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短片集,真心不想用一个平均分来掩饰烂短片的烂,埋没了好短片的好。
第三个故事四星半,第四个故事三星半,一二五都一星。
第三个故事天马行空剧本却张力十足,意想不到的结局和架构,剧本本身设计的很出彩,前两分钟的喜剧节奏把握相当到位,一下就吊足了观众胃口;女孩子的大胆的[男朋友计划]也设计的悬念十足,很有喜感;我觉得难处理的部分是黄轩作为一个真的生气了却还要原谅女生的物理男那场戏;加上快结束时电视上播报女主车祸这个转折是全剧本的高潮戏剧点,剧情一下子翻转。
我觉得很妙。
已经注定了这是一个四星的本子;同时演员也选得好:在第一和第二个短片的烂演技的衬托下,黄轩的表演真的太有质感了:他闷,宅,容易较真,但又不真的较真,先懦弱,后面充满勇气,先是男孩儿,后成长为男人,演的非常自然。
除却一些分镜设计我感觉还是有些仓促,比如黄轩被甩后在酒吧醉酒,喝一口,镜头切到桌子上多一个杯子,再喝一口,再切到桌子上多一个杯子,加上布光什么的,这种拍法特别mv特别广告当时很不能忍,还好这一part短片后面都着重故事没出现这种无理由的来回切换镜头的了。
整体是最出彩的一部了。
第四个故事idea想想其实很陈旧了,欧洲人快把中题材拍烂了,他们思考中年/男女两性/婚姻已经到了一定高度。
蜜月,先甜蜜,然后一定会吵架,然后回归平淡平凡,正式进入平淡又幸福的婚姻生活。
在江一燕躺在那里,看到那对老夫妇互尊互敬的场面时流眼泪了,我也差点儿流眼泪了,那一刻我觉得这个短片的内涵是超出整个短片集的水准的。
如果说第三部片子一定要好玩儿花哨,这个题材就要纪实一点,平淡一些,然后我发现片子就是这么走的,完成度很好,一些特别生活的细节都演出来了:江一燕内心很失望,坐在车上默默地说,我们不是命中注定,我们是安排好的,仿佛浇了一盆凉水给张孝全,张默默消化不说话;后面两个人走在雪地里,张消化完了,不愿意再伺候女主,任性的一味向前走,这时候镜头表达是男女前后走,拉开一定距离,女主拌了两跤,差点儿摔倒,她看了男主的背影,发现老公没有一点儿反应,然后把箱子一扔,不走了!
然后两人情绪爆发戏正式开始......作为一个现实题材的片子,我们要让两位主角之间的微妙情绪被观众感知到,然后达到能够争吵的地步,按照好莱坞标准,可能应该会加一些大而无当的情节进去,但这样会显得虚假,没有纪实的质感了;往往现实生活中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人物情绪的变化,连走路都能吵起来!
可是在初期写剧本的时候可能会想,那这样会不会显得江一燕很作呢?
但我对这场戏印象挺深的,我觉得完成的挺好,挑起冲突的前后这几个镜头显示了分镜设计是work的,现场导演的掌控力也不错;但是后面要让江一燕跑掉的设计就挺傻挺作的,男主blablabla说了很多女主不知道的苦衷,女主蒙了,望着他说:“我只是想要一场完美的蜜月。
”我当时就笑场了。
这句台词像一个苍蝇破坏整段的感觉,片子瞬间变成了台湾偶像剧。
我觉得她完全可以什么都不说就跑掉。
女人嘛,任性不需要理由。
另,江一燕自从这场吵架戏以后我觉得才进入角色,可能因为她这个角色原本就有些刻板印象吧,前半段幻想蜜月啦,在老公面前得意啊唠叨啊,演的不入戏。
相衬之下,张孝全真是个好演员,随时都在戏里。
烂片也能让反省。
把我记得的分析一下。
第一个片子我进场的时候已经演了十分钟,基本不知道什么故事,不能在剧本上多做评价。
但是对大密密的表演真是印象深刻,全程绷着脸,一副很决绝要赴刑场的样子不知道是为啥,基本和男主没啥互动啊,感觉郑开元演得很尴尬。
从第二个片子我就要骂娘了。
不知道那个女孩儿叫啥,演的太做作了!
