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萧红

萧红,Falling Flowers

主演:宋佳,黄觉,王仁君,张博,李依玲,吴超,陆怡璇,孙维明,张彤,李凤绪,王同然,鲁思远,张维智,杨丽萍,李翰臣,江心怡,丁字佳,曹世平,温杰捷,李洪权,赵荣章,瓦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萧红》剧照

萧红 剧照 NO.1萧红 剧照 NO.2萧红 剧照 NO.3萧红 剧照 NO.4萧红 剧照 NO.5萧红 剧照 NO.6萧红 剧照 NO.13萧红 剧照 NO.14萧红 剧照 NO.15萧红 剧照 NO.16萧红 剧照 NO.17萧红 剧照 NO.18萧红 剧照 NO.19萧红 剧照 NO.20

《萧红》剧情介绍

萧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2年,病中的女作家萧红(宋佳 饰)困在了日军炮火下的香港,年轻的东北作家骆宾基(张博 饰)陪在她的身边,萧红向骆宾基讲述了她10年来颠沛流离的写作生涯,以及她和作家萧军(黄觉 饰)、端木蕻良(王仁君 饰)之间的两段不寻常的感情,特别是她与萧军难以忘怀的感情经历。这个生逢战乱,历尽坎坷,向往爱情,充满魅力的女作家深深打动了骆宾基,但此时的萧红已经病入膏肓。骆宾基和外出归来的端木蕻良把萧红送进医院,陪伴她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理发师陶德摇摆艳夏入间同学入魔了第三季末日校巴清洁工封神:祸商天外飞仙变身攻略樱时小岛惊魂吸血鬼日记第八季为你疯狂自杀森林除匪怪谈晚餐我的草莓胶卷疯狂的麻将速度与激情9我的真芯男友鬼上身2016下一球成名恋爱行星青涩恋爱八脚怪点满农民相关技能后,不知为何就变强了。蒲生家的路边餐馆镜头下的爱情偷心女盗爱盛开破烂千金被姐姐的原婚约者溺爱着

《萧红》长篇影评

 1 ) 深夜感言-----想跟女孩交流的话

看完这部可称之为悲剧的女作家传记,我在为其惋惜,佩服之余,又深深的下决心不能重蹈其覆辙。

无疑萧红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造诣,她个人的才华使然,时势造英雄也是有的,在那个年代,一个民族的苦难催生出无数的题材和经历。

而今,我们没有那个机会和背景去创造她们有的辉煌,但我们至少没有背负国仇家恨,没有体味世事沧桑,所以纵使我会为自己平庸的生活感到无望,却又为自己生于这个时代而深深庆幸,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说远了,我不觉得一个女人放任自己流落到不幸的境地是获取他人同情的资本,假若有这种想法,那么我就还在封建男尊女卑的思维禁锢之中。

由于我生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使得我有了生来独立的人格,整个过程总觉得萧红总把自己处在一种极度不牢靠的依靠之中,我以为,这是悲剧的根源,她非常倔强,也非常勇敢,是于时代抗争的娜拉。

但是又常常把对别人的期望作为生活的全部,期望本身就是抽象的。

另一个方面来说,萧红也好,张爱玲也罢,都是深受文学熏陶的人,然而我窃以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给她们这些热爱文学,醉心于作品情节之中不能自拔的女人带来了一种悲剧的宿命,在我少不经事的时候,我也对文学作品中坚贞矢志不渝的男女主人公深怀敬意,并发自心灵深处的向往那种纯粹的,精神支柱状态的爱情。

我也以为无视众多追求者一往情深的爱会对我报以同样的热情和忠诚,是的,我也这样坚信过,好在我生于这个时代,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度幸运的事情,我们女人的权利和机会与民国不可同日而语,我在受教育的同时有着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适应这其中的落差,只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自己,那么就有机会适应这个落差和学会直面这个事实,对于感性动物来说,这是一个鲜血淋漓的过程,也许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没什么,但对于二十出头的姑娘,这真的需要时间。

太多的文学作品歌颂美好的爱情,无视家人的感受,物质的基础以及其他很多不可或缺的因素,似乎把一些女孩子都教育得太傻,都以为自己中意的人是那么忠诚 坚持 热烈,其实也许有,但是你未必喜欢,一个人的感情只能叫暗恋,两个人互相爱慕才叫爱情,这就决定了爱情的不确定性。

