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部2年时间了,对上一部的人物印象也微微的模糊了一些,所以当第二部的开场,我还在质疑自己是否能衔接上,不过影片的内容根人物的关系并不重要,它可以作为独立的一部来观看。
我简单把几个另类不舒适看点分享一下:1.电影约2小时左右,前期铺垫过长会让没看过第一部的观影者耐心降低,毕竟危笑第一个场景在标准90分钟左右时长的电影中已是1/3的进度了,但作为有一部铺垫所以只会把注意力集中故事剧情讲的是否比上一部更精彩,而会增加一些耐心进行对比。
2.电影里有意无意的,加强了喝水概念,虽然有遮掩,无遮掩,和遮不遮掩中反复进行,但的确过于频繁,而且每次一定要让女主一口气喝完一整瓶,或者一下半瓶.它不是给你直接展示水的广告,但是反复的突出行为和遮掩动作,让你会更加注意水这个在剧情中没什么大用,但是确贯穿了全剧的道具.
3.虽然国外违禁品合法化,但是配合了西方宗教信仰,所以恶魔作祟,让这部电影纠结症犯了,主人公一直徘徊在被恶魔缠身作祟,导致觉得自己精神不正常,可又坚定确信自己的未吸收违禁品,但还是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可与支持,所以只能自己苦苦一人死扛,还有公众瞩目事业上的压力.这些如果在神学片里,就会有位一本正经的驱魔人帮忙.可本片不想往这个方面上靠近,所以西方恐怖题材的底蕴只能依靠恶魔这个概念,但现实中更贴切实际生活的事情是,主人公只要犯错第一时间就会被认为违禁品造成的精神崩溃,也会牵连她的事业崩溃,她在社会中的人和地位生活的崩溃,引用原话:
4.结局开大恶魔蹭上了新时代的红利,直接利用媒体效果传播开大招.要么就是完结这个系列了,大家猜全民危笑.要么就等第三部神学介入吧,反正感觉这波大招,还有神学介入有点急,挖坑悬念不再铺垫了.虽然上面是几个负面看点.但是进入后半段,节奏加快,而前半段的吓一跳镜头的低劣手法,也没在后半段使用.女主其实没有第一部智商在线那么高,但是求生欲的强烈,至少还压制了屏幕前厌蠢症观众的烦躁情绪,而女主的社会关系代入感也很强,换位到我们身边相同的事件,也是会感到及惊恐又尴尬又不知所措的慌恐,她的戏中的情绪的确已经透过屏幕传递给到了观影人身上.所以我预估此片可以上7分左右,我分享自己观影感时豆瓣现在给的是7.1分.
1.两部了,也没讲清楚为什么恶灵的传播是以微笑的形式表现。
2.只有我一人觉得本片抄了《黑镜》s05e03吗?
3.纳奥米斯科特体现了两栖艺人该有的水平:唱该有什么水平,表演该有什么水平。
这才叫两栖艺人。
4.某种物质中的毁灭是自发性的,物欲世界的异化,具备社会层面的讨论意义。
而本片的毁灭是一是来自恶灵,二是来自毒品,是个体层面的,类型化的5.止疼药妈妈真的不给买吗?
从得知有续作到搜索片源看完全片不到三个小时。
总体节奏和铺垫跟前作一模一样,就连最后那怪物吞人都是一样的安排。
看过众多恐怖片的我看到女主是个明星基本就猜出来最后的结局了。
加之里面插叙的jump scare毫无新意,一点也不吓人,甚至有点俗套。
化妆/特效很强也没有太恶心吧,总体太冗长了,两个小时全是在给女主做铺垫,部分逻辑还没讲通,比如闹矛盾的女闺蜜和他出车祸时候那个死亡的男司机哈德森纯纯工具人,如果说这俩配角不解释的话可以,那最后拯救她的那位男医生莫里斯出门干啥去了?
然后就不交代了留给续作了呗?