所有的表情动作都在告诉你,我就是在演网络剧(什么?
我黑网剧了?
)表演夸张,看不见人物内心,看不见人物内在,看不见人物变化。
我举个例子:原本不接受欺骗来赚取客户的她,在朋友一再劝说下,没有任何表情上的给人感觉是在思考?
挣扎?
反正就糊里糊涂同意了。
omg...剧本问题很大!
前后很多逻辑漏洞,实在难以投入剧情。
一个做菜做很多年却没有做好威灵顿烤肉的女生为什么在帅哥男的陪伴下一下子就学会了呢??!
后者并不会做菜啊!
难道这事儿也跟颜值有关?
一个很多年没联系前男友并不想让前男友知道自己还喜欢他的倔强女生为什么在帅哥的鼓励下忽然改变主意了呢?
为什么呢?
有什么意义呢?
都分手了。。
我想这个问题也想了一会儿。
而且打电话时候,对方当即同意了。
试想前男友很久没联系女主了,忽然接到电话说要来送饭,而且亲自送到公司,而且想正常聊天一样很快同意了,前男友不觉得奇怪不觉得尴尬吗?
都分手了啊。
然后女主果真傻傻的站在那里,手里端着威灵顿烤肉,说“我做了你最喜欢吃的威灵顿烤肉,就这样。
”然后走了。
然后重复了一句“就这样”,说得很好吗?
觉得很自豪吗?
女主不是害怕前男友知道自己还喜欢他吗?
这个举动太明显了吧!
真心不明白编剧对女主角这个人物内在究竟怎么设定的,我不明白她是不是个黑心商人,我不明白她是不是一个倔强有骨气的女孩儿,我也不明白她究竟想要前男友怎样想她,但在编剧如此草率混乱的设计这个人物的结果是,我认定这个女孩儿真心没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是一个糊涂蛋啊。
还有其他逻辑在女主这个第一主角就这么失败的对比下也没什么了吧:比如真心不知道弗朗索瓦是怎么爱上女主的,前面并没有铺垫;比如作为一个前记者的经验,如果采访对象不想让电视台采访,难道记者还能逼你不成,结果面对女主的“能不采访吗”那个记者真的特别牛叉的说“不能!
”我一口老血要喷到大荧幕了......还有,既然男主人物设定就是个外国人,为什么要给他配音呢??
正常听着奇怪的配音太难受了。
如果他能说着蹩脚的中文,或者男女主用夹杂着中英文的台词沟通反而能给片子增添真实感和可信度。
最后我再说一个不能忍的点,有两个女主做菜镜头,是做菜的空镜,1,做威灵顿烤肉时一块肉在平底锅上煎,2,在板子上,用蛋(可能不是蛋,反正黄色的薄饼)把那块肉卷起来,这两个特写用了三次,三次,三次啊!
用在不同的用处,第一次女主回忆说起自己做菜的原因,第二次她和帅哥开心的做菜,第三次不记得了,我真心跪了,像mv一样花里胡哨胡乱的剪在一起,而且还有用同样的素材,观众真的是太好糊弄了吗这年头,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同样素材重复用在第五个故事里出现了,导演觉得自己在拍mv吧可能。
mv拍完了有一个老板说,诶!
拿来给我凑一个电影吧,赚得票房更多!
然后,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第五个片子是一个纯粹糊弄观众片子,除了我觉得白百何演的还是走点儿心了的,尤其是一个人对着镜子演练婚礼上说的话的那场戏,情绪的层次挺多的。
不过当时我还是出戏了,因为我在思考,为什么导演总是找她演前女友,为什么总是找她去咋前男友的婚礼场子,难道她长了一张前女友的脸吗?
因为她生性比较剽悍?
不过我很快想通了,因为第五个片子的这一部导演和编剧就是打算糊弄观众的啊,凑个数罢了。
前女友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多烂的题材啊,国产烂片都拍烂了的题材,所以顺手找了个熟手前女友白百何。
这个片子最大的问题人物是男主角小麦,我真心不知道这个角色想干嘛。
接下来我可能要得罪阮经天的影迷了。
先是不搭理人家,然后在party上一个劲儿冲着人家放电,然后开始说教人家“不是任何人都要走进你的计划里的!
