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我看到大雁和彭坦的那段感情,说句实话,我并不喜欢大雁,尤其是大雁和彭坦妈妈闹的那么僵那段,即使是彭坦的妈妈确实是有点过分,但是大雁确实是做的不好!
也确实那种性格,不会有任何一个婆婆喜欢的。
而且,确实大雁的对爱情的价值观,有的时候非常的不成熟,有点孩子气!
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或许她还需要相更多的亲,受更多的伤才知道爱情原来只是一段时间的事情,可是过日子才是一辈子的事情。
为了一个大龄未嫁的女儿,全家上演了一出出闹剧,却也因此看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道出了世上的人情冷暖,欢笑后总是有悲伤。
最后,全家人为了一次误诊,演出了一出温情喜剧,看得人唏嘘不已,这是一个爱的世界,不管怎样,大家相亲相爱一爱人。
哦,爱,温暖全世界。
知道这部剧很偶然,是在我的某个大龄女朋友的msn日志上。
然后我利用周末两天时间用uusee看完了25集。
原来我一向喜欢看正剧,看第一集的时候,那种夸张怪诞的表演风格,差点使我看不下去,不过后来这部轻喜剧风格的电视剧还是吸引了我。
这部剧其实是一部都市大龄女的爱情童话剧,女主角34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姜大雁,成了一名老少通杀的被桃花运包围的女人。
从比自己小一轮的富家子张耀阳,到年龄跟她父亲差不多的成功男士苏如是,还有金领帅哥留美博士彭坦,英俊有为的副校长程闯,先后都与她擦出爱情火花,演绎了一段段浪漫情感故事。
还有一名一直默默喜欢和关心她的出租车司机,在旁边默默相伴。
虽然过尽千帆皆不是,但是大雁最后也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有感觉的那个男人程闯。
这部电视剧,许多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电视语言的运用很流畅,剪辑节奏明快,表演风格比较夸张怪诞,有喜剧效果。
台词写的也不错,生活气息浓,可视性很强。
也算难得一见的不错的肥皂剧,消磨时间的一个不错选择。
从电视剧的童话中走出,放眼现实,其实只有大龄美女可以不愁嫁,比如大美女林青霞,以40高龄仍然得以嫁给打工皇帝;比如李嘉欣,黎姿,也是年近40高龄如愿嫁入豪门。
至于样貌普通的大龄女青年们,我周围就有一批,年龄大多跟剧中的姜大雁差不多,30好几,其实个人事业发展的都还不错,有大学教师,有出版社编辑,有医生,有设计师,却迟迟找不到心仪的适婚男人。
放眼大龄单身男人,大抵有几类情况,一类是个人条件较差,或者事业没起色,或者个矮貌丑,或者性格脾气古怪,属于被人挑剩下的“被剩下”;一类是个人条件超好,属于所谓钻石王老五,这其实是很多女人包括大龄女理想中的结婚对象。
不过这类男人也知道自己的身价不凡,所以大多数都很挑剔,根本不会考虑选择同年龄段的大龄剩女作为结婚对象;一类是人品问题,比较花心,喜玩感情游戏,玩世不恭不打算负责的花花公子,这类男人不能托付终身;还有一类就是离异的,如果有孩子,大龄未婚女嫁过去就要当后妈,也是顾虑重重,问题种种。
再看看大龄单身女人,有很多还是很优秀的,个人条件很不错,不过往往如剧中的姜大雁,追求“感觉”,追求“完美”,觉悟较晚,一不小心就被剩下了,成了老大难。
特别是有过失败感情经历的大龄女,更难找到合适的交往对象,对比自己年轻时候曾经交往过的前男友,要让自己委屈自己,嫁给各方面条件比不上前男友的男人,还真是心有不甘。
和男人不一样,大龄单身男人可以找自己同龄的,也可以找比自己小的女人们。
而大龄女们,只能找比自己大的,找比自己小的,自己也没安全感。
而跟自己同年龄段的大龄男往往把目标更多指向年轻的小姑娘们。
想结婚的大龄女们的处境其实远远没有电视剧中那么乐观,找个合适的相亲对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忍看年华付水流,一年过一年,依旧形单影只。
所以么,我觉得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爱情童话不属于都市大龄女,看看电视剧,放松娱乐下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要以此来幻想自己可以跟姜大雁一样幸运。
最明智的选择是应该赶紧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目标明确,抓紧时间,积极行动,如果你姿色平庸,真的过了34岁的大龄剩女,依然在做梦,希望遇见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恐怕孤独终老一生的可能性更高。
相爱要趁早,再不相爱就老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生苦短,黄昏恋可能是不错,不过何必蹉跎年华呢,早点找到那个有感觉的人,携手同游人间,不是更好么?
