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钢炼的fans,以至,当第二季都已经开始放风声的时候,我才终于把这个算是剧场版的东西看完了。
刚刚开始,又见兄弟俩的时候,好像恍如隔世。
那一脸的笑容,阿尔傻傻的道歉的样子,爱德趾高气扬的嚣张一如既往,还有那个可爱的身高我还以为,这就是故事。
我还以为,会就这样,继续下去的。
没想到,一个转身,世界又扎入阴沉的德国天空,回忆才挣扎着浮出水面,爱德的脸上,挂着的是习惯性的苦笑。
原来,是相隔两个世界的,原来是,仍旧背负着不可忘的过往的,原来,那些快乐的,只是属于回忆的。
原来,我,是不愿想起的。
镜头转换如云,乍一眼,看到有一点点成熟的脸廓的阿尔,扎着和爱德一样的一条马尾,转过脸,往向天空的眼底隐藏坚毅。
一瞬间,眼泪完全没有挣扎,啪啪的就砸在了PSP的屏幕上,一时眼前一片模糊。
我承认,在别人的故事当中,我总是最脆弱的。
只有在屏幕前、幕布前,我才会轻易的掉下眼泪。
所以,或许我就是那种适合活在故事里面的人吧,现实和我脱节地平行存在着。
可是看着阿尔身上到处的,爱德的影子,叫人如何不动容。
还以为他们再没有机会站在一起,再没有机会并肩战斗,再没有以都是人类的躯体相见的那一刻。
可是,最后最后,最后。
没有拥抱,也没有多余的煽情,连个脸部的特写都没有。
两个人,相对而站。
这个画面,完全没有障碍的,留存在了我心中,如此轻而易举。
其实,这片子看得我懵了好几下,不止是兄弟俩,那个世界里面,还有太多我牵挂的东西,而在时隔那么久之后,忽然看到了那么多牵挂的脸,心地深处的地方又被再次捶打,让我根本没有了冷静的机会。
直到现在,心里仍旧铁锵锵的烙印着爱德离开家时,眼底凶狠的悲伤,火光印照下,那种回不去的悲伤,永远让我芒刺在背。
是了,就是这么一个嚣张的小矮子,占据了我的思念。
又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最后,还是希望荒川老师。。。。
手下留情一点吧。。。
我从来不求个HAPPY ENDING,只是,请留给我点信念,可以去怀念吧。
故事延续了03版,也算是给所有的人物都交代了一个结尾。
想必罗伊开始被设定为自愿被贬去北方边疆站岗的下士也是为了后来爱德的归来做欢迎礼,只为表现那句话“他等的应该不是中尉”。
后来在对抗外来飞船入侵时的表现估计会让他重新恢复职权。
至此他的结局我也不担心了,虽然最后并没有交代。
但是这结尾我实在是不能接受。
作为一个眼看着爱德和阿尔走过了这么多苦难的感性少女,实在想最终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不仅仅是兄弟团聚,我想要的是他们最后在自己的乐土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可恶的水岛,居然把这对苦命的兄弟两踢到了一战后的德国,还抛下了一直苦苦等待的温莉,想到一战之后德国几十年不间断的战乱和贫困,我就心里堵得慌。
可恶的水岛,到最后都不给一个圆满的结局,想必只是为制作下一部剧场版留点后路吧。
可是我实在想不出兄弟俩在那个不能使用炼金术的现实世界中踏上寻找铀的旅途上会经历什么样的精彩故事。
怨念啊…如果说最后爱德是为了责任和大义,回到门的那一边摧毁门的话,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吧…他只要把这一边的给摧毁就差不多了吧,再说一句,我要好好的守护我们的世界,不管从门里跑来多少侵略者,我们炼金术师都会把他们打飞!