还有最后演唱会母亲出现的话那就是说病房里她没有杀人。
那她身上血迹和助理看到她叫大夫以及夺枪直到开车去冷库这一段全是假的呗?
那反推她是因为脑震荡住院的,她住院也就是假的了??!
那么,从女主去酒吧见莫里斯开始的一小时的剧情全是假的。。
只有登台演出是真。
加上前面粉丝签售会上的磕药男和小女孩这几个凑时长人物,幻想部分描写也太多了。。
知道恶灵的幻想才是恐怖元素可描写的地方,但一旦多了就容易让观众分不清现实和幻想,而且恶灵一会儿刘易斯一会儿变闺蜜一会儿变助理一会儿又变母亲最后还得造景让女主以为自己见到了莫里斯执行了计划,恶灵真的好忙啊。。
费劲心血煞费苦心。
第三部看来来波大的了,全社会狂杀,饼画了这么大很期待编剧们怎么圆。
到时候可千万别剑走偏锋搞什么大屠杀人类灭绝之类的,再或者出现个离谱设定。
女主去毒贩子同学那里买止痛药,结果同学露出了一个诡异的微笑,之后便用健身哑铃将自己的脸砸烂。
女主在家中似乎看到了恐怖的事情,女主向闺蜜求救,而闺蜜却正好站在了门口,声称是一个小时前女主给她打了电话。
颁奖礼上,女主看到了死去的保罗微笑地站在自己面前……看到这里,我以为这一切都是女主嗑药之后的幻想。
毕竟女主购买的止疼药是从一个毒贩子手里买来的,而且维柯丁本身就具有成瘾性。
但随后,一位神秘的老者找到女主,声称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恐怖的录像带。
等等,这个情节熟悉吗?
《午夜凶铃》?
美国之前拍过一版《午夜凶铃》,均分6.0,没有拍出日本原版的精髓。
众所周知,美国恐怖片最不缺的就是血浆。
血浆版午夜凶铃,能好看吗?
不过今天,梗姐要跟大家介绍的电影,名叫《夺命微笑2》。
第一部叫《危笑》,成本只有1700万,但是却在北美获得了1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在全球的票房达到2亿。
第二部整体评价虽然高于第一部,但感觉观众还是对欧美的恐怖片太宽容了。
若论恐怖程度,不如《小丑回魂》,若论内涵,也不如《某种物质》。
整体看下来,很像“午夜凶铃”版的“寄生虫”,也很像“寄生虫版”的“午夜凶铃”。
总之,元素太多,是一个大杂烩,但具体想表达啥呢?
感觉什么也没讲明白。
01电影里的恐怖元素很多,核心是“诡异微笑”的诅咒。
女主的同学刘易斯对她挤出了一个诡异的微笑,然后就疯狂用铁饼把自己的脸砸烂。
从此之后,女主的身边就出现了许多对自己挤出诡异微笑的人。
诡异微笑就像病毒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
刘易斯也是被感染者,他去毒品交易点取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男人杀了毒品交易的老大。
那个男人在杀人之后,口中一直念念有词:你不能死,你死了东西传递给谁?
啥东西?
看到后来发现,刘易斯在死前拍摄过一个视频,在视频里,他推开了一扇门,然后电视上在放着一段录像,就是在影片开头演的那段。
看到这里都非常《午夜凶铃》,但实际上,录像带也就出现了这么一次,还非常隐晦。
刘易斯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感染上了微笑病毒,而这种病毒就像寄生虫一样,寻找宿主,并且会发生人传人的现象。
好了,《午夜凶铃》又变成了疫情片。
后疫情时代之下出现了好多这种类型的片子,各种僵尸片、病毒片……看都看腻了。
这种病毒传播的模式,其实是恐怖片非常常见的一种叙事模式。
日本经典的恐怖片《午夜凶铃》《鬼来电》都是这个模式。
但是日本恐怖片拍摄的镜头简直封神,演员的动作都在挑战身体极限,那个看着是真的疼。
而欧美就只会用血浆堆砌的方式让画面变得很恐怖,但视觉的冲击力其实减弱了心理的恐怖感。
话说回来,微笑病毒在女主目睹了刘易斯死时就传给了女主,所以她后来产生了很多幻想,但是好像她传染了身边所有的人,她却是最后一个死的,真是女主光环啊!
