑或幼稚可怜的意味,很明显,导演在处理男人对待爱的失去的时候摒弃了那种故作艺术式的大男子主义。

既然《春逝》是一部关于男性成长的电影,演员本身也从角色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刘智太在开拍的时候还是个大男孩,而等到几个月后影片杀青时已经非常具有男子风范了。

《春逝》里的爱情,貌似是韩恩素爱情受挫后急于疗伤的替代品,但导演更想强调这是另一个男人的初恋,所以影片才显得难能可贵的允许尚优幼稚。

所幸的是,放不开的人也终于放开了,假如说爱情是一场游戏,认真地的人一定是玩不起的。

剧中祖母给男主角的影响巨大,因为她一直在等待那个已经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丈夫,等最后祖母撑着伞出去以后,男主角释然地拒绝了女人的又一次邀请,他默默递上一盆可爱的绿色植物。

没有我们无法释怀的事情,只要坦然,哪怕只是一出戏,一个偶然的相遇。

春天曾有爱情经过,这便足够了。

 2 ) 好的开始

“一段感情的结束,有时就像春天的逝去。

你所能做的只是静静的看着它,而无法作出任何改变。

”其实往往根本不需要改变。

回忆这个电影我首先的感觉是愉快的。

一般而言,一段恋情被结束总是阴郁的。

因为发生的时候似乎看见了一朵花开,花开无意,但这个无意足以使同时发现的人渲染出整整一个春天。

当春乃发生的不是爱情,而是对各种天籁的捕捉,而正是男主角对捕捉的专注,女孩子认为也许可以试一次,也许在他的身上可以开出一整个春天。

当然,结局不出意外,女孩飘然远走,她并没有抛弃什么,因为其实从未给予。

然后男主角是悲伤吗?

我在很长的时期里都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看着他重新采集着那些声音,那些声音意味着什么呢?

是一段工作的素材又或是打发注意力的一个方法?

前者是把自己丢会浑噩的日常生活习惯,后者则是试图告诉自己有多大的改变,而两者都是 我曾拥有她,她已经离去,她和我,……然后,其实突然我觉得男主角该会忘记为什么重新举起采集的设备,为什么重新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这个陌生来自自己没有去看过,没有去听过的浮世流年。

男主角没有解脱,他无需解脱;他没有豁然开朗,因为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可以淤塞的地方,他的根蔓延在自己的土地里,他将曾经和他那么接近的世界,,那么陌生的世界突然联系在了一起:没有她的世界,还是世界。

两个相爱的人如果都是需要爱,这个爱就很危险,因为需要爱不一定爱的只能是对方。

而一旦这一点被意识到,多少缠绵,多少芬芳,只能逝去而甚至没有痕迹。

只有静静地找到那个真的属于自己的世界,知道对方为何会进入这个世界,这个爱失去得到才会是别样的景色。

这便是我说的没有忧伤只有愉快的意思:其实一个人能够找到没有她便快乐的世界,是个好的开始。

写出这个意思,关于这个电影的回忆也便终结了。

 3 ) 一段柔情

奶奶躺在沙发上把电视调到电影频道,一部电影刚刚开始。

那时我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对电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我很认真地看了那部电影。

无事的下午,寂寥的幼小的我,蜷在大沙发里咬着一个苹果,默不作声地看完了那么一部淡淡的文艺片,然后我忘记了电影讲了什么故事,忘记了男女主角,只记得一帧画面。

安静温柔的男子在一片青葱的竹林中静静等待一阵让他满意的风,他要录下风吹过竹林时沙沙的声响。

那时短暂的一个镜头是仰拍竹林在风中摇动的样子,我只记得这样的一个画面。

所以她会在影片末尾挽住尚优的手臂,她不是死皮赖脸想跟他复合,只是想给自己一个肯定。

而尚优怕了,面对旧情人的热情,他倒吸一口凉气,大抵是暗暗回溯起那段失恋后如堕地狱的阵痛期,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再负荷一次,于是掸掉了那只手。

相爱是因为疯了狂了,而分手是因为怕了倦了,世上千万段恋情,多半都陷入这样的旋涡。

许秦豪没有给爱情化浓妆,而是还原它的本来面目,时而甜蜜,时而苦涩,相守与寂灭摆在同一道光线里,于是细水长流,流到干涸为止。

你很难辨别他们的爱情是由何时结束的,哪一章哪一节算是CUT了?

