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伊始借一个印度男孩意外走失,历经苦难的故事,营造了极为出色的情感带入,但从中段开始,随着镜头一转,在澳大利亚领养家庭的发酵,可以看的出电影希望酝酿更为充沛的情感张力,但冗长凌乱的分支,却让这个本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情感上差强人意。
这是一部在第一帧便能引人瞩目的电影,在漫山的蝴蝶中出场的小男孩萨罗,为了生计偷扒火车煤的展开,很短的时间导演便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生活贫苦却不乏温馨的印度家庭,而因为意外走散的萨罗,它所面临的种种危险,在伊始出色的人物铺垫下,更成为了能为人屏息,时刻牵动情感的剧情张力,电影在此更也是对印度社会的阴暗做出了让人尤为惊诧的揭露。
在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后,萨罗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被一对澳大利亚夫妻收养的他,总算回归到了生活的正轨,但电影在此刻却开始脱轨了,其并没有能如开始那样去细腻的描绘萨罗在这个收养家庭的故事,大跨服的时间跳跃,从一年到二十年,抹去了很多本大有可为的情感张力,而随后电影对长大后萨罗的再度聚焦,也变的越发糟糕了起来。
电影用时间跳跃草草了事萨罗成才经历的方式,到了中段才让人发现,原来导演是想为这个故事能再推高潮埋线,这个高潮即是罗萨与自我的矛盾,也是他与养父母、女友、弟弟间的矛盾,但此刻电影能留给其去营造情感矛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这些需要时间去铺垫的情感支线,到最后每一个点都没能有一个好的完成度,凌乱的叙事反而让电影在这一段变的冗长无力。
在经过了这段并不太成功的澳大利亚家庭戏后,萨罗又再度踏上了他重返印度的寻家之路,电影的情感也开始了再度的蓄力,罗萨与母亲的重逢,对哥哥的追忆,都成为了电影最后用亲情羁绊真正能动人泪目的所在,在感动之余,电影深远的社会意义,不管是对贫困地区走失儿童当给予更多关注的奔走疾呼,还是对孩子的人文关怀,都成为了这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底蕴所在。
总的来说《雄狮》是一部虎头蛇腰狮尾的作品,澳大利亚的失败虽然是其不小的遗憾,但这些却并无从掩盖那源于亲情羁绊的光芒。
没有因人生的意外而远离亲人和故土的人是很难体会男主这种感受的。
梦里千万次的遍寻不见,可以纠缠几十年!
我六岁时父亲车祸去世,七岁时永远离别了那个长大的地方。
童年的回忆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忘记,但那个小村庄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每次都是寻父亲而不得,哭着醒来。
梦几乎都是一样的,但一做近三十年,直到三十几岁才不再固执地做。
但这几年还用百度地图实景看过那个小村庄。
离开后一共回去过四次,如果不是这四次回去,也许那梦会更固执地一直做下去。
第一次回去是7岁多,跟着我大姐回去给我父亲上坟。
去到坟前,我大娘说跪下给你爸磕个头吧,我跪下的一瞬间突然泪流满面!
他葬礼的时候我还不明白这个人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了。
后来我初中时爷爷死又去过一回,因为那人冷漠自私,所以完全没有感情,也就没留下什么格外的记忆,只记得他躺在棺材里,腿无法伸直,屋里的墙土掉落很多,可以看见里面的芦苇席。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因为当时在附近的大学参加考研政治班学习,同学陪着我去了一次。
找到了那个小小的院子,当年父母二人不分白天黑夜累死累活盖起来的泥土房已倒塌了一半,左右的邻居新建院落时把我们曾经的院子挤到不能再小,只原来的一棵掉皮杨还在。
我看到房子又是泪流满面,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好久才离开。
最后一次是又过了很多年和我二姐一起去的。
我们凭着记忆找了好久,只是印象里的那个小小院落再也不在了。
那块地应该是被重新分配给了别人盖了新房了。
物不是,人已非。
男主还能回到梦里的地方,见到母亲,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最近把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按照自己期待的顺序看了一下,当然这个顺序很大程度上受到话题热度的影响,也因此直到上周才选了一个安静的下午观看了《雄狮》。
因为自己是一个不太喜欢剧透的人,所以在观影前都会很谨慎地避开四处的剧情介绍和预告,期待每次被未知吸引的喜悦。
而《雄狮》绝对称得上最近看过的影片中让我最快速沉浸的一部。
这部电影改编自萨罗·布莱尔利的传记体小说《漫漫寻家路》,我很喜欢传记体电影,喜欢影片结尾时闪现的一张张真实主人公的照片,总是喜于看到照片中经历了奇幻人生的主人公最真实的笑容,这些瞬间是电影可以记录却无法复制的。
也总觉得照片出现的那一刻,影片才算完整表达了对生命的敬意。
雄狮在哪?
