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良心话,这不是一部烂片,至少我认为摄影相当不错。
导演以此种角度反映战争,可谓奇技淫巧。
好吧,结尾那个冷笑话我笑了。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神父,我是否应该告诉她战争已经结束?
你反人类,我去解放人类;你杀了我的战友,我杀了你的战友;你把我绑起来,揍了我一顿,我跑了;我又回来把你绑起来,揍了你一顿,你也跑了;你又把我绑起来,揍我一顿,我又跑了;我回来再把你绑你来,狠K了你一顿;最后,去他妹的复仇,握握手还是好朋友,你和你的小酒说着“www.ycbdt.com”,我跑去看我的孙儿。
一开始流畅的风格还是看得蛮舒服的,毫不拖拉,两人间的对话也相当有趣。
但战斗还没到一半的时候各种反转就真是让人怀疑他们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而且一些刻意而为的镜头也比较明显,感觉就像写作文的时候,这里要引用名言,那里要点题一样 直到影片最后,全片唠叨了那么多,已经不大记得说过什么,也没体会到两个主角的心情,就这方面来说,《杀戮季节》不大成功啊
这部片子主要由两位男猪脚上任,而且一年轻一老人,看得我有点怎么说呢,这个年轻人的报复心太强了,老人现在为什么自己一个人在深山野岭里面住,其实就是战争给他留有后遗症,他自己觉得有罪,也不想把自己的罪孽带给自己的孩子们,但是年轻人穷追不舍的报仇看得我觉得可能换做是我,我可能也这样一直放不下吧,但是老人开始一直在掩饰一些东西就是不想在提及,但是年轻人一根筋就是要想报仇,自我感觉是一般比较硬的作品,人情味描述的不是很多(只有老人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孙子有点感情描述之外)
从头看到尾,没有任何的惊喜,白白浪费了两位实力派老影星.唯一惊喜的,只有那个德尼罗讲的那个故事: 老头最后问神父:我是否该告诉那个美女战争已经结束了. 但,我总觉得,这个故事跟片子本身没有多大关系.硬要把人性和救赎 跟战争对人的摧残扯在一起有点牵强.从故事的结构来看,太老套了,猎人和猎物的角色不断互换,然后互相折磨,最后大家彼此坦诚相向,原来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我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而已.最后,happy ending, 两位主角都很开心,从来回到自己的生活,也重新打开自己的内心,投入到世俗的温暖中去.从德尼罗的儿子开车离开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游戏开始了,而且我们也很容易猜中游戏怎么进行: 既然你是来复仇的,自然是有心结打不开,那么我就通过游戏打开你的心结,最后发现自己的心结也打开了.这样的故事显然是土的掉渣的故事.---它是多么刻意的说教. 当然, 对于大多数来说,也许我们没法理解这些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感受,但我相信,从战争中幸存的人, 绝对不会只记住个人的恩怨情仇,他们会思考战争给人性带来的摧残,会珍惜生命的美好,而不是仅仅记住那个拿枪对着自己的那个人的脸.也许,我是错的.
下午看了马克的《杀戮季节》,两个男主角也都是大牌,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美国老兵福特,约翰·特拉沃尔塔饰演赛尔维亚老兵科瓦奇。
虽然故事情节单一,但内涵却很是丰富。
信仰这东西,在西方人看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于是为了信仰,便产生了两大元素,战争与宗教。
作为影片背景的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让这部两个人的影片笼罩上了恐怖的气氛,加上洛基山脉里荒草丛生、死寂幽暗的丛林,心灵的压抑始终难以拭去。
两个老兵为了各自的信仰,像两头巨兽一般在黑暗里互相倾轧,直至其一于死地。
这一过程当然是整部片子的重头戏,情节与很多战争片相似,但有些细节却显示了在晦暗的环境里人性的暂时性扭曲,与那种若即若离的苏醒。
如,被用线穿透小腿肌肉倒挂着;被用柠檬盐水浇灌流血的两腮;在张弓却又未射下逃脱的儿女;彼此为赎罪重复着忏悔辞。
最终,当金色的阳光驱散阴霾,仿佛也照亮了缺失光明的灵魂,一切罪孽都被原谅,人活着才是最好的救赎。
就像酒吧女郎送来的酒:Live long。
