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我不喜欢。
这部电影让我注意到柏林电影节专为LGBTQ类电影设置了最佳影片Teddy Bear奖,紧接着一查,原来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也有类似的Queer Palm奖和Queer Lion奖。
这不由得令我愈加感慨近些年来电影界的political correctness有多泛滥,如此下去,要不以后各大电影节和电影类奖项也走一波“黑命贵类最佳影片”、“亚裔反歧视类最佳影片”、“女权主义类最佳影片”?
这并不是在冷嘲热讽LGBTQ平权运动兴起的必要性,但既然我们呼吁的是LGBTQ也应被同等对待、享有和异性恋者一样的权利(和义务),为何要假借“多加关注”之名、把LGBTQ类电影独立出来、将LGBTQ特殊化?
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双标及对平权运动初衷的打脸吗?
难道LGBTQ类电影不适合列为爱情类或剧情类?
我曾对LGBTQ平权运动抱有热情,后来态度冷淡,因为我发现有不少参与者存在对LGBTQ群体极其严重的符号化、标签化倾向,也发现不少所谓的平权运动最终演变成特权运动。
诚然,这似乎是题外话。
LGBTQ平权运动的兴起也带动了LGBTQ类电影的繁荣,其中不乏高明之作,例如《断背山》、《燃烧女子的画像》、《单身男子》、《蓝宇》,不太高明但颇有亮色的,例如《时光驻留》、《谁先爱上他的》。
自然也有许多平庸之作:帅气性感的双男主+欲火焚身的场景+轻吻爱抚的镜头日渐成为固化的模式,对发不发糖情有独钟的观众们也罔顾剧情,只在乎“好甜!
”,一张张令某些人垂涎的电影截图下总有成片“老公!
”、“我可以!
”等值得鸡笼警告的评论。
这些促成了烂俗情欲或者刻意包装得看似清新唯美的同性故事的批量化生产,例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
早前我在Reddit上看到这张剧照,寡淡的摄影风格和一脸冷峻的Josh O’Connor令我对这部电影产生好奇。
贯穿始终的暗蓝色与浅青色来回交织的画面奠定了全片冷凄凄的基调,但我怎么也理解不了,在春寒料峭、荒郊野外的一间无门无暖、顶上透风、地面铺着干草的小石屋里,睡觉时得穿着毛衣和保暖裤、垫着棉垫、裹着棉被,两个男主竟能在大半夜脱下衣服,光溜溜又慢悠悠地互相抚摸,甚至做爱?
故事线简单到令人发指,无非是农场主的儿子爱上了新来的帮工,结果酒吧偷吃被抓,坐大巴去告白使帮工回心转意。
导演看似着力刻画两人恋情发展过程,但这段占据1/3篇幅的叙事中,唯一可能存在说服力的情节只有“想发设法驱赶帮工的农场主儿子被石块划伤手掌却意外得到帮工的关心”,但农场主儿子就敢色胆包天,在帮工起夜时走过去抓住他的生殖器?
帮工最初的反抗以及接下来对抚摸后庭的面露难色和爆菊的拒绝,不禁让人怀疑他本身是同性恋,还是只是将错就错、临时救急?
倘若是后者,那翌日醒来他旋即对农场主儿子那充满爱意的凝视与满足,以及自此以后有如恋人般深情款款的眼神和温柔亲密的举止,就说不过去,明显突兀了。
我们可以注意到,后续帮工主动勾引农场主儿子做爱并在交欢过程中明显处于主动地位(且不谈气温低到小羊羔子冻死的程度两人竟然能一个不穿裤子、一个全裸地坐在干草上闲聊的bug)。
此时影片到达1/2,但我还是找不到两人之间的感情萌发点。
农场主儿子一直对父亲残疾、母亲出走、自己不得不累死累活的命运感到压抑与不满,而他与亲人及旧友们的不融洽也使得他性情孤僻暴躁。
非得扯出点关系来,那只能说帮工心生怜惜,爱上了这个天真的傻儿子,而傻儿子难得有个既关爱自己又能宣泄性压力的人,他反过来也消解了帮工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感?
这种解释有种“为说新词赋旧愁”之嫌。
如果农场主一方从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情节还算勉强说得过去,帮工一方则是完全不能令人信服的:他在这个影片中没有任何孤独感的表征,使得他在这段感情中丧失动机,甚至连起夜那晚的做爱,顶多解释成他寂寞了——这样的话故事就陷入了一种无聊的境地,即便是饭桌上黄色的小花,还是亲手做的意大利面食和羊奶酪,也无法使故事摆脱这种隔靴挠痒的窘况——堆砌亲密镜头,按着观众的头说,看,反正他们相爱了!
进一步地,发现农场主儿子偷吃之后帮工盛怒之下沿着山路走回农场并卷铺盖走人,他的这种愤慨传递出帮工对这份感情的重视。
但他的重视的来源却是悬而未决的谜题。
与此同时,本片仅有的两个配角是残疾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两位老人显然对同性恋儿子持不接受态度,一个中风一个痛哭,但农场主儿子与帮工的感情之路并未因此遭遇任何障碍。
至此,本片错失了制造戏剧冲突和戏剧张力的所有机会,我对于故事走向如何已经产生不了任何好奇。
他们的爱情曲折不?