PS:对于拉斯和泉老师,总觉得他们两个很可怜,如果最后泉化解了拉斯的怨恨并收养了拉斯的话该多好,可惜……
这个动画原创吧版的钢炼是我最喜欢的版本,我初中时看的,给我带来了不少触动和思考,看剧场版,看到了导演和编剧的用心,我刚一看到op的动画和歌曲,就感动的要流泪,tv版给我们带来太多感动,在剧场版中看到各种回忆画面,深深的打动了钢炼的fans,很好的动画,很好的歌曲,谢谢给我的童年带来感动谢谢
09年又出了新的钢炼,想起了很遥远的03年。
初看就很震撼,新版的情节更加紧凑,设置了很多悬念,最重要的是凸显细节。
趁BT还在残喘,赶紧把剧场版《香巴拉的征服者》给下了,免得以后无缘相见。
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
必须说明,剧场版没有TV版来的好看。
相信大部分钢迷都有同感。
以前看钢炼就会很自然的把伊修巴尔人给对号入座当成犹太,把军队当成纳粹。
剧场版算是毫不遮掩的给说明了。
爱德来到1923年德国慕尼黑,和弟弟分隔两地。
一场歼灭异族的计划在暗中酝酿。
为了阻止灾难发生,爱德不愿打开回到另一个世界的门。
现实世界(指德国,姑且这样称罢)的人们怀着各种想法。
有的梦想能够来到一个理想国度——“香巴拉”(其实就是所谓的“乌托邦”);有的则企图毁灭掉这个异国。
导演把重心放在后者。
前者只是一些想逃避现实抑或说在现实世界无处可归的人(吉普赛占卜师)。
占卜师的那句“没有故乡”一语正中爱德,钢炼这部剧不看大方面只看爱德两兄弟其实只是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
因此,爱德一直在追寻的东西其实就是占卜师说的那句话。
占卜师也是同样遭遇的人,所以才一直想去“香巴拉”。
至于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结局自然是邪不胜正。
所谓电影永远是电影,这也是它强大的地方。
“现实世界”政变失败,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大屠杀被阻止了。
这是一部反战电影,自然要达成理想。
但无论电影还是剧集,都离不开它的核心“等价交换”。
现实世界同样热血且满怀理想的阿尔死了换来爱德的弟弟即真正的(这样形容貌似很不妥)阿尔冯斯,这一切都是等价的。
现实世界的阿尔临死前对爱德说:“我们并非存在于你的梦境,即使生命即将终结,我还是我,确实存在于此。
”结局算是完满的了。
但在我看来是自私的。
温莉怎么办呢?
她一直在扮演着等待者的角色,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其实痛恨不已。
她喜欢的是爱德,每天带着爱德的机械铠等着他回来。
连爱德成长的速度都考虑到了。
结局已经如此,温莉怕是做不了什么。
最痛苦的是,她还要一直等下去吗?
当时一堆铠甲中冒出了阿尔来,我是多么希望温莉也跟着过来(违背“等价交换”?
)。
剧场版好像留了悬念,门会不会被再次打开?
中秋节实在孤独,看了这部电影,不自觉的有一种共鸣的感觉,只要你是人,就不能对这个世界不闻不问。
说的太好了,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动画或者电影描述的很少有这种豪迈的情怀呢,我们的孩子只想到打架或者来个蓝猫什么的,难道是他们真的这么缺乏想象力吗,记得我在南京大学的画廊里走走,看看孩子为了迎世博而画的画,年龄从三岁到十几岁不等,但是孩子越大就显得越正统,想象力的缺乏,我记得有一张是一个苹果直升机的,还是七彩的苹果,真的很不错,孩子年龄很小,如果真是自己画的也好,但是七彩的明显就是苹果公司的图标了,说明我们父母的作假从3,5岁的娃娃就开始做起了。
反思现在,我在想我自己是否曾经也跟钢炼的作者一样有想象力呢,有的,但是现在我再想编一个故事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是无能为力了,我蛮看日本人工作的勤奋,喝酒性爱的疯狂,创新的成出不穷,而我们自己呢,我们习惯了懒散,习惯了现成的东西,我不知道这是埋怨还是什么,环境会造就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影响我们的环境,我们痛骂九零后的时候,难道我们自己就不是一个傻×么?
感觉自己写的超级像一个记者了,或许这就是想象力的匮乏吧,专栏?
国内没几个人敢说自己可以写的吧,都是评头论足的,那一缕纯净,那一丝火花,到底在哪里?
