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是好演员,吴镇宇依然是港片中“心理片系”的当然大佬,其地位无人撼动,全体成员都发挥得不错因为如果它只是部娱乐片那我会点推荐一栏如果这是一部警匪片,那我会回到推荐一栏当真要点推荐的话,那也是因为港片能出此类话题影片的大胆探索和尝试的致敬因为此片中有关乎现实HK的未来,HK人的未来的潜意识思考。
但退至较差却是我实在是敌不过影片中表现强差人意的失望。
如果这是一部教父类的影片,但教授的结局却是“生得伟大,死得大意”没能把一开始的神之光圈发扬光大。
如果这是一部暗战式的心理 片,那斗智斗勇类的博弈却没能在两个应该有所斗法的人之间让观众大呼过瘾,片中的对手戏更像是老师对学生的苦口婆心。
如果这是一部正义片,是鸡蛋的胜利,那卧底(谢天华)的死亡却看不到是彻底的鸡蛋的胜利,是一个普通警察的胜利?
还是说为了“伪公平”或是什么“为了不让毒品毒害世界人民”而死,如果真是这样到像是不得不死,但也有可能此影片想卖得个好价钱,不得不这样子处理才有死的结局,要不导演会被老板炒鱿鱼如果这是一部探讨人类生存哲学的影片,那两种论断哪个是黑哪个是白,如影片说,黑不一定黑,白,不一定白,但善恶总可以吧,美丑总可以吧,混沌如梦,两败俱伤,左右为难,难道是想说不管哪个对,在死亡面前都是公平的,没胜败一说?两种论断都逃不过死亡?
对观众来说,“跟谁混都是死!
”结果都一样一个坚持某种原则而死一个深谋远虑却又大意失荆州而死剧本的失败在就于对两种选择没有深入的探讨:一个是教授无理头的伟大:伟大是建立在舍我的基础上的,这个听起来好像没有问题,教授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肾脏给了别人,这是舍我,是超我的精神,但偏偏犯了基本的医学常识,请把血型配比一下行吗,就那么不考虑基本的常识就想表达教父级人物的伟大精神?
拜托,骗小孩子呢?
电影开篇,教授的出场是以一个革命家式的开山式的人物出现的,至少有可能成为思想启蒙者,可惜他的信徒真多,但却一个个的不是因为信仰而死,而是各种无谓的失算牺牲,这能理解为是教授计划中的“死亡失算”吗?
还是说真如影片中“处长”的从中谋利?
如果真是,那是不是教授的理想蓝图只是纸上谈兵而有重大缺陷?
“具有革命家气质的教授”也许是对的,但却没解决其本身的问题,他的死被处理得毫无意义,以近轻易般失去,犹如他的信徒,在失算的计划中失去生命,尤其在死前还被暴露出那不堪回首的出身,单亲家庭,忧郁症,有过自杀史的可悲经历,让我对教授的形象也大打折扣,GEMIMG家的死有轻如鸿毛之感啊,原来你本身就是有缺陷型 人格呀话说斗智中,最“亮点”的到是谢天华成功混进像小学操场一样的授勋场地,拜托制片人能多花点钱吗,很寒酸的场面,再说了这么点儿人,谢天华能不被发现?
那警界们也太白痴了吧?!
也许有人说这是电影,别太较真,我想真要是这样子那我真是错了,但要是通过别人白痴你才聪明,那这种表现正义人物的手法怕真有点低级影片想说明什么呢?
影片想说什么,影片好像没有说透,但结尾出现各种现世社会中什么欧洲金融危机等等周遭不利般让人迷茫的负面新闻,却显露出整片的脉络来~~这种分析也许是失败的,只能凭推断与猜测,或者说我们从港片中去探寻现实中港人对其身份的迷惑中去寻找此片的答案。
前途何去何从,跟对老大的心态只有跟对老大才能发展其优势特色一方是所谓持重建“公开公正公平”理想社会的教授(xf),一方是宁可做鸡蛋的卧底小警探(DF),而走什么路正如观众面临的选择,选择教授,是伟大,但教授解决不了教授自身的问题(欧债危机),逃不了一个死;选择鸡蛋论的小警探,却始终为“身份”的问题而挣扎,我到底是谁,我要怎么做才是对的,我的文化生长要建立在哪种选择下才能发展,这不正是港人面临的最大的迷茫和困惑吗?