是她把他的行李打包放在门口时他一气之下走掉那里?

他们最后一次做爱后她折转身幽幽地说:“我们分手吧。

”那里?

还是他怒气冲冲地刮花她的车子那里?

你无从分辨缘起缘灭的精确界限,只能去触摸,去缅怀,心痛在哪里治愈,恋情就在哪里告终。

此后所有的记忆,就真地只是记忆,风穿过竹林的沙沙声,潺潺溪流中她轻哼的曲调,风雪夜寺庙屋顶传来细碎而美妙的铃音……往后的人生里,还会采摘到更多更美好的旋律,所以真地要放下,往前看,将自己埋在手心里还撰得牢的那部份欢喜里。

春逝,情逝,无非一个过程,且是早晚都要来的。

 4 ) 爱情像声音一样稍纵即逝

录音师李尚优和电台DJ韩恩素在冬天走遍郊区,四处记录大自然的声音。

两人感情发展迅速,春去夏至,李尚优和韩恩素跑到海边捕捉浪潮声。

李尚优仍然爱得炽热,韩恩素的激情却开始冷下来。

曾经历失败婚姻的韩恩素,始终相信爱情像声音一样,稍纵即逝。

李尚优一直想不通,爱情怎么会无声无息地溜走?

李尚优开始羡慕患了老人痴呆症的祖母,她只会记得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光;他害怕像父亲一样,永远不能忘记年轻的亡妻…… 《阿里郎》纵有荆棘难留朝阳青春流逝渐见白发西山夕阳难免日没远道情人难免道别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哎追着情人上阿里郎岭尽我的生命热烈爱你尽我的纯真相信又相信

 5 ) 男人的心灵拐角,是一种的隐隐的痛

《春逝》让我记住了一个韩国人名——许秦豪。

这厮是我记住的第一个韩国人。

一个雨天,我躲在那间小平房里,用最破烂的电脑,把这样一个满是细节慢慢吞吞的故事看了不止一遍。

开始,尚优陪着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坐在火车站里相思,一老一少看似那么不同,阳光暖暖的洒向月台,他们目光又都那么安详。

但我怀疑他们会有宿命般相似的爱情悲剧。

果不其然……骄傲的韩恩素居然也会在爱与现实之间转身,这是我所想到的,但我没想到的是,高高大大的李尚优竟能像孩子一样毫无顾忌的醉酒,破坏,厌世和哭泣。

当韩恩素的手指划伤,手臂下意识的再次举过头顶时,她愣住了,没想到那个木纳的影子竟然那么顽强,被她遗弃的爱却变成了她的下意识。

那一刹那再冷血的女人,也会痛彻心扉。

命运绝不会让恩素再得逞,当她举着精致的盆栽再次向那个傻小子讨好时,她被礼貌的拒绝了。

生活教会了尚优克制和坚强。

他告诉恩素奶奶已不在,语言动作神态出奇的淡定,旋即转身昂首离开。

他背对恩素,面对镜头,我方看到他内心的挣扎,但留给恩素的却是挺拔的背影,和坚定的步伐。

景深处的恩素欲言又止……不知此时躲在监视器背后的许秦豪什么心情,我发誓,我忘不掉这名字,因为这哥们够狠,他用一种稀松平淡的口气,道出了男人们最羞于吐露的过往缠绵,他像一个医术精湛的外科大夫,用手术刀划出最美的弧线目的直指男人最柔软的组织……我承认,影片结束那一刻,我的心确被划伤,鲜血殷红……

 6 ) 得与失只在刹那!

整部片子给人感觉很淡,但却淡得很有味道,会让人觉得跟自己的爱情很近,至少我是,呵呵……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的两次分手,一次是她说分手,他言语了几句,无奈地伸出手来……第二次是他把花盆还给她,她只说了“再见”,然后伸出手来就像当初他伸出手来告别一样,她走了几岁,侧过身来看他,似乎有所期待,而他还站在原地很矛盾似的,脸却侧着她,最后带点痛苦似的伸出手来——居然——挥了一挥……爱情就这样走了。

我想说的,如果当然不是伸出手来一挥,而是大声说出那三个字会是怎样?

真的不爱了吗?