”你妹啊!
你不想被计划,你别收人钱啊!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懂不懂啊!
我还不明白,前一秒钟冲人吼完,后一秒钟开始伤感,抒情镜头表示思念,还加音乐,然后出现在婚礼门口绅士的来接人,然后两人就愉快的畅游弗罗伦萨,表示在一起了?
最后揭示很早就刷人朋友圈,嘴角微笑很有兴趣的样子.......男人心,猜不透啊!
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个男人想干嘛?
1,他看这女孩儿傻白甜,单纯,就设计啃她的钱,让她花五星级酒店的钱来住自家的房子这样,而且料定她不会中途反悔,所以各种迟到捣乱;2,他看这女孩儿傻白甜,想泡她,但是朋友圈的信息让他猜到她还爱着前男友,所以各种折腾,说教她,就为了让她忘记前男友,其实这个解释比较靠谱一点儿吧,但是即使忘记前男友也不会爱上他呀,因为小麦对她实在太没来由太奇怪了..总之小麦这个人物角色设计的也是混乱不堪,而且不同场的戏直接转换的没有一点儿铺垫,就像我说上一刻还在耍酷不理人嘴上犯贱,下一刻派对上就一直盯着白百何不停放电,或许阮经天拍派对那场戏的时候以为是和好之后的最后一场戏吧,所以才可以这么肆无忌惮,我猜他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拍什么!
不仅场与场之间,同一场里面演员的动作都不接,白百何中景的时候还在低头思考,切全景就在喝酒了;两人从座位上站起来(中景),切全景两人从座位上又站起来一次!
两人从座位上又站起来一次!
两人从座位上又站起来一次!
真的有一整秒的重复动作!
我真的是在大荧幕上第一次见。
一般说动作不接,都是因为少了素材,比如近景白百何低头思考还没举头喝酒就卡了,而全景白百何直接就举头喝酒而没有从低头思考演起,所以两个素菜怎么都剪不到一起,但是因为动作差别幅度很微小,所以观众不容易注意到就算了;可是,重复动作为什么会存在?
两个人站起来两次很明显好吗?
又不是倒带,又不是在剪mv......最后两个人和好后,释放心扉同游弗罗伦萨这场戏根本就没拍!
用的全是前面的素材(阮经天把白百何从机场接回来那场戏的素材)。
我敢说剧组拍这个20分钟左右的片子拍摄时间不超过两天吧?
完全看得出来,非常草率。
当然,从剧本到分镜设计到拍摄甚至到后期剪辑都像是草草完工的样子。
我觉得第三/四个短片和这部短片放在一个片子里当作合片是对前者的侮辱。
每次看片都很仔细,希望学到什么。
没想到大部分是吐槽,感觉释放了很多负能量,真是对不住呀。
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一场戏里面,没有必要不要随意切断,无意义的过分剪切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本该有的味道。
这就是为什么侯孝贤的片子如此有味道,意味深长,而广告片mv你会觉得浮华浮躁。
作为剧情片来讲,我们传递的是故事是人物,一旦剪切会切断观众的情绪/现场传达的氛围/观众对人物情绪的体会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剧情。
而且就现场演员表演来讲,一场戏一部分这么拍,然后等打光等等等另一部分那么拍,然后再打断演员等等等接下来再拍剩下一部分,明明一场戏一个整体,却让演员演的不明所以,情绪不停在消耗,当然不会出效果;又或者,你让同一段戏近镜中镜全景全拍一遍,演员把一段戏拍上很多遍当然没感觉。
所以,除非剧情需要,不要随意切断一场戏。
(另我思考,广告片随意切,用不同角度不同景别展示车辆当然是有道理的,就像模特走秀秀的是衣服,而日常生活人才是主角,衣服是配角嘛)而这部注定会被列为烂片的片子很多场戏就是因为太多剪切太多配乐,是的原本可以很正常的电影短片变成广告片微电影网剧的质感了。
颁个奖吧,毕竟五个片子,有对比才分优劣:最佳影片:巴黎篇;最佳剧本:巴黎篇;最佳导演:傅天余,北海道篇;最佳男主角:黄轩;最佳女主角:张榕容,白百何;最没诚意片:弗罗伦萨篇;最没演技演员:江疏影ps,原本看《奇妙的世界》就很喜欢黄轩,现在真是更更更更喜欢了(看我花痴脸。。
)ps2,阿根廷不久前也公映了一个短篇集《荒蛮故事》,一起看就知道国内外这方面的差距了,里面有四个故事,简直是部部六星级,看完嗨翻了!
