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非常想去一次省城。
因为老是听那些去过的孩子们说省城也就是成都有一个超大的游乐园,里面有过山车。
过山车就好像火车,但又好像不是火车,火车走平路,但过山车走很长很长的斜坡,然后一下子就坠落,那种感觉就好像从高楼跳下去一样!
其间,更有安全带加持,并不用担心生命安全。
后来有一次,大概是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的姨爹终于带我去了游乐园。
他那个时候身体很健康,因为是做刑警的关系,那一双耍枪的手能射出子弹。
当年我很佩服他,他家里养着几条警犬,哪个兄弟他看不惯了,就可以纵狗咬人,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而我表姐,跟着他旅游了好几个风景宜人的城市,一家人其乐融融。
相比之下,我的父亲就不那么地道了。
他是个生意人,没什么情调,全想着怎么赚钱,搞女人,不怎么关注我。
那游乐园里面人山人海,小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兴奋。
至于说现在,我去过很多游乐园了,可依然很怀恋第一次的游乐园经历。
我和我表姐还有姨爹,浩浩荡荡地走着,烈日的阳光和我们对于玩耍的挚爱,点燃了一个儿童深邃的激情。
空气中弥漫着薄荷味,我们这些小县城来的土包子可以享受大城市孩子一样的快乐。
我们首先去玩的海盗船,那种左摇右摆的大型游乐设施。
摇来摇去让人想吐,可是激情却停不下来。
姨爹给了我一个口袋,让我吐的时候就吐在口袋里面。
但我忍住了,一顿午饭不便宜,吐出来又要重新去吃!
我姨爹虽然是个刑警,但也是公务员,工资不高,不可能负担得起园区里面昂贵的两顿午饭,纵然他有枪,也不可能指着别人的头用我的呕吐物换取真正的食物。
表姐似乎很轻松,她说她已经厌倦了海盗船,她几乎天天都和我姨爹去玩海盗船,只差没有玩海盗了。
然后我们去了激流冒险,那是一种坐着船穿过黑色的洞穴,最后从瀑布上面落下去的游戏。
我以前听同学描述过,自觉这是过山车之外最刺激的项目了。
而今次初尝,感觉也还好。
水流的速度不够快,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在节约电费,船在黑暗中呆了很久。
如果是现在这个时代,我都可以掏出手机看一集完整的连续剧,再打两把斗地主了。
姨爹为了让我们在黑暗中不至于过于无聊,开始和我们讲他以前在中缅边境当特总兵的日子。
他那时候脾气暴躁,经常杀人,杀死的全是毒贩。
假如倒在地上的毒贩还没死透,便让军犬上去咬脖子,脖子两侧有动脉,一旦咬破,必死无疑!
我们正听得入神,小船却穿破了黑暗来到瀑布上面,我听到好多人在尖叫,我也兴奋得尖叫,表姐却说我叫得不是时候。
等到小船随着瀑布掉落下去,表姐才开始尖叫,我跟着她又尖叫了一次。
小船掉进瀑布下方的一汪水潭,溅起十米高的水花,水花又落下来,我的头上、脸上、肩膀上全部都湿了,好清凉啊!
这就是激流探险!
表姐感叹道。
我看她也打湿了,她却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新衣服打湿了而悲伤。
不像上次,我和几个朋友拿水枪往她身上射击,打湿了她的衣服,她哭得稀里哗啦!
逃回家偷了她父亲的手枪,对着我们就开枪,我那几个朋友都死在了她的手里!
晚上我姨爹知道了这件事,驱狗把那几个倒霉蛋的尸体吃了,连血也舔得干干净净。
接着我们去玩了摩天轮,摩天轮转得很慢,我们三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面越升越高,到了顶点,就能欣赏整个游乐园的景色,可能会让我认为一览众山小。
诺大个游乐场,能玩的也不过如此……表姐指着远方,她说她去过地平线之外的地方,那些地方有恐龙,要吃人。
姨爹可能不怕恐龙,因为他有两条狗,再大的恐龙,这两条狗也能让她们成为一堆白骨。
终于,我们玩到了过山车,成都游乐园的过山车不知道大家玩过没有,那个轨道并不长,就一个上坡一个下坡一个旋转就完了,和现在欢乐谷的过山车是没法比的。
全程不过一分钟,很难想象工藤新一和青梅足马小兰坐上这样的过山车去破案……我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上了车,那至高的铁轨上,有着仿佛几个世纪人类的心血,从瓦特到莱特兄弟再到比尔盖茨,他们都为之奋斗了一生。
我潜意识里面会觉得过山车太刺激,刺激得我必须闭上眼睛。
“你必须睁着眼睛!