不曲折。
第一次有接触便是直奔性交,接下来房事不断。
唯一的曲折来自偷吃,却用三句“I want you back”就能化解。
我不禁大跌眼镜,开始怀疑此前的盛怒是否过于夸张。
总体来讲,这个故事不仅毫无起伏,还极不合理,仿佛是在一条平直的故事线上跳着讲述。
影片多处致敬《断背山》,不止角色设计和故事背景相似,许多情节还高度相仿,例如一人烤火一人擦身、一人受伤一人安抚、长夜漫漫两男寂寞打炮、农场主从远处发现恋情、跳入水中嬉戏、睹墙上的衣服思人,等等。
但两者格局相去甚远。
如果不是新晋影帝Josh O’Connor出色的发挥,以及全和解+大团圆的故事结局满足了关于《断背山》的夙愿,这片子只值两星。
父亲的和解来得情有可原,儿子把父亲抱入澡盆时已现端倪,但奶奶递给男主那张写有地址的小纸片的那一刻实际上也相当突兀、缺乏铺垫。
johnny充满愤怒。
他酗酒,打野炮,家务不做,对牲口不上心,对他奶奶尤其是对他父亲爱搭不理。
牛犊不成活,父亲让他承担过错,他在父亲离开后狠狠地踢了牛犊尸体一脚,那是对父亲和生活的愤怒的投射[projection],是对责任的拒绝。
这是johnny的行为表现。
因为这个儿子各种不上心还误事,父亲只好给他找了个短工。
此时一条线索拆成了两条,一条是johnny与家庭的关系与互动,另一条是johnny和gheorghe的关系与互动。
把gheorghe带到拖车后,johnny甩门甩不上,说shitehole。
意指这个困住他的家庭、这个穷乡僻壤约克郡就是一个他无处翱翔的屎坑。
他和父亲相互不给好脸色,一个希望儿子干活用点心,一个干活偏偏不用心以示愤怒儿子认为父亲想当然地用子女的责任束缚自己,所以儿子千方百计的反抗是想让父亲领会到儿子的责任不是理所应当,他仍然料理牲口则是希望父亲在情感上负债。
如果johnny丢下不幸的家庭,他自己则会在情感上负债,会生活在对家庭的愧疚之中。
或者生活在愤怒中,或者生活在愧疚中,这是johnny的心理困境。
在牲口房里johnny宿醉醒来一幕,父亲指责johnny酗酒误事,后者反诘说喝点酒怎么了我除了干活还有什么事情可做这鬼地方鸟不拉屎…没人管我想什么…(每天累死就是)因为你这个鬼样子(what else am I meant to do apart from work like? There's fuck all else goin' on round here, is there?...no one gives a flying fuck what I think...cus you are fuckin' fucked),这是他内心愤怒的直接脱口而出。
通过gheorghe偷窥的视角,可以看见父亲训斥johnny而后者似乎顺从的样子。
但这个矛盾不可能通过这种一方压制否认另一方的方式得到解决。
johnny和gheorghe两个人设有多次对比,主要集中在农场情境中。
johnny站着不干活,一副阔少爷的样子,这是他伪装的样子,像他朋友那样出入酒吧谈笑风生,而不是放牧牲口。
gheorghe修围栏、接生羊羔,是一个短工应有的样子,他做事一丝不苟。
第一只羊难产的时候,johnny说,救活了也长不好的。
gheorghe不予理会,一顿CPR把那只羊羔救回来。
johnny看见眼前这人对操蛋人生如此上心便觉不是滋味他习惯的方式是通过误事来表达愤怒,而不是默认并适应生活现状johnny就说随你便吧。
这幕既是放牧生活的普通记录,也是一个个体世界观的隐喻。
这只羊羔就像留守青年johnny自己:难产几死的羊羔/出生在不幸家庭的johnny;即便成活也长不大的羊羔/混吃等死永远落于同侪身后的johnny。
gheorghe看了眼前这个充满愤怒又有些幼稚的年轻人,把羊羔抱紧给暖,这是提前的隐喻,这个温柔的罗马尼亚人温暖一只羔羊就像温暖一个冰冷的心灵。
第二只羔羊难产而死,gheorghe剥下他的皮给第一只难产羔羊裹上让它去吃死胎母羊的奶。
这是在两人一夜野炮之后,两人不再是雇主与短工的关系,而添加了一层友谊一层炮友关系。
gheorghe同时让johnny意识到这片山丘比后者感知的要美好(it's beautiful, but it's lonely here, no?),包括之后johnny跟随gheorghe跑去看凛冽早春英格兰的丘陵之景。
johnny已不再排斥gheorghe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gheorghe看见那只被救下来的羊羔有了存活的保障而笑,johnny因为认同gheorghe对羊羔的爱意而笑gheorghe愿意去温暖犹如羊羔的johnny,johnny认同了这种沉默认真的爱意。
johnny伤手一幕,他从拒绝gheorghe拉他的手到顺从,后者强拉硬拽抚慰伤口,那是在对johnny说有人会心疼他、愿意抚慰他。
两人的第一炮和在牲口车里johnny和实习生的打炮并无二致,johnny主动提供服务,无论是top还是blowjob,形式都是纯粹的发泄。
但第二炮中,gheorghe近乎强迫倾向地触摸johnny并要求johnny触摸他,他拉住后者伸向自己阳具的手,把它拉近自己的脸颊;他抚弄johnny的身体,引导后者的手抚摸自己。
这看起来是并无任何稀奇的前戏,但比之第一炮和牲口车野炮,这炮多了肢体的亲密接触不是有如拥挤公车上两件肢体无意的触碰而是在性欲的引导下、在性欲释放之前,对性欲(或者说爱意)的一种表达,是一种联结的建立。
一夜欢愉后的清晨,gheorghe用手指轻轻刮弄johnny的小腿,在医院里,前者用手指轻轻刮弄后者的手指。
这象征一种存在、同在、联结、支持。
gheorghe终于温暖、连接了一颗冰冷的拒绝他人的心。
一夜欢愉后的另一个细节是gheorghe舔舐johnny的手掌旧伤,呼应上一次吐口水,强化爱意的表达。
再之后两人共用浴缸、裸体靠坐扯淡罗马尼亚语的ferma oaie,身体和自然接触相拥意味着情感的紧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johnny希望gheorghe能在自己房间做爱,但gheorghe执意要回到拖车。