我甚至都有那么一阵恍惚了……是不是她嗑药嗑大了才有的幻觉?
然后她身边的人都是她杀的?
想象一下,当你身边的人都对你露出诡异的笑容……这确实挺恐怖的。
要是我有那个力气,估计也会抄起身边的铁饼砸过去吧!
02若说恐怖、吓人,这部电影确实胆小慎入。
梗姐算是恐怖片发烧友吧,小学就在看恐怖片了,阅片无数,但还是觉得最吓人的是日本,欧美的都是小儿科。
日本的恐怖是直击人心的恐怖,而欧美的恐怖都在视觉上。
“微笑”系列的恐怖元素还是挺瘆人的,除了欧美惯用的一惊一乍的伎俩以外,也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
比如闺蜜开车带女主逃跑,然后女主接到了闺蜜的电话……并且声称两个人其实一年多都没有来往了。
那么最近一直联系女主的是谁?
这个地方还是挺瘆人的。
有时候分不清画面到底是女主幻想出来的,还是现实发生的。
毕竟女主的生活本来就很抓马。
女主是一名歌手,这已经不是好莱坞第一次拍摄娱乐圈的事情了,之前的《某种物质》聚焦的也是一名模特和演员,展现了娱乐圈光鲜亮丽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巨大的欲望。
《某种物质》里很多镜头都是女主幻想出来的,尤其是当2.0版本的身体透支之后,就出现了生理和精神上的各种问题。
那么《夺命微笑》里的一切是不是女主幻想出来的?
毕竟她长期吃止痛药,而这种止痛药的副作用可能就是会让人产生幻觉。
而且她还亲眼目睹了好朋友刘易斯的“自杀”,虽然后来解释了这个好朋友是被病毒附身,是那个恶魔杀了刘易斯。
所以颁奖典礼上死而复生的保罗也是被附身的,找她签名的微笑粉丝也是恶魔附身的,后来在病房里自杀的母亲同样是被恶魔附身的。
可是看到最后,那个告诉女主有恶魔存在的神秘老人,竟然也是女主幻想出来的。
他声称会有办法救女主,就是在她的脖子上注射一种药物——个人感觉应该是某种镇定剂。
然而当女主等着老人帮自己注射的时候,老人却神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所以这一切会不会就是女主自己幻想出来的?
她的化妆间是被她弄得乱七八糟。
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闺蜜吉玛也是自己幻想出来的。
而一直给她发短信聊天的人,同样是她自己幻想出来的……
这么一想,确实细思极恐。
03第一部《危笑》讲的是童年梦魇和畸形的原生家庭,第二部升级调整,聚焦了一位光鲜亮丽的歌手,讲的是精神焦虑与巨大的压力。
有人认为,第二部的主题更加升级,内涵更深刻的。
但梗姐反而认为,第一部说的是普通家庭,虽然传统,但比较具有普适性。
而第二部非要聚焦一个大明星,她的焦虑和困境谁又能感同身受呢?
她的设定是,好莱坞的摇滚女神,拥有很多粉丝,估计得对标Lady GAGA了吧?
但是她却是个瘾君子,虽然一年没有吸毒,但是周围人都不相信她,包括她的母亲。
当她出现极大的精神焦虑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她复吸了。
而她出了车祸,肚子上、腰上都有疤痕,时常会疼痛需要止痛药,所以跳舞的动作常常跳错,这也是导致她精神焦虑的原因。
当然也有沟通问题,她的母亲看得出来比较强势,并且总是道德绑架她,PUA她说自己是为了她放弃了一切。
而女主也在一年前失去了她最好的闺蜜,两个人始终没有联系,孤独也导致了她精神紧绷的状态。
还有颁奖典礼的提词器的落款是已经去世了保罗,随后保罗就站起来露出诡异的微笑。
在影片的最后,女主是站在演唱会的舞台上,所有人的挥舞着荧光棒,让她微笑。
就像《某种物质》里的结尾一样,因为“微笑”就是对女明星的要求,无论她们心情如何,身体如何,在观众面前就要永远面带微笑。
这恐怕就是电影想要表达的吧?