还是不确定她(他)的爱,哦,说不清楚,也许爱与不爱只在刹那……

 7 ) 春逝

这部片子最让我欣慰的是,它既不是圆满的结局,也不是悲剧式的结局,而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是啊,这才更像现实的生活嘛,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没有那么至死不渝,也曾爱过也曾痛过,有过美好的时光,也有过买醉的没落,简单清新。

而时光是抹平一切伤口的良药,以至于数年后的相遇,男女主角都能够微微一笑,看云淡风轻。

多扯一句,其实如果女主不这么多变不这么拉拉扯扯,也许他们之间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吧,也许就是这种“今天一脸怒容闹分手,明天又欢欢喜喜秀恩爱”的过山车式的感情,在男主的心中留下一道伤,越来越深刻的一道伤,以至于最终走向分道扬镳吧。

 8 ) 那是因为初恋

看完后对导演佩服的五体投地,角色的安排,人物情感的微妙转变,都是极其的好。

这片让我猜想是不是根据导演自身的经历来改编的,因为如不是亲身体验过,里面的细节可能就不会这么的真切。

影片始于冬终于春 ,上半场让我怀念自己恋爱过程,下半场让我思考我的以后。

影片中间,男主问了句:“爱情为什么走的那么快?

”其实我想说,女主可能对你的未必是爱。

一个刚离异,生活紊乱,没人心疼的女人,可能需要的是一段新的恋情来走出伤痛,只是你恰到好处的出现了,没想到的是你爱的太过于单纯,以致想把这恋爱转化成婚姻。

男主:男主的单纯和傻,总是让我觉得恋爱是这般美好,以致我在写这的时候,都要找段让我有恋爱的感觉的歌曲来衬托着写。

从第一次接到女主电话同去录音,就高兴的捂着被子偷笑。

熬着夜给女主捕捉这难得寺庙下雪的声音,到被邀请到去女主家,竟然让一个女生睡在了地板上。

这些不经让我在笑着他的不懂人心。

到后来和女主恋爱,总是煲着电话粥,一遍遍的问着,你想我吗?

想我吗?

半夜喝醉了,也是幸福的赶着去见女主。

这些也不经让我想起了我曾恋爱做的事。

可是美好的东西总是流逝的很快。

他无法理解女主为什么离开他?

所以才会说出每个人恋爱要走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我可以做的更好。

”他不明白爱情里没有你做的更好就能挽留住一个女人的心。

就像他不明白奶奶的爱情史一样,不明白已经痴呆的奶奶为什么只记得曾出过轨的爷爷,或者是还那么深爱。

或许人终究是要一段成长的爱恋,于是,爱情从自然的声音开始,也自然的声音中结束。

女主:影片从一开始就交代了性格以及人物的背景。

原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是不大可能爱上这么单纯的男生。

自始至终她对于他俩感情的体悟就是:“和你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她只是在贪恋男生的好,她很理性,理性到需要的时候就哄哄他,不需要的时候就是冷漠的相对。

或者换个“自私及自大”可能更合适。

她侍着男主对他的爱,刚想分手的时候,觉得寂寞就哄哄男主,于是哄回来了。

最后,她又想以同样地方式,感觉让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又想和以前一样哄哄男主回到以前,只是他没发现男主已经成长了,已经不受他的控制了。

影片中两个男人的安排甚是巧妙。

用同样的人,同样地经历,来表明两个男人的天壤之别同样是灭火器的对话,一个沉默的不知道接下文,另一个则一语中的的说:“我知道让你怎样更开心。

”同样是开车加速的戏,一个说“小心点,小心点”一个则是满足女主飙车的心,让她享受刺激。

女主的理性告诉自己,我想选择的是后者,成熟知趣且和自己是一个世界的男人。

我一直好奇导演为什么安排女主在听自己广播的时候带着墨镜,当时是想因为觉得听到自己曾经声音有点羞愧?

知道这个男人的出现我才更明白一点墨镜的含义。

 9 ) 如果春天要逝去

翻日历的时候,发现今天就是立夏了,也就是说,从今天起,春天就彻底的过去。

翻一翻手边的唐诗宋词,发现很多的惆怅都是在感叹春天的逝去,我暗自想原本四季交替,春去秋来,都是岁岁年年注定要发生的,为什么独独对于春天要如此依依挽留?

