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普拉在这部片里演得太棒了啊,越来越有演技了。
开始的女主角也美爆了呢。。。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因为他没有为爱步步计算。
这是一部我分了三次看完的电影。
主要原因在于,太长了,两个半小时,整整150分钟的电影,而且是剧情偏文艺和意识一点儿的影片,真的是不是很能吸引我一口气看完。
但是看完以后,我还是挺感慨的,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这种影片就是有这样的特点,你看的时候,可能不是觉得非常酣畅淋漓,但是却可以反复看很多次。
那些观看的时候很爽的大片,在这方面就是显出了短板,看完之后,再也没有欲望看第二次了。
巴菲,是个怪人,他有视听障碍,但是对生活积极乐观。
他爱上了美丽的姑娘,但是姑娘最后还是选择了“正常人”。
在最失魂落魄的时候,他遇到了另外一个怪人,有自闭症的乔密欧,她喜欢巴菲,依赖巴菲,信任巴菲,没有任何情欲,只有最单纯本质的喜欢。
巴菲以为自己只是习惯了照顾她,但是当失去乔密欧以后,巴菲变得失魂落魄,哪怕是美丽的姑娘重新回到他身边,他也无暇顾及。
终于,巴菲找到了乔密欧,娶她做了新娘。
两个有残缺的人,爱情,却是完整的。
除了美好的剧情以外,我们在影片中还看到了美丽的印度风光,很多场景都是可以截图下来做壁纸的级别。
另外还有我非常喜欢的充满宗教色彩的婚礼仪式表演。
巴菲的饰演者,借鉴了很多默剧的元素,造型和表演风格也有卓别林的特点,不能说话的男主,用演技撑起了全场。
女主的演技也非常棒,自闭症患者与失明失聪之类的残障人士还有很大的不同,可见女主为了角色做足了功课。
这是一部有些荒诞但充满爱的影片,很推荐,也会二刷。
里面有意思值得反复琢磨的细节,非常多,比如巴菲和乔密欧的镜子游戏;比如巴菲恶作剧地砍到路灯,只有乔密欧选择信任他,别人都仓皇逃走;还有随着情节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很棒的BGM;借鉴了很多经典影片中的桥段,比如《恋恋笔记本》里母女在工地上的对话等等。
总之,这是一部让你看完以后,相信爱的电影。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施鲁提,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乔密欧,巴菲是我遇到的最可爱的人。
一个人的内心被撼动,被感化是因为她的内心可以非常的确定,这些美好是给她一个人爱,只给她一个人,她完全可以私自留着这些爱,可以不把这份美好分享给任何人,享受贪婪自私带来的快乐,并且不会受到惩罚。
另一个世界之所以能对他产生吸引,是因为那个世界比他所处的世界更接近他内在的自我,好片推荐电影《巴菲的奇妙命运》,晚安🍃 🕊 💗📿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底,我和在一起一年零两个月的男友分手了。
分手的理由既简单又复杂,复杂在我们之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性格之间的诸多细小矛盾,它们都随着时间呈几何增长,最终达到了白热化。
简单在,我想我从没有真正爱过他。
和他在一起的大多数日子里,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前男友。
即使是在他说着浪漫情话的时候,即使是在他热烈拥吻我的时候,即使是我们泛舟湖上、行至山巅或是在南方古城夜色中把酒对饮的时候,我时常眼神会定焦在某一点,很长时间回不过神。
电影中男主角巴菲(Barfi)患有听觉及语言障碍,但他并没有因此变的离群索居,而是异乎常人的热情与开朗,他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幽默,让你无论是愤怒还是悲伤,只要有他在身旁,你就会获得快乐。
女主角1号是最开始出现在片头作为讲述者的施鲁提(Shruti),她年轻时美丽的不可方物,使巴菲对她一见倾心,无法自拔。
即使知道她有未婚夫还是对她进行了热烈的追求,而她却最终屈于母亲的劝说,嫁给了自己不爱却能给她安全与富足的“正常人”。
她以为自己可以爱上这个男人,忘记与巴菲的一切,但她最终发现这些自以为都只是自欺欺人。
女主角2号乔密欧(Jhilmil),她患有自闭症,被父母抛弃在疗养院15年之久,她孤僻怕人,若别人碰她一下她会声嘶力竭,若有人嘲笑她,她会扑到那人身上怒吼;她总是一头乱糟糟的短发,眼睛和脸部因为疾病别扭的眨动和抽畜,行为粗鲁,与施鲁提不同,她毫无女人的阮媚动人。