微笑能杀人,微笑很瘆人。
对于明星来说,微笑似乎变成了束缚和枷锁,而死亡像是打破这种枷锁的解脱。
而在最后,女主用手里的麦克风自杀。
按照影片的设定,女主相当于把这种微笑病毒传播给了所有在现场看她演唱会的观众。
那么传播的范围更大,这可能一场席卷全美的微笑病毒。
第三部、第四部有得玩了。
-忘了这个传染机制是啥了...-她的卧室太大了,容易没有安全感。
-水瓶碎的时候,她能问出hello ,我反而感觉有点恐怖...-谁能救救她啊...看得我好抑郁...-完了完了,这下子可完蛋了...闯大祸了...-我去,那一大帮人那段,是真恐怖...-她妈,也挺残忍的,就让她休息一天?
-她妈妈死了,是真死了,还是幻觉?
(完蛋了,是她杀的...)-她这咋的都翻不了身了...亲手杀了自己母亲。
-天啊,绝望啊,自己最好的朋友竟然是假的...-冷库的门,是个flag 啊...-看这电影看的,都给我看抑郁了...感觉好无助,好委屈啊...-如果一切是梦,她要是真能开演唱会就好了...-她真去演唱会了?
那那个哥哥也是假的了?
-那她这下子,传染的可多了啊...——看完了。
-还是挺好看的,有当初死神来了那个感觉了。
↑2025.1.6
.............................................为什么开头前作男主已经传染成功,接着挂了?
是BUG吗?
还是意外?
没搞懂求解答!
..........................................................................................
剧情上比第一部弱好多,第一部在小栋楼房里开展的情节紧张刺激,门里门外的恐怖让观众感同身受,第二步换成爱豆题材,共鸣减少,恐怖元素太流于表象了,前奏铺垫也很多,一上来诅咒的传递也没交待太清楚,勉强可以算作留个悬念。
受到诅咒的女主出现幻觉,这种设定太常见了,结尾死在舞台上也很有雷同的剧情。
看了两遍发现女主不仅产生了幻觉,还要加上断片才解释得通。
如果只是单纯的幻想没法把结尾演唱会串联起来,因为幻想在旁观者的眼中是女主与空气交谈与空气互动,女主所有的位移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女主并没有去演唱会这个动作,所以判断为断片行为。
其他例子有女主去路易斯家那段戏,路易斯发生了多次断片,不记得回过短信,从屋子跑出来问了女主从哪里冒出来的,都可以证明危笑诅咒不仅产生幻想同时也伴随着断片!
断片即剧中没有呈现出来的剧情。
而什么时候会产生幻觉?
发现了吗?
在女主惊恐害怕的时候便会产生幻觉,每次幻想发生前都有一段惊恐戏。
当越来越临近死亡时,也就是第四天,断片便会时常发生,例如女主跟莫里斯第一次见面之后回到家到出现在演唱会预演现场,这期间就是发生了断片!
而中间的那段不存在的戏就是女主产生的幻想,具体在哪里在什么时候便不得而知,有可能这一大段戏都是女主在登台“破壳而出”的装置中幻想出来了的!
