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律师》的下一季最后一季距离我们依旧遥远。
上个月才开拍,开播预计到2022年了。
不过,我们的Saul Goodman 新作已经来了。
其主演鲍勃·奥登科克,参与了一部新电影的制作,目前已经上线。
《小人物》Nobody
片长:92分钟一上线就是观众的一片惊喜声和欢呼声。
谁也没想到,鲍勃·奥登科克,我们的奥叔有一天会主演一部动作片。
奥叔最初是喜剧编剧出身,因《周六夜现场》被观众熟知,拥有闪闪发光的编剧才华,后期还发掘了出色的表演天赋,既是编剧,又是演员、导演、制片人等。
不过,奥登科克不是偶像派演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重塑造身形,为了拍摄动作片《小人物》,奥登科克可是下足了功夫,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体能格斗训练,不敢说已经脱胎换骨成为肌肉型男神,但出演《小人物》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作为《绝命毒师》和《风骚律师》的死忠粉,奥登科克的小迷妹,《小人物》当然是必须要刷的。
故事围绕一位普普通通的小人物Hutch讲述。
Hutch,平平无奇,走在大街上几乎没有人会注意的中年男人。
住在郊区,家有妻子、大儿子、小女儿。
日复一日的生活,重复着普通的工作,周一跑步坐公交打卡上班、周二倒垃圾却永远都赶不上垃圾车、周三坐公交打卡上班、周四公交打卡上班、周五公交打卡上班……夜晚时分,Hutch躺下时,妻子早已入睡。
白天妻子对他说过最多的话:你错过了垃圾车(你连垃圾车都赶不上)。
怎么看,Hutch都是一个生活枯燥乏味早已失去激情逐步迈向老年的中年男人。
而将这一切都凸显到极致的,是一件夜晚突发的抢劫案。
某夜晚,两名持枪的小偷闯进了Hutch的家中,Hutch没有反抗,告诉了小偷钱的位置。
不过,Hutch的大儿子,一把扑向了其中一名小偷,死死地抱住,而另一名小偷拿枪指着Hutch的大儿子,呵斥着他放手。
这个时候,小偷背对着Hutch,Hutch握着高尔夫球杆,准备后背袭击。
但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并且让儿子也放手。
两名小偷就这样,拿到手了一些小钱,慌慌忙忙地撤了。
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也没有暴力冲突,对于Hutch来说,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一样。
但是,Hutch没有为自己或是家人反击。
警察来了,对于家中男主人一脸的不屑。
邻居更是嚣张地说,希望小偷来的是他们家,这样就可以胖揍他们一顿了。
儿子眼中,拥有反击成功的机会,但老爹却软弱到让自己放手。
妻子眼中,这个男人连垃圾车都赶不上。
而且,这个消息,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传开了。
小舅子递给了Hutch一把枪。
老丈人则开启了一场语重心长的促膝长谈。
虽然没有人明示,但他们的表情、动作、眼神,全都在表示:这个男人是个窝囊废。
Hutch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辩解,直到他回家后发现,小女儿最喜欢的凯蒂猫手链不见了。
偷钱没问题,但是,偷走宝贝女儿的手链就不合适了。
Hutch一改模样,从一个窝囊废,变成了一个杀手。
他凭借小偷的纹身,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小偷的家,狠狠地揍了一顿,拿回了自己的手表,但是,却寻不回凯蒂猫手链,小偷家中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看就明白这也是走投无路的盗窃。
手链寻不回,小偷再打也无意义,Hutch狠狠地狂锤墙。
所有的压抑、怒火、愤怒,都呼之欲出,却无处发泄。
直到,公交车上来了一帮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恶臭的恶人们。
这个男人,自称Nobody的男人,他笑了。
一场相当精彩的公交车打戏,就这么开始了。
拳拳到肉,招招凶残,一招一式都很有看头。
而且,男主并没有套上明显的主角光环,也被对手揍得人仰马翻,整个人都被扔出了公交车外。
但是,什么都干不过Hutch身上的狠劲。
虽然折腾了一翻,最终,一比五,把他们全干倒了,全都是重伤致残级别。
对于Hutch来说,此刻没有什么,比这凶残的打斗更爽的了。
不过,更大的残酷还在后面,Hutch身上的秘密,以及将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场恶战,都等着呢。
《小人物》绝对是一部大爽片,简单粗暴突突突,情节设定也很吸引人,节奏也快,有点《疾速追杀》的意思了。