后者在拖车中等来了不快的johnny,一阵撩拨johnny笑逐颜开。
场景的决定权是一种权势关系,此处的权势关系已经表明最初被johnny轻视的gheorghe现在不仅已被johnny接受而且可以明显引导后者。
另外,拖车与房间的对立,是一种“外”与“内”、“他”与“我”的对立。
(cf. 最后一幕拖车被拉走,gheorghe关上大门,“他”与“我”最终变成“我们”(we/us))。
医院一幕,johnny坐在病重的父亲床边,缓缓伸手去握住父亲的手指,表达自己的同在、联结、支持即他对父亲的爱听到奶奶进来后他把手缩了回来,此时他仍羞于表现一个充满感情的自己,他维持着一个愤怒的、拒绝人的形象。
医院里回来的johnny回到畜栏一幕,被一头牛挤了一下,斥那头牛说,get out of the way, you useless piece of shite. Gheorghe马上制止说,hey hey, it's not her fault。
他走到johnny面前看着他,帮他铺草料。
此时的johnny仍然没能处理好他对父亲、家庭、生活的愤怒。
医院里奶奶让他承担家庭责任,酒吧里gheorghe让他整顿家业,这种责任以及这种责任所意味的废弃出入酒吧谈笑风生的梦想让johnny再次退缩,和那个实习生又打了纯粹泄欲的野炮。
从gheorghe到来后就没有酗酒的johnny在这一幕中又酗酒了,这是退行[regression]。
气走了gheorghe,迫使johnny要么做出改变要么一如既往。
但一如既往那种行为模式即以误事表示反抗的模式相比和心上人一起生活、像心上人那样生活,显得不再有吸引力了。
johnny在房车里拳打脚踢发泄愤怒,此处的愤怒不指向父亲、家庭或者生活,而是他自己他以往吊儿郎当喝酒误事,对父亲奶奶一张臭脸,气走了心上人。
johnny穿上gheorghe的毛衣,这不是缅怀[mourning],不是放下,而是他的愿望甚至执念他选择做出改变。
父亲检查johnny工作一幕,johnny拿出酒瓶又放回去;因中风而致使语言能力受损的父亲询问他,他也不再爱搭不理给脸色。
为父亲洗澡的时候,他主动选择替代奶奶为父亲洗澡。
此时johnny已经做出了改变。
父亲把手搭在johnny手上说thank you,这是父子的感情联结,并且是父亲对儿子付出的一种承认并不是没有人理会你怎么想的,我能感受到你的付出。
此时父子和解,johnny与父亲、家庭、生活的矛盾得到修通。
johnny推他父亲去吹风并告诉他自己要去找心上人的时候,父亲说你要扔下这个农场和我不管吗(th' farm? me?)johnny说I'm coming back。
此时很可能父亲已经从无意发现避孕套的奶奶口中了解到儿子与短工的基情,说 make you happy? 他希望johnny快乐,又不得不留他下来照顾自己。
johnny放弃他像同侪一样谈笑风生的美梦,打算找回心上人留在家里照顾农场,这是双方都接受的相互妥协。
至此,johnny的心理困境与行为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
gheorghe这条线索就像一个催化过程:他让johnny学会与人建立感情联结、表达情感,同时让他愿意放弃美梦而留守农场:他的到来促使了一个人与周围世界和解。
但完美的结局还差最后一小步找回心上人所以他对自己的愤怒也能最终化解。
接下来就无甚曲折了。
johnny轻易获得gheorghe的新雇主地址,在那个现代化农场,gheorghe问what do you want,johnny听见俩姑娘路过还犹豫着,gheoghe以寡言和面无表情迫使johnny说出心里话,东拉西扯后哭成个泪人的johnny终于不再羞于表达自己的爱意,此处一个细节是gheorghe伸手去拉johnny的手,johnny甩开他说no, leave me, I'm fine这是在宣告说,你用温柔治疗我的疗程已经结束了,我现在已经做出了改变,我已经不是一个只能被拉手、舔舐的孩子,我也可以拉别人的手、舔舐他们I want us be together, I won't be a fuck any more... I wanna be with ya,这是gheorghe希望听到的承诺[commitment]。
完。
-从这个角度看,本片并不是《断背山》的英国版。
世俗阻力弱化,个人生活困境与心理阻力强化。
性吸引取向并不是重点,尽管是重要的催化剂。
影片甜蜜,是因为两人终成眷属,改变过程太过顺利;但甜的有层次、甜人心脾、可堪回味,是因为心理困境一波三折地被修通。
电影的深度,无非社会文化深度与心理深度。
本片在于后者。
虽然很多平评论似乎在前者上甚为纠结。
文 | 结冰《断背山》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并非针对异性恋或是同性恋而言。
它超越了我们对于爱惯有的存在于差异之上的定义。
作为好莱坞第一部撕下蒙在同性爱情上的扭曲面具的作品,固然是不可逾越的。
《断背山》但是,在2017年,当我们都在为《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疯狂的时候,外媒发现了另一部《断背山》。
它就是——《上帝之国》《上帝之国》横扫第20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摘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处女作、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
目前,烂番茄网站上,该片新鲜度高达99%,均分8.2,97鲜1烂。
MTC网站评分85分,IMDb评分7.8分。
那么,评价如此之高甚至比肩《断背山》的《上帝之国》真的如此吗?