我看完萧红的生活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吸取教训首先,就是深刻的觉得,一个女人要想在今后的生活不至于被动,那就不能与自己的家人有着太大的背离,应该认真的听取、权衡家人的意见,不把自己逼得太苦,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着坚实的依靠。

然后,就是不要让自己怀着孕谈恋爱,怀孕是结婚之后的事情,这是自然法则,有时候遵守规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即使显得墨守成规,毕竟性爱之后的结果是由女人来承受,一些必要的保护必须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让男人爱上怀着别人孩子的你,并不是一件证明你魅力的光荣的事,那么大一顶绿帽子戴在你的爱人头上,他想要不直面都不行,对于男人的这点尊严,女人有必要去维护。

生在幸福年代的我们,或许会像一片花瓣,无声的腐烂在世界的一角,虽然我有着这种杞人忧天的不满,但让我平庸而幸福,所以我深刻的感受到我热爱着和平。

 2 ) 只恨当时无套套

只恨当时无套套。

不然也不会这么悲剧。

逃婚族。

汪先生:做我媳妇有何不好,跑啥跑。

雄性气息浓厚。

城市大水,大肚子还装企鹅下水。

萧军的态度:爱便爱,不爱就丢弃。

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

男人总是油嘴滑舌的。

我可以抱一下你老公吗?

家教学生的姐姐(也是房东)够大胆的。

东北作家群。

女文青。

为何我遇到的女人总是那么孤单那么需要爱,而我总是不会让人失望的。

—男人花心的借口。

女闺蜜也不放过。

他很孤独,她就安慰他。

端木跟他们3P同床,条件所限,没办法。

我可能不再爱你了。

老百姓的爱情,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的婚姻。

有的只是体贴、谅解、爱护。

说得很好,但做不到。

正如张爱玲跟胡兰成希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总是奢望。

终究是分手。

端木没担当,跑掉,不帮忙提东西。

在几个男人之间流转。

病重才去医院,已经来不及。

整个香港都逃空了,抽烟算个啥。

抽烟镜头太多。

东北女子宋佳比江南小女子汤唯更符合萧红的形象、气质。

三星半

 3 ) 既平凡又猥琐

  本来没有多喜欢《黄金时代》里的萧红,但今天补了13年小宋佳的《萧红》,倒还是觉得汤唯的萧红更合逻辑。

  萧红应该就是一个终生活在自我世界的人,所以她没有多少普通人的道德包袱,逃婚让家族蒙羞,法庭状告棒打鸳鸯却被打脸,两度以有孕之身追逐爱情,无法被婴儿激发的母性荷尔蒙,以及让许广平烦恼的每日去鲁迅先生家报到。

  但凡有着符合当时或者现在很多家庭妇女推崇价值观包袱,萧红的人生必然会被改写。

     作为路人的我,也希望萧红可以略符合通行的道德准则,毕竟可能亲手葬送自己孩子的母亲,是很难被理解的。

  不过,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她,才会自有她天真明亮的一面。

她那句:“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正是因为她内心没有包袱,才能于无为处成就自己的自由灵动的文风。

而在萧红这部电影里,萧红从她的天赋里走出来,成为了一个和万千主妇们持有相同思维角度的普通女人,似乎她就应该生活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可是,如果萧红是有这样理智健全的生活的人,以上漠视道德准则的行为又如何存在?

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版萧红,如果给主角换个名字,完全可以是任何一个徐帆擅长表现的主妇。

可是,徐帆的任何角色,都断然不会有以上的各种人生轨迹。

所以,这思想与行为背道而驰的角色,难道不是所谓的既想当什么又要立什么吗?

另外,许广平对萧红的抱怨,只是因为她分身乏术,已经无力待客,无从抚慰萧红的寂寞。

怎么在电影里,当鲁迅猥琐地笑着问萧红“要怎么谢我”时,就那么违和呢?

我又想起黄金时代里,萧红一脸明亮地问先生:我的裙子好看吗?