优秀的剪辑、独特的配乐,给了观众一个让人十分享受的观感。
就是可惜了,这种题材,这个篇幅,让奥叔身上的十八般演技,没有全部爆发出来。
不过,各种表现还是让人很惊艳,是不一样的硬汉奥叔。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小人物》开头一个伤痕累累的男人,坐在审讯室,他不紧不慢,抽一支烟、打开罐头喂猫…警官问他:你他么是谁?他回答:nobady(小人物)正片开始无聊,受挫,的日子让他心情本就不快,甚至郁闷,一次家里被抢劫(导火索),儿子对他感到失望,妻子也疏远他,引发了他展现内心深处的“过去”。
他开始报仇,找到那抢劫的一家人,到他家准备夺回失去的东西,意外发现家里有个重病的婴儿,最后他放弃离开了。
他在回去路上的公交车上,十分不快。
半路遇到了一群闹事的小混混,正好成为排解的机会,把他们打成重伤甚至死亡。
死亡的小混混中有一个是本地黑帮头头的弟弟,黑帮头头得知此事,对他进行疯狂报复,屡次失败,他试图求和,但无济于事,于是隐退已久的主人公还有他的搭档以及老爷子齐上阵,解决了麻烦。
他最终被逮捕,在审讯室(回到了影片开头)他回答审讯员:我是小人物,相信我,我已经说的够多了。
审讯员接了一个电话,最后将他放了。
(他大有来头)三个月后,他和妻子去看房子准备购买,中途销售员接到找他的电话,他结果电话…他询问销售员,这个房子有没有地下室哈哈哈哈(导演的意思是故事可能又要开始了哈哈哈)彩蛋:老爷子和搭档坐在房车里,老爷子问搭档,为什么我们不坐飞机去,要自己开车呢?搭档告诉他,因为我们后面载的东西都是(枪支)哈哈哈镜头切后拉。
下面是碎片感受喂猫的“小人物”是多么的“柔软”他只是想过美好的生活罢了。
“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也知道,这美好的生活只是假象”不要欺负在子女和妻子面前欺负“老实人(小人物)”。
深藏不露老爷子也试着想养老可是不行哈哈哈“我他妈太怀念这样的日子了”大佬只是想过普通人的日子我是小人物,相信我,我已经说的够多了。
哈哈哈哈
2021豆瓣7.8分动作片《小人物》,港版又译《杀神》。
爱奇艺、优酷、腾讯都有,但喜欢动作片的观众不建议去流媒体平台观看,原因你(shan)懂(jian)的(duo)。
上一秒,硬汉缠胶带。
下一秒,反派装子弹。
中间经历了什么?
一段精彩且暴力十足的车内打斗,又硬又燃。
这是什么狠人,密闭空间以一挑多没在怕?
答:啥也不是(小人物)。
何出此言?
一段快速剪辑蒙太奇直接把社畜看出躁狂症。
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平平无奇的生活。
邻居炫耀豪车的对象。
小舅子耀武扬威的怂包。
生活是——永远赶不上的垃圾车,永远干不完的工作,沉闷灰霾的天气,死气沉沉的工厂。
单调,乏味,枯燥。
重复。
一切的转机,来源于一场意外——被洗劫。
落魄指数贼看了都要摇头。
可——是——!
勇敢如儿子,和贼人赤身肉搏。
上阵父子兵,父子联手能否力挽狂澜?
Nobody始终是nobody,不改初心,不忘始终,怂到底。
连事故现场的警察都恨铁不成钢。
连打劫都不能影响的平静生活,终于还是因为女儿丢失的手链掀起了波澜(所以儿子被打不算什么😂女儿丢宝贝不行是吗?
)。
捉贼,拿脏!
可惜假警徽20年前就过期了,被识破。
关门,打……
竟给他毫发无损地找到了贼?
稳准狠先发制人,这身手、这矫健,怂包怎么翻身了?
小人物被生活气疯了?
即便看了完整版电影,也还是会惊讶于男主的深藏不露。
即便被逼急了,也不太可能转头之间化身特种兵吧?
把人揍趴了,还不疾不徐地戳开气管插根吸管帮他活,是真的善良?
这位主角怂包并非什么简单人物,他和神秘电台通话,详述自己装怂原因。
他们有两个人感觉应该不到30岁他们很害怕 很绝望女的有一把枪什么枪?
一把老的38转轮手枪枪把上有绝缘带用史密斯韦森特殊弹很久没开火了而且它没装子弹 行家啊!
原来男主才不是什么软蛋,而是知善恶的活菩萨?!
好家伙,杀手退役后的养老生活就是体验一把普通人的无聊生活,且挺享受的。
恩。
每一位平平无奇的硬汉杀神,都有不可触碰的逆鳞。
继连姆尼森的女儿,
基努·里维斯的狗,
杰森·斯坦森的儿子后,
杀神宇宙再添新成员!
别惹特工,尤其是退休体验生活的!
只是,对比前几人实打实有损失,《小人物》的这位算误伤了,因为最后女儿的宝贝在沙发下被找到,反派好惨…… 和公交搏斗同等级甚至更刺激的场面后来还有几个。
巧妙的是,除了血腥刺激的枪战,动作设计中还加入了一些机簧配合,打破硬汉出蛮力大于智商的刻板印象,绝境求生也拍得像模像样。
影片节奏的控制偏向黑色幽默,一动一静,前后呼应。
几次出场的敬老院的男主父亲看起来垂垂老矣、体力不支,但那只是他的外衣罢了,惊喜在后面。
邻居炫耀的跑车,也被复仇上头的男主免费“征用”,颇有一丝爽剧之感。
随男主不同内心活动而插入的出场BGM,更增添冷面笑匠的反差感。
当然千句万句还是要看动作戏本身。
可是在21世纪20年代,各种技法都轮完一遍,似乎已经走过动作片黄金时代的大局下,一部仍能做到好于87%动作片、好于82%犯罪片,难道不值得一看吗?