也许答案就在那里,但在这种焦灼的选择过程中,还有一种心理的魔鬼在作崇,那就是选择什么都不重要了,都是一个结局!
这部片子精彩的开头结尾被卑鄙的偷拍着给剪切掉,开头教授关于严刑逼供的讨论引发的关于对与错的全片观点,结尾教授的自白,拉风哥与小女孩的对话,还有结尾处有关香港现状的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字幕,全都没有,Md这种枪版电影太坑爹。
另外,恶心的配音,随意篡改的台词,根本就是对电影的侮辱,还有少情节,这都什么呀,凭什么看枪版的给分,要打分请看全片看正版!!!!!
扯,继承电视剧以太会出场后的瞎扯,扯到最后都收不回来了,连资本主义每个毛孔里都留着肮脏和鲜血都出来了,马克思泉下泪目。
感觉编剧下笔的本意是想立意高远,但是由于自己和导演功力不足的原因,到最后就出来这么个东西,先是吴镇宇教授,无限脑补,但是比柯南福尔摩斯和BBC福尔摩斯里的教授莫娘娘,吴镇宇真是弱到暴表,但吴镇宇是福尔摩斯啊,看形象猜人,然后是说,其实我不是教授, 我是个革命者,不管你看不看得起我,我是个毒贩。
然后是为了show 智商吗,跑进监狱里,我完全看不懂吴镇宇去监狱里做什么的?
救大切吗?
你直接让他自残去医院然后再搞出来不就完了。
是说大切有神经病吧,结果一切肾,出来一换,嘛事没有,牙好精神好,身体倍棒,能跑能跳能杀人,这是换肾还是换脑啊?
说他没病吧,没病切毛肾,剖腹,割动脉啥的,能进病房不就完了,感情你们材料太多,换着玩呢,就算他切肾想给儿子,你好歹找个干净点地方啊,不要食堂一吃完饭肚子一剖就拿出来了,你不反胃我还恶心呢。
接着是各种人权白皮书,Heal the World,连毒贩的地都洗上了,洗完还要洗恐怖分子吗?
再洗就反人类了,亲,别玩脱了搞的警匪片都被禁播,然后是各种装深沉,是犯法,不是犯罪,这世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也可以不是现在这样,这句洗脑用的话最后用来点题真的大丈夫,就算你要深刻化反面人物好歹也拿出点干货啊,少年,不过这种动不动就要革命,起义的调调应该很符合某些愤青的价值观,话说最后那个毒奶粉是吐糟大陆吗?
接着是各种酱油角色上蹿下跳的,先是那个文员文咏珊,这妹子很惊艳,sex,一开始很不怕死,查出来很多事情,结果boss一死,直接怕死她了,立马不干了,还要Laughing越狱出来,教导她要拯救世界,本来还以为要来点love什么的,然后感情戏润润,肉搏之类的,结果酱油刚打完就变红烧鸡了。
好身材没肉戏,当花瓶都没摆足时间啊,导演,难道看完这个还要看东热再撸一管?
然后是苏星柏,先死一次还不够,再死一次爽歪歪,死完还要各种穿越回去打酱油,有够衰,然后是他媳妇徐子珊,一切日常都正常,就是会错认人,这是哪门子的神经病,这扯的,她没病是编剧有病吧?
最后看样子还要再疯一次,真是和苏星柏是一对。
再是那什么青,公交车痴汉,尾行,打水枪,射了,没了。
还是陈法拉安心,一次就死透了,不用再拉出来鞭尸。
大切,如同看不懂吴镇宇为什么进去一样,同样看不懂他为什么进去,威胁他儿子吗,老大很挺你啊,好基友啊,肾也换给你了,有人害死你还要帮你报仇,最后还要装疯或是真疯,弄的苦逼兮兮的。
最后如同经典港剧《大时代》一样,后作要全面否定前作,以太会这种超扯淡的东西原来不是最后的boss,原来教授这种身边连个马仔都没的才是尾王,当然也如同《大时代2》一样,续集在前作面前完全没存在感。
当然《潜行狙击》前面很不错,但是最后已经烂尾了,貂续狗尾都不合适,要叫狗菊花续上狗尾巴草。
然后是Laughing,苦逼主角,不仅没主角光环,没妹子上,最后连死了都没正名,《无间道》里死朝伟还算死了活德华,真就是经典与酱油的差距啊,不是编剧不想正,最后实在正不过来了,收太死了,除非他能扯出宇宙和平之类的天马行空来,不过最后就算给Laughing当hero了,这电影和无间道还是很大差距。
其实主角这么苦逼的原因无非是导演想打造黄金反角,一般反角光环比正角耀眼,福尔摩斯里的莫娘娘,死神里的蓝染,WOW里蛋蛋,阿尔萨斯,越狱里的tbag,七宗罪里的变态杀手,黑暗骑士里的小丑,沉默羔羊里的汉尼拔(指第一部,后面直接成主角了),主角有太多东西束缚,有太多条条框框要去遵守,所以很容易流于平庸。
但是导演忘了最终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反角并不是因为导演的刻意刻画而变的光彩,而是他们在主角那分到的有限时间里,用演技来释放角色全部的光芒,甚至掩盖了主角光环,至于吴镇宇吗,我只能表示:好人演惯了吧,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朱时茂也叛变革命。
再就是话说Laughing自己有没杀苏星柏他自己都秀逗?