那时候,先生脸上那绷紧的严肃,终于卸下,有些微的调皮:红上衣,要不就配红裙子,要不就配黑裙子。

 4 ) 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落花无语对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和县,1942年病逝香港,年仅31岁。

她22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并在接下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写下近百万字的作品。

《生死场》、《呼兰河传》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1879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出版,小说里出走的娜拉俨然成为了当时乃至以后无数追求独立的女性的精神领袖;32年后,在中国的北方哈尔滨,一位在20年后将会深深影响文坛的女孩出生在一个阔绰的封建地主家庭……1930年,这位有着和父亲相同的倔强性格的女孩因为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而她悲惨而又壮阔的一生,也伴随着她的出走而拉开帷幕。

她叫张乃莹,我们更熟悉的,是她的笔名:萧红。

人们总是赞扬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里,那位勇敢的离开自己丈夫的娜拉;却很少有人愿意想象,出走的娜拉将会遇见什么?

所谓女性的独立,远非是出走这么简单的,也远非是出走就能解决的。

萧红一生都在爱与自由中苦苦求索,在她香消玉泯弥留之际,她是否又追寻到了这两样东西呢?

终究是没有人能知道啊!

人生如戏,又或许,连这位戏中人自己也还是参不透这场大戏的奥妙。

萧红死前两年的长篇巨作《呼兰河传》的末尾,她写道:“蝶儿飞着,鸟儿叫着,又到五月了,叶子坐在后院冥想,莺歌的爸爸担着柴草经过后门了。

”一生寂寞的萧红试图用写作来找回曾经的故乡,土地,亲人,可是到头来,她也只能藉由记忆之火来温暖自己冷寂的心灵。

想一想,又有谁能回到那遍布着自由与爱的少年时光呢?

《萧红》(2012),与近期影院上映的《黄金时代》类似,也是一部以萧红一生的人生轨迹为主要线索拍摄成的传记题材影片。

本期先对这部2012年的《萧红》进行点评。

首先在拍摄技巧上,瑕疵确实很多。

电影的前半段还差强人意,尤其是萧红、萧军相识相恋的情节处理与镜头表现都相当不错;但是到了后半段,剧情的发展与变化却突兀了起来。

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需要详细展开的情节却一笔带过,而需要边缘化处理的情节却往往冗余繁杂。

例如萧红随端木来到香港后创作她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背景就介绍的相当模糊,人物传记电影(尤其是作家传记电影),本来就应该在作者本人的代表性作品发表的时期给与最大幅度的关注,通过作家本人的心理描述以及作家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阐述,才能最大化的丰满人物形象;再例如影片最后针对萧红因肺病感染而逝世的情节又给了过多的镜头,此时倒不如采用蜻蜓点水似的情节处理,通过弱化作家的死亡事实来强化(或者称之为永恒化)作家的影响力来结束电影。

具体来说,影片末尾只要两个镜头足矣,一个是萧红在弥留之际的那句“我会好起来的”(此镜头表现出萧红对此生的不甘),另一个就是萧红在病床上无言啜泣的镜头(此镜头的寓意很明显,表现萧红对生的渴望与无奈)。

但是,抛却拍摄技巧,单就电影的情节呈现以及对作家的心理活动的挖掘而言,导演霍建起还是可以的(虽然影片中很多心理再现也是通过一些XX专家的深度揣摩,难免显得做作),国产电影向来在这一点上是弱项,而这也是国产电影难以在国际诸多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

浮于表面的电影画面再震撼,也打动不了观影者的心灵。

所以在此也就不能再怪霍导演了。

事实上,传记类电影的拍摄,或者再广泛一点,剧情类电影的拍摄,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人物的心理再现。

《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感动人,不是因为影片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对历史的挖掘。

人物的生平事迹可以藉由史实资料来再现,但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再现,却不单单是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就能搞定的。

《萧红》(2012)中,人们最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萧红与萧军的感情纠葛。

我们知道,二人在贫贱中相知相爱,后来二人在文坛上名噪一时的时期,却也成为了二人感情出现问题的时期。

面对丈夫萧军的出轨,人们总是深恶痛绝,并且总在揣摩着这位追求自由的女作家此时对丈夫的心态变化。

针对于此,导演通过一场车站离别戏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这场离别戏中,萧军手里拿着两个苹果拼命的向即将出发的火车站跑去,此时镜头切回到萧红,我们看到了一个满含期望的眼神特写。