”姨爹警告我。
他说如果我不睁开眼睛,就无法体会过山车真正刺激的地方,如此,票就白买了。
毕竟我还是太害怕了,我怕我被过山车甩出去。
我依然闭着眼睛,可过山车就要开了。
“你去帮他把眼睛打开!
”姨爹指示我的表姐。
表姐像刽子手一样,用手指撑开我的眼皮,我无法闭上双眼,又太害怕,就大哭起来。
过山车开车了,她缓慢地上升,一点也不可怕,她越来越高,就好像我坐的摩天轮。
我几乎以为没有什么风险了,但突然她往下降,我眼前一黑,身体疯狂抖动,是过山车和铁轨相互摩擦引发的震动,我和其他胆小鬼一样,大声尖叫、哭闹,身旁的表姐也开始尖叫。
坐前排的姨爹却没有尖叫,他淡然地看着尖叫的人,好像早就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过山车翻了一个圈,要是没有安全带我们早就全部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终于,过山车开回了起点,我下车的时候感觉天旋地转,站不稳当,十分难受。
而姨爹像什么事儿也没有一样。
他如履平地,嘲笑我们小脑的浦肯野细胞和平行纤维的突触过于敏感。
我不置可否!
随着我们坐完过山车,游乐园之旅告一段落。
这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把她作为一种资本反复欣赏。
只是姨爹后来去世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一起去游乐园坐过山车了,仿佛他的灵魂就停留在那里一样。
(完)
永远属于高中的新一,永远属于小学的柯南 。
这种永远的年轻对我们的成长真是一种讽刺。
年龄在随着每年蛋糕上的蜡烛的数量在增加,心理却如同柯南一般永远不愿长大。
我喜欢第十部中,毛利,新一与服部 身上那种责任感,似乎这才使深爱着某个人才会有的特质吧。
面对自己心爱的人偶尔的软弱,害怕失去爱人的坚强……似乎爱是这么淡淡流露才是真实。
灰原哀,我喜欢她的冷静与超脱,孤傲。
但是她的爱更是那么深沉,希望着变回原样,但是有不想这么失去柯南,只有她才会理解他,也只有这个样子才会留在他身边。
矛盾着,思索着,依然站在他的身后,帮着他……依然期待着这个永远不老的故事,第十一部的降临
这集卡司也太强大了吧,几乎柯南里有人气的角色都出现了。
服部、白马、基德…… 可能是设定的问题,机车枪战终于显得不那么日常了,还有个走向犯罪的侦探社团让侦探跟犯罪者只有一线之隔好像又重演了。
还以为新一的身份又要被非红方知道了呢,谜之变小设定,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人永远不会得出这个结论,结果又用另一种方式圆了回去。
最后还是让基德帅气出场了一把,基德就是出场戏份越少显得越发神秘强大,有效出场就是他了。
就是不知道基德的滑翔翼是随身携带的嘛?
还一直跟着柯南,只要柯南有困难他就完美出场解救,柯南不剧终有基德一份功劳。
最后的密码蛮有意思的,看起来是太过痴情不愿意相信警方的结果,还绑架了一堆人要得出另一个结论,其实是极度自恋,他爱的是自己,也不相信爱人会不爱自己背叛,又是一个需要心理疏导的罪犯。
映射现实也是,不要以为他真的有多爱你,他最爱的永远是自己。
希望大家都在合法的前提下学会爱自己。
柯南每年的剧场版,到了第十年,已经少了很多的惊喜。
好在这一次,基本所有人物通通到齐一个不拉。
不过,少了柯南和小兰的感情戏,总是会让我少了很多感动。
回想《瞳孔中的暗杀者》中那句经典台词“我爱你,胜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就因为这个,让那部片子在我心中一直排行很前。