看了《恋爱中的城市》首映,应该说是超出了预想。
之前知道这是一个上海国际电影节+数位资深导演+片方一起扶植新导演的计划,所以没有报太多希望,更多的把她当成微电影作业,但如今看来,不是这样。
短片是何其难写啊!
其次,短片是何其难拍啊!
电影不是扛大包,大的累,小的轻松。
只给20分钟,只有那么些台词量,2到3个角色,但是也要对得起观众的票价,讲清楚一个完整的令人动容的故事——怎么做到?
我相信编剧导演都经历了费尽心机地残忍精简,只留所需的,不需要的再感人再美丽也丢弃,才成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短剧。
昨天和一个制片人聊天,他很简单地总结道:导演就是要怀有激情地把故事说清楚。
同意!!!!!
把故事说清楚!!!
听着多简单。
其实,现在很多国内大导演都做不到。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看简介觉得剧情不错,但是看了全片就令人想骂娘呢?
因为这个故事导演他没说清楚,也就是他不懂得怎么通过镜头来呈现这个故事!
难看的电影究其根本,就是这个困扰了观众!
而《恋城》中的5个故事,先不说哪个好哪个差,我只说我都看明白了,故事都说清楚了,我觉得这对于眼下的中国电影很不容易!
其实国内某些大导演也知道自己没拍好没拍明白,但是他们往往说,这就是我追求的表达方式,看不明白是你们的事。
那么我想替大家呼吁,您高端我们承认,但是今天我们出同样的钱,您来点低端的行吗?
就是故事说清楚的那种片,请问您行吗?
我之前也总强调故事要说清楚!
但是忽略了要有激情是我的错。
怀着激情去讲故事才行!
真的!
被大家认为是好的电影,必然是导演皱着眉头;流着演泪;攥着拳头拍出来的。
忽然想到了评书,为什么同一篇书单田芳老师或刘兰芳老师讲人就爱听呢?
我想就是因为他们的情感饱满度大大超过其他评书演员。
哦……也就是用生命在说评书。
那么,看来电影也必须是要有“用生命去拍”的觉悟才能拍好的。
拼盘电影的好处在于,每个人可以等待自己喜欢的那个,我的排序是: 1.巴黎——新颖,奇妙,!
完整!
+真正的伤感。
浓缩了一部大电影的所有元素。
2.布拉格——包袱够重大,令人信服,淡淡的无法持续的情愫是令人感慨的。
3.佛罗伦撒——演员表演挽救了剧本的苍白。
4.北海道—— 人物不可爱,内容有说教感,令人有点坐不住。
5.上海——配音不应该是完美普通话,中段拖沓令人想快进。
还有……CP没有Chemistry,硬伤。
最后通过一些小桥段把人物都连起来的手法,虽然是老梗但用在此处无伤大雅,挺有趣的。
也就是我说的,您拍对了什么都对,观众愿意被你骗,您要是拍错了,那就等着人挑理吧,比如这肯定又是一大槽点:抄袭,老套,没创意,早想到了……blabla.至于 Maggie的歌声……作为彩蛋还是可以接受的,大家在问谁唱的,知道是张曼玉之后也是有人感到惊喜的,当然也伴有宽容。
我认为算作自由吟唱的话,可以接受。
这样新的,好的,真诚踏实的导演如果能更多,更快地取代不好的,不真诚的老导演,我觉得国产片未来可期!
这是一部爱情片,看豆瓣评分比倾城之泪高,就看了然而几个小故事里,最喜欢巴黎的,那个混血女孩好漂亮其次是布拉格的,但是其中描绘的内容却让我对是否去布拉格旅行打上了一个问号,原来那里那么乱!!