这巧妙的一跑一看,实际上就是萧军对萧红的愧疚与不舍的心理再现以及萧红对萧军虽恨尤爱的心理再现。

而这两个镜头,也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了。

最后,再谈谈萧红,这位被赋予“文学洛神”的女子。

萧红所处的时代,于她而言或许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黄金时代,说痛苦,是因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火纷飞;说快乐,是萧红有幸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诸多文学泰斗生活在一个时代。

而在这痛苦与快乐的双重包围下,萧红,这位寂寞的东北女孩,从异乡到异乡,漂泊一生,她不停地写啊写,想通过写作来找回她失去的一切,在她少年时代的呼兰河,却任凭她再怎么写,也只能永远活在她的记忆里。

 5 ) 那个有魅力的女人,那些有缺点的男人

没有人能够否认,萧红是个有魅力的女人。

没有人会像她一样,在境遇最不堪,穷困潦倒,身怀六甲之际,还能令萧军一见钟情。

也没有人会像她一样,有复杂的情感经历,怀着萧军的孩子,却令一个小她几岁的未婚青年,为她痴迷到愿意娶她为妻。

更没有人像她一样,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在病重憔悴的时刻,丈夫不在身边,却是另一个爱慕者在照顾呵护着她。

每个男人都有弱点。

汪恩甲在萧红两度逃婚的情况下,仍旧追随在身畔,不肯放弃。

虽然最后不知去向,却也是历史迷案,很难说得清他到底是真想抛弃她,还是遭遇了不测。

只是,他注定是一个不能够懂得她的男人。

很明显,萧军更欣赏她的才华。

也只有在萧军身边,才有了二萧相随的文坛佳话。

只是,他可以拯救她于水火,也会出轨。

从后来的人生经历来看,即使他离开了萧红,与另一个女人成婚直到暮年,仍旧没有改变他出轨的劣根性。

他仍旧背叛过,不忠过。

不同的是,那个女人忍耐了他。

电影里的萧军,一直表达着他同样的心愿,他不想离开萧红,为此会让另一个怀孕的女人去打胎。

黄觉实在英气逼人,又带着儒雅和温和,总是令我和那个家暴的萧军联系不起来。

当萧红的心伤痕累累时,她选择了温和陪伴在身侧的端木。

此刻的她,已经不再奢望男人能够罩住她的整个天空,已经放弃了很多对男人的幻想,只不过想过一份安稳的生活。

可惜,她生逢乱世。

或许正是这乱世,映衬出端木的自私和懦弱。

兵临城下,他会弃她,自己先出逃。

这种时候,让她如何不想起曾经救她于危难的萧军,会生出如果是同样的际遇,萧军定会来救的念头。

那个男人会像英雄一样从天而降,也会移情别恋,游戏花丛。

端木固然没有绯闻,遇到事情却也无法依靠。

而这一瞬间,她是否已经有了悔意。

不同男人的不同弱点,在那个时空,都成了她的致命伤,令她无法承担。

我们不能奢求萧红能够进化到可以完全脱离异性照顾的程度。

毕竟,在那个时空,炮火连天,战争正如火如荼,女人的力量还太微薄。

即使是和平年代,又有哪一个人不需要感情?

于是,所有深爱萧红的后世读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次又一次为情所伤。

暂时还看不到骆宾基的缺点。

毕竟,他还只是她的朋友,没有深入到她的生命之中。

但我确信,即使萧红没有早逝,假以天年,她真的离开了端木,跟随了骆宾基,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又一个有缺点的男人而已。

只是,人不同,缺点自然也不同。

有没有那么一刻,你像我一样在想象,如果是萧军的果敢,加上端木的忠诚,骆宾基的追随……集他们的所有优点于一身,而摒除了他们各自的缺点,那该是多么幸福的改变。

如果是那样的话,萧红定不会如此游离失所,也不会那么多痛苦和心伤。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像我某一天失眠,在朋友圈里唠叨:“我需要一个不挑我毛病的男人,觉得我这样就挺好的。