莫名奇妙就进去了?
就算你要卧底也好歹查下谁陷害的你啊?
只能说编剧秀逗,电视剧编好了,就结束了,然后再一合计,拍部电影吧,趁着潜行狙击还没过气能再捞点,然后觉得苏星柏辛苦塑造出来就这么被Laughing搞死了太没深度了,要玩升华啊,但是不能玩生化让人家诈尸吧,结果苏星柏就倒霉了。。。
他酱油回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影片收了尾,也算不枉回来人间走一遭,导演,我伸掌挡一下再死吧。
啊,不行啊,那再来碗盒饭吧。
估计编剧也编不下去了,这次Laughing正面特写浑身枪眼,死的不能再死了,不过哥几个走的时候不顺带把港队一哥带上?
就准备把香港8W警察留给人家祸害了?
这不科学啊,Laughing辛苦潜进来劫走一哥的目的是什么呢?
喔,他猜得到结局,却猜不到过程。
喷了那么多,其实这还算不错的爆米花电影,但我很不给面子的下网上的,援引第十放映室的,如果编剧下次接地气点,让我这落后的思维能跟得上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或许我会考虑去电影院贡献点票房。
梁笑棠,警员编号PC66715,江湖人称Laughing哥,2010年前后红得发紫的风云人物。
邵氏和TVB一共用4部作品讲述了他的故事,组成了一个电视与电影联动的“Laughing哥宇宙”。
美中不足,由于不是一开始就有做规划,要把所有事情串联起来,有些环节说不太通。
比如《Laughing Gor之变节》(下称《变节》)结尾,决定重新做卧底的Laughing说要接近孝哥,指的应该就是《学警狙击》(下称《学警》)里的江世孝。
然而根据《学警》中Laughing卧底日志的描述,他最先接近的应该是杜亦天,天哥才对。
另外,《潜行狙击》(下称《潜行》)中描述Laughing第一次杀人,对象是光头老大。
但《变节》应当是他的首次卧底任务,那才是首次杀人,前后产生了矛盾。
然后《潜行》和《Laughing Gor之潜罪犯》(下称《潜罪犯》)统一口径说他一共进行了4次卧底任务。
如果《变节》算一次,《学警》算一次,《潜行》开头装哑巴的一次,闪回片段杀死光头老大一次,最终潜入义丰社一次,加起来却共有五次。
种种疑点,要如何解释?
有必要捋下时间线。
标志性的97年版5元港币,《变节》交代了来历。
还在便利店里打工的Laughing遇见正兴社大哥“一哥”黎天一,一哥不想白拿一个打火机,于是送了那个5元硬币给Laughing。
时间是1997年,1974年出生的Laughing23岁,年纪对得上。
不久后一哥让Laughing去考警察,没想到警察那边的冼Sir让Laughing去一哥身边做卧底。
剧情摆明拷贝《无间道》,卡司还是从《无间道》里拿来的,数个月就完成拍摄制作的《变节》,示范了什么叫电影界的拿来主义。
同时身为警察和混混的Laughing,必须做出一个抉择。
是趁机会改邪归正,还是一不做二不休,争取上位做老大?