然而从她的眼中,你可以看到最无垢的灵魂,她的一切都纯洁的像个孩子。
在巴菲为父病筹款的“绑架案”中,她的出现改变了巴菲的一生。
一男二女,这无疑就筑成了三角恋的构架,而事实也确是如此,在三人这般那般的纠葛后,最终在片尾,巴菲选择和乔密欧共度一生。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屌丝女战胜女王的故事。
而是在讲述施鲁提满满的一生的爱,和她对爱的祭奠。
有段时间,我常因为对前男友的无法忘怀而充满羞愧与罪恶感,于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对男友好,我换了手机号,删掉了手机与电脑中关于前男友的一切,在人人上删掉了与他有关的所有人,内心所想从未流驻于表面,关于前男友只字未曾提起,只是对身边的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
就这样,我以为关于他的回忆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我对男友的爱会慢慢超过他。
然而,我错了。
与巴菲离别的多年后,施鲁提过着无忧却无趣的生活。
曾经母亲说的“沉默会淹没你们的爱”是否会发生在她和巴菲身上她不得而知,然而却着实的发生在她与丈夫之间。
他们并不相爱,甚至相视而不见。
她不由的想起巴菲,开始思考自己当初的抉择是否正确。
正值此时,巴菲再度出现在施鲁提眼前。
这对她而言简直就是命运的安排!
是一道神祗,是冥冥中在对她暗示着什么。
虽然与从前不同,出现了乔密欧。
但这也不能阻挡施鲁提欲冲破束缚的愿望,在与巴菲接触的这段时间,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感觉,原来自己爱的还是他。
于是当巴菲被捕的那天,她冲破自己最后的防线,决定不顾一切,前去解救他。
施鲁提无疑是幸运的,当她再次出现,巴菲没有抱怨,没有怪罪,依旧张开怀抱迎接她,哄她开心,逗她笑。
甚至忽略了乔密欧。
那时施鲁提似乎离幸福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她的一切憧憬,在乔密欧失踪后,都开始化为乌有。
巴菲发狂似的到处寻找乔密欧,此时此刻,似乎巴菲开始意识到他不能没有乔密欧。
这大概是因为他的那个毛病,他总害怕被人抛弃,而乔密欧是第一个在路灯前没有跑开的人。
他是那么需要一个确定的,确定一辈子不会离开他的人。
当他意识到乔密欧就是那个人时,他的心也交给了她。
施鲁提应该输的心服口服吧。
即使乔密欧有那么多地方不如施鲁提,但她却懂得坚持。
就像在巴菲离开她坐巴士走时候,她可以就这样呼哧带喘的一路跑着追上来,看见巴菲,脸上还扬起天真灿烂的笑。
她可以一整天拽着巴菲的衣角,死不放手。
她可以跟随巴菲到天涯海角,毫无怨言。
她从没有抛弃过巴菲,而施鲁提却抛弃他两次。
施鲁提应该是羡慕乔密欧的吧。
乔密欧是自闭也好,无意识也好,她到底在路灯前没有走开。
她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没有顾虑。
可以将心完全交给巴菲,不作后想。
虽然施鲁提现在,也很爱巴菲。
虽然她已经醒悟,她为了和他在一起,抛弃了丈夫抛弃了物质抛弃了家族的尊严,她在巴菲家中穿着素旧的沙丽心满意足的为他整理房间。
那些乔密欧能做到的事,她现在也能做到。
然而,这一切都太迟了。
当她看见他的眼中全都是另一个女人的影子,她明白一切都太迟了。
在疗养院门口,是施鲁提最后的一次挣扎。
乔密欧的呼唤声从背后传来,大喊着巴菲的名字。
他是听不到的,唯独她能。
在几秒钟的疼痛后,她还是将他送至她手。
在乔密欧的病房门前,乔密欧张开双手挡在巴菲面前。
满脸充斥着“不许抢我的”敌意。
然而施鲁提却含着泪,噗的笑了。
好吧,既然乔密欧也是爱你的,那么,只要你幸福,不就好了。
如果当初我知道直至一年半后的现在,仍然能常梦到他。
那么那时,我大概不会放弃吧。
无论他是否像忽然变了一个人。
无论他是否在那段时间有过别的女人。
无论他多么冷漠、对我置之不理。
无论他多么刻意的伤害着我。
我想,如果我再坚持一下。
他就会融化吧。
想一想,现在觉得可以为他抛却一切,当初却那么负气的放弃了,还赌命似的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
真是又苦涩又可笑。
然而,听说。
他已经爱上另一个女人。
他们很甜蜜,快要结婚了。
我听着Adel的Someone Like You哭了一次又一次。
然而,又有什么用呢?