成熟、包容、关怀、理解……想想真TMD奢侈。

”有男性朋友在下面温情回复,“要求不多,不奢侈。

”而女人的反应正相反。

雨姐姐很理性:“你用想要的方式对待你想要的人,必会得到。

”铭姐姐更理性:“根本没有这样的人,机器人除外。

”如果有这样的机器人,一定脱销。

就像大规模生产这种男人的韩剧,令无数女人集体白痴一样。

萧红尽管如此惹人怜惜,令人深爱,可是在男人的心里,却是五味陈杂。

很明显,她不是一个好母亲。

而她是否是一个好伴侣,是否是他们心目中的良配,却并不能够完全肯定。

萧军明确表示过,做为作家,他承认她的才华。

但是做为妻子,他却并不留恋她。

世人皆知她病危时,心有所游离,端木仍旧一直认为她是他的妻子。

在她离开十几年之后,才再婚。

萧红的吸引力无人能挡,而她的缺点,同样也众说纷芸。

其实,我不觉得宋佳和她有何神似,但她还是演出了萧红的某些气质,多情的、倔强的、要强的;却又是柔弱的、寂寞孤苦的……那个有魅力的女人,那些有缺点的男人。

也可以反过来说,那些有魅力的男人,那个有缺点的女人……

 6 ) 女人的敏感是财富也是毒药

很随机看了这部片子,却渐渐投入,最后看的颇多感慨颇多唏嘘。

民国那段时间有点像春秋战国,论民生是不幸的时代,论文化是大幸的时代,大家辈出。

战争的阴影无处不在,动荡和恐惧使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惶惶不安,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时代里,总会有才华的人集中在一起大放异彩,也许是人在没有安稳庇护之时会力求靠自身有所改变,而这种类似求生的欲望激发了自己的才华。

有时会非常羡慕那时的风气,电影里以文会友的片段非常美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帮助我们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快,似乎慢一点就追不上别人了,可是有时只有静下心抛下浮躁才能有所领悟。

很喜欢小宋佳演的萧红,这样敏感的女子,也许是上天发现给她的才华太多了,所以用多舛的命运来找补。

作为一只没有拜读过她的作品的文艺小青年深深感到惭愧,马上就去找她的作品来读。

没有萧红的才华,但作为爱写东西的小文青,厚颜说一句自己可以体会萧红先生对文字的依恋,有时文字是倾诉是输出思想,有时文字是思考是和自己对话,而后者,对自己的思想是一种输入,有时本来没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写着写着便想通一些事情想出些许结果。

可是女人的敏感,是财富也是毒药,折磨自己,磨伤别人,是不是笨一点的女人会比较可爱呢。

如果萧红不那么敏感,不那么倔强,不那么要求完美,可能她可以忍受和消化萧军或者端木的不合心意之处,得以情路安稳。

不过那样的女子可能也就不是她了,可能就没有了最开始的逃婚的勇气,也没有炽热的爱情和由敏感带来的丰富的情感,所以也不会有那些洋洋洒洒的经典之作。

最后说说电影吧,中等之作吧,给了比较高的分数主要是出于对人物故事本身的感动,另一方面是喜欢小宋佳在电影里的表演,电影来说没有什么让人不舒服的槽点,略矫情的台词我还是挺喜欢的,不过也没有太多的亮点,中规中矩吧。

 7 ) 《萧红》:融化的一刻,更是绽放的光芒

前段时间在CCTV-6,看了由霍建起担任导演,宋佳、黄觉、张博等主演的电影《萧红》。

相信很多人,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都会对位列“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她产生好奇,毕竟萧红身上能够体现的,太多太多了。

恰逢2012年是萧红逝世70周年,这部霍建起导演的最新作品,算是为好奇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萧红、接近萧红的窗口。

看《萧红》之前,我一直觉得萧红题材的电影是很难拍的,因为虽然她的一生堪称短暂,却总有复杂而说不出来的意味:我们应该关注的,则是她的文学作品和成就,可坊间称道的,却是她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故事;如果将过多的笔墨聚焦在她的三段情史,却将电影落入俗套的轮回,又埋没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然而,霍建起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电影终究不是现实的复原,而是在妥协中,选取萧红生命中重要的几个片段,并试图追寻现实造成的,悲剧和残酷的美。