看完了,最让我震撼的镜头是两个死敌并排的坐在山崖边,看旭日的初生,其中颇具深意。
喜欢外国的电影,就像喜欢外国作家的小说一样,因为里面没有多少宏大的叙事,而是通过环境、心理等真实的影像打动读者。
如此,便喜欢深林,喜欢枯萎的老树,喜欢忧伤的旋律,喜欢不卑不亢的坚持。
《致命对决》注定是一部硬汉电影,虽然曾经是美军上校的罗伯特·德尼罗从塞尔维亚战场撤军后,隐居山林已经有了十八年,但面对着当年战场仇敌——塞尔维亚敢死队的约翰·特拉沃尔塔,还是丝毫不见颓势,沉着冷静而又毫不胆怯的应战,茂密的丛林和林间的木屋,成了两个人的战场,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人恍惚觉得时光又回到十八年之前,枪与弹,弓与箭,你来我往,但这一次,却多了些英雄惜英雄的意味,你争我夺的你死我活,也伴随着觥筹交错的知你知我,影片就是在这样复杂而矛盾的情绪与氛围中,拉开了一段迟到十八年的仇杀。
影片有着太多令人意外的地方,即使在观影前知道了前情提要,知道了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埃米尔,是前来寻仇,但依然无法放宽心的跟随剧情踏实走下去,因为你不知道突然在哪一刻,这看似和谐的画面,就是被无情的刺杀所击穿,所以,当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本杰明一如既往的在丛林中生活,并且在大雨的路边邂逅这位颇有机缘的狩猎爱好者的时候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农夫和蛇》的故事,早知道蛇会苏醒,咬人,只是不知道会发作在哪一刻,两人相遇后的故事,充满了巨大的张力,观影者似乎比剧中人更紧张,那是来自内心的悬空,反倒是待两位在狩猎时突然“撕逼”之后,这种心理纠结放下了一些,只是取代而来的,则是激烈的斗勇和惊险的斗智所延伸出的视听快感。
不久前北京国际电影节刚展映的《美国往事》,当年的罗伯特·德尼罗风头正劲,虽然是内敛及深邃的演出,但丝毫盖不住一身的英气,成就了一代的经典,而今再看《致命对决》中的罗伯特·德尼罗,不禁有英雄迟暮之感,但任凭沧桑的脸颊和苍苍的白发,依然掩盖不住那犀利的眼神,如今的德尼罗,极其符合片中隐居十八年之久的美军上校的角色诉求,尽管心已无战,但并不代表 他的各路触感有所退化,反倒是在“战火”被瞬间点燃之后 ,敏捷的身手,精准的判断,令人目瞪口呆的反败为胜,都令观众刮目相看,若盘点好莱坞老当益壮的动作大叔甚至大爷,罗伯特·德尼罗必定占有一席之地。
再说下约翰·特拉沃尔塔,这个曾经的青春潮流的象征,后来被吴宇森再次发觉,凭《断箭》和《变脸》二次翻红之后,又陷入了不愠不火的尴尬境地,特别是他主演并导演的《地球战场》,简直是好莱坞制片史上的巨大灾难,但 这一切都不能掩盖约翰·特拉沃尔塔的个性光芒,他依然是人群中最出挑的那抹亮色,只是在《致命对决》中,又一心隐藏自己的外形和身份,并神不知鬼不觉的获得了伯特·德尼罗的信任,然后在他刻意的安排下,展开了充满玄机的复仇。
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最恰当的地点,展开双雄对决,这种公平的竞争,体现的是他作为一个复仇者所遵循的武士道精神,或者是江湖的道义,无论怎样解析,这里面都饱含着残酷战争背后的冷静反思,但本片又无疑是致命仇敌化身忘年好基友的佳作,当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来自敢死队的死士,要正大光明、公平对决的取下罗伯特·德尼罗的性命时,一场迟到了十八年的复仇之战,就此开启。
没有说的那么差,从杀戮到止杀,最后两个人都得到了心灵的宽恕,开始重新直面家庭,社会,导演想通过这些来反思战争和杀戮对人性带来的杀害。
前半个小时带入感很强,全片自然画面摄影优美,本身暗示着自然与杀戮的对立。
虽然两位主演不断转换猎人和猎物式的互虐是为了给心灵转变做铺垫,但还是感觉拧巴了,不自然,反而没能给观众带来指引和共鸣。
《致命对决》,又一部拖了N久的片终于上映了,加上本来一个半小时愣是删二十分钟,真是醉到不行。
片中一共四个角色,主要两位男主因为曾经战场的纠葛而展开这场猫叔游戏般的斗争,也就是个碎嘴子的片,总归是看不下去的。
配音,刘北辰配特拉沃塔有他的骚劲,光听他了就忽略程玉珠了。
总之,爱看不看。
真的是岁数大了,对老年片很着迷,像是伊斯特伍德坚持拍的那些片子一样,情节上并不吸引人,也不会有太多特效,反倒是会出现很多老伙计,好像退休后一起聚聚那样,挺带感的。
这部片子典型的老年片,有漏洞,并不想现在好莱坞的大片追求画面完美、情节完美、人物关系完美。
明显的就是老伙计们凑在一起发挥发挥余热,认真看完它还挺有意思的。
起码给我两点感悟,一个是人和大历史背景到底什么关系?