其余的一直想快进再有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看白看多了审美疲劳,原来觉得她挺好看的,但是这部片里真的觉得长相太一般了……小阮倒是看起来很帅,噗做法国菜那个,不喜欢……江一燕那个,剧情发展让我忍不住扶额啊亲总的来说,给三星是因为巴黎和布拉格。
对剧情有高度概括,怕剧透的请绕行哦。
1、一个抢劫犯(盲流子)遇到一个精神病的女的(杨幂),老爸死了不好好的安葬,各个国家的去乱撒,你说有病没有?我觉她是给自己约国际炮找借口,看她那样子就是走一路约一路!
2、一个女的看上了一个男的,不去追,去学厨艺,是不是精神有点问题?
然后差点和一个老外(也是个国际盲流子)搞到一起!
3、一个喝多了的盲流子,做了个春梦,然后在大街上随便吻了一个女的,俩人就擦出火花了。
不知道在巴黎吻一个人是不是真不需要理由,不怕挨揍的可以去试试!
4、这俩人还算是正常的,出去度个蜜月,却碰到了一个傻逼老板,也算是无奈吧……5、又一个精神病(白百合),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又遇到了一个盲流子,唉,最后也就是约一次了事吧!
最后给想要看的人一个忠告,第一段特别的眩晕,请慎重观看!
再总结一下,还是比道士下山好!
同样要讲一个富有逻辑的故事,给你更为充足的时间和固定的20分钟,哪个好讲?
伦家是分隔线故事一:杨幂和郑凯元文牧野算是本科就被我们老师神话的一个学长,我们是看着他的作品成长。。。
这个20分钟关于爱情的小短片显然不是文牧野最好的短片作品,但是也基本算是及格了。
美中不足:我大幂幂台词功底太差了。。。
她说的那两句话我听的真的好想捏死她,真的,这种冲动和看小时代想消音的冲动一模一样。
另外一个略微遗憾的是,在最后链接故事的番外的时候,这个故事的链接太为牵强。
故事二:江疏影和李贤宰1.李贤宰欧巴你是得罪了化妆姐姐么!
脸部明显两个颜色!
2.那一段一段的台词却没法和嘴型对上那是怎么回事!
台词不好就不要弄这么多台词啊!
分分钟跳戏啊!
3.结局算是怎么回事?
压根不是给人瞎想的结局而是没拍完的节奏啊!
4.番外中那个鸡肋的链接是怎么回事啊!
故事三:张榕容和黄轩有多少朵大红花,快都让我先给他们两个!
张榕容在吸烟间那迷离的眼神,玩具店门口的静电,纹身之后的欢笑,骑车时的忧伤。
直到最后,他们依靠在彼此身上,然后相拥在海中。
这真的是五个故事中最为唯美和结构完整的一个!
我大黄轩哥哥也是帅爆了!
是因为纹身后的暴躁而原谅,是因为酒吧中那浅浅的眼泪,是酒吧门口那宽厚的肩膀,是马路上奔跑的那份勇气。
更是番外中,重新拥抱的力量。
看完番外,真的好想哭。
大赞!
故事四:江一燕和张孝全没啥可评价的,日本的老夫妇演的挺好。
江一燕就一公主病患者,从吵架开始就知道了结局,简直像是这个鱼干的广告片。
故事五:白百合和阮经天1.这个故事和第四个故事有点类似,就是女主角控制欲比较强。
但是相比之下,白百合没有那么公主病,反而好接受一点。
2.中间的衔接有些莫名其妙,有点跳戏。
3.阮经天衣服谁挑的这么丑?