虽然大雁每次都是以结婚的态度去谈恋爱,虽然大雁在34岁还是想奢侈的找个有感觉的,虽然现在我离34还有点点远,但是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奈,那种孤单,结婚真的要找有感觉的生活一辈子。
不是标准的问题,不是放低自己的问题。
虽然大雁每次都是以结婚的态度去谈恋爱,虽然大雁在34岁还是想奢侈的找个有感觉的,虽然现在我离34还有点点远,但是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奈,那种孤单,结婚真的要找有感觉的生活一辈子。
不是标准的问题,不是放低自己的问题。
虽然大雁每次都是以结婚的态度去谈恋爱,虽然大雁在34岁还是想奢侈的找个有感觉的,虽然现在我离34还有点点远,但是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奈,那种孤单,结婚真的要找有感觉的生活一辈子。
不是标准的问题,不是放低自己的问题。
虽然大雁每次都是以结婚的态度去谈恋爱,虽然大雁在34岁还是想奢侈的找个有感觉的,虽然现在我离34还有点点远,但是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奈,那种孤单,结婚真的要找有感觉的生活一辈子。
不是标准的问题,不是放低自己的问题。
我在看剧的时候,有两个感慨:第一,女主角对感情和婚姻的定位很合我意,“想找一个懂我,我能爱得上的人”;第二,我想八成,我也会被剩下。
宋佳在剧中常说的一句话:“我跟他不是一路人”。
这句话总能让我一震,因为我自己也发现了。
决定两个人能否在一起的因素很多,比如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乃至于极细微的生活习惯。
但是真正恋爱的时候,才不会去归纳到底哪条符合了,哪条不符合,只是一种感觉——是否同路人。
倘若是一路人,便怎么着都舒服,怎么闹也还是自己人;倘若不是,怎么骗自己也还是别扭。
一个半圆在地上孤独地滚动着,寻找着它的另一半,找到了,便圆满了。
我原本觉得也没那么难,就是知道两个人相互关心,而且两个人在一起特别有意思,就好像心贴着心,也就够了。
但是,这可真难。
说来也是,这件事怎么可能容易,不然世上怎么有那么多剩男剩女,还有那么多有了伴侣还是感觉不满意的。
不然世上又怎么会有这条谚语:“天下夫妻多,珠联璧合少。
”到底该不该将就,自己掂量着办。
妈妈说:“一辈子就那么一次,还不找个称心的。
”是呀,我不想对付。
但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份幸运,就遇到了我的另一半圆。
那就单着吧,这是我的预感。
尽管还只有25岁,但是准备做个快乐的单身老女人吧。
这两天一直腻歪着看《大女当嫁》,挺像念叨念叨,所以干脆跑这唠叨下。
我赞同电视中的那份现实与无奈,没错,我还不到二十五,要说论嫁应该是最好的年纪,可是我知道自己的感情不会在近几年内看出曙光。
这些我都知道,你说我难过吗,也不会,生活有太多事儿要考虑,有时候看看家人挺好,自己学业挺好,生活优质也算丰富,每年出去旅游几次,衣服、美食、想要嘛起码有能力自己供给,也就只能说还行了。
可是你说我不难过吗,也不会,我也常常发神经,念叨着上天为什么不能给我一个活生生的、正常的、靠谱的男人,恩,我犯病的频率挺高的,可是我都消化了,我没出去扰乱社会。
我没玩一夜情,没勾搭有家室的,没跟明知道不可能的男人玩玩暧昧,我就这么闷着自己,给朋友念叨念叨,至多大哭一场也就算是打发抱怨的情绪了。
有个朋友对我说:你别老念叨要男人让人看笑话。
我就想对她说:你不了解我,我没给谁念叨,我给那些念叨的都是不可能有发展的,真面对那些心动的、抑或是芸芸大众,我总是收敛着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想我确实可能会成为父母眼中的老大难,不是因为我年纪大了,也不是我条件不好,更不是我家庭有负担,当然最不可能的是我长的不好带不出门去。
什么都不是。
那你说是什么呢?