影片没有沿用小说原来《A Long Way Home》的标题,而是选择《Lion》这个名字的原因在结尾处做了揭示。
Lion(雄狮)是主人公萨罗印地语名字的含义。
使用人名直接做电影名称是传记体电影惯用的一种手法,但与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名人传记类电影不同,雄狮选择人物名称做标题,显然不是为了直接借助主人公的影响力,而这个隐喻性的名字一方面预示了男孩的形象,一方面也规避了观众对他的陌生。
萨罗到完成寻亲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念错自己的名字,退回到文化本身,我们不难理解到这个美好寓意的名字包含着家人对他的期许和祝愿。
在他的成长经历中,这个被祝福的名字冥冥中也赋予了萨罗雄狮般的力量。
狮子究竟隐喻着什么呢?
中国最早是没有狮子存在的,相应的也没有狮文化的起源。
据记载,狮子最早在东汉时期由西域传入,随着佛教的发展,我们才开始在自己的文化中衍生出千奇百怪的石狮子文化。
而当年来自西域的亚洲狮,如今作为濒危物种仅以百位的数量存活于印度。
因此可以感受到亚洲狮在印度国家文明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徽图案还是宗教文化,都能找到狮子的形象。
在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可以发现,狮子是力量与无畏的象征,如《略出经》中所说:“于菩提树下,获得最胜无相一切智,勇猛释师(狮)子。
”狮子所代表的勇敢与伟大,也正是孕育于佛教发源地的印度。
影片中男孩唯一一次与狮子形象接触,也是发生在寺庙中,萨罗在经历了惶恐一夜后,望着庙中的狮子,获得了短暂的平静。
雄狮般的力量集中的表现在影片的童年部分,小萨罗有韧劲、有信念,面对走失加尔各答后的种种困难,一个5岁的孩子顽强的在城市丛林中生存了下来。
一个人在开动两天的列车上从容应对自己的饥饿、在擦肩接踵的火车站爬上柱子熟悉形势、独立前往售票口寻问归家列车信息...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一个5岁孩子的能力范围。
更不用说之后应对各种危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灵敏的反应能力。
他被过早抛向了世界,也提前学会了适应了世界。
而且在影片的童年部分,男孩从未落过眼泪,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扎扎实实地存在于他对母亲的回忆中,“谁是妈妈的好孩子”,萨罗独自躺在小山洞里的时候一直回忆自己帮妈妈干重活时被夸赞“好孩子”的画面。
他丢不掉回家的念头,因为他放不下在乎的家人,也坚信家人不会放弃对他的寻找。
萨罗在接受澳洲夫妇收养前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真的有去找我的妈妈吗?
”他不愿主动放弃与家人的关联,这在成人后的剧情中也有所体现。
同时这也是一个5岁孩子能够勇敢面对陌生世界的原因,是渴望分担家庭压力的强烈诉求赋予了他寻家路上雄狮般的力量。
脱离现实的内心挣扎成人戏的部分叙事结构有些松散脱节,萨罗到达澳洲后习惯了新的生活,在板球运动中支持澳大利亚队,介绍自己的出生地为加尔各答,接受着自己澳洲人的身份,开始用当下生活遮蔽往过。
直到在一次印度裔聚会中看到童年与哥哥去集市时最想买又无法负担的糖耳朵,才再次受到回忆的冲击,想到自己的哥哥,想到了这个也许正在为自己的走失而承受了一生痛苦的人。
之后的剧情开始陷入了萨罗无限的内心戏中,大部分时刻是萨罗的涣散和幻觉,利用交叉剪辑,把哥哥与母亲投射到萨罗的现实生活当中。
成人戏中有两场剧情冲突强烈的戏让人印象深刻,一次是鲁妮让男友focus在现实时的争吵;一次在家庭聚餐中的兄弟争吵。
其他部分家人和伴侣角色几乎也一同淹没在了男主的内心戏当中,角色本身没有太多表现力。
而整个忧怆挣扎戏其实也是在表现萨罗的初心所在,依旧如同当年流浪街边的小萨罗一样,珍惜情感,在乎家中受难的亲人,又不愿伤害现在的家人。
后来萨罗向母亲说明自己网络寻亲的事实时表示了抱歉,说道:你不只领养了我们,还领养了我们的过去。
他没有偏离过自己的内心,大概才是导演极力想要在成人戏中表达的吧。
(一定不是所谓的白人圣母散发光芒、谷歌地图科技力量...对吧)不过也不要把成人戏和儿童戏做对比时比的那么糟糕,至少作为影片不太重要的爱情戏,鲁妮玛拉还是贡献了德芙广告般可爱丝滑的街头舞蹈片段啊,搭配片中欢快的印度音乐,绝对算得上五星级粉丝福利。
流浪儿童保护影片片尾回归主题简单介绍了印度走失儿童的情况,呼吁大家加入流浪儿童保护行动。