《上帝之国》的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北部,影片一开始就足够让人感受到这里的凉意。
风声持续呼啸,空旷的草原人烟稀少,除了残破的砖块墙壁,只剩春天的寒意。
乔什·奥康纳饰演的约翰尼是约克郡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他整日沉浸在酗酒与性爱之中。
深夜趴在马桶边上呕吐,隔几天继续去当地酒馆狂欢买醉,经常喝醉了被别人顺路带回来丢在路边。
除此之外,就是在货车后面与自愿的小伙子来一场快速、沉默的性交。
24岁的约翰尼在约克郡的日常工作就是照顾农场里的羊,到了产羔季节,还需要接生小羊。
他和自己的父亲马丁、祖母黛德丽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在这段成长过程中是一个缺席消失的角色。
乔什·奥康纳饰演约翰尼影片的另一位主角亚力克·塞克雷亚努饰演的格奥尔基。
格奥尔基是一位来自罗马尼亚的移民工人,他被约翰尼的父亲马丁雇佣在产羔季节帮助接生羊羔。
亚力克·塞克雷亚努饰演格奥尔基从这样的主人公以及地理环境的设定来看,确实很容易让人想起李安的《断背山》。
《断背山》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怀俄明州西部,两位主角恩尼斯和杰克也都是牧羊人。
《断背山》但是,《上帝之国》中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流动还是有别于《断背山》的。
《上帝之国》约翰尼开车接回格奥尔基,带他来到他狭小的住处。
但两人的这初次见面并不是很愉快,约翰尼始终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微有轻蔑的态度,他称呼格奥尔基是“吉普赛人”,向他耸耸肩,临走时还使劲地甩那扇怎么都关不上的门。
他们感情的变化源于两人一同前去荒野露营接生羊羔。
两人独处的这几天时间里,不仅从身体上开始慢慢地放下对对方的防备,而且从内心、欲望上也开始潜移默化地接纳对方。
对于不自知的约翰尼来说,日夜的相处让他切切实实地将身体和情感的温度交合于自身。
回到农场之后,两人之间的情欲之火更加旺盛。
但是,他们都非常低调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不过,影片还是在时不时地向观众们发糖,比如两人共同躺在浴缸里,相视聊天,比如两人全裸靠在彼此的身上讨论着“cock”的另一种翻译,比如他为她舔舐手心的伤口等等。
《上帝之国》在着重描绘两人之间的爱的同时,还刻画了约翰尼的家庭关系,与父亲紧张的关系,祖母对其的理解,这些都是导演用来建立冲突丰满人物的手法。
除此之外,导演还在电影里夹带了一些自己对于当下时局的想法。
影片里,一个世故的欧洲人教导压抑许久的英国人如何学会爱。
介于当下英国脱欧的情势下,所抛出的甚至可以理解成英国移民作出贡献的问题。
本片导演弗朗西斯·李就出生于影片故事发生地英国的约克郡,在罗斯布鲁佛学院学习,《上帝之国》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该片还入围了第67届柏林电影节。
电影台词不多,他用有灵魂的调度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微妙地展现出来。
乔什·奥康纳倒是演过不少角色,《骚乱俱乐部》《跑调天后》都有他的身影。
另外一位亚力克·塞克雷亚努出演的作品相对少一些,包括《食人恋》等。
两人男演员为了影片也是牺牲不小,比如他们在泥泞的草地上做爱,当然,也有正面全裸的镜头。
两人也出色的完成了表演。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不少,比如在格奥尔基离开约翰尼之后,约翰尼穿上他的衣服。
这样类似的桥段我们见得也不少了,《爱,简单》里的那个男孩也是。
《爱,简单》剧照当然,影片最甜也是大家都在说的那个段落,是结尾。
约翰尼去找格奥尔基,两人头碰头,嘴慢慢地碰上,拥吻。
镜头一切,两人在行驶的车上,约翰尼靠在格奥尔基的肩上,睡着。