女友Karen之死应该是影响他选择的关键,只有成为警察,他才能更好地保护身边的人不受伤害;当古惑仔,类似的事情有可能再次发生。
可惜《变节》并没有讲得很明白罢了。
《学警》里Laughing的卧底日志记录了《变节》后的详细时间线。
2000年1月3日,他潜入进兴社3个月,也就是说1999年10月就已经正式开始行动。
认识一哥是1997年,然后考警队是7月5日开始,至少要点时间,那《变节》主剧情可能是发生在1998年。
选择做警察后,新任务就是准备去进兴社,这都说得过去。
2000年4月10日,Laughing为进兴大哥杜亦天挡下关键一刀。
杜亦天乘机铲除敌对势力,成为了进兴社坐馆。
不过Laughing并未成为杜亦天的得力助手,只是混了个小头目。
一直到2005年,他仍然只是进兴的中层管理。
《变节》片尾彩蛋安排了Laughing和《学警》系列的两位男主钟立文和韦柏翘碰面,好把两部作品连接起来。
《学警雄心》在2005年播出,故事时间应该就是对应2005年,《变节》彩蛋应当是来到了这个时间点。
Laughing成为了进兴小头目,所以他有了一群小跟班,这时钟立文和韦柏翘刚刚出来当警察,乳臭未干被Laughing欺负了一番。
至于《变节》最后一句台词,Laughing说要去见孝哥,后面再做解释。
2005年7月25日,Laughing利用警力帮助,取代了进兴的大头目任哥,但未能涉及到核心的毒品生意。
2008年3月10日,在台湾坐了十年牢的江世孝回归进兴,Laughing帮助杜亦天挫其锐气,成功取得信任,终于参与进了毒品生意。
5月3日,Laughing提供关键情报,帮助警察逮捕杜亦天。
杜亦天倒台,江世孝乘机接管进兴,Laughing不得不继续进行任务。
《变节》的编剧可能没怎么看剧,只听说boss是江世孝,所以就写了“去见孝哥”来做联动。
这样也只能是把这句话理解成是杜亦天倒台之后才说的,而挖掘Laughing的冼Sir一直是联络员。
经常派卧底的冼Sir应该是专门负责情报的CIB部门,而钟立文那边是不同部门,没记错是O记?
不同部门存在行动不统一的情况,所以钟立文的介入令到Laughing和冼Sir措手不及。
后来Laughing知道钟立文也是卧底,自己的形势又相当不利,于是将计就计,助攻钟立文一波。
他应该是和冼Sir商量好了撤退计策,所以中枪后冼Sir来得及接应,而他手里的那支是假枪,连钟立文也骗了。
时间长达约10年的第二次卧底行动,虽然未能亲自解决江世孝,但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假死后,冼Sir卸任,巩Sir接班,Laughing被派往内地,潜入罗胜的粤港跨境犯罪集团。
来到《潜行》第一集,故事时间对应剧集播出的2011年。
完成了时间大约为两年的第三次卧底任务后,Laughing回到CIB担任教官,并结识相貌神似《变节》里的女友Karen的上司周望晴。
一段全新的冒险展开,Laughing不得不开展第四次卧底行动,混入义丰社,捣毁莫一烈的犯罪集团。
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再无牵挂的Laughing决定进行他的第五次卧底行动。
接着就是早早预谋要拍的《潜罪犯》。
回到《潜行》第12集,游戏机厅老板求叔对周望晴所说的,Laughing曾有一次杀死自己老大的行动,那是他第一次杀人,惊吓中开了很多枪。
但回顾前面所有剧情,Laughing离开一哥后,就直接去了进兴,中间如果还有一次行动,那他在《潜行》结局的陈词应该是执行了5次卧底任务才对。
那该怎么解释?