我想这才是影片值得被提名、被推荐的最重要原因。
印度每年有8万儿童走失,光是首都新德里平均每天就有5个儿童走失,一半以下为8岁儿童。
非法领养儿童在印度是一项非常繁荣的产业,而比非法买卖更恐怖的还有儿童性侵和器官买卖。
在走失加尔各答的部分,导演其实对走失儿童会遇到的恐怖遭遇都做出了描述,只是隐去了对这些行为的直白刻画,更多的从孩子看到的角度去诠释了每一个未知的可骇瞬间。
比如站在地下道中追逐流浪儿童的男人惊悚的面容、贩卖儿童的男人对萨罗肢体的打量、收容所里望着新来的孩子在二楼冷漠抽烟的管理者、被要求“天亮之前带回来”的男孩的挣扎...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带来的触动是不同的,让人更容易察觉到环境的阴森。
《雄狮》反映的印度流浪儿童的情况真实震撼,我想这部影片无论在电影专业角度有多不完美,都不能否认它在流浪儿童保护推广工作上的重要性。
这可不是一部普世情怀的感人影片,这是一部值得被混乱社会注意的教育片啊。
前半段印度拍得特别好,真实贴近,快赶上纪录片。
后半段到澳洲就失控,男主的挣扎颓废来得没头没尾,那种亲情的呼唤没拍出来反而把情绪耗尽,回家的过程不再让人觉得激动,各种闪回也救不回来,非常可惜。
导演适合拍风光片,本来真事挺有优势,结果拍成了《社会纪实》是怎么回事,但依然哭到瞎真没救。
小saroo演技真好,结果25年记错了家乡名字还说错自己名字!
好心疼小孩一个人那段时光。
缺点是铺垫太长,到后来就是给google earth打了个广告。
说结局老套的,这是真实事件改编不是故事,而且他想象他哥弄丢他很痛苦,然而哥哥却在他走失同时被撞死了…什么故事都没有真实更戏剧。
以为一个人包场,看完发现后面有个哭得白发蓬乱的老伯在抽泣,真希望我老了也能像他一样还进影院仍然感动。
科技改变命,最后变公益片。
比较套路,但胜在真实。
对于领养男主的夫妇 我真的被感动了 他们明明可以自己生孩子 却去收养了孩子 甚至收养了精神不太对的弟弟 弟弟没法控制自己而伤害自己 伤害母亲 男主一直对母亲感到抱歉“我很抱歉你不能有自己的孩子,我们并不是白纸一张,像你的亲生孩子一样,你领养的不只是我们,还领养了我们的过去,我感觉我们在害你” 养母却说“我可以生孩子,我们选择了不生孩子,我们想要你们两个,那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你们两个出现在我的生活中,那是我们的选择。
这也是我爱上你们爸爸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都觉得,这世界上的已经够多了,生个孩子并不保证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但是接受一个像你们这样处于困境的孩子,给你们一个机会,那意义非凡。
”不止男主震惊了 我也震惊了 他们竟然选择不生孩子而去帮助那些困难的孩子给予他们希望 大爱啊
影片改编自畅销全球的催泪小说《漫漫回家路》,片名《Lion》则源于男主人公姓名的原有深意。
一个印度男孩与澳大利亚养父母之间有关亲情的细琐往事,何以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情感的波澜,催泪的狂潮,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影片的内核主题触及到了全人类最敏感也最脆弱的情绪神经,即普世化的亲情和温情暖心的人道主义光芒。
《Lion》虽然讲的是一段寻亲、回家、乡情、归愁的故事,但其主题内核却始终离不开有关人生的哲学命题。
即,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片中主人公萨罗在人生享受最优奉的时候,突然被心底的雄狮所惊醒,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回家路。
从困兽犹斗到雄狮觉醒,他经历的是内心的争斗,情绪的力戮,以及情感的撕裂与弥合,最终,他以亲情激活了沉睡的雄狮,终于踏上了回乡路,踏上了圆梦之旅。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头雄狮,如何在人生经历彷徨时,苦难时,波折时,坎坷时,激活它,唤醒它,即将引进的《Lion》,无疑给出了足可借鉴的答案和方法。
《Lion》中萨罗心中雄狮的觉醒,在于亲情的澎湃和汹涌。
常人心中雄狮的觉醒,更多的则源于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执着。
像萨罗寻找回乡路一样执着、勇敢,再大的风浪,又何所畏惧?!