反正我是上头。
作者: Bind 早在去年五月,影迷心心念念的《疾速追杀4》就因疫情被延期到了2022年5月27日。
也就是说,「杀神」约翰·威克备战结束后那一触即发的血腥反击战,还要让大家苦等一年有余。
不过这样的「杀神」不止一位。
在约翰·威克待机之时,代号「Nobody」,「师出无名」的某位中年杀神也已经跃跃欲试了。
同样招惹了麻烦的俄罗斯黑帮,同样是归隐田园的传奇杀手,但这位「无名小卒」真心想念鲜血四溅的滋味。
哈奇,一年到头循环着无趣人生,平平无奇的废柴中年男人。
打卡上班,夫妻冷淡,每个星期二准时错过垃圾车,生活好似流水账一般来去匆匆。
直到一天晚上,两个小毛贼闯进他家打劫。
哈奇乖乖交出了手表和桌子上的零钱,但此时儿子却英勇地挺身而出,直接撂倒一个歹徒。
手持高尔夫球杆的哈奇本想顺势反击,但在最后一刻,他选择放走了歹徒。
只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损失和皮外伤,家人们都安全了。
但儿子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个废物父亲,警察、邻居和小舅子也阴阳怪气嘲笑哈奇是个怂货。
这种窝囊气,搁谁身上都不好受,更不用说是有着神秘背景的哈奇。
兄弟哈里劝他不要惹事,息事宁人就好,而老爹则质问他:「你还记得我们曾经是谁吗?
」
郁郁寡欢的哈奇最终被一个猫咪手链点燃了——毛贼拿钱的时候可能不小心顺走了女儿最爱的手链。
是可忍,孰不可忍。
哈奇,上路寻仇了。
在寻找仇人的同时,哈奇找回了以前肆无忌惮、刀尖舔血的感觉,感受到了真正的「爷青回」!
但他马上就摊上了大事儿:在一场由他挑起的公交车斗殴中,他把俄罗斯黑帮老大的兄弟打成了脑损伤......
看了上述简介,你大概也发现了,《小人物》在剧情上和《疾速追杀》非常相似——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也正常,因为该片编剧德里克·科尔斯塔就是《疾速追杀》系列的缔造者(该系列三部影片的剧本均由他操刀),属于自我临摹了。
卸甲归田隐姓埋名的传奇杀手,只想安静享受家庭的温暖,但一件小事令他无奈回归,面对仇人大开杀戒。
不过这样苦逼的心路历程,只属于约翰·威克,一反常规不走寻常路的哈奇,乐在其中,爽得一比。
这也是《小人物》和《疾速追杀》系列风格上最大的不同——《小人物》带着浮夸且没心没肺的黑色幽默。
不可否认,哈奇享受过退休后的平静日子,可他内心一直怀念着过去的杀戮生涯。
导演伊利亚·奈舒勒还借用了梵高的名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来衬托哈奇的内心。
这幅画展现了梵高心中那个宁静而不能被打扰的卧室,是个独属自己还有些孤独的艺术乌托邦。
而哈奇在影片中获得它的方式则是无所顾虑、我行我素的大杀四方,以至于画布最后也染上了鲜血。
这位为美国「三个字母」的调查局工作的职业清道夫,内心完全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怪物。
迟早有一天他会重操旧业,毛贼的出现,只是给了他提前复出的借口。
所以当哈奇发现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猫咪手链压根没丢时,他只是会心一笑。
加上曾经以「风骚律师」索尔一角深入人心的鲍勃·奥登科克自带文职气场,看上去俨然是个战五渣,和杀神简直不沾边。
人设和演员加成,让无名杀神哈奇自带黑色幽默感。
以此为乐、外柔内刚的反差感也让他显得比约翰·威克还凶残。
上文提到了导演伊利亚·奈舒勒,接下来想要点名表扬这位俄系导演对动作片的深厚理解。
2015年时,由伊利亚·奈舒勒执导的第一人称动作电影《硬核亨利》助他一炮而红。
第一人称的视角游戏感十足,血腥又暴力,观众头晕目眩的同时也惊奇这电影是真™酷炫过瘾。
到了今年,虽然《小人物》没有第一人称视角加持,但导演对动作戏的把握更加精深,拳拳到肉的动作戏不乏夸张色彩。
比如全片第一场正经打戏——公交车械斗,小空间内近身肉搏,一点儿喘息时间都没有,完全不存在那种「一人挨打,队友围观」的尴尬情况——哈师傅,切他中路!
最终战的风格则浮夸幽默,杀神两兄弟带着老爷子集体出马怒战俄国黑帮,在工厂里上演杀神版《小鬼当家》,老弟哈里狙击枪爆头一穿三,打游戏都不敢这么玩!
除去哈奇自带的黑色幽默,导演和编剧还加入了许多冷冷的小笑料。
比如一直被人追问的俄罗斯黑帮的黑人成员,比如哈奇在枪战中忙里偷闲擦去了工厂的安全生产天数......