我想了想,很简单,就是面对感情我太闷了。
还有就是我做不到委屈自己。
其实我也算变相想过好几次亲了,现在想来都很搞笑。
都是些不靠谱的人,不是人家人品不好,而是这些男人太不像男人。
一个是超级闷骚,一个超级自恋,这些都是公子,我伺候不起。
所以当别人评价我是夏天的时候我赴汤蹈火,可是后来我发现这充当夏天的资本太高了,所以我就迅速的进入了冬天的冷冻期。
这时候人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着他对我的热情,只是我后知后觉了,说实话,就算当时我明白他想要什么了,我也会离开,我伺候不起真的,我就一普通女孩,想法虽然多但也是个干净要强的女孩,我真不能由着别人的情绪去改变自己。
我有个哥们老打击我,经常和我说不了几句就把我骂的一文不值。
我知道他对我好,是想变着法儿的把我快点嫁出去,可其实我也挺想对他说,咱们虽然差了一岁,可是思想价值观上真的不同。
我不会因为没有感情就把自己送上别人的床,我说了我就是干净要强的人。
我没必要因为别人评价了就改变了。
有时候想,还是身边一起长大的人懂我,哥一再对我说,感情这事儿不能委屈自己,虽然他也替我急,可是他不要我轻易就开始了,他知道我委屈不起自己。
以前我也抱怨过,为什么都是女生我要自己承担那么多事情,我要自己面对那么多事情。
虽然我现在仍然没明白,可是我想有一个原因是肯定的,我有这个能力的,那我头顶的天空自然要比别人更广阔一些。
幸福是没办法对比的,我的家人给我的爱是超满分,那如果我在其他地方稍有损失并不能说明我就失败了,不幸福了。
人都是这样,有得有失。
其实《大女当嫁》这戏挺夸张的,把女人,一个没有按照社会世俗评判标准生活的女人丑化的够夸张的。
感情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不是家族的,一个女人如果把这些看的太清楚了便不轻易嫁人。
我也不爱听“剩女”这俩字,像“女博士”一样社会给的消极色彩太浓烈。
不是我要被剩下,是我自己选择继续等待。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了社会毒瘤——大龄女青年了,别把我当白菜贱价处理,我是公主,是爸妈的公主,是自己的公主,你们眼中我老了,我没魅力了,我身材不正了,那都是你们的看法,我不打算跟你们生活你们也别评价我,如果我仍旧选择高傲的生活也别在背后笑我。
我不是装,也不是逞强,我想二十四岁我都把这些事看清楚了,再过十年我只会更成熟,如果我真的选择了那我也担当得起。
感情其实很简单,有了就是有了,如果强求也没什么意思。
我想我仍会时哭时笑,我仍然做不到大胆追求那份我要的幸福,如果改变了那便不是我了。
人生来这样,自己选择,自己承担,承担未必是痛,个中滋味自己享用。
先写到这,这样吧。
评这部电视剧,就不得不评下姜大雁。
大雁,家中的老大,凡是家中的麻烦事最喜欢出头,发起飙来雷厉风行,在外善解人意,亲切温柔,遇事能忍则忍,会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姜大雁就是这样一个人,可是三十四的她,却始终找不到她爱也单纯地爱她的那个人。
姜大雁有三个好友,小文、任媛、吕薇,通过这三人的爱情观折射出大雁的爱情观的不同。
三十四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不是可以挑别人的年龄,而是让别人挑自己。
而姜大雁要的其实只是一份爱情,认为只有相爱的人才能结婚,而跟任媛的不同——在一起能过日子就行了,跟小文的不同——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并不急着想要一份爱情,一个人同样很好,跟吕薇的就更不同——爱情需要包裹金钱、权势的外衣。
姜大雁要的其实真的不多,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以任何目的为前提,然后结婚生子。
她要的多吗?