在他们的关系里,两次重要场景里都出现了“FREAK”的对话,而这一来一往的“FREAK”“FUCK OFF”,变成了最温暖最甜蜜最特别的词语。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543期 文章,THE DAYS。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二刷《上帝之国》,触动的点比一年前看多了好多啊,而且感觉发糖的部分真心不多,喜欢的场景恰巧不是这些呢……自己心里想的杂七杂八的,有一年前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这次的新发现。
①小羊羔的诞生是希望也是两人爱情的象征。
在两人单独相处的第一夜,格奥尔基救下了约翰尼想要抛弃的残疾小羊羔,并在日后悉心照顾它。
后来有一只新生儿没有救下,接下来一幕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影片开头的小羊羔死去,约翰尼做的是用枪结束它的生命;而格奥尔基则取下羊羔的皮,作他的羊羔保暖的衣裳。
这也是格奥尔基教会约翰尼爱生活的体现。
小羊羔就是两人的爱情,它诞生于两人陪伴的第一夜,虽然残疾却依然备受照料,磕磕绊绊地活下去——就如同两人日后的爱情。
②手是很重要的意象,片中多次手的特写,手代表着两个男主角和父子之间的爱。
手上的意外伤痕或许并不严重,会刺痛,当它慢慢结咖,你会忍不住去触摸它(伤害这份爱),而你爱的人仍会舔衹伤口(维护爱)。
③导演在调色和打光上真的下了很多功夫,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处理地如此动人。
开头的色调和光线压抑灰暗,而格奥尔基到来后光线变得明亮,色调变得柔和,也出现了更多美好的景物如花朵。
在他第一次去牧场这一场景表现最明显,画面一扫之前的阴沉,呈现出新鲜的绿色——他为这片农场带来了生机。
④格奥尔基带给约翰尼的是教他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
他在餐桌上放黄色花朵当装饰,给食物加调味料,用羊奶做奶酪,正是这些小细节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即使在他离开的那段时间,约翰尼也学会了自己生活与爱家人。
⑤我最爱的一幕仍然是最后,约翰尼去追回格奥尔基,当他说完自己的心意格奥尔基想要安慰他时,他说的那句“No. Leave me. I'm fine.”他不要安慰,只是正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表达内心。
就是这一幕,约翰尼真正成长了,就像那只残疾的小羊羔,最后依然要学会自己行走。
这确实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我更认为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注定的,最后的幸福是约翰尼自己追回的,是他用自己的成长打动了对方,他没有像以往的很多fairytale里主角在说完几句象征性的话就扑到爱人怀中,他一个人直面错误,所以才会有happy ending at last。
刷了第二遍,真的很喜欢这种对白很少,情感饱满的电影。
约翰尼不懂得爱,是因为从小到大没有好好地被爱,被母亲抛弃,父亲和奶奶只是盯着他干活,一天又一天,生活永远是那么一成不变的孤独,他对农场的活儿流于应付,夜夜去酒吧买醉,随便和遇到的人来上一发……直到奥尔斯基来到他的生活里。
他工作踏实勤勉,努力挽救濒死的小羊羔,会剥下死羊的皮给小羊羔套上,会在难吃的杯面里加上调味料,还会去看落日余晖,更重要的是他会很温柔地查看抚摩着约翰尼被磨破的手,会很温柔地抚摸约翰尼的身体,他会拿过约翰尼的手放在他的脸颊上,教他抚摩自己,然后温柔地蹭着他的手掌,所以约翰尼终于很认真地跟他接吻了,虽然很紧张,但 那感觉一定很美好,比单纯的发泄性爱更美好,他们吻了又吻,紧紧地拥抱着……终于,是MAKE LOVE,而不是单纯的SEX,这样一件事情有了更多意义。
然而父亲中了风再次入院,奥尔斯基想留下来尽可能的帮助他,约翰尼虽然应下来,但很多事情他还没有很好的理清楚,所以奥尔斯基追问他对农场和他们未来的计划时,他无言多对,惶惶然拿更多的酒来麻痹自己,而且在厕所里对陌生人要求来一发也没有拒绝。
可以想见奥尔斯基在酒吧里被其他人侮辱和恶言相向,去厕所找约翰尼时,看到那激烈晃动的门,以及门下交叠的双人四脚,听到那隐约可见的呻吟喘息时,是多么伤痛和愤怒,他忍受那么多就是为了约翰尼,但这个人想要的显然和奥尔斯基真正需要的,不一样。
即使是那么愤怒伤心,面对约翰尼拦住追问他为什么要走时,他怒吼着:FUCK YOU,把约翰尼压在车头想要揍他,那拳变成了掌,但还是没有落到约翰尼身上……这绝对是真爱啊!