爽快又幽默,融合诸多元素的该片开启了一个有别于《疾速》系列的新范本。
熟能生巧的编剧德里克·科尔斯塔高度概括了这一类型片中主角和剧情的特征,简直创造了动作电影的全新亚类型——片名与哈奇的特工代号「nobody」,宛如美式枪战武侠中的扫地僧,座右铭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除了设定高度相似的《疾速追杀》外,在《小人物》中,影迷还能看到很多其他电影的影子。
电影开头,画面一天一天快速闪回哈奇无聊的中年生活。
这和《通勤营救》的片头非常相似,该片的主角是推销保险十余年被对手低估了的退役警察。
哈奇为政府工作的神秘背景,被完全掩盖的秘密档案,一通电话就能免除罪行的逆天特权,《伸冤人》中单枪匹马剿灭俄国黑帮的麦考尔,肯定愿意和他碰一碰。
《伸冤人》/2014截止目前,成本1600万的《小人物》已经喜提3000万+票房与超高口碑,上线流媒体后基本稳赚不赔。
最近有消息称编剧德里克·科尔斯塔没能和狮门续约,将不会回归《疾速追杀》的第四、五部参与剧本创作。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说不好他会接着搞哈奇的故事。
何况,《小人物》的结局已经埋下伏笔:哈奇的退休生活正式宣告结束,《Nobody: Chapter 2》不是梦!
值得一看的电影,内核就是包装精美的龙王赘婿型网络小说。
中年憋屈男主过着千篇一律的乏味生活,直到一天偶遇混混,路见不平。
谁知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然而看似废柴的男主竟是退役龙王特种兵!
美国中产老白男痛扁俄罗斯黑帮!
开邻居豪车,烧美金名画!
和你的兄弟父亲一起打俄国鬼子!
经典美国爽文!
不看不是美国人!
4星好评MAGA魂!
美国版手撕鬼子的故事,三个人打死了一个连的人,毫无还手之力。
故事从一个退役的FBI情报人员说起,主角想回归平静生活,辞职不干了,发誓不再杀人立地成佛。
偏偏命运弄人,遇到了两个菜鸡抢劫犯,看在他们初犯,男主忍了,为此还被儿子看不起。
结果他们拿走了女儿心爱的手链,不。
是宠物猫的手链,男主终于爆发了,在问了很多家纹身店后,找到了劫匪,哪知道他们真的是生活困难啊,男主只好作罢。
男主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好巧不巧。
来了一伙街溜子。
男主正好,发泄发泄。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发泄就揍人,往死里揍。
没想到,打了冤大头俄罗斯黑帮头子的弟弟,这下还得了。
男主二话不说,烧了黑帮头子的几亿美金,那可是黑帮的退休基金啊!
冤大头气坏了,舞也不跳了,全军出击。
结果被三个人全打死了,好家伙,就因为你是主角,我招谁惹谁了,打死弟弟还烧了我的几亿美金,最后还杀人!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随便动手就搞灭门事件。
你憋坏了,拿我们出气,你以为就男主暴力?
没想到他老爹跟他一个德行,就爱杀人为乐,全篇就是打打打
又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莱坞个人英雄,或者说是一位好莱坞式的“消极英雄”。
无非就是剪辑更精巧一些、打戏更残暴一些、血浆撒的更高明一些、动作设计更出彩一些、人物对比更强烈一些,所以说是登峰造极。
不过还是“一个男人回家的故事”。
对待“元社会”的态度至关重要 在这里,郭松民老师根据电影中英雄人物对待其所生活的“元社会”的态度,将他们区分为“消极英雄”和“积极英雄”两类。
“元社会”——在美国的西部片中,通常是西部的一个小镇;在《功夫熊猫》系列中,则是熊猫阿宝居住的“和平谷”;在中国电影《让子弹飞》中,是黄四郎的统治的鹅城;在《红色娘子军》中,则是南霸天统治的椰林寨……;当然——在《小人物》中,就是主角居住的小区以及“家”。
仔细研究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基本都是认同“元社会”秩序的。
影片开始的时候,他们在“元社会”中往往处于一种边缘化生存状态,通常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比如施瓦辛格或史泰龙的电影中,他们往往是前海军陆战队员、前特种兵、前警察、前宇航员等,现在已经退出江湖,安于自己虽然有点落魄却平静的生活。
然后,某种邪恶势力——外星人、科学怪人、黑帮、恐怖分子、纳粹……这部电影是小偷、各种小混混,还有美国人心目中永远的大坏蛋俄罗斯人,开始威胁“元社会”现存秩序,英雄人物由于某种机缘被卷入其中,终于在愤怒的激发下发挥出自己的巨大潜力,最终摧毁邪恶势力,恢复“元社会”的平静。
之所以说这些好莱坞英雄是“消极英雄”,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改变“元社会”现存秩序,而只愿意消灭威胁“元社会”现存秩序的邪恶力量,一旦这些邪恶势力被消灭,他们要么匹马西风消失在地平线上,要么回到家中与妻子、孩子团聚。