不过好在柯南的永远不死,和永远不会恢复真身,让我们每年还有可以期待的理由。
该片主要讲述的是在神秘委托者的招待下,小五郎与柯南一行人受邀来到奇迹乐园,没想到却掉入神秘男子所设下的陷阱。
侦探们的镇魂歌 的主题是勇气,做任何事都需要勇气。
虽然不知道前面会有甚么事发生,但无论如何都要行动。
像柯南那样,他为了拯救同伴,就算弄至满身伤痕仍然继续战斗,格外地令他充满别树一格的魅力。
该片特别像福尔摩斯小说的风格,柯南成功地从绝境中站起来,造就了侦探小说的理论,可能是这方面有点相似吧。
随着柯南即将走进尾声,不禁感慨自己当年也为了追剧穷买碟片的日子,现在碟片还躺在我的桌肚里呢(哈哈),但是不可否认随着肥皂剧的不断深入,我并没有无限度地狂热追到现在,因为质量和画质感觉越来越差,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只好放弃跟下去了。
静等组织线的出炉再回追。
剧场版的质量下降感觉是更加明显了,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仅仅评价1到13,稍微有点剧透,一点没看过的朋友请慎入。
剧评放在首位的应该是9侦探们的镇魂歌,全篇在游乐场及其半场外进行,除了黑衣组织之外,基本上全员主角都到齐,基德,服部等人悉数出场,在总体虽有动作炫酷但还不算浮夸的效果下,第九部的确做到了推理,动作,大场面,主角的各个表现不脱线,以及最后的一再反转,可以说第九部应该是目前为止最为成熟的一部剧场版,达到了一定难以超越的高度。
这部当时的画质感觉也是我比较想要留住的那种。
第二位可以说是比较胶着难选,在第三部世纪末的魔术师和第五部通往天国的倒计时之间比较难以选择,我比较倾向于第5部,因为我比较喜欢看组织线,有点本人的私心。
在画质和效果上总体两部之间差不多,第三部甚至可能还稍微好一点,但是第五部的组织线更比较令人揪心,提着嗓子看的,在灰原偷偷打电话的诡异行为背后掩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是本剧的一大看点,而从大楼间飞越的戏码也比较令人难忘。
第三部的动作戏很多,服部骑摩托,基德被狙击手狙击坠海,情节比较紧凑,又有追寻俄国宝藏的设定,整部呈现很高的水准。
所以最后这2部总体不相上下吧,在制作电影的角度来说分别用动作和效果达到了观众的预期。
接下来的10部里比起前3部作为电影角度还是推理角度都可能差一些了。
迷宫的十字路口和银翼的魔术师接下来应该是不错的2部,同样感觉在比较接近的情况下各有千秋,迷宫的十字路口带有浓厚的京都风情,能面,歌舞伎,樱花,拍球歌。
银翼的魔术师的动作效果酷炫,属于柯南与基德几乎全程的大比拼,各种道具的应用变装,有点江户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与怪盗二十面相的对决的味道。
前期的制作明显是优于后期的,第四和第五就不作区分了。
第六差不多是漆黑的追踪者了,这部也真算赶上了,09年中国大陆地区引进的第一部柯南剧场版作品,说实话选择这时候引进这部的领导太英明了,时间决策再晚一点,后面的剧场版就真的有点惨不忍睹的感觉了其实当时在绀碧之棺和战栗的乐谱两部较为失败的作品后,这部自天国的倒计时之后重打的组织线作为卖点还是很可观的,因而在总体推理不功不过的状态下,靠组织不断追近的压迫感还是收到了上佳的效果。
可是回过头想想,轰炸东京铁塔,这还叫以前行事缜密,暗杀对象的黑衣组织吗?
真的是当初看大电影不追究,回想起来这个实在太搞笑了。
最后没死这也有点奇了,就算是跳伞了,这东京夜空的大厦路灯照满厅堂,我想不到他们隐身的手法,被人看到的话这就是碟中谍伊森从上海高楼那儿跳下来的一幕了,周围群众还不吓死!