影片的镜头处理和音乐安排,还是颇为讲究的:当萧军找到了工作、一家人有了生活来源时,二萧跑到哈尔滨的街头欢快地唱着、跳着,跑到了一个废弃的房子里,在雪花中尽情亲吻,却配以相对低沉而悠长的曲调,体现二萧纯洁的爱情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却为接下来二萧的感情裂痕埋下了伏笔;在香港的医院,当护士为萧红换床单时,端木蕻良抱着萧红,迎接窗口投射的日光,久久而没有放下,而萧红如婴儿般,依偎在端木蕻良的身旁,展现萧红此时此刻的绝对依赖和端木蕻良内心深处渴望上天的奇迹降临、感叹萧红悲惨一生,却无能为力的痛苦;当影片最后,萧红听着骆宾基读《呼兰河传》,留下的热泪和“我想回家”的呼唤,则进一步体现了萧红的悲剧的美,进一步将主题推向了高潮。

事实上,霍建起恰好是一个善于拍摄“美”的导演。

从《那山,那人,那狗》、《暖》,到最近的《台北飘雪》、《秋之白华》,再到这部《萧红》,故事情节、人物思想,平淡得如白开水一般,若即若离,若隐若现。

唯有他精心打磨的美,在引人入胜中,寻找矛盾的根源,展示人性中最纯朴、最空灵、最温暖的一面。

这种美的得来,或许出自残酷、源于悲剧、带来痛苦,甚至要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却让我们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复现美的意境,去感受其中蕴藏的,无处话凄凉的悲伤和渴望自由、美好的生命的怒放。

正如《台北飘雪》中,小莫看到消防车喷的泡沫,犹如雪花般落下,模糊中看到了那个最熟悉的身影;《萧红》中,当少女时摆脱包办婚姻、逃出家庭的“魔掌”的她,在弥留之际梦回那片最熟悉的乡野,在草丛中、在“长大了就好了”的叮嘱声中尽情奔跑——再平常不过的回忆,放在这里都有辛酸的味道。

毕竟,年华已逝,一切都变得那么奢侈。

可能有人有疑问,为什么萧红选择与萧军分手?

端木蕻良是否给了她真正的幸福?

萧红,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也许,人的一生是否悲剧,固然与社会有关,更与性格有关。

对于萧红来说,幼年时不幸福的经历和少女时被汪恩甲抛弃,形成了她独立而敏感的性格。

之所以说她独立,指的是人格和思想的独立。

她不会像刚从家里逃出来的那样,举目无亲而屈身于汪恩甲的摆布,也不会因为心里的羁绊,而不敢和萧军说分手。

正因为如此,她才有如此高的文学成就。

然而,女性的敏感,让萧红陷入到无法摆脱的迷局中——她渴望获得她想要的幸福,她渴望能够有人为她遮风挡雨,她渴望自己不再受到任何伤害。

在萧军、端木蕻良和骆宾基三人中,萧红最爱的还是萧军。

这不仅因为萧军是她生命中的恩人,没有他,萧红就得在小旅馆困死,更是因为他给了萧红真正的家,让她结束了漂泊,有了依靠。

然而,萧军的性格,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凭着有一身本事,不考虑其他人的看法和感受。

也正因为如此,当萧军有了外遇,当拳头对准熟悉的恋人,当爱情的激情流逝、生活的重复成为主题,两人的爱情也走到了尽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萧军从来没想过要离开萧红,甚至可以说对萧红百依百顺;当萧红对萧军说出“我可能不再爱你(这句话怎么熟悉)”时,也并不代表萧红真的不爱萧军了。

她说过,等我回来,如果你有转变,我就为你生个孩子。

她一直把与萧军的爱情,当作氧气,当作一生幸福的开始。

直到她结识了端木蕻良,她意识到,萧军没有让她摆脱内心的的彷徨、孤单和痛苦。

她,是该换换空气了——她确实为萧军生了孩子,可身边的男人,不再是萧军。

不久,孩子夭折。

萧红将端木蕻良视为真正的依靠,以为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幸福,找到了真正的家。