好莱坞故事万变不离其宗,经常被人简单地概括为“一个男人回家的故事”。
以这样的范式来观看《小人物》,我们就会发现男主角就是这样一位消极英雄——在影片中,男主 Hutch位于郊区的家中遭两名小偷闯入。
为了避免暴力冲突,Hutch没有为自己或是家人反击。
他的儿子Blake对他感到很失望,他的老婆Becca乎也因此更加疏远他。
这起事件激发了Hutch心中压抑许久的情绪和本能。
然后一路打一路杀…… 比较一下《大圣归来》和《功夫熊猫》系列,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故事逻辑其实极其相似。
熊猫阿宝原来也是无所事事,有点边缘化地生活在自己的伊甸园“和平谷”中。
在《功夫熊猫》中,是“邪恶的大龙”威胁了“和平谷”的秩序,在《功夫熊猫2》中,则是大恶人孔雀“Lord Shen”来捣乱,而最终是阿宝消灭“大龙”和“Lord Shen”,恢复了“和平谷”的安宁。
英雄为什么必须消极?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和好莱坞电影的英雄范式相反,中国在革命时期或前社会主义时期的影视作品,却都是一些“积极英雄”——他们要反抗和摧毁的对象,首先就是“元社会”中的现存秩序,因为他们是“元社会”中的被压迫者。
比如在《红色娘子军》中,对吴琼花来说,南霸天统治下的椰林寨的秩序是不能容忍的,是必须要推翻的。
当然,一开始吴琼花看的还不是很清楚,简单地认为只要杀了南霸天就能让自己获得解放,只是在洪常青的启发下,她才明白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道理,这就不仅要颠覆椰林寨秩序,而要颠覆世界(元社会)的秩序了。
所以,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是在讲述“一个男人回家的故事”,那么中国的红色电影则是在讲述“一个英雄离开家乡去解放世界的故事”。
红色电影通常都是以英雄人物和故乡亲人告别,然后转身走向前线为结尾的。
此外,他们都是有组织、有团队可以依靠的英雄,比如董存瑞,是诞生于八路军的英雄。
吴琼花则在红军队伍中成长起来。
反观好莱坞的电影,则鲜有从组织、群众中诞生的英雄。
但单个个体是脆弱的,是无法面对有组织、有资源的反派的。
所以好莱坞的英雄,要么是有超能力——比如超人、钢铁侠,或者变异怪物蜘蛛侠啥的,要么就是前特工、前退伍军人,他反抗压迫的所有技能都是“元社会”赋予它的,总之就是单枪匹马,所向无敌!
冷战结束以来,由于好莱坞强势的文化输出,观众已经完全习惯了“消极英雄”,就像我们习惯了麦当劳、肯德基的口味一样。
所以当2010年,姜文的《让子弹飞》横空出世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思想界也介入了争论。
这主要就是因为《让子弹飞》的主角张麻子是一位“积极英雄”,他是主动去挑战鹅城秩序的,甚至黄四郎给了他几马车的银子他还是不走,一定要把鹅城(元社会)的秩序翻个个儿,而他居然也就真的就做到了。
当然,受制于后冷战的语境,张麻子在推翻黄四郎之后无法在鹅城建立一个不同于黄四郎的新秩序,显然他不可能建立苏维埃政权。
所以当黄四郎被推翻之日,也就张麻子失败之时——他的弟兄带着金钱和女人去了浦东,他自己也只能一个人孤独的回到山里。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中的“消极英雄”一开始往往都活得比较边缘化,甚至比较落魄?
为什么他们往往都很不情愿出山,总是要等某种使他们“不得不”的情景出现之后,才会不惜性命去和“坏人”搏斗?
仔细想来这确实是好莱坞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英雄并不是“元社会”现存秩序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出来维护“元社会”现存秩序,就能够更加有力地论证“元社会”的合理性,显示出他不是出于单纯个人利益而冒险,而是出于维护某种价值观才展现出英雄行为的。
这种价值观就是在西方文化具有重要地位的“个人自由”。
在本片就是老婆孩子大house!
从美国/西方的角度看,他们是非常担心一位“积极英雄”会损害他们自由的,假如孙悟空真的取代了玉皇大帝,建立了在天庭的统治,假如张麻子真的取代黄四郎,确立了在鹅城的统治,会更有利于保障其他人的自由吗?
我想他们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所以,最好的英雄就是消极英雄,战胜了邪恶势力就回家,而不要借胜利之势搞什么新秩序。
所以,这部电影就看个热闹好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好莱坞这一套依然受欢迎,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地方!