这么大阵仗日本政府保安厅还不集体出动,就那么完了,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除去攻击东京塔这出大戏的槽点外,其它元素只能说比之前的11,12部好了很多,也没有太浮夸的炫技和效果(我是指相对的),特技还算比较收敛,紧张程度也上佳。
基本上柯南剧场版从13部以后就到了无法言喻的境地了,我都难以码字详细说明这还是一部侦探片(捂脸)。
再次补充一下,儿玉兼嗣执导并影响《名侦探柯南》TV版直到252集、剧场版前7部,享有"柯南功臣"之美称。
他经历了《柯南》动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早期到中期、从色调变化到人物形象变化的全时期,造就了早期《柯南》在广大观众心中的经典地位。
也就是前7部当中至少也有3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出自他手。
应该给予脱帽致敬 接下来其实我真正想评的都评完了,后面即使搞个排名也是比较矮子里的高个。
贝克街的亡灵太超前了,而且设定得太有虚拟游戏感,即使我想代入进去也很尴尬,虽然有一部分人说这部的超前很好看。
这也就是两极分化严重的象征。
奈何也有一部分人欣赏不了美(其中就包括我)只好简略得说一部超前的尝试,是否算成功只能把时间放长可能会有个比较中肯的评价。
瞳孔中的暗杀者和第十四个目标作为早期的2部来说,画质稍微生涩一点,还未成熟,这2部放在一起是因为杀人数目比较多,或者纠正一下至少攻击目标人数都高得吓人,非常有追击战的感觉,但是在电影制作上来说,情节的紧凑和抓人的感觉都不够,至少有了3和5对比就明显略逊几筹,总之稍显枯燥了。
相差不多,属于看了也行,不看也没什么大损失。
接下来就没什么可排头了,都是较为差些的,战栗的乐谱,绀碧之棺,水平线上的阴谋,引爆摩天楼,情节上的连接比较生涩乏味,在情节把控和特色上也几无可称道的地方,基本上除了看看人设的斗嘴,就是为了情怀看看了,水平线上的阴谋中的毛利有些表现,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虽说仅评1到13,不是说后面的没看过,那就稍微聊聊槽点吧。
天空的遇难船我整篇看过之后觉得,这就是像不所不能的科幻片跨了一大步的感觉,从船上坠落居然还能我无语了,还有就是整篇基本舍弃了推理,推理几无可数。
实在是相比漆黑的追踪者差了不止一截。
沉默的15分钟就显得滑板变成超人工具了,主要几位之间的人设有几个彩蛋还算可以看下,但是论推理已经让人几无谈起。
让我真正绝望的是第十一个前锋,那时候因为钓鱼岛事件,看柯南电视已经看不到了,这部后来网上看到之后,耐心看完了全篇,觉得这已经彻底没救了。
最后让每个知名球员打门框中部,这让我无法提起一点理性和热情来欣赏,给自家球员打广告嘛而且这操作也太无语了。
正是这部起我决定不看了。
但是最后回归组织线的异次元的狙击手和纯黑的噩梦我还是无奈地抱有看看的想法,看完后觉得真是黔驴技穷了,是真没什么招数能吸引观众观看了,就是卖早期的灰原和vermouth,赤井的人设,我也感觉没有一点吸引力了,因为画质的缘故,已经比不上以前,人物的线条不是以前的那种样子了,这样的话同样的招数再也对观众没用了,只好静等结局的到来了。
观看万整部影片后,我觉得有些人的爱真的很自私。
他们看上去深爱着彼此,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只有自己。
这种爱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有能力去拥有并且享受。
当一开始神秘人对着工藤新一与毛利兰的照片说出“你能了解失去心爱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这句话时,可能好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觉得他这么做可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也许他并没有想要伤害那些无辜的人。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他是那么的自傲又是那么的自私的一个人。
对于柯南与服部而言,神秘人最爱的人肯定是那个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愿意去寻找的女人,可谁又能知道,他最爱的还是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真正想要去保护的一直都只是自己而已。
整部影片一直是两种状态,柯南与服部的相信彼此,毛利小五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对于妃英理的依赖,他们之间展现的刚好是那种无法言明的信任;而伊东未彦与清水丽子之间的相互利用,相互铲除,也是爱的自私的一种状态。