女主第一次与莫里斯见面也是真实发生的,因为莫里斯说出了女主不知道的真实存在的几起自杀案。
基于回家后遇到“群魔乱舞”到必胜客手术台这一段都是幻想出来得知,杰玛没有来留宿是幻想的,所以杰玛来找女主并过夜那段并非幻想,是真实发生了的。
可以脑补一下结尾演唱会之前也就是断片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就可以更好理解了:女主跟莫里斯见面后回到家胡思乱想,于是便产生了幻想,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具体哪天懒得回去查了)被送到演唱会后台,妆造完毕后准备从装置中出来期间又产生了幻想,装置中“破壳而出”断片结束……
和第一部一样,Jump scare略多,却又合理。
歌手女主见到的诸多幻象,比如腿部受伤、各种微笑脸等,以及因为这些幻象而产生的的反击行为,比如撞倒主持人,杀死母亲等,都让观众感到讶异。
本片真实与幻象交织,营造出的惊悚氛围不错。
但邪灵还是过于强大了,女主遇到男护士,从抗拒他的医治方式到主动寻求医治,可见她的心理转变过程。
名望、母亲的生命都被邪灵毁掉,所以她要奋力一搏,试图控制自己,但最终失败,还是被头脑中的邪灵控制。
女主最后在舞台上变成微笑脸,表明她的一切努力都白费,给人深深的绝望感。
我觉得女主在冷库等待男护士是真实的,随后邪灵现身、与女主直接搏斗则是幻象,接着女主登上舞台,以及在舞台上变成微笑脸并自杀,都是幻象。
但这样的话,邪灵没找到新的寄宿体,第三部不知道怎么编,除非这个女主还未真实死掉。
假如女主在舞台上变成微笑脸是真实的,那他微笑自杀被那么多观众看到了,岂不是很多人都要被邪灵寄宿,这和之前的设定有矛盾。
第1部的设定,加上了明星歌手的故事内核,挺惊悚的,制作各方面也升级了。
女主演技、舞蹈、唱歌也是样样在线,就是个明星。
有几个瞬间还特别像艾玛·罗伯茨,婊婊的
开头就很惊艳,节奏特别好。
简洁明了,车上下来就开始办事,跑出来,“咔”一下,血就在地上抹出个笑脸。
但是进入正题,节奏一下慢了,跟着女主一起煎熬。
其实传到明星女主,大概就能知道结局了:在舞台上笑着把自己弄S(大怪物确实没想到,金费是真充足了)看着一个“改过自新”的年轻明星,又被危笑逼回以前的狂躁易怒,挺心疼,感觉她本该有能力重回正轨的。
女主身上,有很多年少成名的歌星、舞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影子。
从小就为了一个目标一直奋斗,家长不顾一切地支持,被周围人保护得很好,也变得脆弱、以自我为中心。
承受巨大的压力,还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自暴自弃、自我毁灭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危笑貌似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她身上有伤,靠止疼药维持,已经畏惧舞台了,身边人还在一直逼她上台,总有一天也会支撑不住而放弃。
脑残粉、伴舞、助理、妈妈,这些恐惧源也一一被危笑利用,唯一支持她的好友还是捏造出来的,真的绝望。
接连的崩溃,她也觉得自己是个无可救药、只会伤害身边人的恶人,已经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了。
最后还是没能阻止,被送上了舞台,面对观众来了波大的
开头结尾都挺好的,舞伴追她的编舞也很好,被裹挟,没有任何主动权,好像梦到过。
就是中间节奏太慢了,大概都知道过程和结果了,还要跟女主一起钝刀割肉
我嘞个黑金水仙,仓库那段戏恐怕要刺激不少同人创作。上一部是浪费创意,这部则是浪费表演,女主奋力发癫但总像一拳打到棉花上。这片如果不和“危笑”ip绑定,也许同样能成为一部更大众向的《黑天鹅》。本片jump scare太多,如果影院看肯定尖叫连连,打开衣柜发现一堆微笑颜那里挺有新意。喜欢片子,但这个女主这么惨依然没法让我投入太多情绪,人物写得太糊弄,倒是惋惜演员。75
剪辑一流,幻境与恶灵交叉叙事,有了女人被操控的人生这一根精神主线。而惊悚恐怖程度有所降低,不比第一部的“微笑”让人毛骨悚然。