貌似我以前的看的就是这一部,但这次看的比较认真,比较感动,日本的动画片走成人化路线同时也有教育下一代的影子,说的话都比较大,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准成年人来说,真的很不错,或许这,就是市场所在,钢炼里的爱德华和他的厄尔兄弟的感情很真挚,让我想起了我的有血脉的兄弟,我的哥哥和我的弟弟,真的是有这种感觉,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把这种感觉表达了出来,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了。
两版剧场版连着正片再看一遍,还是老剧场版够劲。
感觉主要是03当时原创为自己挖的坑,正片脑洞填不回来,在剧场版补完后仍是不完美结局,前期刻画那么多的人,最后就为了烘托两兄弟感情,多少有点浪费。
不像09版,引入了更多势力,最后大战调动了所有角色,没有一个是多余的,牛姨这展开玩够强的,用我的一半换你的全部,这不是原创看着前期休斯之死能想到的东西。
不过就是正片太完美,新剧场版反而给人有点期待不足的感觉。
很早以前写的感受了,昨晚做了个关于豆丁的梦……贴上来……一直以来不敢看,害怕两兄弟的分离,害怕曾经的豆丁就此消失但是终究我还是想知道,我们的钢在怎样的生活着爱德的眼神变了看着那些和自己熟悉的人有着同样脸孔的人们,爱德的眼底是看得见的沉重的怀念爱德成长了,我不知该高兴还是失落怀念他眼里曾经明亮,带着傻气却坚定的光芒不过还好,这些在艾尔的眼里都一一重现第一次感到欣慰,就是看到艾尔在阳光下笑脸的时候穿着哥哥的红色披风,炼金的时候都是哥哥的姿态,俨然是当年的爱德他从没有放弃寻找哥哥,也最终找回了哥哥爱德回到原来的世界时,没给我想象中的眼泪,但却可以触动心底最深的感动温迪为他换上的机械臂依然合适即使在这边的世界,温迪也一直在看着,看着他的生活,他的成长和温迪见面时短暂的拥抱,和大佐相遇时默契的笑容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波澜起伏,一切却都又都在说着:你回来了,好久不见就好像爱德只是去做了一次旅行,然后风尘仆仆的归来每个人都相信着,爱德在某处好好的活着,然后一定会回来一起经历了那么许多,心和心之间就会变的亲密而淡定或许不能在一起,或许不能再见面,但心里,总有着那一份关心,一份挂念有些遗憾,爱德终究没有留在他原来的世界留下没来得及说上过多言语的大佐,虽然一个眼神交汇时的默契已经足够留下没来得及表达更多感受的温迪,虽然一个归来拥抱时的眼泪已经足够很难受很难受,当看到爱德独自回到门的那一边,被问起“你为什么又回来了”时,那无奈沉痛的眼神可是当看到艾尔从盔甲中出现时,又很庆幸很庆幸幸好没有让爱德又变成一个人,幸好没有让艾尔千辛万苦找回的哥哥又失去消息虽然还是有些失落,因为一切毕竟没有完全变回从前的模样,或者说一切已经回不去但至少他们两个还在一起两个人一起的话,不管在哪边,都是他们的世界,和他们有关的世界这,就够了
所需器材及原料人造人×2(门两端)炼金阵×2(门两端)炼金术士x2(门两端)火箭×1(要求达到11km/s以上速度,否则会被附上不明黑色物质)步骤1.制造人造人需用到人体炼成术(极度危险!),付出代价(人体/贤者石)后到门前取回人造人,注意备好对应遗骸以制服人造人。
2.将人造人及炼金师一组送致门对面该步骤需再次使用人体炼成术。
3.在门两端分别画出炼金阵4.两端的炼金术士将人造人作为媒介同时启动炼金阵5.打开门6.乘坐火箭快速穿过门7.实验结束到达亚美切斯国怎么样是不是很轻松的样子๑乛v乛๑嘿嘿 先不说了火箭就要发射了,如果你们按照上述方法成功到达对面的话,请记住我叫“雷•峰之炼金术士”*由于设及到一系列伦理问题以及条件太过苛刻此文暂不讨论贤者石的制作方法。
钢炼03剧场版画蛇添足===在B站看完这部剧场版后立马惊呼:这TM什么鬼?!!