可能《潜行》编剧没认真看《变节》,只听说Laughing曾经杀过一手带大自己的老大,然后为了角色塑造加入了杀死光头老大的情节。
强行解释只能是说,求叔那晚喝醉酒听得不清楚,而且时间过了这么久,记得不太详细,自己添油加醋说了一点。
总之他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变节》的结局部分。
这是一则不太准确的二手信息,所以不能说是Laughing的真实经历。
《潜罪犯》是Laughing哥的终极一战,他要面临的大魔王霍天任由吴镇宇扮演。
没错,就是《变节》里演坐头哥的那个吴镇宇。
出现这种不同角色撞脸的情况,只能怪TVB真的找不到人了。
《潜罪犯》的剧本是有野心的,编剧由《潜行》的两位和叶天成担任。
片中的坏人终于不是见怪不怪的古惑仔,而是一个超高智商,梦想要改变世界的知识分子。
如此一个复杂的角色,没吴镇宇这种级别很难驾驭,纵观整个香港影坛,也大概只有吴镇宇最为合适,梁家辉也行,只是要找顶级演员,并不是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刚好只有吴镇宇有空,趁着《潜行》的热度还没消退,立马开拍挣钱才是TVB最想做的事。
反正角色撞脸这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学警》中饰演进兴叔父泰叔的余子明,在《潜行》中变成了Laughing的好友求叔,根据求叔回忆他一直在做游戏机厅老板,所以两个角色不是同一人。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使徒行者》系列中。
《使徒行者》系列是TVB继《学警》、《潜行》系列后有机会打造成电影剧集联动宇宙的IP。
只是电影《使徒行者2》选择重启,宣布断绝与电视剧的联系,新剧《使徒行者3》也没考虑电影那边的剧情,宇宙走向撕裂。
也许TVB真没有制作出宏大系列的能力,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人才缺失的局限始终是致命伤,《雷霆扫毒》和《飞虎》的联动更多也只是昙花一现。
随着Laughing谢天华的合约到期离开,《学警》系列的终结,Laughing哥宇宙在短短3年内走到了尽头。
其实从《潜罪犯》的极端结局就可以看出,TVB无意再把版图扩大,能把一个角色的价值榨干净,已经足够。
影片名字的前缀虽然是Laughing Gor, 但<潜罪犯 Laughing Gor之潛罪犯>已经完全不focus在Laughing Gor身上了. 当年Laughing Gor这个角色之所以在香港和大陆走红,我想是因为Laughing Gor身上亦正亦邪,痞得张狂,行得机智,走得正义的人格魅力吧.最后Laughing Gor倒下了,希望不要再活过来了,以后也就不会有香港的导演假借Laughing Gor借尸还魂了.
这是一部貌似很有思想深度的电影,这是我给这部电影的第一评价,电影基本上是以一开始的那个教授授课作为线索,从一开始,电影剧情的展开都围绕着教授的理念展开。
简单来说,就是教授的革命理念与Laughing Sir固有法律理念的冲突,教授极力拉Laughing Sir入伙,就是想要改变Laughing Sir的旧有观念,为期所用,在教授的认知里面,认为Laughing Sir本因是最容易认同其革命理念的人,因为Laughing Sir长期深处黑与白的斗争中,纠结于对与错的混乱中。
可惜,Laughing Sir依然固执,并非Laughing Sir不理解他的观念,而是不敢去理解,因为Laughing Sir明白如果认同了这个恐怖的革命理念意味着他需要参加革命,也就是去推翻其早已认同的“制度”。
“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教授他们这班人在进行一个怎么样的计划?
毫无疑问,就是“革命”,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深度就在于这里,与其说这是一部潜行狙击的续集,不如说这是一部思想政治片,更是一个必然被大陆禁播的电影。
因为里面抛出的理念,观点过于不和谐了。
回到剧情上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成功,悬疑性并不强,每个悬疑点太快解释出来,教授的人物刻画尚算深刻,但在提现教授对身边“同志”的影响力上还不够;可可的创伤性症候群的表现性上不够强烈,有演员本身的原因,也有故事叙述上的问题;Laughing Sir在这故事里,在彻底沦为配角,因为导演想讲述的并不再是一个卧底的故事,而是一个“革命的理念”。
如果人们期望从电影里继续找到《潜行狙击》的神秘与快感,他们会失望,这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如果这部电影要继续拍续集的话,教授与其革命理念必然会成为新电影的中心,当然,我想这部续集绝对拍不下去了!
以前的邱礼涛多nb啊。。
教授的理念拍得点到为止,但从只言片语中得知是反资本反贫富差距,很好奇教授如果成功掌控了香港会干什么?
搞一个更clear的cp吗哈哈?
可惜后面不能拍了只能供大家想象,这片子分低估计还是因为大家没看过瘾嘛。
我想说的是,这部片子很好地展现了革命队伍里的各色人等,有铁腕诡辩的领导者,有信仰坚定的冷血者,有只为谋利的投机者,还有受教授恩惠亦或者被掌控心理而投入教授怀抱之人。
抛去革命队伍,还有一个头脑简单一心当差的po拉风哥。
与此同时,电影还通过吴镇宇和黄宗泽分别饰演的两个角色剖析了真革命和假革命,究竟是恨富人还是恨自己不是富人。
有趣的是,他最终也不得不通过违法做他想做的事,拉风哥尽力维护的政府也还是不由他分说打死了他,革命者与统治者当中相对正义之人玉石俱焚,最后竟然留下警长这种小人统治世界,真是讽刺啊!