这是禁毒科教片吧?感觉整个电影的恐怖部分都是女主角嗑药嗑爽了幻想出来的。虽然影片里也没有她嗑药,但是她吃的止痛药应该是有毒品成分的,所以还是一部禁毒科教片。
明星滥用药物吸毒成瘾还能当明星吗?这种不是会被封杀吗?喝的什么水还是玻璃瓶的。超自然灵异事件。这样岂不是演唱会全场观众都被传染附体了。
视效和化妆很厉害,制作精良的合格jump scare恐怖片
今年最佳,还不错
有几个华彩镜头,比如卧室里的群舞僵尸片段和女主看到的自己张了一对蜘蛛网状的瞳孔,最后演唱会爆出的大怪物跟第一部一样蠢透了,试图营造出一种身体恐怖片的恐惧但实际呈现的效果很傻。另外说这片比断魂小丑强因为不厌女就算了,恐怖片B级片利用恐惧尖叫发疯的女人博取眼球本身就是最大的剥削,吃得就是这一口大肠味儿,高明的厨子可以去掉大肠那股原始的味道,拙劣的厨子就把精华一并保留了。本片跟前作一样继续强调了女性之间尖锐扭曲不值得信任的情感,同时女主角都需要依赖白男npc的帮助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不过救命稻草最后都失败了而已。结局收得略仓促了,歌迷们花了大价钱买你的票,女主你好歹舞一段再去死啊,合着预告片里的精华片段都是练习和彩排,这不是预告骗吗。
冗长且无聊,相较前作微笑魔的幻觉操控能力也进化太多了!当角色一点翻盘的希望也没有,甚至故事视角和虚实都被反派劫持的时候,无论情节怎么发展场景怎样血腥我都不感兴趣。
Drew Barrymore好久不见!!我是抱着低期望值来看的,最后觉得比一好看,但是介于一我给的三星,所以这部只好给四星了。前半段拍翻转城市镜头的时候我还remix了一段“不再流泪,用爱翻转世界,亚莉安娜”的无泪鸡前奏,前半段的跳吓太普通了质感巨差;后半段不管是跳吓的铺垫和化妆造型,乃至真真假假的幻觉呈现都挺对我胃口的。最后的怪物邪,但还没那么邪,反正在我看来如今的恐怖片在怪物造型上面,或者说身体重组构造融合等方面,再也没有比《上流社会》更惊艳的了。但总的来说,这场观影体验我觉得很享受,就OK了。再夸一下娜奥米,又唱又跳很惊艳
这个系列能把美式血浆和心理惊悚结合起来,故事也讲得有板有眼,殊为不易。相较第一部,这个续集在惊悚程度和叙事节奏上似乎都略有逊色,但这个故事倒也传递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恐怖:娱乐圈光鲜表面背后可怕的苍白与空洞。在一惊一乍之余,还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怖片已经不多见了。
(服化道挺美的)完啦!BBQ啦!~ :(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一惊一乍。比第一部差的情况下,评分却比第一部高,我无法理解。
【C】第一部拍的就够无聊了,这一部拍的更无聊。以为会有点不一样的东西,结果全程到结局都在重复第一部的内容,还把观众在上一部已知的所有信息都又重新讲了一遍,甚至某些地方还不如第一部拍的好。完全没有体现出来续集存在的意义。
某种物质0.5
第一部我不喜欢,基本0期待进的影院,没想到第二部居然好看很多。不再侧重于午夜凶铃式的人传人现象,开始操纵观众心理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人揪心地看到了最后,上一部没有深挖的心理创伤这一部也填上了。乏善可陈的jump scare在这部里作为节奏调剂出现得也不错。还是那句话,最后不露脸就更好了,露脸只会让人想到进击的巨人。
看了30多分钟弃片
第二部是借着恐怖的外壳探讨人生某些重大挫折的PTSD综合症,用了大量外在的意象化镜头语言凸显人物的心理变化,主题深度比第一部更好。
啊对对对,人体都是那么脆的。24/12/01 看个解说就得了
7/10
Im aware that what I'm about to say is going to sound completely insane, but Lewis didn't kill himself. He was systematically infected, possessed and then murdered by some kind of metaphysical 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