是否春天就犹如青春,犹如初恋,代表着生命中所有最难忘的初始,那是生命里最初的暖意,最纯粹的感动,最无邪的信仰。

时光不断地从指尖流走,在一次次的失去之后,也许已经不会再为谁的离去难过,不再对谁刻骨铭心的怀念。

当散落在风中的已蒸发,喧哗的都已沙哑,但那第一次的心动与心痛,却深深被映在灵魂的底板上,无法褪色。

那是哪一年的春天,他和她相恋,是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交错。

在他们最相爱的日子,常常两个人开着车到郊外,听着春天在天地间自由舞动的声音,听着春风掠过竹林的声音,听春水流淌的声音,听春花绽放的声音,那一切是如此地和谐优美,让人不忍心去打扰去触碰——那么年轻的面孔,那么浪漫的天与地,那么自然而然的拥抱在一起,如同那个春天,暖风醺人,芳草依依,让人情不自禁的就想要沉溺,而所有美好未来幸福明天的可能性,都正在悄然萌芽。

最喜欢的一幕是他们在郊外录音,恩素在远处站着,轻轻的哼着一段旋律,他悄悄调转麦克风,捕捉着风声里那隐约的吟唱,那一刻,万籁俱寂,天地里只有她的笑容她的歌声,那是不是就是尚优眼中的春天?

是否这世间越美丽的风景,就注定走得越快?

唇边的笑容还未淡去,热泪就已经盈眶;热吻未凉,叹息已起;指尖还残留着她身体的温度,告别的声音已经响起在耳边。

随着时间的过去,距离开始悄悄产生,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的,恩素就提出了分手。

尚优不懂,也不能接受,他说,恩素,你是不是把我当作你的即食面?

他一次次的打电话,在她房间痛哭,在她楼下苦守,只是想要一个结果或是一个解释,他还期待着她可以回头。

他真是个可爱的傻孩子,因为有哪一个春天不会逝去呢?

这样纯粹而羞涩的爱情,这样热烈而颤抖的表白,终究是抵不过现实的距离与人性的脆弱,两个人的世界或许可以有瞬间的交错,灵犀相同的惊喜,而他们面前的路,却越走就越不同。

春天是注定要走的,那甜美与温馨终究只是一季。

纵然情深似墨,可时间如水,明亮的稀释了爱情。

我一直在想着,为什么恩素会如此绝情。

后来隐隐觉得,也许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季节吧?

尚优的青涩与纯真属于春天,而恩素其实是处在热烈而残酷的夏天的。

她或许会偶尔回头,贪恋春的甜美与温柔,但更多的,也许还是渴望属于夏天的热情如火和秋天的果实累累,她有过失败的婚姻,自然对爱情有着更多的顾虑与犹疑,她不是成心欺骗或者玩弄,不是在游戏人间,只是她比他更早的看到了他们的不同,看到感情之外,还存在着种种的不甘心与其他诱惑在颠覆着真爱。

她和他其实一样软弱,只是因为他还有更多时间可以挥霍,但她却等不及的想预约一个秋天的收获,她知道他给不起这些的,而她,已经等待不起,承担不起。

镜头似乎一直在用尚优的眼睛凝视着恩素,永远是那样清秀的容颜那样无辜的眼,永远是那样柔美纯净的笑容。

甚至当他意识到了她的冷淡,被她无情的拒绝,甚至当她断然甩开他的手,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他都始终无法真正对她怨恨。

要怨恨的,是否只是这春天,为什么要给人如此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他满心欢喜的时候,爱情又为什么要逝去的,那么快。

不知道过了多久,某一个下午,当恩素不小心割破手指,下意识的把手指举过头顶晃动的时候,她又想起了那个沉默的男孩。

于是那个下午,他们又一次见面,她试图用轻松的话语,找寻往日的气氛,但尚优的眼中,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狂热与隐痛。

她再一次挽起他的时候,他轻轻抽出了手,没有表情的与她作别。

他一直注视着她离去的背影,但是没有再出声挽留。

尚优找到那盘磁带,恩素浅吟低唱的旋律又响了起来,爱情就有如那风中的轻唱,我们的声音太轻,那么纯净,那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内容,那么轻易的淹没在自然的声音里。