《小人物》当我看到简介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猜测,这个二零二零年代的《老枪》会有什么新鲜感。
结果一个更矛盾、更复杂,也更接地气的中年居家John Wick 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影片的动作戏并不华丽却实用,这与导演之前宛如跳舞般的《硬核亨利》大相径庭的确,比起《老枪》中的于连医生,nobody更像那位大杀四方的John Wick。
我的扮猪吃虎启蒙版
《小人物》全片充满了对《疾速追杀》的致敬,里面没有狗,索性放了只猫近十年中,我最期待希望成为系列电影的只有三部:《疾速追杀》(狗狗守护神John Wick),《利刃出鞘》最后的绅士侦探布兰科),以及本片《小人物》(中年危机咨询专家nobody)。
阿加莎式的传统侦探电影像反传统英雄一样,也在如今让我们眼前一亮万幸无论是从电影公司的公告还是影片的结尾,都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三部电影终将成为系列。
类似于nobody和John Wick这样经典的反传统英雄出现,并受到观众交口称赞,也就是近十年之内的事情。
而偏偏这十年又是漫威DC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
想想真是奇妙,当人们沉醉于光鲜靓丽而又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之时,人们又会看着那些有些阴暗、有些没人缘、有些缺陷、也会受伤、也会挨揍的中年男人们和那些并不比他坏多少的坏人们拳拳到肉。
这些反传统的英雄到最后的胜利之时也会鼻青脸肿,就剩下一口气。
这也正是我们人生的侧面写照——我们屹立不倒,但总是伤痕累累在《小人物》的最后,我们就是看到的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小人物、nobody——廉价的外套夹克,肿起来的脸,身上就剩下了钥匙和猫粮,以及躲藏在他怀里的一只饥饿的小猫。
像不像被生活痛殴的我们?
可惜人家比我们要快意恩仇多了狼狈,何其狼狈!
对面审问的警察一脸不屑地看着这个中年男人,听着他嘴里的“屁话”。
狼狈,何其狼狈又真实。
Nobody点上了一个香烟,此时露出了不曾有过的眼神,那是蔑视、舒畅、心满意足以及自豪。
一个词比较合适——桀骜虽然后面为了制作续集被迫增加了一个彩蛋。
但我认为影片应该在nobody的桀骜表情和警察们收到的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电话时,戛然而止。
看着这帮警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迷茫脸,真是痛快这就是魅力所在!
因为比起飞行在宇宙中和灭霸作战,做一名保卫家庭剿灭黑帮硬汉,让那些平时看不起你的邻居和同事一脸惊讶,才是我最经常也最想做的梦。
《小人物》更像比起犯罪电影来,更像一部黑色电影。
罗杰.伊伯特说过,犯罪电影和黑色电影的区别在于,犯罪电影中的坏蛋知道自己很坏,而且希望如此,而黑色电影的主角认为自己是好人,只是被生活给艹了。
Nobody,他的普通名字是Hutch,一个在家里毫无位置的“普通人”,工厂里,一个默默无闻的会计,他被儿子无视,被妻子拒绝,这样的日子每一天都毫无变化,变化的只有日历的上日期。
曾经的日子里,他最大的愤怒表现,只是冲着未赶上的垃圾车挥挥手谁也不知道,Hutch是在忍耐,或者说在积蓄着怒气。
当然,在电影中,这怒气的点燃只在一瞬间,而现实中,积累却是十几年。
直到小偷进到家中,但是出人意料地他仍然忍住了,后面面对家人、邻居、工友的嘲笑,他也忍住了。
但是几分钟之后,他女儿的小猫手环被盗了,竟然成了整个电影进入高潮的导火索。
此刻响起了动听的爵士歌曲,伴随着着优美的歌声,一场原始野蛮的肉搏即将开始的确,真实的生活中 ,往往就是这样,长期积累的压力,就是被一个小事所捅破气球,可能是一个空易拉罐,可能是一滩鸟屎。
也可能是小猫手环。
因为一个小猫手环,一个俄罗斯黑帮被消灭了。
不会是因为一个小猫手环。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自我挣扎,这种挣扎或者说是自虐,是为了发泄对家人的不满,是为了掩藏和消耗自己的野性,一个杀手对于杀戮的渴望不会消失,只会被隐藏,被压制。
被对家庭的向往,所压抑,那些内心的黑暗面。
这些事情积郁在Hutch的心中,总想一吐为快。
而颇具讽刺意味的,他的倾诉对象只有两名将死的敌人,在他碎碎叨叨中咽了气。
这秘密只有死人才能够倾诉本片几乎算是全片致敬了《疾速追杀》,但是风格上还是有区别的。
随着John Wick系列的陆续上映,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风格是一种更黑暗、更具有仪式化、更漫画风的动作电影,特别是在John Wick的塑造上,他是一个超脱的半神之人。
而本作,更加市井烟火气,Hutch比起John Wick来是一个更复杂的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狗、俄罗斯黑帮,还要面对冷淡的妻子,青春期的儿子、一脸懵懂的女儿和已经住进养老院的爸爸。
他的第一次爆发,其实是最值得回味的,如果和Hutch后期的动作场景比起来,他的在公交车里的这次打斗更野蛮、无脑、血腥残忍,比起消灭敌人,这场战斗更像是在自残。
普通人想要刺激一下自己,只要抽几个巴掌就够了,而nobody则是要见血带伤。
粗犷的动作设计,但是导演为了弥补这一弱项,用了大量具有强烈反差的配乐和歌曲,强化了一种不协调感,来弥补动作情节不足的短板全片的打斗场面我认为从精彩程度上讲,要略逊《疾速追杀》一筹,后者是基努里维斯的独角戏,大量的长镜头和紧密衔接的动作让他的冷峻的气质变成了强大的雄性荷尔蒙散发出来。
而奥登科克之前的形象都太办公室了,所以本片中的打斗场面并没有急速系列那么多,不过也不用担心,导演利用非常另类的大量经典歌曲配合着动作场景,还挺有逼格的,这种不协调感恰恰能勾住观众的魂儿,而且导演伊利亚·奈舒勒之前的作品比如《硬核亨利》,也是快节奏跑酷+摇滚+血浆,从感官刺激角度来说,绝不会让观众失望的。
与《疾速追杀》中的孤单杀神John Wick不同,Hutch并不是孤单一人,他守护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与自己的挚友和老爸并肩作战。
和John Wick最大的不同,就是战友,有亲人当他的妻子和儿子再次看到伤痕累累的爸爸时,那惊讶的表情,以及与妻子重新燃起的激情,曾经以为的怯懦,只是野兽披的羊皮,而面对野兽,我们会羡慕其力量,也会被他的魅力所捕获,所以说,爱情中永远要用狂野做润滑剂,子女教育中家长的力量也要时时昭示。
这么看,其实它是一部家庭片?