约翰尼的父亲终于好转了,而约翰尼也前所未有的努力工作,他给羊们买了杀菌剂,好好对待它们,再没有碰过酒,打理好农场也照顾着父亲……爱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的生活,也点燃了他对生活的热情。
他终于大老远去找奥尔斯基了,原本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话被试图再次离开的奥尔斯基逼出来了,他哭着说:我想和你一起,我想我们在一起。
然后是吻和车上昏昏欲睡时那温暖的依靠。
这么多年以后,断背山一样的故事终于有了这么HE的结局,真好。
虽然与李安的细腻不同,但这种有点糙糙的感觉也很好,演员很棒,情感的互动非常自然真实。
剧中有一个细节特别杀,约翰尼爸爸第二次中风之后,妈妈留在医院照顾他爸,约翰尼回家喂牛,回到家后,格奥尔基在家做饭,桌子上摆了一瓶小小的黄花,两瓶啤酒,整个屋子映衬着暗黄温柔的烛光,格奥尔基将两盘刚做好的饭盛出来放上桌子,尝了一口,发现盐放少了,拿起调味瓶后没有给自己加,而是先给约翰尼加了盐,还给他拌好,才让他尝……爱他就宠到生活不能自理,好甜好宠,绝世好1啊,这是第一次单独的正正经经两人一起吃饭吧,格奥尔基想给尼留下好的回忆,语言表达能力不好,说不出来更多的了,……这浪漫真绝了,看到小尼醉酒了虽然和别人在厕所……,但是从鞋子的方向是对着的,可以看出是那个男人帮他……,厕所一开门也看得出来,他醉的很厉害,并没有像电影刚开始和别人那样。
虽然,但是,格奥尔基对你这么好,小尼你没有心……还好结局完美,两人一起坐车回到农场,一起经营农场,圆了恩尼斯和杰克阴阳两隔都没办法达成的心愿。
断背到上帝之国15年过去了,时代变了,人们对tx的接纳和理解越来越高,两人如今才能得以一起经营农场,世间只有一种性取向就是心之所向,那个人刚好是你而已。
家乡的百合花开啦!!!
格奥尔基,你知道四下全都是黑的感觉吗?
看不见光,朋友、幻想、过去甚至自我都渐行渐远。
见到你之前,我就困在这样的黑暗里,无奈、无助又愤怒。
这个世界多的是悲剧,但我不懂为什么这些破事都fuck集中在我身上。
原来生活的滋味是这样的。
我的头毫无防备地被现实狠狠地按下,一头扎进了泛着腥臭味的水里。
窒闷中,我挣扎着,但生活就他妈的像看笑话一样看着我无意义地扑腾。
影片开头的约翰尼约翰,你真是个怪人。
明明拥有着一切,却还像是对一切都不满。
正面相对时,你恶声恶气;各行其道时,你的眼睛却说出了一切。
其实,我很嫉妒你。
你永远都不会了解一个失去了国家的人会有怎么样的过去。
一无所有、窘迫、孤独,被背弃、歧视、侮辱、驱逐。
你总以为我很温柔,但温柔背后的偏执和疯狂只有我和我的过去知道。
我已经失去我的农场,但我永远不会再失去你。
扑倒约翰尼的“吉普赛”爱情是什么呢?
它来临的契机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不可能让别人旁观我的痛苦和脆弱。
所以直接跑到我的地狱里,直接在地狱里陪着我的你,格奥尔基。
你是多么“奇怪”的存在啊?
永远干不完的农场的活,你为什么永远这么有耐心?
你为什么对小羊这么温柔?
为什么?
为什么?
你们“吉普赛”一定是又重拾了古时的巫术。
而我恰巧正被这巫术所迷惑。
以至于再也走不出来。
“如果我能见到你和你说话就会让一切都好起来。
”因为你是我无边黑暗里唯一的光啊。
1.盐导演在访谈中提到,“盐”的使用在电影中象征了男主的情感变化。
最开始,他吃东西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根本不在意味道好坏。
后来,他开始加盐,开始享受食物的味道。
最开始,他和人有性接触,仅仅是为了发泄欲望。
后来,他开始享受这个过程中的情感。
(说起来,《卡罗尔》的原著名就叫《盐的代价》,都喜欢用盐来象征情欲嘛?
)2.亲吻第一次滚草地,男二想亲男主,男主特用力一巴掌给他呼开了。
给男二翻过来吐口泡沫就想直接上,男二满脸不敢相信WTF,我倒不觉得他是不同意,而是震惊“你居然想这样没有任何前戏直接来??
你在逗我吧??
”第二次在帐篷里,男二又想亲男主,男主又给他推开了(没有第一次那么用力)。
然后他们坐起来慢慢有身体接触,然后才有了初吻。
3.触碰的手男主是不擅长表达情感的人,这种性格多少也是他成长环境导致,正如他父亲也不擅长表达情感。
这点作为我们中国人,对这种父子关系应该很能理解。
在医院的时候,男主男二坐在桌对面说话,男二伸出手指碰了碰男一的手,以这个动作安慰他。
回到病房后,男一也试着伸了手去碰触父亲的手(感到有人来了迅速回头看然后把手抽走,怕被看见)。
生疏的尝试。
4.规划和责任男主做事情没有规划,喜欢逃避。
男二问他:“你跟医生谈过没有?
你应该跟医生谈谈。
”男主:“要是他们说了我不想听到的话呢?