我们无法代替他人诉说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对于爱而言,也许可以自私,但是别以自私的爱去怀疑他人的所有付出。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无私奉献的爱。
其实很不忍心给自己喜欢的系列下这样一个低分.毕竟柯南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不过渐渐地这个讲不完的故事挑战到了粉丝的忍耐极限,平次,KIDD这些噱头越用越勤,我们知道离结束的日子不远了,问题只是以激流勇退的方式告别呢,还是拖拖拉拉地在众人的反感中草草了结.平心地讲,假若柯南是一部正统的26集动画,没有OVA,也没有剧场版,那柯南一定能成为一部动画史上的丰碑,可惜...回到电影好了,先说KIDD,银翼的余温尚未消退,KIDD又来了,频繁地使用KIDD,只能说明柯南的江郎才尽,如果大家只为了KIDD,何不仿直接去看<黑羽快斗>呢?人说法宝只能在危急时才能使,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样下去,KIDD的光环很快会消退....当我看到侦探们的镇魂曲的片名时,条件反射地想到了名侦探的聚会,后者是本人最喜爱的,本来很期待本作中也能有侦探们的智慧争锋,很可惜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案件本身的薄弱一直是剧场版的软肋.爆炸---这招都用烂了,居然这次还来.本片标榜的出场人数只不过是机械的露脸而已,毫无意义.原本以为水平线的出色会延续下去,结果只是一厢情愿.God bless Conan
有意思的是每次剧场版开头的那段introduction:知秘者小名单,从开头的“知道我真实身份的只有阿笠博士,my爹地妈咪”,一直加到小哀,加到服部平次,加到kid,甚至到了那个颇为暧昧的Vermouth御姐;阿笠博士的无敌道具,从最开始的背带、领结、麻醉针,到后来的强力鞋,微型通信器,电筒表,足球皮带等等。
哈哈,永远都一年级的柯南小朋友确实在长大。
所有成功的漫画都有个共同点,塑造为数众多个性鲜明的配角和半主角,比如说柯南君身边的kid、服部、哀等等,都有着相当的粉丝。
本部中最大的噱头就是召集了几乎所有柯南系列的名侦探,从海报上可以看到,q到极点的柯南、沉稳的服部、高雅的白马、玩帅玩到死的kid、ws的毛利大叔、憨厚的高木老弟。。。
新老帅哥齐登场,很怀旧,很热闹。
无需复述情节,对未看此片的柯南迷来说是在作恶。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柯南的样板戏已经有穷途末路的态势,然而我还是觉得,这个有着日本推理血统、好莱坞大片包装、画工精美、配乐出色的年度大锅饭在将来得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全世界众多柯南迷的心头肉。
就像已经烧了十余年钱的tv系列一样,成为日本动漫史上的永恒奇迹。
对啊,柯南的剧场版已经出到第10集了,掐指一算,看柯南已近7个年头。
此刻我一再的回忆着这七年来,看每部剧场版时的情景:自己当时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遇到了些什么人。
一样东西与你建立起某种深厚的感情意味着的是,它可以一再的被你当作记忆的书签,每每给你些许的“忘不了”。
我是真的忘不了《引爆摩天楼》里小兰的“我才不愿意剪断新一的线呢”;忘不了《世纪末的魔术师》里沙皇彩旦的瑰丽;忘不了《通往天国的倒计时》里小兰抱着柯南从大楼上跳下来,元太抱着灰原说的“妈妈讲过米饭不能剩”;忘不了《银翼魔术师》kid的天才一幕;忘不了《迷宫的十字路口》里小兰和新一在月光下的相会。。。
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的代表着我当时的某种心情。
也许用我有限的表达能力实在不足表达这种情愫,然而,就像片尾的那段super snake一样,柯南带给我们的便是杞人忧天似的紧张和悬疑,每每出人意料的浪漫,还有一路上的欢笑。
十载柯南,带着时光欢欢的走。
1997:引爆摩天楼 故事:讲究完美变态的建筑家的复仇语:剪吧,剪你最喜欢的颜色,反正无论如何我都会和你在一起的。
因为我希望和新一中有一根红线系着。
道理:不要太追求完美了1998:第十四个目标 故事:品酒师的复仇道理:恨到深时不惜伤及无辜 1999:世纪末的魔术师故事:寻宝语:有些迷最好让它永远称为迷。