《雄狮》★★★★8分。
漫漫回家路,最远的距离不是地图上A到B的千里之外,而是记忆与现实的高墙。
家,人类最基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始终是戳人泪点的“利器”。
《雄狮》是一部由谷歌地图赞助的大型公益类“节目”《等着我》——印度版本。
影片在剧情铺设上很是巧妙,看似不经意的对白与情节为人物在情感上的波动埋下了伏笔,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叠影,进一步加深了主角心理上的矛盾变化,从而使得人物更加的立体、丰满。
演员的表演自然流畅,大量刻意的特写镜头与配乐简直完美,对观众在情感上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煽情煽的不留痕迹。
PS:鲁妮玛拉还是那么美。
😄😄
年度温情催泪,前一段小Sheru一个人穿越大半个印度艰难存活求生的经历拍出了印度的脏乱美和浓浓情感维系。
我这几天一直在想destiny什么意思结果在电影里找到了答案,妮可流泪解释她为什么可以生育却要领养孩子的那段,“我站在海边等着被吞噬却看见一个棕色皮肤的孩子向我跑来,那一刻我才感到内心的平静”,某种意义上也是destiny做出的选择了。
“我们多创造一个孩子不一定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但是去解救一个你们这样受苦的孩子一定可以行一件善事。
”
一直把这部电影标记在想看里面,等着上映,后来无意中电影发现已经默默上映,没有做大张旗鼓的宣传。
我看电影的习惯,是在看之前尽量少做功课,避免被剧透,希望自己有更多被惊喜的可能。
《漫漫回家路》的剧情,在瞄过两眼之后,我一直期待这是一部“找路”的悬疑片:身为路痴我常常活在这样的悬疑片之中!
因此提前对主角的心路历程心有戚戚,又特别期待他破解线索的过程……又暗暗期待这部电影就像莫迪亚诺的《暗铺街》一样隐晦神秘而动人……然而看了之后我对成年后主角的这一段追寻是很失望的。
用Google Earth,以及回到出生地,这是一段很顺利的过程。
主角的茶饭不思和封闭自我,主要还是因为他自己内心有一些人际关系障碍。
后来看到大家都在说这一段电影很不好看。
——是的!
这部电影是有点不好评价,可以明显分成“非常好看的”和“不好看”的部分。
好看的是开头,小人儿冒着生命危险在火车上偷煤,穿行在印度尘土飞扬的街道,年轻的妈妈搂着三个孩子,小哥哥带着他半夜去铁路上……然后是无意中随着火车走了几千公里,来到加尔各答之后的流浪,以及小人儿在孤儿院的压抑和慌张。
这个叫桑尼·帕沃的来自贫民窟的小演员,实在是演得太好了,谁能不被他亮晶晶的大眼睛打动呢!
这一大段贫儿印度旅行记,我以为是本片的精华所在。
澳洲塔斯马尼亚的风光也非常美,拍出了人在其间的渺小,和印度的拥挤嘈杂恰成对比。
回到印度之后的剧情也很动人,主人公回到当年的地方,穿过街道,穿过树林,回到小村子。
暖黄色的夕阳下,手摇镜头晃动不定着,表达人的激动害怕的心情。
后来终于见到了,我也跟着主角和他的老妈妈一起哭。
LION,这部老电影,真实的故事。
电影大致划分为印度部分和澳洲部分。
印度部分,导演的讲述可圈可点,抓人的心啊。
澳洲部分则落差太大。
戴夫·帕特尔Dev Patel是我喜欢的演员,特别是他的「涉外大饭店」。
片中他饰演成年的Saroo。
而来自孟买贫民窟的桑尼·帕沃Sunny Pawar饰演的儿时Saroo更为出彩。
不是戴夫的问题,是因为在印度的情节太有张力。
非常赞叹电影的摄影,从远景到特写到布光到一切,都拿捏精准。
也赞叹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只要她出场,全是演技。
25年后,Saroo才知道自己记错了家乡的名字,也弄错了自己的名字。
他不是叫Saroo,他的名字是Sheru,意思是雄狮。
走出电影来,有两点感叹:①收养Saroo的Sue和John 并非不能生育。
而是因为Sue认为,自己生一个孩子,不一定让这个世界美好。
而如果收养一个如Saroo这样的孩子,就能使世界美好。
②Saroo5岁时走失,从小和母亲与哥哥分离,这是人生的一场不幸。