当春天不得不逝去,唯一的补偿是否就只是这些曾经飘散在风中的声音,那是他一个人的春天,是被他锁在了声音里的,一个人的天荒地老。

爱人已经离去,爱情也已经不再,但是那所有关于春天的回忆,那个春天所有美好的发声,都被他这样保存了下来。

尚优又来到了野外,站在空无一人的旷野,倾听着春天,记录着春天,那一刻他脸上,微微泛起纯真而释然的笑容。

可是镜头之外的我,却忍不住哭了。

我想这个沉默的男孩,终于可以坦然面对一段短暂恋情的终结,终于可以勇敢的走出往日的伤心,终于不再痛哭,开始坚强的微笑。

他一定度过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在黯然神伤的同时不得不挣扎着放弃,那一个春天,他一定会终身铭记。

无论结果如何,春天毕竟来过,在那些阳光明媚的春日,他们年轻的脚步和欢乐的笑声也曾真真切切地存在过。

让那些如愿以偿的爱,如愿以偿好了,让那些痛苦分离的爱,痛苦分离好了,让那些风里淹没的呜咽,终于淹没在风里,让那悄然逝去的春,就那样毫不怜惜的,悄然逝去。

2003.5.7

 10 ) 经过心灵,还需经过生命

工作的同事和我谈起了他的6岁的小孩在路上吃着零食时遇到小伙伴,当父亲的就要她给一些给伙伴吃,她小嘴一撇回答说:她吃东西的时候都不给我,我为什么要给她?

当父亲的当然说了很多,比如“乖“,”听话”,“不好”“这样的话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事实上事后却发现他没有组织出一个让她确信能被说服的理由。

不知怎么的,同事遇到的事情让我想起了伦理[*]和感情,想起我看过的《春逝》这部电影,一直认为电影很美,当他们热情的相爱,当经过划过车身同时把心擦破的声音之后尚优最后在宽阔的田野里捕捉如风的天籁,他似乎“勇敢”的走出了失恋的痛聆听逝去的爱情声音溶入心扉,换得成熟的“坚强”。

我不否认这部电影拍出了真挚的爱和感情,但想到那个不愿分糖吃的小孩子的事,对《春逝》里的尚优就不以为然起来。

八十年代拍的旧片《苔丝》,电影中新郎官克莱因为接受不了苔丝曾经被侮辱过而“不洁”的旧事,悲痛之下,克莱准备只身前往巴西,在路上遇到一个暗恋他的女工,她也是苔丝的一个奶牛场工友,当克莱试问她会不会愿意跟他去巴西,女工并不犹豫的予以肯定,但也诚实的告诉克莱:她并不比苔丝更爱他,因为苔丝的爱,是用生命。

《爱你就像爱生命》,这是今年出版的李银河与王小波的情书集的书名,细细的去品位“生命”和“爱”聚合在一起的动人之处,不是因一个比喻句的简短或动听,而是两个词寓意了爱在两个生命中像灵肉得到的统一。

想了想,尚优的爱不过是一场仅仅走过心灵的爱,他或许只有在未来才会懂得恩素为什么突然不爱了,为什么又突然会回来,然后明白该怎么承受这些结果。

毕竟,对尚优来说这样的爱只是一场初恋的经历,而初恋并不懂得爱情。

用生命爱是什么情形?

那些经久难忘的爱为什么总能被掂量到不易承受的轻,是苔丝不顾一切的追随悔悟的克莱而交出了生命?

是安娜·卡列琳娜奋身于车辙的一跃?

难道它仅仅是文学家笔下的幻灭么。

用生命去爱还可能是漫长甚至无涯的等待,就像阿甘的执著于珍妮,或《春逝》里尚优的父亲和奶奶。

我更乐意去想像,虽然爱是一个奢侈品,付出的仅仅需要用一生去积攒心灵。

走出田野的尚优以后才会经历用生命去爱的爱情,或将出现于下一次遇见某个人的恋爱,更可以猜想他再遇一次恩素,只有当他懂得用生命去爱的时候,他才会真正的明白自己的父亲为逝去的母亲宁愿守一生深爱的孤独,奶奶心中的那个世界,并不是她孤守的一个车站大小。

而《春逝》中的那一场如春逝去的爱情,可以更轻更轻的放下了,逝去的只是尚优对爱的孩子气。

未来的哪一年,我也会有6岁大的小孩,遇到同样那个问题,在我设想了的若干个回答中,我想我还是会说:你不喜欢别人不分她的糖给你吃,那现在你不分给她就是在向她学习,为什么要去学人家的你都不喜欢的东西呢?