不多,可是她却从二十四岁的时候等到三十四岁,而在她三十四岁的时候,还没看见任何爱情的影子。
任何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长时间失败,本身持有这个正确想法的人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所以姜大雁苦恼了,暴躁了,她不知道自己这样一直找下去到底对不对,还是干脆直接找个男人嫁了。
她先是碰到了彭坦,相貌堂堂,工作又好,大雁以为自己碰到好男人了,而最后经过他妈那一出,她看出了这个男人的真本质,丈夫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可是也得尊重自己的老婆,这点他都搞不清楚,他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相貌又有什么用呢,说的好听点,看着一表人才,其实是斯文败类。
大雁后来又遇上年过半百的苏如是,刘德凯的风采一去不回了啊,电视剧中的他老态尽显,让人看着苍凉,他演大雁中意的第二个男人。
电视剧也算赶了一次潮流,老夫少妻的组合,大雁不在意,因为大雁的原则性很强,婚姻是爱情的结合,并不是其他任何因素的综合判定体,大雁爱苏如是,那么她觉得自己跟苏如是在一起就没任何问题。
这段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党生激烈反对女儿跟苏如是在一起,说如果在一起了,等到苏如是七十岁的时候,别说照顾大雁,连基本的夫妻生活都不能给大雁,大雁嗤之以鼻,带着鄙夷的目光看着党生,那目光里透着浓重的不屑,党生问她是不是觉得自己太现实了,大雁拒绝回答,并激烈地告诉党生,如果她现在不选择跟苏如是在一起她将来才会后悔。
党生马上就指出,大雁之所以说出这句话就说明她现在是不理智的,是一时冲动——就算不是一时冲动也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才做下的决定。
这句话点亮了大雁的爱情观,大雁就是为爱可以一直往前冲的那种人,她觉得为爱可以奉献任何东西,她不在乎外在的任何条件,年龄、地位、金钱等等等等,而结婚也只有一个理由,有且仅有这一个理由,那就是爱情。
姜大雁碰到的第三个男人是张耀阳,这男人炽热的年轻的爱情,让任何人都可以为之冲昏头脑,他跟大雁有一点相像,跟之前大雁迷恋苏如是一样,张耀阳也不计较爱情之间的年龄和金钱关系,只要互相喜欢就行了,可是张耀阳毕竟太年轻,他还没成长成可以为对方着想的成熟男人,再加上有一个钻到钱眼里以为任何人接触他们母子的目的都是钱的妈妈,姜大雁跟张耀阳的爱情注定夭折,而最后张耀阳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爱情时,对着大雁,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之前说的任何的爱、喜欢、付出都可以一抹而去,真的既让人羡慕他的年轻,可以做到如此洒脱,又愤恨他的绝情,把没心没肺做到这种程度。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了,大雁找不到爱情中她等的那个人,这时候突然而来检查出的卵巢癌,让大雁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而这个情节也让我又囧又雷,挺好的一部片子,就被这个情节给毁了,没事整什么癌症啊,所有可营造出来的悲哀气氛我都哭不出来,就感觉这一幕是生搬硬套上去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打铺垫,是为了表现程闯在大雁危难时机给予自己的关怀和帮助?