我爱你,可是太晚了。
施鲁提一直渴望的一起生活、一起死去,始终在彼此怀抱里的爱,她并没有得到。
她在后来的岁月中选择独自终老。
她成为一名手语老师,在她家中摆满了她和巴菲在各个时期的照片,她以另一种方式,仍旧选择为他守候一生。
是我的错。
如果当时我没有放弃,你就不会在给我打最后一通电话时候听到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说的话,大概伤透你的心,你一定恨死了我。
是我的错。
如果当时我没有放弃,如今在你身边的那个女人一定是我,我们会相亲相爱,直到终老,我们可以相拥着,直到死去。
是我的错。
只是我已无颜再面对你,我爱你,只是,太晚了。
是我的错。
请你一定、一定、要幸福。
虽然在最后,巴菲和乔密欧一同离去,只留下她自己。
然而,她得知巴菲在去世前,信守承诺,为她照了一张自己的独照。
是的,巴菲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为她做的。
至少,他到死也还想着她。
至少,她还能最后一次握住他的手。
即使是这些,她已此生无憾。
只是,我却不能陪伴在你身旁了。
我只是希望。
若等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
若你也还惦念着我。
若你还愿见我最后一面。
若你说你从没忘了我。
我会牵起你的手,对你说。
我早已在心里、梦里。
与你过尽了几生几世。
關於其它、不能一一回應。
請參看8樓內容。
年关之时,再次领略到了印度片的精彩。
作为申奥的影片,它没有往常人们所熟悉华丽的歌舞,因此它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却多了些许欧美文艺范儿。
卓别林瞬间的略过;男主角对其的戏仿;我还看到了很多影片的影子,比如《我要复仇》《雨中曲》,甚至背景音乐的出现都很像《天使爱美丽》,警察审问时候的配乐也类似《赎罪》。
即使有了这么多的相似,但却仍有着自己的特点,情趣化的生活故事。
一个残障男(巴尔菲)爱上了一个健全女,却在苦苦争取之下无果。
健全的人当然要有正常的家庭,但日后却生活的并不幸福。
等到她回心转意的时候,却发现男人爱上了另一个有自闭症的女孩,一个毫无杂念全心全意的女孩。
巴尔菲虽然自幼听力和语言方面有障碍,但他却不执拗。
他总担心人们会抛弃他,于是便用一个很另类的方法试探他认为最亲近的人:把路灯锯倒,他站到自己认为决不会被砸到的地方(当然,是经过巴尔菲“精心”测量过的),他拉着对方的手,希望着对方相信他不要逃跑。
但一直以来,他所认为最亲近的人都没能闯过这一关,包括他所爱的人,都是十分担心害怕地挣脱开逃到一边,留下他一个。
唯有那个自闭症的女孩,她死死拽着巴尔菲的裤兜角儿,寸步不离。
因为她知道,巴尔菲决不会让她受伤害。
就这样,巴尔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并幸福地度过一生。
这不是一个癞蛤蟆吃到天鹅肉的故事,相反,却是天鹅反过来想重归旧好。
但殊不知信任一词有多重要。
片子可以多观几遍,相信有太多的细节在第一次中漏掉。
一个温暖的相信爱情还存在的故事,不是激情,而是流于平淡的生活。
让我们保留好心灵中那块纯洁的土地吧,给值得拥有它的那个人。
一部片子是否好看,除了情节设计外,导演和演员的张力表演是必须的选项。
这部片子最后我还是给了5颗星,最主要的原因是片子很有张力,演员的表演很入戏。
一个聋哑、一个自闭、一个正常人,三个人对感情的理解也不相同,但只要是你爱了,毫无保留的爱了,你就无怨无悔。
如果你还有所保留,片中也有这样结局的描述。
关于自闭症的电影我看过《自闭历程》和李连杰、文章主演的另一部。
《自闭历程》我也给了5颗星,李连杰那部给了3颗还是4颗忘记了。
但从这个角度看,每部电影的水平立刻一分上下。
我再次感叹国内电影因为全民浮躁而近年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出现。
再看印度,这几年每年都有不止一部值得细细品味观看的电影推出。
甚至包括伊朗,也在近年不断有佳片推出。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巴菲是2012年看的最后一部片子。
看巴菲也是2012年不后悔的决定之一。
在看电影之前并没有去查看豆瓣上的剧情介绍,会找到它来看,也完全是因为觉得心情合适看一部印度片了。
说它是爱情片,不如说是心灵归途。
片子的前大约一个小时都是讲巴菲和Shruti之间的爱情。
巴菲和S之间是有爱情的,但是最终他们并没有走在一起。
反而是很早就铺垫了j,一个患上自闭症的女孩出现。
后来Si嫁人,巴菲意外绑架了j,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场美丽的流浪。
因为片中的场景实在太美,特别是巴菲与j一起流浪经过的田野、村庄、树林、还有田间的人们。
一切都像定格的照片。
若是留意,还可以看到印度那个年代特有的火车,真的真的非常慢,真的真的火车旁边都直接是地摊。