感觉也没有拍出来阮经天有多帅。。。
4.赞的一个情节,白百合勇敢承认自己没有现任,并祝对方幸福。
结局算是很赞啦。
5.番外联系的不错。
说实话我特别买这部电影的账,也很喜欢新的电影模式,五个爱情剧本五个导演五组演员组成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没有国产电影特定标志 矫情 造作 浮夸 作死它就是很贴近现实 我在旅途中喜欢你 但只是在旅途中 只是在我喜欢你的那一刻 我喜欢你 仅此而已。
还有江一燕 吵完架也不作死 最惦记的还是老公最惦记的,这才是爱。
风景也很美 嗯, 影评可以更高一点,因为创新 因为不作 因为风景美。
布拉格,上海,巴黎,北海道,佛罗伦萨,五个城市,都有着浪漫而又迷人的气息,美满而又不美满的爱情,看了预告,又关注了这部电影的一些信息,知道监制是几个大师,而导演全都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选出来的,每个人一段故事,略带伤感和惆怅,演员又都是喜欢的比如杨幂,比如白百合,有人内部看过片子说是一部类似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爱情电影,看了海报和预告质感都是上佳,七夕就要上映了,希望能有惊喜。
推荐大家看一下。
好看就点个赞。
文/梦里诗书五段各自独立的爱情故事,从布拉格到上海、从巴黎到北海道、再到佛罗伦萨,诚然这些故事的呈现在新人导演之手有着参差不齐,但在那些城市邂逅的爱情,《恋爱中的城市》皆将爱与城合二为一,爱情与城市犹如一颗糖果,在口中更多的是甜蜜。
电影用每隔二十余分钟时长的单元故事串联起架构,无疑是明智的,这使每一位青年导演都能浓缩式的去讲一个故事,而不会因剧情线太长露出稚嫩的马脚,而《恋爱中的城市》更仿若是一个万花筒,随着剧情的推进,城市风景的变化,爱情的多样性被一一呈现,保持住足够新鲜感的同时,紧扣住了爱与城这两个核心字间的关联,演变出了绚丽多姿的爱情众生相,但导演的不一和局部故事的缺陷,使得电影虽能有以足够的精彩,却无法如一支完美的变奏曲,给人以行云流水的享受。
每个人都可以按命题作文写出一纸答卷,但想将五位新人导演执导功底保持在同一水平,契合于一拍成一部电影,却是异常困难的,显然《恋爱中的城市》亦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它不同于《真爱至上》有着理查德·柯蒂斯这样大师级的执导,在这五个故事中有着岩井俊二监制后隶属他风格在那巴黎的梦幻邂逅,有着在北海道旅行夫妻的矛盾与温情,这是堪为上乘佳作的故事,也有着佛罗伦萨平平难有感触的爱情,更还有着在布拉格和上海过于做作弄人的拙作,这无疑让人很难去评判电影整体上的好坏得失,得出的仅只能是五者均摊的平均分。
参差不齐的呈现虽使电影在整体观感上不进人如意,但至少这是一部有以诚意的作品,它不属于滥竽充数无剧本无逻辑无核心的三无渣作,一座城一个故事,电影对于浪漫主义的渲染是足够充足的,而在这些看似走着国际范的故事,并非全然是一味矫揉造作,这背后总是会为人有着或多或少的共鸣,爱情形成了一座城的魅力,而一座城又形成了这座城里爱的基色,爱情不专属于那些看似浪漫的地名,而是属于每一座城里相信爱情的人,爱上一个人,你就会恋上一座城。
《恋爱中的城市》的爱情虽并不深刻却能感受到爱的意味,如果你苛求的并不是一杯香醇的蓝山,而只是一杯美式速溶,那么这个爱与城的情话还是能满足这一需求。
六点半的晚场,六个来自城市不同角落的人看了五个精彩的故事。
开篇布拉格故事有点老套,但手法带点文艺;上海的本也是意料之中,但男主的登场和尾声的交代都有想象空间;巴黎是个人最爱,完整度和惊喜度最高,而且很应景;北海道冲突的写实度看的时候很震撼,结尾的交代又让人领悟;佛罗伦萨挺接地气,但想象力和丰富性还可以加强。
其实没必要特别串联五个故事和人物,而且五个地方的景致对故事的推动性不明显是缺憾,但音乐和个别篇的细节令人惊喜,虽说五个新导演的个人标识性还可以加强,但成片的整体度还是OK的,开头的岩井俊二,关锦鹏,魏德圣,结尾看到梅林茂,北川悦吏子等等,听着张曼玉的歌,不由感叹无论好奇,暗恋,意外,计划还是惊喜,或许它悄悄的,慢慢的,但是爱情都会发生,但愿你不会错过任何美好。
如果我给分,片子本身大概只能三星半,但一星给爱情带给我们的美好,最后半颗献给新导演和没收片酬的演员,还是那句这个夏天但愿你不会错过任何美好。
剧透剧透剧透预警!