影片虽然对教授的主张剖析不足、对资本社会的弊端也没有撕开表现,但是对革命队伍的样貌展现却入木三分,叙事回环往复,情节引人入胜,值得称赞!
前半段非常精彩,汇集了我所有喜欢的原素悬疑,卧底,枪战,感情控制,心理术剧情衔接非常紧凑,紧张的情结一环扣着一环本片最让人受不了的是,TVB的经典元素就是,说教,一个自认为经典的句子,正反人物来回说,一个关于鸡蛋的故事。
完全被教授的理念说服,就凭教授的革命精神,打十分。
我看的是香港版,后来知道,可笑的是大陆和谐版结局是laughing最后做了督查,真是做贼心虚对号入座。
本来写了一大半,然后感觉很难完完整整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删掉了。
结果再看一遍这场电影,我觉得我还是应该试着说说。
导演和演员,他们有话要说,说了很多,不管你接收到其中哪一句,他们都算成功。
同样的,不管我唠叨了什么,有一句别人认同,我就该欣慰了。
画面伊始,教授循循善诱给同学们讲着心理学事例,罪犯埋炸弹挟人质,是否该严刑逼供的案例。
从功利主义来讲,残害一个人,换很多的人命,看似值得,实际上是不是真得换得来?
是不是真的能解决掉背后的问题?
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
如果从人道主义来看呢?
那个夏天的夜晚有看到直播,我深深知道菲律宾人质挟持事件对香港人来说是个多大的触动。
导演演员再用类似的事件做一个引子,何尝不是挖开港人自己的伤口再探讨?
他们心里都载着一份沉重的伤痛。
开始大家都揣测门多萨当时的动机——是冤情?
是案件的误判?
抑或别的原因导致他要挟持一辆外地的旅游巴士?
从开头传送回来白天的画面可以看出,来自香港的乘客们其实相对轻松,当时门多萨给他们食物,放走老人小孩,甚至可以说他们理解门多萨这么做,【在一个不能用合法途径大声说话让有关部门听见的国家,凶徒只好犯法一搏。
】不过旅客们并没有想到,每个zheng*fu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针都不一样。
直到最后,车上的乘客逐一被击毙,门多萨既犯了法,也犯了罪,成为了该死的人。
而事实上,在我或是香港市民看来更该死的,难道不是菲律宾政fu的处置无能,安排上得失败,和一切相关得错误?
他们赔上的,是香港旅客的性命。
扯远了,不过当时在大屏幕里教授在认真的讲授课程的同时,化身学生的我,本身没有任何心理学底子,就像真的上课一样走神了,想到了上面的那些。
两件事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菲律宾的选择无疑是走了一条最功利的路,而且置香港人的生命于不顾,甚至还抓了门多萨的弟弟。
这是教授在里头也有探讨到的问题。
主演之一的吴镇宇在仅有的11条微博里,就有一条希望大家关注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
邻国zheng*Fu也判定乘客死因非误杀,又一致裁定责任在死去的罪犯。
死者已矣,案件已结,陈词已出,关注为何?
前车之鉴呀。
如今看似岁月静好的我们祖国,让不让百姓说话?
给没给百姓一个合理表达诉求的机会?
什么上x办打死要来申诉的人,还名正言顺说是打错人了。
呵。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里头红姐蹲下和Michael说的那番话,【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在帮你们资本主义榨干我们劳动人民的血。
我们辛辛苦苦,做得大汗淋漓,得到了什么?
只得到全世界的骂名。
你们以太会做过什么?
随便做个中介人,就拿到最多的钱。
一共赚100块你拿99我忍了,可是连那1块都不给我?
】我在戏院里面看了4次,每次到这儿都有拍手鼓掌的冲动。
(为什么不?