讲述了中年男人和自己,和家庭的和解?
只是用了略微过激的行动罢了。
我想说,真是nobody,NB!
大佬们有不同意见保留,就当没看见这篇影评,就当我放了个屁(这篇文章全是剧透,不想被剧透的慎看)———————————————分割线————————————首先这根本不是小人物,这个小人物是带引号的。
其次这部剧拍出来就是为了黑俄罗斯而拍的剧。
这放在俄罗斯播的话,那个场面我想象不出来……跑题了。
这部剧无限拔高了美国人:一个美国人群中的“小人物”干掉十几号拿枪的“俄罗斯黑帮”?
这其中想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了吧。
这都不是暗示,都是明喻了。
一个“美国小人物”老老实实却被人欺负。
你可以拿走我的钱,但是不能拿走(我女儿的猫咪手镯)——暗示我的尊严;然后奋起反抗一个人在公交车上干倒十几个人,再被黑帮寻仇,显得多么无辜。
最后发现人家根本没有拿走猫咪手镯,就把黑帮和自己的家都烧了。
(让我想到一个词“毁尸灭迹”)还显得因为你们这些闯入者导致我的家没了。
借这个理由买了个有地下室的。
最过分的是主人公结的梁子,两个俄黑帮去找手无寸铁甚至在轮椅上的老爷子(当然老爷子也并不是真瘸了,只是觉得坐着舒服。
但杀这两个黑帮的时候看不出来真瘸假瘸),可结果呢:两个持枪大汉破门而入,在几个呼吸之间就被动了动手指的老爷子反杀了(是真的动了动手指)。
从头到尾都没有流露出一点一个老年人该有的紧张吃惊和害怕。
主人公去找俄罗斯黑帮报仇,隔着监控器把一个黑帮杀了:你们俄罗斯黑帮就知道躲在监控器后面(这又是一个明喻),一点也不男人,你看看我:单枪匹马,一人一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行得正坐得端直接进去把你们全杀了,你们在我面前不堪一击。
直接走到俄罗斯黑帮老大的办公室里。
循循善诱,给了你们俄罗斯黑帮一次机会——让你们隐退江湖,可给你们机会你们班不中用啊,刚出门就杀我,小人之举。
不过你们来吧,来再多也打不过我。
三人在单位杀黑帮时,切到老爷子的画面时立马给了老爷子一个轻松的BGM:暗示一个美国老头杀你们都轻轻松松,只是懒得动而已(之前老爷子杀闯入家里的两个黑帮别说站起来了,手指都只是动了两下,完全没有多余的动作,为什么?
因为自信!
)把黑帮杀完以后警察来了(刚杀完就有警车响了),警察甚至都没露面,响了两声警笛就走了——工厂员工(美国老百姓)保护自己工作的工厂(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土家园)根本不用劳烦警察出场,那不是杀鸡用宅牛刀么?
(保护自己的国家每个美利坚人民人人有责)到最后也就是开头警察问话的那一段,问完就无罪释放了,也就是杀你们俄罗斯人不犯法。
3.5 「有部分沈睡已久的我已經覺醒,而且我超想一直玩下去」我本以為今年目前為止的最佳爽片是蜥蜴大戰猴子,但是別瞎掰好嗎,《無名弒》才是今年所有元素到位,短小精幹,一氣呵成,令人捧腹大笑又超紓壓的爽片。
其實光從幕後團隊,就不難看出這部最終成果會如此的高明的原因。
用全第一人稱視角拍攝而出的動作片《超狂亨利》的俄國導演伊利亞·奈舒勒+《捍衛任務》《急凍之城》導演大衛雷奇擔當監製+《捍衛任務系列》主創與編劇德瑞克·柯斯達(他最近也參與了漫威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第三、四集的編劇)你說,這個組合,只要沒有任何分級與片商限制,他們絕對能玩出讓人滿意的動作片出來。
想當然耳,這類型的劇本往往不被重視,不是淪落於無聊的老哽流水帳,就是能夠一氣呵成的完整,還好《無名弒》是後者,採用如同《捍衛任務》的作法,雖然不及《捍衛》首集的情感高度,但仍然有效。
開頭讓我們了解到哈奇的日常、家庭與工作關係,日復一日的無聊人生,缺乏了那一點「火花」,直到兩名歹徒的闖入,才有了轉機。
他沒有家破人亡,也沒有跟任何人結下心結,一切純粹是他太無聊,才決定手癢去搞事出來的。
這種根本挑釁的戲謔式手法,有些荒唐,有些好笑,但比起復仇,可更叫人痛快。
動作戲不用提,運鏡、調度、配樂的時機點,都恰到好處,尤其後面宛如《小鬼當家》輕輕鬆鬆幹掉整場的工廠決戰,不是主角群太強,而是你們這群俄羅斯黑幫太弱了好嗎?