然而,虽然端木蕻良不像萧军那么暴躁、自以为是,却也无法给萧红真正的爱。

在重庆、在香港,在战火纷飞中,大多数情况下,萧红只是一个人,甚至比和萧军在一起的情况还要糟糕。

渐渐地,疾病侵袭了萧红的身体,她的健康状况呈江河日下之势,可陪在她身边的,却只有悉心照顾的骆宾基。

不过在影片中,端木蕻良还是颇为正派的,也多次出现在萧红病榻身边,悉心照料病重的萧红。

可真实的情况是,萧红去世之前,将《生死场》的版权给了萧军,将《商市街》的版权给了给了她弟弟(张秀珂),将《呼兰河传》的版权给了骆宾基。

而端木蕻良,什么都没有得到。

为此,他没有像影片最后那样和骆宾基在萧红墓前大发感慨,而是跟骆宾基打了一场官司。

骆宾基也不含糊,拿出了萧红的笔迹——“我恨端木”,令端木蕻良目瞪口呆。

的确,端木蕻良很爱萧红,却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懦弱,让一代才女英年早逝,抱恨而终。

宋佳和萧红都是哈尔滨人。

对于宋佳而言,演绎起这样的角色,本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和之前定下的扮演者王珞丹相比,宋佳演绎的萧红,少了些少女的可爱与活力,却多了些20多岁这个年龄段上所不具备的成熟。

不过,影片最后的演绎,还是值得赞许的——尽管我觉得,如果把“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两句话加进去,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宋佳凭借在《萧红》的表演获得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黄觉就不用多说了,无论是《萧红》还是《倾城》,将硬汉形象演绎得相当到位。

最后,还是想说一说霍建起导演。

平心而论,《萧红》不是他最优秀的导演作品,但他最大程度上成功诠释了萧红这一女作家的光辉形象,也让我们通过光影,零距离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形象地感受她的美、她的爱,还有她的热爱。

“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很难想象,我们在小学语文课上学过的《火烧云》,如此生动而清新的描绘,居然出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更难想象她在如此困顿和郁闷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创作热情和对生活的那份热爱。

看完电影《萧红》后,我一直在思考萧红的本来模样——她不是牡丹,不是玫瑰,不是空谷幽兰,更不是野花野草,而是北国漫天飘扬的雪花。

雪花款款落下,落在森林中、在城市里、在每个人的心坎,带来的永远是洁白无瑕、轻盈不染、沁人心脾。

然而,雪花再美,也难逃漂泊,直至融化的命运。

可就是在这融化的一刻,在阳光的照耀下,雪花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则是雪花最美的一刻,也是不屈的生命,最美的一刻。

我们,也爱萧红,可惜斯人,空留余影。

我们不能忘记“东北作家群”,更不能忘记在那些岁月里,不屈的生命,留给我们的,不屈的信念、不屈的热爱、不屈的美好。

也许,这就是终生渴望幸福的萧红,衷心的安慰和祝福吧。

孩子的孩子,我们都是孩子。

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歌谣的歌谣,藏着童话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儿去......

 8 ) 五颗星全部送给小花老师

这部评分比黄金时代低觉得不可思议。

小宋佳是我心里最好的萧红。

我看完呼兰河传来看这部电影。

萧红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呢?

她清澈而倔强。

洛宾基夸她的时候小花老师脸上略带羞涩的笑容啊,这就是我心里的萧红啊。

苦难常常使人灰暗,但萧红经历种种,直到人生最后也是清澈的。

还有她挺着大肚子在阁楼上的样子,虽然落魄但依然清澈和倔强。

小花老师是个特别特别美的演员,不在于有多光鲜亮丽的装扮,在于她能演出萧红内心的坚韧。

ps鲁迅先生选的真烂

 9 ) 落花无语对萧红

看完这个电影,觉得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让我通过电影对萧红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知道她当初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为了生存出卖了肉体,她和汪的关系,虽说让人很感慨,但也能理解,毕竟处于的时代。

萧红一生被多个男人所爱,正如端木在结尾中所说:为什么所有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

小骆说的话让我感触很深,萧红不停的写作来寄托,寻找记忆,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从异乡到异乡。

萧红,民国才女,不到十年岁月,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是才华横溢的多产作家。

曾经读过她的《呼兰河传》,但其实没太大感觉,看完电影,打算去看看生死场,去看看萧红对乡民生与死的描述。

 10 ) 也就只有这些

我就像他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成了灰烬,然后他当着我的面划另一根火柴。

没错,我是个粗人,没有去理解你,可我没想过要离开你。

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

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

他给我想要的,疼爱、理解、注视、专一、轻声说话,我要的不多!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

《萧红》短评

请务必更名为:战火里的孕妇!><

8分钟前
  • 牛角酥
  • 还行

难看

13分钟前
  • 百分之百的红莲
  • 很差

就该把里面做吃的镜头都剪出来,饿的时候看。吃不着的手擀面永远是最好吃的手擀面!