太俗了点吧。
不过,两人在火锅店,大雁借题发挥程闯摔筷走人那个情节倒是挺感人的。
程闯这人实诚,有话直说,不跟人玩心眼,又敢作敢为,从一出场各种好品质就注定了他成为大雁爱情道路终点站上的那个人。
而当大雁的癌症被诊断成良性,两人的感情也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程闯的意外离开,又给这部电视剧划下了第二个败笔,又一俗到极致的情节,硬被编剧编出来的大雁爱情道路上的坎坷,真是让人看了觉得囧囧有神。
一年后,两人的偶然相遇,将两人的爱情之火重新点燃了,可我始终不明白,这一年的意义何在啊?
大雁的等是值得的?
只要相爱命运就一定会安排他们最终在一起,而现实中一年会发生无数的可能吧,如果爱就一定要及时抓住,爱情珍贵,可是现实更恐怖,爱情根本斗不过现实,不然大雁也不会到了三十四岁还没嫁出去。
大雁这回想通了,决定不让爱情就这样再次轻易地在自己身边走开,她跟家人宣布,要去甘肃找程闯,全家人为之欢呼,而在甘肃的某个小站,大雁下火车买水的时候,看到了站台对面抱着同样的目的要去北京找大雁的程闯。
两人隔着站台、铁轨使劲的挥手,小宋佳演的真的很好,脸上流露出的那种大大的幸福,让人落泪,无论他们以后生活在何处,北京,甘肃,这个处在大雁爱情观之外的东西,她一定都会抱着自己的爱情一直一直幸福地生活着吧?
一次课上,老师问我们--导演系的女同学们,你们要想好,以后是选择做一个女人,还是做一个导演?
别笑,这很现实”。
那节课讲得是许鞍华。
王菲曾说:“恋爱成家这件事,可大可小,看你怎么对待了,在我这,可能是大事吧。
”彼时的她,还没有遇见李亚鹏。
对你来说,结婚生子,是大事还是小事?
对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就结婚的毕婚族来说,看来是件大事,刚领完毕业证就领结婚证,自己还是个孩子,就忙着生养孩子了。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
80后的任务就是制造08后!
而那些奔三奔四的剩男剩女们,显然对这样的情况估计不足,使得他们本无特别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对孤独的恐惧当成对婚姻的向往。
有时候我们寻找伴侣,可能真的是因为受够了一个人的日子。
回家面对空空的四面墙,自己对着空气说话,生病了一个人去医院输液,灯泡坏了也是自己踩着凳子换。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北京用的是燃气,而不是那种液化气罐,不然这城市里每个单身女子,都会变成大力水手。
看着电影里走马灯换来换去的相亲对象,看着那些貌似荒唐的桥段情节,笑过之后,更多的是无奈。
生命似乎成为了一个轮回--开始重视爱情,开始放弃爱情,开始更加重视爱情。
是因为开始害怕寂寞,开始享受寂寞,开始又更加害怕寂寞。
你开始懂得,爱情也许还不能称为伟大,寂寞却着实让人觉得可怕。
所以。
从无畏到了厌倦,从厌倦到了害怕,从害怕到了想念,从想念到了依赖。
生活有时候比电影更不靠谱,对于相亲,我是理解的,但却不会选择,人们非得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爱吗?
好的感情,应该是两个人自然的相遇了,通过相处自然而生的,就像《游园惊梦》里那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
而不是带着目的坐在那里,被别人当成物品一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以各自的标准衡量一番。
一个人好好生活静心等待,至少还有份骄傲,不用把尊严放在身后。
新时代的女性,已经习惯不依靠别人,自己也可以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工作,才是大事,男人算什么?
亦舒都说--我的归宿就是健康与才干,要什么归宿?