前半部分吐槽预警!
后半部分赞扬预警!
其实吧,作为5个小故事凑成的一部电影,喜欢其中的3个部分,所以给了3星的评价。
可是最最无法接受的是,最后片尾的时候,导演非要画蛇添足一样的把这五个故事给串起来,什么谁是谁姐姐,谁又拜托谁找鱼片,真的是轰隆隆的一阵雷啊。
有1首插曲还挺好听的,。
电影里的景都拍的挺好看的——外白渡桥、老马路老弄堂的上海;没有理由就能接吻,浪漫的像黑童话一样的巴黎;布拉格的广场人来人往;落满雪的北海道,不知道谁的情书在飞;还有佛罗伦萨的十字广场,是不是艳遇在悄悄酝酿?
哦好了我要开始吐槽了【杨幂&郑开元】二星这段故事我看的以为我要报警了(直到我看到江疏影那一段,我才知道那个是真要要报警),一个为了把父亲骨灰洒向全世界的“励志少女”勾搭了布拉格一个偷东西的小帅哥的故事。
结缘在火车站,感情升温在垃圾场,最后男的让女孩子上楼睡觉,女主还不从,非要靠在男主肩上蜷缩在沙发里。
在七夕去看这部片子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谈恋爱,你要忍得住垃圾场的臭味还要主动色诱。
反正这整个故事我觉得是在两天之内完成了“相遇,相知,相爱,分离”全过程,不明不白的就算恋爱了。。
我也蛮不明白在说什么的。
【江疏影&李贤宰】一星这段简直了,江疏影全程负责卖蠢,李贤宰全程负责装帅,打光师傅全程下线,两个人的脸色蜡蜡黄啊,看的我都想要小四过来改改画风了。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
哎呦妈呀我还概括不来。
反正就是一个有暗恋对象的小女孩儿开了家餐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敢说自己是主厨,然后男主角从天而降说自己可以来装一装主厨,然后后来两个人亲了一下,男主就人间蒸发了,女主也不爱原来的暗恋对象了,巴巴的找男主了。
这一段故事,逻辑全无,做的吃的也不诱人,倒是把上海那几条马路拍的挺好看的闹(然后也是不太懂,怎么在上海拍戏不是去浦西外滩就是浦东滨江。。
搞得我想去那边吃夜宵了。。
)【黄轩&张榕蓉】四星这一段首先!
颜值很般配啊!
至少看起来很爽啊!
女主的出场就很酷,并且从头酷到位,骑着摩托满世界飞,还反差萌的抱娃娃!
黄轩演戏绝对是有天赋啊,放松的很!
而且角色塑造很成功,被亲完以后的质问的碎碎念,还有刺青之后自己在那边生气劳力唠叨,真的是很有趣很到位。
这一段故事最有趣的其实是反转再反转再反转。
第一次以为是撞鬼,从黑童话的光怪陆离一下子转化成人鬼情未了的悬疑模式。
第二次是做梦,回归现实,男主角该干嘛干嘛。
第三次是大马路上重遇,这一段很有趣,一开始以为是那种港片一样的,梦中情人相遇,可是转过来镜头一换,女主角脖子上的吊坠就是那枚钻戒,假作真时真亦假,到底是梦里还是现实你们自己看着办。
【张孝全&江一燕】三星一个人都不喜欢,可是这一段编的好。
度蜜月是从恋人到夫妻的重要转折阶段。
一个计划控的老婆和一个被上司差使的丈夫。
矛盾点的设置很有趣,后面的长途跋涉‘车程不顺天寒地冻,一直到最后女主不满积攒到鼎盛的爆发,都是层层铺垫有迹可循的,直到两个人分道扬镳这一段,之前都是佳作。
但是!