可是,也因祸得福。
网上,有许多真实的Saroo以及他的养父母和亲身母亲以及哥哥的照片。
看过,倍生感慨。
另外,澳洲部分,Saroo的女友这个角色的设置,显得多余。
近两小时的叙述都比不上最后那不足一分钟的真实影像资料来的有力量。
这次奥提水平最差大概就是雄狮与赴汤蹈火,当然赴汤蹈火垫底雄狮倒数第二。前半段幼年时期在印度颠沛流离处理较佳,摄影视角也常聚集在孩童低视线以塑造压迫性情感。而后半段在澳洲生活显得过于凌乱主角感情刻画过于模糊显得电影头重脚轻了些。真实故事往往能为电影加星,却不能成为电影唯一仰
如果没有等到最后字幕说雄狮是那个男孩的名字寓意,真想说一句导演你跑题了
在谷歌地图上拉网式搜索是件很绝望的事,你会碰到很多类似的地点,但都不是你想要找的地方,只有当你真正找到它的时候,一下子就能确定就是这里,而将黄色地标插在那由经纬度唯一确定的点上,将是最幸福的一刻。——多年谷歌地图使用者心得。
真实故事 - 于是Google Earth真的搭顺风车用这个题材拍了个广告...
你们给分太低了,明显没有get到点。印度人种是人类发源之一,尤其澳洲人。从干净时尚的都会回到布满垃圾的荒村,某种意义上是从虚无疏离的现代生活向原始亲情回归。人类,该回那个肮脏荒蛮但浓情的家了。btw,该片可以送给所有自以为是的丁克家庭。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噙着眼泪最后终于在结尾泪奔,但是擦干眼泪觉得节奏还是有问题的,结尾过于简单草率,始终渲染着浓重的情愁,这事不是应该很积极向上吗,它的纠结和悲伤太大了,不过印度素人演员真的不错,小孩太灵让人心疼,男主成熟有魅力多了,演技也见长
三半。印度部分挺好的,從表演到攝影到景,小朋友好自然好可愛。後半太冗長了,但邊打著哈欠邊還是流淚了,看到妮可基德曼就想哭是咋回事
2017/3/6(一)15:00 in89駁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已改鬓毛旺。亲人相见仍相识,全靠谷歌寻路来。
超级~超级无聊
3.5 怀疑和愤慨的友邻们看的不是一部电影,结尾哭崩,不过这片公关的确强...前半段的呈现很有力,除了配乐过满几无挑剔;后半段瑕疵不少,但真实事件的力量撑着,至少没到烂俗、虚情假意的地步。被嫌的几位演员表现其实也过关。看在是摄影技术惊艳、工整不炫技、社会意义强的处女作,可以推荐。
长达两个小时的Google地球宣传片。
当你对这个操蛋的世界觉得绝望的时候,总有些牛逼的事情让你明白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星球上的。科技改变了生活,也会改变这个星球。后续:漫漫回家路,找到自己回家的路,这也算是生命的意义。
可能是我看过为数不多最没有传记电影感觉的传记电影,前半段的感觉非常好,就好像是真的把故事如实记录,到了后面,开始找家之后,整个故事的剪辑逻辑与开篇背道而驰,进而电影走向了无限闪回、痛苦、闪回、痛苦的死循环。并未有泪点,仅仅是在看过最后一段真实视频才有所触动。鲁妮玛拉妹子真的美炸了
前半段能看,主要得益于小孩选角成功,后半段几乎完全崩坏,充满神经病式的闪回,而且鲁妮玛拉像被绑来拍床戏的……
几度热泪盈眶,最感人的不是这25年漫漫回家路的波折,而是这一路上出现的那些温暖人心的人。男主性格温柔却坚毅,会为自己的生活优越而对远在印度的家人心怀愧疚。生母仅凭着一个信念支撑了25年,从未放弃过希望。养父母用一生诠释着何为无私奉献。他们不是不曾遭遇黑暗,只是黑暗过后,他们依旧能心向光明
科技拯救人生,Google Map最佳软性植入广告片,所以童年的口味是不会变的。希望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有个幸福美好的童年。哥哥遭遇悲惨T T,鲁妮小白兔好漂亮!酒窝美美哒~。男女主的爱情来得随意,英俊的Dev一出现我就觉得他好搞笑怎么破!咖啡馆小哥好帅气!又是Sia唱主题曲……
非常普通。小saroo可爱,马拉好看,妮可好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