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这样的魄力和勇气的确令人赞叹,因为这样说的她已经足够强大。
可是有一段话,还是倒出了玄机,它出自那部中国版的《欲望都市》,编剧李樯才是真正看透了男女关系,他深知中国的城市还不是纽约,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并不能向那四个曼哈顿女郎一样,奔四了依旧天天恋爱。
于是他在这部戏的最后一集,告知每个还在困惑的女孩儿--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你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和宇宙一样是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当你玩累了玩不动了,你终究会停靠在一个男人安身立命,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
女人年轻时固然无限美好,但成年后会收获更多的人生乐趣,为人子女,为人妻子,为人母亲,拥有自己的家庭,成为爱的纽带,施与受,只要有爱,都是最幸福的。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早一点成家和要孩子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等你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段,孩子已经上学了,如果三十以后再结婚生子,你真的就要在事业和家庭之中,选择一样了。
所以,何必做那样怨怼的角色,也不要再苛求完美,在你最美好的年纪,收获一颗真心,握紧一双温暖的手,才是最最靠谱的事!
当然不能因为是大事,我们就急不可待,随便找个人把自己处理掉,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姻缘这事是最急不来的,只是说,不要再把它当成一件小事,除非你真有勇气独身到老。
爱情总会来的,只要你有勇气去面对失败。
总之,上心而不刻意,把它当成人生中,一件绝不能怠慢的事儿,才是对的!
《找个人来爱我》,这部剧的歌曲能够说出每个大龄女的心声吧!
找个人来爱我我害怕孤独这样枯坐到睡去我感觉很冷感觉很累找个人来爱我让我永远坚强我站在这里停止奔跑没有感觉走在匆忙的城市努力奋斗的日子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只属于你属于彼此走在匆忙的城市努力奋斗的日子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只属于你属于彼此我要彻底的感受你是真的在这里得到一切如果失去你我感觉到只是脆弱找个人来爱我
姜大雁。
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性格,态度。
理智,不妥协,不勉强,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事情,特别是那些和自己一生相关的,绝不要含含糊糊的结果,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当然,她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她一直在等,等待心中那个合适的。
最后生活眷顾了她,33岁这年,她终于等到了,当然在对方出现后,她也主动去争取,并且把握住了。
凑凑合合的生活,和自己想要的生活,之间的差别,相信不比天与地的差别小。
我超级喜欢剧里的奶奶~~好可爱
于小伟~赞的呀~
劇情節奏都很有大齡女日劇的風味 演員還演得好~ (但是我喜歡張耀揚呀!!)
奶奶演的太可爱了
观后心得:1. 女人越老越难找,男人越老越好找2. 34岁了,还谈感情,这不是一种奢侈么?(咱不是20多岁的小姑娘,等不起)3. 结婚,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家里人是否合适?如何取得家里人的共识4. 父母请不要掺和在儿女的感情决策当中5. 恋爱还是要早谈多谈
本以为是喜剧,结果看得纠结烦心。国产电视剧中的一等品吧。
不好看
囧
一集弃剧系列
当时宿舍毕业后唯一的剩女特别推崇的一部剧,我不喜欢,没有共鸣。
呵呵 狠喜欢妈妈朱茵
那么多奇葩和巧合的事都被主角碰上也就算了,编得什么癌症不好编个宫颈癌?这个病比较容易有其他想法。
不过,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性格是好的~~~
还算不错吧,这个电视剧让我认识了宋佳
一个人的家庭很重要啊,看看彭坦,再看看他那家庭,哭了啊,幸好大雁没有嫁给他啊。。这男人太恐怖了
当剩女只有几个人的时候,是个人问题;当剩女成群的时候,是社会问题。
只有懂她的人才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然一定以为她无理取闹
挺棒的大陆电视剧
我挺喜欢小宋佳的,虽然这是一部轻喜剧,里面的表演还是稍显夸张
有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