对于巴菲,我觉得他一直在找寻一样东西,叫安全感。
也许是他一出生妈妈就过世了,他特别害怕身边的人离他而去。
他找了路边灯柱的方法试探身边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害怕身边的人离我们而去吧,我们也曾害怕。
手风琴:我觉得它是j的象征。
如果没有记错,第一次出现手风琴还有另外两种乐器伴奏是在j的家庭宴会上。
她还高歌了一曲,虽然这并未得到别人的认同。
看到巴菲回到赡养院找寻J的时刻,我便再也不吝啬我的眼泪。
我知道后面的故事不管我看与否,我已经看到了我最想要的了。
说实话,当Jl在二楼的窗户里拼命向巴菲呐喊,我真的很害怕S不告诉巴菲知道。
影片放到巴菲奔跑向j,而j也奔向巴菲。
巴菲一如既往的给她做鬼脸,逗她笑。
我又一次将泪水引到高潮。
电影中人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是重叠的。
当s后悔回到巴菲身边,一切都已经变了。
时间不等人,等你意识到爱了,其实它已经走了。
其实,也许在爱情上,S从来都不是巴菲的最终选择。
路灯的试验,她没有通过。
爱情应该有信任。
其实,我应该算是个愚笨的人了。
看到j鼓起勇气拦住S,我才发现,原来j和巴菲之间,是爱。
我本以为只是两个同命相连的人相互影响,相互创造出比常人更加阔达更为宽广的心境。
但,无论是否是爱,我觉得j应该是最勇敢、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角色。
她叫做,找到对的人、信任,坚持。
在电影里,看到我想要的了,谢谢barfi!。
无意间搜到这部小众的印度风光and爱情文艺片。
没想到大吉岭这么美街道,森林,建筑。。。
都和以往的印度电影完全不一样。。。
以为是女主的,结果并不是女主,以为是路人的,原来才是整部片子的真正女主。
路灯倒下的前两次,都是为了等待她出现的铺垫。
甚至与女神的初恋,都是为了最后明白什么是真爱。
男主去女神家求婚的时候,看到未婚夫在放唱片,看到未婚夫的奔驰,于是受到狠狠的打击,这就是现实。
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
女神妈妈曾经手里拿着一张车票,却没有上车。
女神自己手里拿着车票,犹豫到最后,上车了。
而我们的女主,手里拿着车票高高举过头顶,车来了也毫不犹豫的没有上车,那是因为男主也在,她绝不会离开。
她义无反顾的追求着自己的爱,一路追着巴菲的车,哪怕鞋子都是泥巴,哪怕巴菲生气假装要打她,让她回去,她也坚决不走。
当路灯倒下的时候,Barfi明白了真爱是绝对信任。
当Shruti知道只有自己能听到Jhimil的呼喊,犹豫片刻仍然选择了回头的时候,她明白了真爱是放弃和成全。
当Jhimil终于勇敢在Shruti面前挡住自己的男人时,真爱是勇敢坚持不放弃。
对于每个人,什么才是真爱。
看了一篇留恋前任的影评,似乎无限后悔自己选择任性的离去,但其实,即使时光倒流,当初的选择还是不会改变的。
固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生也要,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唯有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者,才有资格被称之为爱。
其它的,都只是喜欢,而已。
PS,现在有了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的片子连续看两遍,不是最近一段时间再重温一遍,而是150分钟的片子看300分钟。
每次看第二遍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爱在现世,如速食面条一般,当它最终到达你的胃时,便寿终正寝。
爱在现世,通过脸书萌生,在汽车后座发芽,最终在冰冷的法庭之上消逝。
我们的故事是关于一份与众不同的爱,一份满溢如彩虹般绚烂梦想的爱,不是自私自利的爱,也不是错综复杂的爱,是一份会让人驻足徘徊的爱……本来那个人应该是我而不是乔密欧,却是她最后得到了巴菲,因为她没有为爱步步算计。
她不计较后果,也不会去思考生活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她只是无条件的爱他,最终得到了完美的结局。
”所有喜剧的情节设计,从开始那句“请调整到紧绷状态和多愁善感模式”就开始铺垫,且都那么合适那么自然那么温情毫不做作。
只要想到两人的互动镜头,真的会不由自主的开始微笑。
有的时候这种义无反顾的爱,真的很需要勇气,这勇气并不会白白浪费,会变成吸引力在双方之间永不消失,成为一份就连外人也会“驻足徘徊”的爱情。
有什么感受呢,算是没什么感受吧。
看到有比较胖的人自嘲说,胖子只能和胖子在一起吧,是的吧,心智不健全的人更适合和心智不健全的人在一起呢。
不是什么贴标签的说法,只是因为他们的共同之处还是很多的。
想法相似,看重的的东西相似,最终追求的东西也相似。
巴菲爱的是什么呢?