碍于自己身处一国两制下还是资本主义制的地方,身边可能就坐着哪位资本家,没准以后还是我的老板,我只好……孬种了。
)一开始,我也是完全被教授洗脑的状态,我认同他的理念,甚至觉得自己要是在戏里,也愿意为了他的理念牺牲。
不过冷静下来思考,就会明白,就香港现状来说,人民是有诸多不满,不过法律制度等还是相对完善和人道的,执法者严格,守法者也认同。
但是戏里戏外一众工作人员明显不认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那一份缺失的公义和公平。
以前我妈妈总会告诉我,只要你肯卖力,你就会赚到钱生活。
不过在现在的祖国,这个情况已经大不如前了。
投机取巧,贪污腐败,官商勾结。
这才是百姓最痛恨的东西。
法律是有,不守法是因为我守法你却不给我公平和正义,而不守法的人正大富大贵高床软枕。
顺带推荐一个节目《穷富翁大作战》。
讲得是几个香港的有钱人,有文化有家底,高薪厚职,参加真人秀,过几天完全没有钱的生活。
哪怕有知识有能力,但当他们切实走到社会底层的时候,他们也绝望了。
我深刻记得其中一个参加者说“穷人要改变现状,靠自己是无望的。
这是需要整个社会去努力的。
”电影完了,导演编剧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向,这是需要观众自己深思的,无论现状还是未来。
这套电影是一个契机,一根导火索,用一个理念,让你去思考,是需要改革,但怎么改革呢?
就像潜罪犯里头反复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也可以不是这样的。
】附送教授语录:【你告诉我,为什么安乐死是犯法的?
为什么同性恋又是犯法的?
因为法律是人定的。
但为什么要我们去遵守别人定下来而又不公平得法律呢?
】【法律是利益既得者定出来保障自己利益的。
】【“她是有病吗?
”“看你怎么看了。
现在这个社会顺从权力就是正常的,违背社会主流就是有病咯。
在我看来她只是选择了她潜意识最舒服的状态,我觉得没问题。
”】【这个世界要耍你,你就让他耍吗?
你不满意现在的制度,你就走进这个建制然后拆散他啊。
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的。
】
没看过潜行狙击电视剧的人真是各种云里雾里。在TVB出品的电影里目前应该是最好的一部了,但仅限谢天华与吴镇宇双亡的港版结局,而非大陆阉割版。
邱禮濤的電影總有他自己獨特的理念在里面,但是我很不喜歡他那種十分粗糙的製作。以前我看重技術層面,現在開始注重人文層面,發覺其實他的電影也不是那麼地不堪入目。
雖然片子真心覺得爛,但是當中的理念我很贊同。好吧,我喜歡吳鎮宇。文詠珊真的好漂亮啊,怎麼看怎麼美。只是好奇,這片子國內居然可以上映。。。。當中的臺詞很勁爆啊。
不错,但与连续剧关联
立意观点深度想法都可以打五星 但尼玛可不可以不要全部人的演技都那么浮夸啊!!!完全就是假大空 动不动就出戏!硬伤太多。。。
又是TVB局的拉长剧情版,虽然有吴镇宇压台、多个名角做绿叶陪衬,还是难以撑起单薄的剧情、混乱的逻辑,而吴镇宇玩心理的演技也有过火之嫌。追星、追TVB的就不说了,要是跟吴镇宇和杜、廖、林等几个金牌绿叶来的,就别看了,浪费时间
理念很新颖
难得的优秀港片!因为优秀所以墙内决不能公映~~
导演有很大的包袱企图让我们明白,电影如果拍的再长点或许更加好,理念太大,就显得片子有点仓促。拉风哥我是坚定相信最后的结尾他是活着的,啥米臆想的理想世界那是太伤害玻璃心的有没有。徐子珊我依然蛮喜欢的,强势女人颜。教授没话说,眼睛永远润润的,好像一直怜悯世人的模样 = =
虎头蛇尾 感觉还行 有点意思
为电视剧的结局看的,虽然有了吴镇宇,但,依然想骂。。。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也不可以是这样
心比天高,可惜剧本太弱
其实犯法和犯罪是两件不同的事,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什么某些人要去犯法,是因为从合法途径,他得不到这个世界公平的对待,他们只能用非法的手段去拿回自己本应得的东西,所以公平公义是这个世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哎······失望了!这3星完全是感情分~~~
杜汶泽把肾挖出来是为了给他儿子买ipad嘛?
链接的还行呀,该说的也说了。教授的理念~~还是
为了吴镇宇加一颗星。文咏珊一看就是野模,哪里像controller呀!
現在的法律係資產階級的法律,既得利益者的法律,警察就是去維護這種帶有迫害成分的法律
一群tvb的电视剧角色跑去吴镇宇和惠英红的电影里打了个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