”因为害怕结果不好,索性躲着不去面对。
对农场也是,做事情不情不愿,墙不修,消毒剂不买,任何事没人催着逼着他就不去做,能混一天是一天,没有任何对未来的规划。
酒吧里,他开口让男二留下来,男二随即开始谈农场经营,谈两个人未来生活,他立刻就觉得麻烦,不想去想,随即一言不合,又觉得还是放纵自己最轻松。
接着男二走了,父亲瘫了,自己真正成了顶梁柱,才可以说是成熟起来,开始懂得责任二字的含义。
从得过且过,到对父亲说:“我有想法,我能做好,但要按我的方式来而不是你的。
我现在要出去找他,我会回来,我希望回来后一切不一样。
”5.房车男主在奶奶走后,想拉着男二亲热。
男二拒绝了,说要回到房车里,随后镜头特意给了墙上的一幅画,画里是男二的国家罗马尼亚的一处瀑布。
之后男一明显不太开心,我想他心里也是充满不确定不安全感。
“房车”本来就是个流动性强,给人不安稳感的东西,他看着墙上的画大概多少在想,“他迟早要走要回家,我留不住他。
”而他这种本来就别扭的人,在酒吧貌似不经意说出一句想对方留下的疑似表白,已经挺费劲了,本来心里就怕对方拒绝,对方稍微没接受得那么爽快,他就开始。。。
我只想说,大哥,留人不是这么留的,生活中这样是要注孤生的。
最后终于正经地表白了一次(虽然别扭如他没有说“喜欢”“爱”什么的,但是红了眼眶的“我想跟你在一起”还是足够让我心里一软),表达了自己想好好生活重新做人(?
)的想法。
两人回家,房车被拉走了。
6.(如果有)续集主线可能会是两人一起努力改善农场经营,发家致富,走向人生巅峰??
忍不住帮他们脑内了一下措施,成本估计,预算??
传统农业何去何从??
敬请期待上帝之国——下
(不是)这个标题只是为了表达对于本片完完全全把干农活、接生羊崽子、接生牛犊子、救活快死的羊崽儿、拨羊皮、凿石头、造羊圈拍出来的爱。
全片镜头有种冷冽粗砺的美感,真情实感地被男主爸爸中风瘫痪的镜头打动到了,cmbyn的夏日庄园式高级细腻温柔够美了,这种冬天牧场的底层粗放暴躁真实的野性更打动我,非常喜欢类似之前《夏威夷》那种大段大段无台词啥都不说就是干活儿的镜头。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喜欢的同影了,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男主颓废不堪的宿醉,然后慢慢的体会到他十年如一日的麻木生活,感受到他活得很痛苦,生活没有盼头,每天行尸走肉一般,自己是个gay,没有自由,没有什么朋友。
我就想着如果会有那么一个人,能给他这无尽折磨的人生来带来一丝希望,那么这就一定是一个好故事,是我喜欢看的故事,然后男二出现了。
男主对男二的爱是循序渐进产生的,而不是一见钟情似的开始,虽然第一次去接他,看到他抽着烟倚在墙边,说了句fuck,可能觉得这男人还挺帅,所以他处处刁难他,除了因为他来干活好像抢了他工作,也有一方面,这是男主引起另一个人注意的小心思。
所以那天凌晨男二才会说,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满脑子的不可描述。
男主对男二的爱,从看到他第一次为羊接生开始有了一丝苗头,他看着小羊说,它活不了了,就像那天爸爸把枪递给他,让他亲手结果了那个他本来想要亲自接生的小牛犊。
那时候的他是带着一些无能为力和绝望的。
所以当他看着男二,用尽一切努力,把小羊羔救活的时候,心里划过别样的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完成了救赎。
然后看到他每天细心的照顾小羊,把小羊藏在怀里,给小羊喂奶,心里觉得很温暖。
那是他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温柔,也从没有被人那样捧在手心里过,所以当男二教他什么是亲吻,捧住他的脸,抱住他的时候,他才会那样动容。
当他的手被划伤,男二小心翼翼的握住他的手,帮他检查伤口,以及男二小心翼翼地舔舐着他手心的伤口,都让他有所动容,他很久不曾再被谁这样温柔以待,恐怕从小到大,跌倒了爬起来,受伤了,咽下去,突然有这么一个温暖的人出现,仿佛能够为你抚平这无情的世界在你无望的漫长岁月中划出的所有伤痕。
男主感情的进一步升华,是一只小羊真的死了,男二用刀割了小羊的皮,他以为他可能是为了吃肉,或是取暖,但是男二把羊皮穿给小羊,让小羊回到妈妈身边。
我想,那一刻,他就彻底沦陷了,因为,我也沦陷了。
他从一开始的只知道性,解决生理问题,到最后学会亲吻,学会拥抱,学会爱,学会撒娇,学会柔软,也学会了为了爱的人孤注一掷。
我起初不懂,为什么要安排那一段酒吧里男主出轨的片段,看得我心里钝痛,为男二,仿佛那一刻我就是男二。
因此很多人都说男主渣。
可是如果两个人一帆风顺的就这样结局。
男主还是不懂爱。
他仍然不会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跟男二有亲密的举动,仍会怕被奶奶发现小心翼翼的。
这一段只是为了让他明白,什么是爱,爱是只能跟我亲吻,只能跟我拥抱,只能跟我一个人做爱,做不到,那么我就离开。