不,你应该是特别的,是你自己。

再若干年后,我更希望他这样对待爱,拥有爱情。

2005-12-31注:金律银律是传统伦理学所推崇的道德规范。

金律——你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银律——你不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不要怎么对待别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金律,银律都是道德律,铜律——别人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对待别人;从道德价值上来看,它比金、银律要低,他不是道德律,它是非道德律,利益博奕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层面上了。

应该成为用伦理学的基本规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许更接受铜律。

《春逝》短评

这片当年不知道忽悠多少少男少女去学录音了

2分钟前
  • 粟熙
  • 还行

一星给女神,一星给音乐画面。伤风悲秋,一个废青,颓废而慵懒,消极而被动,想要的就要积极主动去争取。节奏缓慢情节简单,负能量输出。

6分钟前
  • sexfu
  • 较差

純情男主的愛情故事最難看了⋯似乎這種認同天然就屬於男人,似乎更愛的人就擁有特赦權,女主只是個不相信愛情的冷酷的人而已,真的是這樣嗎,她的複雜和痛楚為什麼不展現出來呢⋯誰要看這位男士自怨自艾啊⋯

8分钟前
  • 驕傲的鴨子
  • 还行

初中时对这部电影的感觉一直很好。里面老人的爱情更让人动容。总是以为爱情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两个人无论有多相爱,最后还是会分开。悲哀啊。

11分钟前
  • Ziggy
  • 较差

音乐很好听

12分钟前
  • 埋藏己人
  • 较差

这里面的李英爱 好像一个人........那种微笑 让人无法拒绝 如此的爱情 是女人的一场玩票 像匆匆来去的春天 消逝在回忆里 没有结果

16分钟前
  • 左~嘞
  • 力荐

爱情走的那么快,如逝光年.看了以后很心疼.爱情就像一场感冒,每个人都会在特定时刻偶然感冒,然后又都会慢慢痊愈。可是第二次呢?他们仍不能幸免地感冒了

21分钟前
  • 南风吹梦
  • 还行

画面和音效很出色,没有更多了

25分钟前
  • 考拉个性
  • 较差

人生课堂里,没人教你如何爱一个人,更没人教你如何不爱一个骗你的人,甚至没人教你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感情……

26分钟前
  • 咫尺天涯
  • 较差

男女主人公始终没有突破那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阻力

31分钟前
  • 猫 泡
  • 推荐

音乐和画面还是美的。一段情从开始到结束也不过一个春天。

36分钟前
  • 还行

女主角让我想起一个人。

40分钟前
  • monkey59
  • 还行

女主采风,遇见小伙儿,长得还挺帅,顺便约个炮。工作结束,当然要分开。乡下帅小伙儿没见过世面一脸懵逼,意乱情迷假戏当真苦苦纠缠。终于想开了,女主还要约分手炮,男主内心高唱“不爱我放了我”断然拒绝,干得漂亮。许秦豪文艺包装的小清新真是没什么看头。

45分钟前
  • 金正昆
  • 还行

除了人美风景美。。。

47分钟前
  • 包子rr ☂
  • 较差

剧情不是很吸引我,中间多融合些激情戏就更好了,李英爱是真好看,身材也很棒。

50分钟前
  • 百年小懒虫
  • 较差

很差啊。估计当年看着很感动的八月照相馆现在也会看不下去了吧

53分钟前
  • 𝐓
  • 较差

许秦豪这种小格局的大男子主义最讨厌了,跟李沧东永远没有可比性。两人分手之后的李英爱所表现的那个讨厌的形象,说好听点儿叫您顾影自怜的欲望投射,说难听点儿那不就是意淫么?

57分钟前
  • 撕撕撕
  • 较差

她太会了,男主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

1小时前
  • 何故乱翻书
  • 较差

许秦豪的电影风格很典型,没有八月照相馆来的感人

1小时前
  • Aubrey
  • 还行

爱情失去的时候往往让人很疼,想起来的也都是那些痛苦的事情,但当这份爱情沉淀后,再想起来的时候,大概就只是那些美好的事情。影片前半部分美好的一塌糊涂,后半部分纠结的让人难以忍受,不过结尾实在是很好很好……还有那让人忘也忘不了的OST

1小时前
  • 刺儿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