14分钟前
  • 独角仙
  • 力荐

他给我我想要的,疼爱,理解,注视,专一,轻声说话。

19分钟前
  • 蓝霉沉皮
  • 力荐

演员得奖,对片子还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发现大部分电影死得很惨,都是因为故事线索太多,人多太多,情节太复杂,片长根本塞不进去那么多内容。这个电影,是难得非常有节制地在讲故事,能够让你平静的看完。看完之后,可以找找萧红的小说来看,据说是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试试...

23分钟前
  • Model7788
  • 推荐

稍显刻意。

26分钟前
  • 较差

绣花枕头一包草!

27分钟前
  • 仁直
  • 很差

温吞吞没腔调没观点,失望!

32分钟前
  • Aboo
  • 较差

这就是“爱上一匹野马,可我家里没有草原”吧…布景比较捉襟见肘。相比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霍建起这版算是比较本格的人物传记片拍法,萧红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又遭遇情感波折,但始终坚持写作,追求自由独立,的确是那个年代文艺、倔强又寂寞的独特存在。宋佳老师真的是美得不可方物啊(痴汉脸),不过从长相和气质上来说,任素汐或许是最佳人选,期待能有下一部。

36分钟前
  • m89
  • 推荐

影片在埋汰文艺青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火上浇油,都不如去看小时代。萧军对萧红和其他女人通用的那句“让你这样美丽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真是雷到让人暴毙,那段萧红酒后谈理想的戏拍得跟大上海的妓女发梦要从良一样

41分钟前
  • 我来我征服
  • 较差

制作精致,但是感觉隔靴搔痒,没有深挖的东西,空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宋佳的表演和以前一样,没有进步,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黄觉还不错

45分钟前
  • 辛弈
  • 还行

乱世玩文艺,注定祸渐起。

50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为什么我觉得选角比黄金时代好。。。。。。

54分钟前
  • 骨亠
  • 推荐

这矫情的台词和情节,太搞笑了,笑到最后我都笑不动了

59分钟前
  • 一颗大豆
  • 很差

有流水账一样敷衍的感觉,演员选得很差劲,宋佳太气质,东北话不及格,萧红其实就是个倔强淳朴的乡村姑娘,导演对萧军形象很丑化,他虽然多情但绝不是见一个爱一个,没有拍出萧红在萧军面前的依附地位,时代容不得女人太强,这也是二萧情感破裂一大原因,而端木在这部里也像个傻子。

1小时前
  • QQ
  • 较差

在师大看的,提问环节各种粉丝话题,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生看见这样的电影竟然一个问题都没有?摄影,美术的功力远远超过故事本身,一个穷困潦倒的女人,环境画面却是那么唯美的干净,这么粉末现实真的想骂人。就算是旅游宣传片也没必要那样用光啊?

1小时前
  • 北海道的鱼
  • 很差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整体氛围。霍建起的电影是真正的触碰、描摹人的痛苦和内心的电影。手法或许有欠缺,但这是真正的、有文学性的创作,是勇敢真诚的。

1小时前
  • 悠果
  • 推荐

演員感覺不夠入戲 有的時候情緒又太過了╮(╯▽╰)╭ 對白很平庸甚至些許雷人 旁白倒是不賴~ 攝影與配樂做得極好~ PS. 愛情 之於本我的女性 是致命的 毀滅性的 不論好壞…

1小时前
  • Chapelle L.
  • 推荐

就萧红而言,汤唯是绝对演不过小宋佳的,虽然小宋佳在这部里演的并不好。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太文艺,不喜欢了。

1小时前
  • 偷不着小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