为了喷的有理有据,下了下来又仔细看了一遍。
可以看出会川升确实在脚本上下了很多功夫。
一战后二战前这段时期德国社会的状态,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排挤,等方面都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人物塑造方面。
爱德华通过一系列事件认清三次元不是梦境而是另一个现实。
阿尔在Boss来袭的时起初的表现也很合理,毕竟他没有中间四年的记忆,没有经历过战争。
诺亚用来表现德国人对异族的排挤,背叛爱德华是为了去理想国“香巴拉”。
大总统导演想要拍摄自己的梦境。
以上这些都表现的不错。
但是,三次元的阿尔想要做什么呢?
这点貌似没说清楚,之前说“只是想要制造火箭,在世界留下点什么”,后来又变成了想要送爱德华回到二次元,让爱德华不要忘记自己。
拉斯和霍恩海姆牺牲自己来打开次元之门,虽然都口头上给了解释,但都没什么铺垫。
还有阿尔在第一次打开次元之门的时候明明战斗那么神勇,到了拉斯和暴食对打的时候,居然一直在旁边看戏。
然后,爱德华赶往炼成阵旁边的时候,本来好好的开着车,镜头一转居然就开起了之前被打落的飞机。
不知道是不是在夏威夷学的。
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Boss女,在自己的同志希特勒正在闹革命的时候,居然莫名其妙的开着一堆战舰跑到二次元,妄图灭掉整个二次元?
真不知道她哪来的那么大的胆。
结局,爱德华和阿尔回到了三次元,为了“破坏三次元的门”,这个理由就很无语了,既然要二次元和三次元同时打开门,才能连接两个次元,那难道不是只要破坏一个门就可以切断通道吗?
为啥一定要回去?
你们这一脚踏回去,对的起拉斯和你们老爸吗?
对得起因为Boss女入侵死掉的人们吗?
对比03TV版的结局,阿尔、温莉和爱德华虽然被次元之墙分隔,但他们从来没放弃再次见面的希望,一直为了再次见面努力着,等待着。
绝望中充满希望,未来无限可能,留给观众无限遐想。
再看看这个剧场版,爱德华虽然和阿尔重逢了,但是温莉呢?
温莉呢?!
爱德华已经接受了三次元的现实,下一步是去拆核弹,回到温莉身边?
只字未提。
可怜我温莉(ಥ_ಥ)。
对于这个剧场版画蛇添足,狗尾续貂的结局,我们要坚决“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
可以说整个剧场版到后期就出现强行赶剧情的情况了,最后更是强行来一场Boss战。
恩,很有会川升的风格,和《超人幻想》比较下就知道都是一个妈生的。
纳粹、战争、屠杀,提到这些词,想必你会条件反射的想到德国,那个在二战中肆虐全球的瘟疫。
很难想象,钢炼的背景会设在这样一个“糟糕”的时代,那个令人生畏的国家。
在这儿,没有炼金术,大佐们也不会存在在这个世界,在这个空间,爱德遇见了他所认为另一个世界的阿尔。
因为阿鲁的导弹梦,爱德也来到了这个国家。
然而这又是怎样一个国家呢?
凡尔赛条约签订、一战结束,而在人们心中这简直丧权辱国,就好似相同时代马关条约之于国人一般。
战后托管以及经济制裁,再加上不成功的经济政策,强烈的民族情绪在这个国家燃烧,于是你会看到电影里人们抱怨着一叠纸币却只能买到一杯咖啡,整个国家都几乎成了一个难以约束的广场,人们的不满情绪在其中散步。
往后可能的社会和解,自然不会是摧毁一两次所谓的政变便能解决的,所以即便是影片的最后,也依旧在提醒我们(当然我们也已知晓),这个国家的故事远未结束。
提到纳粹,你会不会想到犹太人,想到奥斯维辛,想到大屠杀?