手机扔到雪里,居然后面还捡起来。。。
女主随便一晕倒就找到了怎么都找不到的鱼干店。。。
找到就算了,还把男主召唤过去了,然后就云淡风轻甜甜蜜蜜了。。。。
我的妈呀,虽然这是电影但是这样也太吓人了。
要是手机质量真的这么好那大概人民都开心了。
要是一昏倒就可以找到地方,那大马路上都是直挺挺的人了。
要是吵这么严重的架都这样秒秒钟和好,那也不要离婚办了。。
【白百合&阮经天】三星哦我是挺喜欢白百合的那种人(我可以想象有人卧槽了一声),这一段白百合和阮经天有一种诡异的CP感,你会觉得要是真在一起了还挺合适的。
白百合的发型显老,阮经天的化妆显得特别黑眼睛又小,但是两个人演的和这段的角色设定挺合适的。
然后我也是不太懂怎么白百合又演的是——前男友是渣男要和别人结婚了的女人。
阮经天是地陪,可是又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什么送货啊巴拉巴拉(啊其实看到后面还觉得这种男人挺好的,哎呀想找个这样的蓝盆友)这段其实剧情没什么特色,就是女主成功疗伤,地陪成功上位。
而整段的亮点是两个人一句一句的针锋相对,白百合的京片子有一种单口相声的感觉,阮经天的台湾普通话还让人不出戏,最后正装出现的时候,还让人有点小心动呢总之。。
我觉得三星吧这电影,没什么让人特别难忘的点,最后片尾曲张曼玉的声音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笑出了声的。。
用我好朋友的一句话“她的歌声就表示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啊”哈哈真是。
不想谈恋爱,反而觉得想要好好挣钱,然后可以背着包去看看这些城市啊,世界这么大,不赚点钱怎么行
相较之下 比较喜欢第一个和第四个故事
因为是我幂所以理所当然给5星,但这次的确看到了我幂的进步,之前一直没空上来写,今天就上来评一评。。。
2015.12.7
回过头来看这片的主创才是真的藏龙卧虎
这是分开的故事,讲完一段恋人又讲下一段恋人,都演得听好,推荐
色调和故事还行
卡司已经很强大了,但这种文艺小品一样的故事始终太缺乏戏剧性,也太没创新,做成上映的电影多少有点令人堪忧,票房当然不会好。
一颗星给布拉格,一颗星给长得像汤唯的郑开元。这里的爱情故事发展的都太快了,适合90后看吧,不太能接受。几个故事串联,到最后都产生联系,好像是学某本韩剧还是哪本电影的,反正学的不太好,最后的联系也很牵强。
这是我在电影院看过最烂的一个片。。。
2019-12-09 @airchina, fall asleep again。
【布拉格,巴黎赞】巴黎那段拍的很好,布拉格透露这淡淡的忧伤,并且杨幂已经开始压低声线了,好评。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多 ,世界却越来越小”的——小世界
虽然不喜欢江一燕,但是这个角色基本上就是自己了!【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旅行计划,心虚ing.】
妈呀,居然还挺好看的。难得每一段都不反感,最喜欢巴黎北海道两段,黄轩居然还有喜剧天分,咱们的老公张孝全又是一个苦情男……
★★★☆五個短片從五個角度闡述愛是什麼,愛是意外,是偽裝,是奇幻,是摩擦,是勝負。布拉格>巴黎>北海道>上海>佛羅倫薩,一個四星,兩個三星,一個二星,一個一星,導演技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愛情觀。鄭開元不愧是王家衛簽下的藝人,雖然小小年紀,但不妨礙他演技老練
喜欢北海道那个故事,最真实最站得住脚,两个人在一起虽然总是会有各种小摩擦,一不小心就爆发。但是彼此都会拼命的向着对方在一起而努力,相互为对方而自己默默的做出牺牲。这不是最好的爱情,但是是最普通的爱情,足以动人。
关锦鹏、岩井俊二、魏德圣、余力为、梅林茂……居然让我看到这些牛逼闪闪的名字!影片成色还算行,不难看,有些段落有惊喜的地方。最喜欢黄轩和张榕容那段,既幽默又意外且灵异还耐看,罗曼蒂克+命运寓意。其实这类集锦片太多了,北京爱情故事啦、巴黎我爱你啦、全城热恋啦都是这样一个套路,用烂了…
其实我觉得还不错,几个故事都挺有看头,不过来餐厅的有点莫名其妙。最讨厌杨幂!
只喜欢那个女鬼的故。布拉格的也不错。
不好看
除了法国那段,别的都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