施鲁提的美丽?
乔密欧的真诚?
施鲁提说,是她想要的东西太多,顾虑的东西太多,没有乔密欧的对喜欢东西的自始如一的追求,所以命运才会对她这么不眷顾,让本来应该站在她身边的男人最终与别人在一起。
可是她又有什么错呢?
不过也是努力去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而已,安逸的丈夫,安逸的孩子,安逸的自己。
王小波说,一生见过无数特立独行的猪,最终也终究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巴菲和乔密欧,他们不在乎别的,只在乎自己的心意,活的简单也愉快,但到底,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的和他们一样简单的,还不是在各种矛盾中劈出一条路来,虽然,那不是他们要到达的终点。
至于为什么看这个电影,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只能做施鲁提,却又渴慕巴菲和乔密欧的爱情吧。
巴菲的奇妙命运 (2012)8.32012 / 印度 / 剧情 喜剧 爱情 / 阿努拉格·巴苏 / 佩丽冉卡·曹帕拉 兰比尔·卡普尔
一个半小时就能讲完的故事,天啊!
哦哟,真的是很烦这种戏,印度电影还是跟我无缘。当然菇凉真的是太赞了
有些镜头情节抄袭恋恋笔记本
还是屌丝和屌丝比较配。
没有歧视,但还是感觉印度脏脏的感觉。雨中心碎那场戏很动容。
实在是太长了,不过看到最后还蛮感人的。。。
看得累死了。
2 idiots……为女神的一生捏了一把汗,上半部分是人生赢家,有各种回旋的余地;后半生孤老一人,活在遗憾中。啊,这个性感的印度女人啊!!
为啥有的印度高分电影那么好看,有的和*一样难看
我还记得巴菲求婚从女主角家出来时的场景,大雨中无声的愤怒和痛苦真是太迷人了。女王也会输掉,每个屌丝都能找到另一根与之相配的屌丝。可惜我见不得女王受苦所以只有4星=。=
一夫两妻都能拍得这么文艺
兰比尔·卡普尔在影片中饰演又聋又哑角色,丰富的肢体语言充分的展示了他非凡表演才华与天分。
两个半小时但也完全不觉得长,内容好丰富,画面好美,暖暖的色调让人觉得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嘛?!白富美是很好,但未必适合巴菲,jhilmil自闭但她不顾后果不计得失的爱巴菲,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屌丝,总会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大周末的看的我又哭又笑真是好讨厌啊!!!
节奏缓慢,故事感人。。。
一个新意欠奉且略洒狗血的浪漫爱情片硬是把我感动了好几次,真爱错过了不再啊!
!!!
除了伊利亚娜这么漂亮是看点,整个片子有点太沉闷了。
1.韩国片的意淫通常都是女屌丝钓上高富帅,而印度片的意淫则变为男屌丝迷倒白富美,我不喜欢这种不现实;2.残障励志这种类型片看多了会变得不那么容易感动;3.两个半小时太长了,各种倒叙乱七八糟,支持我看下来的只有女主角特别漂亮
给两句台词吧
剪辑流畅,故事太烂。开头用黄色滤镜快进边出字幕边交代从出生到年长,快进一停火车转弯,戏就开始了;除了史诗级电影,否则观众没耐心看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吧?音乐、默剧模仿卓别林。最后二十分钟演到了年老,还略有点感动。