出彩:那个蛋设计的太强了 回忆 道理:历史真是个沉重的信仰2000:瞳孔中的暗杀者故事:心理医生的复仇道理:心理医生也可能是个心理变态2001:通向天国的倒计时故事:一个老人的报复出彩:那个数数按心跳的频率也太好玩了,有机会试试2002:贝克街的亡灵故事:英国伦敦20世纪末的剪刀手杰克杀人事件弘树的诺亚方舟游戏语:世袭制使得人类历史的错误不断重演出彩:弘树的will还真强,游戏设计得不错,很好的利用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中的开膛手杰克的故事 柯南游戏中破开膛手杰克的案,他爸爸破杰克后人的案件2003:迷宫的十字路口故事:男人的友情寻找初恋道理:不要在寻找了,最爱就在身边出彩:日本民间故事的利用,樱花,使得这部片子有浓重的日本味2004:银翼的魔术师故事:梦想被毁的复仇2005:水平线上的阴谋出彩:两个案件重叠2006:侦探们的镇魂歌语:你害怕的只是从头再来。
道理:只爱自己自然得不到真爱出彩:十周年的剧场版聚集了柯南,服部平次,怪盗基德,当然好看的呀。
2007:柑碧之棺故事:两个女海盗的友情小兰和圆子的友情寻宝语:我背后能交给的只有你兰一人。
土狼不会聚集在没有猎物的地方,只是不见的是想要的猎物。
补充:“任何一种感情深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被称为爱情吧。
”自从李安的《断背山》后,同性之爱还真是被到处套用。
夸大的真是越来越没了分寸。
理性的平衡应该有谁去扮演这个角色。
柯南里的冷谜语都是依据日本字的,还有经常用来作为背景的故事,但是柯南的好莱坞化也是随处可见了,摩天大楼,爆炸,船只事件,《迷宫的十字路口》受好评的原因之一应该得意于它浓重的日本风味。
对人性的关注,追求完美到变态的建筑家,为梦想复仇的医生和化妆师,最爱自己的“委托人”,这些是现代人的病症,只是并不是很深入,只是作为犯罪的的一种理由陈述。
故事,角色,细节变化的是故事,延续的是角色的性格,细节是完满。
角色的主要性格:毛利小五郎的好色 柯南的理性 小兰的爱心次要性格:毛利小五郎在亲人遇到危险时的紧张和冷静同柯南对小兰 小兰紧要关头的冷静多层次使得角色的性格丰满真实。
PS:发现自己果然如小叶老师所说“名句多于文章”,一个个零散的想法却无法串成一条线。
路漫漫其俢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基德大人倒是出现了。铺垫也太长了…推理不能让人信服啊,这集是要说明女人的力量麽
很心疼那个小偷,他大概是名侦里最惨的吧哈哈哈,不过还有一个我比较感动的地方,是马上要爆炸的时候阿笠博士的那句总不能让孩子们自己在里面吧,目暮警官还有身边那个警察坚定的眼神,真的戳到我了
没有想像中的精彩。
Great Party!
2011年的7月27 就刚刚才将它看完
果然能够让没有柯南情节的人呼呼入睡,让有柯南情节的 麻麻走掉了。
十年是有感情的,但是用黑暗组织欺骗我们是不对滴。
有基德
终于不是密闭的空间了,哈哈
M10,这部真的蛮好看的,围绕着单一的悬案展开剧情,目光始终非常聚焦,气氛的焦灼感也保持得非常好,哪怕是真相大白、在最后的最后还保留着令人窒息的「八个蛋」悬念。委托人看似疯狂的行径,也在远程破案与近距离接触后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且同样是全明星阵容集结,这一次小五郎和英理的大人之爱、警察们的一腔慷慨正义、少年侦探团的烂漫可爱、以及侦探们之间的默契羁绊,都通过寥寥几笔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人物虽多、却没有打酱油的废笔,这一点真的很厉害!
斯巴拉西!!!!!我靠!!!!打低分的你们有意思吗!!!剧场版不就是应该和春晚一样阵容强大吗!!!!该出现的都出现了啊!!连白马探都来打酱油了啊!!结果又是kid装的啊!!!柯南君你要怎么报答基德救你那么多次啊!!!!
柯南的剧场版总缺少相对应的“大案”
其实剧场版我觉得每一集都还算是丝丝入扣的,也许是一种习惯性的喜欢,我觉得每一集剧场版都很好看。难分伯仲。
难得的是出场人物这么全但居然没有人打酱油!但是正如柯南自己说的,这个案子警方都查出来了,虽然加上了一贯的炸弹和暗号,一点没有给人刺激的感觉
挺瞎掰的
柯南剧场版中坑最大的,预告精彩,实际…………
《名侦探柯南:侦探们的镇魂歌》是柯南第10部剧场版,从96年到06年,柯南剧场版也走过了10年的历程。本部的导演仍然是山本泰一郎,编剧则换成了柏原寛司,音乐仍然是大野克夫。本部的剧情节奏十分快,属于观感还不错的类型,谜题设计谈不上多优秀,但也尚可。本部基德再次成为剧场版的核心角色,相当精彩,而由柯南、服部和白马(就当如此吧)组成的侦探三角也是情怀满满。柯南剧场版的情感刻画依然出众,柯南与服部的友情及合作愉快,柯南与基德之间的亦敌亦友,毛利小五郎在绝境中对妃英里的依赖,还有阿笠博士面对死亡威胁对小哀及少年侦探团的不离不弃,都是十分温暖的。本作也被很多柯南粉称为真正的最后一部优秀的柯南剧场版。8分。
保护爱人~是真心
买的碟出了点问题,所以这部剧场版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我是隔了很久才看全的,但这样印象反而更深刻,是喜欢的柯南剧场版之一!!!
即使是十周年的大制作 也不能掩盖剧情的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