伴随着19世纪民族国家的解体,政治上失去特权的犹太人却在经济上享有沃土。
没有足够的政治觉悟,加上社会仇视心理的蔓延,犹太人陷入日后处境似乎又是难以避免。
一战后人们的情绪需要宣泄,而人们在错误面前总会努力寻求解释,他们当然不敢否定自己的德意志,民族便成了个再好不过的借口。
于是一切在政治上弱势的群体便成为了发泄对象,无论你是玛布泽似的犹太人,还是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你一样不被信任,会受人冷眼,甚至遭人抢劫也是合理,在这一刻,因为你是弱者,所以你便理所当然得成为弱者。
于是你会理解作为一个吉普赛人的诺娃是多么地渴望获得一个国家,不属于任何国家、四处流浪哪会是他们的骄傲,爱德当然不知,生活的逼不得已却是无可奈何,她只是需要一个地方,让她不再恐惧,从此有意义的生活下去。
“哪个是梦,哪个又是现实”,爱德在与玛布泽谈论平行世界时这样说道,其实爱德一直以为,这只是个梦中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只是为自己而活着,就像做梦一般。
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阿鲁只是这个世界的阿尔,所以他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阿鲁却是一个独立而真实的个体,不属于任何人,他也有自己的梦想。
阿鲁的梦想只是制造火箭,在政治面前,每一个科学家都是弱智的,权力的亲近让他们与梦想零距离,他们不会也不想知道,这之后会是怎样的一个阴谋,所以在爱德告诉阿鲁真相之后,阿鲁是如此淡定,谁会因为核武器而去指责奥本海默、怪罪爱因斯坦呢?
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各自追寻着自己的天命,又哪会预料梦想的其他。
在这个世界,香巴拉是个理想国,更传说着支配香巴拉便能支配整个世界。
所以诺娃会期待那样的国度,所以图莱教也会企图染指。
那并不是个理想国,当然,只有爱德清楚。
所以火箭升空时,尽管诺娃多么的声嘶力竭,爱德却依旧毅然决然,正如他斥责玛布泽一般,爱德只是害怕诺娃的梦想被现实打破,因为那里,也是个会有战争、会有背叛的国度。
“这个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完全不同,所以必须毁灭这个世界”、“就算外表一样,但另一个世界的你们却是怪物”。
当爱德质问女博士为何突然发起攻击时,后者回答得理所当然。
于是联想到十七世纪的黑人,或是更近一些的犹太吉普赛,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不是你梦境中的存在,就算生命耗尽,我还是我,的确存在过”。
当然最后爱德也终于懂得,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你去哪了啊?!
”、“欢迎回来!
”,“恭候多时了!
”,再次见到自己在乎的人,温妮或是霍克艾少尉的对白总能让人感觉到几丝的温情。
“已经不再让我等了吗?
”,唯一的伤感却还是留给了温妮。
还能怎样呢,导演,你怎么可以这样不公?!
...
2个世界。迷の感动。
原创剧情丝毫不影响架空庞大的世界观,谢谢你们最后让兄弟在一起了。
剧场版,最终兄弟在一起了,但遗憾的是男主和女主永远的分离了```还是有些遗憾的,但觉得钢炼还是1好看于2~~~
也算给03版一个结局了,兄弟能相会真是太好了
作画比TV版美型精致些。剧情总体还行吧,就是强行捆绑希特勒二战真实德国背景很迷——想做二战德国之钢炼金术师动画纪录片?!
完全的不知所云……
平行的两个世界
背景在二战前夕 剧情有点牵强
……豆瓣的大豆党很多啊,嗯。于是我最好闭嘴= = 其实我只是去围观希x勒和弗里茨的~
没看过介绍,直接看电影一开始就会觉得有点分裂了。。
左右摇摆。居然是栗子。。爱豆依旧帅的要死要活呀~
无聊
牵强又做作
粵語版讓人好想死...=_=
其实tv版最终的结局兄弟分在两个世界,我认为更动人。
最慘的就是溫蒂了啊!!!!!人家等了你多少年啊愛德!結果一狠心兄弟倆都跑掉了啊!!!!!进入后半程就狗血但是比起圣星来这部算是良心了啊好吗!丢掉野心的大佐绝不是大佐!BAKYUBAKYU打响指的才是罗伊马斯坦!结果这部哭还是为了拉斯虐死我了〒▽〒 片尾的斯卡和拉斯特让人好欣慰..嘤
不管是门的哪一边其实都没有差别。阿尔说:不能带给人类幸福的东西不能称之为科学。可是很多东西能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幸。科学和炼金术都可能成为杀戮的助力,运用这些的是人类,会有恐惧,贪婪…重要的是兄弟俩在一起,至少可以互相依偎着旅行,这样就好。
作品是好作品,荒川弘biss
和TV版的风格变了,有些人设也不太喜欢
L'Arc〜en〜Ciel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