所以男主不确定的问男二,为什么离开,男二瞪他,他就点头懂了,原来真的只是因为他跟别人有肌肤之亲,他才离开的,他也明白了什么困难都不会将他们分开,除了背叛和伤害,所以他哭着说我就是想试一次,我想你回来,我想我们在一起,这一次我不会再搞砸了。
其实以男主傲娇别扭的性格,这样深情的表达可能真的用尽了他一生未曾用过的勇气。
他连握住他爸爸得手都不敢,怕被人看到,赶紧缩回,可是为了爱,他来找他,他被人说三道四仍然没有退缩,他来问他愿不愿意回来。
要有多爱,才能这样放下自己的尊严,放下自己赖以生存的铠甲,来求他回去。
最后的最后,他能不顾所有人的眼光,抱着他在工厂最广阔的场地亲吻,在车上靠在他肩膀。
证明,他真的懂了,什么是爱。
他是他生命里的一道光,照亮了他暗无天日的世界和前途未卜的人生。
其实男二知道男主是个什么样的怪胎,傲娇又别扭,知道他还不懂爱,所以经验还算丰富的他得教会他。
他看似失望的的走了,却没舍得打他,一副恨铁不成钢又奈何不了他的样子。
但他留下了联系方式,他踢醒他,一脸你不好好说我就不跟你走,最后逼着他说出心里的话。
都说男二是男主的救赎,是他生命里的一道光。
可是男主又何尝不是男二生命里最美好的意外,他移民,回不去祖国。
四处漂泊,打零工。
飘零没有定数。
自己的农场没有保住,也有过无疾而终的感情。
他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多规划。
却没有算到一个他。
如果他们一帆风顺的在一起了。
我们或许多少会想,他会不会因为能有个农场,或是终于能够安定下来才跟男主在一起的,所以那一段插曲也说明了男二是真的爱他,如果你不忠于我们的爱情,那么我就会离开,我跟你在一起,什么都不图,只希望你全心全意爱我一个人。
仅此而已。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庆幸的是,我去找你了,而你回来了。。
我之所以不太喜欢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故事的最后他没有去找他,没有问一问他。
愿不愿意为了我。
不结婚。
谢谢这部电影,让我又相信爱情。
让我知道即使遇不到。
可仍然能相信。
其实最打动我的,是小天使男友在准备晚饭时放在餐桌上的一枝花。沉默却又细腻。
之前看過菊石所以想問,導演是不是喜歡把尿安排在情節裡時隔四年,俺終於對男同片祛魅
知道李安有多强了吧!男人出轨跟一直吃中餐,今天想吃寿司了那么自然简单。感情修复也那么容易。是不是异性恋那么辛苦,是从小用爱情、一生一世、忠贞这些概念给女人洗脑有关啊?
想抱男二这样的像大绵羊一样毛茸茸的男子睡到自然醒 男一就丑多了 (对 我就是爱胡子) 导演估计刷了130遍断背山 很多场景感觉都在致敬
觉得将3星的剧本拍成了4.5星,作为处女作,导演功力已经相当值得称赞。可贵的是灵光不灭,罕有的爱和创造的能力得以续存。在整个queer 电影史里,我们太习惯了短暂的孕育,而后彻底毁灭。男一大概就是当前和旧世界的秩序和系统,男二则有着理想光芒,是温和的革新者。
巴掌给多了 甜枣不觉得甜 只觉得慌(够。
畜牧业操作指南与粗糙性爱展示
相当平淡的电影。乡村风光确实耳目一新,两个男人的爱情却没有新意
“海边的曼彻斯特”版《断背山》。阴郁、冷峻的云层天空下,却包裹着巧克力一样甜的结局。
赤条条的肉体混着冬日农场的泥泞,空气中的冷冽还有嘴里哈出的白雾,碰撞着充满野性的荷尔蒙,真的是gay片最性感和有味道的地方了,断背山和上帝之国,前者着眼在大的,历史社会格局,美国电影的风格,后者更偏向个人成长,欧洲电影阴冷,克制又略带温情的诠释
你们村里人就是这么谈恋爱的?!?!
很压抑的片,硬凑成了完美的结局。
朋友们,不是两个男人去放羊然后那啥了就能叫断背山啊!
如果cmbyn是根植于希腊式古典理想主义基础的现实主义,那么god则是脱胎于自然主义粗犷与细腻交织的理想主义,它就像是一场人人都想拥有的美梦,在这个梦中,有一个近乎完美的他拯救深陷泥潭的你,为你驱散冬日严寒,融化内心孤傲坚冰,并将穷乡僻野化作世外桃源,谁他妈还愿意醒来啊。(80)
一个Grindr资料写着Straight Acting/Pure Top/Looking for Fun的假1遇到了降伏他的男人
于无声处听惊雷。。。一股浓浓的英国土味,看完感觉电脑上都一股牛屎味,然而又可以称之为,泥土的芬芳。
BBM同人电影。圆梦成功!情感真挚,男主表演让人信服,胡须男很暖品格完美。现在,爱情片真的不好拍了,什么阻碍都没有了,结尾都可以不必回避的温存了,是几十年LGBT运动的成果,再也不用quit you 了。缺乏真危机稍有儿戏感。
这个玛丽苏的故事看着简单,但爱情来了之后,导演的镜头调度上花了不少小心思,比如试探阶段的景深镜头和关系镜头,比如相爱之后,就拍很多开阔的大全景,连地上都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不知不觉就用镜头在观众的脑袋里植入爱情来了的美好感觉,最后吉普赛暖男直接用爱情拯救了一只迷途的小狼狗。
写实风还是很喜欢,剧情内容比较平淡无聊。
从剧本到摄影都过度匠气以至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