我原来一直没想明白我们很多长辈都经历过66年到76年,但他们很少提及那时候。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在大历史环境下的状态不会有太多变化,就像我们经历了非典一样,现在想起来也没什么不得了的。
但有少部分人不同,他们会有不可磨灭的回忆,那种创伤我们很难理解,就好像战争给少部分人留下的创伤,甚至会延续到老,甚至下一代身上。
二是长辈对下辈的关照。
很无形的,父亲不会和孩子说那天你去看我,有个家伙准备放箭射你,是我拦下了他。
其实长辈在后背身上下了很大心血,但不会明说,只有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时候才能体会到。
影片分数的确不会很高,但不能否认这是两个老戏骨的用心之作,是拍给有同样体会人看的,希望我们能从这样一部片子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好滴,对于这种名称的片子,我通常先入为主地界定为动作片,不太乐意好好看。
但冲着特拉沃尔塔和罗伯特•德尼罗,我想看一看,毕竟,他们两人都有戏。
故事背景是1992年关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所谓的波黑战争,所谓的种族矛盾和种族净化,超过二十万人丧生,是二战后最大规模的欧洲冲突,等等等。
讲述一个讨人头债的故事,报仇之前必须让敌人忏悔,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当特拉沃尔塔说要hunting的时候,我以为会一边倒的一个追一个逃,结果却是两人随时变化主动和被动。
特拉沃尔塔意大利及爱尔兰后裔的基因本来就让脸极为有趣,加上蓄胡的造型,效果奇特。
德尼罗倒没有什么变化,没有惊喜。
这是军人对军人之间的对决,显示出职业军人对待敌人时各种残酷的技巧。
彼此之间弄伤对方的两个桥段有点残酷,比较刺激。
在语言上,欧洲人说英语的口音,加上东欧人说话时天生的诗意,已经很有效果,更搞笑的是,中文翻译是个上海人80后,经常会出现“侬晓得伐”,“赶脚”之类的话。
除了那个冷笑话之外,另一点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们总是说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另一种解释是,唯有此时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为仅凭人类自身无法做出如此残酷的事。
最后,虽然不够大气,略显师奶,但摄影还是不错滴,尤其别错过片尾的风景空镜头和音乐。
塔拉沃尔塔的口音学的好重。
影片的背景是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凡是说到屠杀,即便是杀了一个人也要加个大字吧。
影片涉及到的战争和宗教元素本身是富有争议的话题,故事把大环境下的战争浓缩为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和复仇。
了解这部电影还要多多读读波塞尼亚战争的背景。
还是不太明白故事中两个人物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美军不是来波塞尼亚救援和调停的吗?
那为什么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波塞尼亚人要报复美国人。
深山里的风景如画,非常美!整场都是两位老牌动作的对手戏,看着过瘾。
两个老同志,打来打去,原来是哲理片
除了结局很不靠谱以外,整个片子节奏、表演、剧情都不错。
。。。。。。烂到家好吗。。。。两人都是晚节不保的节奏好吗。。。
为了老约!还有老老罗!
???
杀出基情,浆纸脸
两个老戏骨之间的演出,节奏不错。
好吧。。。。。。
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还是带有点美帝主观想法了尤其是结局有点一厢情愿啊= =若真如此世界早和平了...当然不仅美帝,很多人都怀抱希望,这个世界如果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好了,但可惜人性中总有些东西阻挠这一切。整体一般吧,不太推荐看。倒是特拉沃尔塔的口音真不容易估计专门做功课了
一般般
看到结局发现和谐社会
所以结局是这两人幸福的在一起,做一些blow jobs and shit things吗? 这电影看得我浑身疼
杀来杀去 很过瘾 虽然人性渲染不深刻
7/10dvd
电影里的配乐超赞 电影中穿插的约翰尼卡什的乡村音乐真是叫人沉醉 约翰的表扬简直是出神入化 老罗嘛当然也是自不必说 这片儿虽然题材老套 剧情空洞 但是有了这些我爱的东西在其中 也要4星啊 第一次承认约翰是演技派啊
标准男人戏,只可惜浪费了德尼罗和雀沃塔的演技,人性、救赎的点被无比虚化。
他不过就想要个忏悔嘛。老罗满脸皱纹,步履蹒跚,看着好心酸
好虐心T_T
永远不长记性的正反派,仇恨大的要逆天,可最后居然他妈一笑泯恩仇了???太扯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