(ㄟ不是,結果整場唯一有傷到主角的,是一開始練手感的公車屁孩而已啊)必須提到,MVP絕對是「布朗博士」克里斯多福·洛伊德,給他一把散彈槍就能解決一切的82歲前FBI探員,每一場他的戲都是亮點,叫人怎麼不喜歡他呢。
文武並重又能拳拳到肉的爽片,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做到的事,但只要久久有一部,就能重拾我們對動作片的熱情,如同哈奇一般。
期待能夠有續集產生,讓律師繼續化身殺神,並大殺四方、樂在其中。
挺high的,经历中年危机男性的一次强力勃起,公交车那段能拍成连贯长镜头那就牛逼了。男主角身份和nobody大隐隐于市的对应也有意思
奇诺里维斯为了“还我狗命”的信仰,绝命律师本着“还我猫咪吊坠”的执念,来吧,孙子们,干吧!反正老子窝在一种nobody小人物的退隐生涯里实在憋坏了,It's been a hell of a day,谢谢您内,红毛怪,帮老子释放了自我。看完别急着关掉,那个彩蛋必须预示着续集。
传统扫俄打黑片,拍不来暴力史,就用心钻研动作设计
Nobody? Nobody Does It Better!……“第一幕中藏在冰箱里的枪到第三幕一定要响!”契科夫的叙事原理被来自一位俄罗斯的导演黑色幽默地还原成纯字面的意思且疑似迷影到了英雄本色的血洗枫林阁。吴宇森电影的藏枪用不着等到第三幕甚至都无需转场就可以响!却非叙事缺陷,实乃风格差异使然。急就速成对位着东方的高调华丽,伏笔回响服务于西方的趋实心理。不过由于本片收官高潮大戏急剧向东方热血豪情靠拢,再现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的影子,藏枪回响被淹没在一浪浪暴力美学之中,其戏剧功效其实并没有彰显出来。影片真正有趣的桥段反而是开场公车搏斗拉绳锁脖“需要停停止”、总是故事没讲完对方就先“睡着”了,以及养老院老头竟然比他那个造型像老白也的确演过毒师的儿子更狠!
装逼yy爽片。白人男主和老爸及黑奴就是美国,美国从二战来就是老大,老大作为世界警察,碰到不公直接军事干预,管你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还是美洲还是非洲,通通给你打爆。
嚯,你们这些拍爽片的逻辑,有些时候荒唐到我都错愕了。
1.爱狗的John Wick,喂猫的Nobody,好吧,原来《小人物》和《疾速追杀》系列都是德里克·科尔斯塔的编剧作品;2.第N次在电影里听到 Louis Armstrong -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这首歌;3.混黑帮有风险,要入行需谨慎(大反派 Yulian 坐在车窗上拿机关枪射击 Hutch 的画面让我联想起《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
跟基努里维斯的《疾速追杀》一样,完全是一部爽片,但确实很爽。
我要是有这个武力值,我遇到坏人也横着走
剧情简单,逻辑性不强的爽片
风骚律师不装了,恢复john wick的身份。就一个字,干就完了!从头打到尾的爽片,老头子有惊喜!
john wick类型的片子。开头不错,后面俗到家了,厉害过头了,只是剪辑也不行,特别是工厂那一段。
爽爆了
按套路走个标准流程,与之前一系列退隐高人类电影不同的变量自然是奥登科克的反差形象。
这是混合了三种类型片的新尝试,平凡人暴力升级+退伍特种兵+冷战后遗症,画面风格有点像是现代版的“解放的姜哥”,弹壳横飞,血浆四溅的场面总是激动人心的~剧情梗概用一句话好了:退休隐居养老的前FBI清道夫压不住心中的野兽,一不小心把俄罗斯黑帮给平了~
颅内高潮的动作爽片不过是当下的另一种流量密码,更加惊鸿一瞥的是84岁的洛伊德,祝老爷子长命百岁!
一个猫咪手镯引发的血案。动作戏不错。
黑帮肯定是俄背景,老的陪小的,搭个黑助手玩一场有日子不玩的英雄本色,亚裔负责重新装修房子。
养老院那位才是狠人,他能穿越时空!
我觉得他养老院的爹更带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